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全开题报告

时间:2024.4.20

一、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 选题意义

选择“基于生态安全理念的工业区用地优化研究”为题,主要原因在于最近所参与的“长沙xxx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项目涉及到湖南天心环保工业园用地规划。生态安全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出现的一个新的热点研究领域,它和经济安全、政治安全一样,是构成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之一。目前在国内,生态安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本概念尚未统一,生态安全以多样化的形式出现。

土地是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具有生产和生态双重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目前我国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大多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土地生态安全问题。本文以对土地进行生态安全评价为基础,科学地评价和衡量某种活动对土地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进而优化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一条重要的途径。

2. 研究价值

21世纪将是生态环保的世纪,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将成为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的必须条件。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已不仅是现实选择,更是城市共同的奋斗目标。生态安全是实现生态城市的目标之一,目前生态安全的研究以流域、区域等范围内的生态安全评价、改善为主,多是针对某个大范围区域的国土规划、农业用地和自然保护地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博弈关系展开,对于城区内建设用地等中微观视域的生态安全的系统研究较少,对某种典型建设区(如工业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研究则少之又少。

在城市规划体系内,反规划、非建设用地规划、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等已经开始了积极解决城市发展的生态安全保障问题的探索。本文以城市建设活动范围内的实质物质空间系统——城市用地的开发利用活动为对象,对湖南天心环保工业园的建设用地总体结构中各主要单项功能用地数量与城市生态安全的关系、用地相关开发强度的限定等内容进行研究,以实现在建设用地不断动态优化过程中,持续地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规避生态风险,加强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做到从单项到总体都满足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要求,为中微观层面典型地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系统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国外生态安全方面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1941年 AldoLeopold 提出了土地健康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土地功能状况的评价,此后关于生态系统和环境安全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

土地生态安全研究涉及的相关学科颇多,如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土地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伦理学、系统学、环保科学等。HaroldS.J.Zald在对美国俄勒冈州海岸山脉区域的生态状况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研究中,以量化的空间范围和草秃变化的格局,评价了研究范围内草原光秃的数量和植被斑块的平均规模下降程度,指出是土地覆被的空间格局变化导致森林、草原等发展空间的限制,增加了景观斑块破碎损失的风险,并利用遥感技术确定草原面积下降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成为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Morita等根据Kitamur构建的LUGEC(land use and global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摸型,该模型模拟了日本东京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预测土地空间单元在一定时间区段内开发方式的可能性,同时辅以政策引导模拟,预测政策土地利用造成的可能变化。马尔科夫链模型作为描述随机过程的经典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中,该模型基本上不考虑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只利用历史数据和规律情况,通过数学模型推断土地利用变化的发展方向和机率。例如Aoki运用此方法,对东京中心商业区20##年城市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预测。

与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和方法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土地质量评

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在对关于评价方法的研究尚在探索,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综合指数评价法、土地承载力分析法、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方法和生态足迹法等。Izquierdo,AndreaE.,Grau,H.Ricardo等在5阿根廷西北地区土地利用转型和保护一文中,通过阿根廷西北部大范围环境中几十年的土地使用趋势,并结合保护区的人口学分析,将89个行政区域分析单位分为四个生态区域进行土地生态覆盖率为基础的研究。

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关于土地生态系统自身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国内学者高桂芹、韩美,刘勇,郭凤芝等指出,土地生态安全是指特定研究区域内土地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处于一种没有或少受污染威胁的健康、平衡、可持续状态,包括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土地社会生态安全;土地自然生态安全是土地生态安全的核心基础,没有土地的自然生态安全,土地所处的整个系统环境就不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预测研究方面,陈佑启等利用多尺度的统计方法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比较研究了不同尺度规模、不同区域类型上中国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史培军对深圳市1980——1994年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空间转化的研究;邓悦在研究上海市发展特征及未来发展前景后,对未来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预测。

