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时间:2024.4.27

实验一   电子测量数据的误差处理

   电子科学 08电信1 班  实验日期 20##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王定庚    

实验内容:  1对一组同阻值电阻分别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

           2 分析测量结果

           3 判断不同方法的测量效果

           4评估电阻的精确度

实验目的:1、学习、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分析系统误差及其修正方法

          3. 掌握平衡电桥的原理(零示法)

实验仪器:万用表,5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实验箱,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一、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

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的基础实验之一。它的原理是欧姆定律。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可知,要测某一电阻的阻值,只要用电压表测出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的电流,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电阻的阻值。

但是,由于所用电压表和电流表都不是理想电表,即电压表的内阻并非趋近无穷大,电流表也在内阻,因此实验测量出的电阻值与真实值不同,存在误差。为了减少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通常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有两个基本连接方法:内接法和外接法(如图1所示)。

那么对于这两个基本电路该如何选择呢?下面从误差入手进行分析。

外接法:

在图2的外接法中,考虑电表内阻的存在,则电压表的测量值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的测量值为干路电流,即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与流过电压表的电流之和,此时测得的电阻为的并联总电阻,即:

(电阻的真实值)

此时给测量带来的系统误差方根来源于的分流作用,系统的相对误差为:

  (1)

内接法:

在图3内接法中,电流表的测量值为流过待测电阻和电流表的电流,电压表的测量值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之和,即:

(电阻的真实值)

此时给测量带来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的分压作用,其相对误差为:

  (2)

综上所述,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时,测量值大于真实验值,即“内大”;当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时,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外小”。从(1)式可知,只有当时,才有0,进而有,否则电表接入误差就不可忽略。同样,从(2)式也可以得到,只有当时,才有0,进而

 二  惠斯通电桥

       如图所示,惠斯通电桥由四个电阻和检流计组成,RN为精密电阻,Rx为待测电阻。接通电路后,调节R1、R2和RN,使检流计中电流为零,电桥达到平衡。易推得电桥平衡条件:

Rx=R1/R2 *Rn

通常称四个电阻为电桥的“臂”,接有检流计的对角线成为“桥”:称为比率或比率臂;RN为标准电阻,称为比较臂;待测电阻Rx称为测量臂。

       由于电桥平衡须由检流计示零表示,故电桥测量方法为零示法,此方法精度较高。又由于电桥测电阻的过程是D点电位与C点电位进行比较(由示零器显示比较结果),经过调节RN直到两点电压为零——电桥达到平衡的过程,电桥一旦达到平衡便可由三个已知电阻定出一个未知电阻。测量过程即电压比较过程,故电桥测量又是电压比较测量。

实验步骤:

1.  先直接测量5个电阻的阻值大小,并记录数据。

2.  伏安法测量电阻: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分别用外界法和内接法测量5个电阻的阻值,记录相对应的电流和电压

          注:Rx为被测电阻

3.  电桥法测量电阻:按照图连接好线路,打开电源待系数稳定后,根据待测电阻Rx的标称值调节Rn的大小,知道电桥平衡(此处采用电压表零示法),由公式计算Rx的大小。交换Rx和Rn的位置,调整电桥使之重新平衡。


第二篇:现代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现代电子测量

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

                导师:                

                姓名:                

                学号:                


实验一频率扫描信号和功率扫描信号的频谱

一 实验目的

1.学会频谱仪的基本操作。

2.学会使用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操作。

3.并使用频谱仪观察频率扫描信号和功率扫描信号的频谱。

二 实验仪器

   安捷伦E8267D信号源一台,安捷伦8563EC频谱分析仪一台,同轴线若干。

三 实验原理

 1.频率扫描信号

频率扫描信号是射频接收机里面的概念。比如频谱仪,里面输入信号经过变频后,会有一个中频(扫频)信号对信号继续变频。扫频的意思是中频信号会在某频段内扫一遍。因此它的频谱应该是在某个设定的区间内不断变化的。

 2.功率扫描信号

功率扫描信号与频率扫描信号相对应,指的是信号的频率一定,而功率在某个设定的区间内不断变化。

四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1.观察频率扫描信号的频谱

  实验步骤:

(1)用同轴线连接信号源和频谱仪,打开安捷伦E8267D信号源,设定信号扫描频率范围为1MHz~10MHz,幅度为0dBm。

(2)打开安捷伦频谱分析仪,设定中频频率为5MHz,带宽为10MHz。观察输入信号的频谱变换。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结论:

