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助学金申请表

时间:2024.4.9

合肥学院助学金申请家庭情况调查表

学校:               院(系):            专业:          年级:   

 注:本表仅供参考。


第二篇:合肥学院


合肥学院“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2011--2015)

为实现国内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合肥大学的建校目标,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xx年)》、《安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xx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合肥市“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是学校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的关键时期。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抢抓机遇,凝心聚力,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实现了“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发展目标。学校相继被批准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省级立项建设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并成为国家首批承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大学之一。

第一节 主要成绩

一、办学规模稳步扩大

学校设有17个教学系(部、中心)以及2个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现有教职工901人。全日制在校生从“十一五”初的12000多人增加到13956人,外国留学生72人。本科生占在校生的比例由“十一五”初的70%上升到96.5%。

二、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省级特等奖2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80%左右的毕业生在安徽工作,60%以上的毕业生在合肥工作。学校先后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在“挑战杯”等全国大学生竞赛中获得110多个奖项。

三、学科专业建设有新突破

基本构建了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应用特色和国际背景的学科专业体系。本科专业由“十一五”初的29个增加到43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3个,省级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

四、师资队伍规模和结构明显改善

通过“人才引进计划”、“硕博工程”以及与企业联合实施“双聘双挂”( 学校聘任企业人才任兼职教师,企业聘任学校教师任工程师、设计师等;教师到企业挂职,企业高级人才到学校挂职)等措施,师资队伍规模、结构、质量明显改善,教学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明显提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学校用于人才引进、培养等直接费用2100多万元。新进人员320人,其中引进博士、教授68人。教师通过进修培养取得硕士学位110人,取得博士学位22人。专任教师708名,有硕、博学位的教师占70%,其中博士73名;高级职称专任教师248名,其中教授47名。省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常年在校外籍教师近20人,其中1人获中国政府“国家友谊奖”,9人次获安徽省政府“黄山友谊奖”。

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大提升

制定并落实了《合肥学院服务合肥经济和社会发展行动计划》,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完善科研政策,营造科研氛围,汇聚科研队伍,构筑科研平台,科研规模和总量扩大攀升,科研实力明显增强,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立项上取得零的突破。发表论文2146余篇,其中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200篇,出版专著、参编著作教材109部,获国家专利9项。获批各类科研项目510余项。设立16个研究所(中心),建成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共承担横向科研项目58项,签约金额273万元。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新成绩

学校同德、韩、日、美、意、西、奥等国的32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开设了9个中外合作培养专业,并接收德、韩学生来校学习语言、进行毕业设计、实习和学历教育等。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共建了“合肥德国应用科学学院”,并正式对外招生。成功举办了“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等国际会议;建有“中国安徽—德国中心”、“中国合肥—韩国中心”、中德环境技术与知识转化中心、中德合作共建安徽省建筑节能技术等平台,成为安徽省、合肥市对外教育、文化、科技、经济合作交流和海外人才招聘的重要平台。

七、资源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从“十一五”初的4900万元增长到10577万元,馆藏纸质图书从“十一五”初的56万册增长到81万册,电子图书存储量达到

21221GB。完成了新校区二期学生公寓、食堂、图书馆、综合球类体育馆以及标准塑胶运动场项目建设,新增校舍面积11.4万平方米。启动了宁国路校区的收储和黄山路校区的置换筹资工作及南艳湖二期工程667亩征地工作。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南艳湖校区二期23.57万M2校舍工程已开工建设;后勤服务质量、

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校园管理安全有序,人文化、生态化、节约化校园初步形成。

八、党建思政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明显,创先争优活动稳步推进,保持共 产 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成效。精神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共青团建设等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 “安徽省高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 “合肥市文明单位”等称号。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改革思想,尚未深入到每一个层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专业增加、办学规模扩大与办学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还未从根本上解决。

——师资队伍数量存在结构性短缺,拔尖人才尤其是领军人物缺乏,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团队尚未形成。“双能型”(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教师的培养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政策和机制还有待完善。

——科研水平、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研平台基础相对薄弱,学科建设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及支持教学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适应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还需加强,管理体制的改革亟待深入。