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研究方面,Xiaodanwang等在基《GIS决策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估支持系统及其在西藏高原的应用》一文中,运用生态环境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全耦合方法建立一个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决策支持系统(ESDSS),并通过合并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和层次分析法(AHp)的动态链接库(DLL),通过ArcGIs!矶sualBasic及Arcobjects应用程序,对西藏地区的土地等资源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周万东、肖波、代伟在《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评价》一文中,以江苏省沛县土地利用规划的现状数据和规划数据为依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多目标决策模型对沛县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进行预测评价。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 研究思路

2.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城市生态安全研究动态

    1.3.1城市生态安全研究动态

    1.3.2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相关性研究动态

1.4研究范围的界定

1.5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框架

1.5.1研究内容

1.5.2研究方法

1.5.3研究框架

第二章 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评价基础与评价模式研究

2.1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和特征

    2.1.1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

    2.1.2土地生态安全的特征

2.2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基础

    2.2.1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人地关系理论

    2.2.3景观生态学理论

    2.2.4生态经济学理论

    2.2.5系统科学理论

    2.2.6木桶原理

2.3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式

2.3.1PSR评价模式

2.3.2生态风险评价模式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湖南天心环保工业园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现状

3.1长沙市生态安全现状

    3.1.1长沙城市概况

    3.1.2自然环境现状

    3.1.3人居环境现状

3.2湖南天心环保工业园生态安全现状

3. 2.1自然地理概况

    3.2.2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2.3土地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湖南天心环保工业园用地生态安全评价与用地结构优化研究

4.1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4.1.1指标选取的原则

    4.1.2指标体系的建立

    4.1.3指标释义

4.2土地生态安全过程与结果

    4.2.1数据来源与处理

    4.2.2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4.2.3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4.2.4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标准计算

4.3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4湖南天心环保工业园用地结构优化研究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生态安全的湖南天心环保工业园用地优化对策

5.1在各层次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加强土地生态安全研究

5.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完善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

5.3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5.4加强城市土地的维护与管理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创新点

6.3不足与展望

四、课题在学术方面的创新和预期成果

1. 创新点

1)针对工业区这一特定类型的建设区,构建了中微观层面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2)针对研究范围的现状和园规划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2. 预期成果

2.1 阶段成果

1)对国内外生态安全研究发展历程的进行对比分析,理清脉络,界定土地生态安全的相关概念,形成对土地生态安全发展历程研究的文字。

2)分析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相关因子,形成关于构建工业园区土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研究性文字。

3)分析《长沙市xxxx控规修编》项目过程中的一些阶段性材料和结论,形成针对天心环保工业园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

4)制作调查问卷,并实地考察、探访,并完成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5)参考查阅相关文献,写一篇关于GIS应用在土地生态安全领域的可行性文字。

2.2 最终成果

    通过整合以上各个阶段性成果,征询导师的指导意见,形成《基于生态安全理念的工业区用地优化研究》论文。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措施和进度安排

1. 研究方法及措施

1)查阅文献。查阅生态安全、城市土地开发等相关文献资料,认真分析,理清思路,让每一个章节都有充分的理论和数据支撑。

2)实地调查。实地考察湖南天心环保工业园,走访当地居民,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当地居民对于土地生态安全的意见。

3)比较法。比较国内外土地生态利用、建设生态城市的案例和历程,比较国内外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历程,得出相关结论。

4)专家访谈法。广泛征询专家意见, 通过对谈话内容和问卷调查的客观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4)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研究国内外关于土地生态安全理论,结合长沙xxx控规修编实际项目,探索适合我国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结构。

2. 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

时间: 20##年 3月 20 日 — 9月 15日

内容: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和完成开题报告

2) 第二阶段

时间: 20##年 9月 16日 — 20##年1月 31 日

内容:完成调查问卷及其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3) 第三阶段

时间: 20##年2月 1 日 —4月 15 日

内容:论文修改定稿

4) 第四阶段

时间: 20## 年 4 月 16 日 — 4月 30 日

内容:打印上缴论文

5) 第五阶段

时间:2012 年 5 月 1日-----5月20日

内容:论文答辩

六、已有基础(分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1. 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在xxx有限公司实习期间独立完成《长沙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并获得长沙规划管理局审批通过,成为文化设施专项规划等规划的参考性资料。

在xxx公司实习期间参与《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地区(长沙境内)规划衔接研究报告》的相关工作,已获长沙市规划管理局审批通过.