从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出,扫频信号的频谱随着时间的变化,从扫频的低频开始,逐渐变化到高频。本实验我们设定的范围为1MHz~10MHz。而其幅度一直保持不变。

2.观察功率扫描信号的频谱

(1)用同轴线连接信号源和频谱仪,打开安捷伦E8267D信号源,设定信号频率10MHz,幅度变换为-10dBm~0dBm。

(2)打开安捷伦频谱分析仪,设定中频频率为10MHz,带宽为1MHz。观察输入信号的变化。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功率扫描信号的频率不变,其幅度随着时间逐渐增减。变化范围为设定的范围,在本实验中为-10dBm~0dBm。


实验二测量滤波器的输入阻抗

一 实验目的

1.学会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基本操作。

2.学会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观察滤波器的输入阻抗。

二 实验仪器

   矢量网络分析仪一台,模拟滤波器一个,同轴线若干。

三 实验原理

 1.矢量网络分析仪

矢量网络分析仪器是一种电磁波能量的测试设备,它的原理与使用力直接取决于系统的动态范围指标。相位波动参数的测试是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的电子延迟(Electrical Delay)功能来实现的。直接观察插入相移通常不是很有用,这是因为器件的电长度相移相对于频率呈现负斜率(器件越长,斜率越大)。矢量网络分析仪既能测量单端口网络或两端口网络的各种参数幅值,又能测相位,矢量网络分析仪能用史密斯圆图显示测试数据。

 2.S参数

二端口网络有四个S参数,Sij代表的意思是能量从j口注入,在i口测得的能量,如S11定义为从 Port1口反射的能量与输入能量比值的平方根,也经常被简化为等效反射电压和等效入射电压的比值,各参数的物理含义和特殊网络的特性如下:

S11:端口2匹配时,端口1的反射系数;

S22:端口1匹配时,端口2的反射系数;

S12:端口1匹配时,端口2到端口1的反向传输系数;

S21:端口2匹配时,端口1到端口2的正向传输系数。

 3.其他参数

  回波损耗:在高频场合,反映行波在保护设备的"过渡点"处被反射的比例. 在这一参数下可直接衡量, 保护器件与系统的涌波阻抗的匹配程度。

  输入阻抗:输入阻抗是指一个电路输入端的等效阻抗。在输入端上加上一个电压源U,测量输入端的电流I,则输入阻抗Rin就是U/I。你可以把输入端想象成一个电阻的两端,这个电阻的阻值,就是输入阻抗。

  驻波比:波比就是一个数值,用来表示天线和电波发射台是否匹配。如果 SWR 的值等于1, 则表示发射传输给天线的电波没有任何反射,全部发射出去,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如果SWR 值大于1, 则表示有一部分电波被反射回来,最终变成热量,使得馈线升温。被反射的电波在发射台输出口也可产生相当高的电压,有可能损坏发射台。

  群时延:群时延即系统在某频率处的相位(相移)对于频率的变化率。

四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实验步骤:

(1)用同轴线连接矢量网络分析仪和模拟滤波器,打开矢量网络分析仪,根据滤波器的工作频率范围设定扫描频率。

(2)摁下矢量网络分析仪的fromat按钮,选择Smith选项(即输入阻抗)。选择S为S11。观察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分析: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滤波器的输入阻抗随着频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感性和容性之间变化。在滤波器的中心频率时,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滤波器的输入阻抗为容性。


实验三 QAM调制参数的测量(测星座图、EVM

一 实验目的

1.学会矢量信号分析仪的基本操作。

2.学会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观察QAM调制参数。

二 实验仪器

   矢量信号分析仪一台,带调制功能的信号源一个,同轴线若干。

三 实验原理

 1.矢量信号分析仪

矢量信号分析仪器有完整的信号分析能力,可完成对信号的频谱,时域和解调分析。全面地分析测试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参数。具备时间门,自动触发等功能便于对雷达脉冲调制信号的分析。对信号的捕捉,存储及重建恢复能力,将信号通过频谱仪,示波器或逻辑分析仪采集下来进行存储分析或送入信号源重建。