——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国际化、信息化进程有待加速推进。

第二章 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关键时期;是合肥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奋力崛起的机遇期;也是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发展步伐,推进国内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向“合肥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的重要时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xx年)》确立了到20xx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

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xx年)》把建成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发展任务。全面贯彻落实两个《规划纲要》,学校面临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作用,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安徽省被确定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省。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把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这些都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及安徽省实施“861”行动计划、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等,为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三十年的办学积淀,尤其是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学校的办学实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声誉不断提升,为学校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省级立项建设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等三大建设任务的实施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校的办学综合实力将进一步提升。在国家和省、市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债务将得到化解,南艳湖校区二期工程将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的办学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从而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从整体上看,学校加快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但由于学校升本时间还不长,原有的基础相对薄弱,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对照学校办学目标及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学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高等教育的重点已从过去的规模发展转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上,迫切要求各类高校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工作、学科专业建设、办学资源整合等诸多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任重道远。

——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对区域内外高校服务安徽省及合肥市经济发展提出更高

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区域内外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面临着更加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压力。

——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良性互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是学校在未来发展中需进一步解决的重要课题。

第二节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主动适应安徽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发展战略和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需求,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引领文化上成为地方、区域的重要基地。聚全体之智、举全校之力,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努力实现“合肥大学”的建校目标。

第三节 发展定位

继续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各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点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勇于创新、服务生产一线关键技术与管理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兼顾其他人才的培养。

服务面向定位:以服务合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并立足安徽、面向全国。

第四节 发展思路

——以内涵建设为主线,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稳定办学规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更加深入,合作教育机制更加完善,办学特色更加显著。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完善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完成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省级立项建设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三大建设任务。

——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快速推进硕士点的建设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建立完备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力争成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建成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硕士点。

——以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服务合肥经济建设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合作取得新的进展,科研总量和水平大幅提高,产生一批在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成果,成为合肥市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基地、社会文化传承和创新基地。

——以“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依托学科优势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双能型”师资队伍,造就多个水平较高、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学科、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促进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以国际合作交流为平台,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交流的内涵和领域,提高合作交流水平,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

——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契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在内部管理体制、人事与分配制度等方面改革取得突破,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办学效益和办学活力明显增强。

第五节 发展目标

学校“十二五”发展总体目标是:加快推进国内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办学活力和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创建合肥大学的奋斗目标。主要指标:

一、办学规模指标

全日制在校生16360人,其中本科生15400人,专科生600人,研究生360人。

二、学科专业建设指标

新增省级重点学科2个、硕士点10个以上、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新建3~5个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3~5个省内同类院校一流的实验室和研发基地。本科专业达到50个,其中服务安徽和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专业比例达到90%以上;国家特色专业8个(新增3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新增5个)。

三、人才培养指标

新增一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新增3个);建设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5个(新增2个),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2项;获省部级教研项目50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0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优良、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动手实践能力较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四、科研工作指标

年均科研经费3000万元以上;获国家自然、社科基金项目15项,获省部级自然、社科项目70项;力争获国家级科技奖项1~2项,省部级科技奖项20项。获国家授权专利20项以上。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300篇以上;承担横向科研项目达到200项以上。

五、师资队伍建设指标

专任教师争取达到1020人,生师比达到16:1左右,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20%;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40%以上,其中教授比例不低于10%;培养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学术和创新团队6个,省级学术、学科带头人15人;省级以上教学名师8~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0~120人。力争引进“长江学者”等知名专家、学者1~2人,引进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1个;“双能型”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

六、资源保障指标

校园占地面积达到1500亩左右,新增土地450亩左右。总建筑面积达到5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达到135万册,电子图书存储量达到30000GB。基本建成数字化校园;嵌入式实验室达到10个以上,并新建一批校企合作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

第三章 “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为切实推进国内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努力实现“合肥大学”的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实施十大建设工程。

