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勘察报告

时间:2024.5.13

一、前

(一)工程概况

拟建的宁海县正和文具有限公司新建车间2工程位于宁海县桃源街道,拟建建筑物为一幢8层车间,总建筑占地面积约716m2,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箱型基础。单柱竖向载荷约6000KN,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为0.002l(l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

受业主的委托,由我公司承担该项目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一般工程),场地复杂性等级为三级(简单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根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3.1条,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目的与技术要求

    勘察目的是查明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及分布发育情况、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及埋藏分布规律、地下水类型及腐蚀性评价等,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要的设计参数和工程地质依据。勘察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1、查明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各岩土层的力学特征和分布规律,评价各地基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判定场地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影响。

    3、划分拟建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对地基液化问题进行判定。

    4、为地基基础设计和处理提供详细的土层分布规律、物理力学参数等,对场地土体条件作出分析、评价和基础形式选择的建议。

    (三)勘察依据

本次勘察执行的有关规范、规程有:

 1、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年版)》(GB50021-2001)

    2、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0123-1999)

    5、国标《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国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 -2001)

7、行标《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7-92)

8、浙江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9、浙江省《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1065-2009)

10、宁波市《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细则》(2001甬DBJ02-12)

11、《宁波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四)勘察方法及质量评述

本工程勘察采用了钻探取样、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等多种手段,对拟建场地进行了综合性勘察。具体方法说明如下:

1、测量定位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电子版总平面布置图采集勘探点坐标,用全站仪进行勘探点实际放样,并用小木桩加以标识。平面位置精度控制在0.25m以内,高程精度在0.05m 以内,满足勘察有关规范中勘探点放样的要求。如施工中孔位有所挪移,则在终孔时复测其坐标及高程。本报告坐标系为宁波市独立坐标系统,高程为1985黄海高程,其位置详见平面图。

    2、钻探

采用额定钻探能力为100m深度的XY-1型液压钻机,根据地层特点分别采用不同钻探工具,主要采用单层活阀式钻具硬质合金钻头全断面取芯钻进,同时采用优质泥浆护壁或套管跟进,以保持孔壁稳定和孔底清洁,确保取样和原位测试成果的质量。每回次进尺控制在2米以内,终孔24小时后测稳定水位。在各钻孔施工、取样、测试及地下水位观测结束后,即采用原土或干的粘土球对钻孔进行回填处理。每台钻机配1名专业技术员进行岩芯编录。工程负责人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了全程控制,经检查,本次勘察所有钻孔的孔深均达到要求,岩芯采取率碎石类土≥65%。

    3、取样

粘性土采用束节式取原状样,碎石类土则直接从岩芯管中采取扰动样。

4、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执行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20##年版),采用直径74mm,锥角为60°的探头,63.5kg自由落锤,落距为76cm。试验前先清孔,保证孔壁完整,孔底无沉渣,钻杆不允许出现明显弯曲,动探头不允许出现扭曲、锥尖严重磨损、变形膨胀等情况,动探头到达预定深度;试验时,记录孔深和杆长,以每分钟15~30击的速度连续锤击贯入,记录每10cm 的锤击数。

    5、室内试验

本工程的土工试验项目以常规物理力学性质项目和颗粒分析为主,颗粒分析采用筛分法测定。

本次勘察室内试验执行国际《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123-1999)及其他相关操作规程要求。在试验过程中应用了电脑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微机分析整理和打印,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测试成果准确可靠,满足设计要求。

(五)勘察工作量的布设及实施情况

本次勘察工作量由我公司及业主单位协商后确定,按拟建物周边线及中心点原则布置,共布设钻孔7个,3个取土孔,1个鉴别孔,3个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孔。勘探点间距不超过30m,满足规范中对于中等复杂地基勘探点间距要求。

为完成上述勘察任务,我公司投入XY-1型钻机1台套, 于20##年6月29日进场施工,同年7月02日结束外业勘探工作。

本次勘察完成的实物工作量如下表1。

               

                1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宁海县桃源街道兴宁北路西侧约5米。场地地势较平坦,地表已回填,铺设混泥土地面,地貌上属冲洪积平原。

    (二)地基土的构成与分布特征

根据本次勘察揭露,在勘察深度范围内主要由第四系地层组成。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定名,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划分为如下地层:

    1层人工填土:表面是混泥土垫层,下部由卵石、圆砾、漂石及砂组成,土质不均匀,结构松散,层厚在0.9~1.3米。此层各孔均有分布。

2层粉质粘土:黄色,表切面光滑,含氧化物及铁锰质结核,土质均匀,局部夹杂细砂,稍有光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无摇震反应,可塑、稍湿,层厚在3.7~4.1米,层底标高在3.64~4.18米。此层各孔均有分布。

3层含粘性土砾砂:褐黄色,稍密至中密,稍湿,以砾砂为主,一般粒径为3~8mm,夹杂卵石、圆砾和粉质粘土,卵石含量约占10~20%,最大粒径约为120mm,局部地段含量高达63.2%(ZK4孔10.1~10.3米土样含量63.2%、ZK5孔14~14.2米土样含量56.9%)。分选性差,呈交错排列,砾砂含量约占40~60%,粘粒约含5%,粉粒约占10~15%,土质不均匀,粗颗粒含量不均匀,稍密~中密,未揭穿。此层各孔均有分布。

各层地基土的分布及埋藏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图号4~9)、钻孔柱状图(图号10~16)。

