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4.4.21

有关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问卷

1.专业( )

A.理工类 B.文史类 C.艺术类 D.其他

2.性别( )

A.男 B.女

3.家庭所在地( )

A.农村 B.城市 C.乡镇

4.平均每月消费( )

A.低于500 B.500~800 C.800~1000 D.1000以上

5.有无记账习惯( )

A.每笔花销都记账 B大笔花销记账

C 偶尔记账 D.从来不记账

6.自己每月消费大多用在( )上

A.学习资料,用具 B.游玩、交际

C商场购物 D.饮食 E.其他

7.你比较赞同以下哪种消费观念( )

A.经济实惠为上 B.追求高标准 C.物美价廉 D.其他

8.你的零用钱主要来源于( )

A.父母给的 B.自己做兼职挣的

C.奖学金 D.其他

9.有无兼职经历( )

A.有 B.无

10.你的主要交通方式( )

A.步行 B.自行车 C.公交 D.打的 E.其他

11.你每月的交通、通讯费用大约为( )

A.50元以下 B. 50~100元 C.100~150元 D.150~200元 E.200以上

12.你平均每月请客吃饭或同学聚餐消费为( )

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150元 D.150~200元 E.200元以上

13.你是否拥有自己的电脑,其价格大概为( )

A.没有 B.3000~4000 C.4000~5000 D.5000以上

14.朋友过生日,你会给他/她买礼物吗( )

A.当然,而且还要买高档的才有面子 B.买个简单实惠的意思以下

C.自己动手做一个 D.不买

15.当月零花钱超支,你会( )

A.开口跟父母要 B.问同学借

C.自己减小开支熬着 D.其他

有关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产生重要的影响。针对这种现象我决定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进一步了解我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熟悉我校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把握我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大学生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又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大学生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使得我们需要且必须关注并了解我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及心理。我们经过网络资料和翻阅图书馆相关书籍对该研究的范围、取向、已取得的成果有初步的了解,并在其基础上,结合现时的情况,得出关于我校大学生消费调查的方案和调查问卷。

通过调查报告总的得出一些信息: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大学生总体的月消费额主要集中在和500元~800元这一幅度,少于500元或多于1000元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少。而农村家庭的大学生的消费额基本是少于500元。贫困生的生活标准与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差距相当大。

2.饮食方面开销大。无论是否贫困生,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虽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被调查人群中,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50元~100元,农村家庭大学生的手机费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绝对数量的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4.“游玩费”、“恋爱费”逐渐增长。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两次,跟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

5.男女生间的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的大学生中,男女方恋爱支出基本成持平趋势,部分女生恋爱支出还甚至超过了男生。在建立和培养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开销远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装方面,女生又会略胜一酬。

6.大多数学生消费都来源于父母。尽管大学生消费已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大多数依旧依赖父母,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通过以上调查可以发现如今大学生消费存在许多误区:

1.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很强。许多大学生竟不知道每月、每学期要花或花了多少钱,从未思考过钱是怎样花的,反正没了回家去拿,家里人给的时候也无定数,这类学生以城镇女孩居多;还有的有了钱就大手大脚地乱花一气,把本是几个月的生活费一块儿花,接下来只得过拮据日子,要么向家里求援,要么东挪西借;更有人在该买什么与不该买什么上没有主见,看到别人买啥自己也“随波逐流”,结果是钱花了于己用处却不大,造成了不小的浪费。

2.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绝大多数同学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上,而对精神生活投资甚少。学生们对吃喝穿上的“慷慨”,穿名牌时装不乏其人,名贵的化妆品倍受青睐,在一校门外四、五家餐馆终日高棚满座??