第一节 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和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为牵引,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着力加强质量标准建设,着力优化专业结构,着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改革体制机制,大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一、完成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研究等各项基本建设。力争实现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项目上的突破,争取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色专业、优秀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项目上取得新进展,推动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建设,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组织形式、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到20xx年,实行模块化教学的课程比例要占到课程总数的80%以上;进一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和质量评价标准;加强教学方法、手段、内容改革,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继续推进第二课堂改革,以大学生科技竞赛等活动为载体,构建较为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体系;积极探索开放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作育人机制、教学模式、实践体系、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

二、完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

完善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工程的组织领导,提升建设水平。健全院、系两级领导机制,确保每年试点工程各项经费投入;实行“双聘双挂”,加强校企“双能型”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完善选拔、聘用、培养、评价制度;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与岗位适应性。

积极探索工程教育新途径,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标准、人才评价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项目伴随制”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增加认知实习时间和实践教学比例,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扩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覆盖面。以批准的4个试点专业为基础,以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所覆盖专业为重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并推广到所有工科专业,完善试点改革方案,确保“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取得实效。

三、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把握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特性,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建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规章和工作机制,形成富有成效的监控制度体系;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建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先导和教学建设重点项目保障等稳定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更新技术,规范流程,加快教学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形成更加高效、更具实效的教学管理平台。

进一步改革现有教学组织与运行模式,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体系与办法,完善教学事故认定、追究、预防机制;探索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

四、深化产学研用结合

拓宽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渠道。大力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校外综合性实习基地建设,发挥学校的人才、科技和地域优势,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新路,通过开展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建立起校企相互联动的人才培养新机制,联合企业建设10个以上的“嵌入式”实验室,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与相关企业联合申报,共建若干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

第二节 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程

一、建设高水平学科梯队

根据学校省级立项建设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需要,依托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平台,培养和引进一批优秀拔尖人才、学科学术带头人,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努力构建“重点学科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高层次领军人物及团队”三位一体学科建设运行体系,确保学科发展后劲,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人才支持和保障制度建设,积极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吸引高水平专家学者到校工作,为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实施“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设立创新团队建设基金,支持创新团队的建立及运作,力争“十二五”期间在若干个二级学科建成一批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团队。

二、健全学科管理制度

实施学科分层规划与建设,突出重点、特色和应用,优化资源配置,在提高现有重点学科、重点(特色)基地建设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品牌学科和特色学科。加强学科分类指导与绩效评估,建立院、系(部)、学科三级目标管理体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学科建设目标的实现。健全学科建设的竞争激励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对重点学科建设实行动态和绩效管理,量化重点学科内涵发展进程,着力加强重点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严格评估考核与奖惩;每年拨出专项经费支持硕士点的建设,并逐年提高专项建设经费投入。

三、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积极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加大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点的建设力度,获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加强管理和建设,健全相关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借鉴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结合国情、校情,围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共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结合与省内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鼓励教学系(部)积极承担硕士点建设,教师主动承担硕士生导师工作;做好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导师遴选以及管理等各项工作,确保联合培养质量;要认真学习研究硕士研究生学位点申报相关政策和材料,进一步明确申请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相关主要学科、专业的指标体系;进一步明确学位点立项建设任务,制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确保在规划期内成为国家级硕士研究生培养立项建设单位,并通过检查验收,力争正式单独招收硕士研究生。

第三节 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一、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

修订《高层次人才引进(引智)实施办法》,完善人才引进分类标准、管理体制以及配套优惠政策,建立引进人才评估系统,加强人才引进新政策的研究和制订,建立和完善符合学科、专业建设需要的人才引进遴选、评价与淘汰机制,提高引进人才的整体能力水平;积极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重点建设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打造后备骨干人才群体,逐步形成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规划期内引进和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20人,教授50人以上,博士100人以上。每年学校安排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促进人才引进、培养培训、激励评价、聘任与管理。

二、加强“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健全有利于“双能型”教师培养的评聘、考核机制,通过产学研合作、引进外聘、企业挂职培训等形式,强化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的“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聘请一批企业高级技术及管理人员来校兼职。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形成一支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通、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实验教师队伍。选拔部分硕士研究生充实到实验队伍中去,在各工科系部和实验中心建立一支有高级实验师、实验师、实验员和实验技工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实验队伍。