(三)地下水及土的腐蚀性

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埋藏在上部素填土、粘性土层中和下部砂类土层中的孔隙潜水。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多以蒸发方式及侧向径流排泄。地下水位随季节性变化,雨季较高,旱季较低,水位变化幅度约1.0m。勘探期间测得地下水的静止水位高为0.5~0.7m(相对高程)。相当于黄海标高为8.166~8.578m。埋藏在粘性土层中的潜水其富水性差、渗透系数低,对基槽开挖和桩基础施工影响很小;埋藏在含粘性土砾砂层中的潜水其富水性好,渗透系数大,对基槽开挖和人工挖孔桩桩基础施工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水质分析报告,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年版)》(GB50021-2001)第12.2条判定:拟建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按环境类型Ⅱ类考虑具微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A类考虑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中具微腐蚀性,干湿交替时具微腐蚀性。

由于拟建场地地下水位较浅,经毛细作用和雨水的淋漓渗透,土中的可溶盐已基本溶于地下水中,因此土中的腐蚀性盐类含量低于或接近于地下水中的含量。因此,场地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四)地震效应

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宁波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本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小于0.05g,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为小于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可不考虑地震液化影响。

场地内第四纪覆盖层基本以含粘性土砾砂为主,根据本地区的波速测试经验,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250m/s<υse≤500m/s;又根钻探勘探结果,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m。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01)判定: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特征周期值为0.35s,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五)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勘察区处于东南沿海断皱带。在侏罗纪构造活动比较强烈,大面积火山喷发形成了巨厚的的火山碎屑岩类堆积。白垩纪时构造活动和火山均趋微弱,主要表现为断裂构造,形成北东、北西及北东东向断裂,白垩纪以后地壳已趋于稳定,至晚更新世以来仅为缓慢的振荡性上升运动,无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第四纪以来已逐渐趋于相对稳定。

场地地形平坦,无大的活动性断裂通过,故场地的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

(六)不良地质作用

场地及周边勘察深度以内均由第四纪覆盖层组成,地表总体平整,经现场踏勘,场地内不存在滑坡、崩塌、岩溶、土洞、泥石流等明显地质灾害作用。经钻探揭示,也未发现暗塘、暗浜、墓穴等地下障碍物,整个场地稳定。

三、地基土分析与评价

    (一)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

本次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进行,根据野外描述、时代、成因、土工试验成果及原位测试成果,进行工程地质单元划分,将各层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按不同的地层单元输入计算机,删除异常值,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数理统计,求出标准差及变异系数。

统计成果详见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数理统计表(图号57)。

建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采用标准值,其余常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和颗粒分析试验数据采用平均值。

    (二)地基土分析评述

 1层人工填土:土质不均匀,新近堆积,结构松散,未经处理不宜作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2层粉质粘土:属中等偏高压缩性土,承载能力较高,但厚度较薄,不宜作本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3层含粘性土砾砂呈稍密~中密状态,工程性能较好,承载能力较高,且厚度较大,可作为基础持力层。

    (三)地基土承载力及变形参数的确定

根据勘探成果,结合本地区经验,综合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与压缩模量Es1-2如表2。

                   地基土承载力与变形参数一览表               2

参照浙江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 33/1001-2003)附录N标准、参考建设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等规范和标准,结合拟建场地各岩土层工程特性及该区域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成功经验,综合确定有关桩型的桩周土摩擦力特征值qsa和桩端土承载力特征值qpa。有关各项设计参数详见下表3

桩基侧阻力与端阻力参数                       3

四、建筑基础设计分析

⑴、浅基础

拟建工程荷载较大,对差异沉降较要求较低,场地3层含粘性土砾砂工程性质较好,厚度较厚,所以建议拟建建筑物采用浅基础,可以选3层作基础持力层。

3层含粘性土砾砂承载能力高,受压变形量小,所以建筑物可采用柱下独立或条形基础,但3层土质均匀性较差,卵石、粘粒及粉粒含量变化较大,所以本场地地基土均匀性较差,所以应适当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在上部结构或基础型式采取措施,防止差异沉降对建筑物造成危害。

场地地下水水位受降雨影响较大,基础施工时应避免在雨季施工,且应作好止水与排水的准备工作,防止地表水和上层滞水流入基槽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⑵、桩基础

1、本工程选为桩基础持力层的是第3层含粘性土砾砂,桩型可采用钻孔灌注桩或人工挖孔桩。

2、本场地地基土以可塑的粉质粘土、稍~中密含粘性土砾砂为主,人工挖孔桩和钻孔灌注桩在可塑粉质粘土中均易成桩,但在含粘性土砾砂中不易成桩,现说明如下:

①3层含粘性土砾砂易塌孔或漏浆,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选择优质泥浆护壁。

②人工挖孔桩挖至3层含粘性土砾砂时,应及时下支护模板,严禁超挖,3层易塌孔,所以可以缩短支护模板的高度。总体来说:人工挖孔桩可以成桩,但难度较大,易发生安全及质量事故,应做好防范措施。

3、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

根据公式Ra=uΣqsial i +qpaAp,预估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如下表3。

                                          4

注:⑴ 表中Ra为估算值,且未考虑桩身结构强度,具体应以试桩报告为准。

⑵ 桩长按地表起算;素填土不计摩阻力。

⑶ 估算时未考虑大直径桩尺寸效应系数。

4、桩基施工对环境影响评价

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施工无噪声、振动和挤土效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但钻孔灌注桩施工使用的化学浆液如处置不当,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要求合理处置废弃泥浆,严禁将废弃泥浆直接排入河道、地下管道,减小泥浆排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1、场地内不存在滑坡、崩塌、岩溶、土洞、泥石流等明显地质灾害作用。经钻探揭示,也未发现暗塘、暗浜、墓穴等不良地质作用,拟建场地的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

