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时间:2024.5.13

浙江科技学院

实验报告

   

1.实验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

2.实验项目名称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3.实验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掌握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方法。

  2、 掌握热电阻测温的方法,观察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

  3、 学会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

4.实验内容和原理

实验内容:测定不同空气流量下进出口端的相关温度,计算a,关联出相关系数。

    实验原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情况下,冷、热流体系通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称为间壁式换热。如图(4-1)所示,间壁式传热过程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

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所组成。

      

达到传热稳定时,有

  (1)

   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2)计算,

                           (2)

式中:TW1 -热流体进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W2 -热流体出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3)计算,

                              (3)

式中:tW1 - 冷流体进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W2 - 冷流体出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热、冷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计算,

                                 (4)

当在套管式间壁换热器中,环隙通以水蒸气,内管管内通以冷空气或水进行对流传热系数测定实验时,则由式(4-1)得内管内壁面与冷空气或水的对流传热系数,

                                (5)

实验中测定紫铜管的壁温tw1tw2;冷空气或水的进出口温度t1t2;实验用紫铜管的长度l、内径d2;和冷流体的质量流量,即可计算a2

然而,直接测量固体壁面的温度,尤其管内壁的温度,实验技术难度大,而且所测得的数据准确性差,带来较大的实验误差。因此,通过测量相对较易测定的冷热流体温度来间接推算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对流给热系数就成为人们广泛采用的一种实验研究手段。

由式(1)得,

                             (6)

实验测定、并查取下冷流体对应的、换热面积A,即可由上式计算得总给热系数K。

1.  近似法求算对流给热系数

以管内壁面积为基准的总给热系数与对流给热系数间的关系为,

                  (7)

用本装置进行实验时,管内冷流体与管壁间的对流给热系数约为几十到几百;而管外为蒸汽冷凝,冷凝给热系数可达~左右,因此冷凝传热热阻可忽略,同时蒸汽冷凝较为清洁,因此换热管外侧的污垢热阻也可忽略。实验中的传热元件材料采用紫铜,导热系数为383.8,壁厚为2.5mm,因此换热管壁的导热热阻可忽略。若换热管内侧的污垢热阻也忽略不计,则由式(7)得,                                                          (8)

由此可见,被忽略的传热热阻与冷流体侧对流传热热阻相比越小,此法所得的准确性就越高。

2.  冷流体质量流量的测定

用孔板流量计测冷流体的流量,则,                           (9)

式中,V 为冷流体进口处流量计读数,ρ为冷流体进口温度下对应的密度。

3.  冷流体物性与温度的关系式

在0~100℃之间,冷流体的物性与温度的关系有如下拟合公式。

(1)空气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式:

(2)空气的比热与温度的关系式:60℃以下 J / (kg ?℃), 60℃以上 J / (kg ?℃)。

(3)空气的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

(4)空气的黏度与温度的关系式:

5.主要仪器设备 

1.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空气-水蒸气换热流程图

来自蒸汽发生器的水蒸气进入不锈钢套管换热器环隙,与来自风机的空气在套管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冷凝水经阀排入地沟。冷空气经孔板流量计进入套管换热器内管(紫铜管),热交换后排出装置外。

2.设备与仪表规格

(1)紫铜管规格:直径φ21×2.5mm,长度L=1000mm;(2)外套不锈钢管规格:直径φ100×5mm,长度L=1000mm;(4)铂热电阻及无纸记录仪温度显示;(5)全自动蒸汽发生器及蒸汽压力表。

6.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一)实验步骤

1、        打开控制面板上的总电源开关,打开仪表电源开关,使仪表通电预热,观察仪表显示是否正常。

2、        在蒸汽发生器中灌装清水至水箱的球体中部,开启发生器电源,使水处于加热状态。到达符合条件的蒸汽压力后,系统会自动处于保温状态。

3、        打开控制面板上的风机电源开关,让风机工作,同时打开冷流体进口阀,让套管换热器里充有一定量的空气。

4、        打开冷凝水出口阀,排出上次实验余留的冷凝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也保持一定开度。注意开度适中,开度太大会使换热器中的蒸汽跑掉,开度太小会使换热不锈钢管里的蒸汽压力过大而导致不锈钢管炸裂。

