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美国体会+看文献

时间:2024.5.2

我的文献阅读、分类、整理经验

算起来从05年读研开始到现在也快三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实验做得不是很多,文献倒是读了不少。原因呢,可能是老板也发现了我这个人属于那种眼高手低的人,干脆就让我做个文献阅读器了。从研一到现在每当老板脑子里出来一个想法,出来几个关键词,好了,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交给我查阅和整理文献了。大家有空可以看看我发在论坛里的几个ppt,关于光催化、无铅压电陶瓷,微波介质陶瓷,纳米ZnO,此外关于Raman光谱、多铁性材料。。。算起来前前后后看过——当然只能说看过,因为大部分都只是走马观花,没有精读——的文献应该不下三四百篇了。我估计每个方向单拿出来写个中文综述都差不多够了,

留学美国体会看文献

可惜中文要版面费,想来老板也不会给出

说了这么多废话,进入正题吧。有人也许会问,你是怎么看文献的,特别是一个以前没有接触的陌生领域。我的方法是,先看中文综述,然后是中文博士论文,而后是英文综述,最后是英文期刊文献。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中文综述,你可以首先了解这行的基本名词,基本参量和常用的制备、表征方法。

我觉得这点很重要,因为如果直接英文上手的话,一些基本名词如果简单的想当然的翻译,往往会将你引入误区或造成歧

义。同时中文综述里要包含了大量的英文参考文献,这就为后续的查找文献打下一个基础。

中文博士论文,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其第一章前言或是绪论所包含的信息量往往大于一篇综述的。 因为它会更加详细的介绍该领域的背景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里面往往会提到国内外在本领域做得比较好的几个科研小组的相关研究方向。通过阅读就可以更清楚理清一个脉络。

英文综述,特别是那种invited paper 或是发表在高if期刊上的,往往都是本领域的牛人们写的。对此要精读,要分析其文章的构架,特别要关于作者对各个方向的优缺点的评价以及对缺点的改进和展望。通过精读一篇好的英文综述,所获得的不只是对本领域现在发展状况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学会很多地道的英文表达。

最后就是针对自己的课题查找阅读相关英文文献了。现在各大学图书馆里面的数据库都比较全,即使没有也可以通过网络上多种手段获取文献了。所以说文献的获取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查什么样的文献和怎么具体阅读整理文献。根据我的体会,我觉得有以下四类英文文献是我们所需要的:

1.本领域核心期刊的文献。不同的研究方向有不同的核心期刊,这里也不能一概唯if论了。比如说陶瓷类的核心期刊美陶的if也不过1.5几,但上面的文章特别是feature artical还是值得仔细阅读的。当然,首先你要了解所研究的核心期刊有哪些,这个就要靠学长、老板或者网上战友的互相帮助了。

2.本领域牛人或者主要课题组的文献。每个领域都有几个所谓的领军人物,他们所从事的方向往往代表目前的发展主流。因此阅读这些组里的文献就可以把握目前的研究重点。这里有人可能要问,我怎么知道谁是牛人呢?这里我个人有两个小方法。第一是在ISI检索本领域的关键词,不要太多,这样你会查到很多文献,而后利用ISI的refine功能,就可以看到哪位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比较多,原则上一般发表论文数量较多的人和课题组就是这行里比较主要的了。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首先要了解本领域有哪些比较规模大型的国际会议,而后登陆会议主办者的网站一般都能看到关于会议的invited speaker的名字,做为邀请报告的报告人一般来说都是在该行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呵呵

3.高引用次数的文章。一般来说高引用次数(如果不是靠自引堆上去的话)文章都是比较经典的文章,要么思路比较好,要么材料性能比较好,同时其文笔应该也不赖的话。多读这样的文章,

体会作者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图表分析的处理,相信可以从中领悟很多东西的。

4.最后就是当你有了一定背景知识,开始做实验并准备写论文的时候需要看的文献了。我个人的经验是,首先要明确一点,你所做的实验想解决什么问题?是对原有材料的改进还是创造一种新的材料或者是新的制备方法,还是采用新的表征手段或是计算方法。明确这一点后,就可以有的放矢查找你需要的文献了。而且往往当你找到一篇与你研究方向相近的文章后,通过ISI的反查,你可以找到引用它的文献和它引用的文献,从而建立一个文献树,更多的获取信息量。

此外,我想提到的一点就是关于文献的整理。很多时候大家下文献都是很盲目,抱着一种先下来再说的思想。往往下来的文献不少,但只是空占者磁盘空间。不经过整理归类的文献就不是自己的文献,那根据什么来分类呢?

我有一个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适用于那些拥有大量未读文献的。就是只关心三点:文章的前言的最后一部分(一般这部分都是提出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依据和方法),文章中的图表(提出采用的表征方法以及性能变化)和结论(是否实现了既定目标以及是否需要改进)。当然,如果全部精读相信工作量

也不小。我的看法是尽可能用50个字左右来归纳文章,说白了就是文章的目的(如改进某个性能或提出某种方法)+表征手段(如XRD,IR,TEM等)+主要结论(如产物的性能)。当你按照这个方法归纳整理几十篇文献后,自然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后再根据你的笔记将文献分类整理,当你在写论文需要解释引用时再回头精读,我觉得这样会提高效率不少。具体管理方法可以看我的另一个帖子

留学美国体会看文献

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呵呵。

再谈文献搜索、阅读、整理的经验——如何通过文献了解并开始新的课题

留学美国体会看文献

★ ★ ★ ★ ★ ★ ★ ★ ★ ★ ★

说起来也有点惭愧,暑假中因为文章的作者地址问题跟老板闹掰了(具体的细节我是不想谈了,很郁闷就是了),加上自己对老板的学术态度实在不是很认同和老板马上就要调走的事实,想来想去决定了一件对我的科研生活非常重要的事——换导师,换课题。

于是,从无机非金属的微波介质陶瓷领域来到相对陌生的高分子的生物医用材料(我本科的专业是高分子,所有对于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心里还是有一些概念;加上女友的方向就是生物医

用材料,平时的熏陶也了解了这个领域的一些皮毛,至少知道了是做什么.

我相信一般人都会感到不可理解,毕竟我放弃了三年的基础由于我是硕博连读生,没有硕士学位。和已经取得的一些成果(我已经以第一作者和论文写作者身份发表了6篇文章,还有一篇正在小修,其中有三篇发表在陶瓷领域里较高档次的杂志:美陶,相对于本专业的其他同学,我的成果已经够提前毕业的条件了),来到一个新的实验室,开始新的课题。不过既然已经选择了放弃和重新开始,就得坚持走下去——哪怕是咬着牙。

好了,废话不说,开始本文的主题,文献阅读。

我之前在论坛里发了一个帖子:我的文献阅读、分类、整理经验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844614,里面谈了一些我对文献阅读、整理的一些看法。现在我换了新的课题,自然还是要从文献开始,了解新的陌生的领域,并试图从中找出与自己实验室条件相契合的方向,为自己开始的新课题做好基础准备。

首先是文献的搜索。这是比较的关键一步,毕竟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如何提取其中(哪怕是粗略提取)属于自己想要的东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关于文献的搜索,论坛里面有很多相关的帖子介绍经验,这里我只说说我自己的。首先是关键词的确

定,然后在中国期刊网中和ISI中输入最主要的关键词,首先选择综述类的论文,也就是ISI中review类的论文。这里也有个技巧,reivew最好选取最近几年发表的,因为发表时间越近里面包含的文献越新,更有利于从中了解该领域发展的动态。同时也可以利用ISI的排序功能,按照引用次数选取本领域的经典文献——一般引用率高的文献都是比较好的。

这里有人说,这样搜索有些盲目,特别是英语基础不好,专业词汇还不太熟的时候面对文献很难下手。这时,我建议在中国期刊网中的博士论文里搜索看是否有相关的博士论文发表,因为一般博士论文的前言都是对该领域的评述,对于一些名校博士其前言的信息量甚至超过了普通期刊的综述。一般看过之后都会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同时,当课题深入后,还可以借鉴他们的研究手段,测试表征方法)。

看过一部分中英文综述之后,应该静下心来理清一些思路。最好能自己作出一个小结来描述一下当前领域的发展。当然不是要求看过综述就写综述,这里说的是要锻炼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根据别人的大综述提炼出自己的小综述。不要小看这个二次总结的过程,从中可以对研究领域有进一步的了解,也能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

科研的开始就是一个把书读厚,再读薄,最后再读厚的过程。

看综述就是一个读厚的过程,因为这时是来者不拒,大量知识一起囤积,不管多少先混个脸熟。等到了一定基础,就该细化方向,抓住重点了——也就是结合实验室条件和老板的课题,选择属于自己的契合点了。

这个时候,关键词就变多了,在ISI上搜索的文章数也会大量减小。这里我还是推荐要重点关注三方面的文章:1.引用次数高的文章(一般来说这都是领域里的经典文献,也就是我们写论文时前言里面必须要引用的那些)2.本领域核心期刊的相关新文献(一般这些文献反映了领域内的最新进展)3.本领域核心小组的系列文献(可以借鉴牛人们是如何将课题做深做细的)。对于如何确定自己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和核心小组,可以看看论坛里面的相关帖子(我在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844614里面也有所介绍)或者与虫友、学长、老师们交流。

精读上述文献就是又一个读厚的过程。关于文献的阅读顺序和重点,我个人有很多自己的体会(杂七杂八地过去三年半看了四五个不同领域的共计将近600多篇文献,多少也悟出了一些道理)。

首先是通过题目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判断文章的内容是否

相关。这种能力一般是需要首先阅读了一些文献后得到的经验体会。而后关注前言和结论。

前言一般都是一个小综述,作者会在其中交代研究的背景,尚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研究的创新点。很多时候,会从前言的引用文献中得到很多你想要的文献(文献反查),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加深对领域的发展的理解以及牛人们如何说服审稿人自己工作重要性的语言技巧(写作的技巧有时候比漂亮实验数据更能打动审稿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数据牛人们可以发到Science, Nature而我们只能发到xx大学学报的原因了)。

阅读结论部分可以快速得到文章的目的和结果,从中可以知道作者做了些什么,得到哪些重要成果。这里我得出了一点经验,就是abstract和conclusion的区别,摘要一般写的是用了哪些方法表征,得到了哪些趋势;而结论写得则是表征得到的结果以及实验的总结。所以看结论要比摘要得到的信息量更大。

在读完前言和结论后,大概对文章基本内容也有了初步了解,对作者工作是否与自己课题相关也应该有了初步印象并作出了判断是否要继续精读。如果需要,我的看法是先看表和图。因为这是比较直观形象的数据,有些文章还会给出反应和实验现象的示意图,这可以将文字立体化。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里我认为文献没有必要面面俱到的精读,只需要把握自己所需要的那一部分就够了。因为太多的细节都一一细品

反而浪费了时间,失去了重点。比如一篇长文章做了很多表征,但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现在实验室或学校里具备的表征方法和本课题必须要做的表征方法。因为有的表征仪器并不是所有实验室都能有的(如果对这些数据纠缠不休的话实在对自己的课题意义不大)。

这里还要补充一句,我认为表征可以分为两类:基本表征和性能表征。基本表征包括XRD(无机非),IR和NMR(高分子),XPS(表面),这类表征很重要,因为它们表征了实验是否合成了预期的产物或者反应是否完全;但另一方面,这类表征并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因为我们知道,出现在论文里面的这些表征数据肯定是正面的(要是反面的不就说明实验失败了吗,所以对于了解实验工作的重点意义不是很大(当然不是说表征没有意义)。

而性能表征才是应该关注的重点,举例来说,对于我以前做的微波介质陶瓷,三个性能参数(Er,Qf和Tf)的数据就是衡量材料好坏的标准,对于其他领域也有各自关注的性能参数变化——而这正是论文的精髓所在。

像我现在的课题方向是温敏高分子,所以我重点关注的就是水接触角、动力学曲线和温度变化曲线这方面的数据。至于SPR,QCM等高级表征仪器,由于实验室条件有限,因此这方面数据我都暂时放到一边,做好记号以后需要时再精读。而XPS,NMR的数据我一般都是忽略不看的。

读文献能读出很多乐趣,很多东西在你没有读之前都是你不曾想过的。我现在还没有开始新课题的实验,但根据我以前的经验,我觉得最好在开始实验后结合实验来阅读文献,这样一方面可以解释很多实验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使文献的阅读更有针对性。