2、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拟建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Ⅱ类,场地特征周期值为0.35s,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3、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浅部潜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具微腐蚀性,干湿交替条件下具微腐蚀性。

    4、各层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ak与变形模量建议采用表2中对应各值。

5、建议拟建建筑物采用浅基础,可选3层作建筑物的浅基础持力层。本场地为不均匀地基土,应在上部结构或基础形式采取措施,适当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防止差异沉降对建筑物造成危害。

6、3层亦可作桩基础持力层,桩型可采用人工挖孔桩或钻孔灌注桩。若采用人工挖孔桩,应做好排水措施,及时支护,严禁超挖。

7、场地地下水水位受降雨影响较大,基础施工时应避免在雨季施工,且应作好止水与排水的准备工作,防止基槽开挖深度位于地下水水位以下时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8、施工时应及时通知勘察人员到场施工验槽,如发现有关地质问题时,应会同有关人员协商处理。


第二篇:道路勘察报告正文


目  录

1.勘察工程概况. 3

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 3

1.2.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及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3

1.2.1.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 3

1.2.2.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4

1.3. 勘察工作布置及任务完成情况. 5

1.3.1.勘察工作布置. 5

1.3.2.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6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8

2.1.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8

2.2.地形地貌. 8

2.3.气象与水文. 8

2.4.地质构造. 9

2.5.地层岩性. 9

2.6.基岩顶界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10

2.7. 水文地质条件. 11

2.7.1.地表水. 11

2.7.2.地下水. 11

2.7.3水、土体腐蚀性评价. 12

2.8. 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 12

3.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12

3.1现场试验成果统计及评述. 12

3.1.1.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12

3.2室内试验成果资料分析整理. 13

3.2.1.土样测试成果及统计. 13

3.2.2.岩样测试成果及统计. 14

3.3岩体基本质量等级. 17

3.4.土、石工程分级. 17

3.5.地基承载力及其它设计参数取值原则. 17

4.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 18

4.1.地震效应评价. 18

4.2.场地稳定性评价. 19

4.3.道路分段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 19

5.结论与建议. 26

5.1结论. 26

5.2建议. 27

附图表目录

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NO:1

2.工程地质剖面图                      NO:2

3.钻孔柱状图                          NO:3

4.动力触探试验曲线                    NO:4

5.钻探点数据表                        NO:5

附件目录

1.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              1份

2.岩土工程勘察纲要                    1份

3.室内岩土试验成果                    1份

4.测量成果表                          1份

5.外业见证报告                        1份

1.勘察工程概况

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

拟建万州区某某路位于重庆万州高峰工业园内,受某某公司委托,某某承担该道路工程一次性详细勘察工作。

本次勘察道路里程桩号K0+703.818~K2+805.474m,道路全长2101.656m,起点桩号K0+703.818m,地面高程为379.69m,设计路面高程379.826m,止点桩号K2+805.474m,地面高程为395.21m,设计路面高程为398.00m。道路横断面宽约22m,设计纵坡度0.8%~2.5%,双向四车道;其中K1+570~K1+592m为拟建桥梁。拟建道路为城市次干路,拟建桥梁为小桥。

注:本道路K0+000~ K0+703.818m段及K2+805.474~K3+166.177m段不在本次委托勘察范围。

1.2.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及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1.2.1.勘察工作目的与任务

本次勘察为一次性勘察,其目的是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和勘探工作,查明拟建道路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为拟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及技术参数,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具体要求如下:

1、查明场地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成因类型、分布规律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2、查明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状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并提出有关整治方案措施及所需的岩土参数;

3、查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拟建场地地下水发育状况及活动规律,对场地水体及土体对混凝土的腐蚀性做出评价;

4、查明场地地基的地质条件,为选择构造物结构和基础类型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

5、通过有针对性的地质钻探、取样试验和实测地层剖面,定性分析边(斜)坡的稳定性,并针对不稳定边坡,提出治理措施建议;

6、分段评价线路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7、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做出评价。

1.2.2.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本次勘察工作主要依据规范规程为:

1、《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

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5、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2001);

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参考执行规范:

1、《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

1.3. 勘察工作布置及任务完成情况

1.3.1.勘察工作布置

根据上述勘察技术要求,我公司及时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测绘,并编写勘察纲要,制定钻探任务书。本次勘察采用《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有关规定,勘察场地复杂等级为三级,岩土条件复杂等级为三级,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综合确定本次勘察等级为乙级,勘探工作布置方案如下:

1、本次勘察路基部分沿道路走向中轴线及边线布置纵断面1条,垂直(局部为斜交)道路走向布置横断面26条,其中控制性钻孔35个,控制性钻孔深度为设计路面以下中风化基岩层不小于5m,一般性钻孔进入设计路面以下中风化基岩不小于3m,其中边坡钻孔穿过最深潜在滑动面进入稳定层不小于5.0m,坡脚钻孔进入地形剖面最低点不少于3.0m,拟建小桥布置钻孔4个,横剖面2条,钻孔深度为设计路面以下中风化基岩层12~15m。本次勘察共布置钻孔106个,勘探点布置具体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2、拟在20~25个钻孔中取岩样作岩石天然和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剪切试验。

3、若粉质粘土较厚,在6~9个钻孔中取原状粉质粘土试样作土常规分析试验;若人工填土层较厚,则在4~6个钻孔中做动力触探试验。

4、钻孔终孔后24~48小时,观测地下水稳定水位,并在场区取水样1~2件作水质简分析。

我院于20##年11月3日组织6台XJ-100型钻机进场,于20##年11月17日完成野外钻探和取样工作。共完成实物工作量见下表:

