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实习报告

时间:2024.4.14

普 通 地 质 学

实习报告

专    业:  工程地质勘查 

班    级:  地质1210班 

姓    名:    梁  俊    

学    号:  1200001719  

指导教师:   王雅丽老师 

二〇##年七月

                                                                                                   


前  言....................................................................................................................... - 1 -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 1 -

二、 实习任务及要求...................................................................................... - 1 -

第一章   筇竹寺地质实习................................................................................... - 2 -

第一节  地层及岩性........................................................................................ - 2 -

1、新生界第四系(Q)............................................................................... - 2 -

2、 二叠系上统(P2)............................................................................... - 2 -

3、二叠系下统(P1)............................................................................... - 2 -

4、 石炭系下统(C1)............................................................................ - 3 -

5、 泥盆系上统(D3)............................................................................ - 4 -

6、 泥盆系中统(D2)............................................................................ - 4 -

7、 寒武系下统(?1)............................................................................ - 5 -

8、 震旦系上统(Z1)............................................................................. - 8 -

第二节  筇竹寺地区地质构造........................................................................ - 8 -

第二章  西山地质实习....................................................................................... - 10 -

第一节  地层及岩性...................................................................................... - 10 -

1、侏罗系下统下禄丰组(J1).............................................................. - 10 -

2、 二叠系上统(乐平统P2).............................................................. - 10 -

3、 二叠纪系下统(阳新统P1).......................................................... - 11 -

4、 石炭系(C).................................................................................... - 12 -

5、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3Z).............................................................. - 12 -

6、泥盆系中统海口组(D3 ?)............................................................... - 12 -

7、 寒武系下统龙王庙组(?1?)......................................................... - 12 -

第二节 西山地区地质构造............................................................................ - 13 -

1、 西山单斜层....................................................................................... - 13 -

2、 西山断层........................................................................................... - 13 -

3、西山大断裂......................................................................................... - 13 -

4、 滇池形成的原因............................................................................... - 14 -

结 语....................................................................................................................... - 15 -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普通地质实习是地质专业学生在学完《普通地质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一次大型的重要实习。实习的目的是令我们获得对基本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掌握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培养我们的专业兴趣,同时也可以通过野外观察,培养实践能力,认识矿物岩石、化石、地层、地质构造等。

通过实习,我们对地质工作的性质与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加深了我们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巩固专业基础,为后续地质专业的进一步发展确定了方向。

二、实习任务及要求

1、了解划分地层的原则,确定地层时代及划分地质界限的方法。

2、熟悉使用地质罗盘测定岩层产状。

3、认识和分析实习地区所见地质现象,认识各种地质现象,要求对所见地层的层序,时代、岩性、厚度、接触关系及地质构造有所了解,并写出简要总结。

第一章   筇竹寺地质实习

第一节  地层及岩性

一、筇竹寺地区地层(由新到老、自上而下)

1、新生界第四系(Q)

   砂、粘土、草粒及岩屑组成的坡积、洪积、残积层及淤泥层。

2、二叠系上统(P2)

   峨眉山组(P2?

   主要为黑色至暗绿色块状玄武岩,风化后为褐黄色。

3、二叠系下统(P1

  (1)茅口组(P1?

     主要为青灰色,厚层虎斑状白云质灰岩,间夹层纯灰岩。

  (2)栖霞组(P1q

     主要为青灰色层状,条带状虎斑状白云质灰岩,夹少量纯灰岩。

白云质灰岩  (如下图)

(3)矿石组(P1?

      主要为灰白至绿色软密块状角砾状铝土岩及铝士质页岩,局部为砂页岩。

杂色铝土岩(如下图)

4、石炭系下统(C1

   大塘组(C1?:自下而上又分为两段

A.上段(C1  浅黄、灰、红等色,厚层角砾状灰岩,顶部为纯灰岩。

角砾状灰岩

B.下段(C1 深灰色厚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底部为翠绿色铝土页岩数层。

5、泥盆系上统(D3

宰格组(D3z  灰色厚层白云岩,中部夹薄至中薄硅质灰岩及石灰岩。

白云灰岩

6、泥盆系中统(D2

海口组(D2 ? 灰白色中粒至细粒薄至厚层石英砂岩,上部为暗绿色粉砂岩,有时夹泥质层,与下伏底层(?1)

假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龙王庙组与海口组

石英砂岩

7、寒武系下统(?1

 1)龙王庙组(?1?