最后提一点,就是读文献一定要记好笔记,并定期做小结。因为如果不记笔记光靠自己的记忆力是很难保持很久的(当然,如果像钱钟书那样的过目不忘的牛人除外),当你在写文献需要引用文献而回头再找时就会发现什么叫茫茫然了。

而光做笔记不进行小结,到了最后得到的也许是个精简版的文献库,等需要某篇文献时还是找不到。这里我推荐用Endnote进行文献管理,最好是XI版或更新的。

我现在每看过一篇文献,都在Endnote的note栏里简要的写下文章的重点,得到哪些对我有用的东西,并标记F(代表finish)。而当文献看到10-15篇时,我就根据文献的类型在word里进行一个小结(因为我都是根据一个专题方向集中看论文的),由于word和endnote的联用功能,我可以在做小结时将文献作为参考插到word中,这样方便日后的查找。(这里可以参看我的另一个帖子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990354)对于文章中一些比较好的示意图(特别是彩图)或重要数据,我一般都将其粘到一个专门的ppt里,并标好来源,这样也方便

了日后的做报告。

留学美国体会看文献

就先写这么多,忙了一个多小时,3000多个字。可能思路有些不是很清楚,但我觉得大致表达了我对文献收集、阅读和整理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虫友有所帮助。如果觉得好的话,希望得到大家的五星评价:)

PS:补充一点,文献摘要的阅读有时要比全文更加重要。因为文献浩如烟海,如果不经过标题,摘要的一次过滤筛选,很难获得真正对你有价值的东西。其次,我目前选择下载文献(获得全文信息)比较倾向于经典综述和与课题密切相关的研究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因为这些文献之所有被引用,本身就说明了其学术价值。同时比较自己和引用作者对同一篇文献所得到的不同体会,更能加深对文献内容的理解。

科研能力的提高——综述的阅读

★ ★ ★ ★ ★

飘零的花瓣(金币+5,VIP+0):感谢你的分享,很受益~~ 在论坛里发了几篇关于文献整理的帖子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844614,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983371,

出乎我的意料得到了很多虫友的支持与鼓励。于是乎,我有了动力继续跟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关于综述。

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动脑强于动手,写作强于实验的人。有时候我自己都在后悔是不是当初选错了行当(如果当时学文科的话,说不定事业或许会更顺一点,也不用26了还在实验室里为了一个Dr.的前缀而为科学事业奉献青春了),不过既然选择了就不能后悔,至少现在不能(要不然硕博连读的我现在退出只能靠本科学位混饭岂不亏大了),所以我只能尽量发挥我的长处,扬长避短,在设计实验和写写paper上努力前行了。

我和另一个博士现在做的方向是老板今年才开始的新方向。可以说是从制备方法到后期实验表征差不多都是全新的体系。因此,想了解课题,把握自己未来三年的命运只能靠自己的文献积累了(老板只负责一个宏观上方向的把握,具体实验细节都是我们自己设计——连支撑这个方向的课题申请标书都是我们先负责写初稿)。

所以,在进实验室以来我便开始把网页锁定在了ISI上,查找、下载、整理文献(具体过程我在帖子中已经提到,这里不再详述了)。做了一段时间文献小财奴之后,问题也随之产生。就是面对Endnote里面5、600篇的文献,其中绝大部分是英文(而且只是靠abstract,有的甚至是title下载下来的),要

从哪里入手呢?如果一篇一篇地看,我想即使是只看摘要也得花上不少时间,而且得到的结果未必很好,同时很多精华的部分也不可避免的被漏掉。因此,文献分类成为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按照什么将文献分类呢?很明显要先有一个分类标准,这时我选择了阅读综述,特别是最近几年内发表在高if期刊上的综述。通过几天下来对将近50篇综述的浏览(注意,只是浏览,要不然每篇综述动辄20-30页全文都看下来还不吐血),我大致把握课题方向的脉络。通过别人综述里面小标题的确立也基本清楚了该如何对文献分类。

于是,我根据综述自己制作了一个“综述的综述”文档。具体地说是先将每篇综述所讲的核心内容总结成几句话,而后附上其结构(就是文中的小标题),而后将自己感兴趣的或与目前研究方向相关的部分标上加粗红色(有时间的话最好能小结一下里面的具体内容,以及关于这方面的经典文献)。这样一篇一篇综述的总结下来,会得到一个综述提纲形式的文档。

最后再次总结,将不同综述中重复的地方进行汇总,得到一个关于课题的比较立体的提纲。比如,我现在做的方向是用A技术制备B智能高分子以研究其对C的影响。那么我分别以A. B, C为关键词进行综述的检索,通过上述综述整理法我最后得到了一个以课题方向为内涵的外延式提纲体系。具体包括了,制备技术有哪些(其中不同技术的优缺点);智能高分子包括哪些,

其刺激因素、响应形式包括哪些;B高分子目前研究内容包括哪

留学美国体会看文献

些;C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等等。等到思路基本清晰了,再分门别类地按照提纲来进行专题整理和细化工作,就是按照综述后的参考文献来下载阅读文献(好的综述引用的文献一般都是比较经典的文献,被不同综述同时引用的肯定是该领域的代表性文章了);再自己确立二级提纲,做好总结。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首先避免了文献阅读的盲目性,否则没头绪地看了一堆文献而不能根据一个主题有机地联系起来,时间长了基本上都得忘光了;二是提高了自己建立提纲的能力,一般来说无论是paper还是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都需要首先建立起一个逻辑上的提纲才能继续下去的;最后还可以提高自己分类总结的能力,而这正是写文章乃至以后写报告、写总结所必须的。

我的文献管理经验——充分利用管理软件

★ ★ ★ ★ ★

nywxg(金币+5,VIP+0):多谢分享,期待朋友更多的原创好贴。

以前发了两个关于如何阅读文献的帖子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844614,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983371得

到了很多虫友的好评(期间包括和版主MM一点小误会),这次我想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文献管理经验。

相信大家做科研看的大都是英文论文,因此我向大家推荐的文献管理软件是Endnote。其他如noteexpress等我也用过,不过从个人使用上感觉,后者更适合管理中文文献,而前者在管理英文文献上更胜一筹。毕竟endnote和著名的ISI检索系统(就是SCi)是一家公司的产品,因此其与ISI的联机检索是最好的了。而且现在很多数据库如SD,ACS,Wiley等都与endnote建立了citation的关联,在下载文献的同时可以直接将题目导入到endnote里面,比手工输入方便的多:

好了,现在进入正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会认同。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工具,相信仅凭个人的记忆来进行分类管理是相当地困难。我看过以前论坛里有人发帖说是按照文献类型进行分类,而后用文件夹管理。说实话,我开始也是用的这个方法,但弊端也很快就出来了。首先是找文献的过程非常麻烦,一层层文件夹点下去头都大了;其次,很难建立一个完善的分类标准,换句话说就是很难判断文献的唯一属性。举个例子,有的人喜欢按照专题分类,有的人喜欢按照实验小组分类,同样研究材料,有人喜欢按照原料分类,有人喜欢按照表征分类,有人喜欢按照反应分类。。。

留学美国体会看文献

那么,面对多重标准,一篇文献到底应该放在哪个文件夹呢?(千万不要说CtrlC+V,每个文件夹放一个)。所以,我最后还是把这些麻烦的工作交给了endnote,毕竟电脑比人脑耐心而且不会出错。

下面说说具体的方法。首先是已有文献的管理。如果大家电脑里面已经有了很多pdf论文,那么先请小费点时间到ISI上把这些文献查找出来,然后将这些文献导入到endnote中。就是界面下方的save to Endnote Refman那个按钮。这里建议大家先把选中的文献放到marked list里面最后集中导入(这样快一些),同时导入时别忘了选中导入abstract(具体用途见后文)。等文献都导入到endnote之后,再将每个pdf文档作为附件放到相应的题录中。对于那些ISI上检索不到的论文(很多学校ISI检索年限有限,像我的学校98年之前都查不到:(),只好靠手工一点一点敲进去了。这里虽然费点事,但可以为以后的阅读和论文写作节约很多时间的。

而后是文献的检索。还是在ISI上检索,如果学校里面有SD,ACS等大数据库的也可以在里面检索(不过个人觉得还是在ISI上检索全面一点)。至于要检索哪些论文可以参考一下我以前的帖子,这里不再罗唆了。还是同上面一样,检索后导入endnote,然后有条件下全文的可以下载全文作为附件。

这时,你应该拥有了一个包含很多题录的endnote的library了。下面要做的就是文献的分类整理。这里面推荐实用endnote XI以后的版本,因为里面增加了一个非常非常实用的功能:group群组管理。就像QQ的群一样,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建立group(最多可以建50个,相信对于大多数人应该够用了),而后把文献分门别类的拖入各自的group中。这里的方便之处在于同一个题录可以归属于多个group(在group下面的题录相当于是链接),这样,就可以建立“双重”乃至“多重”标准对文献分类了。像我就按照研究小组,衬底材料,合成方法等建立了多个group。

文献分类好了,但如果不经过阅读做笔记,那还是属于电脑的,只有经过个人的消化,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时,我的方法是在endnote里进行阅读作笔记。从Endnote里面阅读文献的摘要,初步判断文献的相关度和重要程度。而后在下面note档里面用简短的语言作些描述和评价。然后最好在note前面作上一个表面看过的标记(我是用@符号表示看过,*表示重要,需要阅读全文),因为时间长了很难记住哪些是重点。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文献筛选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摘要判断文献的重要性。我觉得这还是很需要个人的实践的,文献读得越多,对文献的理解越深,判断力也会越强。简单的说,就是依靠你课题重点关注的关键词和你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论文写作时

discussion中需要解释的现象这三方面来寻找关注的论文。

留学美国体会看文献

当文献都已经做完笔记之后,大致可以判断出哪些可以略读,哪些需要精读了。那么精读那些重点文献吧。我个人建议还是用word做个较为详细的笔记比较好。把文献中经典的句子,重要的数据和讨论记到word里面,有助于日后的论文写作。这时,endnote的作用又可以体现出来了,就是它与word的关联作用。可以将文献作为reference插入到word里面,免得日后再找文献时不知道引用出处。

大致先写这么多,以后我再想到什么继续补充进来。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觉得好的话就不要吝惜给我几颗星星吧:)

PS:回答一下一些虫友提的问题,补充一下我现在所知道的一些数据库文献的endnote导入方法

SD:在检索到文献后的页面上方出现export citation,点击后进入导入页面

ACS和Wiley:在检索文献后点击abstract进入摘要界面,然后点击Download Citation 进入导入界面

[ Last edited by luckydogzhang on 2008-10-7 at 15:02 ]

我在美国的一年博后生活 (衣食住行部分) 已有3人

参与 ★ ★ ★ ★ ★

初到USA

当飞机在底特律机场停下的时候,我知道了自己已经身在一个地球另一面的国度。随着人流入关,转行李,而后随便逛了一下机场的免税店(其实真的没什么可逛的,感觉比上海浦东机场的差远了),最后找到了我们下一站飞机的登机口的长椅上坐下来发呆。虽然在飞机上一直是半睡半醒的迷糊状态,耳边也习惯了发动机的轰鸣声,但一旦脚踏实地稳下来了倒真是一种莫名的疲倦(也许是时差的原因吧)。第一次喝道了所谓正宗的星巴克卡布奇诺泡沫咖啡——不过后来事实证明8刀一杯的咖啡还没校内2刀的好喝,当然也可能是我们太累了味觉麻痹的原因。美国国内的飞机据说是习惯性的晚点,果然看着显示屏上的出发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向后拖,心里从焦急到也慢慢平静了下来,心想着能当天到就好。终于比预期晚了2个半小时后,飞向RDU的飞机起飞了。到了RDU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不过奇怪的是天还是很亮,就像7点左右的样子。

一出机场就感到了当年第一次到武汉时一样的热气,当时心里琢磨晚上都这么热白天可怎么办呢。还好有同实验室的两个中国朋友来接机(后来发现另一个只能说是出生在中国,但已经完全西化的华裔),大概开车30多分钟来到了公寓。公寓是事先

在网上跟转租的人联系好的,进屋之后发现还真是干净,就一空房子啥也没有。把地板简单清扫了一下后,我们把随身带的毯子往地上一铺就睡了。虽然夜里天气不冷反而还有点闷热,但这还是很久以来第一次直接睡硬邦邦的地板——地板跟床板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此时是国内的中午,所以纠结在时差与疲惫之间睡觉也不是很踏实,在美国的第一夜就这样迷迷糊糊的过去了。 第二天起来的比较早,去看了看实验室而后去VISA Office报道办手续(只有在这里报道后才算正式开始工作,事实上工资也是从这天开始算的)和到卡务处领取自己的Duke ID card。期间逛了一下校园——虽然还不敢乱走,毕竟地理情况不是很熟。Duke校园的确是很漂亮的,哥特式的建筑外壁都是特有颜色的石头装饰而成,除了地标性的Duke Chapel外,所有的建筑都不是很高,很少见超过4层的,从外表上看真的很难辨别出实验楼,图书馆和办公楼。

