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时间:2024.4.20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六年级第一单元的课文主要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作者通过精彩的文笔,细腻的描写,运用大量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学生带进有灵性的魅力大自然,进行心灵的交融。如何让学生感悟大自然的灵性和美丽,从而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是我们老师该思考的问题。

美是通过有感情的读才能领悟出来。如何让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境界是关键。《山中访友》作者把古桥、树林、瀑布、山泉、悬崖等当作知己朋友,同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对话。教学时,我一是通过引导学生采取各种方式的读,让学生领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痴迷与热爱。二是通过角色的转换,一部分学生当山中的古桥、树林、瀑布、山泉、悬崖等,一部分学生当作者,让他们进行对话与交流。课文学完我总觉得学生只是初步领悟了作者的情感,没有深刻领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痴迷与热爱。

第二篇课文《山雨》,作者全身心投入雨中,通过大胆而又奇特的想象,写出了山雨的音乐美。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引起我们无限美好的遐想。作者把雨中的树木、小草、岩石比做一把巨大的琴键,把飘飘洒洒的雨丝比做轻捷柔软的手指,把雨声比做一首优雅的小曲,面对如此美妙的文章,我深深地被感染,因为我和作者一样钟情于大自然,迷恋于大自然,而如何让学生感受这种情感又成了难题,学生是好动的,也许他们关注的世界和成人根本不同,课 1

上到这里我好困惑,学生只能体会到作者的一些情感,要他们深入作者的内心,身临其境地感悟大自然的美妙还是达不到。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悟与聆听还是欠缺。

在学习《草虫的村落》时,我发现教学中并没有抓住孩子感兴趣的切入点,将孩子们引入草虫的世界里,了解虫子的生活习性,感受虫子的喜怒哀乐,体味文本的独特魅力。没有发挥有效的作用。既没有进行有效的文字训练,又没有让孩子们受到热爱大自然的熏陶。 和孩子们学完这课,感慨颇多。虽然我们是不太年轻的老师,但是,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亮着一双童贞的眼光,这样我们能发现更多的美好,更能让我们的课堂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课堂是生活的浓缩,可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独特的见解的。

2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又告一段落,回顾这单元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感叹良多,静下心来,反思自己这教学工作如下:

上完《詹天佑》一课之后,我陷入了沉思,由于课文长,课堂的容量大,为了实施教案,深深感到有很多的地方只是匆匆而过,引导的还不到位,留下很多的遗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多教学环节是不扎实的。我带着孩子们跑啊跑啊??我上课的时候急什么呢?应该踏踏实实走好每个教学环节啊!

学习《怀念母亲》时,我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没有做好。在精读课文时,我采用了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体会作者失母之“恨”、思母之情、梦中寻母。由面过渡到点这是正确的。但是学生找出体会最深刻的语句后,我在引导学生读时,却不够深入。这也许是课堂容量过大导致课堂教学中的沟通合作、再次朗读感悟等方面有些欠缺。

另外,本单元是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詹天佑》一课后面就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也布置学生回去搜集资料,开展活动。由于我没能好好的组织、引导,加之学生对中国的历史了解的甚少,后面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演讲稿需要这些具体的事例,学生引用起来就比较困难。也让我感受到语文教学不能光光局限与课本,应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这方面,我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字词句篇开始,点点滴滴打下基础。 3

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表现的就不够端正。主要表现在作业方面。一部分学生作业虽然能按时按量完成,但书写较差,更谈不上作业的正确率。及时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与家长联系过,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其次,课堂上学生听课的有效性较差。很多时候我发现班上有很多一部分学生上课听得不认真。虽然,这些学生中并不全是思想开小差的,很多都是不积极参与的,感觉课堂与他无关。