      灰色泥质岩及白云质灰岩,顶、底部夹灰绿色砂质页岩及灰白色石英砂岩,下部有厚约1米鲕状灰岩,产中华莱得利基虫、小霍菲特虫厚62.9米。

泥质岩

 2)沧浪铺组(?1?

A.乌龙箐段(?1??

上部灰白色云母质砂页岩及灰岩,灰绿色薄层细砂岩,底部有1~2米,有暗紫红色铁质石英砂岩夹黄绿色砂质页岩、产戴古油节虫、莱得利基虫 、小遇仙虫,厚46.5米,下部为灰绿色,黄绿色云母质砂质页岩夹薄层粉砂层,产兰氏古油节虫、大型莱得利基虫莱得利基虫诺氏近似虫,厚12米。

紫红色含铁砂岩

   B.红井哨段(?1? ?

     灰色、灰白色,灰黄色中厚层,厚层中粒石英砂岩夹少量页岩,砂岩中斜层理较发育。

砂岩

 3)筇竹寺组(?1q

      上部深灰色含钙质砂质页岩及灰白色、黑色钙质石英砂岩,产云南头虫,关杨虫厚13.1米中部灰绿色薄层状云母质及铁质页岩,砂岩页岩,薄层砂岩,产云南头虫,中间型始(古)莱得利基虫 ,宋氏小昆明虫,下部暗绿色,黑色页岩,风化后其表面呈灰色,其黄铁矿结核,厚25.5米

砂质页岩

薄层砂岩+页岩

 4)渔户村组(?1?

     暗绿色,黑色含磷粉砂岩,风化后呈紫粉色,底部有0.4的砾岩,含软舌螺,厚62米。

钙质砂岩

8、震旦系上统(Z1   灯影组(Z1?)白云质硅质灰岩。

第二节  筇竹寺地区地质构造

   本地区构造以南—北及北北东—南南西为主,山脉走向大致与构造方向一致,现将本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绘制草图如下:

1、关山大沟剖面图

2、印暗山向斜示意

第二章   西山地质实习

第一节  地层及岩性

一、西山地区地层(由新到老、自上而下)

1、侏罗系下统下禄丰组(J1

   暗红、紫红、棕红色泥岩,粉砂岩夹泥灰岩及黄绿色砂岩。

   ....................假整合......................................................厚76-502米

2、二叠系上统(乐平统P2

   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

   ①上部为黑绿色致密状隐晶质玄武岩,风化后呈黄褐色,常充填碧玉和玛瑙。

   ②下部为紫色凝灰岩,有火山灰和其他细碎屑物质组成,层理完好,具有多孔性。

   ③底部集块岩(由玄武岩胶结灰岩砾岩组成),常有灰岩透镜体和含灰岩角砾的玄武岩,灰岩砾石中含二叠系蜓类化石,厚140米。

 峨眉山玄武岩(如下图)

3、二叠纪系下统(阳新统P1

   (1)茅口组(P1?)自上至下分为六层(总厚度276米)

①白色、灰白色中厚层、厚层状灰岩,顶部与玄武岩接触处加深,深色灰岩,含化石。新系瓦格费伯化石及顶柱玻湖。厚152米。

②灰色积云岩(虎斑状)含白云质厚层灰岩,含蜓及珊瑚化石。

③灰色厚层灰岩,含蜓类化石及顶柱珊瑚等及珊瑚化石厚11米。

④灰白色积云状含白云质团块厚层灰岩,厚8米。

⑥灰白色积云状含白云质团块厚层灰岩,底部有角砾灰岩,角砾含玻湖化石,厚14米。

   (2)栖霞组(P1q)自上至下分为三层(总厚度123米)

①浅灰色、灰色厚层,巨厚层灰岩,底部夹薄层灰岩,含纺锤虫希瓦格化石,厚89米。

②灰色、深灰色厚层,巨厚层灰岩,含华尔兹氏似文采尔琥湖等化石。

   (3)石头组(P1?)

