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4.4.20

家庭教育学的心得体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现就家庭教育问题,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美国科学家布卢姆曾就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通过调察分析提出一个观点:8岁钱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而该时间段大部分都是与父母度过,因此使得父母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实例证明,胎儿在妈妈的肚中孕育的时候就能接受不同的信息,教育不是始于出生那一刻,而是始于怀孕期间。其间可以进行音乐胎教,良好的音乐对胎儿的大脑能产生良性的刺激,主要是舒缓轻柔或欢快相间的音乐。另外,从小孩的出生方式来说,顺产的孩子较剖腹产的孩子要聪明一些,所以应该鼓励顺产。在宝宝出生后0-3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婴儿出生后不要放在摇篮里摇,容易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依赖习惯。实际上我们可以在摇篮上挂上五颜六色的玩具,鲜艳的颜色可以刺激大脑,促进智力发育。另外在这个阶段父母要懂得“对牛弹琴”也要“弹”下去,要经常和宝宝讲话,即使他听不懂也要坚持,经常带着他接触外面的世界,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刺激来开启他的智力。

对于教育孩子的性格,心态,家长是一面镜子。“天才”不能创造,但家长只要不失时机地去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获得成功。家长不仅是孩子的天然教师,也是监护人,同时是伙伴、朋友和榜样。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家长应坚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自觉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再次,要创造和谐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劣是孩子成长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和社会,那么家庭生活气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视,家庭长辈品行道德的心灵潜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适当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在争吵、埋怨、偏爱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责怪、妒忌和冷漠……,这种现实是“无言之教”。不是危言耸听。而一般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的教育就往往缺少这种无言之教,而中国家庭教育失败的有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就我个人而言,因为我本人是独生子女所以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有那么几点看法:首先要正确教育好独生子女就要从了解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开始,身体上由于是独生子女所以营养之类的肯定没什么问题,我们要注意的就是独身子女的心里问题,一般有以下几点:

1、娇气和任性。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也有精力去疼爱孩子,怕孩子不高兴,怕孩子受委屈。结果,对孩子百依百顺,什么事都由着孩子性子去做,时间一久,孩子就变得娇气和任性了。

2、独尊心态。由于独生子女受众人的疼爱和服务,易产生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

3、自私行为。多数独生子女缺少和同龄人共同生活的经历,也就缺少友爱廉让的精神,其多数有自私自利的行为。

4、忌妒心理。独尊和自私的心理状态的延伸,就是独生子女的忌妒心理表现特别突出。

5、逆反心理。娇宠惯了的孩子难以接受家长说“不”,会很容易形成有意违反家长意愿的逆反心理。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心理行为特点,给予正确的调适,使孩子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因此家长对独生子女要有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爱而不宠,养而不娇。诚然父母对孩子的家是应该的,爱子女不但是人之常情,而爱的本身也是一种教育。但是爱子女不但是体现在对孩

子生活上,物质上的照顾,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上,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健康成长。虽然一个孩子如果从小没有父母陪在身边,也许他的心态会扭曲,但是过分的爱却可能将孩子带入另一个极端,有道是“过犹不及。” 家庭教育的目标是成人。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终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决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丰富而性格古怪,对父母没有感情,对他人 、社会漠不关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无论犯有多大的错误,要和他讲道理。让孩子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下,从小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最起码应该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而适应现代社会。

一位著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就在他的性格中,一个人一生是否有所作为,是否幸福,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往往就是性格,而不是智力,但是一个人的习惯却塑造了命运。人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是谁也无法自己选择的,但是作为人父母的长辈,却有责任尽量为子女创造一个适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宽松环境,力所能及的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长辈应不失时机地做好子女的教育工作,既要关心他们成长,更要关心他们成人。要教导他们正确地认识人生,踏踏实实的做人,要不断地将传统美德和现实美德的良种撒向他们的心田,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家庭教育学


家庭教育学

第一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

一、家庭的含义和特点

(一)家庭的含义

?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家庭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指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 各种家庭形式。

&人类家庭的五种形态

1、 杂交而居 2、血婚制家庭3、伙婚制家庭 4、偶婚制家庭 5、专偶制家庭 6、杂交而居

&特征:

1、 出现于蒙昧时代早期,两性关系主要属于杂乱性交,两性结合并没有受到规范和约束,是完全自由的。

2、这一时期代表的是家庭发展阶梯的最底层,处于这种状况中的人类对于婚姻一无所知。

3、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一时期尚未出现家庭,但它是家庭诞生的直接原因.

&血婚制家庭特征:

?由嫡亲的和旁系的兄弟姊妹集体互相婚配而建立起来的。出现于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

?两性关系出现了简单的、不严格的禁例。这种禁例就是不准许父母与子女发生两性关系.

?在这种家庭形式内,一对配偶的子女中每一代都互为兄弟姊妹,并互为夫妻。

&伙婚制家庭

2、 特征:

?出现于血婚制家庭后期(蒙昧时代的中、高级阶段), 是由一些嫡亲的和旁系的姊妹集体地同不是自己兄弟的男子婚配而建立的.

