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课题调研报告总稿

时间:2024.4.20

大学城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创新调查研究

大学城的建设成为大学生扩招、高等教育扩大化的必然结果。它开辟了一条教育资源共享、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高校与社区良性互动化的道路,是“一种能够很好地将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结合起来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是一种理想的“集约化”发展道路。[1]然而在大学城高速扩张的背后,人们往往忽视了大学新环境对高等教育的挑战,对大学生培养的挑战。其中,新环境的改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本文选择了从“大学城”的视角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以期为正在逐步完善中的大学城建设和大学城教育模式提供一些借鉴。

一、论大学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以往研究的简略回顾

不管人们对兴建大学城是赞成还是反对,大学城环境如今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既成事实。随着众多高校入驻大学城,思想政治教育在适应大学城环境的同时,也优化着大学城环境。大学城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实践,得到了理论界一定程度的回应。通过对期刊论文网(cnki)上相关论文的检索和分析,我们发现只有7篇论文直接探索了大学城环境下思想着政治教育问题[2],而相当多的相关论文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专著和教材中,尚没有对大学城环境开展专门研究。可见,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对大学城环境有所忽视,使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一是大学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兴起到叫停的历史发展过程,与此相应,理论界对此的态度也经历了从赞成到反对的转变。过多的负面评论、过多的情绪性观点影响了学者的研究积极性;二是大学城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人们日常生活所熟知,熟知非真知,同时研究大学城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要达到一定的理论深度,是比较困难的。薄弱的研究现状,在增加研究难度的同时,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研究空间。如果我们研究得法有力,将会使理论创新的余地变大。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大学城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迫切要求在理论上形成创新成果。

以往7篇论文的研究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大学城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研究,第二类是对大学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研究,第三类是对大学城生活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研究。这三类研究有共同的研究模式,这就是遵从“出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模式。例如,《“大学城”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一文指出,大学城的发展呈现出社会性、共融性、实践性、竞争性等新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市场、公德、合作、实践、竞争、主体、创新、成才、创业、法制十个意识,这实际上论述了大学城环境现状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影响。大学城的发展呈现出开放性、经营性、实践性、共建性、局限性等新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德育新体系、育人新格局文化新氛围教育新框架,这实际上探讨了大学城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

正因为直接研究大学城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比较薄弱,所以我们必须寻求更多的理论支持,以扩大研究视野。我们认为,对大学城建设本身的研究,有利于把握大学城环境的特点及趋势;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可以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这样,我们的目光就自然转向大学城建设的理论成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

关于大学城建设的理论成果比较丰富。比如,关于大学城资源共享问题的研究、关于大学城与素质教育关系的研究,关于大学城建设中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对本课题的研究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在学术界的努力下,已经初步系统化,其中的理论亮点引人瞩目。学术界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与功能、优化与开发,总结了古今中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中山大学李辉教授的创新成果有:发现现代社会新生的环境因素包括虚拟环境、竞争环境、风险环境系统探讨环境适应和优化之间的关系,等等。电子科技大学戴钢书教授的创新成果是:找到环境与人之间的中介机制,建立环境、人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三者关系的数学模型,等等。适当借鉴一点理论成果,对本课题应该有所裨益。[4]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代发展过程中的大学城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发展受到复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环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指出,环境和教育对人起改变作用,而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教育者本人一定是是受教育的,三者统一于不断变革的社会实践。[5]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起改变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环境也处于永无止境的发展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客观的、动态的要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不能不关注环境的变迁。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现代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尤其是影响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理解不能是泛化的、僵化的和孤立的,要充分认识它的育人性,发展性和系统性等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挥强化、导向、感染、约束等功能,具有自发性与导向性并存、渗透性与驱动性共生、直观性与感染性互动等作用特点[6]。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快速变化的育人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依据其外延和内涵可分为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依据其构成要素分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学校环境依据其构成要素,分为校园学习环境、校园生活环境、校园精神环境和校园物质环境。

竞争环境、媒介环境、虚拟环境和风险环境是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新生的四个环境因素,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的广泛性、深刻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竞争环境得到强化,从宏观上的经济竞争、政治竞争和文化竞争,到微观上的学业竞争、求职竞争、发展竞争等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了新的影响。现代社会是一个人为积累、制度制造风险的社会,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精神风险突发,其发展就意味着风险及其积累。当代大学生在全面发展中面临学习风险、择业风险、思想价值取向风险、网络诱惑风险,这些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相对照,是现代社会的网络信息和网络生活环境。现代社会通过国际互联网等载体生产和传递海量异质的信息和知识,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而言,既是其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也造成其成才不可避免的困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构筑起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广泛的有益的影响的,也对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7]

大学城环境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社会转型变迁而新生的又一个重要环境要素。不管人们对大学城的看法如何,大学城环境作为客观事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和正视。实际工作者在大学城环境下发挥主体能动性,积累、创造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有必要把相关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指导大学城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改进创新。因此,依据从以往研究中提炼概括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开展大学城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生环境的大学城及其特殊性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大学本身的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大学聚集在一起,大学周围或大学校园本身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这种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就是大学城(University Town),可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为高等教育提供生存发展的适时的充足的物质与精神资源。国外大学城的生成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生成,另一种是主动构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城开始在我国蓬勃发展。我国大学城以大学为主体,政府、企业为主要投资者,采取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办学新模式。这种高等教育模式是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的产物,也是依靠社会力量办学、校企合作的崭新模式。这一创举及时地为高校扩大招生创造了比较优越的办学条件,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发展,大学城在全国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兴起。但是众多高校大学城进驻大学城,大学城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如何做好大学城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面临的崭新课题。

我省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提出了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目标。福州大学城的建立和投入使用,为我省和全国的高等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思路和实践经验。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进驻大学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需要研究的新课题。面对大学城对德育工作者提出的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研究、努力探索,积极推进德育工作的创新,使福州大学城真正成为培育人才的教育园区。

福州大学城总体环境呈现三大新特点:一是大学城格局的开放性,二是大学城资源的共享性,三是大学城育人的合力性。福州大学城总体环境也面临三大新矛盾:一是大学城格局的开放性与地理位置闭塞性的矛盾;二是大学城资源的共享性与高校壁垒性的矛盾;三是大学城硬件设施的现代性和文化断裂性的矛盾。上述新特点、新矛盾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学城内一切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是在与特殊环境的有效互动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的,任何试图脱离生活、实际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

