以战士之名――IS重型坦克

时间:2024.4.5

以战士之名――IS重型坦克

以战士之名IS重型坦克

虽然IS-1可以有效击毁虎式和豹式坦克,但是85毫米炮的火力还是有所不足,因此IS-1坦克的战损比例很高,为了击毁对手英勇的苏联坦克兵必须在500-600米的距离内开火。

好在苏高统帅部有先见之明,19xx年中就已经开始制定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城的工厂设计处研制一种火力强、装甲防护好的重型坦克。19xx年12月,设计组将122毫米D-25火炮安装在IS-1坦克上,并命名为IS-2重型坦克。

关于这门神气的火炮还是来自于19xx年的老式野战炮。当时编号叫做A-19。在著名的库尔斯克坦克会战中,德军的虎式坦克包围了苏军的火炮阵地,无奈之下苏军士兵们只好用阵地上A-19加农榴弹炮对德军坦克进行平射。结果意外发现A-19对敌方坦克有着非常好的效果,甚至发射榴弹都可以造成对方坦克内部装甲崩落而杀伤成员。

以战士之名IS重型坦克

库尔斯克的成功经验鼓励着苏联人,他们决心将122毫米火炮安装上“斯大林”坦克。为了减少后座距离和提高效率D-25火炮采用了双气室炮口制退器,采用立楔式炮闩、液压式驻退机和液气复进机。这款43倍径的火炮方向射界为360度,高低射界为-3度――+20度。可发射25千克重量的穿甲弹或者24.7千克的高爆榴弹。远远大于类似重量的豹式坦克的4.7千克的弹重。《

只是弹药的成本太贵,而且装填的速度只有每分钟5发左右。

以战士之名IS重型坦克

在著名的奥格莱德村的坦克战中,就在奥斯金中尉的T-34-85击毁3辆虎王的之后的2个小时,伍德洛夫中尉的IS-2再次在原地设伏,亲自连续用钨芯穿甲弹在730米内干掉了3辆虎王。随后又带领战友们击毁了4辆4号战车。而对手著名的国防军第501营的虎王则是第一次参战。

在总体的战绩上IS-2并不算是出彩,原因有很多比如战争后期德国坦克数量的大幅下降和游戏与现实中性能卓越的T34-85在前期的战斗中已经消灭了大量的德军坦克,但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IS-2坦克与德军充满个人英雄主义的单打独斗不同。IS2更注重与整体战略上协同,在远距离利用强大的火炮驱赶对方的坦克和消灭步兵后,撕扯开对方的口子利用T34-85等坦克进行高速突破,这才是决定战局的关键。

以战士之名IS重型坦克

从肥沃的乌克兰到亦敌亦友的罗马尼亚,再到残垣断瓦的柏林城下IS-2坦克和T-34几乎就代表了的红色帝国的钢铁战士。而在朝鲜战争中这位老兵继续着自己的传奇,对抗美帝国主义的战车,19xx年10月1日IS-2坦克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主席的检阅,成为中国建国初期坦克部队的主力装备。而如今这些功臣们静静的躺在博物馆中,将岁月熔铸在粗犷的钢铁里。


第二篇:“虎”1重型坦克


“虎”1重型坦克

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德国,世人流传自许许多多的“传奇”。但是大家知道的也许和事买真相相反,或者是,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件事,但是其真买细节,却又无法正确道出。在希特勒及真党羽所建立的第三帝国内,正好有许多这种“传奇”发生,而广为流传于世。在这众多的“传奇”之中,当属二次大战中期登场的德国陆军重型坦克——“虎”式坦克为最了。

二次大战前期德国坦克设计概念

二次大战初期德国陆军装甲车辆的设计理念,乃是注重一般陆军传统的“作战性”运动为重点。所谓的“作战”,也就是介于战略和战术之间的一个层级,其意义为“野战大兵团,为求得最有利的态势和敌人野战军主力进行决定性会成,而于战区之辽阔空间中所实行的行军运动”,此乃德国陆军军事思想的独创。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最初设计的德国坦克必须具备有远距离、独立作战的全方位性能,而在机动力、火力以及防护力上求得一个平衡的发展。在这种性能要求下,德国坦克特别适合执行远距离大战区的机动攻势。这一章原则乃是由古德里安(Helnz Guderian)率领下的“机械动力兵科总监部”人员共同创建出采的特殊理念。