现正在xxx公司参与《长沙xxx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的编制工作,完成了方案阶段的成果。

2. 已具备条件

1)在xxx公司实习期间,接触了许多长沙市区的项目,了解了长沙市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熟悉了相关规划设计的规范和城市设计方面的优秀方案,阅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和专业书籍。

2)xxx公司能拥有丰富的关于生态城市、工业区开发的相关资料来支持完成这篇研究性论文。

3)《长沙xxx控规修编》项目中参与完成的图纸和文字。

3. 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途径

1)缺乏一些世界性的、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数据,这个将通过咨询有关部门、查阅相关书籍并利用网络来解决。

2)缺乏对一些数学模型、公式的理解与运用,这个将通过认真阅读相关书籍和请教专业人士加以解决。

七、经费预算

八、指导和辅导、论文撰写(试验)的教师

九、指导教师意见:

十、教研室(科研所)审查意见:(对选题报告作出评价,提出是否通过的建议)

十一、学院(系、所)审核意见:

十二、备注:


第二篇: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开题报告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宣城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设计

专    业:    环 境 工 程

班    级: 07环境工程(2)班

姓    名:    王莉

学    号:  07203030242

指导教师:    韦 雪 华

20##年 3 月 1日

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经济快速发展,固体废物的年产生量日益增多,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近年来也大大增加。危险废物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家里的废旧荧光灯管、废旧电器、废镍镉电池,工厂角落里存放的废活性炭、废酸、废碱等。但是,危险废物污染不像废水、废气那样敏感直观,人们对其危害认识不足,治理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废水、废气治理。要正确应对,对危险废物形成正确认识。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废物。分47个大类共600多种,种类多、成分复杂,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其污染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妥善处置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废物。在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废物正随着生活垃圾一起,被随手丢进垃圾筒。殊不知这些是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危险品,随手丢弃无疑是往生活环境中投放“炸弹”。据统计,1997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约为10.6亿吨,县及县以上企业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6亿吨,占总产生量的62.3%。其中危险废物为1077万吨,约占工业固体废物总产生量的1.0%。由于我国对危险废物污染控制工作起步较晚,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和处理处置量都相对较低,约有30%的危险废物在环境中堆存,有的甚至露天堆存或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不仅侵占大量土地,而且废物经雨雪等淋溶浸出有毒有害物质使土地毒化、酸化和碱化,其污染面积往往超出所占土地面积的很多倍,导致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因此,在我国,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重大的环境问题。有鉴于此,为加强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管理,199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并于1996年开始实施。如何控制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的主要问题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将危险废物污染控制列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由于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因此填埋处置标准的制订在综合考虑我国现有技术发展水平及经济能力的前提下,借鉴国内外现有的标准制订经验及教训。标准的制订依据宣城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参照以下的法规和标准。

法规类的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2002]344号)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2003]380号)

《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2008城市生活垃圾与危险废物分类处理和焚烧新技术及排污收费制度国家标准应用指南》

《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

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2003]128号)

关于印发《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环发[2004]161号)

关于落实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有关安排及下一步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4]144号)

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项目复核委托函(环财[2004]22号)

关于严禁建设简易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的紧急通知

《关于贯彻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通知》      (环发[2003]117号)

《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的通知》

                                                (发改价格[2003]1874号)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环发[1998]89号)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办法

标准类的有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   (环发[2004]15号)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   (环发[2004]15号)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               (环发[2003]206号)

《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                 (GB 19217-2003)

《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                 (GB 19218-2003)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    (环发[2003]188号)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3]199号文件)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 18484-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7-2001)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8-200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                (GB 5085.1-1996)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              (GB 5085.2-1996)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 5085.3-199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 12348-1990)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 87-8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国际上的发展状况,参考美国采用的土地填埋体系,借鉴美国《危险废物填埋场最低技术规范》,并参与了其他国家的相关标准、规范等(包括日本的《废弃物处置场技术指针》)。本标准对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选址、设计、施工、运行、封场和运行管理等均提出了环保要求,便于执法监督。