(三)大学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学城特有的优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正面影响,大学城特有的不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通过强化机制、中介机制发生的。

1、大学城环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

大学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整体环境,具体包括物质、制度、文化、网络、竞争、风险等诸多层面的要素。

第一,大学城物质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基础性作用。

大学城以其物质环境的优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首先,硬件设施健全、现代化程度高。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支持下,丰厚资金的投入保证了大学城的教学、生活设施的完善与健全。在这里,教学设施、文化设施、生活设施和服务设施比较齐全,绿地和公园环境优美。有一流的教室、宿舍、食堂和运动场、体育馆、素质拓展中心,以及现代化的计算机房、语音室,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环境。

其次,大学城大学校园集中、开放式的构造。作为一种社区环境,开放性是大学城的突出特色,是大学城永恒魅力之所在。大学城向社会开放,撤除了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藩篱,促进了大学与外界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换;大学城高校之间相互开放,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加剧了高校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再次,大学城远离市区,远离喧嚣及资源共享的可能性。大学城一般建立在城乡结合部,从而远离城市市区,远离喧嚣与躁动,为学生创造了相对安静而又独立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氛围。同时,不仅可以共享硬件资源、物质资源,包括供水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图书器材建筑等物质设备、山川湖泊花鸟虫鱼等自然风光,等等;而且可以共享软件资源、文化资源,这里是知识的海洋、社会思潮的汇聚地,有教书育人的良师、浓厚的学习研究成才氛围,高科技的产业园。

第二,大学城制度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导向性作用。

大学城制度环环境中资源共享机制和后勤社会化体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最大。

各高校扩大招生后面临的种种难题,特别是教育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于是大学城应运而生。大学城给各高校的联合和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高校发展开辟了新途径。但是,资源共享、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仅仅初步建立,还很不完善。大学城资源共享、合作办学的初衷一时难以完全实现,大学城建设使高校背负巨额的债务,而解决债务负担的体制机制、对策措施还在摸索过程中,这些对大学生的培养形成一定的制约。

有一种意见认为,大学城与传统高校的最大区别就是后勤服务社会化。在这里,总务后勤工作不再由校负责,完全交给企业,由社会去承担。这里的宿舍、食堂、交通、物业以及一切生活服务都是按市场经济的法则去运作,各种价格和服务也是通过竞争,由市场来调节。总之,大学城的经营性,使后勤管理和服务走向完全社会化的运行。[8]

但是,高校后勤服务能完全社会化吗?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产业化。高校后勤属第三产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市场价值规律,讲究经济效益。但是,高校后勤本质特征姓“教”,必须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保障,服从教育的需要,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社会化应该体现在追求社会效益上。然而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商品化与公益性共存的现实局面,产生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我们必须兼顾产业和教育双重属性,做到经营服务同时抓,两个效益一起上。要按保本微利的原则处理好市场经济属性与师生服务要求之间的关系,坚持服务育人与社会化运作并重,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良性互动,以增强高校后勤实体活力。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国家政府、高等学校要合理承担改革成本,在食堂、公寓的建设、卫生、防疫、保健、治安等方面加大投入和管理,推进形成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以促进后勤实体健康、持续的发展,确保高校稳定,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9]

第三,大学城文化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塑造性作用

大学城文化环境的不足制约了以文化人功能的发挥,这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文化底蕴缺乏,文化资源共享困难。

校园文化底蕴缺乏。文化底蕴缺乏是大学城高校普遍的不足。大学城的新校区都是在没有任何文化背景和底蕴的“文化沙漠地带”上建立起来的,缺乏老校区深厚的文化积淀。新校区的大学城的建成时间短,缺少蕴涵大学精神的历史性建筑、标识等物质文化。更重要的是,高校在长期办学的过程中积淀和提炼而成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出现传承上的断层,面临断裂的危险。师生员工形成新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情感气质等精神文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也是大学精神在大学城自然传承的困难之一。

文化资源共享困难。实际上,各高校要实现文化资源共享的目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高校文化资源共享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大学城将各校有结构性差异的学科类型集中在一起,有利于多元化学科环境的形成,有利于学科的内容交流和思想碰撞,但是由于各校学校资源或行政权限的限制,各校之间相同学科融合困难,难以获得繁荣发展所必需的规模效应。由于缺乏一个有权威的、能有效统筹协调的组织机构,目前大学城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没有突破学校管理体制的束缚,仍然是为本校教师生提供教学与科研服务的自给自足的封闭办馆模式。因此,校际、馆际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资源共建意识淡薄,管理服务的开放性共享性明显欠缺。[10]

第四,大学城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深远的、新颖的影响。

目前,大学城互联网络已实现对大学生的全面覆盖、全程融入,上网成为大学生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各高校已经认识到了网络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学校和学院层次也建立起了各类内容较为丰富的网络专题网站或者版块,但是这种网络教育更近似一种单向的网络宣传的形式,而双向的互动交流则相对缺乏。与此同时,网络的虚拟化、开放化特征所带给大学生的不仅仅是新鲜而有益的信息,而且包括大量的虚假信息、垃圾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提高对大学生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并及时引导大学生甄别网络上不良信息。

第五,大学城竞争合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深刻的、独特的影响。

大学城环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竞争性激烈。在大学城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随时感受到竞争的氛围:国家之间在竞争,社会内部在竞争、企业在竞争、食堂服务在竞争、各个学校的办学在竞争。同时,竞争也成为大学生活的一个亮点,文体活动在竞争、为学业而竞争、为求职而竞争、为发展而竞争等等。竞争是大学生成才的动力源,是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也是时代精神的表现之一,但是竞争有良性恶性、正当不正当之分。

竞争离不开合作。大学城多校共存,各个院校的办学风格、校风校纪、学科类别不同,其中校风的相互渗透,学科的交叉和学生间的频频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在大学城,各校的学生随时在接触,如果没有为人处世的经验和能力,又没有互助合作的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艺术,常常会在合作交往中产生种种问题,甚至产生不团结的现象。大学城的秩序如何维护,矛盾如何解决,活动如何开展,即如何把大学城建成学生教育管理的共同体,这些都要求高校必须在合作中应对。[11]