我所在的实验楼CIEMAS是一个比较新的建筑(好像是04年以后建成的吧),由两座楼通过之间的天桥连接而成。左翼主要是生物医学工程BME系,右翼则是包括电子工程系ECE,计算机工程CE等专业。左翼的一楼有一个咖啡厅,就连暑假也照常营业——估计很多老外是离了咖啡就没精神了。

到了实验室和办公室随便逛了逛,感觉比国内的乱多了——当然是跟博士期间的实验室相比的。办公室还有两个桌子的空

位,我还有的选择:)后来的小博们就没那么幸运了,只能见缝插针了。

实验室最鼎盛时期的暑假,包括博后,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曾经达到过超过20人--虽然迄今为止除了实验室检查时没有发生过实验室满员的情况,偶尔能见到超过5个人同时在实验室就已经是非常少见了。顺便说一下,我住的地方离实验室还算比较近的,虽然从公寓出门不到2min就是校车站点,但经过几天的观察之后我走路也不过15min,所以基本上放弃了校车这个选项。(当然,在没有买车之前,校车还是去超市买菜的首选) 第二天到实验室就让我体会到了美国实验室的自由——其实我也不知道应该用哪个词形容比较合适。我大概是上午9点半左右到的实验室,可直到10点才有人来。因为我的钥匙还没办好,所以只好在外面等了半个多小时。在办公室里呆了一段时间,其他成员也陆续来了。

一方面是自己英语不是很好,另一方面也的确不知道说些什么,在跟实验室人陆续打过招呼自我介绍之后就各干各的了。其实这也是美国的独立,如果你寻求他们的帮助,他们一般都会热情伸手的(有时候似乎比你本人还热情),但如果你不主动的话,也没有人会主动干涉你的事情,国内常见的八卦聊天很少(当然,美国的八卦我可能也听不懂。老板人还在外地,从Email里找到他所指定的印度小博联系实验的事。心里话印度英语的确很不好听(虽然我在这一年了,但是每次听小博说话还是觉得难受,

英语听得很舒服的倒是老板加上Leah,Wyatt两个人),连看ppt带文献大概明白了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而后的一周像个本科生一样跟着他后面看他做实验,而后一步一步地完成安全培训和仪器培训,开始的一周过得很快,虽然自己没做什么实验,但各种表格倒是填了不少。时间慢慢过去,生活慢慢继续。现在回头想想当初的窘相和困难,似乎除了笑笑也没什么特别的感受。经历了也就知道了。

衣食住行

下面分别小结一下衣食住行,毕竟再有意义再伟大的生活也得落实到这四个基本方面。顺便对比一下中美差距:首先介绍一下周边环境。Duke大学所在的城市Durham应该不算一座大城市(话说北卡州除了夏洛特以外应该就没有大城市),后来熟悉周边环境后发现说他是城市都有点抬高,充其量就是国内的县镇罢了。Durham出名在于其烟草工业,Duke的创建者就是著名的大烟草商。Durham与周边的州府罗利(著名学校NCSU)和教堂山(著名学校UNC)一起构成了著名的北卡三角科技园。所以在这里Triangle不仅是三角形的意思,更多的时候就是指代三角区。UNC和NCSU我都去过,虽然没有像Duke那样逛完整个校区,但大概地看我觉得Duke还是最漂亮的,估计这也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差别,毕竟后者要比前者有钱得多。

现在如果让我重新来美国一次的话,我绝对不会再带那么多衣服过来。总以为从国内多带一些衣服就可以在这边自给自足,省一些money。同时又觉得出国平时怎么也得正式一点,于是衬衫带了不少(绝大部分还放在箱子里没动过)。可在实验室呆了一周就发现自己失算了。美国这个崇尚自由和个性的国度,基本上你只要不裸奔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衣服而多看你一眼。我就经常见到一位很有个性的兄弟里面秋衣秋裤外套背心短裤脚蹬趿拉板在校园里面招摇过市。

在实验室里面T恤始终是主打服装。由于实验楼(其实校区里面所有建筑都是)始终是恒温25度,标准的冬暖夏凉的中央空调系统,所以夏天到冬天的换装主要体现在外套上,像国内带的毛衣毛裤基本上没穿的机会。

算了一下,带来的衣服真正有实际意义的不到总数的1/3,而且大部分还是我和老婆两个人的正装和冬天外套。另一方面,美国衣服价格也实在是让人没有从国内带衣服的必要。虽然都是made in China,但我觉得在美国买Nike比国内买安踏还便宜。特别是打折的时候,一件T恤加税也不到10刀,跟麦当劳的一个汉堡套餐一个价。

闲来无事数了一下,连买带送(Duke校园经常有送免费T恤的活动)已经有了14,5件t恤了,刚好一天一件,两周洗一次。之所以说一天一件,是我发现在国外穿衣法则是你绝对不能

两天穿同一件衣服(至少上衣得换),至于为什么不是很清楚。而美国人也很少有手洗衣服的,都是攒到周末往洗衣机一丢了事。于是衣服是否舒服成为首要条件。

其实美国也不是所有衣服都便宜,Macy里面即使打折时那些女士Dress也是稳定在百刀以上。所以对于我们这样的美国中低收入阶层,outlet和Ross这样的打折店成了买衣服的首选。Outlet就是国内所谓的工厂店,厂家直销之类,一般情况下要比标价低4-5折不等。

而如果赶上节日促销(比如Thanksgiving)或者有好的coupon,往往价格会让人觉得即使用不上买了也不亏。虽然离我们最近的outlet开车也要半个小时(其实也不算很远哈,但由于没有公交线路,所以在没车之前,只能跟别人蹭车一起了),但基本上每个回国的人走之前都要去大扫荡一番。

而Ross店相当于名品打折店,打折比Outlet还要低,但是所有的衣服基本上每样只有一件,店里面就是一排排的衣架,如果有耐心还是可以淘到便宜而又质量很好的名牌,当然,由于东方人身材的限制,很多时候面对没有自己尺码的衣服也只能小郁闷一下了。

现在全身上下包括帽子和鞋,已经全部是美国买的了。真不知道如何处理那些国内带的衣服。我们出来的时候航空公司每个人允许带两件托运行李我们都装的满满的,而现在基本上所有航空公司都只能带一件免费的托运行李了,不知道美国有没有希望

工程接收衣物的。

国内的食品安全一直是个让国人痛心的问题,而家有小孩的人回国的时候奶粉都是必带品。民以食为天,肚子饱了才有精神想别的事情。提起吃,不由得想起来美第一天的惨相,由于海关不允许带食物入境,所以从上海出发到durham的公寓,差不多两天时间都是靠飞机上那点难吃的快餐对付的。

到了晚上睡觉时发现实在饿得受不了却又毫无办法,这里可不像国内社区周围有24小时的小超市什么的。当时好心的室友给了我们一罐鸡肉,不过当时没找到军刀所以面对这个铁皮罐毫无下手之处,最后用菜刀撬了一个口子,聊胜于无地挑出几根鸡肉丝耗过了一夜。

第二天直到周末,我们都是去学校的麦当劳吃饭的,毕竟只有这个味道还熟悉一些,而且价格也算最便宜的。周末去了附近的超市进行采购,从米到油先买了再说,同时没忘买面包饼干什么的作为储备。

一般美国公寓出租时是没家具的,但冰箱和烤箱却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大型超市距离居民区都比较远,所以一般都是周末进行采购,把一周的食物放到冰箱。其实这样对于中餐来说还是挺不合理的,毕竟冰箱保存肯定没有当天的新鲜,不过入乡随俗吧。 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自给自足,自己做饭带饭吃,不过偶尔

还是有去饭馆的机会的。对于在国内基本没吃过西餐的我们,无论对于哪国饭馆都算是第一次了。不知道为什么,实验室里虽然印度人是少数(数量只有一个)但差不多每次实验室民间一起吃饭都是去一家印度buffet。

说句实话,印度菜我感觉就是一堆糊糊,如果用色香味意形的中餐标准来评判,除了香和味勉强外其他就无法评说了。所谓的buffet也只有不到10种菜品可供选择,其中还包括了蔬菜和水果。

不过呢,实验室里的人在吃上一般都没什么个性,一旦有一个人提议基本上就全体通过了,而我们的中餐由于包括了很多老外不吃的东西所以一直连被提议的资格都没有。。。除了印度菜,跟着我们的老外朋友还去过周边的意大利餐馆(前菜就已经差不多吃饱了),纯美式的buffet(只记得好像所有带肉的都是经过油炸,所有的点心都是一层奶油或糖霜),墨西哥小店(当地特色菜不好评说,不过牛排确实很好吃)。

不过去的最多的还是一家中餐buffet(里面除了中餐还有日本的寿司)。当然这个中餐要加上一个美式的前缀,做法和味道与国内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类似国内大排档铁板炒饭,就是自己选择各种肉类,蔬菜,虾什么的然后在铁板上炒成一个大杂烩(这个是老婆的最爱)。

不过后来出于减肥的考虑,我们对这个buffet的热度也逐渐降温了。今年6月份,在周边的城市Cary发现了一个中餐馆

——真正意义上的Chinese Chinese Food。看到菜单上的夫妻肺片,香干回锅肉,干煸四季豆等名字的时候真是一种莫名的激动。是不是所谓思乡首先起反应的是嘴和胃呢?

去饭馆毕竟不是常态,毕竟目前我认为在美国消费唯一要比国内高的就是下饭馆吃饭了。虽然食品的物价跟国内水平相当,有的甚至比国内还便宜(考虑汇率转换后),但一旦原材料经过饭店的加工再有waiter端给你之后,价格就不是翻倍那么简单了。在一个比较fancy一点的餐厅两个人一顿饭就可以花去50,60刀,加上15%的消费,一顿饭就可以买下一个人从头到脚的衣服了。。。所以平时我们还是自己做饭——虽然目前水平还是停留在做熟能吃的程度上。

不过,相对于在国内,自己还是尝试了不少——至少第一次包的饺子,蒸的包子,煎的牛排,烤的蛋糕还是至少形似而味道也差不多的。这里要提一下首次用烤箱做点心。老外将做饭也标准化了,比如蛋糕、cookie,muffun什么的都有量化标准,只要按照包装上的配方照做,基本上成品无论从外观上还是味道上都差不离。自从开发点心之后,倒是省了不少早饭钱——毕竟自己做蛋糕的成本比买现成的要少很多了。

除了吃的还得提一下饮用水。虽然美国公用建筑里面都有饮用水的龙头,而老美也习惯了直接对着龙头喝水解渴了。不过可能我比较挑剔吧——总觉得水有一种味道,所以平时除了偶尔喝茶外,基本上都是买瓶装水喝。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瓶装水比较

便宜,36瓶600mL的所谓drinking water也只要3.5刀,换算成RMB比国内的水还便宜。

由于签证被check,导致心一直悬着不敢提前订机票和公寓。在签证拿到手以后才开始在网上通过duke的华人论坛和mailinglist发信找房子。开始发了一封求租信后就开始每天在网上刷邮箱期待回复,好像也就是那个时候通过邮件认识了小义这个朋友——事实上应该是我们在durham最好的中国朋友了。最后跟一个想转租的中国访学达成了协议。

其实本来我们是想自己租一间房子不想合租的,不过一来是在国内情况不熟,选择不是很多,而来据访学说我们未来的室友基本上在家的时候比较少(后来事实证明的确是这样)。到了durham后发现自己公寓是所谓的townhouse,面积并不是很大,楼下是客厅和厨房,楼上是两件卧室和卫生间。美国租房的时候是不提供任何家具的,除了房间内部的空调(类似中央空调性质的,不能单独对某一个房间进行调温)和厨房里面的冰箱和烤箱外基本上没有多余的东西了。

其他倒是好说,不过没床的确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虽然天气很热睡地板也不是很难受,不过后来由于房子里面的虫子还是让我们下定决心花了200多刀买了第一件大家具——床垫。这里说一句,美国的床完整地可以分为床架,支撑和床垫三层结构,