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这个单元以人间真情为主题。学生通过学习本组课文,感受到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同时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美好心灵。并让学生积累有关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的句子,了解这些句子对表现人物的作用。特别是同学们在“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的辩论赛中,表现积极踊跃,课前准备了大量材料。正方和反方都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说明了理由,有的用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有却用名人名言来做论据,还有同学针对对方说的内容进行反驳。言辞激烈,常常争辩得面红耳赤,也博得同学们阵阵掌声。通过一场口舌战让他们明白做人要讲诚信,但有时也需要善意的谎言。

4

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如:学习《穷人》一课后,我让学生续写《穷人》,并一再要求主题不可以变,一定要反映穷人善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可是学生在续写时,他们没有考虑到当时托尔斯泰写穷人时的写作背景,沙俄时代穷人生活穷困潦倒。有的学生大胆的想象,什么老板要建海景房啦,需要拆迁等等,没有通过具体的事例去写,只是用自己的语言在那里叙述,不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以及环境进行描写,一点也不感人。

我分析一下原因,在要求学生续写时我指导不到位,《穷人》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虽然我在上课时也和同学们说了,但在续写的时候没有做强调。另外与学生的生活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即使告诉他们,他们也很难想象当时的情况。我在指导他们续写时,虽然一再强调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环境的描写,但没有说要通过具体的事来写。

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一定要指导到位。应考虑到学生在本次作文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情况,做认真的指导。另外有的时候你光是泛泛地说一下也是不行的。不要怕麻烦,学生在写的时候,教师应加以巡视,发现他们普遍存在问题,可以扫描到大屏幕上进行评讲,我想这样的作文质量会高一些。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要学生多读多积累。

5

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围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只有一个地球》阐述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让学生以自读自悟、交流学习心得的方法来读懂课文,还学生课堂的主权,他们能自己学懂的就让他们自己去感悟。相信学生,把他们课堂的主权交给他们自己。

学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时,我觉得整个环节前松后紧,没来得及充分感悟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构建的主题课堂变成了资料的穿插利用,课的最后,在对热爱土地的情感进行了扩展时,我处理得比较仓促。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了《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在理解大环境的险恶的时候,我未设置相应的情境。本单元的测试,我发现让学生找整体认读音节、前鼻音、后鼻音、单韵母、复韵母。他们找不出来。

教学时通过一些资料来补充说明也是必要的,但是不可喧宾得主,应让学生在读中去理解感悟含义深刻的句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拓展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相反《青山不老》一课,我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到老人创造奇迹的语句以及环境险恶的语句,如能利用电子白板出示一些图片,学生更利于理解。找不出来这些音节,大多数学生是时间长了忘了的缘故,

在《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最后,如果能把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拓展进去就能更深刻的唤起环保意识了。而《青山不老》一课要是能给学生出示一些相应的环境图片,会给学生很直观的印象, 6

学生可以会更快地理解险恶的环境。以后在写教学设计时应根据课文的特点进行精心的设计。对于汉语拼音我有必要和他们一起进行复习,因为六年级了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内容都要掌握。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近鲁迅,通过几篇课文的学习以及课外阅读他们对鲁迅有了基本的了解。身穿牙黄色长褂,身材瘦小,头发竖直,“一”字型的胡须。特别是通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鲁迅先生是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同时学到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及通过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来刻画人物的特点。

我在带领学生学习《一面》一课时,上课之前我认真拜读了教师用书。教师用书中这样帮我们解读课文“课文对鲁迅的外貌描写,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紧紧扣住一个字──“瘦”。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激活想象,感悟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说实话,我觉得说从人物的外貌中去领悟人物的气质还是有些牵强。鲁迅先生长得很瘦,难道 7

就一定是工作太劳累太劳累了?他的胡子和头发就能看出他坚毅刚强的性格?因为是阅读课文,我在教学中也没有过多的追究孩子们,也没有给他们提出更多的要求,更没有把教师用书上的内容灌输给孩子们。所以教学效果并不好。