?它对应的是新的禁例,即不准兄弟姊妹之间发生婚姻关系。

?伙婚制最重要、最广泛流行的形式是男子与一个既是他母亲的兄弟的女儿,同时也是他父亲的姐妹的女儿的这样一个女子结婚,这种婚姻通常被称做对称的、即双方面的交互从表婚姻。

偶婚制家庭

?特征:

?由伙婚制家庭演变而来,产生于人类由蒙昧时期进入野蛮时期的过渡中。

?它是由一对配偶结婚而结成的,但不仅限于和固定的配偶同居。

?一个男子与一个女子过不稳定的婚姻生活。这种婚姻关系不是以感情为基础,而是?°以方便和需要为基础?±,婚姻关系是两厢情愿的,只要任何一方意愿改变,婚姻关系就中止。

?妇女在偶婚制家庭中占统治地位,家庭中实行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成员共同参与生产劳动,实行平均分配的原始共产制。

&专偶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特征:

?它有着比以往家庭更坚固,更稳定的婚姻关系,能够确保财产沿着父系传递和继承。这一方面适应了个体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社会要求,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私有制的发展,推动了家庭从一个单纯的自然的繁殖机构变为一个社会生产单位、经济单位和宗教集团。

(二)家庭的特点

?家庭是社会上所有社会群体中最普遍的群体;

?家庭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从物质到精神,从生产到消费,几乎无所不包;

?家庭是人类生存中最早的一种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最深;

?在社会上所有的团体中,家庭的规模是最小的;

?家庭这个团体组织是最亲密的团体;

?家庭在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口的生产)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组织的核心;

?家庭对其成员的要求比其他任何团体要迫切;

?家庭受社会风俗习惯、法律道德的影响,比其他团体多得多;

?家庭是长久的,但是从各个家庭的结合讲,又都是短暂的。

二、家庭的功能

(一)家庭的社会功能

※繁衍后代功能 ※经济功能 ※教育功能 ※休息娱乐功能

(二)家庭的教育功能

※教导基本的生活技能; ※教导社会行为规范;※指导生活目标;※培养社会角色;※形成个人性格。

三、家庭教育的含义

?广义的家庭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即在家庭里,不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长者对幼者,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被称为家庭教育。

?狭义的家庭教育: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四、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地位

1、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基础地位

?家庭教育是人的奠基石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全方位和全人生接受的教育。

2、家庭教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战略地位

?家庭教育决定人社会化完成的好坏;

?家庭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影响巨大。

(二)作用

?家庭教育在儿童品德和个性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庭教育从总体上决定着受教育者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良好的家庭教育孕育着杰出人才;

?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庭成员的幸福。

五、家庭教育热点问题透视

3、 热点一:“中国妈妈”成贬义词

?“中国妈妈”的话题日前引发热议。在美国家长眼里,中国妈妈被贴上了很多“标签”:爱攀比,管得太死,在孩子的教育上永远以别人为标杆。专家指出,不仅留洋“陪读”的家长存在这些问题,国内的一些家长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中国妈妈”之所以被贴上许多负面标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长对孩子无止境的高期待。

4、 热点二:“白人群飞”再现美国

?美国上世纪60年代,因为黑人的孩子成绩差、犯罪率高,很多白人家长纷纷搬出黑人集中居住的小区,这被称为“白人群飞”现象。如今,美国又出现了“新白人群飞”现象——很多白人家长搬出华裔居住集中的小区,他们抱怨华人孩子的应试能力超过白人孩子,有的白人孩子回到家甚至会问家长:“妈妈,难道我们的智商比他们低吗?”有专家认为,中国孩子的应试能力强,而在某些团队体育活动上却常常输给美国孩子,这是值得反思的教育问题。

5、 热点三:“富二代”教育成问题

?

?杭州的“飚车案”成为众矢之的,“富二代”的教育更成为议论焦点。专家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出现了许多成功人士,随之而带来的问题是:成功人士的家业、财产如何传承给下一代。其实,这是世界各国都遇到的共同困惑。以往,媒体也曾高度关注过“富二代”高额培训班、杭州“西点男孩”等新闻,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富二代”的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

6、 热点四:升学竞争延伸到学前

?如今,连幼儿园的门槛也越来越高。进幼儿园的履历做得像大学生的求职简历。有的家长兴冲冲跑去询问“入托”事宜,某些幼儿园班主任会甩出这样的话:“没上过我们的亲子班,孩子进幼儿园怎么跟得上?”专家认为,升学竞争愈演愈烈,已经延伸到了学前教育阶段,这种现象多少有些不正常。

7、 热点五:孩子双休日无自主权

8、

?上海市少代会召开之前发布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参与网络调查的42.5%的孩子呼吁:“还我一个?双休日?的自主权!”孩子们的双休日被各类辅导班填满,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专家认为,家长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地学习,而另一方面,看到周围的孩子在“拼命”地补课,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能落后,这种矛盾的心态纠结在家长的心头,会干扰他们的家庭教育。

9、 热点六:校园手机流传灰色短信

10、

?“从××开往××的3838次列车上的乘客请注意了,请您抓紧时间上车,上车时请带上别人的行李……”你可能不相信,这是一条流传在校园里的手机彩信,而且越往下读,内容愈加不堪。类似的灰色手机短信还有很多,有搞笑的、调侃的、挖苦的。专家说,这些孩子未必会认同这种灰色短信的价值观,这是孩子们运用自嘲、反讽、解构等方法,来宣泄过高的学习压力,表达对枯燥的校园生活的不满。

11、 热点七:青春期越来越提前

?

?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城市孩子的青春期提前至9岁。专家认为,孩子的性发育提前,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可随之而来的青春期教育便成了问题。一位妈妈下班回家,读初一的男孩往窗外扔东西,妈妈一摸电脑是热的,仔细了解之后才发现,儿子在看黄色碟片。

?专家建议,悄悄发生的事情要悄悄解决,处理青春期的问题,要适量、适度、适当。

12、 热点八:男生学业处于劣势

?

?以往我们认为,在文理科方面,男女生各有优势。但日前的一项调查打破了这个观念,结果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除在数学的应用题方面男生还略有优势,女生在语数外等各方面的成绩都超过了男生。不仅在义务教育阶段,在高中阶段,某市连续几年的“高考状元”都是女生,在大学里,女生的学业甚至还优于男生。专家认为,一方面,女孩在当前的时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与男孩平起平坐的机会;另一方面,女生在生理上比男生更早熟,当前的教育方式也让安静、仔细、认真的女生更占优势。

13、 热点九:祖辈教养多、父亲参与少

?