5、        在通水蒸汽前,也应将蒸汽发生器到实验装置之间管道中的冷凝水排除,否则夹带冷凝水的蒸汽会损坏压力表及压力变送器。具体排除冷凝水的方法是:关闭蒸汽进口阀门,打开装置下面的排冷凝水阀门,让蒸汽压力把管道中的冷凝水带走,当听到蒸汽响时关闭冷凝水排除阀,方可进行下一步实验。

6、        开始通入蒸汽时,要仔细调节蒸汽阀的开度,让蒸汽徐徐流入换热器中,逐渐充满系统中,使系统由“冷态”转变为“热态”,不得少于10分钟,防止不锈钢管换热器因突然受热、受压而爆裂。同时,打开顶端放气阀,将设备内的空气排出,至排气管有蒸汽放出,关闭排气阀。

7、        上述准备工作结束,系统也处于“热态”后,调节蒸汽进口阀,使蒸汽进口压力维持在

0. 01MPa,可通过调节蒸汽发生器出口阀及蒸汽进口阀开度来实现。

8、        自动调节冷空气进口流量时,可通过仪表调节风机转速频率来改变冷流体的流量到一定值,在每个流量条件下,均须待热交换过程稳定后方可记录实验数值,一般每个流量下至少应使热交换过程保持15分钟方为视为稳定;改变流量,记录不同流量下的实验数值。

9、        记录6~8组实验数据,可结束实验。先关闭蒸汽发生器,关闭蒸汽进口阀,关闭仪表电源,待系统逐渐冷却后关闭风机电源,待冷凝水流尽,关闭冷凝水出口阀,关闭总电源。

7.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根据相关计算式进行相关数据计算。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进行计算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进行计算

=1.0616kg/m3

m2=ρV=1.109×17.3=0.0054kg/s

t2- t1=39℃     

t平均=1/2(t1+ t2)=58.8℃      =1005J / (kg ?℃)

A=πdl=0.0502m2

=44.1973=94.83123392w/(m/k)      =94.83123392w/(m/k)

=0.09450Pa.s

=0.029034851

u=4v /πd2=23.64m/s

8.实验结果与分析  

1、冷流体给热系数的实验计算值与理论值(按计算)列表比较,计算各点误差,并分析讨论。

 

讨论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计算值与理论值的误差稳定在4.1﹪左右,说明实验装置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运行稳定。

   (1)公式Nu=0.023Re0.8Pr0.4有条件范围,而实验数据并未全在此范围内。所以用此公式算出的理论Nu值和理论α2值存在误差。

   (2)设备内的空气未排净,即有不凝性气体存在,使α2值下降。

   (3)测第一组数据时,等待时间不足,可能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热态。

2、冷流体给热系数的准数式:,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将实验数据的结果标绘在图上,由实验数据作图拟合曲线方程,确定式中常数A及m;并与教材中的经验式比较,同时在同一图上标绘出经验式。

Ln(Nu/Pr0.4)=0.7822Ln(Re)-3.6334

Nu/Pr0.4=Re0.8-e-3..6334A=e-3..6334=≈ 0. 026  m=0.7822

3、写出实验值拟合出的公式(按经验式的形式)。

  Nu/Pr0.4=0.026Re0.7822

9.与教材中的经验式比较有一定误差,但在可控范围内,有条件范围,而实验数据并未全在此范围之内。测第一组数据时,等待时间不足,可能没有达到真正热态。

10.讨论、心得 

1、 思考题

①  实验中冷流体和蒸汽的流向,对传热效果有何影响?

答:无影响。因为Q=,无论冷流体和蒸汽是顺流还是逆流流动,由于蒸汽温度不变,所以 不变,而不受冷流体和蒸汽流向的影响,所以效果不变。

② 在计算空气质量流量时所用到的密度值与求雷诺数时的密度值是否一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位置的密度,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计算?

