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困境分析

时间:2024.3.31

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困境分析

一、我国西部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困境是地理环境问题

我国西部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0米以上。科学研究证明,陆地海拔每升高1000米,人体劳动能力就因缺氧而下降10%左右,内燃机功率就下降8-13%,油耗增加6%。西部的工业效率是东部的40%,综合效益指数为东部的83%,劳动生产率为东部的80%。

西部冬季寒冷干燥,各种气候分子时空分布不均,自然灾害经常发生,给农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极大地影响了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多年间,西部地区平均每年受灾面积达600多万公顷,近10年达到773万多公顷,其中旱灾占80%。当然这其中也有人为的原因。

西部地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区,交通不发达,导致区域市场分隔,资源流通不畅,运输成本高。发展交通遇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态环境的脆弱与保护问题,二是巨额资金来源问题。

西部相邻国家有十多个,边境国家中除俄罗斯外,都是发展中国家、甚至是贫穷国家,贸易互补性不强,边境口岸开放程度低,这些使得边境贸易条件难度加大,边境贸易额非常小,边境贸易层次不高,从而利用国外市场难度加大,创汇能力大打折扣。20xx年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仅3.17%,出口占3.38%,进口占2.94%。

以上这些因素是导致我国西部地区长期得不到发展或发展缓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从而使得西部地区经济运行成本高,经济效率低下,经济总量增长缓慢,经济结构层次低。

二、我国西部经济发展面临的第二个困境是自然资源问题

在所有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也是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质资源。 20xx年,西部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71.5%,人口占28.0%,人口密度52.4人/平方公里,不及全国平均水平136.2人/平方公里的一半,表明西部土地人口承载力非常低;同时西部地区还存在土地严重超载问题。虽然西部地区占71.5%的国土面积,但是适宜耕作的土地少,一旦强行开发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性问题,导致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低。西部有很大一部分土地是不适合人类生存和居住的,如西藏适宜居住的面积仅占西藏的27%,新疆适宜居住的那块绿洲占新疆的3-5%。西部地区人口压力和生态压力都很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绿洲是新疆土地承载人口的主体,占了全疆总人口的95%以上,人口密度达到215人。

西部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1.75%,但是土质疏松、土壤肥力低下。从耕地等级划分来看,西北区一等地只占40%,二、三等地占60%。西部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充足,但是土壤侵蚀、沙化严重,灌溉难度大。

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89‰),其中西藏为10.79‰,新疆为11.38‰。 增长的人口又需要分享资源,也就意味着超载将会加剧,超载的加剧可能导致对土地资源的掠夺式利用,反过来又加剧了生态的破坏,如果任其发展,恶性循环将不 可避免。土地超载严重影响着西部地区人民的生存安全和质量,同时也阻碍着西部地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阻碍了生产率的提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水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另一种重要资源。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制约着西部经济开发的方向、进程和规模。有关资料显示,西部地区水资源分布南北差 距悬殊。降水的年际变化与年内变化明显,成为水旱灾的主要原因,其中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是全国的旱灾多发区。严重缺水的地区,影响了农业正常生 产,影响了当地居民用水安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其利用程度低,开发难度大,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闲置。这两方面都影响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西部地区也是我国主要的牧区,西部草场超载日趋严重。草地资源是发展草食动物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西部草场在退化减少,新中国以来的50多年中,西部地区草原亩均干草生产量已下降40%,有2亿亩草地已转变成沙漠或戈壁,还有2亿亩草地正在受风沙危害,碱化草地面积亦超过1亿亩;而牲畜却在增加,建国50多年来,我国草原区的牲畜头数增加了2倍,造成草场超载率非常严重。草场严重超载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牧民的收入增长。但是每年投入的草场建设资金杯水车薪,遏制不了草场退化减少的命运。