 2.QAM调制

QAM是一种矢量调制,将输入比特先映射(一般采用格雷码)到一个复平面(星座)上,形成复数调制符号,然后将符号的I、Q分量(对应复平面的实部和虚部,也就是水平和垂直方向)采用幅度调制,分别对应调制在相互正交(时域正交)的两个载波(coswt和sinwt)上。这样与幅度调制(AM)相比,其频谱利用率将提高1倍。QAM是幅度、相位联合调制的技术,它同时利用了载波的幅度和相位来传递信息比特,因此在最小距离相同的条件下可实现更高的频带利用率,QAM最高已达到1024-QAM(1024个样点)。样点数目越多,其传输效率越高,例如具有16个样点的16-QAM信号,每个样点表示一种矢量状态,16-QAM有16态,每4位二进制数规定了16态中的一态,16-QAM中规定了16种载波和相位的组合,16-QAM的每个符号和周期传送4比特。

 

不同QAM调制的星座图

  3.EVM

 误差向量幅度[EVM]:Error Vector Magnitude,误差向量(包括幅度和相位的矢量)是在一个给定时刻理想无误差基准信号与实际发射信号的向量差,能全面衡量调制信号的幅度误差和相位误差。

四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实验步骤:

(1)用同轴线连接矢量信号分析仪和信号源,打开信号源,设定调制方式为16QAM,设定符号速率,设定信号幅度。

(2)打开矢量信号分析仪,通过VSA的软件观察输入信号的星座图和EVM。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结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16QAM的星座图主要集中在16个点上。EVM为1.3229%rms,调制信号的质量比较好。图中显示的只是某一瞬间的EVM值,而实际上,信号的EVM是不断变化的。左下图显示的是调制信号的频谱。

更多相关推荐:
电子测量课程实验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课程名称姓名系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电子测量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年月日实验项目列表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电子...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7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学院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xx1206实验六FFT频谱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的认识2了解FFT点数与频谱分辨率的关系3熟悉掌握实验中所需设备及仪器的使用...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示波器的一般应用一实验目的了解通用电子示波工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测量各种电参数的方法二实验仪器1函数信号发生器SG16461台2双踪示波器型号CA8000系列数量1台三实验原理在时域信号测...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2

电子测量综合实验报告直流可调稳压电源的设计报告人学号专业指导老师20xx年12月25日1摘要本稳定电源输出电压可以在212v范围调节额定输出电流为300mA当电网交流电压在198V242V范围变化时输出电压稳定...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4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学院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xx1122实验四信号频率与相位分析一实验目的1理解李沙育图形显示的原理2掌握用李沙育图形测量信号频率的方法3掌握用李沙育图形测量信号相位差的方法4用示波器研...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11342296

电气工程学院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报告姓名:学号:教师:实验日期:20XX.11.2示波器波形参数测量一、实验目的通过示波器的波形测量,进一步巩固加强示波器的波形显示原理的掌握,熟悉示波器的使用技巧。1、熟练掌握用示…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电子测量实验报告20xx1126一研讨题目在Multisim环境下利用Agilent54622D虚拟示波器通过仿真实验来说明触发电平触发极性触发耦合方式对波形显示的影响二理论知识1触发源要使屏幕...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2

实验二波形观察与电压测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2学会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的波形并测量其电压大小3学会用示波器观察电路输出信号波形有无失真4学会逐点法研究幅频特性二实验内容1波形...

磁电阻测量实验报告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物理系实验报告题目实验101各向异性磁电阻测量姓名朱瑛莺20xx年5月16日学号111120xx0摘要通过对磁性合金的各向异性磁电阻的测量初步了解磁电阻的一些特性同时掌握室温磁电阻的测量方法关键词磁电阻...

电子测量综合实验报告样本

电子测量综合实验报告XXXXXX报告人XXX学号XXX专业XXX指导老师XXX年月日目录1实验目的2实验任务与要求3设计方案论证4整体电路设计和分析计算5电路仿真分析6电路安装与调试7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8实验总...

电子荷质比的测量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二实验名称电子荷质比的测量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指导教师杜路平项元江报告人李镇杞组号7学号20xx150118实验地点科技楼903实验时间20xx年12月25日提交时间1234...

电子元器件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元器件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学习用万用表对电阻电位器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电子元件的测试方法二实验过程1测电阻固定电阻器的检测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电阻的两端引脚相接即可测出实际电阻值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根据...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