目前我国尚未制订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这给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和混乱。由于没有配套标准,各级环保部门缺乏执法衡量尺度和判别依据,难以有效贯彻实施《固废法》,为控制现有和新、扩、改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的污染,为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贯彻实施《固废法》提供执法依据,制定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十分必要。

作为一名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我们应该学会对周围环境尤其是危险废物的处理,对有些危险废物单独存放,送交有安全处置能力的部门处置。建立有效的回收网络,对危险废物污染进行防治。开展危险废物有效回收,建立有效回收网络,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危险废物进入环境,防治危险废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发展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增强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积极引进先进的处置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一批处置危险废物项目,尽快投入使用,逐步减少危险废物的贮存量。鼓励企业对危险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物转移必须报当地环保部门审批,跨设区市转移必须经移入和移出地设区市环保局同意。严禁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运输单位、接受单位在不按规定办理五联单手续的情况下擅自转移、运输、接受危险废物。严禁任何单位擅自倾倒、堆放和遗弃危险废物。最后,对那些已经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处理,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危险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1、   国外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的发展

 国外发达国家危险废物填埋处置已经有几十年了,填埋工艺管理日趋成熟和完善,美国环保局危险废物填埋设计和建筑最低技术要求是国会在1984年危险固体废物修正案中提出的。国会要求所有新填埋场和地表蓄水池都具有双衬2和沥滤收集,取出系统。为了响应国会的命令,美国环保局出版了系统设计的有关规定和导则。另外,还出版了建筑质量保证程序和最终覆盖的导则,至今这些要求和导则还在使用,先将其主要参数和要求举例如下,供我国各地筹建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时参考。一、双衬层,在双衬层填埋场中,有两层衬层和两层沥滤收集、去除系统。初期沥滤液收集、去除系统位于上衬层上面,而次沥滤液收集、去除系统位于两衬层之间。上衬层是软膜衬层,下衬层是复合衬层系统。在初级沥滤液收集、去除系统中有沥滤液收集池沥滤液收集池中污水要及时排出。要求再次级沥滤收集、去除系统有一适当大小的渗漏速率。渗漏检测池设计指标有两个标准:(1)渗漏监测灵敏度为1加仑每英亩每天;(2)渗漏监测要24 小时。双衬层填埋场要求:(1)LCRSS必须在封场后能安全运行30到50年;(2)要有主LURSS和次LURSS,主LURSS只需要覆盖单元底部(侧壁覆盖是随意的),而次LURSS要覆盖底部和侧壁。二、覆盖层 填埋场覆盖层有一个植被层、一个中间排水层和一个复合衬层系统组成。填埋过程中,在每个填埋单元完成进行这种最终覆盖。另外,设计的覆盖层必须最少保养,允许下面废物沉降。植被覆盖层的最小厚度为2英尺,且其渗滤系数最大为10-7cm/s。中间排水颗粒层厚度最小为1英尺,减少复合衬层上的毛细管上升作用和水头。美国环保局最小渗滤系数为10-2cm/s。覆盖层的作用主要是最大限度的降低雨水渗透。覆盖层的软膜层和压实土层必须在霜冻层以下,软膜厚度最下为0、5mm,但通常使用1mm的软膜。考虑到废物总的沉降后,复合防渗层的最终坡度不得大于2%。三、防渗层材料首先防渗土壤要满足土壤衬层的渗细粉,有些细粉少于20%的土壤也有小于10-7cm/s的水力传导系数,但是往往很难到达。其次塑料指数大于10%。再次粗糙碎片应当筛去,砂要小于10%。含有较大粗颗粒的土壤能形成高水力传导系数砂砾区。最后,材质应当不含直径大于1-2英寸的土粒和石块。污染物在在土壤中渗透机理有两个:一是对流传输,可溶性污染物由于流水的携带而通过土壤衬层;二是分子扩散,污染物因分子扩散而通过土壤衬层。对于合成材料,制造防渗软膜的合成材料有热塑性塑料(聚氯乙烯)、透明热塑性塑料(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合成橡胶(氯丁橡胶),填埋场最普遍使用的是高密度聚乙烯膜。复合防渗层中复合衬层系统比单一的软膜衬层或土壤衬层要优越。因为粘土层上面的渗滤液在粘土衬层中的渗漏受衬层渗透速率、衬层上渗滤液压和衬层总面积的大小控制,如果粘土层紧贴一层软膜,该软膜封住了上表面,即使软膜出现洞缝,沥滤液不会再整个软膜和粘土层之间扩散。四 排水层材质:排水层有颗粒物货合成材料组成,要是用颗粒物器排水物质的主要选择标准是高水力传导率和低毛细强度或虹吸力。用洗净的沙粒做排水层,现在人工合成排水材料被引入到废物管理行业,在相同设计排水能力的条件下,合成排水系统很薄,它比颗粒物排水层要薄得多。合成排水层在填埋场中的应用大大增加了废物的储存空间和处置空间。五、废物沥滤液对防渗层的侵袭方面要注意:1酸能侵蚀土壤,将土壤矿物质溶解生成其他组分。通常当酸通过土壤时,酸溶解有助于它们的中和作用。大量酸进入土壤后,水力传导率明显下降。2水中的其他离子,特别是正离子或阳离子也容易被吸收到土壤的负电荷表面上,这样在粘土颗粒周围形成水合离子区,这就是所谓双扩散区。3有机溶剂能收缩双扩散层,打开液流通道,而且还能凝聚土壤颗粒,把它们拉在一起,使得土壤破裂。而且有机溶剂产生的化学龟裂比干燥引起的土壤龟裂要厉害。