第六,大学城风险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

大学城高校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无证摊点占道经营,出租房管理薄弱,网吧等娱乐服务场所普遍存在[12]。流动人员众多、交通秩序混乱,治安事故隐患较多,治安防范难度增大,校园治安、交通、环境秩序等管理工作存在很大难度和压力[13]。而从学生群体来看,部分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差,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遭受人身、财产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个别学生违法犯罪倾向突出,部分学生由心理问题引发的问题也在增多。这些给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相当大的风险,要求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在一个风险周边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尽力满足大学生新的安全需要。

2、大学城环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效应

大学城的形成与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要求和机遇,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总体看来,挑战大于机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妥善应对。

大学城环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

第一,大学城文化底蕴浅薄对校园文化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提出了挑战。大学城大都建设在远离市区或比较偏僻的地方,造成了大学城与城市中心文明的隔离。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时间不长,缺乏历史的积淀。各高校大多缺乏一流的文化底蕴和一流的“大师”。因此,虽然大学城的硬件环境现代化了,但是软件环境、文化环境存在单调化的弊端,学术氛围、校园文化活动等都有待加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群体发挥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作用,其作用特点具有隐蔽性、渗透性,被称为隐形课程、第二课堂。因此,我们在建设硬件环境现代化的校园的同时,也同样需要建设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大学城内社会实践教育的滞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挑战。因为大学城所处的位置大都是城郊或农村,相对来说,周围企业和事业单位比较少,所以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就比较少,社会实践活动难以广泛深入的开展,导致大学生社会化进程比较慢。如果在大学期间只是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埋头读书,不与社会接触,缺乏实践锻炼,那么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心理承受能力是不利的。可以想象,数年后,很多大学生离开“象牙塔”,步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将面临很多社会适应性障碍。

第三,大学城市场化运作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目前,绝大多数的大学城后勤管理和服务采取社会化、市场化的运作运作模式。大学城后勤管理服务的市场化,使大学生生活消费、娱乐和时间安排出现了自主化的倾向,这对于自我发展中的大学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同时,在市场化运作背景下,大学城周围的网吧、游戏厅、闲杂人员等不利环境必然存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动性教育来说又是极大的不良诱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对不良环境的抵制能力,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能力,实现由教育向自我教育的转化。[14]

第四,大学城大班上课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挑战。由于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激增,教师资源相对偏少。于是,大学城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行大班上课,教师常常面对上百个学生,甚至两百个学生,这种状况减少了课堂上师生交流对话的机会,使教学采用讨论法、演讲法等有效教学法显得相当困难,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面对黑压压的一片学生,有些经验不足教师通过课堂点名与期末成绩挂钩的办法, 树立个人威信, 使学生对教师的知识背景甚至人格魅力产生怀疑,也会降低教学效果。由于大学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教师宿舍等硬件设施没有跟上,因此教师上课要赶校车或公交车去大学城,下课还得匆匆赶校车或公交车回市区。这样,不仅浪费不少宝贵时间,而且减少师生交往, 淡化师生关系,不利于及时疏导解决学生学习、生活方面遇到的问题。

第五, 大学城部分学生沉迷网络对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挑战。由于大学城地处偏远,学生外出不便,校园内休闲娱乐场所少,图书馆资料又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于是网吧成了学生休闲娱乐学习的重要场所。大学城内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学生拥有个人电脑的比率相当高,有些学生把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花在网络上,在其中网游、网恋、网婚。少数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旷课沉迷于网吧。沉迷于网络,会出现网瘾等心理问题,甚至威胁到学生生命安全。如此等等,增加了辅导员工作的数量和难度。这些问题,单靠辅导员自身难以解决,对辅导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开发利用教育资源的能力,形成了挑战。[15]

大学城环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主要表现在:

第一,完善的硬件设施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靠保证。

虽然大学离不开大师,但是也离不开大楼。在大学城,硬件设施的建设是高起点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为学生的生活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也为其学习与研究提供优越的条件和试验器材。大学生学生可以在这里舒畅地学习、生活,可以放开地展示自己的各种才干,全面发展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

第二,远离城区的地理环境为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远离城区、环境僻静这一地理空间的优越条件,使得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生活,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一定程度上隔离了社会环境的消极因素,为建立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大学城能够营造健康向上的政治风气,勤奋好学的学习风气、丰富高雅的文体风气,敬业奉献、育人为本的的教风、校风。

第三,新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自觉养成产生了良好效果。人面对环境的巨大变迁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大学城内各高校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了全新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各高校采用全新的思路,全面推行全员育人,环境育人,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在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方面下足了功夫。各高校建立了教与学紧密结合,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的有效机制;充分利用与企业合作的条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智育、体育、人文素质教育、和严格的管理服务中,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勇于追求的创新精神、敢于竞争、不为艰难的奋斗精神,提高了大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16]

第四,大学城小社会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大学城彻底改变了高校那种校校办后勤、学校办社会的旧模式,高校再也不必为事无巨细的琐事缠身,可以集中精力搞教育抓教学。这样,可以节约经费,提高教学投入。针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增强、义务感和责任高减弱的特点,各高校充分相信大学生,有意识的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热情参与的积极性,在工作和活动中放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使大学生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大学城环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机制

大学城环境主要是通过强化机制和中介机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作用。大学城环境对思想政治素质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间接作用。就大学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直接影响而言,主要是通过环境的强化机制实现的;就间接影响而言,主要是通过中介机制实现的。

第一,强化机制。

李辉教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环境作用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变化的两个重要因素。如果环境影响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向、性质上一致,就能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反之,就会消解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提高理论教育、生活指导等的质量外,还要开发环境中的教育资源,探索环境育人的途径与方法。强化是指外部刺激对人的主观认识的巩固与深化的过程。环境强化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反复强化,第二种是综合强化,第三种是累积强化。[17]