完成实物工作量               1.3-1

1.3.2.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各项勘察工作均严格按勘察技术要求和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工程地质测绘:以1:1000路线平面图为工作底图,追索法圈定地质界线,调查记录地形地貌特征、岩层产状、裂隙发育情况、地下水出露情况、填土范围、堆填时间等。观察点和各种界线在图上的误差不超过3mm。

工程测量:本次勘察采用坐标系统为万州独立坐标系统,高程为黄海高程系。野外测量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详见测量成果说明)作为本次测量控制起算成果,采用RTK配合全站仪引测方法进行坐标定位放孔,用计算方法得钻孔间距,测量方法正确,要求钻孔高程误差小于0.01m,平距误差小于0.05m。测量方法是: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施测,测量成果精度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钻探:钻探施工单位某某公司,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开孔孔径130mm,终孔孔径91mm,钻探过程中,土层采用干钻;基岩强风化层采用小水量给水钻进,轻压慢转;基岩中等风化层采用大水量给压钻进。土层及强风化层回次进尺0.5~1.0m,岩芯采取率达到了67~83%;中等风化基岩回次进尺1.0~2.0m,岩芯采取率80~93%。地质人员跟班编录,所有钻孔终孔后24~48小时进行钻孔水位观测。

原位测试:在3个钻孔中对K0+300~K0+500m人工填土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操作严格按照规范规程要求进行。

室内岩土测试:在24个钻孔中选取中风化砂质泥岩、砂岩试样27组作岩石天然和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及岩石抗剪试验,在8个钻孔中采用薄壁取土器取原状粉质粘土试样8组作土常规分析试验,取土质量等级Ⅰ级。现场所取样品按要求及时封存,每节长度满足试验要求。室内测试委托重庆岩土工程检测中心负责完成,试验时严格按国家相关规范操作,试验数据可靠。

外业见证:本次勘察严格执行外业见证制度,见证单位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野外见证工程师为陈波涛(见证编号为YKJZ-0322)、蔡前飞(见证编号为YKJZ-0327),确保了野外工作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内业整理:内业整理中,所有资料均为计算机成图,绘图软件为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开发的岩土工程勘察CAD系统3.0版。资料经过了三级校审,资料可靠。

总之,各项勘察工作均满足规范要求,达到了一次性勘察的目的,完成了委托任务,经内业整理的勘察成果可供施工设计使用。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场地位于重庆万州区高峰工业园,起点和终点均有乡道可通达,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2.2.地形地貌

拟建道路沿线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地形为丘包与沟槽相间分布,丘包圆缓,自然坡角10°~15°。丘包上覆盖层较薄,地形受岩性制约,在岩质较硬的砂岩地段坡度较陡,在岩质较软的泥岩区则形成缓坡地形;沟槽宽缓开阔,地势较平缓,多有水田分布。K0+712~K1+000m勘察期间施工作业正在进行,原始地貌有较大改变,目前拟建道路区地面高程364.2~385.6m之间,高差约21.2m,地形坡角一般5°~15°。

2.3.气象与水文

工程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东南和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具有春雨较早,夏多伏旱,秋季多绵雨,冬季温暖的气候特点。年均气温18.1°,最低气温-3.7°、最高气温42.1°,气温垂直分带显著。入春以后,降雨量逐渐加强,夏季常形成大雨和暴雨。

据万州气象站自1975年1月至今的资料统计,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91.3mm,集中在夏秋两季,其中4~9月占全年降雨的90%,夏季大雨、暴雨频繁,最大日降雨量243.31mm(1982年7月16日),雨后地表径流遍布、飞瀑迭出。

年蒸发量1085.6mm,夏季占44%,春、秋季分别占27%和24%,蒸发量因地而异,一般随高程增加而减少。干燥度0.72%,相对湿度81%,以秋季湿度最大、春季相对较干燥、秋季热而闷。常年多东南风,年均风速0.7m/s,最大风速17m/s,多出现在夏季,春季间或出现但历时短。

勘察区在K0+547m附近有一条3~5m宽的小溪沟,水深较浅,因施工回填,局部地段已干涸。拟建道路沿线零星分布的一些藕(鱼)塘。

2.4.地质构造

拟建线路区线路位于万县向斜南东翼,岩层产状较平缓。岩层倾向318°~332°,倾角9°~13°。场地内及附近无断层通过,通过地面地质调查和综合分析,在场地基岩中主要发育有两组构造裂隙:

J1:倾向128°~145°,倾角72°~80°,裂隙面粗糙,宽度2~4mm,泥质充填,裂隙间距2~4m不等,主要出现于砂岩层中,在泥岩中少见。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

J2:倾向340°~358°,倾角74°~87°,裂隙面较直,延伸长,闭合。无充填物,裂隙间距1~3m。结合差,为硬性结构面。

场区地质构造简单,裂隙发育程度为不发育。

2.5.地层岩性

经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和及相邻场区地质钻探揭示,场地内分布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粉质粘土、细砂(Q4al+pl)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质泥岩和砂岩,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

1)素填土(Q4ml):褐色,主要由强~中风化的砂泥岩碎块及粉质粘土组成,粒径一般3-30cm,最大约50m,硬质杂物含量约占全重的35~50%,稍干,松散,主要为平场作业就近挖填土,回填年限小于6个月。

2)粉质粘土(Q4el+dl):主要为褐黄色粉质粘土,可塑状。主要由粉粒和粘粒组成,偶见少量的风化状泥岩、砂岩角砾,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表层多含有植物根系,厚度约0.5~7.8m,分布于整个场地内。

