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性学习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4.4.20

小组合作性学习的调查报告

合作学习是具有时代精神的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今天社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需要合作,越来越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与能力,也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学各科教学开始关注和实践“合作学习”这一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开始得以重视和应用。但是由于教师对课题本身的含义或学科教学特点掌握不清,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常常还在一种比较浅的层面上展开,因而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致使很多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往往徒有虚表而效果不佳。基于以上原因,特进行本次调查,目的旨在通过调查、寻找、分析问题及原因所在,制订解决对策,使小组合作学习能真正起到改进课堂教学机制、教学方式及教学的组织形式,真正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的目的。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谈话、听课、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问卷调查为主,对初一(十二)班6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有效。调查后还对一些学生进行相应的座谈了解,并深入课堂进行了验证性听课。

三、调查的内容

调查涉及12个方面问题,主要包括:1. 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兴趣;2. 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形式;3.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内容;4.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5.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效果(详见问卷调查表)。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回收的60份问卷逐次统计以及与有关教师、学生的座谈可以看到中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作用认识比较充分,老师提出的合作讨论的问题较有价值,因而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当前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没有以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为根本,仅仅流于形式,使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精神在课堂上一种时尚的表现主要表现在:

(一)小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

前后座位四人一组,是一种较为方便的组合方式,但凝固单一的小组合作形式,逐步产生小组合作学习内部各成员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少数尖子学生表演的舞台,使得个别学生成为教师的代言人,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忽视,许多学生采取旁观的态度,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得不到锻炼,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你经常发表自己的观点吗?”选择回答经常的占51.6%,偶尔回答的占37.5%,几乎不回答的占10.9%。其中选择后两个答案的都是自认为学习成绩中等或不太好的。

(二)小组内部责任分工不够明确

合作学习前没有作预先的准备,想到哪说到哪,多数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算完事,而对于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常常不置可否,因而讨论无法深化。从“你们班小组合作学习有明确分工吗?”这一问题的统计的结果36.6%认为没有;从“你班小组合作学习老师提出问题后什么时间讨论?”选择老师提出问题就讨论的占49.9%,独立思考后讨论的占28.1%,两者兼有者占22.0%;从“你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时知道应怎么做吗?”选择知道的仅占55.0%的结果;以及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对某个问题有争论,你会怎么做?”选择听取学习优秀同学的占44.4%,选择记录下来全班讨论的占50.2%,选择不了了之的占5.4%等情形来看,小组合作学习还没有真正合作起来。

(三)缺乏必要的评价机制和评价反馈

从“你班小组合作学习后对其中探讨的问题怎么处理?”选择在全班交流评价的占65.3%,偶尔交流评价的占26.5%,就此结束的占8.2%和第10题选择每次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表现

情况都有评价的占30.2%,有时有的占48.0%,没有的占21.8%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有合作、无竞争,表现好坏无所谓状态,缺乏科学、积极的激励、反馈等评价机制,学生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合作的需要,缺少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四)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和结论

从问卷调查中的大多数问题及师生座谈、听课中了解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合作学习过程往往是匆匆开始、草草收场,对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讨论最后总喜欢以其认为唯一正确的答案来评定小组合作学习所得出的不同的各种结论。

通过对调查问卷及谈话、听课情况的反馈分析,笔者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师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够明确。通过与教师的交谈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仅仅把小组合作学习看作是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问卷中少数学生认为合作学习轻松好玩,而它真正的意义却在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2.学生合作意识较差,合作技能较低。合作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往往导致合作活动流于形式,对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感到困惑,不知所措;对讨论过程中结论、问题等缺少记录、比较、分析,造成合作成员讨论时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即草草了事,讨论很难深入,合作学习难以落到实处。

3.小组合作之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49.9%的同学选择老师提出问题就讨论,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展开讨论、研究,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容易被他人同化,造成合作时“人云亦云”的现象,同时思考问题的程度不会缜密、深刻,致使对问题的研究讨论难以深化。

4.小组合作时未能创设营造应有的情境。合作学习前没有创设应有的条件为有效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合作时又没有给予充裕的时间,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只顾预设,不问生成,造成合作时疲于应付,无从下手,往往是虎头蛇尾,学生无法从容进行实验、探索、讨论,只得草草收场。