不过一般地一个厚床垫就足够了。除了床垫,出于生活上的方便,在来的时候顺便接收了前房东留下的一张写字台,一个储物柜,两把椅子,这些就是我们屋里的家具了,呵呵,简单吧。

公寓所在的小区应该是以华人租户为主,大部分是来duke一两年期的访学或交换,所以人流动性很大,像我们去年来的时候认识的绝大多数人今年已经要么回国,要么换地方了。由于很多人在美国生孩子(duke医院还是在美国范围内也是很有名的),所以晚上散步的时候经常看到推婴儿车的父母或祖父母。有时候觉得很有意思,因为在小区里听到的大部分是汉语,有种国内的感觉。

我们的伊朗室友还真是一个以实验室为家的人,不过也可能跟他的实验习惯有关。总之在我们合租的不到半年时间里,应该说我们晚上同时在家的时间加起来应该不到一个月。经常的情况是他可能凌晨2,3点或者早上8,9点回家睡觉。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自己租了一整套房子的感觉。

对于这个我们在国外第一个住处,评价可以说不好不坏吧。因为是老房子了(据说房子是上世纪40,50年代建的,对比一下这个房龄的房子在国内应该都是拆迁的序列吧),加上连续2,3年都是华人的续租,中间没有经过物业的清理,卫生情况(特别是厨房的卫生情况)可想而知。来

了我们也理解了为什么老外不喜欢租房给华人,毕竟我们中国菜对厨房的污染还是很大的,而且很多国人抱着租房不是自己

房子的态度,厨房里面的油渍都是以层为量词的。老婆是个很负责的人,花了几天时间把能处理的油渍污垢都清除了,不过两三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也的确超过了我们的能力范围。。。

其实如果后来不是出了bedbug的问题,我想我们会一直住下去的——主要原因是我们都比较懒,虽然东西不是很多但是搬次家也是很麻烦的事情。不过经历了那次惨痛的事件,我们除了对bedbug这个国内从来没听过的名词加深了印象外,也坚定了来年搬家的决心。

20xx年一月初,蚂蚁搬家似一点点把行李搬到了距离不到200米的另一个公寓。相比来说,最主要的好处就是厨房和卧室是在一层的,省了以前吃饭睡觉来回跑的时间了。而且新公寓是20xx年以后建成的,整体设施环境要好了不少。有时偷偷地想将来自己能住在这个条件的房子就很满足了。因为这边公寓区,一般两室一厅的房子都是合租的,加上我们家具不多,所以对于我们夫妻两个人来说空间非常大。新公寓的环境和条件都比较好,住了多半年也逐渐有了点家的感觉。记得上次从巴尔的摩开会回来之后,打开家门将自己丢在床上彻底放松的时候,发现了一种所谓家的含义。

行,

其实谈的主要就是车的事情。我们两个都是在国内没学过车的纯新手,所以来到美国之后买车虽然一直是必要做的事情,但

并没有十分紧迫————可能也是因为我的实验室离公寓比较近的缘故吧。不过买车虽然可以推后,但是photo ID还是要有的。美国没有国内的身份证户口本,一般证明你的身份的主要证件就是驾照(包括正式的Driver lisence和实习的learner permit)。没photo ID还是有点麻烦的,比如酒店和飞机的check in,甚至有时候用信用卡付款的时候也得出示证件。而护照这个东西还是很重要的,并且也不适合随身携带。所以前半年老婆在家没事干,就报了一个驾校学车了。

其实所谓驾校不过是一个教练带着你学5节课(每节课大概不到两个小时),教会基本的内容剩下的就靠自己慢慢揣摩吧。总体说来,美国开车还是比较简单且便宜的,虽然私人驾校5节课快400刀看起来比较贵,但考驾照的成本还是相当便宜的(learner permit是15刀而driver lisense只要4刀)。考试本身没有成本,准备好了带上证明材料到DMV去考就可以了。Learner permit主要是考交规和标示,一般来说这个对于我们擅长考试的中国人来说都是小case了,拿着前辈流传下来的题库突击一个晚上差不多都可以过。

而Driver lisense就是路考,要点大概是倒车和变道时shoulder see,stop sign的停车,以及three point turn和泊车了。看起来很简单,但据说很多国内的老司机经常都是不能一次性通过。可能是国内复杂路况产生的坏习惯吧。我觉得在美国开车最重要的就是守规矩,事实上如果所有人都守规矩的话是

不可能发生主动交通事故的(车本身突然出问题不算)。此外,以人为本绝对是第一准则,至少在北卡行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拥有绝对的路权,也就是说就算是行人主动向车撞过来出事了都是车的责任。

学车之后就是准备买车了。刚开始可能是对车的需求不强,因此动力也不是很足,大多数的时候是在mailing list 和二手网站上浏览。后来由于买菜的时候由于等公交产生的郁闷越来越多,加上有自己的车之后所带来的各种方便,我们终于开始把买车当做一件大事开始做了。

不过目标比较明确,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毕竟买东西都是一手新货比较容易(没了很多顾虑,有钱的话顾虑更少),而二手货总是要增加很多比较的因素。虽然美国的二手车市场比较繁荣,但是一旦加上很多限制条件后发现适合自己的车还真的是相当有限。如何在生产年份,开车里程和价格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合点实在是需要时间+运气的。

最后经过一番纠结,还是买了老婆驾校教练的车。虽然是20xx年的已经跑了170000个mile,但是经过懂行的David一分析我们还是接受了教练的报价(事实上这个价格要比网上评估价稍高一些的)。

David给出的三条理由是:

1.这是honda(看来日本车的质量真的是得到了老美的认可,据我们所知二手车保值最高的品牌就是Honda和Toyota了);

2.这是first owner(这个比较重要,因为一辆车换了好几个主人之后,很多问题可能就无法得知了);

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开车的人是个懂行的人。要说这个教练还是有两把刷子,不仅教开车,同时还教开飞机————估计就是那种业余飞行的小飞机。在把车交给我们的时候车的状态还是很新的,而且在卖之前他还换了timing belt和电池两个很重要的原件。买车付款的过程有点小纠结,不过在20xx年1月初还是顺利把车搞定的。

之所以买车比较急迫是因为20xx年年底老婆搞定了工作————虽然我们一直都希望她能在Duke找到博后的位置,不过简历投了不少回音却基本没有。于是把投简历范围扩大到整个三角区,UNC和NCSU沾边的老板基本都没有放过。

最后老婆的RP和运气发威了,据她现在的老板说她十分lucky的找到了现在的位置。不过由于NCSU在Raleigh,距离durham大概开车30min左右。虽然之间有一个RDU的bus路线,但正如我之前所说,美国的bus都是定时发送的。平时的市内bus是半小时一趟,而这种连接两个城市的bus就是只有早晚两个固定时段才有了。加上我们公寓距离durham的downtown也有一段距离。因此如果完全采用公交连接的话,

需要算好时间做两次公交才能到。换成时间的话就是开车

30min要转换成等车换车的将近1个多小时,而且一旦错过一个公交的时间,错过的就是1个多小时。。。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美国穷人也要勒紧裤带买车也不愿意做公交的原因吧(事实上以我的观察,做公交的大部分是黑人,白人很少)。

等车痛苦的日子大概过了差不多一个月,而且还是冬天的一月。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都很佩服自己。虽然Durham的冬天并不是像家乡动辄零下20-30度那么冷,但是天亮的晚黑的早还是一样的。

那段时间我们还真是过了一段两头不见太阳只见路灯的日子。为了赶班车一般早上6点半就得起床,所以那段时间我到实验楼的时候经常是整栋楼都没人(像我所在的实验室平时9点半之前都很少有人更不用说7点半了)。后来有一次我晚上去看老婆亲身体会了一次转换公交的上班路线,不得不佩服老婆的毅力。

后来老婆开始自己摸索练车了。因为她还没有Driver

lisense,因此原则上她独立开车还是不允许的(法律规定这种情况必须有持有正式驾照的人坐在旁边才可以)。于是我狐假虎威地坐在副驾上装作老师的样子陪她练车(事实上我那个时候连learner permit还没有的)。不过老婆是胆大心细的类型,刚开始就是在我们小区的circle里面转圈,后来两天后就开出小

区上了大道。最后经过两个周末的练车,老婆顺利地一次性通过考试拿到了驾照。老婆的驾驶能力(至少说勇气)还是相当强大的,拿到驾照后一周就上了高速,两周多后就自己开车去上班了。事实上虽然美国高速比较好开,但美国这个车轮上的国度汽车的数量还是相当多的,一般高速上基本上就是大家以70mile的速度间距不到10米的前行。

很多人在开了local路段半年甚至一年后才敢开高速的。不过老婆人胆大艺高,开了不到一个月就上高速了。后来,经过5月底和6月初我们两次开车长途跋涉,老婆现在应该是个速成的老手了。回国后面对国内的交通不知道怎么样,但我觉得在美国这片地区应该是没问题了。

说了半天,提提我自己吧。我这个人比较懒,胆子也比较小,对自己的动手能力很没什么信心————做手工的时候除外。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一直抱着这辈子就不学车了的打算。不过后来诸多事实让我很鄙视了自己的这个想法————至少开长途的时候老婆连个换把手的机会都没有让我很是惭愧。于是开始自己动手操作了。开始的时候被骂是免不了的,老婆教别人的时候还是挺耐心和蔼的(我估计实验室里的师弟师妹都可以作证),但对我就是完全不客气了。

加上我本身就不是一个好学生的性格,学车的前几次实在不是一段愉快的经历。后来经过每天晚上的开车训练,发现车开起来到也没那么可怕,慢慢地转弯也比较流畅了,加速也不再突然

轰鸣了。虽然对车距的判断和泊车时的位置感还是有点问题,不过相信经历多了也应该会没问题的。希望在月底前把驾照考过吧。

PS:似乎很多虫子都提到了收入的问题。其实我可以实在的说

留学美国体会看文献

收入很一般——相比于其他欧洲,日本,澳洲等国,美国的博后收入只能说是在美国够花(因为美国物价较低,至少像我这样的小城市是这样)。像我的年薪第一年不到4万,第二年涨了一点刚过4万。不过美国前三年的博后不交税,而且Durham小城市消费也并不是很高,所以生活还凑合——相比于国内就应该是小康生活了:)我还见过一个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老兄用不到2000刀/月的收入养活了老婆孩子加上父母5口人,可以想象到这边的消费水平(租房是大头,一个月至少也要500-600刀)

PPS:有关美国节日的部分已发表在帖子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4859866

[ Last edited by luckydogzhang on 2012-8-21 at 00:31 ]

[ 来自版块群 美国 ]

我在美国的一年博后生活 (节日与旅游部分部分) 已

有4人参与 ★ ★ ★ ★ ★

之前在小木虫发了一个帖子分享了一下自己在美国博后的一年生活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4835714&page=1,没想到得到了那么多虫友的回复和鼓励,真心地表示感谢。于是又写下了这篇回忆我们在美国经历的节日——不过貌似除了thanksgiving能给其他来美的朋友有所借鉴外,其他的也就当个随笔看看吧,呵呵。

貌似除了新年以外美国跟中国的节日基本上没交集。来美国一年了也经历了所有美国的节日,整体感觉虽然没有国内的多,但除了新年,独立日和圣诞有固定日子外,其他的国家性节日都是周一或周五,也省得国内一到放假就开始设计如何串休调假的麻烦。现在就按照时间顺序回顾一下经历的节日和期间的旅游吧。

Labor Day(9月第一个周一)。

8月没有节日,所以这个Labor Day(也就是美国劳动节)是我们来美的第一个节日。不过很遗憾,虽然我属于Labor但却由于不知道而放弃了这日后回想起来难得的一天假期。Labor Day顾名思义就是劳动者放假的日子,在美国很彻底,除了超

市,医院等公共单位外,连公交司机这天都放假了。。。至于学校,工作人员(各种小秘)和绝大多数老师研究员(也包括我们Postdoc)也放假了。不过很有意思的是Duke的学生并不放假照常上课——那部分赶上那天有课的老师也得教完才能走。我刚来不知道,那天走进实验楼就发现莫名的冷清,后来知道了缘由知道倒也没很沮丧,毕竟开始的那段时间如何不去实验室就只能在家上网发呆了——如果没公交的话,我们的活动范围还不足以让我们能探索duke周边的风景,何况西校区校外周边实在不是个安全的地方,虽然没亲身经历过(最好以后也别经历),但break in,抢劫等新闻还是听了不少。转租之前的房东留下的忠告就是天黑以后如果没车的话就别再外面乱晃。。。