答:计算空气质量流量时用到的密度值和求雷诺数时的密度值不一样,前者密度为空气入口处温度下的密度,而后者为空气定性温度的密度。

2、心得

       第一次上化工原理实验课,让我感受到与其他化学实验课相比(有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存在着很大差别之处。第一,实验室整洁,设备比较庞大,很多是铁仪器,很少有玻璃仪器,整个设备是一体化的。第二,整个实验过程中液体量的基本保持不变。第三,实验简单,易操作,轻松,实验过程中不会把实验室弄的脏兮兮的。在做实验之前,通过实验老师理论课讲解,让我大概有所了解。再通过老师在实验室生动,具体的讲解和实验操作流程的演示,让我本来不明白的地方豁然开朗。经过自己亲手操作和成员的合作得出数据,最后仔细计算得出了结论并成功完成了实验。这个实验室让我掌握了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方法并学会了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加深了对本实验的理解。


第二篇: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自己写的)


   学院

实验报告

一.实验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

二.实验项目名称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掌握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方法。

2、掌握热电阻测温的方法,观察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

3、学会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实验内容:测定不同空气流量下进出口端的相关温度,计算a,关联出相关系数。

    实验原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情况下,冷、热流体系通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称为间壁式换热。如图(4-1)所示,间壁式传热过程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

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所组成。

达到传热稳定时,有

      (4-1)

   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2)计算,

                                                 (4-2)

    式中:TW1 -热流体进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W2 -热流体出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3)计算,

                                                 (4-3)

式中:tW1 - 冷流体进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W2 - 冷流体出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热、冷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4)计算,

                                 (4-4)

当在套管式间壁换热器中,环隙通以水蒸气,内管管内通以冷空气或水进行对流传热系数测定实验时,则由式(4-1)得内管内壁面与冷空气或水的对流传热系数,

                                (4-5)

实验中测定紫铜管的壁温tw1tw2;冷空气或水的进出口温度t1t2;实验用紫铜管的长度l、内径d2;和冷流体的质量流量,即可计算a2

然而,直接测量固体壁面的温度,尤其管内壁的温度,实验技术难度大,而且所测得的数据准确性差,带来较大的实验误差。因此,通过测量相对较易测定的冷热流体温度来间接推算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对流给热系数就成为人们广泛采用的一种实验研究手段。

由式(4-1)得,

                                  (4-6)

实验测定、并查取下冷流体对应的、换热面积A,即可由上式计算得总给热系数K。

1.  近似法求算对流给热系数

以管内壁面积为基准的总给热系数与对流给热系数间的关系为,

                  (4-7)

用本装置进行实验时,管内冷流体与管壁间的对流给热系数约为几十到几百;而管外为蒸汽冷凝,冷凝给热系数可达~左右,因此冷凝传热热阻可忽略,同时蒸汽冷凝较为清洁,因此换热管外侧的污垢热阻也可忽略。实验中的传热元件材料采用紫铜,导热系数为383.8,壁厚为2.5mm,因此换热管壁的导热热阻可忽略。若换热管内侧的污垢热阻也忽略不计,则由式(4-7)得,                                   (4-8)

由此可见,被忽略的传热热阻与冷流体侧对流传热热阻相比越小,此法所得的准确性就越高。

2.  冷流体质量流量的测定

用孔板流量计测冷流体的流量,则,                                       (4-9)

式中,V 为冷流体进口处流量计读数,ρ为冷流体进口温度下对应的密度。

3.  冷流体物性与温度的关系式

在0~100℃之间,冷流体的物性与温度的关系有如下拟合公式。

(1)空气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式:

(2)空气的比热与温度的关系式:60℃以下 J / (kg ?℃),

                         70℃以上 J / (kg ?℃)。

(3)空气的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

(4)空气的黏度与温度的关系式:

五.主要仪器设备(含流程简图及主要仪器)

1.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4-1所示

          

图4-1  空气-水蒸气换热流程图

来自蒸汽发生器的水蒸气进入不锈钢套管换热器环隙,与来自风机的空气在套管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冷凝水经疏水器排入地沟。冷空气经孔板流量计或转子流量计进入套管换热器内管(紫铜管),热交换后排出装置外。

2.设备与仪表规格

(1)紫铜管规格:直径φ21×2.5mm,长度L=1000mm;(2)外套不锈钢管规格:直径φ100×5mm,长度L=1000mm;(4)铂热电阻及无纸记录仪温度显示;(5)全自动蒸汽发生器及蒸汽压力表。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一)实验步骤