5.教师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通过调查了解,我们清楚地看到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学”的意义,教师常常只成为事后的评论员,而不能积极参与并引领学生“学”的全过程,对一些普遍问题不能及时适当的提供变式来帮助学生解疑,以至使教学活动出现东扯西拉的思维混乱,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6.缺少评价激励机制。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掌握了一种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方式和技巧,能促进合作学习效果的提高。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看,评价的方式可以调节群体的成员学习性质和方式,从而改善、协调群体内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而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泛泛说一说某某小组表现不错,某某同学表现优佳,没有针对性、有个性的评价,从问卷调查的第10题来看,还有大约21。8%的课堂根本没有任何评价。

五、思考与建议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强化角色意识

开展合作学习,首先应合理地划分好学习小组,由于中学生好奇心强,学生之间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学习小组应该灵活组合,这更有利于学生愉快地进行合作,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组建学习小组,应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家庭情况、性别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或“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合作小组,采用“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机制开展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负责者、记录员、资料员、评分员、汇报员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合作的可能性,使每

个成员都有责任、有事做,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合作的效率。

(二)注重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

针对中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强烈及浮躁而不踏实的特征,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在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基础上,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首先要训练和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怎样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怎样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怎样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开展争论和辩论,尤其是表述自己新的观点和思想,并以虚心诚恳的态度接纳别人的正确意见等,在合作中让各人的智慧大放异彩。

(三)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教给小组合作方法,提高合作效率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教师的引领作用,教师应重视“引”,大胆“放”,抓住合作契机及时引导。可以在新知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引导;在灵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中努力丰富文本和自我中引导;在小组合作的有效方法和形式上加以引导等。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积极采取讨论、举例、引证、实验、归纳、演绎等探究形式,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自始至终营造民主、和谐的合作气氛,既不失时机地点拨,又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完善,教师通过观察、参与(合作学习的一分子)、巡视、指导等方式积极参与调控,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自强、合作探究的学风和习惯。

(四)不图热闹,讲究实效

中学生合作学习要注重其实效性,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在需要时、重要处、均受益的前提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注意避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例: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避免合作交流时“人云亦云”的现象;避免造成“摆样子”、“走过场”、“赶时髦”的现象;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力戒合作学习“假”与“浮”;合作学习的形式、内容及评价等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既要注意预设,更要重视生成,要因时、因地、因情、因人制宜等等。

(五)切实加强交流与评价

小组之间缺乏交流与评价,容易迷失方向、产生冲突。让学生之间把合作的学习情况进行大组充分交流并对之进行适当的评价,既可以拓展思维,营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环境,又能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交往合作能力。如果评价以小组为对象,必然导致学生小组或群体之间竞争性行为,群体之间的竞争又促进群体内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形成更强的竞争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帮助远远比教师仅仅针对学生个体的指导性行为更有效力。为了不致使班级群体出现分化、敌对的现象,可以考虑在一定的时期内按适当比例更换小组的成员构成,对学生尽可能的采取积极、多元多维的评价方式和标准,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六)用系统、整体、动态的观念看待合作学习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这种学习方式并不是自我独立、互不相关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自觉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积极能动地参与读书,参与各项探究学习活动,参与质疑解难,大胆发表有创见性的体会和看法;教师也应发挥其应有的引领作用,参与小组学习,及时掌握学情,及时捕捉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疑难之处,整合各种因素,用系统、发展的观点调控合作过程,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第二篇:综合性学习调查报告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调查报告

导语: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它体现了《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精神,突破了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学习模式。那么,如此一种新型的课型,我们到底该怎么上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以民主调查之机,在对我校部分语文教师问卷走访的同时,还广泛与八年级学生交流谈心,得出了一些结论。

调查时间:二零一二年六月十八日至六月二十五日

调查地点:信阳光山县xx中学

调查对象:xx中学语文教师曾老师 八年级全体学生

调查方法:走访、问卷

调 查 人:xxx

前 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确切说,语文综合性学习现在已经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大体现,尽管广大语文教师在思想意识上都对语文综合性学习高度重视,然而面对全新的课程、新型的学习形式、空间广阔的学习内容,不少老师都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下面,我就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所作的调查谈谈自己的几点结论和认识:

一、存在的现状和对策

1、思想上没有认识上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但是我们很多教师仍然按照从前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将综合性学习片面理解成为作文教学,写作训练等等,忽略了其现实指向意义,并且缺乏语文观念,对身边和社会现象及国计民生不关心,自然无

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的效果自然差强人意。要扭转这一局面恐怕首先要积极解决转变观念的问题。