3)细砂(Q4al+pl):灰褐色,稍密状,湿,主要由粘土及长石、石英及云母等矿物粉粒组成。其粒径一般在0.075-0.25mm之间,其含量约占全重的90-95%,主要分布在K1+400~K1+700m一带。

~~~~~~~~~~~~~~~~~~~~不整合接触~~~~~~~~~~~~~~~~~~~~

4)砂质泥岩(J2s-S     m):紫红色~红褐色,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地段含砂质较重,存在相变现象。该层广泛分布于场地内,为本场地主要岩层。

5)砂岩(J2s-Ss):灰褐色~灰白色,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次为云母,中~细粒结构,钙泥质胶结,薄~中厚层状构造。该层广泛分布于场地内,多呈薄层或透镜状产出。

2.6.基岩顶界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据现场调查和钻探揭露,场地第四系覆盖层厚度为0~13.2m,基岩顶面高程363.1~385.2m,高差约22.1m,纵观整个场地,基岩顶面坡角约2~15°,起伏较缓。 

工程区岩体风化因不同的岩性、所处的地貌单元不同,风化特征各异,砂岩岩质较坚硬,抗风化能力强,砂质泥岩岩质较软,抗风化能力差。岩体风化以垂直风化为主,从上向下多具渐变的特点,风化厚度相对较大。据地表调查、钻孔揭示场地基岩可划分为强风化带及中等风化带。

基岩强风化带厚一般为0.45~2.80m。强风化带随基岩面起伏而起伏,质软,岩芯破碎,多为碎块状或砂状,可见少量风化裂隙。中风化带岩芯较完整,多呈短柱、长柱状,裂隙不发育。

2.7. 水文地质条件

2.7.1.地表水

拟建场地丘陵斜坡地带,地表径流条件较好,大气降雨主要以地表水形式向低洼地段排泄,勘察区在K1+590m附近有一条3~5m宽的小溪沟,水深较浅,拟建道路沿线零星分布的一些藕(鱼)塘。

2.7.2.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场地覆盖层主要为人工填土层、粉质粘土等。人工填土土层结构松散,孔隙度较大,渗透性较好,为透水层;粉质粘土层有阻水作用,为相对隔层水;下伏基岩层为砂质泥岩分布连续、完整性较好,砂质泥岩层较致密,亦是场区内相对的隔水层,砂岩为中细粒结构,为弱透水层,基岩裂隙不发育,赋存地下水条件差。

根据终孔水位观测及地质调查,拟建道路沿线大部分区域地下水较贫乏,但低洼地带地势较低,给地下水汇聚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雨季降水时地下水较丰富,后期工程设计时应适当考虑其地下水因素,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措施。

2.7.3水、土体腐蚀性评价

本次勘察根据邻近经山路水质简分析结果可知:在Ⅱ类环境条件下,场地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拟建场区周边无化工、印染、冶金等污染源,场区内岩土层没有受到污染,人工填土系场地就近挖填,根据临近场地工程经验,场地土体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

2.8. 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

场区无断层通过,根据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示,未发现滑坡、崩塌、地下洞室和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现状整体稳定,无致灾地质体分布。

3.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3.1现场试验成果统计及评述

3.1.1.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勘察期间K0+280~K0+522m一带正在进行平场作业,回填成分系场地就近挖填砂泥岩碎块及粉质粘土,为了查明回填土的状态,在ZK1、ZK4、ZK6、ZK10四个钻孔对人工填土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重型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见表3.1-1。

素填土重型动力触探(N63.5) 原位测试统计分析表    3.1-1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可知:拟建场地内K0+280~K0+522m一带人工素填土局部厚度较大,变异性大,均匀性差,局部含有一定量的较大块石,结构松散,未完成自重固结沉降过程。

3.2室内试验成果资料分析整理

本次勘察室内试验成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年版)规定统计,统计指标提供区间值、平均值、标准值(差)及变异系数和统计数量。

3.2.1.土样测试成果及统计

本次勘察在8个钻孔中取原状土试样8件进行了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试验成果统计见表3.2-1。

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3.2-1

根据数理统计结果,粉质粘土天然密度1.93g/cm3,粘聚力30.8Kpa,内摩擦角13.7°,压缩系数为0.35~0.50Mpa-1,属中压缩性土。

3.2.2.岩样测试成果及统计

本次勘察在场地内中风化带基岩中取中风化基岩样品25组做岩石抗压、抗剪强度试验,试验成果统计见表3.2-2~3。

砂质泥岩室内物理力学试验成果数理统计汇总表    3.2-2

根据统计结果可知:天然抗压强度6.30~11.1MPa,饱和抗压强度3.90~7.30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5.50MPa,为软岩。

砂岩室内物理力学试验成果数理统计汇总表  3.2-3

根据统计结果可知:砂岩天然抗压强度24.7~36.1MPa,饱和抗压强度17.7~27.3MPa,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22.0MPa,为较软岩。

3.3岩体基本质量等级

根据室内岩石试验成果,结合场地岩体完整程度,场地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划分如下:

场地内的强风化带岩石为破碎的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均为Ⅴ级;中风化带砂质泥岩为较完整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中风化带砂岩为较完整的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

3.4.土、石工程分级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J,全线岩、土可挖性分级为:

1.Ⅰ级(松土):沿线表层的粉质粘土。

2.Ⅱ级(普通土):沿线的人工填土。

3.Ⅲ级(硬土):全线的基岩强风化带。

4.Ⅳ级(软石):中风化的砂质泥岩。

5.Ⅴ级(次坚石):中风化的砂岩。

3.5.地基承载力及其它设计参数取值原则

岩土参数取值原则:

粉质粘土的容许承载力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地区经验综合确定。

