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时间:2024.5.8

自然辨证法学习心得

开学至今学习自然辩证法这门课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虽然没有什么具体的教材但脱离了书本的束缚通过老师的精彩讲解和同学们上课期间激烈的讨论我亦感觉受益匪浅,现在就我这段时间学习自然辨证法的一点心得总结如下。 虽然在考研期间对于政治的学习中对自然辩证法有一点点了解,但那时候没有时间也没那个心境去对这个有更加深入的学习,只知道这是一门教我们怎么去正确去看待世界万物和处理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的一种方法,是我们无产阶级的两位伟大的领袖提出来的。开始了研究生的学习之后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几节课的学习下来我感觉自然辨证法离我好像没那么远,这跟我们老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课方式肯定离不开。

自然辩证法首先要涉及的一个概念就是自然观,所谓的自然观就是一个人对自然界的总得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辨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所以不管是什么时候它都是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连接的桥梁。理解了自然辨证法的定义自然就清楚了学习它的重要性了,首先学习自然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技术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在这中情况下,我们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它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同步,就必须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将科学技术置于社会大系统中,因而研究自然辩证法具有特别突出的现实意义。其次,是科技工作者探索自然界奥秘的需要。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科技工作者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能够使我们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上,提高科技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有助于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培养。

记得有一节课老师与我们讨论的的就是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原来我们的宇宙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它是极其复杂的,许多平日里我们认为是对的东西实际却是非常错误的,我们能看见的物质不一定存在,相反我们看不见的它们不只是存在,而且它们还占绝大多数。这让我联想起我们现实中,有时候我们

看见的听见不一定是真的,它们可能只是事物的表面,而真实的却被它们所掩饰着。比如说用辨证的观念去认识宇宙,宇宙时无穷的,可能还有另外的空间,那待将来去认识。但能让我们认识的物体都处于同一个空间中。因为只有同处于一个空间中物体之间才能相互作用,也才能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被我们所认知。同样时间也是一样的,在我看来时间也是相对的,时间可以变慢现在科学研究更证实了这一点,只要当速度极快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穿越时空回到过去。

通过学习我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了解到要验证一个命题有证实和证伪两种方法。看人或事物必须抓住主要方面,看主要方面是缺点还是优点,既要看缺点对工作有多大害处更要看优点对事业有多大用处。就一般讲要先看长处后看短处,发挥长处避其短处,在发挥长处的过程中补其短处。故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当中,应时刻联系自然辨证法的理论知识,科学客观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我。目前我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当务之急应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科学研究当中,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机械设计及理论研114班 郭超


第二篇:自然辩证法


第二部分 自然辨证法习题

三、简答

1、进化与退化的关系

进化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无序到有序的发展变化,退化是事物由高级到低级,由有序到无序的发展变化。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进化伴随着退化,进化以退化为前提、代价。

2、观察方法与试验方法的区别

观察方法是不带控制的天然观察;试验方法是带控制性的观察,通过人为控制条件,制造自然界没有的条件进行试验,易曝露出自然界的本来面目。

3、归纳与演绎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两者程序相反,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联系:归纳中含有演绎,演绎中包含归纳,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不应推崇一个,反对另一个。

4、数学模型的类别

确定型,随机型,模糊型,突变型,混合型数学模型。

5、简述波普尔科学进步模式的主要缺陷

波普尔科学是:科学不是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P1(问题)——〉TT(试探性的理论)——〉EE(排除错误)——〉P2(新问题)。

缺点:(1)过分强调大胆猜测,忽略了逻辑思维;(2)忽略了科学渐进的过程;(3)证伪思想有点标新立异,可证伪的恰恰是科学应抛弃的;(4)把科学与真理相对,有悖唯物主义

6、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⑴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⑵学术争鸣:①正确理论取代错误理论,②较全面的理论代替原有的理论,③较深入的理论代替表面的认识,④更普遍的认识代替原有的;⑶逻辑悖论;⑷学科内部的分化与综合;⑸科学技术的继承与创新:①渐进性与革命性的更替,②不断扩大和加深的过程。

7、技术方法的主要特点

经验性、综合性、实用性、偶然性、社会性。

8、时间箭头的意义

这句话反映了真实自然界的演化是不可逆的过程

9、什么是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渗透理论是指纯客观的观察事实是不存在的,即单纯的观察是不存在的,观察中渗透着理论,渗透着观察者的理解、猜想,欲望,它决定着观察的内容、角度和层次。