3.消费的模仿趋向。许多学生在努力适应社会过程中最明显的表征就是消费选择的模仿

化趋势。男生为装出男子汉的气质与风度,随波逐流地学抽烟,勉强地训练喝酒,刻意用白酒增强“内功”,女生则对时装、化妆品、各类首饰是情有独钟。

4.消费的攀比行为。同学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模仿式消费行为中自然会滋生压倒对方而求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我们往往可以看到某寝室某女生穿了件时髦服装,不久,同寝室的其他女生也会悄悄地穿上与之媲美的时装。某女生家本清贫,可为了跟上步伐,穿上一件流行时装,省饭节菜地节俭了一个多月才如愿以偿,某男生买了一名牌产品暂时领了校园新潮流,其他同学也不甘落后,聚“财”力争。这样你追我赶,相互攀比,导致了高消费不断升温。

5.求异心理。喜欢变孩花样,寻求更时兴、更完善的东西,以达到身心各方面的满足,是大学生自发的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大学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所变化和创新。领导校园文化消费的新潮流,是具有强烈好胜心和表现欲的大学生的梦寐以求的。

针对以上各项误区,本人提出几点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要在社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学生们对自身的消费现状需要有更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标准,而不能因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们就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贫困生应正视自身消费现状,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生们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能力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他们的消费欲望并没有衰减。所以,贫困生更要注重正视自身的实际情况。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通过此次调查,我对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在此强烈呼吁当今大学生注重自己的消费观、消费方式,杜绝攀比、浪费等不良现象。

090312230

计科122

谷婷婷


第二篇:高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高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人均每月支出980元

摘要: 中国人传统的疼爱孩子,使孩子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生活,自我生存发展能力很弱,从而造成了不少学生高消费和超前消费的非理性态度方式;许多学生上大学后,对金钱不知道珍惜,这对于他们的未来成长和发展无疑极 ... 又是一年入学时。孩子读大学了,你准备每月给孩子多少零花钱?作为出入大学的新生,你打算一个月花多少钱?这都得有个盘算。为此,8月以来,本报记者分别选取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及在汉的三本院校、高职高专,随机采访调查了数十名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学段从大一到大三,以问卷形式调查他们的每月消费,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高校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图: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很多90后学生依靠家长给钱,已经习惯了高消费。(EDUALPHA/供图)

刚开学是花钱的大头

置办“行头”近万元

今年的大一新生上大学前购置价值不菲的“装备”,让不少家长有些吃不消。

今年,汉阳市民李秀的女儿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高考之前,我就答应女儿,她考上一本大学,给她2000元钱作为奖励,这笔钱任她自由支配。”李秀说,女儿通知书来了之后,她就按约定将钱给了女儿,很快,女儿就用2000元买了一部手机。“过了几天,女儿跟我说同学都在准备买笔记本电脑、MP3、MP4等。于是,她又跟我提出购买一部电脑和一部MP4。”李秀说,这“两大件”一下子又花去了六千多元,加上入学前她为女儿置办的1000多元的衣物,总花费已经近万元。

“如果人家的孩子都买手机、电脑,我们的孩子没有,不仅孩子不高兴,家长也感觉不好受。”李秀无奈地说,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如果他们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会找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掏腰包”。

到校之后,花钱的地方也不少。“洗漱用品70元,手机话费100元,衣服320元,网费200元,学习资料费150元。”开学到校仅3天,华中科技大学的小黄就已经用掉了800多元,面对接下来在学校需要开支的其他费用,她尚无预算。“每学期开学都需要购置一些日常用品,开销大也是没有办法的。”

而她的室友小陈除了购置日常用品花销了700元,另外买新手机花了1600元,和朋友聚会、吃饭、唱歌共用掉近800元,开学这几天就开销3000多元。

爱吃、爱玩、爱美、爱读书

消费集中在四方面

爱吃、爱玩、爱美、爱读书……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正处在消费欲望最旺盛的时期。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四大方面。

在被调查的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占四成左右,买衣服支出占一至两成,休闲娱乐、健身占一成,买书、文具、学习用品等占一成,人际交往占约一成,其他消费占一成。