通过教学我深有体会,到底采用什么方法才更有实效,还值得我认真探索。诸多问题都还有待解决。我们有些教辅书上的作业还保留不少传统教学方式的内容,有时测试也会出现。如何保留传统教育的精髓,再揉进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学习方式,结合学生实际,创设一种现代化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是每个教师所追求的目标。我是一位老教师我也存尝试过。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今后,我要不断尝试、创新,使自己的教学取得更大进步。

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

这次走进六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诗海拾贝》,我就想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让更多的学生来写诗。

整个活动过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利用语文课和课余时间搜集了大量诗歌,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这次综合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增长了诗歌方面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锻炼了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能力,成效是多样的。 8

“轻叩诗歌的大门”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活动建议,老师可以根据这些活动建议,引导学生按照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如果按教参落实,学生真的可以拓展很多课外的诗、词等相关的知识。但我班学生手中的的材料屈指可数,大部分学生家里又没电脑,所以这单元操作起来还挺伤脑筋的。

困难有很多,但这都不能成为忽视本单元教学的理由,我应该另辟教学途径采用激励评价的方式。如:搜集资料最多、小组成员最团结协作的、通过本组学习收获最大的----把资料分类整理成册、每组成员能背一首以上课外诗并懂其诗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这组课文的主题是“人和动物和谐相处”。如:《老人与海鸥》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与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纵观本课教学过程,体现了哪些预设理念,达到了怎样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留下了多少经验教训,课下我细细品味反思。我认为,主要还是紧紧抓住了“情”这一点,充分挖掘了文本的情感。

课文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昵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教学时,只有让学生进入课 9

文所描绘的情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历程,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他们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教学这部分,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老人与海鸥的和谐画面,然后让学生来描述画面,并畅谈自己的感受。情感不是作品的附属,而是深深地渗透在作品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标点和每一个句子之中的。于是我抓住了老人喂海鸥的重点段落,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有声有色地齐读,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使他们真切的感受到老人与海鸥的那份和谐快乐,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无私的爱。

《最后一头战象》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内涵丰富、篇幅较长的动物小说,全文接近2000字。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学生在理解上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备课前我也去查阅了有关长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直奔中心”法,即从整体入手,通过整体感悟,让学生直接触及中心正题,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放弃逐字逐句的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

在《老人与海鸥》教学中,我教学时间把握不准,前松后紧,导致拓展延伸没有到位。《最后一头战象》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的空白点,如:课后小练笔,我指导不够到位。我如能引导学生们思考:久久的凝望里嘎羧仿佛看见了什么?在礁石上亲了又亲它仿佛在说什么?在震耳欲聋的呼唤里,它仿佛在呼唤什么。这些口语表达的设计,既让学生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体会到他当时的情感,同时也落实了读写训练,夯实了基础。

10

第八单元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在教学中,我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等,走进这场悲剧,引领学生体会知音难求的人生写照,从而珍惜现实生活中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月光曲》是一篇精读课文。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并能够抓住重点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景象;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从而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劳动的人民音乐家。

在《伯牙绝弦》这课的教学中,我对学生的关注度还不完全,特别对于那些个别差异较大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还是给予少了点,这也是我个人比较急切完成教学任务所导致的。另外,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导学生带着对伯牙寂寞、孤独,绝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中,自己的情绪还没有完全进入角色,还未能渲染出那种“痛美”的气氛,感染学生情绪。

《月光曲》课堂上,由于急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个别地方朗读不够到位。

这篇课文景美情深,朗读时应该是徐缓、抒情的基调,只有个别地方,如描写风起浪涌的语句,语调是激昂的。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把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层次表现出来。比如盲姑娘想听贝多芬演奏的急切心情,皮鞋匠因买不起入场券的隐隐痛楚,贝多芬说明来意时的诚恳、热情,盲姑娘听完一曲后的赞美、惊喜等,都应该读出其中蕴含的感情。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提高,以达到理想效果。 11