10、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科学是认识自然界,技术是改造自然界。科学的特点:抽象性、简单性、简化性、深刻性、必然性、真理性;技术的特点:经验性、实用性、综合性、偶然性、社会性。

联系:两者相互依赖,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需要技术做支撑,技术需要科学做指导

⑴技术的发展能为科学研究提出课题,并且提供技术平台和物质手段 ⑵科学研究和科学成果为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

11、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关系

主要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前者是人造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建立的,适合人类的生存,有可能破坏天然自然。(2)后者是天然的,不适合人类的生存。(3)人工自然改变天然自然,对天然自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人类改造天然自然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过度索取,两者应该协调发展。

12、自然辩证法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总得来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1)一般寓于特殊之中(一般不能独立存在)。即自然辩证法来源于自然科学,同时对具体科学提供理论基础。(2)特殊包含一般,特殊表现一般。

13、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动力

(1)生产实践(2)军事斗争(3)权力机关与政策导向(4)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5)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14、公理体系需满足的条件

(1)无矛盾性(2)独立性(3)完备性

1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1)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2)科学技

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3)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6、技术的主要特点

经济性、实用性、综合性、偶然性、社会性。

17、科学的主要特点

(1)抽象性(2)简化性(3)简单性(4)深刻性(5)必然性(6)真理性

18、类比移植方法的内容

概括来说就是把相似性的物体通过类比化难为易,具体来讲就是利用两个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似之处,把适用于一个对象的概念、原理或方法用于另一个对象,从而获得另一个对象研究上的突破。

19、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的优缺点

人工语言:指人工符号系统、数字公式等。优点:含义准确,表达准确。缺点:比较单一,不能表达复杂的感情。

自然语言:指日常生活用语。优点:含义丰富,能表达细腻的思想。缺点:易发生歧义。

20、数学建模方法的主要程序

(五步建模法):(1)确定研究对象所属的系统(2)确定基本量及其性质(3)根据相关学科的知识,确定基本量的关系,建立模型(4)求解模型(5)解的解释分析和评价。

21、人类与自然界的基本关系

主要是对立统一关系:(1)对立:人类需求无限与自然界供给有限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2)统一:人类来源于自然界,人类依赖自然界,并遵守自然规律。

22、系统演化中可逆与不可逆的关系

可逆是不可逆的简化理想状态,不可逆是演化的真实状态,可逆的过程在现实中可以变为不可逆的,不可逆过程在理想状态下可以变为可逆过程。

真实的自然界是不可逆的,在理想状态下就变得可逆了,任意事物都由可变和不可变两个方面,可变对应着不可逆,不可变对应着可逆。可逆与不可逆是具有相对性。

23、自然界认识中可知与不可知的关系

两者是相对于一种观控方式而言(观察水平、模式、手段等的不同)。两者具有相对性:如原子在低倍显微镜下看不到,在高倍显微镜下却能看到。

24、人工自然的两面性

人工自然,如楼房,大坝等,这些都是人工制造的,但它们又是自然界的。一方面,它们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另一方面,它们对环境造成了一些影响,特别是一些不利的影响。

25、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别

科学划界的标准:可观察性、可检验性、可控制性、可重复性。

非科学性不满足部分或全部的标准。

26、科学研究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继承是科研中的连续性,是量变;创新是科研中的间断性,是质变。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以创新为目标;创新是继承的发展、突破。

27、数学模型的概念

广义:一切数学关系式和公式均称为数学模型。狭义:针对具有特殊对象和过程建立的模型。

28、数学上精确性的概念

狭义:传统数学基础;广义精确性:结构量可比较性,逼近意义上的精确性。

29、结构量的概念

抽象关系及其组合。抽象关系指直积的子集合。

30、系统的概念

由若干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整体叫系统。系统就是要素加关系。

31、组合扩维法的意义

(1)提高辨识度(2)创新的思维角度。

32、科学观察法的要求

(1)避免主观性,力求客观;(2)全面系统的去观察;(3)选择典型材料,包括对象和条件;(4)连续性观察;(5)注意精确性观察,注意细节和微小变化。

33、按照自组织理论,一个系统具备哪些条件才会进入有序状态

(1)开放系统(2)有非线性的相互作用(3)远离平衡状态(4)临界涨落。

34、穆勒五法

求同法、差异法、求同存异法、共变法、剩余法。

35、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

波普尔的“证伪”模式:科学不是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P1(问题)——〉TT(试探性的理论)——〉EE(排除错误)——〉P2(新问题)。