在“吃”上,个别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越来越高端的趋势。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王同学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大学食堂的饭菜已经非常丰富,但不少有条件的同学还是会约几个好友,时不时到外面改善伙食。他们去的餐厅有的很高档,两三个人花费就要三四百元。调查显示,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部分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女生喜欢化妆品、衣服,男生喜欢手机、电脑、PSP这些电子产品。记者了解到,普通手机、电脑、数码相机在大学生中已经不新鲜了,而PSP、高档手机、便携电视等“新三样”才是现在很多学生开学前的追求目标。

“人情”花费一年下来也不少。同学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和女友回家见父母、实习请老师吃饭……这些必要的社会活动频繁,开支也不少。据统计,近六成大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聚会聚餐中每年要花费600元以上,近三成的大学生这类花费在1000元左右,一成左右的学生每年要花费数千元。

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电子产品花费颇大

调查中,记者注意到,上网费成了消费热点。该调查显示,每月100元到200元的上网费占据较大的比例。

此外,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聊天、发短信、上网等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通信费在50元左右的占到了三成,月花费高于80元的占到40%。此外,有超过23%的大学生通信费预计花费100元—200元。不少学生坦言,如今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除了话费,还要支付相应的网络流量费等,开销也越来越大。一些学生甚至表示自己的通信费用已经占到了生活费的10%左右。

与此相反,购书人群则从大一到大四递减,每月在书报上开支不足50元的占到了七成。从调查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高年级的大学生更侧重使用学校图书馆等教育资源;二是掌上电脑、MP4、ipod、手机等电子产品越来越发达,直接造成网络书籍、电子杂志的普及;三是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导致学生生活的复杂化,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多余的精力”花费在阅读上。

“计划意识”有待加强

日子过得“前松后紧”

调查中,四成左右的学生都表示“钱不够花”,“每个月月初、月中比较宽松,越往后去越窘迫”,以后的日子只好节衣缩食。“学校旁边有个大卖场,里面有很多的店铺,卖啥的都有,每天吃完晚饭后,总和同学去那消费,每个月1000元的生活费也就是这么不知不觉地花光了。”武汉科技大学大二女生小鹃说。

在回答“本月超支了你会怎么办?”的问题时,近一半的学生选择“先花下个月的”,20.22%的学生则选择“向父母打电话要钱”,少部分学生则选择“勤工俭学”、“找同学借”,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家长的依赖性非常强。

调查显示,大学生还没有相应的理财观念和水平。“我从来都没有记账的习惯,钱都是稀里糊涂地花,等去ATM取款时才知道已经没钱了。每个月900多元的生活费往往熬不到月末,最后只好向家里?求救?。”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大二男生刘本浩说。

将每天的日常消费都记在本子上,这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哪些地方花了多少钱,及时纠正不合理的消费习惯。然而,在记者的调查中,有记账习惯的学生不到三成。

经济来源主要靠爹妈

消费层次呈两极分化

尽管大学生在校外打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大学生还是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爸爸、妈妈都是工薪族,但还是尽最大努力供我上学,所以能省还是要省。”大二学生刘盼说。

看到父母为自己上学花费很多,刘盼表示,自己心里也感觉很愧疚,但毕竟自己还没有上班,

不能挣钱。假期打工挣的那点钱,贴补一下平常的生活还行,要是供自己上学,确实十分困难,“没有办法,只能靠老爸、老妈了。”他说。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经济消费水平、消费构成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和差别,其中年消费(不含学杂费和住宿费)最高的达到2.22万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3600元,比较节约的学生一年消费在1万元左右。这其中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通过自主创业或勤工俭学来补充生活费的不到两成。从男、女生年消费额对比来看,女生在花钱精打细算方面要远远高于平均水平。

消费高于父母感念挣钱不易

绝大多数学生“心难安”

“算算每月的消费账,心情很复杂!”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的李同学在接受调查时,表示自己每月生活费是父母工资的一半。