1、        打开控制面板上的总电源开关,打开仪表电源开关,使仪表通电预热,观察仪表显示是否正常。

2、        在蒸汽发生器中灌装清水至水箱的球体中部,开启发生器电源,使水处于加热状态。到达符合条件的蒸汽压力后,系统会自动处于保温状态。

3、        打开控制面板上的风机电源开关,让风机工作,同时打开冷流体进口阀,让套管换热器里充有一定量的空气。

4、        打开冷凝水出口阀,排出上次实验余留的冷凝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也保持一定开度。注意开度适中,开度太大会使换热器中的蒸汽跑掉,开度太小会使换热不锈钢管里的蒸汽压力过大而导致不锈钢管炸裂。

5、        在通水蒸汽前,也应将蒸汽发生器到实验装置之间管道中的冷凝水排除,否则夹带冷凝水的蒸汽会损坏压力表及压力变送器。具体排除冷凝水的方法是:关闭蒸汽进口阀门,打开装置下面的排冷凝水阀门,让蒸汽压力把管道中的冷凝水带走,当听到蒸汽响时关闭冷凝水排除阀,方可进行下一步实验。

6、        开始通入蒸汽时,要仔细调节蒸汽阀的开度,让蒸汽徐徐流入换热器中,逐渐充满系统中,使系统由“冷态”转变为“热态”,不得少于10分钟,防止不锈钢管换热器因突然受热、受压而爆裂。同时,打开顶端放气阀,将设备内的空气排出,至排气管有蒸汽放出,关闭排气阀。

7、        上述准备工作结束,系统也处于“热态”后,调节蒸汽进口阀,使蒸汽进口压力维持在

0. 01MPa,可通过调节蒸汽发生器出口阀及蒸汽进口阀开度来实现。

8、        自动调节冷空气进口流量时,可通过仪表调节风机转速频率来改变冷流体的流量到一定值,在每个流量条件下,均须待热交换过程稳定后方可记录实验数值,一般每个流量下至少应使热交换过程保持15分钟方为视为稳定;改变流量,记录不同流量下的实验数值。

9、        记录6~8组实验数据,可结束实验。先关闭蒸汽发生器,关闭蒸汽进口阀,关闭仪表电源,待系统逐渐冷却后关闭风机电源,待冷凝水流尽,关闭冷凝水出口阀,关闭总电源。

10、    打开实验软件,输入实验数据,进行后续处理。

 

七、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根据相关计算式进行相关数据计算。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表

计算示例(以次序1数据作为计算示例):

空气进口处密度:=1.1302kg/m3

空气质量流量:

空气流速:

2、给热系数K的计算

空气定性温度:°C<60°C

则空气比热:J/(kg·°C)

定性温度下的空气密度

      

冷、热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差:43.28°C

传热面积:

对流传热系数:=100.06w/(m2·°C)

3、近似法求给热系数

 则=K=125.05w/(m2·°C)

4、理论值的计算

空气粘度:

            =

空气导热系数:           

雷诺数:     

普兰特数:

努赛尔数:

    对于流体在圆形只管内做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如符合以下条件:,管长与管内径之,则

    本实验中,,而Re,Pr也基本在这个范围内,n=0.4。所以可以用上述公式计算Nu的理论值=54.27

理论

误差:/-//=(100.06-98.46)/98.46=1.63%

7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

1、冷流体给热系数的实验计算值与理论值()列表比较,计算各点误差,并分析讨论。

误差分析:

①、迪图斯-贝尔特公式()有条件范围,而实验数据并未全在此范围之内。那用此公式算出的Nu'和' 误差就可能较大。

②、测后面两组数据时,等待时间不足,可能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热态。     

2、冷流体给热系数的准数式:,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将实验数据的结果标绘在图上,由实验数据作图拟合曲线方程,确定式中常数A及m;并与教材中的经验式比较。

    冷流体给热系数的准数式:,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将实验数据的结果作图,如下图所示。

冷流体给热系数的准数式:

=

,Y=0.028;m=0.7798

与教材中的经验式比较有一定误差,但在可控制范围内,有条件范围,而实验数据并未全在此范围之内。那用此公式算出的Nu'和' 误差就可能较大。测第一组数据时,等待时间不足,可能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热态。  

九、讨论、心得

 1、 思考题

1、实验中冷流体和蒸汽的流向,对传热效果有何影响?