不过在古德里安于“机动兵总监部”中获得真正的实权,引导德国装甲兵日后发展方向之前,德国坦克的开发其实是早已在进行了。虽说一次大战结束后的凡尔赛和约严禁德国制造坦克、飞机、重炮以及潜艇等攻击性器,但是德国人仍想尽办法突破障碍,将这些生产研发重武器的技术和经验延续下去。德国人在一次世界大战使用坦克的经验贫乏,又受到国际的联合约锁,故德国只好和当时同在欧洲舞台尚处于孤立地位的苏联进行秘的军事台作。因此,德国在俄境卡马河(Kama)畔的喀山(Kasan)建立了坦克试验场。将德国境内制造的试验克秘密运往喀山,进行技术性甚至战术上的试验。在这个时期中,由千只能参考盟军在大战中的实战经验,以及战后西方列强的坦克发展状况,而古德里安等装甲兵尚未达到能够发挥作用的地位,德国坦克的发展方向乃是以当代的主流军事思想为依据,也就是将坦克当作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步兵支援武器,这个时期的德国坦克,仍和一次大战时期的运用方式一样,主要是伴随步兵突破敌人坚强的战壕工事系统作为其主要功能。

虽说后来古德里安等的“坦克至上派”掌握了德国装甲兵的实质发展方向,并对之进行一连串革命性的全新试验尝试,让坦克在战场上的地位并非屈从于步兵之下担任战斗支援的附属角色,而一跃提升为战场上的决定性兵种。但是德国技术人员在这个时期开发新一代坦克时,仍然没有放弃坦克所具有支援步兵战斗的这一功能。故当时依照王德里安理念所设计的Ⅲ号坦克、Ⅳ号坦克在生产线上制造生产的同时,德国国内的国防车辆工业还是设计制造出了若干作为支援步兵突破用的“突击坦克”,在30年代上半期所出现的一款“突击坦克”,就是具有多炮塔的“新型结构坦克”。“新型结构坦克”是一种重达23吨的中型坦克,上面有一座75毫米炮的主炮塔,主炮塔右前方有一座装备着机枪的小炮塔;主炮塔后方则是一座射界向后的37毫米炮炮塔。这种多炮塔型式的步兵支援坦克乃是30年代初期各国坦克的一种风潮,将坦克依照水面上的战舰型式设计,使其得以在突破敌人战线时,能够运用多炮塔的便利性朝四四八方开火射击。当时的各欧陆强权如英国、法国、苏联等都开发了若干型多炮塔的“陆上战舰”式坦克。由于必须承载多炮塔以及装备其上的火炮,故这类的多炮塔坦克大多体型庞大笨重,十分欠缺灵活性。德国“新型结构坦克”亦具有同样的笨重特点。

“虎”式坦克的革命

“虎”式坦克的最前身,就是一款代号为DW—1的试验车种。所谓的DW,就是“突击坦克”(Durchbruch-wagen)的缩写。当时陆军军备局在19xx年向位于卡塞尔(Kassel)的亨舍尔Henschel)厂提出合同要求该厂生产一型车重在30—33吨之间的坦克,以作为将采替代现役的Ⅳ号但克的车种。当的Ⅳ号但克已经完成主产,正准备大量进人部队眼役。在德国陆军装甲兵的战术运用中,Ⅲ号坦克将是装甲师作战的主力,而Ⅳ号坦克则是提供Ⅲ号坦克战斗时的火力支援用。Ⅳ号坦克在分类上虽然亦可和Ⅲ号坦克同列为主坦克的行列之中,但是在德国人的买际战术设计中,Ⅳ号坦克反而是偏向于战斗支援的角色。由此可知,“虎”式坦克的前身,最初也只是一种德国陆军欲作为战斗支援用途的车种而已。

亨舍尔厂的这一型试验车体的设计与制造,到了后采继承了“新型结构坦克”系列的性能要求,开始向“突击坦克”的方向发展,称之为Durchbruchwagen—1,缩写为 DW一1。接着在19xx年另一个合同要求制造“突击坦克”二型(DW一2),DW一2乃是继承DW—1的发展而出现的另一种试验坦克,这是一款重为32吨,拥有5名乘员,装备着75毫米坦克炮以及两挺MG一34机枪的中型坦克,当时的编号:VK3001(H)。所谓的VK,就是德文 Vollketten一kraftfahrzeug“全履带机械动力车辆”的缩写。除了亨舍尔厂外,戴姆勒奔驰(Daimler Benz〕、保时捷(Porsche)、以及MAN(奥格斯堡纽伦堡机械厂MaschinenfabrikAugsburg/Nurnberg)等厂亦同时接到发展原型车的合同要求。

