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读后感

时间:2024.5.9

《苏东坡传》读后感

记得曾看到一篇文章,题曰《黑色阅读》。说起作者酷爱着读陀斯妥也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鲁迅、张爱玲等人的作品。陀氏无疑是一个用心灵拥抱黑暗的天才;帕氏可谓最伟大也最卑劣的时代里的哈姆莱特;鲁迅则犹如一个不带一点干粮和饮水进入沙漠的旅者,抱着九死而不悔的决心,又好像是播种煮过的种子的庄稼人,原本就不怀有收获一颗一粒的希望;而张爱玲,则在惘惘的时代背景中,从女子的内心感受出发,洞穿了人性中所有的局限与悲凉。作者说他喜欢?在咬着牙进行的黑色阅读中,不停地与‘黑色天才’们猝然相遇?的痛感,喜欢那种即使在炎热的夏夜里也深入骨髓的丝丝凉意。也许这种?黑色阅读?的方式,有利于我们冷峻地切入现实人生。然而,当我读到林语堂先生所写的《苏东坡传》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某些时候更乐于热爱神祗的笑容。

诚然,无论在哪一个时代,真诚、善良、崇高等高贵的个性品质似乎都难逃被黑暗、丑恶摧残或吞没的厄运。但是,还是会有人,在苦难、悲哀的人生际遇中,以他的智慧、仁爱与伟大的悲悯,冲出了重重黑幕,为我们留下了他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乐趣,留下了一些烛照后世的、不可磨灭的宝藏。这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奇迹,苏东坡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奇迹之一。

林语堂先生在序言里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

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认为苏东坡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正如耶酥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厚敦柔。?这无疑是对于苏东坡的最为精妙的概括。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极令大众倾心仰慕的伟大文人,这不仅是基于他的诗歌和散文的魔力,更基于他总是英勇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主张的满腔正气,在苦难中寻找乐趣的罕见本领,以及由此形成的明亮的人格魅力。 苏东坡的才华和学问都要高出别人很多,政绩又不错,小人们想陷害他,就想方设法用他的诗文来为他定罪。他们硬说他很多诗中流露了对政府和皇帝的不满和不敬,把他诗中的很多语句和意象上纲上线,促使神宗皇帝在将信将疑之间不得已地判了苏东坡的罪,这就是名垂史册的?乌台诗案?。他因此被关在牢中四个月零十二天,后来以一个近乎流放罪犯的身份来到湖北黄州这样一个荒凉的小镇。他是因了诗文而获罪,可是在从狱中出来的那天晚上,竟然又开始大做诗文:?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这些句子又是可以供御史们拿来告他不敬皇上的,他写完这首诗,丢下笔杆说:?我真是无可救药。?他就是这样一个不可救药的人,令爱他的人担心,却又阻挡不了他。他一路唱歌、作文、评论,只是想表达心中的感受,他说自己生性不耐烦,遇到看不顺眼的事物就?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他具有着天然的大无畏的勇气,这种力量也许由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存在

于他的身上,直到死亡逼他合上嘴巴,才有可能停止。

他的一生都卷在政治旋涡中,却又始终超脱于政治之上。无论是反对派当权,还是自己的党人得势,他过得都很?失败?。一任一任的皇帝私下都很喜欢他,一任一任的太后都成为他的朋友,可是他却遭到贬官、逮捕,一辈子几乎没能在一个地方住上三年,恰如风中飞蓬,东飘西荡,生活在屈辱中。然而,他以天真无邪的心灵到处捕捉这在常人看来难以忍受的屈辱生活中诗意的片刻,化为永恒,使我们大家都充实不少。

他享受在黄州的惩罚和拘禁生活,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以及?承天寺夜游?等绝妙好文,那两篇月夜记游赤壁的文章流传千古,短短几百字就道出了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同时又说明人在此生可以享受大自然无尽的盛宴。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到这些文字,都会生出新的人生领悟。

他在人生的晚年时期被贬谪到岭南,爱了这里的?岭南万户皆春色?,他是一个平民,像在黄州时期一样自己建造房屋,并学了酿酒的秘方,刻石为记,藏在罗浮铁桥下,说?只有寻仙的人能找到?。他自以为可以定居惠州,不料60岁的时候又得到了移居海外(海南岛)的命令。热带小岛的夏天湿热难当,他常坐在槟榔树下数日子,等候秋天来临。秋天多雨,船只因为气候关系都不再南行,食物短缺,岛上连米都买不到。?食无肉,病无药?,老人的身体实在吃不消。但他不屈的灵魂和人生观使他从未失去生活的乐趣,也许是真正掌握了自己,至少他从未失去幽默感。他曾经对他的弟弟说:?我上可以陪