?一项统计显示,我国一半孩子由祖辈看管,上海近九成祖辈参与婴幼儿的带养。隔代教育一直颇受争议,一方面,祖辈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来带养孩子,他们有经验、也乐意倾听孩子、疼爱孩子,而且祖辈带养也支持了工作压力大的年轻父母;但另一方面,祖辈溺爱孩子、经验方法落后等缺点也显而易见。在有的家庭里,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争夺”孩子的现象也很常见。专家认为,祖辈教养多的背后,是父母的参与少,特别是父亲育儿的参与度不够。不是在自己的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而父亲对孩

子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14、 热点十:高分低能问题突出

?

?在小学阶段,某些孩子当上了中队长,可连自己的鞋带都不会系;某个女生当上了班干部,回到家却让妈妈给洗澡。这种情况等孩子上了大学也未必有所改观,某大学新生入学第一天,竟有200多张“一卡通”丢失。专家认为,钢琴、围棋、语数外辅导班,家长什么都让孩子学,就是不让孩子学做家务,这使得孩子们高分低能的问题特别突出。

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含义

15、 (一)学术界的不同观点

?(1)卢乐山、林崇德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实施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在家庭中对学前儿童实施的非正规教育。一般由儿童的家长——如法定监护人、养护人或其亲属承担;

?(2)祝士媛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家庭里的其他年长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有意或无意地对儿童施行的教育和影响;

?(3) 日本学者中野佐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亲子、兄妹之间在感情的“自然流露”中所进行的教育。

16、 (二)本书的观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

?狭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则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率先性

?家长需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一言”:少说“老是”、“总是”这样的词,语气平和,用心关爱,多用提问的方式,少用质问的方式;学会用感受表达情绪;学会说“对不起” 。

?“一行”:对人的行为;对物的行为。

17、 案例:家庭教育对人的不同影响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涅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莱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

?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

?(二)单独性(针对性)

案例

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让他画静物写生,对象是插满秋菊的花瓶。在麦克斯韦的笔下,花瓶是梯形,菊花成了大大小小的圆圈,叶子则用一些奇奇怪怪的三角形表示。细心的父亲立即发现小麦克斯韦对数学特别敏感,就开始教他几何学和代数,培养他的数学才能,后来他果然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三)随意性和随机性

?案例

?有一日,有一个五岁的儿童同他父亲到郊外去散步,远远地看见一个儿童正在那里放风筝,就问他父亲说:“那个小孩子在那边做什么?”他父回答说:“你要去看看吗?”就一同与他过去看。到了那里,他父亲对他说:“嗄!那个在空中的多么好看。你看那个小孩子手里捻了什么东西,要走近去看一看吗?”他就离开他的父亲走到那个小孩子的旁边,看见那个小孩子捻了一根粗的线,就回来告诉他父亲说:“线。”他父亲又问他说:“你要同那个小孩子那样做吗?”他说:“要的。”他父亲就领他到街上去买了纸竹等材料,回到家中做了一个风筝给他,第二天还同他到郊外去放风筝。

?分析:此种家庭教育具有随机性。父亲在日常生活中抓住了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的机会。

(四)亲情性和感染性

?案例:王尔晴眼中的妈妈 ——敬一丹

? 妈妈从来不叫累,也不怕苦,不怕脏。她没有闲着的时候,就连打电话,也要拿一块抹布擦电话。 ? 妈妈脾气大,她每次发脾气差不多都是冲着我或爸爸。

? 妈妈不挑食,很节省,从不乱花一分钱、浪费一粒米,要是爸爸扔了一个纸盒子,妈妈就会再捡回来。 ?妈妈很爱我,她经常带我出去,让我长知识,开眼界。我请别的同学到我家来时,她很欢迎,热情地招待每个同学,给同学和她的家长倒水、拿水果,跟同学的家长聊天。同学要走了,她就把同学送到楼下或车站。

(五)持久性和一贯性

?材料:引以为戒的中国家庭教育

第一、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第二、心灵施暴,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

第三、物质刺激,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导

第四、动辄体罚,应试教育的“最好”帮凶

第五、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

第六、精神方面,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

第七、事业方面,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

第八、道德方面,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超级空白”

第九、生活方面,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

(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材料:知心姐姐家庭教育9大新主张

?第一个主张——“主动生活”:孩子成功人生的关键词

?主动生活的重要性:

1、激烈的生存竞争需要“主动生活”

2、创造美好新生活需要“主动生活”

3、实现个人价值、人生理想需要“主动生活”

?走向成功和幸福人生的四大主动:

?主动学习,主动管理情绪,主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协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个主张——生命教育:确保孩子的生命质量

?第三个主张——性教育:科学性、完整性缺一不可

?第四个主张——没有“情绪管理”的人生是混乱的人生

?第五个主张——“大阅读”:保证现代人的精神养料

?第六个主张——思考力判断力:孩子独立生活的基本能力

? 第七个主张——协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坐标系中为自己定位

? 第八个主张——父母并非“天然共同体”,家庭成员也是独立的生命个体

? 第九个主张——尊重孩子内心生活的丰富性,是现代文明父母的标志

(七)专制性和权威性

八、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智力潜能的最大开发

?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家庭教育提高了儿童的审美能力

?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九、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及任务

(一)目的

1

?案例1:卢勤的笔记

?有一次,一位朋友伤心地对我诉说:“我很爱我的女儿,我工作那么忙,起早贪黑地为她做了很多事,可她却认为这些都是应该的,一点不领情。一次,我生病了,早上她上学时明明看见了,可放学回到家,看我躺在床上,就生气地把书包往床上一摔,冷冷地说:?还不起来做饭,懒猪!?当时,我的心都碎了。你瞧,我把她养到十几岁,有什么用?说到这里,她满脸都是泪水。

?这样的事,许多妈妈都遇到过。她们向我诉苦:“我的孩子放学回到家,见到我连招呼也不打,就像不认识一样,?砰?的一声关上门,进了自己的房间,直到吃饭才出来。”