1

VK3001(H)的发展到了19xx年才算趋向于成熟,在该年初即进行了首度的试验。第二年3月,第一辆正式的VK3001(H)试验车完成,但是由于更新的坦克生产计划出现,VK3001(H)的原计划将停止,现有的成就将改投入在新的车种编号VK3601的研发计划中。VK3601乃是一种更重的手种,确信这是在参考了西方战役与盟军主力坦克交锋之后的经验所提出的性能要求。VK3601要求装备一门能够在1500米距离即能穿透100毫米厚钢板的坦克炮,而其防护力则必须承受相同等级的直射火炮的攻击,为了满足这两个要求,其战斗重量势必为之直线上升。亨舍尔厂以原来的VK3001(H)试验车作为基础,依照陆军军备局所开出的性能要求,开始了VK3601的研发工作。预定新车种将装备一门75毫米高初速的坦克炮。

然而东方战役的经验又显示出了另一种新的状况。德军坦克人员在东线上遭遇到了两种令他们头痛的新锐坦克:T-34中型坦克以及KV-1型坦克,这些把德军坦克人员搞得伤透脑筋的全新理念俄式坦克,顿时间让尚在研发阶段的德国新一代坦克VK3601的性能要求显得落伍了,基于为求能和敌军T-34以及KV-1相匹敌,VK3601提升其火炮的等级,使能超越其预想中的敌手。亨舍尔厂最先所考虑采用的火炮由于弹药方面出了问题,造成后续的研发出现严重的障碍,而不得不暂时搁置。这个时候和亨舍尔厂竞争这一笔合同的保时捷厂正虎视眈眈地准备推出自己的产品VK4501(P),保的捷的车种使用了和空军防炮Flak36同型的坦克炮88毫米KwK36,由干效果很好,亨舍尔厂亦决定采用该型坦克炮作为自己坦克的制式火炮,所推出的就是VK4501(H)试验车种。

为了能够在炮塔内容纳大口径的KwK36坦克炮,承受其发射时的后坐力并保持平稳,整个车体结构都要随之作出改变。经过多次的试验和改良,VK4501(H)型必须在19xx年4月20日希特勒50岁生日时推出,作为祝贺用的献礼,然后再决定合同由哪一家厂获得。然而由于时间过于仓促,当希特勒的50岁生日到来前,无论亨舍尔或香保时捷的车种都尚未到达真正完成的阶段,最后的结果是亨舍尔的车种获得德国军备局人员的青睐,打败了保时捷厂的产品而获选,终于成为德国制式坦克的下一代车种;而保时捷的车体则将移作自行火炮的平台用,装备着高初速的88毫米火炮成为后来闻名于世的“费迪南”坦克猎手(PanzerjagerFerdinanad)自行炮车,也就是后来的“象”式驱逐坦克。至于获选的亨舍尔VK4501(H)型则马上要求进人量产,以在最短时间内能够投入现役中参加实战,官方赋予正式编号为“装甲战斗车辆六号E型,特种机械动力车辆 181型”(Panzerkamptwagen Ⅵ Aust.E(Sd.Kfz.181)),一般普遍称之为“虎”式坦克(Tiger 1)。 “虎”式坦克的设计理念

19xx年5月10日,德军入侵荷比卢三小国,西方战役(Feldzug imWesten)正式展开。德国装甲部队分别在比利时中部平原以及法国北部陆续和盟军的坦克部队接触,爆发了二次大战中首次的大规模坦克对战。德国装甲部队的主力车种Ⅲ号坦克以及Ⅳ号坦克,虽然说在整体的设计理念上以及实际的战术运用上,都超越其对手——英法军的主力坦克甚远,但是战场上残酷的实战经验却指出,德国坦克在某些单项上是无法和他的对手们相匹敌的,德国装甲兵屡次吃足了苦头,仅凭着优异的战术和灵活的机动,好不容易才能击破盟军的坦克,获得了战场上最后的胜利。