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他如今和默默无闻的穷学者、农夫交往。家里一天没有客人他就不自在,别人不来他就出去拜访邻居。他缺衣少食,却似乎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有一天他头上顶着个大西瓜,一面唱歌一面穿过田野。一位七十岁的老农妇说他:?内翰昔日的富贵,有如一场春梦。?从此苏东坡就叫她为?春梦婆?。……我总是容易被一些细小的事情深深吸引,正是这些小小的细节使我对苏东坡充满热爱。我爱他身上所有的那种绝对醇美、完全成熟的人生态度,那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容的幽默感。我始终相信,只有完全舒展、自由的心灵,才可能盛放出幽默的花朵。这是慷慨的天才馈赠给我们的近乎神祗的笑容。我热爱这些,如果有人问起我为什么喜欢,我的回答只能是:?正因为我喜欢。? 林语堂先生作《苏东坡传》,算得上是?酒逢知己?、?棋逢对手?。虽然就品性和才华而言,林语堂先生还够不上苏东坡的风华,但在二十世纪诸多第一流的文人中,他无疑是最为接近苏东坡的人。前不久我在旧书店淘到一本名为《林语堂与廖翠凤》的小册子,看着大受感动。不免想到鲁迅先生,更主要是想到那个凄苦一生的名叫朱安的旧式女子,朱安的悲剧是谁之罪?我说不出答案,但我相信,这样的故事不可能发生在秉性接近苏东坡的林语堂先生身上。我还想到,也许人的秉性有诸多天然的分别,有的适合做朋友、师长,有的人天生就是最出色敌人或对手,鲁迅先生就只能属于后者。林语堂先生也曾投身于火热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北大和北师大任教时,站在学生的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带头朝军警扔石头和砖块。他似乎和苏东坡一样,一

度活在党派夺权和文人纷争的中心,后来逐步退向边缘,直至黯然去国,但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并始终怀着一颗悲天悯人的赤子之心。他写的《苏东坡传》是一本?无一字无来处?的学术著作,也是一本情趣盎然的小说珍品,也只有这种自由烂漫的文体和豁达睿智的语言才能恰如其分地凸显传主的灼灼神采。林语堂先生为苏东坡作传,固然是苏、林隔代相通之幸,更是万千普通读者之大幸。 苏东坡的故事基本上就是一个心灵的故事。他从不收敛他的幽默才能,他的充满机智的谈话让禅宗大师也难以应对;他从不掩饰他对于鬼神世界的好奇,他祈求天神并与魔鬼争辩,偶尔还占取上风;他欣赏生命的每一时刻,知道在任何情况下,幸福都是一种秘密;他追求长生不老,几乎到死还兴致勃勃地寻找不朽的仙丹,半受挫败,却含着笑死去。……今天我们读苏东坡的传记时,就是在追随这样一颗纯正无邪、真实不欺的伟大心灵。

我情不自禁地要对这样的阳光阅读满怀感恩。我们生活在一个缺少爱意和关怀的人间,惟有这样的阅读可以令我时不时地轻轻发笑。我相信,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夜,室内像一个冰库,没有一丝暖气,那些黑色的方块字也会如同一片片温润的玉石,暖和你我沁凉的手心,它们甚至还会无拘无束地为你我聚集起一方明媚空阔的天空,等待着我们灵魂的悄然舒放和自由翱翔。


第二篇:《苏东坡传》读后感--个人原创


仰望千年,东坡我见

——《苏东坡传》读后感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照古时人

望着夜幕中的那轮月,深邃的黑幕将我引向千年前的那抹身影。空明的月光如积水满溢整个庭院,影影绰绰的是似荇藻般交叉错杂的竹与柏的影。似乎才情总与美酒为伴,他在月下举杯邀饮,衣角被清风带起,空气中久久回响那空灵的诗。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位月下的漫步者,正是苏东坡。

最先知晓苏东坡,是从他的诗、他的词开始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简简单单的几处景物便描绘出一幅江南的早春图;“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洋溢青春乐观的精神;“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道出人生的哲理。他的诗词始终大气磅礴,一如他的人。苏轼的一生,交织着才情与坎坷,亦是一首令人回味的诗。一首带着画,隐着情,有时天真,有时老练的史诗。

在《苏东坡传》中,林语堂的笔下,却让我看到了一个更为生动的苏东坡。最吸引我的却是他刚正不阿,一心为民的品性。他在面对邪恶,面对错误,勇于提出,敢于批评。在他看来,荣华富贵,安宠荣辱不过是一己私欲,过眼云烟。他虽身在官场,心却在田野。他的双眼,关注的是百姓的愉悦与疾苦;他的目标,定位在百姓民生之上。就如西湖的苏堤,原来是苏轼在杭州做太守时,发现西湖中有一种水草,破坏了湖的水质,影响了杭州百姓的生活用水。于是他带领大家清除水草。然而清除的水草无处可放,他便想到了在西湖中建堤。这样既为这些水草找到合适放置的地方,同时还可以方便人们在西湖的出行。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举措。

苏东坡也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真是好一个“无一个不好人”啊!人之初,性本善。即使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也会有他善良的一面。但放眼现在,谁能说自己相信“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最多也不过是认为天下并非全都是恶人罢了。不过这也有无可奈何之处,现如今,我们无法辨认他人脸上的表情是出于真心,亦或是假意。于是,我们不再相信陌生人,乃至于身边的亲近之人。说到底,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吧。因此,现在的我们或许无法理解古人是以怎样的心态说出这样的话,那份淳朴、挚诚是我们所不能想象的。

