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

时间:2024.4.7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

将近两年的初中历史教学,我感到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最初没有教学意识时感觉不到有什么问题,当逐渐有意识的教学时发现问题越来越多,而且也都不是立刻能解决的。结合这个学期的教学实际情况我整理了几个最突出,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同样的知识变换问法学生就发懵?

这个问题在将近两年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不只一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学期期中考试有一个问题:“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始于哪一年的什么会议?”(19xx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上课时经常这样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哪一年?”我将自己问的问题和考试卷上的问题进行对比,发现最大的问题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是无效的,不科学的,不能引发学生深层次思维的问题,就以上面我设计的问题为例,关键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可我把最关键的问题直接告诉了学生,学生就会忽视知识的关键点,违背了让学生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则。

这样的问题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我们还抱怨说是学生学的太死,脑经不转弯儿,但认真反思后发现问题还是出在老师身上:不是学生学的死,而是老师教的死!老师在讲述问题的时候就是一个思路,一种表述方式,一种提问方法,学生当然就按老师问的问题去掌握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教师在备课时多下功夫,一个知识点儿尽可能的想出多种设问方法;二是让学生自己编问题,学生思路很活跃,就可能想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这样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而且第二种方法要比第一种更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自己发现的问题肯定要比老师灌输的问题更容易掌握。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我在历史教学中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最初在课堂上,会准备一些历史小故事,相关的视频活跃课堂气氛, 听故事看视频学生乐于接受,注意力也很集中,但是等故事讲完了或者视频播完了有些学生又开始走神儿,同时学生感到这节课没什么难度和深度,结果学生的考试成绩总是不好。再后来我认识到理论分析的重要性,每次都是从分析背景开始,到总结性质意义结束,这样的模式学生听的多了之后连听也不喜欢听了。这使我意识到我教的历史课史论脱节,史实是血肉,理论是骨骼,二者不可分割,只有血肉,立不起来;只有骨骼,又难免死板干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课堂

上用史实引出理论,用理论来印证史实,二者缺一不可,比如播放某一段视频前我先把设计的问题呈现给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另外,要想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就得先让学生喜欢老师,我的课总是把学生管的太严,告诉学生你必须要做完,你必须要背会,学生不会因为你是讲这门课的老师就对你的命令言听计从,好的老师是不用你下命令而是学生主动的要学,去听优秀的老教师讲课时我发现学生一节课的目光都紧紧跟随着老师,被老师的语言、动作自然而然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效率怎会提高不了?

如何培养学生巧记历史知识,解答识图题和分析材料题的技巧?

常有学生说:我喜欢上历史课,但害怕历史考试,就是觉得历史需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记忆难成了学生学习历史最大障碍。但学习历史是免不了记忆这一关的,重要的时间、概念、结论等都需要记忆,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对学生学好历史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科学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历史知识纷繁复杂,但历史知识并不散乱,它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若按历史知识自身的结构与体系指导学生记忆历史知识,就能做到理解记忆,从而大大提高记忆历史知识的效率。比如: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课程标准要求掌握三次资产阶级革命各自的影响,但是学生遇到“影响和意义”这样内容多的问题时就不愿意记,我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先将教材中叙述的三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各自重新整理,各自影响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但内涵式一样的,将它们整理成“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 让学生理解三次资产阶级革命都是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要夺取政权,有了自己的政权才能为本阶级服务,所以国内影响都是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而国际影响则是对其它没有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产生了触动,使得其它国家的资产阶级纷纷进行革命夺取政权为各自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政治准备。

识图题涉及到教材中的历史图片或者是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课外历史图片,无论是学生见过或者是没见过的图片都是考查学过的知识,想让学生见到陌生或者印象模糊的历史图片不再大脑一片空白就必须把方法教会学生。为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观察历史图片需要注意的方面:

1. 观察图片的主题。每幅历史图片都有自己的主题,主题其实就告诉

大家和那部分知识有关系,这样就可以确定大概的知识范围,让你的判断方向不会错。

2.依据顺序。所谓顺序就是按方位有条理地观察。因为杂乱无章地随意观察,摄入头脑里的信息是模糊的,不能形成清晰的形象,往往遗漏重要信息,反而不知道图片反映了什么内容。

3.找图例。有的历史地图(“形势图”,“示意图”)都会有图例,仔细观察图例就会找都一些更为具体的历史信息,然后将这些具体的历史信息和问题结合,进行取舍。

做好历史材料分析题可分为四步:读题、读材料、联系、答题 。

1.读题: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该题中有几个要回 答的问题,每个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只有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2.读材料: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一般情况下读三遍,第一遍粗读,大体了解时段、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内容;第二遍细读,对材料去粗取精的简单处理,找到材料的关键词,找到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关联信息;第三遍重点读,结合前后问题有重点地细读材料,理解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阅读材料正文的同时,还要注意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出处,材料的出处一定要突出强调,这个地方有可能提示材料涉及的具体知识点。

3.联系:就是将材料与教材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关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该内容在教材中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

4.答题:答题前请写出简单的题纲,答题一般有四种问法,一是“根据材料回答”,答案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不必回到教材,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不要笼统概括,那样你是写不完整的;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类问题答案不能全从材料中得到,部分答案必须回到教材中去回答;三是“根据上述材料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提问题方式比较新颖,是将材料中涉及到的核心内容或者关键词拿来当作有效信息, 以“我认为??”然后谈自己对核心内容的看法和认识;四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从所学知识出发找到历史问题的答案,既不用教材的内容作答,也不用照搬材料原句,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在语言表达上要准确,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书写工整。答题有三忌:一忌照抄材料做

无用功,二忌照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一味回归教材;三忌白话连篇,拉家常,不注意运用历史语言表达。

学生获得这些方法或者技巧还需要教师平时精心设计问题和选择训练的材料,这是一个长期训练和养成的过程,关键还是教师备好每节课,讲好每节课的同时把这节课也作为训练学生方法和技巧的课,设计思维含量高的问题,把解题方法变成学生的解题习惯。

如何让自己继续在每节课中成长?

刚开始工作时是随心所欲地备课、讲课、写板书、做多媒体课件,通过师傅的指点和模拟课堂的训练明白了备课得紧紧围绕课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板书也是要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不是随随便便找些图片给学生看;知道了课不应该是老师灌输给学生而应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真正理解了教育学理论课本上写的“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句话的内涵。我感觉到自己是在一些方面有了进步,但总感每节课还缺一些东西,经过听其他优秀教师讲课和专家的点评,现在发现欠缺的一个地方是我的每节课还是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现实责任感的培养,发掘历史课程的人文价值,使历史教育的最核心功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落到实处这个关键点上我没有做到。 其实历史课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处处,而我讲的课总是机械的问学生:“从他(他们)身上我们能学到哪些品质?”“它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些问多了学生也不愿意听的问题。如何上真正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课是我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感觉这个问题如果能解决,自己的教学水平还会有提高。关键还是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如“工业革命”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二者的之间的联系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说出来而不是老师告诉,怎样设计出科学、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再比如一位专家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讲到南京大屠杀时,如果在教学中一味的培养仇恨情绪,也不是一次成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如果老师进行理性的引导: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但是我们记住历史并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避免灾难的重演??实施所谓的“东京大屠杀”便不是正确的情感取向。我们需要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牢记历史但是不意味着去报复日本,而是要强大自己,用自己的力量去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看过这段话后我问自己这部分内容是如何处理的,当时就是死板的告诉学生“南京大屠杀是我们的民族灾难,我们要勿忘国耻。”

没有把学生引向正确的价值方向。每节课都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细节 ,三年后何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师本人又怎么会有进步?所以只有多读专家名师的文章才能迅速的充实自己,能给自己每节课需要设计的问题提供思路和创新点,让自己这些想法不再是空谈。