三、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

促进支持中青年教师事业发展。在学校人才培养计划范围内,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同时,支持和鼓励教师进行单科进修。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到大中型企业挂职锻炼;采取国外进修与国内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地派遣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到国外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培训、研修或到国内外名校做访问学者,有计划选派教师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支持在校内举办与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密切相关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支持和扶持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承担重大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实行导师制,重点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环节、实践环节进行指导,加快青年教师成长。

四、改革教师管理体制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岗位聘任制,构建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和管理机制;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牵引,优化校、院(系、部)两级管理结构,推进管理重心下移,统筹实施年度与聘期相结合的目标管理,依托以绩效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探索适应于新型组织结构的薪酬制度。

第四节 科研实力提升工程

一、着力提高承接重大科研任务能力

紧密结合《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安徽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合肥科技创新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重大专项,以地方需求为牵引,发挥学校智力优势,联合企业、行业,组织优势力量,协同攻关,着力提高学校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以及解决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加强科研的基础工程建设,特别是实验室建设、图书文献资源建设。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省市项目资金,着力加强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获得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建设立项,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加大资金投入,新建实验室 5个,校级示范实验中心3-5个,申报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重视省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的申报工作,力争实现国家级科研成果奖项的突破。

三、创新科研运行机制

强化以研究所、研究中心为主体的科研基层组织建设,建立有利于创新、开放和共享的运行机制和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科研运行机制;有针对性

的根据重大、重点项目的实施需要,统筹协调全校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实现科研资源的有效调控和支配;修订和完善科研经费、科研项目和科研奖励等管理办法,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强化科研项目的论证、立项、实施、鉴定、评奖、推广工作的管理。

四、实施科研分类评价

按照注重质量导向、体现学科差异的原则,对工学学科、理学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必须立足地方文化和社会环境,立足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努力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理学学科侧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学学科主要面向合肥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应用研究,侧重自主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和解决企业研发过程中的工程、工艺、技术等实际问题。

第五节 服务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工程

一、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围绕合肥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现代物流、家电等主导产业和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根据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的需要,提高紧缺人才培养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做好学科专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重点发展轨道交通工程、现代物流、光伏电子、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专业,为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

进一步加强与合肥市、县、区、企业及周边地区的合作,以项目为纽带,以服务为中心,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充分发挥优势学科作用,密切跟踪地方主导产业发展动态,加强学科、专业与产业的衔接,搭建校地、校企战略合作平台。采取措施,整合资源,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构建学院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建立若干个产学研用战略联盟,争取一批横向科研项目或委托研究项目;充分依托社会资源,建立科技培训基地和科技转化基地,通过与企业联合建设实验室、研发中心,联合开展项目研发、科技攻关,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成果转化率;面向行业、企业开放实验室资源和技术测试资源;研究制订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应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三、拓展服务地方领域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以成人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为重点,积极承担合肥市相关部门、行业、企业各类人员的培养和培训任务,为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良的教育服务。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开展研究、咨询和开发,直接为社会、企业服务;围绕合肥市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课题,大力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拓展合肥市科技合作领域,积极承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家电、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充分利用中国安徽—德国中心、中国合肥—韩国中心等对外合作交流平台,为合肥市对外经济、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提供服务;充分利用学校对外合作交流的优势,为合肥市相关部门、行业、企业人员到国外进修、培训提供服务。

四、促进地方和谐社会建设

发挥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围绕合肥市产业升级、城市功能提升、科技创新、新农村建设、社会管理、文化强市、生态城市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开展研究。主动申请和承担省、市政府的人文社科研究等项目,通过专项课题的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积极承担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方面的责任,开拓学校与政府部门、文化产业协同创新的新模式,积极参与区域文化研究、城乡文化建设等活动,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培养地方急需的文化产业人才,为建设文化强市、推动合肥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第六节 国际交流与中外合作培养人才工程