西方战役中德军所遭遇到的盟军坦克,如法军的索玛(Somua)S-35坦克、法军的B-1 bis坦克(Char B一1 bis)以及英军玛蒂尔达Ⅱ型(Maildall)步兵坦克等,都具有一个特色,即这些坦克都拥有相当笨重的特性。在盟军的坦克性能上,其装甲防护力被盟军的坦克设计工程人员视作为第一指标,因而盟军坦克无论英军或法军,皆具备了钢材质地相当良好的厚重装甲。这种坦克的性能要求乃是符合盟军的总体军事准则:静态之线性守势思想。盟军坦克不强调机动,通常其乃布置于设防良好的射击阵地之中迎击来犯之敌,其作用恰似一座能够机动的坦克防御炮。在面对面的坦克对战中,德军的Ⅲ号以及Ⅳ号坦克虽然能够发扬其机动的优势,但是通常却必须要十分贴近盟军的坦克,才能获得击毁盟军坦克的机会,但是此时德国坦克本身防护力不足的弱点亦跟着浮现出采,许多德国坦克在战场上的损失即因于此。西方战役的经验对于后来德国坦克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虎”式坦克之所以会采用厚重装甲作为防护的保障,德军在西方战役中和法国、英国坦克的战斗经验应是一个重要的依据。

另一个影响“虎”式坦克发展的因素就是苏联的新锐坦克:T-34中型坦克以及KV-1重型坦克。在19xx年初,当时的西方列强的坦克炮标准品径约为40一50毫米之间,例如德国的Ⅲ号坦克其主炮为50毫米坦克炮;而英国的玛蒂尔达Ⅱ步兵坦克则装备着40毫米坦克炮;至于法军的索玛S-35中型坦克则是47毫米口径坦克炮。即使是苏联的T一26轻型坦克,也是以45毫米口径坦克炮为主要武器。但是到了19xx年初,苏联的T-34以及KV-1坦克陆续出现后,其上的76毫米口径的坦克炮发挥出了惊人的威力,能够在作战距离内击毁所有的德国坦克,而自己却有足够的装甲抵御德国坦克炮的攻击;出就是说,如果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当时苏联的T一34、KV—1在一定的距离内能够击毁德国的Ⅲ号、Ⅳ号坦克,但是在同样的距离内德国坦克却奈何不了这两款苏联坦克。苏联战场的经验显示,T一34以及KV—1的厚重装甲无法为当

2

时的德军制式口径坦克炮所能克制,通常必须由空军防炮88毫米炮支援(此乃当时德军威力最大的直射火炮),才能将来犯的苏联T一34、KV—1击溃。一言以蔽之,在19xx年,德国陆军现役的主力坦克所拥有的主炮口径、装甲防护力等,都已经无法应付逐渐强大的敌军的威胁,德国装甲兵只有凭恃唯一的法宝:依靠高度的机动性来获得克敌制胜的战果。 基于这样的技术考虑,这一款继Ⅲ号坦天、Ⅳ号坦克之后所发展的德国新一代主坦克,即开始偏离了德国装甲兵在古德里安主掌时期,所为其规划的装甲哲学理念—兼具火力、防护力、机克力平衡发展,不偏重于任何单一性能的全方位主坦克。而现在“虎”式将以超出一般标准的装甲防护力作为其基本性能,而火力方面亦配置一门高初速的88毫米坦克炮,但是如此一来,整个战斗重量却急剧增加,影响所及的是机动力的大幅牺牲。这个难题乃是自古以来就存在,持续困扰着每个时期的军事人员,亦即如何在火力、防护力、机动性上取得一个平衡。通常只要加强其中的一项,必然会削弱到其他单项的效能,故当初古德里安在设计Ⅲ号坦克、Ⅳ号坦克作为德国装甲师的主力坦克时,即以全方位的性能要求为着眼点,其实很很有道理的。于是,以火力、防护力著称的“虎”式坦克,即成为一款迟缓笨重的重型坦克,由于吨数过重,连带造成引擎、传动系统、运动系统负荷过重,过度的磨损在所难免,从而影响到整体性能的发挥。也就是说,如果大规模的作战性机动攻势是德国军事思想的精华所在,那么“虎”式坦克反而是背离了德国军事的一贯发展方向,而呈现了一百八十度的逆转。

