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时间:2024.5.13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很显然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人民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精神。所谓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人文主义。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以民为本,重视道德伦理,履行义务,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提高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家族)轻个体的倾向的消极因素。

儒道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干,并形成互补之势。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科技、宗教、医药、体育等领域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传统士大夫的“达兼穷独”的人生价值取向以及民族性格中刚柔相济的品格等等,都是儒道互补在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具体体现。

以和为贵。“持中贵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观念,而且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它的积极作用和影响是主导方面,对保持社会稳定和发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有着积极作用。

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一种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向。实践理性对中国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影响至为深远,在实践中也带来了双重效应,但积极效应占主导地位。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

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该民族的经典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是以否定、割断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指导思想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经典是过时的、有害的,尽管他们的经典中也同样有糟粕。但不少中国人却经常有这样的冲动和行为。

当前的传统文化热源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回归,是对数度全盘西化浪潮的拨乱反正,也是对现实冷思考的结果。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作为民族自我认同和国际形象的标志。立足

自我,对外来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整合日显紧迫。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内涵和实质意义日益突现,已成为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内驱力。

把文化看作一种国际竞争力,这是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放眼21世纪全球竞争而作出的一个战略判断。文化建设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在竞争压力下,主动的选择和开放的创造。 从社会的层面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自觉与理想人格,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身心之间的平衡和谐,在治国安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留下了丰富的宝贵遗产。 而对于个体而言,文化能在个人的心灵深处形成势能,定向地释放与发挥,理智保持与直接欲望的距离,支撑起人们的精神空间,引导人们超越自我,溶入整体,成就事业。而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套完整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修身养性的学问,为任何一个民族所未见。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纪各国都在不断的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智慧开始风靡世界。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孙子兵法》--世界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更是威震世界。当世界都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不是更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吗?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哲学思想上的著作,和西方截然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是几千年前的著作,但是人的思想哲学及做人的根本是不会变的,老祖宗几千的文化与思考的积累是最好的人生指南针。三、我们的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相结合后,衍生出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如武术、饮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能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

中国大学扩招已经有些年头了,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奔向了社会。他们将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些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学子将会把中国带到世界舞台最闪耀的位置。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其独特的文字语言,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的科技工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这些文化共同书写着中国文化的光辉篇章。

但任何文化都有其两面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可能成为永恒的价值标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应该不同价值观念。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是文化的积淀,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他们对创造性活动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如何正确的把握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的去把握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创造出新的文化,以满足现代文化的发展需要。

在创造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自身的不足和怎样更好地创造出新文化。以东西文化传统为代表的文化价值观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东方文化传统中有许多不利于创造力开发的人格特征和价值取向,有人认为中国人的智力优秀是攻公认的,但中国人的创造力评级在世界上却较低,其原因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制约。东方文化具有请个体重团体,重传统,重和谐的保守,内敛的人格特征,西方文化则更加强调个性,看重人的自由,看重个人价值,具有向自然抗

争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容易使人们养成一种害怕出错,害怕出错,害怕失败,知足常乐的心理和心态,容易培养一种谦虚,不善于表现,竞争意识弱,攻击性差,缺乏冒险精神的个性的特征。中国人的共同心理大于求异心理,容易压抑自己的个性。在教育上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比较的传统和继承,强调对老师,对权威的尊重和服从,不注重质疑精神,要有挑战传统的勇气。西方文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推翻前人,鼓励学生在老师有意见冲突的时候要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鼓励与老师展开辩论。在价值取向上看,中国文化具有注重实用,学以致用,轻理论的价值观念,中国人的志向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是这种使用价值的真实写照。但是,人类探索大自然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长期的过程,没有对大自然的真正的兴趣,没有执着客观奥秘的精神,不可能坚持下去,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发现的。科学探索的成果往往在几十年,上百年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如果抱着一种使用的功利态度来做学问是不可能有真正发现的。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已经进入“小康”却并不满足仍继续奋进、全面建设“小康”、努力进一步提高小康水平的国人们,“妄自菲薄”日渐减少,民族自豪感日益增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建设现代文明的观点,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人们认识到,“一个民族的现代化过程,不是要抹杀它的文化传统,造成清一色的世界文化,而是要求依据现代化的新要求,