NC State Fair (10月16日)

刚开始不知道Fair这个词作为名词的意思,听别人说起后还特意查的字典。State Fair据我理解的话应该就是州举办的大集吧——家住农村的朋友应该对赶集这个词不陌生吧。初来乍到,有个如此的集会自然不能错过。虽然举办地在州府Raleigh附近,不过有临时的直达公交线路(后来发现坐公交的人不比自己开车的人少,因为开车过去不是问题,但找个地方泊车可相当是个问题)。整个Fair就是一个临时圈起来的公园,里面各个临时的棚子里面有各式的展示。首先吸引我们的是电脑游戏展示区,感觉跟国内的街机差不多,倒是很找回了点当年的感觉。不

过随着小孩子的逐渐增多,我们也不好意思占着位子了。。。 之所以说是赶集是因为里面大部分棚子都是卖货的,而且都是典型的农副产品。据说只有这个时候才能买到正宗的自产蜂蜜。除了各种新鲜水果蔬菜以外,还有卖手工编织的地毯挂饰什么的。人来人往还真是有点逛庙会的意思。说起来,这是我们来美国以后除机场外见到最多美国人的时候——特别是见到如此多的白人聚集在一起。很多都是全家总动员,两个大人带着一群小孩的比比皆是(注意不是一个是一群)。Fair应该是孩子的天堂,因为有各种游戏玩具,同时还有他们没见过的农产品展示(其实我长这么大也没见过多少)。植物方面,有各种大型甚至可以说是巨型农产品,比如250磅的西瓜,400磅的南瓜等等;此外,里面还有一个小型田地,里面从小麦到玉米,从土豆到青椒,从棉花到烟草,基本上北卡有的种植物都有。动物方面,就生动形象了。见过赛马的没见过赛羊的吧,喝过牛奶没见过挤奶的吧,虽然动物区里面味道不太好,但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家禽家畜都齐全了。有时候想想,国外的小孩挺幸福的。哪怕是城里的孩子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自然。

最后提一下State Fair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印象,不好意思,其实是一种食品——火鸡腿。早先知道火鸡是美国人的主要肉食之一,但来了这么久还真的没怎么吃过火鸡肉——据说是没鸡肉好吃。但Fair上的烧烤火鸡腿给我们留下极深的印象。刚开始不知道还以为是烤羊腿的,后来看到牌子后才发现原来火鸡跟鸡

的确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由于是烧烤的,所以外面的肉焦香四溢,咬一口都顺嘴流油。不过开始吃的很爽,到后来就发现对胃的容量是一个挑战了:)

国家公园E.B. Jeffress Park (10月22日)

有这个机会走出Durham还是借了老婆的光。由于开始时老婆没工作,在家呆得很闲,于是她在网上找了一个当地的教堂去参加教会的活动。虽然我们不是基督徒,但是说心里话我觉得国外的大部分教会还是相当不错的。里面的人都很好,真的是他们发自内心不求回报的帮助他人的。这次去这个国家公园就是教会组织的活动,由几个教会的组织者开车,带领大家去北卡与田纳西交界的Smoky Mountain。

虽然教会的组织者都是老外,但参与者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几台车浩浩荡荡30-40人,感觉像是个国内的旅游团。自从开上了州际高速,发现美国的风景还真是不错,路两边都是茂密的森林。据说赶到深秋的时候,不同树的树叶会变成黄色,红色,跟绿色交织在一起十分绚烂。也就是在这次旅行中,我第一次见到了David和Annette夫妇,当时也没想到他们夫妻两个应该是我们在美国最好的朋友吧(虽然年龄上他们比我们父母还大)。

具体的游玩不想再叙述了,估计翻看之前的日志和照片还可以回忆起来。

Halloween (10月31日)

说起来这并不算是一个大节日——因为这天不放假。虽然说当天在Chapel Hill(Durham周边的一个城市,UNC所在地)有大型的化妆游街活动,不过因为没车还是放弃了这个凑热闹的机会。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小区大部分是华人吧,当天晚上并没有电视看到的那些成群的小孩敲门Trick-or-Treat要糖果的。最后听到敲门时,老婆很激动的拿糖,开门发现是中国小孩:)看来孩子们入乡随俗还挺快。

Thanksgiving Day(11月第四个周四)。

感恩节的大名在出国前就早有耳闻——不过知道的倒不是美国人当天的吃火鸡,而是传说中的感恩节第二天(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感恩节是美国地道的本土节日,起源是纪念当年印第安人对第一批欧洲移民者的帮助。不过说起来美国人也挺说一套做一套的,真是感恩的话现在怎么街上看不到一个印第安人(那怕是混血后裔呢)?真正说起来感恩节跟国内的中秋和春节有点像,都是全家团聚一起吃大餐的日子(只不过我们吃月饼饺子,人家吃火鸡而已)。对于身在他乡的外国人来说(其实大部分美国人也是),感恩节的意义并不在于当天的团聚,而是这个假期的shopping。黑色星期五不仅是关于股市的,更重要的是当天令人心动的打折——据说这一天很多商家可以完成全

年70%以上的销售额。美国的网购很发达,只要有信用卡和美国地址,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通过点击鼠标搞定。大件东西可以去官网,小东西就可以去Amazon等网站,喜欢淘东西可以上Ebay,甚至食品日用品也可以去超市的网站。不过在黑色星期五这天,想买到好东西还是得靠自己亲自排队。黑色星期五当天大部分商家都把开门时间提前到凌晨3,4点,而据说早上5点到10点这段时间是购物的疯狂时段(过了这段时间估计你看上的好东西也都被抢光了)。打折的东西很多,其中以电器衣服为主。不过对于我们这类过客来说,大型家电虽然都是沦为白菜价了我们也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毕竟不打算安家的话买来也用不了多长时间而且带不走。衣服和包倒是很抢手,据说有个准备回国的兄弟一个人买了10个coach包。。。

由于那时候还没车,我们也没法去现场感受那种抢东西而不是买东西的气氛了。顺便说一句,那天晚上还真挺冷的,很多半夜排队的都冻感冒了。不过由于可以上网,还是可以感受一下信息化的购物的(正好我们有买点电子产品的打算)。从当天下午开始,我们一人一台笔记本开始比较起各种网站开放的价格。网购虽然没有面对面那么紧张,不过由于潜在的竞争者是看不到反而更有了一种刺激。我们打算买的ipad经常是一放出来,10分钟之内就有价无货了(这也是为什么要去实体店“抢货”的原因)。同时由于比较价格时的纠结,错过了好几个机会。除此以外,Amazon提供了一个限时惊喜的deal,具体地说就是把准

备降价的商品挂在网上同时告诉你deal开放的时间,但具体是打几折,降多少却是一个神秘数字。这个deal的刺激之处是限时限量的,完全是考验你的网速和点击鼠标的速率(一个好的deal往往在开放的前半分钟内就被抢光了,错过的就只能进入waiting list等着抢到的人主动放弃吧)。为了抢一个ipod touch,我和老婆坚守在凌晨12点,在11点59分的时候感觉有种期待开闸放水的感觉。当deal的按键从红转绿的一瞬间,一通狂点终于我们两个都抢到了。不过幸好是两个人,因为在付款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电脑上信用卡的信息一直出问题,最后由于超时放弃了(抢到的deal如果5分钟内不付款的话会自动取消的)。算了一下,一个晚上的坚守省了差不多70刀,还是小有成就的。

虽然没自己的车,不过第二天出于凑热闹的心情还是坐半个多小时公交去了附近比较大的一个Mall——southpoint mall。美国的购物区往往都是相对集中的,这个southpoint mall就是一个内部包括了Macy,Seals等百货以及诸多品牌专卖店的购物中心。走进其中感觉相当于是国内购物步行街(只不过这是两层而已)。很多感恩节的限时deal都是开放到上午11点之前,价格还是很心动的,一般都在5折以下(不过对于真正名牌的dress,我估计再打两折像我们这样消费能力的还是只有看的份)。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是10点多了,商场内部的人已经不是很多,不过一路上倒是看到n多大包小包往车里塞的人。

顺便提一下,感恩节第二天是Black Friday,而下一个周一也是有名的打折日Cyber monday——也就是电子产品的打折日。不过因为大部分都是在网上购物的,所以没有了现场购物的火爆。不过我们倒是没有在这天买什么东西,因为想买的基本上都在感恩节夜里买完了。一通鼠标点下去,算下来不知不觉中小一个月工资就这样消失了——问题是网络购物的特点就是花了钱在一段时间内你是拿不到东西的。所以冷静下来后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不过很快就转化为对未来的期待了——那段时间对UPS和USPS的车特别敏感:)

Christmas and New Year holiday (12月25日到1月2日) DC

圣诞节应该是大多数西方国家最大的节日吧,虽然正式的假日只有两天,不过一般Christmas Eve那天下午一般就是习惯性的放假了。而新年虽然在国内跟春节相比相当不受待见,但是对于美国也是一个两天的大假了(能有两天公共假期的节日一共只有三个,Thanksgiving,Christmas和New Year)。而夹在这两个节日之间的五天(12.27-12.31)一般也被当做假期了,特别是对于高校来说,虽然没明文规定放假,但是如果真不来的话老板一般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早在放假之间就想着趁着难得的长假到哪里去玩玩。不过当时可能是资金有限(经过感恩节的挥霍和来美之后办的各种家当,前3个月工资算是一

点也没攒下来),像NY和LA这样的大城市就没再考虑范围了。而大多数人去度假的南方城市(比如有迪斯尼的奥兰多,有阳光海滩的迈阿密)也是由于初来乍到没敢尝试——不过今年放假的时候到可以全方位考虑一下了。最后把目标锁定在距离不是很远又很有名的城市DC。DC就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简称,美国的首都。虽说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都不是美国前几的城市,但其拥有的历史建筑和大型博物馆群还是无与伦比的——最主要的是参观这些地方都是免费的,而且著名的景点都集中在国会山和林肯纪念堂之间的中轴线上,基本上交通工具用脚就可以了(事实上我们在DC晃了差不多3天还真没坐车)。

去DC这次旅游应该说是为了将来的出行提供很多经验,这是我们第一次在网上订酒店和大巴,同时结合英文和中文的攻略为自己安排具体的出行计划。酒店很好搞定,在Priceline上竞价居然拿到了不到100刀一晚的3星级酒店(地理位置距离白宫步行只有5分钟,应该算是很好的地段了吧,而之所以能以低价搞定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们入住的时间是圣诞节——想想国内除夕的时候酒店也应该比较便宜吧)。迄今为止我认为这是我们在美国住过最好的酒店,里面就像是有家具的出租公寓一样,居然有包括微波炉,烤箱,冰箱的厨房——怪不得有人说可以去DC边的海鲜市场自己买自己做。而大巴就有了点小纠结,最后为了省钱我们选择了半夜出发半夜回的路线(一方面也是充分利用白天时间在DC晃)。出发和回来时深深体会到没

车的郁闷,因为是圣诞节,最晚一班到downtown的公交是晚上10点,而我们去DC的大巴是1点半出发。于是我们百无聊赖地在Downtown的公交车站大厅等了2个小时(到了12点以后,大厅也关门了)以后又在外面站着等了一个多小时。虽然Durham的冬天不是很冷,但不管怎么说下半夜的寒意还是有点冻人的。等到大约1点10分,发现陆续有从各个方向过来的送人的私家车,于是体会到有车的自由。到了时间上了大巴,仔细一打量算是掉进黑人堆里了(郑重声明没有歧视的意思),想想能赶这个时候坐大巴的人也只有我们这类穷人了,呵呵。从DC回来的时候情况差不多,很少见到白人。一路迷糊了到了DC天还是黑的,在车站的麦当劳里面随便吃了两个汉堡耗到天亮开始逛DC(天黑的时候还真不敢出去,因为跟国内差不多,车站外很多打地铺的老黑,虽然没什么歧视心理,但感觉总还是挺怕的)。

DC具体的旅程参见之前的日志吧。也许是因为买了单反后第一次旅游,前后拍了上千张照片——直接后果就是把老婆给拍烦了:(小结一下就是:1.DC是个好地方,喜欢艺术,喜欢历史,喜欢自然,喜欢科技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乐趣。我个人觉得很适合带小孩来这里,因为无论是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各种标本,还是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各种模型演示都是能让孩子既长知识又长见识的地方。2.DC的城市布局很不错,横纵交错的马路和街道都是按照字母和数字排序把市区划成一个一个的方格,拿着一张

地图会数数一般就不会迷路。3. 华盛顿纪念碑很高,国会大厦很大,白宫很白,DC的松鼠也比Durham的要肥——是不是首都的松子也比较好吃呢?