“虎”式坦克已经不再具备如Ⅲ号坦克、Ⅳ号坦克一般的机动能力,而只能以长距离的高效率火炮和超乎一般水准的防护力来作为压倒敌人的保障。所幸当“虎”式坦克大量投入在战场上的时候,德国军队在二战中已然走向颓势,各地皆在不断地撤退,部队常需要连日担任艰苦的后卫行动,在这种状况下,机动性薄弱的“虎”式坦克反而能够发挥其笨重的特性,只要选择好适当的射击阵地,“虎”式坦克稳定的火炮平台能够在敌人火力尚未能发挥效用之前,即可依序将前来攻击的敌人坦克一一击毁,然后再待机向下一处后卫阵地转移,在这种守势的态势下,“虎”式坦克即能够发挥出一定的战场效能。

性能参数

以二次大战中期的标准而言,“虎”式坦克可以算得上是庞然重物,其战斗重量可达57吨!为了承受如此巨大的车重,“虎”式坦克的每边履带各有8个接地轮,每个接地轮采用层叠交叉配置。这是二次大战末期德国坦克的一个特色。由于预期战事的重心将在东战场上,而苏联境内春秋之季的泥泞时节大大妨碍了各式装甲车辆的运动,于是为了承载越来越重的装甲车辆能够在泥泞地上轻易通行,必然以增加接地面积为准则。层叠交错配置的好处是可以在一定空间中配置多数的接地轮,但是缺点是如果位于内侧的接地轮受损时,有时必须将外侧的两个完好的接地轮拆除,才能进行修理,这增加了车辆维修的作业量。“虎”式坦克的避震系统采用功能良好的扭杆悬吊系统,配台每边各8个大直径的接地轮,使得重达57吨的车身在野地上快速运动时,可保持适度的平衡与稳定。

“虎”式坦克的外型方方正正的,给人有一种十定的机械感,长方盒状外型的车身以钢板整体熔焊而成,所有的装甲板皆以垂直的形式装备在车体上,这是因为“虎”式坦克由于发展的时期相当早,当“虎”式坦克的发展试验型渐渐趋近于成熟阶段时,德军尚未遇到令人头痛的苏联T-34中型坦克。T-34车身周围的装甲形式是以倾斜的角度巧妙地结合本身的厚度,进而增强了整体的装甲防护力。例如一片45毫米厚的装甲钢板,如果以45度角的倾斜度装配,将可获得65毫米厚度的装甲板同样的防护效能。故“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虽然厚达110毫米,但是由于采取垂直装配,而无法获得更高的防护效能,德国工程人员只好以良好的钢材以及炮塔的结构设计来弥补这个弱点。

“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达到110毫米的厚度,而周围呈圆弧状配置的侧边装甲亦有80mm的厚度,整体而言,“虎”式坦克的炮塔设计还算结构单纯而防护性能良好。这个全周装备了厚重装甲钢板的炮塔亦对坦克人员造成了某种程度的困雉,炮塔内的人在转动这个笨重的炮塔时,将显得十分吃力而缓慢。最初仅有手动系统的“虎”式炮塔,需要将旋转摇把转两圈才能获得一度角的转幅,也就是说如欲将炮塔转360度一圈,将需要车长拼死摇转盘720转!这对于在战场上分秒必争的紧迫状况下,可以说是非常致命的弱点,尤其是“虎”式坦克的脆弱都在侧边以及后部,当盟军坦克处于攻击“虎”式坦克的侧面以及后部的位置时,“虎”式坦克常因炮塔转速的缓慢而无法立刻反应以克制逼近的危险,从而造成“虎”式坦克在战场上的损毁。后采,“虎”式的炮塔内才加装了辅助的电力传力系统,但是这个系统却常在战场上激烈碰撞摇撼的环境中发生故障,于是旧戏就又再度重演了。

“虎”式坦克的武器为一门强力的88毫米KwK36 L/56坦克炮,该坦克炮由空军防炮一Flak 36改装而来,使用的弹药亦是和Flak36同型。88毫米KWK 36 L/56的炮口初速达每秒93O米,可在1000米距离时发射,而能贯穿138毫米厚呈30度角的钢板,其威力可说相当惊人。因此对于现阶段所有盟军的现役坦克而言“虎”式坦克的88毫米KWK 36坦

3

克炮均能够轻易贯穿其正面装甲。KWK 36 L/56坦克炮和一挺7.92毫米同轴机枪装在外接的防盾上,配置于炮塔前端;而另一挺7.92毫米机枪则在车体正面右侧位置,由无线电手操作。