给它的文化传统不断地灌注以时代性的内容,达到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⑥但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钻研、鉴别、剔除、吸收、融化、发展工作做得确实不够。在中小学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内容并不多,而且高中文理分班,那么理工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确实不高。在社会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的气氛日渐兴起的氛围下,他们有钻研、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和要求。前几年同济大学有一些工科博士生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自发地组织起来,钻研古代典籍,他们认为收获很大,谁知不久其中竟有几个人先后“信”了佛。这件事对我们文科尤其思想理论课教师触动很大,认识到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仍然需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或者引导。这些年来,我们同济大学针对学校理工学科多的状况,注重开展人文教育。同济大学前校长、现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同济大学校长任上高度重视同济的人文教育,她表示赞同杨叔子院士关于 “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而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的观点,提倡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并认为“人文教育是一切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铸造崇高人格的最为直接的教育内容之一。”我们学校推行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的教育,实施“知识、能力、人格”的培养模式。因此,学校组织学有专长的师资力量,开设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程,还经常性举办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学术报告或者讲座,并组织编写了《诸子百家》、《中外浪漫主义文学导引》、《宗教与文化》等“大学人文社科丛书”(由顾钰民教授主编)以及《中国文化史教程》(朱恒夫教授著)等教材用书。

小生产成汪洋大海的中国所形成的“传统”,注重“经验”,尊老敬祖,崇尚先贤,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具有保守性、滞后性,会对新生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那么,传统文化进课堂,会不会对创新教育产生不利的负面影响呢?

江泽民19xx年5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盛发达的不竭动力”。在19xx年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他再次指出: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 产 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尤其强调创新问题,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重要内容。没有创新的意识,就不可能有创新的行动。任何发现、发明都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任何新的知识都不会诞生。可以说创新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它同时也是一种过程,一种精神。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是获得进步的最基本要求。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属于人文素质范畴,重在教育和培养;创新思维,属于认识论范畴,重在熏陶和训练。因此,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创新是教育活动生命的源头,它既是教育自身存在的本质特点,也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我们不可能教授给学生人类的全部知识,但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敢于创新;必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使他们善于创新,能

够在汲取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当然,创新教育不可能“速成”“技能”,不可能靠一门专门课程就能使学生获得并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养成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教育、培养、训练,应当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这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和训练过程。在这方面,各种课程都会有所作为、有所作用。正是基于这一基本考虑,我们在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讲授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时,尽力避免其产生束缚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在内容的选择、视角的切入、讲授方法和技巧的运用等方面狠下功夫,采择精华,运用良法,熏陶、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这方面,我们虽然不是刻意追求,但是确确实实是自觉为之。根据我们的做法(并不限于笔者个人的)和想法(主要是笔者个人的),得出几点基本体会。

1、培育适宜创新的社会氛围,养成思辨、争鸣、交锋的习惯和能力,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引来百花齐放。众多文人学者,各自以独特的视角,对宇宙、社会、人生、人性、政治、经济、教育、科学、军事、伦理、道德、逻辑等诸多领域,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他们怀有浓厚的创新意识,以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和超越时代的睿智卓识,创立各自的思想、学说。同时,他们之间展开热烈争辩,在百家争鸣之中,通过对立或不同思想间尖锐地交锋和碰撞,相近思想、认识、见解间的交流和切蹉,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思想、学说,终于形成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以及《周易》等“百家”学派、学说,从而使先秦时期成为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究其原因,必然会发人深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宽松的政治、社会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尤其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是形成百花齐放的文化繁荣局面的极为重要的社会条件。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根据人的思维特征,我们不难发现:思想,只有在交流、争鸣、交锋、碰撞中才能产生火花,闪出光彩。百家争鸣、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是活跃思想、产生新思维、形成新思想的温床,是知识创新、思想创新、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这种社会土壤的产生和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使然,其中作为社会人的个人主体因素的作用是不应当被忽视的。作为文化活动主体的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才能产生创新思维。要有“争鸣”的意识、愿望和要求,学会交流,敢于交锋,在交流和交锋中学习思辨,提高思辨能力。要敢于怀疑,敢于批判。通过怀疑、批判、交流、交锋,提出问题,提出见解、观点、主张,创立自己的“学说”;不唯上、不唯贤、不唯书、不崇洋、不媚俗,敢于坚持自己的“学说”。同时,又听得进不同意见,不僵化、不固执,从善如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以完善自己的“学说”。