从DC回来的时候到现在我还是很难忘的。当半夜3点左右大巴回到了熟悉的Durham Downtown车站,第一次坐美国的出租车回家(老婆还说省下20刀的打车钱在车站耗到天亮的公交首班车,不过这个提议被我立即否决了,事实证明是相当正确的)。到家后躺在自己的床上(其实只是个床垫)才发现什么叫做幸福。

Martin Luther King, Jr. Day (1月第三个周一)

一个纪念非正常死亡的人的节日(我个人的感觉是跟国内的端午节差不多哦)。小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one dream一直是各大演讲排行榜上的常客,而且据说美国各地以其命名的街道名称不胜其数——Durham的Martin Luther King Jr

Highway就是一条很宽的双向4车道的大路。虽然是法定假日,不过老婆的组里有着周一开组会的惯例,而且可能组员(包括老板)基本上没美国人的缘故,这个假日就被自然的和谐掉了。虽然老婆组里没假,不过直达公交的司机还是放假的,所以记得老婆当天又是转了三次公交才跑到实验室。而我在家也无聊于是也跑到实验室混日子了。。。

Skiing(20xx年1月28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作为老婆的家属参加了她所在课题组组织的活动。回头想想,在我没转老板之前就已经参与了两次秋游了(当然,咱也不是光占好处,也以编外人士身份帮实验室搬了一次家)。这个光荣传统居然一直延续到了博后阶段——不过也怪我们实验室本身也没有能张罗的人组织活动(估计是美国人都很在乎只有——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老婆实验室的人员组成很复杂,大部分来自南美几个国家,此外还有来自日本的访学,芬兰的博后,加上老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没美国本土人。南美人比较有激情,爱玩爱动,于是在1月底组织了一次滑雪活动。地点我倒是记不清了,只知道是北卡边界的一座不高的雪山,开车大概5,6个小时吧。

从早上6点半出发,到了下午两点到了滑雪地点。中间的一段山路实在是很考验开车人的技术和胆量。老婆实验室加上系里其他组的人差不多有20个人,在一个滑雪教练指导下开始学习滑雪。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实践起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几个高手(比如来自芬兰和日本的两位MM,人家本来在本国就是经常滑雪的)很快就上了比较高的雪道开始自由飞翔了,而我们一群初学者也只能停留在缓坡慢慢练习转弯。综合看来,本人的技术可以说是没有技术,虽然滑不了多远但自保有余。用老婆的话说我是为了摔跤而摔跤——其实我是自己感觉控制不住下滑的速度后就主动把自己丢出去免得更大的伤害。呵呵,滑了半

天雪,估计摔了有小一百个跟头吧。白天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等太阳落山吹起小风来的时候才发现什么叫冰冷——就是渗透到衣服里面的雪融化成水又结成了冰。

不管怎么说,经历还是不错的。至少我想如果以后还有滑雪机会的话也不会太囧了吧。最后感谢一下带我们来回的日本MM Mariko桑,我们其他人基本上在车上的时间都是出于昏睡状态,而她还得保持清醒来回开了10个多小时的车。虽然我目前接触的中国外亚洲人不多(这个日本MM,实验室里的印度小博和我带的韩国本科生),但是这个日本MM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估计老婆对她的印象应该更深(一个每周工作6天每天超过12小时的访学估计不仅是在美国算勤奋的吧)

San Diego--LA--Las Vegas(20xx年3月底 ACS春季年会) 这段经历本来不应该放在这里的,因为我并没有参与其中——这也是目前让我相当后悔的一件事。老婆的老板很不错,老婆进组不过3个月就允许她参加在圣地亚哥举行的ACS年会了。同时由于她们组爱玩的天性,她们还顺便去了世界都城拉斯维加斯和西海岸最大的城市洛杉矶。唉,后悔啊,能借着开会的机会去玩其实是最划算的事情了——又不用担心请假的事情,同时可以省点路费的银子。当时我是为了省路费和住宿费没有决定自费跟她们一起去开会,但现在回头想想其实也就是不到半个月工资的事。而相对于人生的经历,钱又算什么呢——虽然很多时

候钱真的算什么。

老婆不在的这段时间估计也是我们两个自20xx年底以来分开最长的一段时间了。倒是很体验了一下一个人在异乡的感觉。少了说话的人让平淡的生活更加平淡。

Fort Caswell (20xx年4月14-15日)

算是跟着David夫妇一起“蹭”了一个活动吧。其实这是北卡基督教会内部组织的一个so called conference,来自各个城市的基督教会的代表每年都会来到Oka island这个小半岛上举行名为会议其实就是一个大party。后来得知,这个小岛上的大约几十座别墅都是教会的产业,平时的话不对非教会的人开放的——估计大部分是用来教会成员或其朋友用来度假用的。

我们两个倒是纯粹以来玩的心态过来的——不好意思,虽然会议上还有各种报告什么的,一点也没听进去。不过其中有一个环节倒是很有意思,因为很多人都是国际学生,所以会场上摆满了各个国家的小国旗。每个国家派出一个代表出来介绍自己的国家,这下体现出我们中国人的强大了,目测一下中国人的数量应该是大于其他所有小国的总和:)

小岛很安静,很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特别是早上走在海边沙滩上的时候,那种蓝色清澈的海水和细腻的沙子似乎除了当年去小林子老家那次以外再也没有感受到了如此的天然。第二天的时候乘坐游艇在海湾里面看两岸的风景,期间午餐的时候我们

的食物吸引了一群海鸥,通过拍照后才第一次发现海鸥的具体模样——不是很可爱。

Memorial Day (5月最后一个周五)Charleston

应该是第一次正式计划的假期旅游。去年年底的DC游虽然是名义上的第一次,但其实还是迷迷糊糊的过下来了。不过这次去南卡小镇Charleston倒是正式地做了攻略,而且最主要的是,这次第一次我们自己开车过去。地图上看路线还是很清晰的,沿着I95州际高速一路南下。事实上也差不多是这样,我们大约7点钟从家出发,也许是假期的老美一般都不会起这么早吧,一路上车比较少,开得也很惬意(当然,我自己这么说的确是很惭愧的,因为我不是司机)。后来发现在美国开高速旅游倒也别有一番韵味,至少路两边的风景还是相当凑合的。

具体的过程大概都在以前的日志提及了吧。留下很深印象的是以下几点:

1. Downtown各种古老的house,动辄就是17几几年的——令人惊讶的是300年的房子居然还可以住人,想想国内清朝的房子除了故宫以外,要么被拆迁和谐了,要么就是周围建一圈围墙当做古迹参观了吧。

2. 小镇的人估计都很有钱,事实上能在这块地拥有自己的一个house都不能算是中产阶级了(我看到墙上一个出售房子的广告,看起来很普通的house后面的价钱都是million级别的,

要知道在durham一个带很大院子的两层house也不过20-30万)。此外,与其他地方满眼的日系车不同,小镇里面的车大部分是德国产的——奔驰,宝马随处可见。

3. 有的时候闻名的东西未必好吃。我们到了传说中的餐馆吃了当地的特色海鲜,不得不说味道很一般。。。

4. 估计再提起来这个地方老婆和我共同的回忆应该是那天下午来回在当地很有名的一座桥跑了3个来回的事吧——3个小时差不多经历了10几次高架桥是什么感觉?

5. 看了当年奴隶主在downtown的house和在城外的庄园,发现当个土皇上还是生活很滋润的。

6. 这个小镇及其周边还真的是值得一去——有古老的建筑,有自然的庄园,有军舰有海滩,不错不错。

Baltimore--Philadelphia (6月9-16日,ACS symposium) 自从DC游之后,我就开始写游记似的日志记录自己的旅游的点点滴滴了,毕竟看图说话比较简单一点——虽然整理照片的过程还是挺痛苦的。不过这也正说明了我的兴趣所在,写日志的时间应该比写论文的时间长吧,呵呵。

这次出行有点半公半私的意思。老板3月时跟我说起开会投摘要的事情,当时还真的有点小激动加紧张。毕竟是第一次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会议+英文报告。后来从写摘要的过程中发现老板的critical,一个示意图也前后改了好几遍,最后在截至日

期的前5个小时把摘要投出去了——貌似这是老板的风格,不到最后一刻似乎永远达不到满意的程度。过了大概一个月,得到了口头报告接收的通知,不过离开会时间还有2个多月,所以也没太当回事。直到出发前半个月,开始订酒店,同时经过朋友的建议,觉得好不容易出去一次不顺便去点别的城市有点亏,于是在巴尔的摩周边考察了一下,DC是去过的,于是剩下了费城和纽约两个选择。考虑到纽约距离还是有点远的,开车似乎是个很累的差事,最终决定了去一下美国的前首都——费城。由于开车去不用考虑交通机票,所以工作很简单,只是在princeline上竞价了两地的酒店。可能不是节假日的缘故吧,酒店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三星级的也不到100刀。

在正式出发之前,给组里试讲了一次报告。效果还算不错,觉得还是有点紧张,本来ppt内容不是很多加上我本身比较快的语速,15min的报告差不多12min就讲完了。。。不过也得到了一点经验,后来正式报告的时间控制的还不错。

跟去Charleston一样,我和老婆也是早上出发。这次倒是吸取了上次我没去圣地亚哥的经验,我们决定以后有开会的机会还是两个人一起出去顺便旅游了。沿着I95一路北上,中途穿过了DC,差不多多半天时间到了巴尔的摩。我们住的酒店倒是有种庄园的性质,里面的家具都很古朴——不知道是仿旧的还是真旧的。长时间开车别说开车的老婆连坐车的我都受不了了,当天晚上干脆就直接泡了两袋方便面对付过去了——实在了上了

床就不想动了。

还是一样,具体的行程可以看以前的日志。这里只是记录一下闪光的记忆点。

1. 在巴尔的摩第一天的感触就是大城市parking的确是个问题。由于城区很密集,横纵交叉每500个feet(大约150米左右)就是一个路口,而且很多还是one way的单行路,这就导致了一旦错过路口再转回来可就不是一个简单的U turn那么简单了。该市的市政厅简直就是DC国会大厦的缩小版,连对面的博物馆也跟林肯纪念堂有几分神似——真不是当初是不是用的一套图纸。

2. John Hopkins大学的校区建筑很有特点,红墙白顶,大块的绿草坪随处可见,加上蓝天白云整个校园实在是一个很好的明信片背景。

3. 来到了Johns Hopkins大学自然不能错过其著名的医学院。不过为了找这个地方可是费了n多劲。原以为是个隐藏在

downtown的世外田园似的校区,结果后来发现就是几处与普通高楼相差不大的楼群。当然,Johns Hopkins医院的建筑还是没的说的,远看还以为是欧洲的某个教堂——不过里面的确有个巨大的耶稣塑像——还好不是十字架上的那个。

4. 巴尔的摩的螃蟹实在是好吃,我们一共呆了4天,除去第一天报道和第三天会议晚宴,中间两顿晚饭都是在一家类似国内大排档的螃蟹摊吃的。算下来还是挺奢侈的,每顿饭加小费都是

60多刀,不过一打12只蒸好的巨大蓝蟹吃起来实在是一种享受——这也是我们在美国吃到的最好的食物了,估计也是我唯一会怀念的美国的食物了。

5. 每个大城市似乎都有一个全城的制高点可以俯瞰全城风景,比如DC的华盛顿纪念碑(我们去的时候正好赶上维修部开放),巴尔的摩的Top of the World楼(有点名过其实了,不到100米也敢号称top),费城的市政厅。从上面向下看可以体会到城市的设计规划,别的我不知道,但费城的确是横平竖直,建筑布局很有规律的。

6. 棒球的确是美国的第一运动,我们在巴尔的摩的第二天可能正好赶上比赛日,看见街上到处是穿着Phili标志服饰的人群。后来才知道这都是从费城赶来的客场球迷。而且很多都是拖家带口全家总动员性质的,看来体育迷的确应该是从小培养才有感情。

7. 美国的大城市都应该有的就是中国城。在外面漂泊快一周,终于有机会吃到中国饭了。虽然费城的中国城比我想象中的要破旧一些(不过跟后来的意大利市场街相比就好多了),但是满眼熟悉的汉字还是让我感到无比的亲切。兰州拉面应该是地道的中餐了,想想老外也不会明白拉面的奥妙。味道不错价格也不贵——比麦当劳的汉堡还便宜。不过相比于兰州拉面,其实回家感觉更强烈的是看到街边贴的#b@2招工的小广告。。。