在机动性能方面,如果以同时期的德国坦克以及盟军坦克来比较的话,“虎”式坦克的机动性可算不甚优良。“虎”式坦克采用的是梅巴赫(Maybach)HL230 P45汽油引擎,在引擎转速达到每分钟3000转时,可输出500千瓦的功率,这样的输出功率可以带动“虎”式坦克重达57吨的车体,以时速38公里的急速在路上奔驰,但是一般而言,“虎”式在公跟上的速度为每小时20公里,而在越野时只有每小时15公里而已。在总里程方面也有限制,“虎”式在道路行军时的续航力约为10O—110公里,而处于越野速度时则只能走60公里而已!这样的行车速度和续航力根本无法在机动攻势中担任举足轻重的角色。

二次大战后期德军唯一进行的一次大攻势行动“看守菜因河”(Wacht am Rhein)中,德军装甲第六军团战斗群(Kampfgruppe Peiper)担任攻势的矛头向美军阵地后方突破,战斗群内配属有党卫军SS独立重坦克第501营的40辆“虎”2式坦克,但是由于机动力弱,这一批“虎”2型只是跟在先锋坦克之后推进,而非担任突破的矛头。实战经验显示,许多“虎”式坦克在战场上的损失并非因为战斗损害,反而是因为燃料耗尽而不得不遗弃在战场上。这就是“虎”式坦克家族机动力不足所引发的严重弱点。“虎”式坦克另一个弱点是其庞大的车体在运输时所造成的不便。

一般而言,履带车辆为了避免过度的机件和运动装置的磨损,在长距离运动的最好是依赖铁路运输来进行。铁运不但运量大,而且还相当经济有效率。对于庞然大物的“虎”式坦克而言,非战术状况下的一般性长途行军,当然更是非铁运不可。然而“虎”式坦克在装铁皮上列车时,必须先行将原先较宽的72.5毫米履带换下,装上仅52毫米的窄履带才能上得了列车车台。这样的程序增加了时间以及人员精力的损耗。此外,其将近60吨的车重,根本超越了欧陆上所有桥梁的限重标准,这使得“虎”式坦克在作行军运动时增加了不少麻烦,所以当遇到一般的河流时,“虎”式坦克部队的长官常常避免沿着正常道路走桥梁而迳行下令:“直接渡河!”

虎1重型坦克

4

更多相关推荐:
持之以恒

各位经理主任大家好下面由我来汇报一下三楼的工作关于持之以恒的概念说法都大同小异我想同样的话听多了大家也会觉得烦所以在这里我就不再重述一遍了关于持之以恒大家知道的都很多听到的相关的故事啊名言什么的也很多然后呢联想...

持之以恒

持之以恒解释长久坚持下去有恒心毅力坚强坚持不懈字意持坚持面对之代词泛指某件事情或某事物以用来恒指恒心成语出处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

话说持之以恒

话说持之以恒放弃不是心灰意冷不是破罐破摔更不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作践而是痛定思痛后的另辟蹊径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89都说持之以恒方有所成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越来越感觉到人世间倒是有好一些事情...

持之以恒 养成良好习惯

持之以恒养成良好习惯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有这样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咱们今天的活动就是培养大家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作文素材持之以恒

作文素材持之以恒一持之以恒的名言1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2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3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黑格尔4对我...

具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精神的伟人

制作人赵恩

50句关于责任的名言警句

50句关于责任的名言警句内容简介如今的社会责任意识越来越淡薄不负责任的想象越来越多责任已经成为了现在最重要的德育教育关于责任的名言警句呼吁大家一起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关于责任的名言警句1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

关于语文的名言警句

关于语文的名言警句关于语文的名言警句小寒樱内园语文20xx1115优质解答我读书奉行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冰心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邹韬奋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

关于成功的名言

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佚名成功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佚名成功是一种态度皮尔不达成功誓不休陈潭秋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卢梭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

50条关于坚持的名人名言

50条关于坚持的名人名言1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鲁迅2不经一翻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宋帆3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4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彦语5...

做事持之以恒

工作总结做事持之以恒只有专心做事持之以恒有恒心方可成就事业只有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坚韧的性格遇到困难不退缩迎难而上勇敢的面对活到老学到老用知识来充实自己这就是企业家聂先元的成功之道学无止境改变自己只有先从自己...

有关坚持的名言

1quot不耻最后quot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鲁迅2不经一翻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宋帆3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4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彦语5成大事不...

持之以恒名言(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