从大学城环境的反复强化看,大学城硬件和软件环境发出的信息不断重复出现,与大学生接触的频率不断增加。这样,同样的内容反复刺激大学生的感官,从而在大学生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大学城环境综合强化看,大学城环境对大学生通过综合的方式、综合的内容和功能而发挥作用。一旦一个校园主题活动形成以后,大学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就以经济的、政治的或文化的形式,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从大学城环境累积强化看,大学城的器物因素、制度因素、文化因素、行为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当不断增加的影响和冲击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质变,从而强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城环境正向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大学城市场化运作形成的利益机制强化了大学生的行为动机和市场意识;发展迅速的网络环境建构着大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丰富了大学生的心灵世界;复杂的竞争合作环境增加了大学生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也增强了大学生对良性、恶性并存环境的适应性。大学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消解作用,这就是大学城环境的负向强化,其主要表现为:大学城环境影响的自发性倾向与高校德育的目的性相背离,可以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大学城多样化的文化环境、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可以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导性;大学城环境的易变性导致人们难以把握其规律性,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相对稳定性。

第二,中介机制。

戴钢书在《德育环境研究》一书中,提出了“德育环境三维结构理论”。依据这个理论,研究德育环境主要是研究“环境、中介、人的素质发展”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这里的“环境”,表现为与经济、政治和文化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这里的“中介”则表现为由认知因素、实践因素和评价因素构成的整体。作者认为,“中介”十分重要,因为它是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没有这个中间环节,环境与人之间难以发生联系。在他看来,“中介”具体包括观察学习、舆论引导、德风感化、精神塑造、理论武装、信任激励、实践活动、群体评价等八个因素。当然,作者对“中介”诸要素的特定界定,与大学城环境依然存在差距,但是这种探寻中介机制的思维方式,无疑是有启发的。

大学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大学城环境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要通过一定的中介机制才能实现。这些中介因素主要是大学城内各高校的各项职能活动,具体包括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科学研究、社会实践。这些中介因素的作用就其地位而言是关键的,就其性质而言主要是正向的、积极的影响。当然,如果操作不当,也会产生负向的、消极的作用。因此,要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的功能,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形成立德树人的合力。(1)教书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着人文关怀和心理咨询的育人功能。(2)管理育人。高校学生管理通过制度保障、经费支持、组织保证、服务学生,在管理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重要育人功能。(3)科学研究。大部分哲学社会科学不是价值中立的,不是纯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提高大学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实践育人。社会实践教育对于大学生识国情、长才干、作贡献、受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学城模式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研究以福州大学城7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和辅导员为主体,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相应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访谈。问卷调研内容主要涉及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状况,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对目前学校的管理服务、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问题的看法以及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遇到的障碍。问卷采用自填法,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均按科学方法组织完成。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800份,有效问卷144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3%。本次调查的问卷资料由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统一编码、录入,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统计。

(一)大学城区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特点及存在问题

1、大学城校区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本次问卷通过设置部分观点判断题来了解大学生的“三观”情况。例如“中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调”“科学发展观对现代化建设具有根本指导作用”“人生不是享受而是奋斗”“人生的价值就是追求理想、实现自我”等,通过对这些观点的认可度来初步了解学生的认识情况。调查显示,近90%的学生对这些认识持肯定态度,认识积极正向,健康向上,不足1%的学生持否定态度,仍有近10%的学生选择了说不清。而受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对金钱的态度则相对不统一,对“钱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持肯定态度的比例高达20%。访谈了解到从福州大学城20##年启用起,经历了诸多重大事件,学生在重大问题时表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昂的爱国情绪。可见,大学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在理想信念、爱党爱国、社会责任感等基本素质方面并没有表现出与其他区域大学生的明显不同。

2、大学城后勤管理改革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

大学城校区全面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后,一方面,学生与后勤企业之间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合同契约关系,后勤部门对学生淡化了管理,强化了服务,原本作为培养大学生劳动观念、艰苦奋斗精神、团队意识的主要阵地的育人功能有所弱化。这种全新探索,使学生作为消费者追求优质服务与后勤服务实体追求利润最大化之间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强化了学生的服务与效益意识;另一方面,后勤社会化必然带来学生住宿的公寓化、社区化,学生的住宿、饮食等基本生活问题和其他学习生活方式同以往截然不同,形成以宿舍为纽带的生活群体以及以兴趣爱好为特征联系起来的兴趣群体,学生活动空间增大,自我意识与个性得到张扬。相反,班集体对学生的吸引力、亲和力减弱,如不多开展积极向上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活动,则团体观念容易淡薄、集体意识易弱化。

调查显示,36%的学生对学校后勤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宿舍的管理问题。宿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地,对学生安全管理、心理疏导以及政治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宿舍管理上的不足直接有学生感知,大学生校区的宿舍管理员很多是当地农民,责任心和重视程度不足,不利于大学生宿舍安全管理,校外推销人员、派发广告和传单人员等往往把关不严,时常造成学宿舍被诈骗的事件发生。而自主性和自我意识强烈的大学生,与程度不高的宿舍管理员之间的冲突不断,给宿舍稳定、学生安全管理造成了负面影响。

3、大学城校区人文环境的营造有待时日,学生思想空虚,生活感觉平淡空洞

调查显示,84%的被调查学生对大学城的校园生活总体感觉平淡、失落或者没感觉。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绪依次为茫然、无聊、空虚、焦虑、愉快、充满希望。虽然该题目的设置效度有待检验,但学生的直观感觉往往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某种精神状态。大学城校区处于边建设、边运作阶段,很多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且教师大部分处于“走教”状态,与学生的联系和沟通明显减少,校园文化的生长和移植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兼容并蓄其他高校文化也非一日之功,而文化就是大学之魂,缺少文化根基的大学城让学生感觉思想比较空虚,缺少大学的人文氛围。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之谓也。高校人文环境的形成,教师是核心。然而大学生教师的“走教”严重影响了教师作用的发挥。虽然调查中,学生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首要因素是学生的积极性(37%),教师不住校的因素只排在了第二位(28%),但是师生关系面临转型,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困难和工作量。教师与学生交往少,关系淡化。由于新建大学城地处郊区,教师宿舍等硬件设施没有跟上,下课就匆匆赶校车或公交车回市区(通常大学城的交通状况并不上大学城建设发展的步伐,没有公交车或公交车班次少),只有辅导员住校,长此以往,专业教师与学生几乎没有课外接触交往。大学生们由于与专业教师的交往少,对自身就业前景的迷惘,以至于对前途迷茫,消极心态未能得到及时的解决疏导,就会渐渐出现心理和情感上的隔膜。