      上部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含南京木中夹杂色铝土岩,厚9米。

............................................假整合............................................................

4、石炭系(C

  (1)石炭系中统(威宁统C2)自上至下分为三层,总厚112米。

①灰白岩中厚层、厚层灰岩,底部有黄色逐石一层,含小纺锤蜓化石,厚80米。

②石灰角砾岩,角砾为石灰岩,胶结物也为石灰岩,含刺毛虫等化石,厚2米。

③灰色、浅砂色厚层灰岩,含刺毛虫等化石,厚30米。

  (2)石灰系下统(丰宁组)(C1)

   大塘组(C1?)

灰色,深灰色角砾岩为主,夹少量厚层灰岩,底部为一层翠绿色页岩,灰岩中含袁氏珊瑚等化石厚12.5米。

5、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3Z

   上部为灰色逐石灰岩(厚9.8米),下部灰色白云质灰岩夹石灰岩(29.6米)。

6、泥盆系中统海口组(D3 ?

   石英砂岩夹页岩,含古木

...........................................假整合.............................................................

7、寒武系下统龙王庙组(?1?

   灰色、浅灰色泥质、白云质石灰岩,中夹灰岩,粉砂岩灰岩,此层在昆明西山龙王庙未见低厚408.6米。

第二节 西山地区地质构造

1、西山单斜层

   主要有古生代底层组成,东部由于断层的原因而缺失,西部露单斜岩层,岩层均向西倾斜,倾斜角约45°。往北倾斜向W,此构造往西则变成向斜构造。

2、西山断层

   该断层西部上升,东部下降积水成湖,即滇池,故滇湖属陷落湖,倒石头之徒可能为一断层面,该断层面向西倾斜,构造线方向为南北向。

3、西山大断裂

   从北向南通过西山与滇池之间,在西山东坡出现大断层崖,向北与普渡河断裂相接,成为普渡河——西山断裂。它是康滇地背斜和昆明坳陷的分界,它由两条断裂组成,延长285公里。该断裂早期为压扭性左行断裂,晚期为张扭性,断面多倾向东,倾角60~80°,东盘下降,西盘上升。

证据:①地层的错断(地层不连续)

      ②地貌(东盘下降为滇池,西盘上升西山,形成巨大断层崖)

      ③水文

      ④底层:茅口组、大塘组角砾岩

      ⑤卫星云图:滇池与西山延伸方向一致,线状构造。    

 

4、滇池形成的原因

   滇池,又名昆明湖,位于昆明市的南面,是滇池高原上的一个断层陷落湖。呈西北方向延长。南北长约40km,东西平均宽度约10km,湖岸线长150km,东西平均宽度约10km,有“八百里滇池”之称。

   滇池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的影响而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属于构造湖。

   构造湖:由地壳运动内力的作用,包括地质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地壳断陷、坳陷和沉陷等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凹地,如向斜凹地、地堑及其他断裂凹地所产生的构造湖等。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野外的实习,感触颇深,收获也颇多。万事总是开头难,但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对野外地质工作也渐渐熟悉,能将以往学习过的知识运用与实践,真是令人高兴的事。经过实习我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我勤学多问,多观察,多思考的能力。

通过本次认知实习, 我们掌握了许多野外工作技能,如地形图的判读、利用罗盘进行野外定点、学会了区分白云岩和灰岩的根本方法,了解并实际看到了判定断层的依据,看到了一系列的地质构造现象,如沉积岩中的斜层理构造,断层构造等等。通过发现这些地质现象锻炼了我们的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野外工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意识。几天的不同生活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促进了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在大学学习期间我们能有这样的机会亲近自然并学习自然我感到非常高兴。


第二篇: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刘波


普通地质学

实习报告

姓名:刘波

班级:资环二班

指导老师:李海梅  关英斌

学号:120400222

日期:2012/12/19


目        录

前言 ···························01

第一章   交通位置及经济自然概况···03

第二章 地层 ····················07

第三章 构造·····················09

第四章 岩浆活动 ················16

第五章 外动力地质作用···········18

结束语··························21

前言

一、本次实习意义。

这次地质实习把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状况相结合,加深了我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使知识在脑海中更形象、更具体、印象更深刻!获得了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培养了野外实习的观察能力。另外第一次实习学会了如何进野外实习,为以后外出实习更好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任务。