评价:积极方面:(1)科学始于问题,具有创新性;(2)把科学看成是永不停息的动力系,值得肯定。不足:(1)过分强调大胆猜测,忽略了逻辑;(2)忽略了科学渐进的过程;(3)证伪思想有点标新立异,可证伪的恰恰是科学应抛弃的。(4)把科学与真理相对,有悖唯物主义。

36、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

库恩的“范式”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是在克服了积累式和证伪主义两种模式片面性的基础上,综合了二者的合理因素所提出的一种新模式。

评价:积极:(1)把进化与革命结合起来,把科学看成是质变和量变交替进行的过程,符合实际.(2)符合科学事实。缺点:(1)范式的概念不确定;(2)把科学定位一尊,过于绝对化;(3)反对提出一些新的挑战。

四、论述题

1、从科学划界的角度,批判伪科学

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属于科学划界问题,当非科学伪装成科学时就会成为伪科学。科学划界问题的核心是科学划界标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与非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科学具有可观察性、可控制性、可检验性、可重复性,而可检验性是验证科学与非科学的根本标准。可检验性首先意味着试验方法是最重要的科学方法,任何科学理论必须能够经得起实验检验;其次,可检验性保证了科学发展观的社会承认机制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伪科学是伪装成科学的非科学,是一种违反了科学规范,违背科学精神的社会现象,其内容不具有客观真理性,其基本特征是欺骗和伪装。伪科学是一种现代迷信,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把假的说成真的,把非科学伪装成科学以达到某种庸俗低级甚至卑鄙的目的。我国伪科学大致有四种:江湖骗子、学术骗子、政治骗子、商业骗子。伪科学通常与别有用心的宣传和诈骗连在一起。因此,打击伪科

学要规范学术行为、政治行为、商业行为,建立反欺诈的法律体系和监控机制。

2、通过某一具体科学技术问题说明数学建模方法

以解数学应用题为例来说明五步建模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所属系统,即确定数学应用题属于什么类型的题目;(2)确定基本量及其性质,即确定题目中的变量及其各自的性质,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3)根据相关学科知识,确定基本量的关系,即分析判断写出其基本量之间的关系;(4)求解模型,即求解方程等;(5)解的分析和评价,即检验解是否符合该数学应用题的所有要求。

3、从人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角度,论可持续发展观的意义。

当前,人类和自然界处于对立状况,随着人口急剧增长,人类的科技力量急剧增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变大,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环境危机日益严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大,为了减轻环境恶化,使得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我们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造成危害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可持续发展: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发展新技术、从源头上治理污染,发展新技术、开发可代替的心得无污染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论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1)在教学的过程中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既要教授知识,又要传授方法,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掌握了方法,学生从此获得更多知识。

(2)增加科技史知识,学生对自己所学学科的发展史、沿革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更加关注学科前沿知识,培养更大的兴趣。从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来看,学习科技知识,相当于科学研究中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发展。

(3)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4)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小学、初中注重兴趣的培养,高中开展特色性课程教育,大学、研究生则注重引导学生向前沿性课题迈进。

(5)成长需要空间,应当始终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

(6)重视实践环节。学习和研究要站在科学的前沿,体验实践的呼唤,感知时代的脉搏。既要善于发现、提出问题,又要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能够从科学和人文角度观察、解决问题。

(7)人格培养有助于创新。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激发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激情,把自己的发展与国家、人民的命运连接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持久热情。

(8)人才是熏陶出来的,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中,加强协作,才能兼收并蓄,集思广益,有所创新。

5、 评论库恩德科学发展模式

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 当一种新的范式建立起来后,一场革命就宣告结束,在心范式的指导下,科学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常规发展的时期,科学发展就是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不断交替、循环往复的过程。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是克服了累积式和证伪主义两种模式片面性的基础上,综合了两者的合理因素,所提出的一种新的模式。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看科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实际存在着量变和质变,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从理论形态上表达了科学家们朴素的科学革命观。

6、 论系统非加和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系统非加和原理说的是系统中各要素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各要素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②要素是系统的要素,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系统,离开了系统的要素就失去了其在系统中的作用;③系统非加和原理要求我们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协调好各因素,使其发挥最有效益。例如,以足球队,各个队员自身素质都很好,简单组队,各自为政,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球队,只有经过训练,使团队协调性变好,这样一个球队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发挥最佳水平;④综上所述,系统非加和原理表明系统要素不是简单的加和,而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结合体,因此分析考虑问题,要从整体出发,使系统整体最优。