2、继承、吸收是创新的基础。恩格斯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新学说,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但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⑦。《诸子百家》的作者同济大学教授朱义禄先生也说:“人类的思想文化史是一个发展中的系统。前人提出的见解,在后人那里,作为一种思想材料,成为构建学说的出发点。”⑧从一

定意义上说,继承、借鉴、吸收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创新是在继承、借鉴、吸收基础之上的创新。创新要以“传统”为基础,要以客观现实存在为出发点,了解传统,把握现实,才能超越传统,才能提高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形成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其烙印是无法抹平的,其影响是随处可现的。我们只有学习、钻研传统文化,弄通弄懂传统文化,才能正确地判断和鉴别它,分清其精华和糟粕,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中国,真正了解我们的国民性,熟悉我们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由此,才能清楚创新的需求,确定创新的目标,把握创新的方向。这样看来,传统文化知识,可以为“创新”铺垫“基础”。同济大学建筑学科是长项学科,就以建筑学为例,了解根植并相融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思路、风格,对于发展现代建筑保持民族风格来说,将不无裨益。比如,我们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讲授过程中,分析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 产 党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分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及继承、发展的方面,分析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弘扬民族精神的论述及其精神实质,还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进程及各种比较先进的思想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影响、作用的了解、分析,深刻理解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一命题的伟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由此帮助学生树立继承、吸收、借鉴是为了创新——创新离不开继承、吸收、

借鉴的观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吸收、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觉性。

3、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新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比较清晰的演化轨迹。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文学、宗教、建筑、艺术、史学、医学等等,无论是其思想、理念,还是其具体内涵,都是动态的,其自身都有一个产生、演变的过程。就对中国文化影响比较大的“三教”(儒、道、释)“九流”(儒、道、墨、法、名、阴阳、纵横、杂、农)尤其“三教”来说,在中国这块社会土壤上产生或者扎根之后,便随着历史的进程而发展演化。比如儒学,孔子创立之后,其嫡传弟子孟子加以丰富,经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发展,使之发扬光大;到程(程颢、程颐)朱(朱熹)“理学”、陆(陆九渊)王(王守仁——阳明)“心学”,其内涵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再如,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曾经一度受到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文化的抵制,但它吸收了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即“中国化”之后,便扎下根来,获得较大发展,并先后形成天台宗、慈恩宗、禅宗、净土宗等诸多流派,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尤其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既有长期的历史积淀,也有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历经数千年历史沧桑的洗炼,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我们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时,介绍各门学科发展演化状况,分析其产生及发展变化的原因,重点剖析创立学科和影响学科发展变化的重要人物,探讨其之所以有所作为的主观因素,由此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创新意识是一个人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人生路漫漫,只