除 了这些自然资源之外,其他资源也是处于开发难度大,开采成本高,一旦盲目开发利用就可能造成难以恢复的生态恶果。一方面是资源总量的有限性和劣质性,限制 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部分资源优势无法绕过生态问题和交通难题而实现经济优势的转化。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必将是长期存在,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障 碍之一。

三、我国西部经济发展面临的第三个困境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巨大差距是中央政府长期以来的经济政策和行政政策的结果。

在新中国建国后的30年 间,中国区域经济一直采用“二分法”,即将全国划分为沿海与内地。由于历史原因,当时的沿海地区已较内地有了较好的经济基础,但在这一时期里,由于国家采 用均衡发展的政

策,加之西部地区具有大量重工业资源和独特的战略区位,在经济投资和建设上受到重视,因而地区间的差距没有被过分拉大。但尽管如此,由于首 都、直辖市和大多数特大城市都集中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因此,在基础建设和文化教育方面,中央政府的投资仍是一直向东部地区倾斜的。

19xx年以后,中央政府开始对中国经济区域改用“三分法”,即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这种战略的总体原则是将最优惠的经济政策和开发政策给予经济条件和区位条件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正是在国家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的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梯度格局逐步形成。20世纪90年代后,梯度进一步快速扩大。到本世纪初时,中国东部之间的差距已扩大到了惊人程度,不同地区人均GDP和收入的差距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仅仅是造成差距的一种可能性,而国家的政策则是把可能性变成了悲壮的现实,而且被无情地拉大了,并将继续扩大。要想扭转这种差距扩大的趋势,难度很大,要缩小差距更难。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 是西部地区市场经济体制相对于东部发育很不完善。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方面东西部差距非常显著,西部地区市场主体的竞 争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危机意识普遍落后,必然在吸引资源方面,尤其是在引进和留住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人力资源方面缺乏优势,在产品的研发和专 利方面、市场占有率方面必然处于弱势地位。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相当不健全,地方政府必然插手干预,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甚至浪费,交易成本上升。

二 是西部地区计划经济体制的路径依赖。西部地区由于本身所处的区位以及国家开放政策造成自身开放意识不强,外来事物总量少、接受能力差,缺乏创新意识,习惯 用计划经济管理办法管理国有经济,习惯用管理国有企业的办法管理民营经济,习惯用管理内资企业的方式管理外资企业,政府往往直接插手要素配置、企业经营和 资产重组及各种投资建设项目;政府的行政性直接调控仍占主导地位,政府间接调控和服务功能十分薄弱,考虑市场发展、企业发展需要少;审批事项繁多,程序复 杂,部门收费多;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过程中,政府培育调控市场体系的办法不多,地方性法制法规政策体系建设落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三是国家政策主观倾向西部,而客观相反。虽然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也制定了很多政策,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收效甚微。《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5》认为,“西气东输”等五大工程事实上仍为全国工程,不是单纯的西部开发工程,解决的是东中部能源、资源不足问题,绝大多数利益输送到东、

中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 也认为这些大项目存在漏出效应,有的跟当地经济联系不够紧密,有的通过外地采购和承包,甚至工程建设的民工也有许多来自中部。这种不平衡的增长格局,势必 导致全国经济总量进一步向沿海发达地区集中,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同时,现行的转移支付体系考虑并且区分了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并对经济 落后的西部地区实施倾斜的转移支付政策,但是,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获得的人均转移支付却低于经济最为发达的东部地区。现有的几种转移支付形式中,占主 体地位的税收还是以收入来源地为基础进行分配的,它不但不能解决地区间的不平衡,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强调地方的既得利益,越富裕的地区得到的转移支付越多, 越贫穷的地区得到转移支付越少。