     1、通过实习认识到地质工作的方法和特点,切身体会地质学的工作学习环境。

     2、实际观察、认识主要煤系底层、地质构造。

     3、在实际中认识岩浆侵入体。

     4、通过对洺河、沙河京娘湖等地的观察实习,认识地表水体、河流地质作用以喀斯特地貌。

三、实习时间安排。

1、8时从学校坐车向第一路线出发,第一路线即仁义村­­­­­­­­­­——黑龙洞,大约10:30结束;

2、进行路线二——隆山—口上水库(京娘湖),约12:30结束。

3、大家开始午饭和休息。

4、约1:30进行第三路线,到团城铁矿实地学习,大约3:00结束。

5、3:00老师讲评并返校。

四、带队老师:李老师     关老师

第一章   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状况

一、位置。

实习区位于邯郸市,邯郸地处河北省最南端,西依巍巍太行山,东依华北大平原,邻接晋鲁豫三省。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北纬36°10′至37°2′,东经113°30′至115°28′。西依太行山,东临华北平原,北距省会石家庄150公里,离首都北京450公里。邯郸市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57平方公里。

邯郸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各等级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发达的交通网络,是连接晋冀鲁豫四省的交通枢纽。

邯郸市地势西高东低,是太行山隆起与华北平原沉降区之间的过渡带。大致以京广铁路为界,东部地区为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西部为侵蚀剥蚀地形,山脉、丘陵、盆地相间,河谷辗转穿越,地表形态差异很大。境内最高点是太行山中的老崖寨主峰,海拔1898.7米;最低点是曲周县五间房村,海拔仅32.7米。

二、资源环境。

邯郸市与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主要资源有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

邯郸市水资源总量为8.63亿m³,区内建有岳城水库,库容10.9亿m³。滏阳河源于峰峰,平均天然径流量为3.98亿m³,区内建有东武仕水库,库容1.52亿m³。洺河源于武安西部山区,属季节性河流,上游建有口上水库(京娘湖)、四里岩水库、车谷水库等中小型水库,总库容量0.82亿m³。

邯郸矿产资源蕴藏丰富,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达40多种,主要有煤矿、铁矿、水泥用灰岩、铝矿、粘土矿等。其中煤和铁矿石储量相当丰富,是全国著名的焦动力煤和铁矿石产区之一。

金属资源有:铁、钴、铜、贡、钼。

非金属资源:煤炭、铝土矿共生耐火粘土矿、石灰石、瓷土、石膏、水泥用黄土、大理石、重晶石、石墨、蓝石棉、石英岩、玄武岩、钾长石、斜长石等。

邯郸是国家级历史名城,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现有名胜古迹500多处,主要古迹和游览景点有武灵丛台、黄梁梦吕仙祠、娲皇宫以及响堂山石窟等,还有新开发的长寿村、京娘湖、武当山等民俗风景区。

三、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邯郸的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3.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16.6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2.11亿元;分别增长4.0%、11.7%和10.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7712元,增长9.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214元,人均消费性支出498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4%和6.8%。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61元,比上年增长3.6%。

2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9.0亿元,比上年增长5.0%。粮食总产量达373.4万吨,比上年下降3.2%;棉花产量79812吨,下降2.5%;油料产量195903吨,下降3.0%,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邯郸工业在占有能源、交通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以冶金、机电、建材等重工业为主,轻纺、制药等轻工业为辅,门类齐全的工业格局。20##年,全市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417.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年产钢668万吨,比上年增长24.7%;产铁819万吨,增长16.6%;产原煤1601万吨,增长5.2%;纱11.7万吨,增长14.2%;年发电量211亿千瓦时,增长27.5%。

随着国家对结果调整力度的加大,邯郸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占全市GDP比重的35.3%。全市第三产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四、人口。

邯郸市20##年末总人口84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9.8万人,非农业人口161.4万人。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4‰,市区人口136万人。城市人口居河北省第三位。

五、气候。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具有“春燥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最低气温-21℃(1951年1月3日),最高气温42.5℃(1955年7月24日),年平均气温在12.6℃~14.1℃,年降水量489~585㎜,其中7~8月份占56%,山洪也多集中在这个时期。