答:无影响。因为Q=,无论冷流体和蒸汽是顺流还是逆流,由于蒸汽温度不变,所以不变,而不受冷流体和蒸汽流向的影响,所以效果不变。

2、在计算空气质量流量时所用到的密度值与求雷诺数时的密度值是否一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位置的密度,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计算。

答:计算空气质量流量时用到的密度值和求雷诺数时的密度值不一样,前者密度为空气入口处温度下的密度,而后者为空气定性温度的密度。

3、实验过程中,冷凝水不及时排走,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及时排走冷凝水?如果采用不同压强的蒸汽进行实验,对α关联式有何影响?

答:(1)、冷凝水不及时排走,附着在管外壁上,增加了热阻,降低了传热速率。

   (2)、在外管最低处设置排水口,及时排走冷凝水。

   (3)、如果采用不同压强的蒸汽进行实验,对 α 关联式基本无影响。

心得:

(1)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掌握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方法。(2)掌握热电阻测温的方法,观察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3)学会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4)处理数据时发相一两组数据存在很大的偏差,可能是在蒸汽系统中,如果冷凝水不及时排走,附着在管外壁上,增加了热阻,降低传热速率。注意要在外管最低处设置排水口,及时排走冷凝水,防止产生水锤现象、腐蚀、泄漏,使得维护成本居高不下。

更多相关推荐:
六、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

实验学专班姓指导日工原理实验报告名称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院化学工程学院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级名学号教师期化一实验目的1观察水蒸气在换热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并判断冷凝类型2测定空气或水在圆直管内强制对流给热系数i3应用...

空气-水蒸气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课程名称化工原理二实验项目名称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掌握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方法2掌握热电阻测温的方法观察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3学会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数据处理...

对流给热系数的测定实验

对流给热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观察水蒸气在换热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并判断冷凝类型2测定空气或水在圆直管内强制对流给热系数i3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mPr04中常数Am的值4掌握热电阻测温的方法二...

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1观察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2测定空气或水在圆形直管内强制对流给热系数3测定蒸汽在水平管外冷凝给热系数4掌握热电阻偶测温方法5掌握计算机自动控制调节流量的方法6掌握涡轮流量传感器和智能流量积算...

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水蒸汽在圆直水平管外冷凝给热系数0及冷流体空气或水在圆直水平管内的强制对流给热系数i2观察水蒸汽在圆直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状况3掌握热电阻测温方法4掌握计算机自动控制调...

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yao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姓名号同组者姓名指导教师日期实验名称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水蒸气在换热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并判断冷凝类型2测定空气在圆直管内强制对流给热系数i...

实验五 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5对流给热系数测定51实验目的1测定水蒸汽在圆直水平管外冷凝给热系数0及冷流体空气或水在圆直水平管内的强制对流给热系数i2观察水蒸汽在圆直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状况膜状冷凝和滴状冷凝52实验原理521串联传热过程冷...

空气-蒸汽给热系数测定实验_实验报告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取序1作为计算实例实验数据空气进口温度t1347空气出口温度t2786空气进口处蒸汽温度T11087空气出口处蒸汽温度T110873空气流量V200mh数据处理空气进口密度105t451...

南京工业大学实验之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1观察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2测定空气或水在圆形直管内强制对流给热系数3测定蒸汽在水平管外冷凝给热系数4掌握热电阻偶测温方法5掌握计算机自动控制调节流量的方法6掌握涡轮流量传感器和智能流量积算...

对流给热系数的测定

实验三对流给热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观察水蒸气在换热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并判断冷凝类型2测定空气或水在圆直管内强制对流给热系数i3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mPr04中常数Am的值4掌握热电阻测温的...

仿真实验之导热系数的测定

浙江海洋学院物理仿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指导老师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实验日期导热系数的测定鲁晓东数学与应用数学B10数学于祥雨迟云强10060110810060110620xx927实验目的1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

测定空气的导热系数报告

测定干燥空气的导热系数五数据记录及处理1实验条件1测量室参数热线长度l1810cm热线00C时电阻值R04053热线直径D100192mm测量室内直径D21522mm2实验室参数室温t23250CT227315...

对流给热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