本报的调查结果也显示,4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消费水平高于父母,只有16%的学生认为自己消费水平低于父母,其余的选择“基本相同”或“很难说清”。但具体到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数据却有分歧。58%的农村大学生认为自己消费水平高于父母,而城市大学生大多认为自己消费水平低于父母。消费水平高于父母,不等于就是“心安理得”,调查中,月消费超过1200元的学生,超过九成认为自己“该反省反省了”。家住安徽省马鞍山市的华师大二学生小赵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

小赵对记者说:“我家条件还不错,大一刚来时,想着长这么大第一次要离家那么久,父母怕我亏待了自己,出门给我准备了1万块钱,没想到两个月不到就花光了。”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刚开学,食堂吃不惯。早饭去楼下吃牛肉面6块;中午在学校旁边炒个小炒,其他一算也要12块左右;晚饭就去打个盖饭,10块;晚上拉着寝室的哥们出去喝酒,要面子,基本上都是我请客,这一餐基本就要个六七十块了;衣服长这么大从来没自己动手洗过,都是拿洗衣店去洗,再加上什么抽烟、买水、网费、出去玩什么的,杂七杂八一算下来,一个月光这些就花了两千多。”

他接着说:“这还不算大头,自己在家随手惯了,一不小心手机就丢了,二话没说去买了个新的,花了两千多。刚来学校,喜欢打电话,跟家里人联系,跟朋友联系,邀请那边朋友到武汉来玩,来了吧你也要接待一下,吃饭啊,出去玩啊,也是少不了的……于是,两个月不到,这一万块就没了。”

说起这些,小赵现在还有些心疼,“现在渐渐约管住自己了,都去食堂吃,中午花个六七块就够了,衣服呢也自己洗,也知道怎么用钱了,现在一个月生活费900元足矣。”小赵说自己在这一年的变化已经让父母刮目相看了。“我发现读大学时特别会花钱,一个月平均要花掉900多元,但是工作以后,才知道生活不易,1500元的工资除去租房、水电、吃饭、交际外,也剩不下多少了,所以更了解挣钱的辛苦,想着父母按月给我们生活费,是多么不容易!”一名刚刚毕业的学生说。

“晒”账单人均月支出980元

学生谈心:想节省点花,但遇到好吃好玩的又有点“HOLD不住”。

家长语录:开销是有点大,但是他从来没有一个人在外面生活过,也不懂得节约和计划用钱,慢慢就好了,不能让他受苦啊。

老师声音:按需支取,量入而出,切忌冲动消费;心系社会,胸怀国家,要有感恩的心。

专家建议:大学的学费对不少家庭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那些可有可无的奢侈品没有必要一次配齐。大学生需要什么,应该靠自己打工挣钱去买,只有自己去体验过劳动的艰辛,经历过磨练,才更有利于今后的成长和更好地适应社会。

受访学生平均计算

每月800元或是“标配”

“一月二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千三千是大户。”某高校网站BBS上的顺口溜,反映出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差异性。

小李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他表示自己从来不亏待自己,花钱比较大手大脚。他简单向记者介绍了一下他的日常开销“过早,牛肉面7元;中午一个小炒、一瓶饮料总计14元。晚饭炒饭或者盖饭,素的6元,荤的10元;夜宵是泡面加火腿肠,总计6元。偶尔出去喝酒,25元。平日衣服给洗衣店10—20元/周;平日杂七杂八的(如游戏点卡)120元/月,在外上网一个月也要几百块。每个星期还要留200元机动资金出去玩。

记者简单算了一下,小李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是1850元。

而同样是大二学生的小张,却表示自己一个月家里补贴300元就够了,运气好甚至不需要伸手找家里要钱。“每天都在食堂吃,早饭3元,中午和晚上都是6块,没有消夜的习惯,每周日也有次聚餐,AA制每个人只需出20元,课余时间用来写稿赚钱,因此也没有太多需要花钱的地方,一个月如果按花费来算大概也需要个800元左右,但因为自己在一些比较有名气的网站进行文字工作赚钱,一个月少说也有500元的收入,所以基本上给家里的负担还是比较小的。”

更多的学生,则介于小李和小张之间。记者对采访到的60余位学生月消费数据进行算数平均,980元是个中间数。

家长内心相当纠结

给多怕浪费给少怕不够

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给多少,才既能让孩子够用又不浪费?