第二章   地层

【地层】也泛指岩层,是在一定地质时期内所形成的层状岩(含沉积物)。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沉积物,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

一、仁义村观察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1、考察所在地地层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若此处为整合接触关系则石炭系下面应该是泥盆系、志留系。而实际其下面是奥陶系中统峰峰组。(如图2-1)综上所述,考察所在地层的接触关系为平行不整合即所谓假整合。

2、猜想此处接触关系的形成。

假整合(如图2-2A)层形成以后,地壳曾均衡上升,使该地层遭受剥蚀,形成剥蚀面。随后,地壳再均衡下降,在接触面上重新接受沉积,形成较新的地层石炭系地层。

3、关于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关系: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接触,它们之间是连续沉积,没有沉积间断。表明两套地层是连续沉积而成,在其沉积期间,该地区构造处于持续下降或持续上升的状态。

平行不整合: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但它们之间并不是连续沉积,曾有过或长或短的沉积间断,因此地层有缺失。(图2-2 A)

图2-2

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或斜交不整合):新老两套地层有一定交角,其间有地层缺失,有明显的侵蚀面。表示较老地层形成以后,因受强烈的构造作用而褶皱隆起并遭受剥蚀,形成剥蚀面,然后地壳下降,在剥蚀面上重新沉积,形成较新的上覆地层(图2-2 B)。

不整合和假整合反映了当时所发生的地壳运动,它们是划分地层的重要依据。

二、由山坡向东行进,沿途观察本溪组中统地层,注意了其岩性组合特征。

1、此处岩层产状:倾向120度;倾角20度。

2、最上层为页岩,中层为泥岩,下层为石灰岩。石灰岩暴露在空气中的是灰白色,是由风化而起,其内部为黑灰色。页岩、泥岩二者成分相似,但页岩有层理而泥岩没有。

3、观察本溪组地层时考察了“山西式铁矿”的地层,其在本溪组下部,其成因是铁元素在低洼地富集成矿。

第三章   构造

【构造作用】构造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或岩石圈的机械运动。通常构造作用缓慢,不易被人察觉;有时却极为快速而猛烈,如引起地震的构造作用。它是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地质构造与沉积作用发生,导致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的基本因素。因此构造作用在地壳演变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地质构造(简称构造):是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构造是岩石或岩层在地球内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原始面貌。

尺度:形成构造的构造运动也常称为地壳运动,地壳运动通常很缓慢,以地质年代作为时间的尺度,但也有快速突变的运动,如火山喷发和地震。 构造的空间尺度有大有小,大的构造带纵横几千千米,小的如岩石片理甚至矿物晶格位错,但通常所说的地质构造是较大尺度上的。

类型:构造的类型按构造形成时间可分为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原生构造,指成岩过程中形成的构造。
如岩浆岩的流面,沉积岩的层理等。 次生构造,指岩石形成后在构造运动作用下产生的构造,有褶皱,断层等等。

一、构造作用的基本方式。

1、水平运动。

水平运动是地壳或岩石圈块体沿水平方向的平移。有三种基本形式:相邻块体的背向分离;相邻块体相向汇聚;相邻块体剪切错开。水平运动往往导致岩层的弯曲和断裂。

测量仪器可精确岩石块体水平运动的速度。

2、垂直运动。

垂直运动是相邻或一块体的不同部分做差异性上升或下降,使某些地区上升成为高地或山岭,另一些地区下降为盆地或平原。

3、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关系。

同一地区构造作用的方向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地方的。某一时期以水平运动为主,另一时期以垂直运动为主。他们的运动方向都是可以改变的。

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是构造运动的两个主导方向。实际上对于某一个地区,常表现为既有水平运动又有垂直运动的复杂情况。

构造运动在整个地质历史时期中都在不断进行。新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常在地形、地物上保存较好,人们常把新第三纪以来发生的构造运动称新构造运动 ,中有人类历史记载以来的构造运动称现代构造运动。新第三纪以前发生的构造运动称古构造运动。

二、岩石的变形与地质构造。

1、岩石的空间位置。

岩石的产状要素:

走向: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称走向,其交线叫走向线,图3-1中的AB。走向表示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用走向线的地理方位角来表示(0°~360°)。由于走向线有两个延伸方向,故同一岩层的走向有两个值,两者数值相差180°。

倾向:岩层面上垂直于走向线向下所引的直线称为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称为倾向,图3-1中的CD。倾向表示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一般用地理方位角表示(0°~360°),其数值与走向相差90°。岩层的倾向值只有一个。

倾角: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之间的夹角称倾角(或真倾角),图3-1中的α。它是岩层面与水平面之间所夹的最大锐角,倾角值为0°~90°。在不垂直岩层走向线的任何方向上量得的倾角称视倾角或假倾角,视倾角总是小于真倾角。

关于产状要素(如图3-2):

岩层的产状要素在野外是直接用罗盘测量出来的,测得的产状要素用规定的文字或符号记录。常用的文字记录格式为:倾向方位角∠倾角,如150°∠30°表示倾向方位角为150°(即东南方向)、倾角为30°。因为倾向方位角加、减90°即为走向方位角,所以一般不记录走向,直接记下倾向即可。走向、倾向及倾角在地质平面图上用“ 30°”符号表示,符号中的长线方位与走向一致,短线指向与倾向一致,长短线的交点应落在测量点位置上,符号旁边加注的数字为倾角。

自然界的岩层按其产状可分为三种类型:水平岩层(倾角为0°左右)、倾斜岩层(倾角介于0°~90°之间)和直立岩层(倾角接近90°)。其中以倾斜岩层最常见、分布最广;水平岩层只有少数地区才能见到;直立岩层也是局部现象。

二、褶皱。

褶皱是岩层受力变形产生的连续弯曲,其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没有遭到破坏,它是岩层塑性变形的表现。褶皱的形态多种多样,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在手标本中可见,大的宽达几十公里、延伸长达几百公里。褶皱中的单个弯曲称为褶曲。

1、褶皱的要素

褶皱的组成部分称褶皱的要素。为了正确描述和研究褶皱构造,必须弄清褶皱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褶皱要素主要有核、翼、转折端、枢纽、轴面等(图3-3)。

 

2、褶皱的基本类型。

有两种,即背斜(anticline)和向斜(syncline)(图3-3)。

图3-3 褶皱的基本类型

背斜在形态上是向上拱的弯曲,其两翼岩层一般相背倾斜(即以核部为中心分别向两侧倾斜),经剥蚀后出露于地表的地层具有核部为老地层、两翼岩层依次变新的对称重复特征。

向斜在形态上是向下凹的弯曲,其两翼岩层一般相向倾斜(即两翼均向核部倾斜),经剥蚀后出露于地表的地层具有核部为新地层、两翼地层依次变老的对称重复特征。背斜形成的上拱及向斜形成的下凹形态,经风化剥蚀后,并不一定与现在地形的高低一致。背斜可以形成山岭,但也可以是低地;向斜可以是低地,但也可以构成山岭。因此,地形上的高低并不是判别背斜与向斜的标志。

虽说组成背斜两翼的岩层一般相背倾斜、组成向斜两翼的岩层一般相向倾斜,但在实际工作中仅仅依靠岩层的产状来确定褶皱的基本类型是不可靠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图3-4中所示的背斜在产状上表现为自两侧向中心倾斜,向斜表现为自中心向两侧倾斜,这样的褶皱称为扇形褶皱。

图3-4 扇形褶皱

褶皱的基本类型虽然只有两种,但褶皱的具体形态却多种多样,为了便于描述和研究褶皱的形态,可以根据褶皱的某些要素进行形态分类。如按照褶皱轴面产状可分为4种类型:

(1)直立褶皱 轴面近于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大小近于相等;

(2)斜歪褶皱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大小不等;

(3)倒转褶皱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朝同一方向倾斜,倾角大小不等,其中一翼岩层为正常层序,另一翼为倒转层序,如两翼岩层倾角大小相等则称为同斜褶皱;

(4)平卧褶皱 轴面及两翼岩层产状均近于水平,其中一翼岩层正常,另一翼为倒转。

3、褶皱构造的形成时代

褶皱的形成时代,通常是根据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的时代来确定。基本原则是,褶皱的形成年代为组成褶皱的最新岩层年代之后与覆于褶皱之上的最老岩层年代之前。