4、大学城校区学生城市化和社会化受到一定影响

大学生的成长阶段正是从少年向成年人过度阶段,个人的社会化成人化过程刚好与大学四年的成长相重合。位于市区的大学校园不仅仅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知识和思想,其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练和成长资源。由于大学城校区距离市区较远,学生外出不方便,这造成的封闭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不利,假如对学生群体细分,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还面临着个人生活城市化的历程,相对封闭的大学生城环境对此无法提供足够的条件。表现为学生勤工助学机会减少、难度较大,虽然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下,学校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仍不能完全满足贫苦生的需要,所以部分贫困生经济负担仍较重,心理压力较大,自卑情结突出。下表显示,只有10%的学生外出大学城是可以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得到锻炼。

大学城校际之间的交流模式单一。调查显示,78%的学生没有参加过校际之间的交流活动。另外,在与大学城外校学生交往模式中,因是老乡或高中同学而交往的比例高达64%,因谈恋爱交往的占5%,因某种共同兴趣而交往的占10%,因为学生工作而交往的只占3%。从福州大学城的现在建设来看,并没有实现预期中的资源共享效果。各个高校的建设基本雷同,功能基本重复的,各高校的大学生没有相互交流的动力。另外,各个高校学生组织之间的正式联系较少,没有形成学生管理教育上优势互补机制,仍然处于各自为政、各做活动的状态。

5、大学城学生对网络依赖加强,网络思想教育亟待加强

今天,网络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时间占据着大学生很大部分的生活时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借助网络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成效。而目前,对于网络的使用,基本限于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方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地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由于大学城人文环境不完善,学生了解社会信息资源及途径有限,校园精神文化尚未形成,学生思想空虚同时导致网络迅猛崛起,网络文化也成为一种崭新的校园文化现象。调查显示,大学城77%的学生在宿舍上网。且校园网络开通后,学生了解学校的方针、政策及时、便捷,同学之间、院系之间沟通自如,学生对校园网络的依赖心理逐渐增强,成为学生宣泄、娱乐的主要的不可替代的途径,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无法离开的工具。31%的学生每天上网一个小时以内,32%的学生每天上网两个小时左右,20%的学生每天上网三个小时左右,每天四个小时及以上者占到17%。

网络教育的效果不够明显。校园网络应该成为高校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调查显示,20.8%的学生认为网络对其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42.9%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但帮助不大;37.2%的学生表示说不清;也有小部分学生表示没有什么帮助。而对于网络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方面的影响,53.0%的学生认为对其学习能力的提高影响最大,48.8%的学生认为对其创新能力影响最大,同时,也有约1/3的学生认为对其组织协调能力和实践能力影响较大。多数辅导员对网络思政教育则持比较保守的看法,仅3.5%的人认为正面影响更大,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行为实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15.1%的人认为负面影响更大,网络中到处充斥着各种不健康信息甚至反动信息,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是非判断和价值选择;63.1%的辅导员认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遇也有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在使大学生获得大量新鲜而有益的信息的同时,也为西方媒体对大学生进行不良的思想言论的渗透提供了便利;16.7%的人认为不好说,看如何利用,引导得好则利大于弊,如果听任网络信息无节制传播,则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

另外,在座谈中,多数辅导员也表示,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如何利用网络的互动性使师生之间更畅通地交流,如何利用网络的隐匿性使学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相关思想政治工作者进一步探索,以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阵地作用。

(二)大学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能力分析

 当前的学生工作模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基本仍以教师(辅导员为主体)为核心,教师的素质能力直接关系到了思政工作的效果和创新状况。尤其是大学城校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区很多优良的教育传统断裂,新的学风等还没有完全形成,此时,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更加迫切。

此处所说的教师是指辅导员队伍、学生工作的行政人员、共青团干部等从事具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的统称。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的运用者,也是创新的策动者和实施者。对此主要采用结构式访谈进行,共访谈人员35人,其中一线辅导员22人,行政工作人员5人,共青团干部8人。

1、教师创新能力分析

本访谈中主要从教育理念的把握以及具体的教育工作实践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情况。访谈中发现,只有1名老师对“通识教育、公民教育”不太了解,其余教师对一些较新的教育理念均在理论方面有过关注或者在工作中有过实践。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工作中创新颇多,主要体现在主题教育的设计、文化活动形式的设计以及教育方式的创新方面。多数辅导员老师都能根据自己所带学生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例如福州大学理工类学院的教育活动基本都包含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文化活动的设计更是丰富多彩,基本能结合学生的专业、学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例如在一年级中进行“一帮一、对结对”的大学适应帮扶活动、对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举行就业/考研辩论赛等。教育方式上也创新出“宿舍恳谈”、“茶香约谈”、“网络学习”、“班级家庭小组”等各种形式。由于一线辅导员多数较为年轻、思想活跃、创意丰富,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上呈现出多样丰富的局面。但是由于一线辅导员积累不足、认识不深,往往对于教育理念的把握不够准确不够到位;同时也存在好的做法和创意无法持续的现象,使很多优秀的方式方法得不到积累。

2、教师创新环境分析

首先是身份的尴尬,很多辅导员表示由于本身处于学校行政的底层、教师身份又比较模糊,加之自己年轻新人的身份,造成工作畏首畏尾,实际工作中调动资源能力较弱,不能将工作创意完全付诸实施。其次是工作机制的制约,虽然有超过90%(31名)的老师认为自己能适应领导的风格,但也有很多一线辅导员表示“自己和领导的想法有一些差异”,都有过“将学生的意见代为转达但遭到拒绝的经历”。另外,当前学生工作中安全稳定至上的原则也使得很多学生教育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再次,对于自己认为较好的做法在院系、学校层面推广的机会较小。一线辅导员反映校级教育部门(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的措施对于中央教育精神把握较准,但是存在形式呆板单一的弊病,基层院系或者辅导员个人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很少有机会或渠道可以上升为统一的校级措施。久而久之,一线辅导员工作创新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大学城环境变迁