?有一名二年级男孩的妈妈,无奈地对我说:“别看我的孩子小,可是特别自私。全家人去饭店吃饭,他点的一盘鱼香肉丝,别人谁也不许动,哪怕吃不了扔了。他说,那是他的。”

?不少妈妈伤心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嗨,我算是看透了。孩子我是指望不上了,只好自己照顾自己了。”

2、重视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

?个性培养措施

?对孩子与同伴交往持积极的态度

?经常教育孩子树立自信心,并多给孩子成功的体验以培养其自信心

?让孩子获得他人赞赏

?以游戏促进孩子个性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具体情境,向孩子揭示有关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对孩子的正确行为给予及时表扬,并且以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进行诱导,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

?注意培养孩子多种兴趣

?作出榜样

?创造性发展措施:

?不要有问必答

?赞美孩子的创造性

?教孩子有趣地解决问题

?根据故事开头编结尾

?在音乐、绘画中表现

?在游戏中想象

3、增强家庭成员的全球意识,帮助孩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

?让孩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五种能力:

?选择能力

?承受能力

?竞争能力

?社交能力(热忱、沟通、自信)

?合作能力 (与伙伴、老师、家长的合作)

?案例2:一个孩子的诗——《请留下》

?这首诗是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学生王尔晴创作的,诗的内容是:

?爷爷奶奶小时候,满眼是广阔的原野,茂密的森林;然而我们天天见到的是,来来往往的汽车,拥挤不堪的马路。爸爸妈妈小时候,闻到的是丁香花的清香,听到的是小鸟的歌唱;然而我们总是闻到汽车的废气味,总是听到刺耳的噪声。在21世纪的门口,我们看到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没有看到过的大厦、大桥、大工厂,然而我们也失去了许多许多……

?啊,长辈们,请留下,留下一条小溪吧,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让鱼儿在清波里自由嬉戏,不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到博物馆里去看,看鱼儿什么样。留下一座高山吧,一座长满树木、葱郁的山。让大象小鹿在树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不要让所有的青山变成秃山,让小动物无家可归。留下一片蓝天吧,一片洁净的天空。让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不要让太阳的脸上布满黑烟,让五彩的鸟儿都变成乌鸦。留下一条大河吧,一条浩荡流淌的大河。让山清水秀人欢乐,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把大自然留给我们吧,我们一定格外珍惜。因为我们还把它留给我们的孩子,留给我们的子孙,留给未来的地球人。

18、 让孩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五种能力:

?选择能力(选择伙伴、选择玩具、选择食品等)

?在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法:一是多出选择题;二是多搞一些活动,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三是回答问题不要答得太满,要给孩子留有思考的余地。

承受能力(案例3)

?困难和挫折,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受到挫折后的恢复能力和百折不挠、不向挫折屈服的精神,是成功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

案例3:挫折磨练能力

? 黑龙江有个男孩子叫纪洪波,他的爸爸只有一条腿,一只胳膊,妈妈没有双腿,只有一只胳膊、两个手指。从小,爸爸妈妈就没有抱过他,学走路时摔得鼻青脸肿。3岁起,他就自己照看自己了;到了5岁时,他就能帮爸爸做饭了。后来,爸爸死了。妈妈便不吃饭、不起床,她不想活下去了,因为她不想连累儿子。小洪波对妈妈说:“妈妈,你不能死!你死了,我就成了孤儿了。你好好地活着,我一定能养活你!” ? 从那以后,他每天早早起来给妈妈做饭、熬药,帮妈妈套上假肢后,自己再吃饭上学。一次,他病了,咬着牙挣扎着走下楼时,昏倒在地上,被过路的民警送进医院,他才知道自己患了十二指肠溃疡,面临着穿孔的危险。医生告诉他要住院治疗时,小洪波哭了:“我住了院,谁来照顾我妈呢?”

?问题:这个案例说明什么问题呢?

竞争能力(案例4)

?嫉妒心理是人与人相处、人与人竞争中十分可怕的一种阴暗心理。尤其对于孩子来说,其危害性最大。 ?孩子的嫉妒心理,很大程度上是大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熟视无睹的默认造成的,并随之“根深”而“蒂固”。

案例4:两位研究生的启示

?两名同在一个研究室工作的研究生,都相当能干、有才华,互相间也在暗暗地竞争着。后来,其中一名被派出国,令另一名十分嫉妒。他虽然笑着把别人送到了机场,但随后在出国同事十分孤独寂寞的时候,接连写去了三封饱含刺激意味的信。第一封信写道:自己已经是研究室主任了,颇得领导们的器重;第二封信说:单位刚刚分给自己一套条件很好的房子;第三封信的内容是:我有女朋友了,非常可爱,她就是你原先的女朋友……

?最后,那名出国的研究生由于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没有学完就提前回国了。

?问题:请谈谈你对这个案例的看法。

社交能力(资料)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人生带来快乐,而且能助人走向成功。因此,社交能力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能力。

?从许多受人欢迎的孩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三个特征:

热忱 2、沟通 3、自信

资料:有一位高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国家奖励他24万元。但是,这笔钱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和幸福。由于他性格孤僻,和所有的人都无法交流,他觉得活得十分厌烦,最后只好买了一条狗,整日以狗为伴。

美国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的结果证实:在数千名被解雇的男女中,人际关系不好的比不称职的高出两倍。 问题:这两段资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合作能力

?有人说,日本人喜欢下围棋,走这一步想着下一步;美国人喜欢打桥牌,研究上家和下家的配合;而中国人喜欢打麻将,防着上家,盯着下家。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它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孩子与伙伴的合作

?孩子与老师的合作

?孩子与家长的合作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

?健康教育的任务

?认知教育的任务

?品行教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的任务

家庭健康教育的任务

?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和卫生常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激发孩子参加户外锻炼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要求:

1、 关注孩子的饮食安全;

2、 关注孩子游玩的安全;