2、国内危险技术填埋技术发展

2.1 我国危险废物概况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危险废物处理起步较晚,能力较低,这几年,已经有所进展。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迅速增长,加之资源化程度比较低,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越来越大、种类繁多、性质复杂,且产生源数量分布广泛,管理难度较大。危险废物对环境的危害日趋严重。特别近几年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非典疫情更显现出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紧迫性。据统计,1995年我国共产生危险废物2618.4万吨,其中45.4%得到综合利用,9.8%得到安全处置,28.9%处于贮存状态,15.8%被排放至环境中。由于危险废物的管理起步晚,所以目前无论从管理法规、管理机构、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理处置还处于低水平阶段。大多数危险废物只是简单堆放或填埋,甚至有一部分危险废物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环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1991年至199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固体废物污染事故近60起,经济损失超过90亿元。加强对危险废物的控制和管理,既是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履行国际公约的责任。如何安全、妥善地处置危险废物已经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1995年10月3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章第二节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经济主管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对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作出界定,制定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技术政策,组织推广先进的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改委编制了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对全国危险废物处置目标、原则、布局、规模投资等进行统筹规划,并完善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力争可以基本实现全国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安全贮存和处置,消除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污染隐患,为人民健康和环境安全提供保障。我国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创新、全面上水平和跨越式发展”的思路,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环保部门率先在全国建成了集物化处理、焚烧、安全填埋为一体的现代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同时对公益事业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坚持环境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定能够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

2.2、我国危险废物填埋技术的发展

由于我国在危险废物处理方面起步较晚,特别是工业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处理方面技术还比较薄弱,整体水平较低。有些危险废物,如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就属于这种性质的废物,必须进行安全填埋,要求如下:

(1)

根据防渗方式的发展变化,填埋场建设历经了3个阶段:自然防渗阶段,20世纪80年代,城市建设的垃圾填埋场普遍未做防渗处理,依靠天然材料阻隔渗沥液,均为简易填埋场或垃圾堆放场;垂直防渗阶段,早期填埋场场采用了帷幕灌浆工艺进行防渗处理;HDPE膜防渗阶段,1997年我国第一个采用HDPE膜防渗的填埋场投入使用,20##年8月后出现了双层HDPE膜防渗的填埋场并投入使用。全填埋场必须有满足要求的防渗层,不得产生二次污染,当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ˉ7cm/s,且厚度大于5米时,可直接采用天然粘土基础层作为防渗层;当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为1.0×10ˉ7cm/s——1.0×10ˉ6cm/s时,可选用复合衬垫层作为防渗层,且高密度聚乙烯的厚度不得低于1.5mm;当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大于1.0×10-6cm/s时,须采用双人工合成衬垫层(高密度聚乙烯)作为防渗层,上层厚度在2.0毫米以上,下层厚度在1.0毫米以上。(2)填埋时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单元式作业,做好清污水分流、减少渗沥水产生量;(3)封场后,经监测、论证和有关部门审定后,才能对土地进行适宜的非农业开发和利用。