1、加强有特色的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18]

首先是校风建设,优良的校风可以构成相对独立的小环境,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校风是一所大学的传统,也内化为大学生们的行为准则甚至价值取向。如严谨的诚信教育,学生间口耳相传的“经验”,促使每一界的学生们不敢轻易触碰雷区,不得不诚信应考、诚信完成毕业论文和设计。所以,发挥教师的优良师德,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营造具有浓厚学习和创新氛围的优良校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其次,营造校园健康的网络文化,建设晚上校园网络系统:教学资源系统、多媒体素材库、数字图书馆,教育办公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校园文化载体系统、校园安全保障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校园后勤一卡通系统、校园BBS等,在推进规范化校园实体建设的同时,营造健康互补的虚拟校园文化建设。

2、解决大学城中学生的实际问题是建设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保障

针对大学城距离城市成熟社区比较远,交通、兼职等不太方便的问题,学校和管理部门应该立足现状,加强和改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和实践渠道,同时开拓学生外出社会实践的机会,完善和稳定这一机制。此外,学生宿舍和食堂等后勤工作的稳定和安全,也是建设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保障。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感情投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求教师传授知识信息、培养人格、情感和价值观,还要唤起和激发学生对新生活方式和更高精神境界的渴望和追求。无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还是在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务工作,都需要寓情于理、情理交融,加大情感投资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和认可。其次,注重学生个性化人格和主体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主动选择个人发展的环境、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复杂环境中能坚守正确思想,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才是新校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4、加强网络建设和网络教育

网络建设、网络管理和网络教育要三管齐下,同步进行。鉴于网络在新校区的重要地位,网络建设中软硬件建设要先先行,保障学生有网络可用;其次,加强校园网络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的,又能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的工作队伍,在学校网络教育管理工作组的直接领导下开展校园网络教育管理工作。加强网络监控和管理,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在校园形成一种健康的网络环境。再次,要把网络构建一个师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校园主流平台。努力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学校门户网站,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等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使校园网真正成为学生喜爱、受学生关注的重要媒体,成为学生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加强网上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服务之中。

5、构建多校区沟通联合机制

建设大学城的初衷之一就是整合教育资源,由于各种原因,现在的大学城各个高校之间仍然各自独立,沟通联动机制没有建立。因此要从校级层面构建各高校的沟通联合机制。首先,实现硬件资源的共享。在图书馆、体育设施等方面的共享可以有力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其次,重点建立学生思政教育之间的交流机制。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机制、学生教育活动之间的联合机制等方式实现大学城思想政治教育的节奏同步,主题一致,营造更大范围的教育软环境。

三、大学城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建构

(一)大学城高校创造的若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阜阳师范学院零距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一模式”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三大规律,确立了零距离教育、零距离管理、零距离服务、零距离活动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它认为,零距离教育要注重价值引领,零距离管理要实现科学规范,零距离服务要体现人文关怀、零距离活动要彰显文化内涵。在途径和方法上强调育人的零距离,讲究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手段途径,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大学生心坎上。

北京交通大学则建构了“一二三四五”创新发展型模式。该模式围绕一个中心任务,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加强两个课堂建设,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发挥三支队伍作用,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突出四项教育功能,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健全五大服务体系,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平台。其中一个中心任务是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两个课堂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三支队伍是指职业化、专家化辅导员队伍、包含全校教职员工在内的全员育人队伍、大学生自我教育队伍;四项教育功能是指理想信念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知行创新教育、安全稳定教育;五大服务体系是指全面实行学分制服务体系、丰富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后勤服务育人体系。一种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贯穿了整个“一二三四五模式”。

东北师范大学构建了“一本三向六段式”学生工作模式。这里的一本是指把握一个根本,即不同年级阶段的思想特点及成长成才规律。三向是指以理想导向、职业定向、毕业去向为基本教育方向,组织开展“导向、定向、去向”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六段是指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不同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第一阶段适应式教育,第二阶段疏导式教育,第三阶段主体式教育,第四阶段分流式教育,第五阶段实践式教育,第六阶段体验式教育。“一本三向六段式”模式体现了框架构建的内在逻辑性——主要从人的认知的规律性和需求的递进性来构建思想教育框架。[19]

湖南师范大学构建了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这种新型模式表现为“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四位一体的结构,以教育、管理、服务为手段,以发展为终极目标。其实质是突破了传统学生工作模式中单纯以教育、管理为主的工作方式,而转化为教育、管理、服务并重的工作方式,强化了服务意识,突出了一切为学生发展这一终极目标。因此,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体现了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20]该模式从显性服务和隐性服务两方面出发,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前者包括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生活条件和环境,为学生寻找更多更优的就业机会,为困难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岗位,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咨询,为学生身体健康提供保障,以及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智力发展提供优质的教学、科研支持等等。后者包括通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做人,不断提高文化素质等等。

福州大学开创并完善了“感恩—访贫—诚信—责任”链式教育模式。该模式开创于20##年,以“感恩教育—访贫教育—诚信教育—责任心教育”为主轴,并将之贯穿大学生活四年,其中四个环节不是孤立的,而是融会贯通、互相促进、由浅入深,相互交叉的。该模式的理论根据在于:感恩是一种爱心,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精神财富;访贫等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是马克思主义的自觉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的本色;诚信是立身之本、修业之要、举政之根;负责任是实现自身价值和奉献社会相统一的内在要求。该模式的现实根据在于:当今社会缺乏感恩情怀、存在“傍大款”现象、诚信缺失严重、责任意识淡薄,这些不可避免在部分大学生身上有所体现,因此,感恩教育、访贫教育、诚信教育、责任心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的四大重点问题。可见,感恩教育、访贫教育、诚信教育、责任心教育等内容正是当今时代社会所需、学生所需,体现了内容的时代性、贴切性,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21]后来,福州大学又发展出了链式教育模式的亚模式,进一步深化拓展了该模式的实效性、吸引力和适用性。20##年实施了“三爱”教育模式,即开展 “爱祖国、爱福建、爱家乡”主题教育活动。20##年实施“三个什么”教育模式,即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上大学为了什么?”的主题启发活动,在二、三年级中学生开展“今天学到了什么”的主题引导活动,在四年级学生中开展“毕业意味着什么?”的主题系列活动。