陕西省宝鸡市的李女士,去年整个夏天都比较开心,儿子考上了武汉大学,录取的也是热门

专业。为了奖励儿子,李女士拿出多年的积蓄,给儿子买了手机、笔记本电脑,儿子也非常开心。很快,李女士又纠结起来因为儿子的生活费。她原本计划一月给儿子800元的生活费,但儿子说不够,要求再添200元。

李女士说,老公下岗,一家人的生活全靠自己的工资,一个月1000元,家里负担太重,也害怕儿子手头钱多了,养成乱花钱的习惯;但不给吧,真怕儿子钱不够花,委屈了儿子。

而家庭条件稍好一点的戴先生,对儿子每月2400元的生活费,倒不是很介意。戴先生的儿子去年考上了武汉理工大学。对于儿子在学校的开销,戴先生说,开学时给孩子的4000块钱本是三个月的开销,但过了不到一个月,儿子就说钱已经用光了。“开销是有点大,但是他从来没有一个人在外面生活过,也不懂得节约和计划用钱,慢慢就好了,不能让他受苦啊。”

而在湖南长沙县一家印刷公司当会计的李先生表示,孩子大了,消费需要有“计划”。李先生的女儿今年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对于女儿的消费观,李先生这样说,上学之前,已经带女儿来武汉“实地考察”了一番,回去以后,和女儿一起把在武汉旅游的#5@p核算了一下,一起分析分析哪些是必要消费,哪些是冲动消费,同时让女儿自己想想,如果真上大学了,一个月要多少生活费。最后按女儿报的数给,培养孩子的消费观念。”

当记者询问女儿究竟报了多少时,李先生笑着说:“女儿报了个一千,我蛮开心的,还比较合理。”不过随后李先生也补充了一下,如果女儿不够用,找家里要,当然也会给,天下哪有不心疼儿女的父母呢?

消费水平要量入为出

老师普遍认为消费应有计划

对于学生每月的花费,老师们是如何看待的?记者带着问卷调查报告,采访了一些高校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

“从我教学这两年的观察发现,?90后?明显在消费上高于80后了。有些学生实在是太敢花钱了,我真的不敢想他们如果没有钱该怎么办。”一名辅导员表示,而很多80后学生也对90后的消费水平感慨不已。他认为,学生的消费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家庭实力,但如果学生不能进行“计划消费”,最终会导致铺张浪费。

但他表示,“?奢侈型?消费的学生属于比较极端的例子,在校园中并不多见。学校不方便干涉学生的支出情况,只能做正确地引导。”

中南民族大学钱文斌老师表示,如果学生有心节约,一个月的支出应该不至于超过千元。“比如吃饭,大学食堂有国家给予补贴,一餐饭大概六元足矣,而且比校外安全、卫生。”

钱老师告诉记者,大学生主要是购买一些硬件设备比较花钱,比如笔记本电脑,MP4之类的,又由于缺乏理财的观念,花钱比较大手大脚。他建议父母,一次不要给太多钱。有的父母一次给了四个月生活费,没想到孩子两个月不到就花光了,又向家里要,这样是不好的。家长可以分次给,比如每个月或者3个星期给一次,培养一下孩子的理财观念。生活一段时