一、加大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工作力度

进一步提高对外合作交流水平,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在扩大开放中拓展学校的国际视野和发展空间,在全面合作中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合作质量和内涵为基础,扩大对外合作的规模,在巩固、拓展与德国、韩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加强与美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瑞典、芬兰、爱尔兰、瑞士、日本高校以及跨国公司、国外组织的合作交流,争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和开拓国际合作与交流。

二、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

继续办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努力申报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每年派往德国、韩国、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等国学习的学生数不少于300名;加强与现有国外合作学校的交流,每年新增国外、境外友好学校不少于2所;做好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不断提高合作培养人才的质量。总

结推广国际合作办学的成功经验,逐步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加强合肥德国应用科学学院建设,最大限度地整合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争取多个国外合作学校加入项目;充分发挥“德国中心”、“韩国中心”平台作用,重点做好对德对韩各项合作项目、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服务工作;每年引进20名以上外籍教师来校从事教学工作。适度扩大国外留学生的规模,到20xx年,各类在校外国留学生达到300人以上。

三、拓展国外境外合作交流领域

探索与国内外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以及高校合作办学的途径,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继续支持“中德环境知识与技术转化中心”、“安徽省建筑节能技术平台”等国际科研合作机构的建设,力争与境外大学或企业新建一批联合实验室或科研合作平台,推进科学研究国际化;进一步加大对师资和管理队伍的国际化培训力度,设立专项基金,加大经费投入,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和管理人员有计划的出国留学、进修、培训,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进程;积极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四、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创新

建立健全学校、职能部门、国际教育学院、系(部)层面的分工合作、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按照明确目标、落实项目、加强考核的原则,将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纳入单位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积极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强外事工作队伍建设,积极选拔政治素质好、外语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外事人员队伍,加强外事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国情教育、外事纪律教育、专业技能培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出国留学、教师外派、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改善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第七节 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工程

一、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建设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等机构在学科专业建设、学术事务中的积极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组织的建设,支持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实施民主监督,推进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切实实行校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不断扩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和离退休老同志在民主监督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二、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结构

进一步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党政联席会的议事规则和程序,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制定《合肥学院章程》,以章程为总纲,完善学校内部管理结构,明晰内部组织及成员的权力与责任;创新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密切合作的办学模式,探索组建学校理事会,拓展社会各界支持学校发展的途径。健全完善校友会组织机构,密切与校友联系,进一步争取广大校友对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支持。

三、推进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

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部署要求,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逐步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充满活力的用人制度;建立重实绩、重贡献、重人才的绩效分配激励制度;将绩效考核与分配更好地结合起来,实行向教学一线和管理一线倾斜,向关键岗位和重点岗位人员倾斜,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校事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教职工切身利益,不断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努力使教职工收入逐年有所提高。

四、探索二级学院管理体制

确立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内部管理结构和体制,坚持办学重心下移,探索二级学院制管理,逐步完善二级管理体制,增强院系(部)办学活力。正确处理学校管理与调动院系(部)办学积极性的关系,发挥院系(部)办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导、以院系(部)为主体的办学体制。学校以目标管理为主,通过政策规范、宏观指导、监督检查和评估奖惩,规范院系(部)的办学行为。院系(部)以贯彻落实工作目标为主线,通过接受指导、自我管理、自我经营、自我完善,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八节 校园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一、完成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任务

按照“科学管理,规范运行,节约投资,保证质量,确保工期”的原则,积极协助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局,加强工程管理,按期完成新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和黄山路校区整体搬迁任务,实现20xx年一校区集中办学的目标。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财政支持,化解学校债务。

二、启动新校区三期工程建设

在全面完成二期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力争启动三期工程的建设。新增研究生教学生活区、产学研合作园区、大学生创业园区等450亩左右校区,校园总

面积达到1500亩左右。新增校舍面积20万平方米左右。积极采取措施和争取政府及政策支持,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努力解决教职工住房困难,特别是青年教师住房困难问题。积极调研论证,探索与有关医院合作建设校医院的途径。

三、加强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每年投入1000万元以上,用于实验室和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发挥院(系、部)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加大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力度,逐步建立校、院(系、部)两级管理、开放使用、资源共享的管理体制。加强图书资料建设。每年图书(含电子图书)购置经费不少于200万元,到20xx年,馆藏纸质图书达到135万册,电子图书存储量达到30000GB。