7、论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哲学是一般,自然科学特殊,一般寓于特殊之中,一般

本身不能独立存在,特殊表现一般。哲学存在于科学之中,科学展现出哲学原理,自然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对自然科学有指导作用

8、分析近现代以来,人类和自然界矛盾激化的原因

课堂笔记第四讲(2)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缺乏整体协调观念,忽视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与自然的平衡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了发展的可持续性

资源短缺,人均资源少,低质资源比例高,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9、论科学技术数学化的趋势及意义

数学作为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历来就是科学技术的重要工具,科学技术数学化,也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计量化、电算化;各门学科的普遍应用,是现代科学朝着数学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标志;经典数学、随机数学、模糊数学的相继发展为研究事物的必然现象、偶然现象和朦胧现象提供了有效地定量工具,推动了数学应用的更加普遍化;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使以往无法计算的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易行,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复杂的数量关系分析成为可能,计算机的模拟功能还为科技问题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手段。

10、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谈该学科对于审人的思维方式的意义

①建立正确的自然观。提高哲学修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提供给我们关于自然、自然科学、总的看法、总的观点,是任何科学无法代替的。②掌握系统。完整的科技方法。能够使我们获得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知识。③树立正确的技术观。④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拓宽思路,增强科学创新能力。

11、论科学实验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①通过人为的控制环境,避免对其外界的干扰。例,热的产生

②创造自然没有的条件或环境,迫使自然界的事物暴露本质。例,高压,高温

③实验是检验科学技术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④实验能够再现加速、延缓,模拟研究对象的属性及其变化过程

⑤可产生另一个新的发现,例青霉素

12、用层次原理阐发微分的现实模型。

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自然界有无穷多的层次,每一个较大的层次具有稳定的性质和规律,相邻层次间存在过渡区。而微分是层次间的关节点

13、在热力学问题中,自发热过程系统的熵(系统的弥漫度)总是增大,试分析其物理机制并用相应的哲学观点予以分析。

熵就是物质的混乱程度,定量的说,绝对零度熵为零,一个自发进行的过程熵永远是上升的。热量从高温物质流向低温物质是不可逆的。这反映了自然界中过程进行的方向和条件的一个规律,指出自然界中出现的过程具有方向性,且是不可逆的。熵定律可简化而通俗的表述为:万物皆走向衰退。这是自然界普遍使用的规律。

14、我们如何知道,在没有人类之前,自然界就存在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客观的存在了,人类产生后虽然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物,但都是以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和客观属性为前提的,没有自然界的存在和自然物的客观属性,人类是无法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例,为什么人用木头做书桌而不用水呢,因为木头的自然属性适合做,这是人类的认识所不能改变的)人类社会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所以自然界早于人类客观存在。

更多相关推荐: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论文题目:浅谈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院系: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生姓名:学号:20xx年x月x日1前言本学期,我学习了《自然辩证法》的课程,在上课过程中,学到了许…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体会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讲我来交大上课已有半年之余了,各个课程的老师严谨负责和认真的态度给了我太多的感触,最近我们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结束了,童梅老师在讲台上认真的态度,生动的把自然辩证法给我们从…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心得

1、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学习心得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性质属于哲学门类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观点与看法辩证的自然观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基础之上较为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自然界发生...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论说题:(4题选2道,需要结合自己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加以发挥)1、结合实际,说明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2、结合科研实际,说明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3、结合实际阐述我们如何来遵循科学的社会规范,根治学术腐败…

自然辩证法概论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概论学习心得体会自然辩证法,这是一门哲学学科,为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所创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对于刚刚接触此学科的人也许会觉得这是多么的抽象和难以学懂的学科,哲学,往往是以高度抽象…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体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收获与体会自然辩证法的课程已经结束回想这一段的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通过学习对中西方科学发展的历程主要观点有了一个初步的全面了解对一些过去习以为常的概念有了重新的理解对一些事物有了一些新的全新的认识...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之科学技术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和产物本文就最近发生的雅安地震提出了地震带来巨大灾害的问题所在分析了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来...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简介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F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所开创的研究领域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阅读了自然辩证法序论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我大体明白了自然辩证法所研究和揭示的内容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学习心得_(1)

现代自然辩证法原理学习心得周廷伟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号1120xx315001053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其学科地位不能被取代质疑创新精神是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指引科学技术的研究...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