2.3. 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的发展

我国前几年建设的垃圾渗沥液污水处理工程,多半为组合采用普通污水处理工艺或将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按照浓度比例放大设计。尽管工程根据环保要求按照一、二级排放标准进行设计、建设,但实际建成投入使用后难以达到三级排放标准,甚至难以连续稳定进行。近几年,我国环卫行业专门从事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研究单位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总结早期垃圾渗沥液污水处理工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并逐步应用于新建垃圾渗沥液处理工程。环卫行业的人员对垃圾渗沥液的性质及处理方法也由原来肤浅的认识逐步上升到新的高境界

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因此垃圾渗沥液产生量相对较少。出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部分填埋场采用了回灌的方法处理垃圾渗沥液,运营成本相对较低。

部分填埋场采用现场对渗沥液进行一定处理,再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最终与城市污水一起处理。与市政污水产生量相比,垃圾渗沥液量所占的比例很小,不会造成明显的冲击负荷,可达到较好处理效果。国外的研究也表明:BOD5和氨氮平均浓度不超过全部污水负荷的1%~2%时,渗沥液有利于城市污水的处理。

在国外垃圾渗沥液的处理方法还有很多,如双氧水氧化、光催化氧化、纯氧氧化法、电子辐射处理、人工湿地处理等技术,而我国这些技术目前应用还非常少。目前,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均在组织制定垃圾渗沥液处理的技术标准,以指导我国垃圾渗沥液处理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

2.4填埋气体控制和利用技术的发展

     1998年杭州天子岭生活垃圾填埋场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建起了我国第一个填埋气体发电厂。同年底,广州大田山建起了我国第二个填埋气体发电厂。此后,北京、南京、武汉、鞍山、马鞍山、济南等城市相继建设了填埋气体发电项目并投产。

20##年11月,原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财经部、建设部和科技部等共同编写了《我国城市垃圾填埋气体收集利用国家行动方案》,为垃圾填埋气体的利用提供政策支持。20##年12月17日,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活垃圾填埋气体管理工作的通知(建城函[2002]329号文)。20##年2月28日,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填埋气体作为一种生物质能,也包括在内。

目前,我国有许多填埋场在积极探讨填埋器体和利用的项目,并积极努力推动相关的CDM项目。

3、参考文献

[1]王琪.危险废物及其鉴别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

 [2] 聂永丰. 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固体废物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3]李国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赵由才.实用环境工程手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 5]邵春岩,孙俊. HW的法规管理现状及初步分析[J ] . 环境保护科学,2000 ,
[ 6] 何艳明, 聂永丰. 我国HW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 ]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 ,3(6) :90~93.
[ 7] 李金惠. HW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2.
[8]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S] . 20## 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北京.
[ 9] 巴塞尔公约.《控制HW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中文) . www. basel . int ,1989.
[ 10] 田中胜. 日、美及欧盟的产业废弃物处理—各国制度实际[M] . 国立工业卫生院(废弃物工学部) . 日本: 产业废弃物处理事业振兴财团,1996 ,15~18.
[ 11] (日) 废弃物学会编,金东振等译. 废弃物手册[M] ,物学出版社. 北京,2004.
[ 12] 胡秀荣. 中国HW处理处置技术现状和结构分析[J ] . 世界地质,2001
[13] 刘志全、李金惠、聂永丰. 中国HW污染防治技术路线和政策[J ] . 中国环保产业,2000 ,12.
[14]  Koerner R M,Soong T Y.Leachate in landfills:the stability issues.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2000,18:293~309

[15]RCRA 40 CFR Subtitle Part C . Waste Determination Procedures[M]. 1980 ,264. 1083~265. 1084.
[16] U. S. A ,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 Office of Solid Waste. Haz2 ardous Waste Characteristics Scoping Study[M] . U. S. A: Washington ,DC, Nov 15 , 1996. 3.