8. 就像到巴尔的摩一定要吃当地的蒸蟹一样,到了费城也一定

不能错过闻名全国的Cheese Steak。刚开始看名字我以为是在牛排上面涂一层奶酪,后来才发现就是把热狗里面的香肠换成了加有奶酪的牛肉片——不过这好像就是当年的创意来源。有趣的是,当地最著名的两家店PAT'S STEAKS和GENOS?S STEAKS居然就隔着一个路口,有点麦当劳和肯德基对持的意思(两家提供的可乐也分别是可口和百事)。综合看来,还是前者味道更好一点——毕竟是创始店嘛。PS:为了这个不到10刀的cheese steak,我们两个大概走了半个多小时,穿过了10几个block,也不知道是不是馋的:)

9. 费城(Philadelphia)名字是由两个希腊单词组成。Philos 意思为爱,adelphos 意思为兄弟。所以费城也被称为 “city of brotherly love”,“兄弟之爱之城”。现在流行一时的LOVET恤就来源于此。不过说句实话,这个雕像被四周高楼环绕,如果不仔细看还真的很容易错过。

10. 著名的费城艺术博物馆。前面的群雕很壮观,但不知道历史背景也不知道反映的是美国历史还是某个神话故事。通向博物馆的台阶就是当年史泰龙成名作《洛奇》的拍摄地点。一路上也看到了n多人摆着那个经典的pose留影。博物馆里面真的让我们大开眼界。虽然跟DC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相比起来少了点趣味,但多了些沉淀。两层博物馆包括了美洲,欧洲,亚洲三洲历史的展品。第一次见到了欧洲中世纪所谓的重甲武士的装备——真的是只漏两只眼啊;而且发现了欧洲的历史就是基督教的历

史,但凡壁画,油画,雕塑反映的大部分是圣经的故事。其中耶稣殉难的图像数不胜数。。。

11. 在费城,本杰明 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是不能避免的。这个虽然没当过美国总统,当对美国历史影响丝毫不亚于国父华盛顿的人,在费城应该是最著名的了。不说那些遍布的雕像,以其命名就有街道,体育场,中心广场若干。当然,除了富兰克林博物馆里面的巨大坐像以外,最有名的应该就是宾大校园里面的那个了——富兰克林还是挺帅的。

12. 高速堵车是痛苦的,特别是有特殊情况(比如车祸)封路的时候。从费城回来的时候中间赶上了一次因为车祸引起的封路分批前进的堵车。3个小时移动了不到1个mile,而且是前不能进后不能退。事后想想幸亏我们那时候提前加油了,否则因为没油被困在路上估计只能等到清场时拖车来拉了。

Independence Day (7月4日)

一般来说美国节假日比较人性化,要么周一要么周五,即使是像圣诞新年这样固定日期的节日也都是放两天,总之都可以有至少两天的休息时间。不过独立日——也就是美国国庆节这个节日的确比较尴尬。鉴于我们无法改变老美200多年的独立日的日期(好像现在也没听说哪个国家的国庆是某月第几个周几的),而且老美也没有所谓“串假”的习惯(不像国内动辄的串休),所以想指望国庆凑成小长假只能看日历说话了。不过今年是相当

的尴尬,刚好在周三。也就是说两天工作休息一天再工作两天再休息两天。

总觉得独立日应该出门干点什么,毕竟也是大国国庆嘛。不过下午3点多出门一看很是冷清,平时车来车往的马路上的车反而比平时还少。到了downtown也没看到想象中的“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的景象,连挂出国旗的都很少。总之,一点国庆的气氛都没有。由于事先打算在晚上的时候看烟火,害怕等待的时间无聊,于是网上买了两张棒球比赛的球票到烟火燃放地点——也就是棒球场去看比赛了。

算起来,这应该是除了高中时在市体育场看过一场足球义赛以来我第二次在室外体育场看比赛——当然室内比赛看过的也很少,算来算去也就是大学时看的几场篮球校队的比赛了。棒球是美国的国球,不过我除了知道本垒打以外对规则基本上一窍不通。想着就是来看个热闹。老婆在加拿大的时候打过形式类似的soft ball(估计是比棒球场地小一些的那种),于是第一次在看体育比赛时她给我当起了解说。由于买票时间比较晚,只剩下了站票。不过站票也有站票的好处,居高临下可以通看全局,特别是球员跑位看得很清楚。我觉得对于老美来说,看球似乎并不是在于比赛本身,反而有种开大party的感觉。从比赛前1个小时到比赛开始后2个小时,都有观众进场(迟到的相当多),不过到了后来座位基本上都坐满了(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烟火的缘故)。很多都是全家总动员,两个大人带着若干个孩子那种。这

可能就是所谓的文化熏陶吧——我是觉得对于小孩子来说到现场看比赛比窝在家里对着电脑有益多了。

留学美国体会看文献

虽然规则不懂,但得分还是看得明白的——其实也很简单,击球的人跑完一圈4垒就得一分。Durham本地的球队也很给力,在沉闷的前6节过后,突然发力打出一个3分的本垒打,最后以8比2大胜。中间的小高潮也激发了现场的情绪,在写着NOISE的显示屏促进下,尖叫声也不时响彻全场。不过相对来说,棒球的打法决定了这不可能是个现场气氛很活跃的运动(毕竟在击球和投球时还是不能喊叫的)。所以我们还是下定决心,下次再去大城市的时候一定要现场看场NBA比赛——这个我可就比老婆懂行了,哈哈。

9节比赛打了3个多小时,对抗性虽然不是很强,但看比赛的时候时间还是过得相对较快的。不知不觉天黑了,到了今天的重头戏——烟火了。刚开始时市长讲话,表示对市民的感谢什么的——当然具体的也没听懂。后来随着倒计时,体育场四周的灯逐次熄灭,倒数到零时烟火开始了。由于本人现场看烟火的次数有限,像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的那种惊世骇俗的烟火表演也只是在电视上看到一隅之景。这次现场的烟火虽然数量不多,但现场感觉还是不错的。估计在大城市应该更绚烂吧。

美国博后第一篇文章背后的故事 已有2人参与

这个标题很久就想写,不过一时间不知道从而下手。以前在网上看到复旦马臻的博客,经常提到他之前读博做博后时发表文章的故事,有些事情有种感同身受的feeling。想想自己目前也算发表了一些paper,虽然数量和质量都比较一般吧,不过经验和故事还是有一些的。拿出来晒晒也算是给自己留个纪念吧。

首先写点题外话。每当找工作(其实很惭愧,目前为止找工作的经历就一次——博士毕业前找博后位置)的时候总想着如何排列组合能让自己简历的publication list出点彩。文章数量,杂志影响因子,引用次数三个指标的排列总是在不停变换。数量一般来说总是王道,尤其是对外行来说,简历里黑压压一片文章列表至少能起到吓唬人的作用(话说现在的博后老板就是看重的这个,据组里人说,虽然面试时本人英语表达不是很好,不过一页半的文章还是给他留下点印象的)。拼文章数量主要就得看合作了。毕竟想靠自己单干,一年能出两篇研究论文就应该是很不错的了(当然对于某些领域的文章刷子不算)。而增加文章数量的方法除了所谓的“挂名”(这里面水太深,就不说了),就是合作了。最开始我觉得文章除了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外都没什么意义,不过后来觉得与人为善,多帮助别人最后得点第n作者文章也是很不错的。影响因子(IF)则是一个某些情况比数量更重要的指标。国内还是比较看重所谓的IF,SN之所以那么NB基础也就是在于其30+的IF吧,而当一个人简历里有了很多

IF10+的papers总会让人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不过话说回来,IF毕竟只是一个评价期刊的指标,学科之间的差异在这里是体现不出来的。相比于nano,bio类杂志,估计很多做金属无机非材料的得哭死。这点我个人深有体会,原来做陶瓷时领域内最高期刊的IF才刚刚2出头,而到了高分子领域后,发一篇4一下的似乎都有点不好意思跟别人说。不过我还是我,能力还是那么多,总不能说我之前的8篇文章就赶不上现在的3篇了吧(算IF总和还真是赶不上。。。)。提到IF,现在已经逐步跨越了2,4,6三个门槛,不知道在科研生涯中能否突破8呢。引用次数我觉得比杂志影响因子更好反映了文章的质量。毕竟IF杂志的,而统计上看杂志的IF主要贡献只来源于不到20%的文章,因此发表在好杂志的文章不一定是好文章。一篇文章正面他引越多,至少表明在同行眼里工作还可以。于是乎,目前又有人提出用H因子(把某人发表文章按照引用次数排序,第n篇引用次数大于n的n就是H指数)来评价科研能力。不过不说这个指标一定程度上结合了“质“与”量”,是一个相对靠谱的手段。但是其弊端也一望可知:1)H因子无法区分作者的贡献值。对于第一作者和第n作者,H因子的评价都是一样的。这样的结果就是某个有大量第n作者(在国内很有可能是挂名)的A的H因子反而远远大于只有少量第一作者文章的B。2)H因子明显对资深科研工作者有利,毕竟引用次数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总而言之呢,各种方法有各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还是把精

力放在搞好自己的工作上吧。当然,找工作写简历的时候适当地选用对自己有利的方法还是可以的吧:)

按理说在美国的两年应该主要写写博后期间文章的故事。不过很惭愧,截止到目前(差一个月两年时间),只有一篇文章见刊。如此低的效率让我有点无地自容——特别是对在读研期间一度还自恋为写作大于实验的我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讽刺。不过数量虽少(质量也不是很高),还是有很多背后的事情可以写写的。打算从此开始对自己以后的文章都做一点小小的回顾,算是多少留个念想吧——其实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除了小同行以外,又有多少人会看呢?就算是CNS上的所谓牛文,估计隔行的对其也只是带有一点所谓的崇拜心理而已罢。

如果按照我的博后是由DTRA funding支持的话,那么第一篇文章应该算是一个副产物吧。在我来之前,印度小博做了一些前期实验。而之后由于小博被老板拉去主要做另外一个合作项目了,于是我连补充带收尾接下去做所谓的生物实验了——按老板的话说,我以前有做蛋白质的基础(不过我自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实验进行的还算顺利,加上本人还算设计比较有效率,基本上主要数据在11年底已经差不多搞定了,想着开始写文章了。从此开始了差不多1年的跟老板的拉锯战。本人自认为文笔还行,于是拿着数据直接开写了,很快第一稿出来了。不过发给老板之后很久没动静,一次开会时问起来才知道老板根本没看

一眼。几次催促下,老板说先发一个outline给他。此时我还没有意识到所谓outline的重要性,心想着全文都写完了,你看看改改不就好了吗。后来才知道我的写法中心完全不够档次,没有将文章重心突出,让老板看了觉得是“kill himself”,得到的建议是多看看写文章的书籍。当时真的很是挫败,发觉自己能力是相当有限。不过好在出国后脸皮变得厚了一些,虽然老板很BS,不过自己还是硬着头皮用email等各种方式催他外加用中国美食饺子来“利诱”(因为老板说他实在找不出来改文章的动力)。说句题外话,老板算是一个比较功成名就的人了,查了一下简历也是发过包括SN在内200来篇文章的小牛了。加上本身他是一个很critical的人(看过几次他给的审稿意见都是n长的),所以他对文章数量不是很care。加上这个工作的数据也的确没有SN那种让人震撼的程度,所以他不上心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他耗得起,我作为一个博后可没工夫陪他耗啊。将来找工作的时候简历里面一溜in preparation估计没几个地方会收留吧。于是锲而不舍旁敲侧击地催。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2年的12月圣诞节前几天,老板把最后一稿搞定了,可以投了。算起来期间经历了大概来回7,8稿加上补充了几个实验,不过大部分时间还是等(幸好自己还有备用课题,要都指着这个题目估计就彻底挂了)。老板投稿也是比较DIY的,让我直接用他的账号投,而且居然自己的密码都记不住。于是在ACS申请找回密码后,开始投稿。话说自己以前也是投过的,对ACS投稿系统