有具备创新精神者,才可能有所作为。据此,鼓励学生要勇于进取,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利用传统文化训练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其方法也会因人而异。但是,一般说来,大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学习、吸收、借鉴过程中,对已知命题、理论、定义、定理、公式、观点、知识、经验等等,产生了怀疑或者不满足,搜寻理由、证据对所怀疑的东西进行否定,经过发散思维活动,调动自己的一切主观能动性,异想天开,标新立意,创立自己的立论、命题,提出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创造性思维,总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提高。或者对已知的命题、知识等有所感悟,引发深思,浮想联翩,穷思冥想,经过归纳演绎,综合提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将自己感悟的东西升华、提高,使之光大发展。学习传统文化必须切合新的时代精神,从现代文明的视角,运用新知识、新观点、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剖析传统文化,阐释传统典籍,才能使传统文化为我所用。正如毛泽东19xx年8月24日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所说:“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实的活人”。我们在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时,不仅对一些重要问题尤其是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而且,对一些典籍原文的理解,也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解释,要根据新的时代精神和新知识、新理念,并按照自己真实的领会、感受、理解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倡争辩,鼓励创新。这样既活跃了学习气氛,又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收到比较理想的效

果。比如,在解释《论语》中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时,有位学生提出了新鲜“见解”。他认为这段话应当都是讲做“学问”的,那么意思应该是:学问、学识、学说经常被应用于实践,这怎么能不令人愉快呢?本来是自己学术上的对手、论敌,受自己“学问”的感召,完全接受自己的学问、观点,愿意与自己结成(学术)朋党,这怎么能不令人高兴呢?自己下了很大功夫做学问,有了很多真知灼见,世人仍不了解、不理解、不接纳,但自己并不生气,仍不气馁,继续坐得住冷板凳,潜心钻研自己的学问,这不是也称得上“君子”吗?他必将成大器啊!这位学生特别强调,“习”,不应当理解为学习,学习用“学” 而不会用“习”,它应该被理解为实习、实践;“朋”,不应当理解为朋友,朋友用“友” 而不会用“朋”,它应该被理解为朋党、同党,传统中国党同伐异,“对手”若能成为同党,怎能不令人高兴;“远方”并非指空间距离,而是指心灵距离、学术距离。心灵上、学术上隔着非常大的距离,即为自己学术上的“反对派”,现在反过头来向自己“靠拢”,成了自己的“朋党”,确实令人高兴。我们不能说这位学生对这段话的解释无懈可击,但它确实新鲜,比较活泼,说明他思想活跃,动用了“创新思维”。尝试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确实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大家不妨一试。

传统文化进课堂,运用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育和创新思维的训练,我们也刚刚起步,还需要进一步地实践和探讨,扎扎实实地做下去,必能取得更佳效果。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更多相关推荐:
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分析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

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学的制高点

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学的制高点毕文亮摘要:面对全球化开放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少年热衷于外来文化,而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上这门课前,我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儒家思想。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学就开始成为中华文化的基础。儒家思想也一直处于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被视为中华文化…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考试复习资料

[转]中传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1,孔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推行“礼”,倡导“仁”。思想体系以德治主义为核心。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为中华民族建立了道德观,价值观,濡…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课前诵读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课前诵读一、活动目的:温家宝总理说:“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为了学生自然亲近经典,养成读中华经典的好习惯,要求全体学生都要诵读经典名篇。为了开展好这项活动,必须人人参与…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中国消费的高峰周。外出、旅游、请客、吃饭成为了一种常态。有的乘飞机,有的乘火车,有的乘汽车。相比之下,当然是汽车比火车便宜,火车比飞机便宜,硬座比卧铺便宜,经济舱比头等舱便…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八大互动关系学习心得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八大互动关系——学习心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其他民族文化所不及。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传承中华文明,同时也不断的在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形成了独具特色…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指文明史上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发生过的一些现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歇后语等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一传统节日一春节1...

演讲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奋中华民族

借传统之力筑民族之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丰富多样但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对立面是人们精神层面的营养不良所以我们现在应当重视精神文明以提高自身修养如何提升修养让我们的人格闪耀光辉呢是去美...

中国的传统文化 小学生作文集锦

中国传统文化春节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3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300字篇七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它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个辞旧迎新的日子它意味着漫长而严寒的冬天回家去了而春暖花开的春天回归大地多么令人高兴呀人们自然要载歌载舞地迎接春节春节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专业姓名学号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1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