间以后会慢慢适应的,花钱就会比较克制了。此外,钱老师还建议大学生可以打一下工,培养一下社会经验,充实一下大学生活。

而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的刘美中老师认为,大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知识,也要学习如何生活,合理分配生活费是很重要的。有的同学长期泡在网吧,像游戏点卡这种费用就是非必要支出,应减少。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要真正进入社会,所以要心系社会,胸怀国家,同时也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谢谢养育你的父母,体会到生活费的来之不易,不要大手大脚,浪费父母辛苦挣来的钱。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专家称经历磨难才能成长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博士吴一鸣表示,在中国,一向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孩子考上大学了,就要钱给钱,要物买物,这不仅导致部分家庭财政透支,还容易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的坏习惯。“大学生需要什么,应该靠自己打工挣钱去买,只有自己去体验过劳动的艰辛,经历过磨练,才更有利于今后的成长和更好地适应社会。”

吴一鸣说,目前来说,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很多90后学生依靠家长给钱,不愁吃不愁穿,已经习惯了高消费。较之于十几年前的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有了许多新的变化,特别是在消费需要、态度和行为方面表现出了与以前不同的特点。“一方面,中国人传统的疼爱孩子而实际上又是?陷害?孩子的文化观念和教养方式,使孩子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生活,自我生存发展能力很弱,从而造成了不少学生高消费和超前消费的非理性态度方式;另一方面,又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消极的享乐主义消费文化的影响,许多学生上大学后,对金钱不知道珍惜,这对于他们的未来成长和发展无疑极其不利。 ”

吴一鸣建议,目前,高校寝室基本安装了固定电话,图书馆、教学楼内也随处可见卡式电话,教学楼内都设置了机房,学生上网十分方便,手机、电脑等并非是大学生活的必需品。我们应借鉴西方“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的做法,对孩子,给他们营造一个适合的环境即可,要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奢侈攀比要不得,盲目跟风要不得,提前消费要不得,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一位“励志型”大学生的月账单

性别男(大二)

早餐不吃

中餐食堂打饭12元

晚饭学校周边10元

消夜泡面+火腿肠+水8元日常必须支出总计100元娱乐支出上网费200元,打球买水之类一个月花大概50元其他支出每周聚餐,每次30元左右消费习惯无是否打工有,做文字类兼

总计300元左右

备注:比较少向家里要钱,如果运气比较好,这个月赚得多可不用找家里要钱

一个月以30日计算

更多相关推荐: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的消费结构和习惯对未来主要社会消费群...

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有很大变化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期间是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

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查报告总结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心理分析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调查对象以昆明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为主调查项目消费结构及消费倾向调查范围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在校大学生调查时间20xx年5月调查形式调查...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随之增长的还有人们的消费水平在中国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她们引领潮流追求时尚是我国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情况更需要我们全...

作业:关于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消费领域中也出现了崇洋消费炫富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不理性的消费方式作为引领消费时尚和前沿...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1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姓名学号学院班级目录一问题的提出3二问卷情况32三数据统计与分析3四大学生消费心理原因分析6五结论与建议8附录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问卷9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目录一摘要二问卷方案概况1研究背景及目的2研究内容三问卷调查概况四研究方法五现状分析1图像分析描述2存在的问题六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原因分析七结论及建议八总结附录一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问卷一...

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查报告

大学生月消费状况调查报告班级组长联系方式组员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和精神文化的不断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由于大学生所处的年龄及其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观...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论文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论文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专业电子商务论文题目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正逐步成为引领消费市场的最新潮流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他们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显得尤为...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汽车工程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092班指导老师郝以宏调查人员黄方莉王丹朱银银唐婷陈佳琪张霞调查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作为社会特殊消费群体的大学生的消费观呈现出多种特点这些特点...

关于男女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与差异的数据分析报告

关于男女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与差异的数据分析报告班级100903姓名李杰学号100903118关于男女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与差异的数据分析报告摘要数据是抽象的尤其是海量数据面对大量零乱的数据人的大脑很难直接对大量数...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一社会实践调研方案1二社会实践调研报告1三社会实践教学考核手册1四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五附件一问卷1六附件二数据分析1七附件三访谈记录1八附件四照片代表性照片复制在word上页码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按照目录内容装订...

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