3、 关注孩子脑部的安全;

4、 关注孩子看电视的安全。

家庭认知教育的任务

?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动手、动口、动脑习惯,促进孩子智力、能力的发展。

?要求:

发展孩子倾听语言的能力;发展孩子理解语言的能力;发展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孩子识字的能力。 家庭品行教育的任务

?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塑造孩子文明的行为,陶冶孩子积极的情感,提高孩子社会交往的能力,形成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要求:

1、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2、 培养孩子的合群心;

3、 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家庭审美教育的任务

?引导孩子感受美,启发孩子表现美,鼓励孩子创造美,塑造孩子美的心灵。

?要求:

1、 加大孩子的艺术投资;

2、 尊重孩子的艺术爱好;

3、 鼓励孩子的艺术创造。

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新理念(姚伟)

(一)只教知识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

?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老师、家长们普遍认为,能把认字、外语、算数等知识提前教给孩子们就是好的教育。

其实从终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学会认知、做事、共同生活和做人,这些综合的高素质的协调发展才是基础。只重视知识的学习和分数的高低,忽略人格、交往能力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对于孩子终生来讲是得不偿失的。

学前阶段最主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学习,获取对工作、生活有益的知识和方法。

(二)成绩的差异不是智力的差别

?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成绩有差异绝大部分是智力的差异造成的。姚教授认为,这种差异不是智力的差异,而是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好奇心和兴趣不同造成的。有调查资料显示,孩子聪明度的差异只有千分之三,也就是说1000个孩子中有997人是正常的。她举例说,有的孩子遇到难题会想办法把知识弄懂,找老师、打电话找同学、查资料等等,总之他会克服困难把知识掌握,这种差异是人格上的差异而非智力差异。

(三)孩子不是越早熟越好

常听许多家长说,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要聪明得多,懂得的事也多。姚教授认为,人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不能说以前的孩子六七岁时才有的抽象思维能力现在的孩子三四岁就有。从表象上看,现在的孩子三四岁能背古诗、会算数、会说英语,给人的感觉太聪明了,但实际上孩子学前能说出来的知识有很多并不是已经理解了的知识,比如一个两岁孩子脱口而出“3+2=5”,他并不是对这个算式有了理解,而只是把它当做一句话背了出来。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量大,模仿能力强,许多东西都是背下来的,这个阶段的学习还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因为孩子的思维总是和具体东西联系在一起的。姚教授建议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学在所处年龄段还不能学会的东西。

(四)学外语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对语言感兴趣

? 许多学前的孩子都在不同程度地接触和学习外语,姚教授并不否定学前孩子学外语,但她认为,学前孩子学外语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对语言有兴趣,而不是看孩子一堂课认会了几个单词或字母、会背几个

句子,因为兴趣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必需。

? 孩子学习汉语也是同样的道理,学前孩子会把汉字当做画去认识,当他知道学汉字以后能念画册、能读报纸并以此为乐时,这种自尊和自信是对孩子终生成长有益的。

(五)选择兴趣班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针对孩子们学各种兴趣班的现象,姚教授对家长们的建议是,让孩子学技能时要看是不是孩子为此付出了不必要的代价。她认为现在许多孩子学的各种特长班并不是孩子的兴趣,而是家长的兴趣,孩子身上负载了太多家长的期望和梦想。

姚教授讲了一件在吉林做心理咨询时遇到的事:一对夫妇中年有女,对其倾注了满腔的爱,他们经常对女儿说的一句话就是:“等你长大了,我们早就老了,没有能力帮你了,所以你要自己多掌握几样技能。”

这对夫妇让女儿三岁开始每天练习钢琴,从刚开始一看见爸爸在琴前陪练就主动跑过去练琴,到一看见爸爸在琴前陪练就躲得远远的,小女孩对我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这个世界上没有声音”。当我问她为什么时,她说只要这样别人就听不到我弹得好听不好听了。

姚教授说,孩子心理压力这么大,付出这么多,用宝贵的童年换来的是一见琴就心生厌恶和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的确是得不偿失。

孩子的兴趣是易变的,她建议孩子在学兴趣班时感兴趣就多学一段,不感兴趣就不要强迫孩子学,否则付出的是一生发展的最好时光。

(六)家长心态要平和

中国人常用有没有理想来判断孩子有没有出息。在国外有一个类似的调查,一个小女孩说长大了要生一群孩子,一个小男孩说要有一个农场,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孩子实在没什么远大理想。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家长是如何因势利导的。那个小女孩的家长告诉孩子要做个好妈妈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学习什么,怎样为自己的孩子做榜样;那个小男孩的家长带着孩子到农场去熟悉有哪些农作物、每个农作物有哪些特征等,这些身临其境的引导方式会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七)孩子的优势智能领域各不相同

按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势智能。一般来讲,人的智能分为八个,即语言逻辑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想象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运动智能、自然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知自醒智能。在老师或家长的眼中,优秀孩子的标志就是语言逻辑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也就是语文和数学能力,其他智能再强也处于差生地位。

作为家长,要分清孩子的优势与弱势,有针对性教育,用优势带动弱势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八)用孩子间的攀比不能激励孩子

姚教授说,用孩子间的攀比不能激励孩子,反之还会影响其自信。她建议家长要对孩子愤怒时,用舌头在嘴里转三圈,缓一缓再说,停几秒钟后说出来的话就不再伤人了。

针对有的家长只看孩子的弱势,她说,其实不只是针对孩子不好的行为进行批评是教育,对孩子好的方面进行鼓励也是教育,而且是更为有效的教育。如果孩子考试有一科考得好、有一科考得不太好,家长不妨先肯定好的,总结经验,再把经验用到考的不太好的科目,用一方面的兴趣带动另一方面。