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技术先进、覆盖广、传输快的优势,建设一体化的IP安防、数字广播、能源管理等平台,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共享数据中心和统一门户平台,建设高水平的学工、国有资产和人事管理等系统;重视网络安全,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和预警处理机制;加强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构建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四、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

以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的负担、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的发展与稳定为原则,努力探索按市场化机制运作后勤各项服务的新途径,大力推进后勤社会化各项改革,建立起新型的、符合校情的后勤保障体系。成立后勤社会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统筹规划和全面领导。

五、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加强财务管理,持续增强学校财力。推进财务信息化改革,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严格财经纪律,落实经济责任制;加强国有资产规范管理,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加强对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审批、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可持续利用率和共享程度;努力开辟资金来源,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推行内部电子公文流转、交换、报送、修改和审阅,实现无纸化办公,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建立校园一站式服务中心;完成校园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设。

第九节 和谐校园和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树立文化育人意识,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身心和人格的全面发展;树立文化交流意识,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对外跨文化交流。充分利用学校国际合作交流的优势,积极推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树立文化导向意识,积极营造“厚德、博学、善思、致用”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主动承担引导社会文化、影响公众舆论、化解潜在矛盾的责任。

建设传承学校历史、彰显学校特色、体现优良校风、展现优美环境、展示丰富的文化生活的校园文化。结合新校区建设完善校园文化设施,凝练校园文化特色。进一步规范学校形象标识,发挥校训、校徽的传承与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校园人文景观、校史馆的育人作用。加强校报、校内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文化阵地的建设,促进和规范大学生社团活动,大力推动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力争获得一批省级和国家级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二、创建和谐文明校园

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走上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轨道。构建法治校园,进一步健全依法治校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体系,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关心教师的成名成家,关心干部的进步提高,关心离退休老同志和特殊困难群体生活,重视解决好师生员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推进学校文明建设工作上新台阶。

三、认真做好学生工作

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确保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素质双提高;改进学生管理模式,提高大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学生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招生就业服务体系、困难学生助学体系、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勤工助学服务体系、社团活动服务体系;完善学生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咨询、保障的专业化水平,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四、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加强宣传舆论管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完善校园网监控和安全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演练,提高学校综合防灾能力和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健全人防、物防、技防和群防体系,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争取各有关方面支持,加强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

诉求表达、权益保障和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及时消除和化解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因素。

第十节 党建和思政工作科学化工程

一、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以提高办学治校能力为重点,着力推进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领导高校改革发展的能力、领导教学科研的能力以及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力;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完善科学决策、集体领导、民主管理的工作规则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统揽全局、把握方向、引领思想、推进发展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加强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大力加强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办学、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努力把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勤政廉政、熟悉业务、善于管理、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富有活力的坚强领导集体。加强各级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和使用,加强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学生辅导员的选聘配备、培养培训、管理考核和职务晋升新机制,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探索管理队伍建设的新机制,提高学校各级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素质和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 产 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各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 产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目标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在高级知识分子和青年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将党建带团建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凝聚青年、引领青年、服务青年和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组织发展对象的积极作用。大力支持校关工委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师生参与”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继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严把招生录取、基建项目、物资采购、财务管理、

科研经费、校办企业、学术诚信“七大关口”;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

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着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意识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创造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爱国主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打造高素质、职业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加强师德师风和学风建设

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优化制度环境,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少数教师的学术浮躁倾向,严厉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和晋升、派出进修、评优奖励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建立师德问题报告制度和舆论监督的有效机制,严肃处理严重失德行为。加强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善于思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严格遵守教学纪律和考试纪律。

第四章 组织实施

一、加强宣传学习,凝心聚力

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培训,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使规划执行过程成为凝聚人心、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过程,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教学及各项管理工作考核评估机制,及时检查、督促学校“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贯彻、推进和落实情况,并