“教书育人”四个字并不是写起来或者读起来那么简单,想到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还是真正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落到实处,学生和自己的时间都不能随意浪费,教师的有效教学最终是反映到学生身上的,我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 , 以后还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及时改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做一位名副其实的教师。


第二篇: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 萍乡中学-Powered by PageAdmin CMS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是教师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手段。是教师从“会教”到“会学与会教”结合起来的过程。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过程。

今年我带的是高一人民版的新课本,感受颇多。我们知道历史新课标讲究的是教学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知识与能力是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这里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基本上是空白的,所以按照新课标的这种教法显然是不符合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的。我们的教学面临着很多难题,具体来说有这么几点:

一、学生初中历史知识掌握的太少、太散了: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就少的可怜。如简单的朝代更替朝代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不知道。而历史主干知识、历史体系更无从谈及。

二、高一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时间的跨度过大,类似于以前的专题史。如必修1的第1单元,内容综合的程度是高三第二轮专题复习的政治专题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积累、时间的跨度是史无前例的:从夏商周一直到晚清上下几千年。学生根本搞不清缘由,记忆起来难度很大。

三、高一新课改的教材一课内容45分钟基本讲不完;一方面是内容多另一方面新教材的内容好似压缩的太空饼干,再加上初中知识的“肤浅”前后连结不起来,让上课的学生如听天书。如必修1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如果真正初中课本有掌握的话上课就轻松多了,应该重点讲汉武帝如何解决王国问题和北宋怎样加强中央集权,如何铲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最多20分钟左右。但是我们要情境问题设计为北宋为何要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铲除地方割据的基础,那就必须讲唐中期是如何藩镇割据,五代王国是如何形成的这时间可要花的较多,如果不讲而只讲内容结果,前因不知道,培养出学生只能死记课本,这与我们的课改精神不符合。

四、教师的新授课时间很少,历史学科可供支配的时间少之又少。在给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年上加难。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来如何开展历史教学?这就是我现在面临的问题。

我现在的选择是:第一、完全按照课本的知识点知道学生先理解课本知识,然后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记忆。很明显这和现在新课标下的教学观是完全相反的。

第二、按照新课标的教学观,努力做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可是对于教学进度来说,很明显这样又无法按时按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二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浅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历史未来学家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所以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这一学...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的内在动力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教学效率的重要...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嘉积中学海桂学校初中历史组江育英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走过几年的历史教学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反思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反思刘连娟一从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的完成情况看第一在知识传授方面总体看较好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具体来说一是在贯彻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尤其还...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

初一历史教学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自己在教学理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作为历史老师我要教给孩子们什么怎样教给他们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告诉我要让孩子们学好你所教的学科就得让他们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而在育才这块教学沃土上...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在多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初中生对历史课存在着严重的厌学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历史知识容易掌握只要看书就可了解用不着听讲要考高分只要死记硬背即可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方法根...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平定县第三中学校翟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会积极探索敏锐观察牢固记忆和丰富想象才能具有创造性所以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成为...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如何在历史教学中破陈出新在课堂中给学生以充分发挥余地从而得到锻炼达到基础知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位一体是每个新老教师苦苦思索探索甚至头疼的事情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尝试改革出现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王英我刚刚从事初中历史的教学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与此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了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生龙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成为我的...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川教版第7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及课程标准南方经济的发展是七年级下册第七学习主题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的第7课是中国古代史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两宋时期是继隋...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川教版第7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教材地位及课程标准南方经济的发展是七年级下册第七学习主题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的第7课是中国古代史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两宋时期是继隋...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 萍乡中学-Powered by PageAdmin CMS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是教师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手段是教师从会教到会学与会教结合起来的过程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过程今年我带的是高一人民版的新课本感受颇多我们知道历史新课标讲究的是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4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