因此,西部经济的发展以及东西部差距的缩小必将是一个非常艰巨而漫长的过程。

四、我国西部经济发展面临的第四个困境是人力资源问题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一方面文盲半文盲比例高,人均受教育年限短,20xx年在全国15岁以上人口的抽样调查中, 全国文盲率平均为11.04%,而西部文盲率达到15.21%。另一方面人才匮乏,流失严重。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人员仅92人,还不到东部地区的1/10,全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中,只有15%集中在西部,而西部地区人口数却占全国人口数的28.56%。改革开放以来,“孔雀东南飞”一直是我国人才流动的总趋向。近十多年来,这种人才流动趋向更是进一步在不断增强,甚至“麻雀”也东南飞。同时西部地区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也大量地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现状与教育密切相关。但是,在教育投资和人才培养机构方面西部地区更显劣势,以20xx年各地区教育经费来看,全国人均教育经费为367元,东部沿海各省市的人均教育经费一般都在500元以上,北京更是高达2844元,而西部地区的重庆为279元、四川为233元、贵州为175元、云南为267元、广西为233元。20xx年,农村教育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7亿元(不包括西藏),其中东部占45.0%,西部占24.0%。显然,西部地区财政收入的有限性和教育经费的短缺,使西部地区人力资源整体素质难以得到大的提高,使东西部人力资源的差距愈益扩大。

西部地区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和引进困难不仅与当地经济落后有关,而且与人才制度环境有关,甚至成为主要限制因素。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使得人才匮乏,人才匮乏经济越落后,从而越是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并使经济更加落后。

更多相关推荐: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xx》新闻发布会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论坛征文通知

quot39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xx新闻发布会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论坛quot39征文通知20xx0202135230来源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西部蓝皮书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20xx年5月20目录摘要一调查目的二调查过程三数据与分析四调查结论和建议五局限性六附件摘要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在六十年的发展史中我国既...

中国西部开发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西部开发的经济学分析创新是西部开发的灵魂及成败的关键张杰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系重庆400047摘要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实施5年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西部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增长主要仍靠政府投资和财政转移支付带动西部...

中小企业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中小企业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xx719信息来源国论文下载中心摘要文章采用东西部8个省市19xx19xx年的工业产出数据进行分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中小企业的产出贡献率与工业产出增长率的相关性指出我国...

中国园区经济市场投资规划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xx-20xx年

中国园区经济市场投资规划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xx20xx年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报告目录第1章中国园区投资与建设背景情况分析11园区经济定义及类型111园区经济定义112园区经济类型12园区经...

20xx-20xx年中国总部经济园市场前景研究与行业运营态势报告

20xx20xx年中国总部经济园市场前景研究与行业运营态势报告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企业...

20xx年中国总部经济园市场研究报告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专业的调研报告网站20xx20xx年中国总部经济园市场前景研究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客服QQ992930161报告价格印刷版RMB7000电子版RMB7200印刷版电子版RMB7500电子邮箱文章来...

20xx20xx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

20xx20xx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发布20xx年01月13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第三部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包括两个报告第一个是20xx20xx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的主报告总部经济提升现代...

中国总部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xx)

中国总部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xx总部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概念在20xx年提出后得到了广泛认可和高度关注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众多中心城市相继提出发展总部经济通过总部经济的模式实现城市的转型升级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近十...

中国楼宇经济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发展规划研究报告20xx-20xx年

中国楼宇经济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发展规划研究报告20xx20xx年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报告目录第1章我国楼宇经济发展背景11楼宇经济的定义111楼宇经济的定义112楼宇经济的分类113楼宇经济的与总...

中国县域经济行业发展分析及十三五前景规划研究报告20xx-20xx年

中国县域经济行业发展分析及十三五前景规划研究报告20xx20xx年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报告目录第一章县域经济行业概述11县域经济基本介绍111县域经济定义112县域经济内涵113县域经济特点12我...

20xx年区域蓝皮书《20xx~20xx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20xx年区域蓝皮书20xx20xx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蓝皮书指出围绕全国十一五发展规划各地均制定了各自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从GDP指标看全国各地十一五发展规划中GDP平均增速高于国家...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