12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上册每课时教学反思


山雨-教学反思

张 帆

《山雨》是一篇写景的抒情散文,语言文字很美,精彩的描写第5、第6、第7自然段。我就把阅读的重点指导放在这三个自然段中,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背诵积累好的词句。学生在流畅读书的基础上背诵喜欢的精彩句段,将为他们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喜欢阅读,我在备课时设计了许多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比方说在指导第3、第4自然段的阅读中,我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再通过配乐和课件再现情景的方法,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让他们对阅读课文产生兴趣;在指导第四自然段的阅读中,通过表演读的方法,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读的过程中,我也很重视读的层次性。每一次读都有每一次的目的和要求,螺旋上升,层层推进,学生经历了从读得不熟练,到读得流利有感情的过程。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朗读、默读、表演读,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课文。

山雨-教学反思

张 帆

《山雨》是一篇写景的抒情散文,语言文字很美,精彩的描写第5、第6、第7自然段。我就把阅读的重点指导放在这三个自然段中,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背诵积累好的词句。学生在流畅读书的基础上背诵喜欢的精彩句段,将为他们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喜欢阅读,我在备课时设计了许多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比方说在指导第3、第4自然段的阅读中,我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再通过配乐和课件再现情景的方法,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让他们对阅读课文产生兴趣;在指导第四自然段的阅读中,通过表演读的方法,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读的过程中,我也很重视读的层次性。每一次读都有每一次的目的和要求,螺旋上升,层层推进,学生经历了从读得不熟练,到读得流利有感情的过程。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朗读、默读、表演读,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课文。

第25课《伯牙绝弦》教学案例

张 帆

教学目标:

1.采用个人、小组、全班的方式朗读课文。诵读课文。

2.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3.以读悟情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

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谈话揭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师范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设计理念:文言文是以读为主。设计了自由读、试有节奏的读师范读、小组读、齐读五个步骤,层层深入体现读的实效性。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三、理解课文,品知音之情。

1、解说课题。

(1)“绝”是什么意思?

(2 )“绝弦”是什么意思呢?

2.、了解伯牙和钟子期。问题:你了解伯牙和钟子期他们的什么情况?(预设句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3、体会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仔细读读课文,从哪些句子中你能体现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用笔标出来。

预设学生画出的句子:

(1)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引导学生理解意思。

4、伯牙善鼓琴,他不同的琴声不仅能表现高山流水,还能让具有很高音乐鉴赏能力的钟子期感受到不同的场景。想象一下,伯牙的琴声还表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5、得出知音:出示课文第四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再读课文1──4句,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

6、出第五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学生读并理解。

(设计理念: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学生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在通过学生熟读课文后,在从学生的感受设计相应的、能够理解内容及课文所映射出的情感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抓住句子来理解课文。同时,要学生能深一层的理解内容,适当的展开想象,展示相应的资料,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以读为主,适时进行引导,真正的体现文言文的以读促理解。) 四、拓展延伸,深悟“绝弦”。

1、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伴着乐曲,学生再读课文。

(设计理念: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对“绝弦”有进一步的感受,感受知音。 再回归课文,让学生在乐曲声中读书,用心去体会知音。)

五、总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人生苦短,知音难求,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六、板书:

25.伯牙绝弦

伯 牙 善鼓琴 所念 绝弦

钟子期 (知音) 善听 必得之 死

教学反思

张 帆

上完《伯牙绝弦》这一课,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激动,洋溢着一种感动,为自己,也为学生。下面,我从以下三点谈谈自己的收获。