第四章  岩浆活动

在仁义村到京娘湖的途中,老师给我们实地讲了路旁的岩石,有较多岩浆岩,讲了关于岩浆活动及其影响。

图   4-1实拍岩石

一、老师讲解邯武路段内岩浆对采煤区影响。

采煤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本溪组、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含煤地层总厚220m左右。本区岩浆活动频繁,岩浆的侵入对煤系地层、煤层造成了破坏,降低了煤层的可采性,使煤层的变质程度提高。因此对岩浆岩侵入规律以及对煤层煤质的影响进行研究,对指导今后的煤生产有重要意义。

二、岩浆作用。

1、侵入作用(如图4-2)。

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在地下冷凝结晶、固结成岩的过程,成为侵入作用。其形成的岩石成为侵入岩

由于承受上覆岩石的压力,因而岩浆具有向压力较低的构造软弱带侵入的趋势。岩浆在向上运动时,以巨大的机械压力沿着围岩的软弱部位挤入,同时以高温熔化围岩,从而占据一定的空间。根据岩浆侵入深度的不同,可分为深成侵入作用(深度>3km)和浅成侵入作用(<3km),相应地,侵入体也分为深成侵入体和浅成侵入体。

深成侵入体:岩基,岩株。

浅成侵入体:岩床、岩墙、岩盆、岩盖。

第五章  外动力地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是指大气、水和生物在太阳能、重力能的影响下产生的动力对地球表层所进行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外动力地质作用

一、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大气、水与生物引起地质作用的具体形式是不同的,同种因素引起的地质作用形式也是多样的。外力地质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风化作用:指地面的岩石发生机械破碎或化学分解的过程。

2、    剥蚀作用: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因机械作用或化学作用被剥离或蚀去的过程。

3、    搬运作用:指风化剥蚀的产物被搬运到他出的作用。

4、    沉积作用:指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的作用。

5、    固结成岩作用 :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的沉积岩。分为胶结作用、压固作用、重结晶作用。

二、京娘湖实地考察外力地质作用。

图  5-1   京娘湖上两岸岩石

在京娘湖上游(图5-1)有明显的流水侵蚀作用,两岸岩石被冲刷的干净而光滑,风化痕迹明显,有典型的风化作用的表现。

    京娘湖上游是两条河道交汇处,有较大流量。在京娘湖下游河道开阔,不容易修建坝址。同时,在里面也隐藏了书本中的地质知识。在上游流量较大,流速快,对两岸及河底有较大冲刷作用,有很强的风化作用;在水流作用下,岩石被剥离侵蚀下来;然后由流水搬运碎屑物,先是较大块的岩石慢慢随着水速的降低而沉积,碎屑物由大到小随水流降低依次沉积。下游的开阔地带是泥沙沉积,同时,由于大量泥沙沉积且水流缓慢,于是形成了一个不太大的冲积扇(图5-2)。

图 5-2   京娘湖下游冲积扇示意图

三、关于喀斯特地貌。

1、卡斯特。

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2、形成原因。

  中国现代喀斯特是在燕山运动以后准平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老第三纪

图5-3喀斯特

时,华南为热带气候,峰林开始发育;华北则为亚热带气候,至今在晋中山地和太行山南段的一些分水岭地区还遗留有缓丘一洼地地貌。但当时长江南北却为荒漠地带,是喀斯特发育很弱的地区。新第三纪时,中国季风气候形成,奠定了现今喀斯特地带性的基础,华南保持了湿热气候,华中变得湿润,喀斯特发育转向强烈。尤其是第四纪以来,地壳迅速上升,喀斯特地貌随之迅速发育,类型复杂多样。随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气候带频繁变动,但在交替变动中气候带有逐步南移的特点,华南热带峰林的北界达南岭、苗岭一线,在湖南道县为北纬25°40′。在贵州为北纬26°左右。