岩质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依据岩体完整性、岩体裂隙发育程度、岩石破碎程度、岩块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查《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表3.3.3-1确定。

岩体抗剪强度设计值:粘聚力c取标准值的0.2倍,内摩擦角f取标准值的0.80倍,岩体抗拉强度取标准值的0.30倍。其他参数根据试验成果或地区经验,结合本工程的特征确定。用于稳定性计算时暴雨饱和工况下的抗剪强度指标取天然值的0.8倍。

拟建道路线路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推荐值一览表见下表3.5-1。

岩土设计参数推荐值一览表   3.5-1

4.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

4.1.地震效应评价

根据地震烈度区划图,拟建道路沿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第1.0.2条,拟建道路为地震基本烈度6度地区的道路工程,除国家特别规定外,可采用简易设防。

拟建小桥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桥位区抗震设防为C类,公路桥梁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根据工程经验:桥位区粉质粘土剪切波速Vs取160m/s,为中软土,细砂剪切波速Vs取170m/s,为中软土,场地内的基岩剪切波速大于500m/s,为岩石。

桥址区最大覆盖层厚度为5.70m,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 -2008)公式4.1.7计算土层平均剪切波速Vse为164m/s。

拟建桥址区场地类别为Ⅱ类,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

4.2.场地稳定性评价

拟建场地无断层通过,无滑坡、危岩、地下洞室和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现象,无致灾地质体分布,场区基岩分布连续,岩石地基稳定,构造裂隙不发育,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场地地震基本烈度6度。按拟建道路设计标高整平后,经对道路两侧人工挖填方边坡采用坡率法放坡后,场地整体稳定,适宜拟建道路的建设。

4.3.道路分段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

1K0+703.818~K1+216.592m(剖面1-1’~7-7’):

该段路面设计高程为379.83~374.48m,轴线地面高程374.46~378.28m之间,相对高差0~1.50m,为一般路基段。

K1+000~K1+130m地段基岩裸露,下伏基岩主要为强~中风化砂质泥岩;其余地段地层岩性上部7.9~13.2m主要为素填土及少量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主要为强~中风化砂质泥岩。

按设计标高整平后,设计标高与两侧环境标高基本一致,仅局部地段形成0~2m的挖填方矮边坡。该段地形平缓,岩土界面倾角一般为2~3°,边坡不易沿岩土界面发生滑动,建议按土质1:1.75、岩质1:0.75放坡,并做好相应的坡面防护以及截排水工程,坡脚设置护脚墙。

K1+000~K1+130m地段基岩裸露,建议采用强~中风化基岩做基础持力层,建议持力层承载力容许值[fa0]:强风化砂质泥岩取250Kpa,中风化砂质泥岩取800Kpa,其余地段地层岩性上部7.9~13.2m主要为素填土及少量粉质粘土,素填土成分为砂、泥岩碎块石及粉质粘土层组成,填土层为平整场地时抛填而成,填筑时间小于6个月,结构松散,不能直接做为路基持力层,应对松散人工填土重新翻挖分层碾压密实,压实度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后,方可作为做为路基持力层,持力层承载力容许值应根据荷载试验确定,压实系数≥0.94时,承载力容许值可取130Kpa。

2K1+216.592~K1+570m段(剖面8-8’~11-11’):

该段路面设计高程为371.51~374.50m,轴线地面高程363.13~374.48m之间,相对高差0~10.50m,为填方路基段。

该段地层岩性上部3.10~6.70m主要为粉质粘土及少量细砂,下伏基岩主要为强~中风化砂质泥岩。

按设计标高整平后,将在道路两侧形成最高10.5m高的填方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该段地形平缓,岩土界面倾角一般为2~5°,边坡不易沿该界面发生滑动,边坡局部高度较大,可能发生沿土体内部的圆滑形滑动,建议按1:1.75放坡并做好相应的坡面防护以及截排水工程,坡脚设置护脚墙。

线路通过段地层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分布连续,表层0.3~0.5m粉质粘土强度较低且含有植物根系,建议对其进行清除,以下部可塑状粉质粘土做为路基持力层,建议持力层承载力容许值取130Kpa。

3K1+570~K1+592m段(27’~30’剖面):

该段桥面设计高程为370.5m,轴线地面高程364.72~364.90m之间,为拟建小桥段。桥梁长约24m,墩台均拟采用桩基础,以中风化基岩作持力层。

桥址区现有地表覆盖层为粉质粘土层及细砂层,厚3.80~5.70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沙溪庙组砂质泥岩。粉质粘土及细砂层厚度较薄,承载力较低,中风化基岩连续、稳定,承载力较高,是拟建桥梁基础理想的持力层。

中风化基岩埋深5.5~8.0m,建议桥梁墩台采用嵌岩桩基础,以中风化基岩做为基础持力层。

建议持力层承载力容许值[fa0]:强风化砂质泥岩取250Kpa,中风化砂质泥岩取800Kpa,强风化砂岩取300Kpa,中风化砂岩取1200Kpa,粉质粘土取130Kpa。采用嵌岩桩基础,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Ra]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5.3.4计算,桩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取8.6Mpa。

4K1+592~ K1+712.40m(剖面12-12’):

该段路面设计高程为371.51~374.50m,轴线地面高程364.13~372.48m之间,相对高差0~5.50m,为填方路基段。

该段地层岩性上部4.80~6.70m主要为粉质粘土及少量细砂,下伏基岩主要为强~中风化砂质泥岩。

按设计标高整平后,将在道路两侧形成最高5.5m高的填方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该段地形平缓,岩土界面倾角一般为2~5°,边坡不易沿该界面发生滑动,边坡局部高度较大,可能发生沿土体内部的圆滑形滑动,建议按1:1.75放坡后应进行相应的坡面防护以及截排水工程,坡脚设置护脚墙。

线路通过段地层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分布连续,表层0.3~0.5m粉质粘土强度较低且含有植物根系,建议对其进行清除,以下部可塑状粉质粘土做为路基持力层,建议持力层承载力容许值取130Kpa。