(九)没有快乐的童年就不会有快乐的人生

临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成年时期有精神疾病者很多源于童年不快乐的记忆,有的有暴力倾向,有的惧怕婚姻,有的有强迫症。这些患者大多在童年期有过类似的不愉快经历。有时候我们认为小孩哭过就过去了,其实这种不快乐的体验已在潜意识中了。童年快乐的经历是成年快乐的保障,姚教授建议家长不要以牺牲孩子童年的快乐来成就自己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梦。

(十)家长别好心办错事

中国家长的肯于付出已成共识,从小到大安排孩子的一切。姚教授说中国的家长有一种“强迫关怀症”,凡事皆管,且往往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有许多学生会抱怨得不到父母的理解,父母也越来越觉得孩子不好管。

作为家长要学会用新理念指导教育行为,了解孩子生长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比如在孩子学爬、学走路阶段,有的家长好心怕孩子摔了,把孩子放在学步车里,不让孩子爬等,实际上这种运动是在锻炼大脑对四肢的统合能力,这样的关键期要是错过了,会造成孩子上学后常有小动作、考试爱马虎等,孩子上学后很容易造成自己没想动别人,但手已经动了。这些都是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

4、 因此要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也要有终生学习的准备,要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的特点因材施教。

第二章 国外家庭教育借鉴

第一节 日本的家庭教育

一、日本家庭的素质教育

?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的礼仪教育

?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的自立教育

?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的抗挫折教育

?日本十分重视儿童的创新教育

二、日本家庭教育的特点

?育儿是父母的职责,尤其是母教对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配合学校是父母的义务

?行为规范是家教的第一内容

?全社会重视和关心家庭教育

三、日本家庭教育的黄金法则

?当问及孩子“你对家庭有什么更高的期望时”,孩子回答得最多的是“家里人都能愉快地过日子”

?不会珍惜自己的人,也不会珍惜孩子

?养育孩子是母亲的事,有这种想法的父亲要当心

?未必一说就知道,但不说就更不知道了

?

?家规不仅包括日常问候、门限时间、关灯时间等,还包括不给别人添麻烦、不撒谎等社会规范

?如果孩子最好的朋友是电视﹑录像、玩电子游戏的话,那他太寂寞了

?案例

? 下面是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敬一丹的女儿王尔晴在作文中写到的自己的妈妈:

? “妈妈从来不叫累,也不怕苦,不怕脏。她没有闲着的时候,就连打电话,也要拿一块抹布擦电话。妈妈脾气大,她每次发脾气差不多都是冲着我或爸爸。妈妈不挑食,很节省,从不乱花一分钱、浪费一粒米,要是爸爸扔了一个纸盒子,妈妈就会再捡回来。妈妈很爱我,她经常带我出去,让我长知识,开眼界。我请别的同学到我家来时,她很欢迎,热情地招待每个同学,给同学和她的家长倒水、拿水果,跟同学的家长聊天。同学要走了,她就把同学送到楼下或车站。

三、日本家庭教育孩子的十二句宝典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对孩子的行为,五件事中三件夸奖,两件批评,他定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与其给他知识,不如让他感动,与其让他感动,不如让他去实践。

?最开始教孩子学习时,一定要为他找到人品好的老师,再有才智,学历,而人品恶劣的老师,不能做孩子学习的典范。

?朋友的影响大于父母的影响。

?爱哭的孩子长得快。

?即使挨打,也是父母的棒杖。

?让所爱的孩子外出旅行。

?爱孩子,批两次,表扬三次,教他五次就会成才。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孩子可以独立地生活,保护者可以安心地离开孩子身边。

第二节 美国的家庭教育

一、美国家庭教育的特色

?独特的父母观

?培养自信心

?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

?责任教育

二、美国的家庭教育方式

1、让婴幼儿从小单独夜宿,无父母陪护。

2、一些年轻父母把几个月的婴儿赤身裸体扔进水中,让其学会游泳。

3、孩子跌跤,父母不管,让他自己爬起来。

4、父母要几岁的孩子做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

5、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理。

6、让孩子在看到本国国旗时,注目两分钟。在听到国歌歌曲奏响时,把手按在心口,心中默唱国歌。

7、即使家庭经济状况很好,也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保险费用或部分学习费用及其它费用。

8、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靠自己挣钱读书。

9、没有午睡的习惯。

10、大人鼓励孩子做登山、攀岩、跳海等危险性运动,孩子们也乐于参与这些冒险活动。

11、在用钱上,就是那些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对自己“吝啬”,与人交往也不“大方”。

12、父辈一般不给孩子财产继承权。

13、资本家如果觉得自己的子女不争气、不成材,他们宁肯花钱去雇用一个有才干的经理去经营他们的事业。

三、美国家庭的?°双性化教育?±

?“双性化教育”,是摈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双性化教育”设计者认为,教育孩子,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气质),只会限制孩子智力、个性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教育专家的“双性化教育”建议

?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

?适当增加男孩和女孩接触的机会;

?不将性别特征区分得过于清楚;

?顺其自然;

?避免走向极端。

四、美国家庭的家教法则

(一)归属法则

(二)希望法则

(三)力量法则

(四)管理法则

(五)声音法则

(六)榜样法则

(七)求同存异法则

(八)惩罚法则

(九)后果法则

(十)结构法则

(十一)“20码”法则

(十二)“四何”法则

五、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

(一)激发孩子的各种兴趣和求知欲

(二)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三)塑造孩子的良好品德与爱心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引导孩子做个有教养的人;

?教导孩子有责任心;

?让孩子懂得奉献自己的爱心;

?引导和培养孩子善良的同情心。

(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自立能力

?让孩子品尝成功的滋味;

?过程重于结果;

?鼓励代替责备;

?给孩子合理的期望;

?父母自信示范。

(五)教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五字诀;

?SQ3R读书法;

?多感官学习法;

?铃声学习法;

?互相帮助学习法;

?劳逸结合学习法。

(六)发展孩子勇于创造的创新能力

?伯顿的“十要点” :