结束语

    通过这次普通地质学,我们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真正结合起来了,使原来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更真实、更形象同时学习记忆的更牢固,由死板被动的学习转变为灵活掌握与运用。也为以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同时还在自然中真正发现了平时学习中的许多不足,回来以后我们又对知识进行了弥补和填充,使知识 的学习变得更牢固更扎实。地质作用不是像书上所写的那样简单的,而是复杂的多样的,只是通过书本上的东西来进行研究,不到现场去观察了解,是不能真正弄清一个地质现象的,这次实习弥补了我们这个不足。

还有,这次实习让我们懂得了组织严密的重要性,懂得了配合工作的重要性,尤其通过早上出发坐车时发生的好多同学不 按时到达的事,让我真正认识到守时的重要。在实习过程中还无形培养了坚定的学习信心。以后我会把这所有收获的经验与教训应用于以后的实习和其他活动中,争取让下次实习更完美!

最后,这次艰苦的经历锻炼了我们的体质与意志,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品德。增进了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归根结底,这次实习 的圆满成功得益于老师的辛苦工作和同学的认真配合。相信下次会更完美。

更多相关推荐: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目录前言3一要求3二自然地理概况3三实习概况4第一章地层6第一节概述6第二节志留系6一高家边组O3S1g6二坟头组S1f6三茅山组S2m7第三节泥盆系8一五通群D3C1w8第四节石炭系9一金陵组C1j9二高骊山...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前言11级资环地质学野外实习在20XX年11月20日进行,在资环地质学李XX老师和关英斌老师带领下,实地对邯邢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分类的讲解。一、实习的性质和任务1.性质《普通地质学》课程野外地质实…

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前言1实习的目的本次地质实习针对国土学院09级水文地质工程专业学生这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地质认识实习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观察和了解野外基本的地质知识学会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

普通地质实习报告

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专业工程地质勘查班级地质1210班姓名梁俊学号120xx01719指导教师王雅丽老师二一三年七月前言3一实习目的及意义3二实习任务及要求3第一章筇竹寺地质实习4第一节地层及岩性41新生界第四系...

普通地质野外实习报告

普通地质野外实习报告姓名班级指导老师实习日期一实习目的及任务1实习目的通过野外的地质实习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搞高我们的地质综合思维能力以级实际观察和动手能使我们具有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

京西地区普通地质学实习报告

京东地区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报告1序言一实习主要任务内容时间安排1实习任务内容主要内容是观察内外力地质作用结合野外实际地质作用现象观察外力地质作用认识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通过观察多思考给出多个可能的猜想...

普通地质学地质认识实习报告1

普通地质学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普通地质学地质认识实习报告专业地质工程班级姓名杨东兴学号指导教师骆祖江赵燕容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二零一一年九月普通地质学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目录第一章绪言3第一节地质野外实习的目的及...

普通地质实习报告

目录前言2第一章地层3第一节概述3第二节志留系4一高家边组4二坟头组4第三节泥盆系4一五通群4第四节石炭系5一金陵组5二高骊山组5三和州组5四老虎洞组5五黄龙组5六船山组5第五节二叠系6一栖霞组6二孤峰组6三龙...

地质实习报告(bear)

地质实习报告一前言地理位置地理概况和经济交通以及人员组成此次实习地点位于重庆市南部万盛区官坝镇主要要路线为关坝镇青年镇燕石九锅箐一带紧邻贵州省地理坐标约为东经1064510700北纬28402900区内的地表形...

湖北松滋刘家场地区普通地质实习报告

湖北松滋刘家场地区普通地质实习报告姓名胡泽文班级油工11005班序号7指导老师王老师肖老师日期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日前言1交通位置1行政规划和自然地理状况1区域地质概况2以下自己根际情况列目录前言一交通位置实习区...

湖山地质实习报告

20xx620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实习报告地质工程邢海峰地质工程实习报告目录1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5一实习目的与要求5二自然地理概况5三实习概况6第一章地层7第一节志留系7一高家边组O3S1g7二坟头组S1f7三...

普通地质学地质认识实习报告3

第四节安徽张八岭地区观测1张八岭地区概述张八岭位于安徽省嘉山县境内有津浦铁路通过张八岭车站距南京约80公里该地区广泛发育前寒武地层是南京附近能够看到区域变质岩的较理想地点2张八岭群变质岩Z1z的观测变质作用是指...

普通地质实习报告(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