根据宏观形势发展及学校实际情况的需要,适时进行调整,确保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全面落实。各院(系、部、中心)、职能部门要根据学校总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十二五”规划和任务分解指标、年度实施计划,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群策群力推进各项任务完成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等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工会、教代会以及离退休人员、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为顺利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献计献策。

四、确保建设项目经费落实

认真研究“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安徽省、合肥市的相关政策,抓住各种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财政和项目支持,广泛争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海内外校友等提供资助、捐赠或集资办学,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科学合理使用学校有限的资金,努力保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硕士学位立项建设、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办学条件建设和改善教职工待遇等方面的投入,为实现“十二五”学校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第五章 附 件

附件一:合肥学院“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主要指标

合肥学院

附件二:合肥学院“十二五”教育改革与发展标志性指标

合肥学院

更多相关推荐:
国家助学金申请书(标准范文)

学系专业班级学姓国家助学金申请书校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别理工系号名国家助学金申请书尊敬的领导你们好我是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理工系XX级土木工程专业XX班的学生我叫XXX我很荣幸能够在华锐学院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喜...

贫困生国家助学金申请书标准范文

国家贫困助学金申请书院系专业姓名班级大家好我来自我出生在一个相对艰苦的环境下锻炼起我坚毅的性格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时时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同时妥善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全面发展...

贫困生助学金申请书格式范本

贫困生助学金申请书格式范本尊敬的领导:你们好!我是xx学校xxxx院系xx班的xx同学,我来自xxx市xx县xx镇xxx村。那里交通阻塞,经济落后。我现在十分需要领导、学校、国家帮助我,帮我和我的家庭度过难关,…

大学生助学金申请书范文

大学生助学金申请书范文尊敬的校领导你们好我是14会计3班的廖小燕我是一位来自农村乡下的女孩家里是以种田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老实说靠天吃饭真的不容易没有天灾还好还有口饭吃若是遇上自然灾害那么父母辛勤的劳动便付出于东海...

助学金申请表范文

国家助学金申请书尊敬的校领导您好我是商学院国贸0902班的学生刘明我希望申请班上助学金来缓解经济问题现在我详细介绍我的家庭经济情况我家里有三口人我的母亲患有肾病综合症早期的尿毒症而且不能从事工作且每个月需花费上...

助学金申请书范文

助学金申请书范文我这里有一份助学金申请书范文你可以参考下尊敬的系领导老师您们好我是艺术设计学院装饰071班学生很荣幸的成为我校的一名学生在这里已有两年的大学生活我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时时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做到...

助学金申请书范文

20xx20xx年度国家助学金申请书转自httpldrwjjcom尊敬的领导我是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本一班的女出生于19xx年10月预备党员我来自湖南湘乡市山枣镇虎形村五组那里交通阻塞经济落后我现在十分需要领...

国家助学金申请审批表 填写样表

国家助学金申请审批表 填写样表,内容附图。

助学金申请书范文格式

助学金申请书范文格式助学金申请证明格式gt证明大城市居民低保证明兹有同学系省市区居民家长姓名之子女在西安石油化工技师学院上学家庭属城市低保户特此证明gt居委会印章gt年月日gt证明小城市非农业户口兹同学系省县乡...

助学金申请书范文

尊敬的校领导您好我是管理系工商xxx班的学生xxx我希望申请国家助学金来缓解经济问题现在我详细介绍我的家庭经济情况我家住广西贵港市覃塘区石卡镇陆村一队家里有妈妈哥哥和我那里是一个经济落后文化贫穷的地方很多家庭没...

助学金申请书范文格式

助学金申请书范文格式我叫xxx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生在xxxx年进入大学学习父亲于几年前因病去世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的身上为了偿还父亲看病所欠的钱和供给我上大学母亲便外出打工虽然每月也有政府的低保加...

高中生助学金申请范文

高中生助学金申请范文尊敬的院领导和各位老师助学金申请书本人来自某地农村户口家境贫寒因此申请助学金家中奶奶常年卧床母亲残疾且患有糖尿病并有一系列并发症哥哥现在在读大学花费也不少为了养活一家上下五口人的父亲也想让一...

助学金申请表(5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