5K1+712.40~K1+963.6m段(剖面13-13’~18-18’):

该段路面设计高程为371.51~377.882m,轴线地面高程372.20~385.18m之间,相对高差0~13.0m,为挖方路基段。

沿线地层岩性表层为粉质粘土层,厚度0.30~4.70m,下伏基岩主要为强~中风化砂质泥岩。

按设计标高整平后,将在道路的左侧形成最高约13.0m的挖方边坡(14-14’剖面),其中K1+840~K1+880m为土质挖方边坡,其余段为岩质挖方边坡。K1+840~K1+880m土质边坡高度1.5~5.0m,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该段地形平缓,岩土界面倾角一般为2~5°,边坡不易沿该界面发生滑动,边坡局部高度较大,可能发生沿土体内部的圆滑形滑动,建议按1:1.50放坡后应进行相应的坡面防护以及截排水工程。

其余段岩质边坡高度7.2~13.0m,边坡岩性主要为强~中风化砂质泥岩,局部表层有少量粉质粘土,边坡类型为III类,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赤平投影法对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见图4.3-3:

4.3-3   左侧挖方岩质边坡赤平投影图

根据赤平投影可知:边坡为反向坡,裂隙2倾向坡内,裂隙1与边坡呈大角度相交,无不利外倾结构面,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岩体自身强度控制,边坡高度较大,直立切坡边坡不稳定。该侧边坡建议采用坡率法放坡,坡率:中风化岩层1:0.75,强风化岩层1:1.0,土层1:1.50,并对边坡顶部少量土体进行清除,对于大于8m的边坡应分阶放坡,中间设置宽2m马道,并做相应的坡面防护以及截排水工程。

按设计标高整平后,将在道路右侧形成最高约16.0m的挖方边坡(14-14’剖面),其中K1+840~K1+880m为土质挖方边坡,其余段为岩质挖方边坡。K1+840~K1+880m土质边坡高度1.5~5.0m,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该段地形平缓,岩土界面倾角一般为2~5°,边坡不易沿该界面发生滑动,边坡局部高度较大,可能发生沿土体内部的圆滑形滑动,建议按1:1.50放坡后应进行相应的坡面防护以及截排水工程。

其余段岩质边坡高度3.0~16.0m,边坡岩性主要为强~中风化砂质泥岩,局部表层有少量粉质粘土,边坡类型为III类,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赤平投影法对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见图4.3-4:

4.3-4   右侧挖方岩质边坡赤平投影图

根据赤平投影可知:裂隙1倾向坡内,岩层产状与坡向呈大角度相交,为切向坡,裂隙2与坡向呈小角度相交,边坡稳定性主要受裂隙2及岩层自身强度控制,边坡高度较大,直立切坡边坡不稳定。

该侧边坡建议采用坡率法放坡,坡率:中风化岩层1:0.75,强风化岩层1:1.0,土层1:1.50,并对边坡顶部少量土体进行清除,对于大于8m的边坡应分阶放坡,中间设置宽2m马道,并做相应的坡面防护以及截排水工程,坡脚设置护脚墙。

按设计标高整平后,线路通过地段主要为强~中风化基岩,强~中风化岩体分布连续,为良好的路基持力层。其中在K1+840~K1+880m为粉质粘土,该段按设计标高开挖后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可做为路基持力层。建议持力层承载力容许值[fa0]:强风化砂质泥岩取250Kpa,中风化砂质泥岩取800Kpa,强风化砂岩取300Kpa,中风化砂岩取1200Kpa,粉质粘土取130Kpa。

6K1+963.6~K2+805.474m段(剖面19-19’~26-26’):

该段路面设计高程为378.88~398.00m,轴线地面高程369.78~398.55m之间,相对高差0~18.0m,为填方路基段。

沿线K2+490~K2+565m段基岩裸露,其余地段地层岩性上部0.50~7.60m主要为粉质粘土及少量素填土,下伏基岩主要为强~中风化砂岩及砂质泥岩。

按设计标高整平后,将在K2+485~K2+565m段道路两侧形成0~5.9m的挖方边坡,其余地段在道路两侧形成最高约18.3m的填方边坡。

K2+485~K2+565m段岩质挖方边坡,边坡高度较小,建议采用坡率法放坡,坡率:中风化岩层1:0.75,强风化岩层1:1.0。其余段填方边坡高4.3~18.0m,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该段地形平缓,岩土界面倾角一般为2~5°,边坡不易沿该界面发生滑动,边坡局部高度较大,可能发生沿土体内部的圆滑形滑动,建议按1:1.75放坡后进行相应的坡面防护以及截排水工程。

线路通过段地层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其中K2+490~K2+565m段基岩裸露),下伏基岩主要强~中风化砂岩及砂质泥岩。粉质粘土分布连续,厚度0.6~7.6m,但局部粉质粘土较薄且表层0.3~0.5m强度较低且含有植物根系,建议对厚度较薄地段清除粉质粘土以强风化基岩做路基持力层,厚度较大地段清除表层软弱层后,以下部可塑状粉质粘土做为路基持力层,建议持力层承载力容许值[fa0]:强风化砂质泥岩取250Kpa,强风化砂岩取300Kpa,粉质粘土取130Kpa。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拟建场地无断层通过,无滑坡、危岩、地下洞室和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现象,无致灾地质体发布,场区基岩分布连续,岩石地基稳定,构造裂隙不发育,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场地地震基本烈度6度。按拟建道路设计标高整平后,经对道路两侧人工挖填方边坡采用坡率法放坡后,场地整体稳定,适宜拟建道路的建设。

2、据邻近场地工程经验分析,场地水体及土体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

3、场地内的人工素填土,结构松散,不宜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重新翻挖分层碾压密实,其压实系数应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方可作为路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需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粉质粘土表层0.3~0.5m强度较低且含有植物根系,建议对其进行清除,以下部可塑状粉质粘土做为路基持力层,强~中风化基岩层可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

4、道路沿线零星分布一些分布的一些藕(鱼)塘,塘底分布淤泥质软弱土层,呈软~流塑状,含有较多有机质,不能做为路基持力层,施工时应将软弱土层清除换填,以压实填土做为路基持力层。

  5.2建议

1、道路施工时应先测定细粒土填料最优含水量,避免碾压时形成橡胶土,对粒径较大的粗粒土,填方粒径不得大于规范要求。

2、土方回填时宜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如采用两种透水性不同的土填筑时,应将透水性较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以免填方形成水囊。