(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梯链式教育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以“安全感培育—素质拓展—自我实现—价值提升”为主链条,贯穿大学生思政工作始终。相比链式模式的四个环节(“感恩教育—访贫教育—诚信教育—责任心教育”)的并列性特点,梯链式模式更注重阶梯性,强调层次推进,逐级提升。

首先,梯链模式在结构上具备了某种内在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就是遵循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和实际需要层次的阶段性特征。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是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不成熟到成熟,先完善后发展”的过程,因此,思政教育的开展应该遵循这种过程性,正视大学生在入校及以后学习生活中的各种不适应感的现实性,并着力为解决这种不适应、不成熟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对策。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规律是:先是基本的生存需求,再者是发展需求,这种需求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相应地,思政工作应该是按照先解决基础问题,再解决发展问题的次序来开展。“安全感培育”是针对大学生的生存需求而提出的,而素质拓展、自我实现、价值提升直接关系的却是大学生的发展问题。

其次,这种模式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衔接性,是对链式教育的一种继承,即认为学生思政工作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就像一条链子上的各个节,相互连接、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但同时,“梯链教育模式”不是链式教育的生搬硬套,而是对其进行完善、发展。链式教育的主链—“感恩教育—访贫教育—诚信教育—责任心教育”注重解决的是大学生的经济、道德问题,梯链教育模式既容纳了这些内容,更包含了大学生价值观、人文素养、心理健康、实践能力等方面内容,从内涵上延伸了链式教育的广度;链式教育的主链“感恩教育—访贫教育—诚信教育—责任心教育”体现的是各个内容间的平级关系,梯链教育模式体现的却是内容间的上升发展关系。

再者,这种模式体现了目标的针对性、过程性、发展性。大学生的最终目标是成才,一切努力都得为实现这个目标服务,这就是所谓的“针对性”,这样的定位能够避免思政工作的盲目性,增强实效性。同时,人的成才不能一步到位,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尊重这种过程性,就是尊重大学生心理成长和实际需要的阶段性特点;再者,这种模式体现了目标的发展性。人的成才就犹如爬楼梯,爬到最高一级,离不开以下阶梯的铺垫、支撑,这个过程就是打基础、提升的过程,越是到高的级别,成才的针对性越强,对成才的助推作用越明显。所以成才的积累不是量的堆积,而是质的提高。

(三)梯链式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

梯链式思政教育模式的四个环节是安全感培育、素质拓展、自我实现、价值提升.

第一、安全感培育。

在传统工作中,“安全教育”较多涉及用电、用水、乘车等的外在安全,比较多地停留在实际的细节中,较少从学生的心理需要来构筑安全概念。但是安全感的培养对于大学生仍然十分重要,安全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突出人的主体性,既从外部环境的改善着手,更要关注人的内心体验。我们把 “安全感”细分为:经济安全感、环境安全感、人际安全感、求知安全感。

第二,素质拓展。

坚持以素质培养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人的主体素质,提升人的主体性,完善人的个性品质,使大学生德才兼备,和谐发展。解决了个体内心安全感的基础性问题后,就面临着发展问题。首先是素质培养问题,素质培养是关乎大学生成才目标的至关重要阶段,其成果如何,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成才的方向和质量,更关系到大学在教育人、培养人方面的所起的作用,也将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

第三,自我实现。

大学生能否顺利实现自我,既是对大学生在校的身心成长、素质培养、价值提升的实际情况的一次展示,也是对整个高校教育在育人方面的作用的一次良好检验。坚持自我实现为目标,就要强化大学生成才与自身素质相结合,做到能力与从事职业的匹配性;坚持自我实现为目标,就要强化大学生成才与正确价值观的结合,将个体发展与社会奉献相结合,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良好统一;坚持自我实现为目标,也要强化成才与时代需要的结合,用大学生的前瞻意识、创新意识去创造财富,引领未来。

第四,价值提升。

坚持以价值提升为核心,主要解决个体与自身、个体与社会、个体与国家命运的价值认识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更为务实、博爱、高尚的价值观是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如果说素质培养是大学生成才的助推器的话,那么价值观就是大学生成才的安全阀。作为思政教育链式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做到自我实现与奉献社会的统一,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行为及以后的人生目标选择,而且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良好的价值观培养应该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物质与精神的兼顾、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学生基本的价值理念已经形成,但还不成熟,甚至出现偏差,特别是面对新的时代环境,面临新的角色期待,大学生应该具备更高的价值理念,在社会公益活动等实践中拉近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四)梯链式教育模式的实践经验与推广价值

任何一种思政模式都是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过程,并且一种新的思政教育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也难免遇到各种困难,像如何协调学生参与面、参与程度,怎样吸引社会认同与参与,并增强影响力等等,这就要求我们首先理清工作思路,并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第一、以大学生安全感培育为增强吸引力奠定基础

以大学生安全感培育为增强吸引力奠定基础,应当努力使学生思政工作真正做到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鼓舞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面对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大学生容易对整个校园环境、校园周边环境产生陌生感,所以构建学生的环境归属感非常重要。交流群体的改变、交流范围的扩大,使得人际安全感的培育非常重要,特别是与高年级学生、跨院系学生的联谊,能减少陌生感,有助于大学生尽快融入生活。唯有构建经济安全感、环境安全感、人际安全感、求知安全感,才能消除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困惑,树立认同感,这几项安全感的培育都缺一不可。

第二,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为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素质拓展要注意“两个结合”,即与所学专业特点相结合和与现代社会的市场需求相结合。首先,结合所学专业特点,注重素质培养与科技、人文的结合,提升大学生科技、人文素质修养。其次,结合市场需求,注重素质培养与时代要求的结合,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大学生素质培养与市场要求的契合度。进一步打造嘉锡讲坛、博学论坛、创业论坛、社区嘉年华等一大批校园文化品牌,并且大力开展各类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技素质,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学术氛围,坚持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积极推进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的热情,形成科技学术活动精品。