1、资料的适度引入,引领学生去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文本只是教学的一个小小的窗口而己,如何借助小小的窗口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研究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此窗口为契机,创造性地去拓展文本相连的以外的内容,适时地引进推荐给学生,既扩大阅读的量,又能为深度理解文本服务。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课文,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前,我让学生用游戏的形式说一说ABCC式的词语,然后用幻灯片出示有关描写景物的ABCC式的词语,让学生吟读,在吟读中加深对这类词语的积累,以及为进一步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做准备。理解知音时出示的相应资料,让学生能够深刻的领悟俞伯牙与钟子期的互为知音的情意。在课快要结束时,适当地引入短歌,让学生加深伯牙失去知音时心情的理解,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漫步在文化的长廊里,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意蕴里,课内外融合,使本节课不仅有了广度,还有了一定的深度。在教材中以小见大,融进大语文教学观,有这样日积月累的教学,孩子们的心便不会拘泥于孤陋寡闻,视野也一定会达到星垂平野阔的境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拨开层层迷雾,让诗性的阳光洒进孩子的语文生活,让我们的学生更多一份语言的醇厚与灵动,更多一份精神的丰裕与深广。我们愿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2、用自己的情感引领学生的情

语文课程具有审美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读中升情。我知道课堂上,感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也是情,而教师的情感对儿童来说是导体,是火种,学生面对情感丰富的老师,身处充满激情的氛围,一定会真情依依的体现。因此,整节课我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让学生渐入佳境。本篇课文是古文,小学生接触的古文并不多,古文是以

读为主的,而教学中,我也深情的进行了范读,学生也试着深情的读。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面带笑容,特别伯牙遇知音时我更是投入了全部的情感,学生也是很激动。但到“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时,我一下用很低沉的语调进行过渡语,学生一下又被我的情感带到了底谷,学生居然还带着伤感的语调读了这句话。最后在音乐伴奏下的朗读更是时教学达到了高潮。

3、注重预设与生成的平衡

本节是一节公开课,在课前做好了充分的预设,以至于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严谨又不失活跃。预设了课前的游戏为课堂教学服务;预设资料加深学生的理解。抓住课堂的生成,使课堂变得更精彩。在课堂中出现了很多次得超出预设,如,有位不会的学生说后遭到的别的学生的打击,我抓住文本对嘲笑的同学进行了引导,又说出了同学及朋友乃至知音而回到课堂。再如,停电和来电时的话语,使学生的心很快的能回归到文本,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缺憾,比如由于时间问题,朗读时不够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不够。像课前活动设计是否会让学生感觉疲惫。预设与生成处理是否恰当等。

更多相关推荐: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小溪中心湖田小学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编写胡文忠20xx20xx学年上山中访友教学反思山中访友一课的总体教学设计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力求挖掘出本课教材的特色同中求异让学...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1山中访友教学反思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一课的总体教学设计与本单...

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反思张帆六年级第一单元的课文主要描写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作者通过精彩的文笔细腻的描写运用大量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学生带进有灵性的魅力大自然进行心灵的交融如何让学生感悟大自然的...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1山中访友教学反思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一课的总体教学设计与本单...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山中访友教学反思陈永旭这节课我把许多问题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学讨论让他们自己通过合作探讨找出答案学生有了竞争的天地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热情高涨引发了多姿多彩的阅读体验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戴爱华永兴县城郊学校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促进提高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一挑战自我充实自我我平时遵纪守法坚守工作岗位严格...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高尚1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课后反思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学中注重把学生放在首位把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反复触摸文本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言语智慧...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山中访友教学反思作为一名教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上出一节好课一节大家都认可的成功课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内涵丰富可操作性极强的语文教材渴望成功的心理会更强烈一些面对刚刚讲完的山中访友一课我感受最...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一文言文两则教学反思给学生一种会读能说的能力教罢学弈两小儿辩日二篇文言文强烈蹦出一个认识文言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会读能说的能力读是基础让学生一读读准字音单个读纠正后再读指名读齐读二读读...

教学反思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反思20xx04161122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反思110课1文言文两则教学反思ltxmlnamespaceprefixonsquot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1山中访友教学反思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一课的总体教学设计与本单...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山中访友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把许多问题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学讨论让他们自己通过合作探讨找出答案学生有了竞争的天地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热情高涨引发了多姿多彩的阅读体验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象丰富...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