三、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1)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危险废物的成分、特点及特性、要求,完成与本工程相关的文献综述、工艺原理的剖析;

2)通过论证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较为合理的垃处理工艺流程;

3)填埋库区各系统的设计:防渗系统设计;填埋场渗滤液收集系统设计;填埋气体收集和处理系统设计;进行填埋场设备的选型,选择适宜的设计参数,对垃圾填埋场和设备进行工艺计算,确定垃圾填埋场的工艺尺寸及主要构造,选择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及配置,并对垃圾填埋场结构设计、环境监测、电气控制提出要求;

4)进行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平面布置设计和高程布置,合理安排处理构筑物(设备)及辅助建筑物的平面布置;

5)选择危险废物浸出液处理站进行工艺平面设计布置;

6)提出运行控制参数、日常分析监测项目及取样点,劳动定员等管理方面的要求;

7)进行危险废物填埋场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估算;

8)计算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

四、毕业论文(论文)进行方案

1)首先要查找相关的资料,对填埋场场地地貌,地质条件和周边的环境结合城市规划和安全填埋场建设规划,确定填埋场建设的基本内容,场内外的建设条件,充分考虑到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不必要的后期影响;

2)防渗设计:

①在防渗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将人工防渗和自然防渗结合起来,以便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②采用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的防渗方式,垂直防渗采用防渗幕墙,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场地的岩石,只通过少量灌浆而达到有效的防渗的目的,在工程中甚至可以起到比天然防渗更佳的经济效益;

③从国内外的实践实用来看,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材料应用最成功的是高密度聚乙烯,与其它的防渗材料相比,它具有最好的耐久性、较强的防渗性能和经济实用性、较好的摩擦性能,所以采用高密度聚乙烯作为防渗材料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3)控制地表水和地下径流的渗入量:

由于地表水的渗入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因此,要充分利用地形,设置良好的供雨水和地下水的导排系统,消除或者减少地表水的渗入量;

4)渗滤液处理:

①根据垃圾填埋场垃圾特点和特性,对渗滤液进行水质水量的预测,充分了解和估计填埋场在起稳定过程中各阶段的特定性质,了解各阶段的产气产水情况,为合理设计和适时调整渗滤液和产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和保证;

②采用可减少渗滤液产生量的填埋技术,如好氧填埋或准好氧填埋;

③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向填埋场内回灌,利用土吸附,土壤生物降解及垃圾填埋层的厌氧滤床作用使渗滤液的到降解,投资省、效果好,无需专门处理设施,同时渗滤液的回灌可使垃圾保持湿润、提高内部微生物活性、加速填埋场的稳定;

5)危险废物填埋气的控制:

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减少填埋气向大气的排放量和在地下水的横向迁移,并回收利用甲烷等气体。工程上对填埋气的控制手段主要有两种:被动型和主动型,为了便于气体的收集及收集后的处理,采用主动型气体控制即通过空气泵等耗能设备创造压力梯度来收集气体,收集的气体直接燃烧。填埋气体主控制系统主由抽气机、集气管、冷凝水收集井、和泵站、真空源、气体处理站以及气体检测设备等组成。

填埋气体的预处理和工艺流程图如下:

6)辅助工程

填埋场的辅助工程包括土建建设、道路工程、集水排水工程、消防工程、供配电设计、自控仪表设计、垃圾计量、通讯、节能、绿化等等。

①土建工程:主要是以综合楼为主体建筑的生活区建筑。

②集水排水工程:主要是道路喷洒、绿化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

③消防工程:主要是进行可燃气体的检测、警报仪。

④节能:选用低能耗的车辆进行填埋作业;选用频率较高的渗滤液输送泵、照明设施用低能耗等等。

⑤绿化:可以采用点、线、面相结合,填埋区和生活区之间用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分隔,采集不同的树种相互融合。