2、没有真正进入综合性学习的广阔空间

在许多教师看来,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就是要落实教材中所涉及的一些活动项目,把教材中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当做了“规定”,当做了“任务”,于是,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从内容到形式出现了千人一面齐步走的情况。教师应该跳出教材的框架,积极地自主开发一些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其实,综合性学习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可以是活动类的,也可以是研究类的;可以是自然类话题,也可以是社会类话题;可以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开发一些活动项目,还可以从教材(课文中)开发一些研究的话题。只有活动的内容丰富了,贴近学生实际了,综合性学习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才能够真正发挥出综合性学习的功能和价值。

3.没有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由于有的综合性学习的选题过于专业化,技术化,尤其是在实施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把握不住着力点,所以有时给人的感觉是综合性学习变成了科学课(自然课,化学课等),变成了历史课,变成了时事课等等。在这个问题上,教师首先要明确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开展综合性学习,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尽管综合性学习较大程度上体现了“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但它归根到底是语文,是基于语文的延伸和拓展。当然,在语文课程中可以学习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等,培养他们诸如探究科学等方面的兴趣,但语文教学不能越俎代庖,语文课不能也不可能替代其他学科的课。

4.教师在实施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位置有待调整

目前在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所做的工作主要在两点上:①给学生提要求,提任务;②在活动综期组织一次综合性学习的“综端展示”,至于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什么,什么时候该做些什么,很多教师不甚明了。真正的

做法是:放下架子,摆正位置,诚心诚意做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人,自始至终做一个学生自主活动的支持者和引路者!

二、走访调查结果展示

综合性学习在目前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只要我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些不足,从观念上去转变这些不足,从行动上弥补这些不足,相信在每位语文教师的教学中,综合性学习会发挥其相应的作用并体现其相应的价值,最终会使得学生的成绩效果彰显出来。而我校部分教师正是在观念上靠近,行动上积极,因此综合性学习教学进行的是如火如荼,取得良好成效。走访的曾老师能积极转变自身观念,把综合性学习当做必读课文一样处理,通过搜索资料—展示成果—总结评价—进行写作这样一个环节来设计教学,收获颇丰。现在将曾老师具体操作如下展示:

1. 制订方案,搜索资料

首先指导学生依据专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角度,分组制订各自的研究方案。其次,学生根据各自的特长,自愿结合,分成绘画小组、讲述小组、演唱小组、舞蹈小组等并制订出研究方案,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根据既定的方案,或进行实地考擦,或到图书馆查阅,或上网搜索资料。

2.形式多样,展示成果

学生把搜集来的资料去粗取精,整理归纳,并就各自的特长,与人合作,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特长(成果),在给人以美的熏陶和知识的传播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知识,乐趣和成就感,这就更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语文特色”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3.归纳总结,作出评价

一节课上完了,其中,总有一些亮点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也总有一些不足让我们遗憾。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和学生要及时归纳总结,对于做得好的要继续保

持;针对不足,找出原因及弥补的方法,力争下次活动会开展的更成功。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更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4.借助素材,进行写作

学生在搜集资料和展示成果时,肯定有一些感触和深思,那么,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及时指导学生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写作。它既可以是片段式的(如:体验,启发,感受,评价等),也可以是一篇完整的作文。这样就使得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从而避免了写“说大话、说空话”的无味作文。

当然,以上环节的进行是需要花大力气和精力在课下准备的,我们老师只有在课下时间多花心思,多动脑筋,愿意上这样的新型课堂,那么“一份耕耘,一分收获”,自然会功夫不负有心人,整体成绩便会拔节。而曾老师的班级(八二班),从七年级下期期末平均八十三分飞跃到如今八上期中平均分九十二分,这便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善教勤练的最好证明。

以上是教师和班级学生成功的案例,看到此处,或许有老师会问:那么你校整体语文教学都是如此费尽心力并取得优异成绩吗?这个不然,前文已经提到现在总体语文教学还在遵循传统模式,对新型课堂存在排斥和畏难情绪,这里不再赘述,现附上问卷调查结果,旨在希望发人生省,大家能够重视起对综合性学习的教与学。

附录一:调查问卷

1、你班语文课堂关于综合性学习部分是如何操作的?

a、直接读读作了解 b、有的写作文 c、跳过直接进入作文训练

2、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怎样?

a、不积极b、很积极c、一般般

3、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a、不能 b、很主动

4、是否每位同学都参与了活动?

a、不是 b、是

5、是否从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学会了合作?