第三,以大学生自我实现为初级目标增强大学生的发展能力。

大学生的自我实现,既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又不能缺少一定的素质能力,更不能缺失正确价值观的导向性作用,还需要一定的展示平台。作为梯链式教育的初级目标,大学生能否顺利实现自我,既是对大学生在校的身心成长、素质培养的实际情况的一次展示,也是对整个高校教育在育人方面的作用的一次良好检验。坚持自我实现为目标,就要强化大学生成才与自身素质相结合,使大学生各尽所能,做到能力与从事职业的匹配性。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论坛”,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形成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打造的系统创业教育与实践基地的新模式。为大学生达到自我实现这个初级目标,还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科学生特点做精细化教育的指导与培养,帮助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

第四,以大学生价值提升为最终目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将大学生的价值提升作为梯链模式最后一个环节以及思政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具体开展遵循这样一个逻辑过程,即先解决存在的价值问题,再做价值提升。按次序先后分为三块内容,包括自我情感疏导、社会情感培育、政治素养提升。依据这三块内容,首先应疏导个人情感;其次,要重视培育社会情感;再者,要始终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政治素养,以增强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自觉性。坚持以自我实现和奉献社会相统一为目标,强化大学生成才与良好的素质、正确的价值观、新的时代要求,构建平台、指引方向、引领大学生与社会同步发展。总之,最终目的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道路奋勇前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中,奉献青春和热血。



[1] 方春平 伍世强 《大学城校区学生思想状况特点》,科技咨询导报,20##年NO.9,207

[2]这7篇篇论文是张铃:《“大学城”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思想教育研究》20##年第2期,第24-26页。周青利:《构建大学城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新乡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年第6期,第66-68页。许冬琳:《试论大学城模式下思想着政治教育的新问题与对策》,《科技信息》,20##年第16期,第552页。姚永平等:《高校新校区网络思想教育的现状及措施——以重庆大学城4所高校调查为例》,《重庆工学院学报》20##年第5期,第166-168页。傅晓斐 韩巍:《长情大学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中国轻工教育》20##年第3期,第33-36页。江先锋等:《松江大学城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状况、问题与对策》,《辽宁医学院学报》20##年第3期,第87-89页。林丰:《浅析大学城高校学生公寓教育管理工作》,《大众科技》20##年第5期,第185—186页。

[3]张铃:《“大学城”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思想教育研究》20##年第2期,第24-26页。

[4] 参见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年。李辉:《大学生环境适应优化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年。戴钢书:《德育环境研究》,人民出版社,20##年。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6] 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01年,第242-247页。

[7] 参见李辉:《大学生环境适应优化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年,第1-36页。

[8]参见张铃:《“大学城”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思想教育研究》20##年第2期,第24页。

[9]《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否真正“社会化” 》,http://shirleyshow.bokee.com/tb.b?diaryId=15618522.

[10] 舒柯等:《大学城模式对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影响研究——以广州大学城为例》,《经营管理者》20##年第13期,第135页。

[11] 参见张铃:《“大学城”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思想教育研究》20##年第2期,第24-25页。

[12] 参见张承桥:《抓好高校校园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年第2期。

[13] 魏波:《强化校园综合治理,维护和谐育人环境》,《成功(教育)》20##年第12期。

[14]参见周青利:《构建大学城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新乡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年第6期,第66-67页。

[15] 参见许冬琳:《试论大学城模式下思想着政治教育的新问题与对策》,《科技信息》,20##年第16期,第552页。

[16] 张铃:《浅谈大学城对素质育的作用》,《北京高等教育》20##年第9期,第34-36页。

[17] 李辉:《高校德育要重视环境影响的强化趋势》,《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年第7期,第15-16页。

[18]见许冬琳:《试论大学城模式下思想着政治教育的新问题与对策》,《科技信息》,20##年第16期,552页。

[21]参见林文泰 李海榕:《福州大学链式教育开创思政教育新亮点》,《中国教育》20##年第2-3期。

更多相关推荐: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报告格式说明课题研究报告没有固定模式仅供参考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撰写一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二摘要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

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1、课题结题报告背景及立项(800~1000字左右)2、课题结题报告简介(500字左右)3、课题结题报告主持人及课题结题报告实验学校建议包含以下部分:领导小组成员…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结题报告的写作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但约定俗成的大体结构是:1.标题。要求简明扼要反映研究主题。有三种表达式:⑴点题式,即用研究课题的名称作为标题,研究内容、范围、对象和方法一目了然;⑵概括式…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文章正文:对于一个科研课题来说,撰写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结题报告如何撰写呢?尽管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具体的撰写因而也各有所异,但是,从其基本的格式来说,它们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课题研究报告 范文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名称化学教学中引导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负责人指导老师所在单位通讯地址内容摘要本课题以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1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1作者:省东中科研课题组一、课题的研究背景二、课题界定三、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七、课题的研究内容八、课题研究成果九、遗憾和思考千呼…

课题研究报告怎么写

课题研究报告怎么写一、课题的提出:提出一个研究课题,一般是从背景、现状和基础(或说从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等三个方面去思考的。1.背景:即我们所面对的发展了的教育形势、新的教育观念、思想、要求或教学理念、方法…

课题研究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

附件1课题研究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一标题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使用2号宋体字二署名标题下空一行注明单位课题组加脚注在首页下方标明课题的归属级别课题标号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等署名使用3号楷体字三内容...

如何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如何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一撰写研究报告的目的和意一科学地总结自己的研究工作反映自己的研究结果二向教育界和社会提供教育科研信息三丰富教育理论宝库四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二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一题目二署名三内容提要用简练的...

课题调研报告的格式如何写呀

课题调研报告的格式如何写呀课题报告课题名称研究人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总结启示这些是一些主要的步骤你可以根据实际自己加一些步骤那个研究内容你要详细写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紧扣课题

课题研究调查报告

全国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应研课题小学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方式与途径的探究子课题研究调查报告武胜县新学乡小学校应研课题组一调查目的学校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密不可分它既渗透于各科教学又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对学生健...

高中研究性课题学习:研究报告范文

高中研究性学习辅导资料案例选一基本格式部分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学校班级小组成员1研究背景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

课题调研报告范文(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