7)封场设计

填埋场最终覆盖系统主要组成有:表土层、保护层、排水层、屏障层和基础层/气体收集层等五层。采用的终场覆盖材料压实粘土、土工膜、土工合成粘土层三者,这三者的联合使用可以达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近年来,利用污泥和粉煤灰等垃圾改性制作的覆盖材料的研究也在逐步开展。

终场覆盖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简易单层覆盖技术、阻隔覆盖技术和植物覆盖技术。

①简易单层覆盖技术特点:技术简单、操作方面、成本低廉,但不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我国很多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就是采用这种终场覆盖技术。

②阻隔覆盖技术:是以最大限度的阻隔降水下渗为最终目的,这也是覆盖技术的主流观点。这种技术在欧美比较成熟,阻隔覆盖整个系统分为五层,自上而下分别是植被层、营养层、排水层、阻隔层、基础层,基础层以下为垃圾堆体。

③植物覆盖技术:是通过降水在植物及覆盖层中的动态平衡来达到大幅削减降水下渗,但允许少量的降水下渗。它与以上两个技术相比具有较多的优点:它建立了一个天然的储存与输送水分的体系,扎根土壤的植物根系使水土得以保持,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的蒸发能力提供了减少水分的太阳动力,且管理维护工作很少。

五、毕业论文(论文)进行计划

六、预期成果

毕业设计成果包括:

1)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各一份,字数在2.5万字以上;

2)设计图纸:填埋场总平面图,11张;填埋工艺流程图,11张;各系统的布置图,13~5张;

3)翻译一篇与设计内容有关的英文文献(英文字符不少于3000),翻译毕业设计中文摘要(英文字符不少于300);

4)设计计算书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①垃圾量、填埋场容量衡算及物料平衡计算;

②非标准设备及其结构尺寸(包括接管)设计;

③标准设备计算、选型和核算;

④设备选型、设计;

⑤管道计算及管材、管件选择配备;

⑥泵类扬程计算及选型。

更多相关推荐:
生物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硒对高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地上部生长的调节作用学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园艺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一一年三月十二日

生物科学专业开题报告范例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注1选题类型基础型应用基础型应用型调研型2课题来源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横向合作项目校级项目自选项目

生物科学论文--开题报告

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过程管理材料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2过程管理材料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3过程管理材料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4过程管理材料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5过程管理材料...

生物工程专业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题目名称硅酸盐细菌的分离筛选和纯化学生姓名郑一凡学号20xx4073022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年级06级生物工程1班指导教师彭清静职称教授填写时间20xx年3月31日

生物科学专业_开题报告范例

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注1选题类型基础型应用基础型应用型调研型2课题来源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横向合作项目校级项目自选项目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生物技术)

新疆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论文题目西伯利亚蝗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院系名称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名称生物技术年级20xx级学生姓名XXXX学号20xx0707XXXX指导教师姓名XXXX填表...

生物科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题目人参总皂苷对小鼠骨髓干细胞M719的影响研究学生姓名曾平文学号专业班级指导老师20xx年01月10日

化学生物学专业开题报告格式规范

化学生物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规范要求课题名称要求黑体三号居中与毕业论文正文标题名称一致空一行学生宋体五号居中学号TimesNewRoman五号居中指导教师宋体五号居中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楷体五号居中...

生物基因工程开题报告

生物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利用基因工程开发生产新一代产品组长计朝晖成员程遂赛国杰王沛君贾璐雷宗衡班级高二1班指导教师雷涛时间20xx1126一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利用基因工程开发生产新一代产品在食品工农业...

开题报告

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说明此表由学生填写指导教师和系院签署意见一式一份由系保存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题报告

广东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学生姓名黄永强年级06级班别10班指导老师何清实习单位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带教老师陈涛王争广东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20xx年3月10日填表说明一本报告由学...

生物科学实验开题报告

表1表2表3论文题目:复配魔芋胶在香肠中的运用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年级:20XX姓名:XXX导师:XX

生物开题报告范文(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