a、没有b、有一点c、很大提高

6、接下来的作文写作有没有困难?

a、没有b、有一点c、压根不会

7、课外的常识如俗语、成语、诗词常识有没有收获?

a、没有b、有一点c、很多

8、大家平常获取知识除了课堂还有哪些渠道?

a、老师b、网络c、报纸 d、电视

9、你们班的综合性学习方式有哪些?

a、小组合作b、学生自读c、教师讲授

附录二:调查问卷结果

上述的附录一中,共计九个小题,全部围绕综合性学习开展情况来问答。然而,参与调查问卷的一百二十多名学生中,除了曾老师所带的二班四十一人外,其余两个班级的答案颇令人吃惊。约67%的学生回答显示在综合性学习课上,教师只是负责导入课堂,明确目标,剩余的就是学生自读并且自主记忆,然后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作文。而课堂过程中,只有少数“好学生”能自律自学,主动参与并且快速作文,大多数只会望文兴叹。说到课外知识的来源,除了教师基本上再无其他途径。

这些结果不得不令人震惊和反思!新课程的要求下达了好几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阶段(7~9年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一是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二是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课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三是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四是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摘引资料的出处。)关于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先进教学经验我们也在做,为何综合性学习这一块始终停滞不前?从学生的回答我们不能看出,教师的责任是首要的,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个人认为上好综合性学习课,当务之急是需要做到:

首先,教师应制定学习活动的目标,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

目标的确定不要盲目求全、求高、求深,而应当从当地学生的实际和可能出发,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能力上面,而不急于出成果。即使一堂课完不成目标,我也不应急于求成为图赶课而草草了事。

其次,和学生一起设计、制定活动计划、安排好活动时间表。

时间进程及安排尽可能具体一些,让每段时间的活动内容明白一些,同时注意灵活性,能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清楚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组织协调,学生明确任务,有计划、有序列地展开活动。什么都不管、放任自流和什么都包办代替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最后,大胆放手。

说到这里,有些教师不免会发问:全部放手与学生岂不是会出现“抢堂”“骚乱”现象?诚然,万事开头难,但我们如果不去尝试,那么等待的只有平淡无奇的课堂和平平踏踏的成绩。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予他们充分信任,并且课下调教

几个小主持人,班委协调纪律,奖惩机制明确,自然第二次、第三次就不会出现乱哄哄的课堂了,我们在一旁只负责指导工作,岂不是比平时轻松许多?

总之,三年来的语文教学,我明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意图,也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点探索,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确实体现了“大语文观”——生活即语文。通过自主性活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全面提高自己整体语文素养。这才是综合性学习开设的根本目的,也是新课改下人文性的体现,我们作为老师不应该惧怕它,而是教给学生“授鱼”的方法,让他们在学海中捕获更多,满载而归。

报告人:xxx 2012-11-5

更多相关推荐:
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查报告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调查报告分析一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本校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效性问题分析研究及制定解决对策使小组合作学习能真正起到改进课堂教学机制教学方式及教学的组织形式切实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与合作精...

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情况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一调查目的合作学习是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今天社会的各个领域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也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开始关注...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调研报告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调研报告调查者梁娜妹陈思静郭同喜周君在新课改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情形下易县西陵中学走在了课改前沿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成为课堂的主流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

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查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查报告高二数学组xxx一、调查目的本学期开学初,听取了北师大韩立福教授的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理论,经过一学期实践,虽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是在一种比较浅的层面上展开,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致使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查报告

孙祖中学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调查报告我校自从20xx年春天开学以来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先后组织部分与全体一线教师赴马牧池中学平邑街道三中学习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且又邀请现教研室领导马牧池中学城关实验中学骨...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研究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研究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课程改革已经经过了几个春秋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确实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等诸多好处但现实中的课...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调查报告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的调查报告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实施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和勇于质难问疑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我校开展初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探索实践和研究已有三年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1)

数学合作学习情况学生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你好本次调查是为了了解大家课堂上真实的学习心态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以及存在困难等内容调查结果不公布不评比只为老师研究提供依据请同学们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填表时不要讨论填完...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的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的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提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中期报告

西安市基础教育20xx年度规划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时间20xx年12月2日注表格可拉伸页数不限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报告 (1)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报告漕河中心小学课题组撰稿人刘冬凉一问题的提出1研究的背景20xx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龙江镇中心学校课题名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负责人王德成课题成员赵刚纪海艳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小组合作学习调查报告(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