?创造一种气氛,使每个儿童被作为一个人来看待,使他受到敬重,并作为小组的成员受到重视; ?使每个儿童都懂得自尊并学习提出自己的思想和看法;

?每个儿童应当获得自己去创造成就的勇气和信心,并应当允许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尝试; ?儿童需要利用和体验其能力和环境的自由,以及学习自由;

?儿童需要对他的新奇念头,想象力和别出心裁进行称赞和鼓励; ?应当鼓励儿童去探究,选择新途径,不停留在已经明白的事物上; ?好的态度应当是教育的主要目标;

?应当避免引起儿童害怕的压力,害怕会禁锢儿童的智力活动,阻碍儿童通向新的思想,而敢于认识可导致探险,不安全感会导致儿童产生模糊主阻塞儿童选择答案的途径; ?父母、老师应当做到倾听、观察和沉默;

?应当在评价儿童中避免迷信权威的做法。

(七)鼓励孩子应对各种挫折

(八)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

(九)从小引导孩子学会理财

(十)教导孩子懂得礼貌与礼仪

(十一)教孩子恪守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

(十二)青春期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六、美国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在民主的气氛中长大,感觉到了别人对他的尊重 ,也感觉到了个人的价值,这就形成了他们要求别人的尊重,也尊重别人的观念。

?重视鼓励、强调个性、独立性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方式,使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自信心和独立性,他们敢于想象,敢于提问题,敢于创造并富于成功感。

?美国的孩子一般来讲性格外向,好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

?中美家长不同的地方是,我们更注意哪些东西孩子没有学会,而他们只注意孩子学到了哪些东西;我们重视孩子还有哪些不足,他们重视孩子新取得的成绩。因此,我们的家长很少对孩子表示满意,总是提出更高的标准。这样,我们的孩子经常是被失败的气氛所笼罩,而美国的孩子却总是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材料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他的著作中曾写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们;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第三节 英国的家庭教育

一、英国家庭教育的特点

?孩子不是家庭中心

?注重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勇气

?培养孩子的友爱和责任心

?独立意识伴随孩子成长

?餐桌就是课堂

二、英国人的家庭教育观

?道德不靠教导;

?小孩不是白纸;

?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

?花钱“培养”孩子顽皮。

三、英国的家庭学习的特征

?强调所有的家庭成员都是学习者,而非仅仅是儿童个人。

?家庭学习特别强调儿童、父母、教师、社区等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家庭学习强调使儿童获得成功感,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调动儿童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始终尊重、理解、信任儿童,让儿童主动地发展;强调使儿童在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四、英国家庭教育另类案例分析

纽斯泰德夫妇一家住在英国东南部的奥尔平顿,家里面除了罗克和安夫妇两人外,还有他们的3个孩子——乔舒亚、塞缪尔和威廉姆。

早上九点钟,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正是他们和父母说再见去学校的时候,但是对这个家庭而言,早上九点钟和上学并没有什么关系。相反,在这个时候,孩子们可能正在菜园里种植西红柿,可能正在注视疾驰而来的火车,也可能正在制作风速计,还可能正在为即将来访的客人准备蛋糕。

安说,乔舒亚和塞缪尔在学校学习过一段时间,不过到了20xx年的夏末,安和罗克决定不再让他们去学校了。因为乔舒亚和塞缪尔在学校碰到了不少困难。安说:“我们发现乔舒亚有?书写困难症?,这意味着他不能够完整地写出他心里面所想的东西,也就是对他来讲想和写不能够同时进行。

不论从智力上还是从口语表达上看,乔舒亚都是班里面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但是书写困难使他落后于其他学生,使他产生一种挫败感。于是他开始烦躁,开始不安心学习起来。”

塞缪尔碰到的则是另一种困难。安说,塞缪尔在从学校回到家时衣服常常有被撕破的痕迹。原来是因为塞缪尔有一点笨拙,在学校时常常受到其他同学的揶揄和嘲弄,所以他就忍不住和他们打起来。他总是很难和其他孩子玩在一块儿。后来通过诊断才发现,塞缪尔患有“亚斯柏格综合症”——一种带有孤僻、暴力倾向的病症。

英国教育与技能部的调查显示:很多在家接受教育的孩子都比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同龄人更加自信,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各种技能水平和同龄人相差无几,甚至要超过同龄人。

第三章 学前儿童家庭的情商教育

现代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普遍认为:情商对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影响力达到80%,而智商水平仅占20% 。研究表明:凡是在0-12岁关键期受过情商培养的儿童,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及未来的工作表现和婚姻情况等方面,均优于未受过专门培养的儿童;如果一个人在孩童时代是自信、乐观、合群的,那么他的一生都会充满阳光和快乐。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价值

一、情商涵义

二、儿童情商的涵义

三、提升学前儿童情商的价值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任务

? 一、陶冶儿童的道德情感

? 二、训练儿童的社会技能

? 三、提高儿童的社会技能

? 四、培养儿童的自主精神

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方法

?示范法

?谈话法

?讨论法

?体验法

?想象法

?风暴法

?纪录法

?评价法

第四节 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活动

交流活动 游戏活动说笑活动 同伴活动

体育活动 合作活动扮演活动 艺术活动 训练活动

?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价值

一、情商的涵义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

?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

?三是自我激励;

?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

?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

二、儿童情商的含义

?儿童的情商是非智力因素,主要指的是儿童情感和技能的综合性,包括儿童情绪的愉悦性、反应性、表达性和交往的礼仪性、幽默性、融洽性以及意志的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等。

三、提升学前儿童情商的价值(资料)

