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学》课程学习心得
在运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方面,我们着重学习了几种经典的如自我理论,目标定向理论、自我效能理论,以及行为塑造与改变的理论及行为矫正技术的种类和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还有运动表现与唤醒、焦虑的关系等心理学理论知识。
在学习运动员自我理论时,我知道了自我理论实质上也是一种人格理论。因为他是在相同意义上使用人格和自我这两个概念的。根据自我在心理生活中的地位与表现,自我划分为经验的自我与纯粹的自我两个方面,而且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自我概念的,随着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才开始慢慢地把自己与非自己区分开来。自我发展的还可以分成8个阶段,即: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获得同一感而克服角色混乱,获得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 和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这些给我的启示是我们对待儿童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应不要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嘲笑;禁止,更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好的,是笨拙的,是讨厌的,会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这会影响他们下一阶段的发展。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努力获得成功,努力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勤奋感与竞争心,使他们怀有一种成就感。并且“自我效能”让我懂得了,与自尊不同,自我效能是对特定能力的一种判断,而非自我价值的一般性感受,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一个人的求知欲越旺盛,越想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认可,增强自尊,则他在有关的目标指向性行为上就越想获得成功,其行为的强度就越大,因此,不管是为着获得知识、能力,或者是为着获得良好的地位、声誉,学习目标定向明确,个体学习行为的积极性将更高,有意识地引导个体进行“自我竞赛”。即同自己的过去比,更能从自身进步、变化中认识、发现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增加自信心。
通过学习目标取向理论,我了解到与成就有关的行为模式的不同是由一个个体是采取任务取向还是自我取向来决定的。任务取向占主导的个体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对活动本身感兴趣,付出努力,在行为中有坚持性,不顾及自身表现出的能力的高低与否。而自我参与的倾向对低能力的个体来说,会对学习任务的选择产生影响,个体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要么很容易,要么很困难的任务,不愿付出努力,当个体认为自身不可能成功时,就采取回避或逃避。因此我们以后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仔细分析、制定并引导学生往合适的学习目标努力。
而学习了行为塑造与改变的理论后,我明白了行为是可以通过各种外部强化方式加以塑造和改变的,通过控制环境中的刺激,我们就可以改变人们的一些行为,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熟知课程目标和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步骤,必须留意学生们在每一个步骤中表现的行为,以便可以规定恰当的活动,以使他们能按自己的发展水平前进,并随时准备奖励他们的适当行为,注意调整学生的不当行为的方法,以避免由于给予了注意而强化这些不当行为。
最后衷心感谢老师几个月来的辛勤付出,我们将怀揣您给我的宝贵知识和我们师生相处的美好回忆,踏上求知的旅程努力前行,祝愿老师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顺心如意,越来越好!
第二篇:《运动心理学》学习心得
一、学习心得
我通过对运动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充分的认识到学好运动心理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它对于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是特别好的一门知识,学习了这门课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运动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的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的特点,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人们参加各种运动项目时,在性格、能力和气质方面的特点及体育运动对个性特征的影响;研究体育运动教学训练过程和运动竞赛中有关人员的心理特点,如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赛前心理状态、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等。
从运动员心理选材角度来说,心理选材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确定出某个专项的关键性心理特征,方法有专家评判,多元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等。2、确定出关键性心理特征中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选材性心理特征。3、以较高水平运动员为参照体,制定选材模式,包括少年运动员的常模。4、对于根据以上模式选择出的运动员进行追踪研究,以检验这一模式的有效性并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选材模式。 从解决传输系统问题和培训教练员角度来看,在教练员的培训过程当中,需要强调的重点是:1、使教练员具备从科学角度而不是经验角度理解运动员心理问题的意识,认识到科学和经验有时是不一致的。2、使教练员懂得有必要首先考察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心理学原则。3、使教练员具体掌握可操作性较强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和心理调节方法,以便在实践中应用。4、使教练员认识到心理技能训练同技能训练,身体训练一样是十分艰苦,长期的工作。身体是心理的物质基础,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但是心理对身体又有重大的影响。
我学习了运动心理学,还知道了运动心理学研究一下几个方面:1、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比如:在体育活动中存在自信心方面的男女性别差异吗?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2、研究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比如:有氧训练对人的焦虑水平有哪些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长期的运动训练会,促进或改变运动员的个性吗?体育活动,会加强残疾人生活中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吗。 3、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比如:如何克服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高原现象,如何利用迁移规律更快地掌握运动技能哪些影响运动技能掌握,提高的重要心理因素更多地受遗传因素制约。 4、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比如:比赛中的最佳唤醒水平是什么如何在比赛中达到最佳,唤醒水平如何区分和评定运动员的心理负荷,和心理疲劳优秀运动员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运动操作的注意中心是什么。
二、今后工作的预想
体育心理学是一门为体育运动服务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体育教师、教练员、运动员都应较好地学习体育心理学并且有意识地在运动实践中运用它。我今后作为一位体育教师或者教练员,要遵循运动心理训练原则并加以充分运用,下面我将从以下角度来阐述我今后的工作思路:
1、首先从运动选材角度看,我学习和掌握了体育心理学有助于科学地选拔运动员。在备选运动员基数较大的情况下,科学选材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先决条件。我今后工作选拔运动员时不仅应考查其身体形态、生理机能、遗传素质以及他以达到的运动水平,还应对其个性品质进行考查。其中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
2、从运动训练角度来说,运动训练可以说是对运动员全面教育的一种手段,我认为现代运动训练除了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以外,心理训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运动训练这四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紧密联系、有机结合的。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必须注意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即在思想上、心理上、身体上、技战术上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的良好的发展;另一层意思是说,运动训练这四个方面相互之间是有连带关系的,只重视一个方面的训练而忽视其余方面是不可行的,而被重视的这一方面也很难取得很显著的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因为我认为心理训练是其他三种训练的基础,在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中,运动员也必须掌握体育心理学的知识。
3、从运动竞赛角度来讲,我在今后工作中也要运用运动心理学所学知识,比如表象训练、模拟训练、放松训练等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竞赛成绩。
4、从体育教学角度来讲,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相比,有很多的不同。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认为体育教学除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外,其主要目标在于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体育心理学研究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状态的规律性,揭示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身心发展的特征,这就为我在今后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教学、训练措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