为人父母,苏轼却曾为他刚出生的儿子写下这样的诗句:“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不免让我有些许诧异,没有望子成龙的期盼,没有要其出人头地的要求,却只希望他儿子“愚且鲁”,这是为何?细细一想,却也了然。他是明白的,他知道自己此生的多灾多难,多是由于他的才智。能力越高,身上的担子也就越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士人向来就多了一份责任,那兼济天下,关护黎民的责任。是了,或许糊涂是福啊。他自然不愿他的孩子如他般艰辛,这也是一个父亲最真切的祝福吧。

他一生都处于政治漩涡之中,却并不精于自谋,应该说他是放任不羁、风光霁月的。“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句苏轼的《留侯论》中的话,不也是他自身的写照吗?这样的他,是那般的令人倾倒而又望尘莫及。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这首苏轼的绝命诗,写尽了他一生坎坷。他的一生就如大海中的一叶孤舟般大起大落,

虽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却更趋温厚,而无尖酸刻薄。我想,我无法走近这位伟人,却也

愿在这千年之后探寻他的足迹。

春去秋来,朝午暮夜时,弹指间,流年暗换,物转星移,为之奈何。逝者如斯,惟余沧

海桑田中的翩然一角。凝望那千年前的身影,泛舟湖上,谈笑风生间,淡看宦海沉浮。

更多相关推荐: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提起苏东坡我首先想到的是他许多作品然而从未对他本人有过深入的探究文如其人然而问题出来了文人心灵的产物可是人会有不同的遭遇不同的心情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很难看出作者的性情原来我以为苏东坡是个豪放的诗人...

苏东坡传 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苏轼这个名字相信我们都不陌生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开始逐渐接触到他写的诗词歌赋他的那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琅琅上口的词句至今都萦绕在我的心房初中时老师就推荐过苏东坡传我当...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苏轼一个我们熟悉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他的父亲和弟弟都和他同为唐宋八大家在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中我读到了一个真实的苏东坡苏轼的父亲苏洵给他起名为苏轼意在强调苏轼不要太张扬以免...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原本是用英文写的是写给外国人看的算是比较浅显易懂趣味性较强跟我们之前阅读过得国内学者的专业性书籍相比这书都让我们中文读者感觉更加轻松有趣林语堂给我们展现的苏东坡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东坡...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自从接触语文苏轼这个名字就在小学课本中屡次出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书画在宋代登峰造极但仕途上却屡遭迫害贬官公元1101年苏轼病逝与常州享年65岁但是...

苏东坡传 读后感

读苏东坡传可能接触苏轼最早是儿时背诵密州出猎中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豪迈随着年龄渐长对苏轼的了解是在课本的记承天夜游中体味东坡被贬后却以闲人自居后悟出他的那的一分洒脱而这本苏东坡传却让这位奇男子的一生像电影般一幕...

苏东坡传 读书笔记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我读的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先生写的传记全书按照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分成四卷童年与青年壮年老练与流放岁月作者对苏东坡的生平逸事及所作辞赋进行解读从而分析苏东坡的心理性格纵观苏东坡一生只能对其才智赞叹不已而...

《苏东坡传》读后感--个人原创

仰望千年东坡我见苏东坡传读后感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望着夜幕中的那轮月深邃的黑幕将我引向千年前的那抹身影空明的月光如积水满溢整个庭院影影绰绰的是似荇藻般交叉错杂的竹与柏的影似乎才情总与美酒为伴他在月下举杯...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花了一个礼拜不到的时间终于看完了苏东坡传她就像我的一门作业同时也是一门课程它让我回到过去了解历史同时也了解文人的气魄以及丰功伟绩但是与此同时我也无法全部理解因为他写出的文字如此高深凭我一个礼拜的时...

《苏东坡传》读后感800字

苏东坡传读后感800字苏东坡传gt读后感蒋兆晨还记得瞿boss说要读苏东坡传然后我没读这是背景我可亲可敬的母亲到学校找gt班主任的时候说她自己在读结果被瞿boss狠狠地讽刺了一顿所以我就读了当然那么厚一本书那么...

苏东坡传 读后感

19xx年林语堂在美国准备着手开始写一部有关苏东坡的传记后来他用英文完成了苏东坡传英文名字为TheGayGenius无论是放任的天才也好还是同志天才这都已经不重要了在整本书里看到是一种充满无法抵达的无力感的仰望...

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读苏东坡传有感我读苏东坡传是满怀着敬意的中国古代杰出的人物虽然不少但是我最欣赏最敬佩的人还是苏东坡也许是因为东坡的精神一直在影响着我吧在历史的洪流中他始终保持着自我处于逆境却很达观贫困交加却很自得在宋朝历史中他...

苏东坡传读后感(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