也不陌生。不过由于投的是JACS,加上第一次在博后期间投,还是加了不少小心。说起JACS,其实我本人更觉得文章适合AM或者ACS Nano之类的,因为我觉得内容跟化学似乎不是很搭界。不过老板觉得里面体现了一点物理化学,加上JACS也是本人一向心向往之身不能及的那类杂志,于是就试试看吧。投稿过了一周没什么消息,觉得不错至少送审了(没被编辑据说明还不是那么差)。不得不说JACS的审稿还是很给力的,期间有圣诞,新年两个大的假期,居然只用了一个月就得到了回复意见。JACS的审稿人水平也很高,从提的问题就能看的出来。不过呢,虽然审稿人的技术问题我们都能回答,但关于文章不适合JACS这个问题就无可奈何了。三个审稿人一正两负(负面不是说文章内容有问题,就是认为不适合JACS的style,其实跟我自己想的差不多),于是编辑就给据了。当然了,虽然拒稿很伤心,不过是被JACS拒了倒也把伤心程度降低了不少。开始想转投的杂志。第一次想法是绝对要在IF6以上的,要不也太对不起我跟老板耗的时间了。不过一查IF,似乎合适的目标期刊几乎没有。Small倒是合适,不过我对德国人的审稿效率有点担心,此时的我还是希望能尽快发表为上。于是选择了RSC的Nanoscale,IF5.9也算不错(现在已经超过6了,呵呵)。第二次投就省事多了,老板对转投的稿子处理起来还是快了不少。又过了一个半月,审稿意见回来了,三个审稿人一个直接接受,两个小修。还不错,没用补什么实验。又过了一周把修改稿发回去,过了一周

接收了。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出版社的编辑询问我们是否想以封面的形式highlight工作。当时觉得不错啊,于是开始画

留学美国体会看文献

图。画图,特别是示意图有时候比写文章还费劲,前前后后又花了几天时间总算得到一个老板跟自己都还算满意的。不过当时自己的英语理解力有点偏差,只看到了cover,但没注意是back cover(实际上是封底。。。)。后来钱也交了(1000英镑也不是个小数目啊),才发现问题所在。结果老板似乎有点后悔了,不过此时我就做所谓无辜状了。

[ Last edited by luckydogzhang on 2013-7-24 at 10:01 ]

收录本帖的淘贴专辑推荐

美国博后第三篇文章背后的故事 已有21人参与

★ ★

Bluekingdom: 主题高亮, 好文章 2014-06-02 11:11

Bluekingdom: 金币+2, 鼓励交流,好经验! 2014-06-02 11:11

对于某些动辄发SN的大组来说,一篇IF还不到10的文章的确不值得一提。不过对于我自己来说,还是值得mark一下的。

其实很久以来想把自己的科研论文发表经历写一个东西出来的

——就是网上知名的“马臻博客”一样,对典型的文章背后的故事进行评述,分享经验的同时也是给自己的一段经历留下一个印迹。不过心里的想法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还是需要努力的,毕竟就算不是写字,字也得一个一个敲出来,时间久了,曾经的激情也渐渐冷却,最后就是不了了之,成太监了。。。

想到一点就写一点吧,将来还是会系统回顾一下的。自己在美国博后的第一篇文章的故事记得以前已经写过了(见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6159627),就不再啰嗦了。总之跟老板之间长达一年多的“斗争”最后还算是圆满收场。虽然老板提出的杂志建议不那么靠谱——两次拒稿经历与他老人家选择了错误的杂志有很大关系(审稿人和编辑的意见都是“实验结果不错,但不适合本杂志。。。”),把一篇跟化学基本上不相关的文章硬要投到JACS上(现在YY一下,如果当时听我的try一下AM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呵呵,YY就是YY),但最后还算是发表在一个IF过6的杂志上,也不枉我过去一年多的努力。

大概是对自己的判断力有了怀疑,要么就是不想承担拒稿的责任。这篇文章的目标杂志老板是彻底放权了,本来我和Leah开始想的是Biomac,后来觉得自己做了那么多实验——按照老板critical的标准补充了n多数据,最后定稿时正文加SI足足40

多页,近20个图——为什么不试试高一点的呢?加上自己一直以自己是材料出身,对化学一直抱有敬畏心理(一看到文献里面的大段分子结构式就肃然起敬的那种),觉得AM系列才是王道,对JACS,ACIE只能远观不敢亵玩。而由于文章长度只适合全文,所以AM就不能考虑了,在中间加一个F吧,呵呵。

去年圣诞节期间老板似乎没什么事干,大概平时的基金

proposal都写完了,于是终于有时间看manuscript了。话说适应了老板一拖再拖的节奏之后,我对老板突如其来想要改文章的热情有点不知所措,后来就是受宠若惊,赶紧把我手里的最后一稿发过去。其实老板的文笔很好,真正想做事的时候效率也很高,不到两天就修改完了,附加又提了一些问题和意见。也许是之前修改次数比较多的缘故吧(当时的最终稿编号是v10),这次只是一些小修补,并没有之前“全国山河一片红”的狼藉惨相。不过由于当时自己本身存在一些状况,精神不太好,只是靠着一点毅力在支撑。文章的另一个作者,也就是我合作的博后Leah,此时已经离开组里快一年了——从侧面也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多么来自不易,第一个实验是在20xx年的圣诞节假期做的,最后一个实验是在20xx年国庆前完成的,而投稿的时候已经是20xx年的圣诞节了——所以最后的文章修改加上图片处理等工作还只能是我一个人忙活。不过也好,美国人一般都比较喜欢拖,我自己是个喜欢快速解决问题的人,一个人干活反而比

两个人更有效率。当老板最后对文章没什么意见同意投稿之后,我在半个小时内完成了登陆、填表、上传一系列工作——也许是投稿多了也就比较熟悉系统了,当天提交!

之后就是等待了,因为赶上圣诞新年假期,所以对审稿时间没敢报太快的指望。心想能在1个月内没收到消息就好——至少表明没被“秒拒”。到了20xx年1月底,也就是离投稿差不多1个月的时间,收到了老板转发的邮件。当然看标题是“Acceptance of your submission。。。”不觉得有点发愣,因为这一般都是修改稿之后才有的标题格式。打开一看,当时还真有点小兴奋,传说中的直接接收还真让我赶上了一次。两个审稿人似乎都很nice,给出的意见都是没意见的那种。特别是reviewer2的意见——“This is a nice publication from XX group. Publish as is. No corrections”。

兴奋之余不由得回想起这篇文章背后的故事。应该说这完全是一个“意外”的副产品。当时我和Leah都有各自的课题,我是做纳米图案化表面,她是做细胞分离。而开始做这个实验无非是想看看细胞在图案化表面会怎么样,也就是说我把多余的样品给了Leah,她在上面培养了细胞,仅此而已。而后来的结果发现了一点有意思的现象,于是我们商量就把这个定为“secret

project”,用我们的业余时间继续探索一下。因为是“secret

project”,所以最开始老板完全不知道,也因为不是各自的主课题,所以只能多利用一下周末等假期时间做实验了。随着实验数据越来越多,我们感觉似乎真的可以把副产物向主产物发展了。在一次组会上我跟老板汇报了结果,老板也很意外,毕竟两个博后私底下联合开发课题没告诉他。不过由于实验结果还不错,老板也就没说什么。当然站在他的高度上——老板本人是个很critical的人,我之前看过他作为审稿人提出的意见,都是很全面细节的——提出了一些意见。于是继续深入地补做一些实验,争取能从深层次上对实验结果给出解释。现在回头看来,老板让补做的实验还是很有道理的,虽然当时觉得怎么这样没完没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但是也许正是这些实验把审稿人能想到的问题都给回答了,所以才有了直接接收的结果。所以,要在投稿之前把功夫做足,把细节都完善。不能太浮躁,急功近利,匆匆投出去的文章一旦被拒或者大修,花的时间一点也不少而且还损害了自己的学术credit。如果说在美国博后期间最大的收获,我想也就是这种认真和沉稳的态度了。经过老板提出过意见反复修改的文章,除了两篇因为目标杂志不适合之外被拒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小修的结果。我们私底下讨论说,老板本人就是一个相当难对付的审稿人,能通过他的话一般来说只要结果和目标杂志不太离谱的话都是没大问题的。

最后讲讲出版的事吧。我对Wiley这个出版社其实印象不太好,

第一是因为相对于ACS,RSC它的出版效率不敢恭维,从接收到online的时间一般要一两个月。第二就是比较坑的彩图收费了。一般来说纸质版的彩图收费无可厚非,毕竟印刷出来彩色油墨肯定要比黑色油墨贵,收点钱也应该。但是网络版彩图收费就有点太那啥吧,毕竟大部分出版社对于网络版还是免费的。不知道Wiley是不是有点穷疯了,一副彩图居然要收595欧元。。。考虑到我文章正文就有7个彩图,这个价格实在是难以承受(估计只有国人才有如此大手笔吧),于是在proof的时候自己很不情愿地把彩图转换了灰阶的重新上传了。话说对于荧光图片和自己画的示意图,黑白的效果实在不怎么样。。。特别是经过对比之后。不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只能如此了。

今天正式online了,下载下来一看正文居然有满满9页。呵呵,来美国之后写文章真是越来越长了,希望读者不会认为是又臭又长就好了。

[ Last edited by luckydogzhang on 2014-3-14 at 09:13 ]

我之前用的google reader,后来google取消业务后,发现feedly 不错,不过我现在在美国,不知道在国内的速度怎么样。

更多相关推荐:
美国留学文书 美国人爱什么样的文书?

美国留学文书美国人爱什么样的文书?成绩好,是因为爱做梦;能力强,不是因为当了“学生干部”。很多学生在申请名校时,往往误入“歧途”。美国留学专家专门给学生们讲解了如何写一封跳出常规中式思维的美国留学文书,以此跨越…

美国留学申请文书技巧汇总-留学推荐信模板汇总

原文moretoefl20xx098147817htmltg14美国留学申请文书技巧汇总留学推荐信模板汇总原文moretoefl20xx098147817htmltg14

美国留学申请文书写作技巧和范例

美国留学申请文书写作技巧和范例美国留学申请文书写作技巧和范例一般校方在申请高峰期每天要阅读数百名申请者的材料平均下来每套材料的阅读时间只有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因此需要学生有技巧的进行文书写作关键字美国留学申请文书写...

顶尖美国本科留学文书打造法

顶尖美国本科留学文书打造法搜刮肚肠写文书毫无头绪没什么特长吟诗作对操琴舞剑琴棋书画扫雪烹茶统统不会自己都觉得苍白的课外活动犹豫着要不要写到文书里去经历很辉煌奖状奖杯一箩筐可是不会编织想要自己与众不同留学文书敢不...

分享一篇申请哈佛大学成功的留学文书(Essay)范文

分享一篇申请哈佛大学成功的留学文书Essay范文Sameer在美国的底特律长大高中时他的随着家人移居加拿大Sameer有色盲和音盲这两个题目他在他的申请短文时解释为什么对于他来说他在烹饪的创造表现能力是有限的他...

美国大学留学申请范文

留学美国申请文书范文4CollegeAdmissionEssayCollegeAdmissionEssayByMerditEbraniI39matomatoandtheproblemiseveryoneelse...

美国留学文书写作题材选择技巧

在以往的申请过程中有些留学生准备的申请美国大学文书写作令人赞不绝口而有些留学生准备的申请美国大学文书却叫人唏嘘不已我们在准备美国申请文书写作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题材呢1避免谈论你的私生活在你的美国申请文书写作里谈...

美国留学文书:SP写作有这些妙计

美国留学文书SP写作有这些妙计留学文书中最重要的一篇莫过于StatementofPurpose简称SP或称PersonalStatement简称PS面对这篇文书百利天下留学表示有些同学头疼有些学生忧头疼的是我有...

美国本科申请留学文书证明介绍

Httptiandaoeducom美国本科申请留学文书证明介绍对于准备美国本科申请留学的同学来说清楚研究类课程的申请尤其是PhD的申请对于留学文书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美国留学推荐信中应该至少有两封学术推荐即要有两...

【美梦网】如何打造美国留学申请文书

如何打造美国留学申请文书中国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份申请材料涌流般地冲向美国可是成功得到录取的人却屈指可数虽然申请者在学术背景上基本上没有根本性的差距令人费解的是有的拿到了TOP10的Admission和Fello...

美国本科留学文书如何完美展现自我?

美国本科留学文书如何完美展现自我美国本科留学文书是申请美国大学的关键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被录取那么一份完美的留学文书应该如何写呢明智慧德留学美国本科留学文书如何完美展现自我美国本科留学文书写作三部曲构...

美国留学指南:圣弗朗西斯大学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美国留学指南圣弗朗西斯大学特色专业Majortype商科经济类工程类专业科学数学托福成绩TOEFLscore70SAT成绩SATscore13601690雅思成绩IELTSscore60...

美国留学文书(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