3、填方施工应按规范分层碾压夯实,逐层检验。在自然地面坡度陡于1:5的地段应按规范清底放阶,填方边坡高度大于8.0m宜采用土工格栅加筋边坡,坡脚设置护脚墙。

4、对开挖后不稳定或欠稳定的边坡,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特征和可能发生的破坏等情况,严格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及勘察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采取自上而下,分段跳槽、及时支护的逆作法或部分逆作法施工。严禁无序大开挖、大爆破作业。开挖路堑段岩质边坡时,应尽量采用松动爆破及控制爆破,防止岩质边坡震动破坏。

5、应在道路路堑段两侧修建各种排水设施,如截水沟、边沟、排水沟等,将路基上方的地表水、地下水导入排水通道,以免浸入路基降低其强度和稳定性。

6、道路修建过程中,由于开挖路堑、填筑路堤等使道路沿线产生大量挖填方边坡和弃土弃渣,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改变和破坏。因此,道路建设过程中,相关单位应树立严格的环保意识,工程设计、施工应充分考虑环保措施,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最大限度的减小道路施工、边坡施工对自然环境影响。

7、施工期间应加强工程地质工作,若发现异常情况,请及时通知我院地质人员,以便会同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处理。

8、施工期间及完工后,应委托有资质监测单位对道路两侧岩土质高边坡进行监测,监测要求及周期由设计方和业主方确定。

更多相关推荐:
勘察报告

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叙永县林林业局棚户区安置房边坡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细勘察叙永县林业局棚户区安置房建筑边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受泸州市惠泽公司叙永分公司的委托我院对叙永县林业局棚户区安置房建筑边坡工程场地...

勘察报告范文

铜陵监狱会见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冶金工业部华东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目录一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1二工程概况1三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2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五场地地下水4六场地抗震稳定性评价场地土的类型场地类别...

勘察报告

正基商业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前言11拟建工程概况拟建筹建由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建设单位委托我院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根据勘察委托任务书拟建建筑物设计概况见下表拟建建筑物概况一览表拟建工...

现场勘察报告

JJFM110208西大巷回收煤柱下综采工作面现场勘察报告综采一队20xx年10月21日西大巷回收煤柱下综采工作面现场勘察报告时间20xx年10月21日上午地点西大巷回收煤柱下综采工作面参加人员赵勇刚队长崔鹏老...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目录1勘察工作概述211工程概况21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213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214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215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4151勘探点布置原则3152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3153完成工作量32场...

地质勘察报告范文

地质勘察报告范文目录1绪论111工作目的任务112位置交通113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114以往地质工作评述215本次地质勘查工作情况32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321区域地质322矿区地质53矿床地质731矿体分布规模...

详细勘察报告

新奥葫芦岛海洋绿洲项目启动区B1101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葫芦岛工程勘察院二一年十二月工程编号120xx5064新奥葫芦岛海洋绿洲项目启动区B1101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勘察单...

勘察报告

邯郸市金地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圣丰怡庭圣丰怡庭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总述11工程概述拟建圣丰怡庭项目位于邢台市威县县城团结路与三多大街交叉口东南角交通便利受河北信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对该工程进行了岩土工...

补充施工勘察报告正文

中国联通吉首分公司综合楼辅助楼14273539地基持力层岩土工程补充施工勘察报告一前言1工程概况中国联通吉首分公司综合楼辅助楼位于G209国道旁建设场地紧邻国际大酒店中国联通吉首分公司综合楼层高8层辅助楼层高2...

正式勘察报告

新疆新工勘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XGK20xx1002目录1工程概况32勘察工作的目的及任务321目的322任务323勘察工作主要执行的规范标准43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431勘...

勘察报告样本

勘察报告样本江汉石油管理局部处办公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院长审核审定项目负责提交单位提交时间详细勘察工程编号XXXXXXX工程勘察公司X年X月X日目录一前言4工程概况4勘察目的任务和要求4执行规程规范4完成工程量及...

勘察报告样本

泰州中远依云湾小区北地块多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第1页共18页目录一概述1工程概况2勘察目的和任务3执行的规范和标准4勘察实施概况5实施完成工程勘察量6工程测量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2地基土工程地质特征3水文...

勘察报告(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