(一)学前期是培养孩子情商的黄金时期

(二)情商是儿童人格教育的必要成分

(三)情商对儿童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资料:关于情商的相关研究

? 上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想了解一个人是否从小智力出众,长大了就能成长,拥有幸福的人生。于是在25万个小学生中挑选智力最高的孩子1528人,都是百里挑一的聪明娃娃,个个进行了全面测定,建立档案,跟踪观察,看看他们长大了结局怎样。到了上世纪50年代,这些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一部分人成了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还有的是学者、工程师;另一部分人却一事无成,有的自杀,有的犯罪坐牢,有的吸毒,有的穷困潦倒,有的成为流浪汉。为什么小时候同样聪明的孩子却有不同的结局呢?分析他们的档案材料发现,失败者问题大多出现在性格品质上,例如懒惰、骄傲、自私、暴躁、孤僻、懦弱等等不良个性,极大地危害了他们人生的正常发展。

?公式:

?20%的智商(IQ)+80%的情商(EQ)=100%的快乐与成功

?情商与智商的关系

?智商是指智力商数,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情商是指情绪商数,是指管理情绪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后天形成的方法和技巧。

?情商高与情商低的人的不同特性和结局:

?情商高的人:为人处世积极开放、自信乐观、气度豁达、心态平和、坚毅、自制力、耐压力、自我驱策力强——所以事业成功率高,感到生活很快乐。

?情商低的人:为人处世消极孤僻、自卑悲观、胸量狭窄、焦虑恐惧、脆弱、自制力、耐压力、自我驱策力弱————所以事业成功率低,感到生活很痛苦。

?典型情商与智商案例:

?发明家爱迪生:爱迪生在小时候被认为是个弱智儿,学习成绩比大多同学差,在课堂上淘气得让同学不得安宁,老师拿他没办法,都不愿教他,他母亲只好把他领回家,自己做儿子的启蒙老师。但这个被大家认为智商非常低的人,后来却成为了人类史上伟大的发明家。可见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并不是唯一的标准。

?钢铁大王卡耐基:钢铁大王卡耐基,他总结自己事业成功的秘诀是:设身处地、做倾听者、给别人一点面子。这三秘诀被后人刻在他的墓碑上成了“墓志铭”。这三秘诀全是情商的内容,可见,情商等非智力因素对工作、事业显得多少重要。

?少年大学生宁珀:上世纪八十年代,十一岁上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宁珀后来成了出家人。为什么人会是这样?是国家、学校、家庭、社会对他的重视与投入不够吗?可见,一个人仅有高智力是难以拥有完美人生的。

??

? 大脑生理学家们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孩子大脑的发育在0-3岁间就完成了60%,这三年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孩子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3-6岁间完成了80%,6-8岁间完成了90%,8岁以后的发展则渐趋缓慢,到13岁左右,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就结束了。孩子的智力、品质、性格,到7、8岁时已经基本定型了!到13岁时就定型了。儿童期大脑发育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的发展。12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再加上我们特殊的国情,独生女多,孩子有孩子的思维、语言。可是,他们没有兄弟姐妹可以谦让、可以沟通、可以理解!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儿童情商弱项表现举例:

1、在家人面前表现活泼,在外却内向、羞怯、不自信;

2、急躁、爱发脾气、情绪化;

3、遇事容易退缩,不愿争取,缺乏目标和上进心;

4、不愿接受批评、害怕失败、害怕被人拒绝;

5、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不自觉,注意力不集中;

6、持久性和意志力差,做事喜欢半途而废。

7、应允的计划或结果改变时,不能容忍;

8、在家中不承担或很少承担家务;

?名人谈情商: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说:情商是聪明的另一种说法,但它不是那种学术上的聪明,而是你的生活能力——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控制自己、控制情绪、如何跟别人相处、是否关心别人以及能否很好的激励自己。

?比尔·盖茨认为:一个人应该从很小就开始学习情商技巧得以成功。

?爱因斯坦说:智力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依赖于性格的伟大

?巴菲特认为:良好的投资者需要一颗智慧的头脑,但更大程度上需要高情商的成功。

?

9、出门在外,会表现出不习惯、不适应的特性;

10、将要做对他来说较为困难的事情时,会担心失败而缩手缩脚;

11、吃饭及做事磨蹭,常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做;

12、自我为中心,常常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

13、遇到困难较容易放弃,会表现出不快乐或沮丧;

14、喜欢自己玩,不喜欢和别人玩;

15、没有或很少有要好的朋友。

第四章 学前儿童家长的素质及能力

第一节 家长的素质对孩子的影响

一、家长的素质包含的内容

(一)家长的身体素质;

(二)家长的心理素质;

(三)家长的文化素质;

(四)家长的思想品德素质;

(五)家长的教育素质。

二、家长自身素质对孩子的影响

(一)家长的身体素质是影响孩子的第一要素

?从遗传学上来说,父母的身体素质是子女身心发展的前提 ;

? 从后天的因素来看,父母的生活习性制约着孩子的健康水平。

(二)家长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因

?家长的聪明才智会诱导孩子成就动机的高度发展 ;

?家长的情感行为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 ;

?家长的意志为孩子成才树立了楷模。

(三)家长的文化素质影响家庭教育的质量

? 家长文化素质对孩子的教育有着重要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取决于父母的文化发展;

?家长的文化素质不全是指学历的高低,它是集科学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渗透到骨子里面的文化。

(四)家长的品德素质是决定孩子品德面貌的基础

三、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

?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

?努力提高文化科技知识水平,掌握正确的幼儿教育方法 ;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耐心、细致、坚强)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

一、家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案例)

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曾经讲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把儿童教育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要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塑像需要六位雕塑家: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儿童所在的集体,四是儿童本人,五是书籍,六是偶然出现因素。单从排列顺序上来说,家庭无可争议的被列在首位。

案例

? 19xx年,有一位八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索赔12.50美元。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给人家。”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

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案例)

? 有一天,苏轼母亲给苏轼兄弟讲东汉史《范滂传》,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时代,宦官把持朝政,贪污贿赂,结党营私,草菅人命。当时有位官吏叫范滂,他是个敦厚质朴、逊让节俭很有学问的人,而且为官清正,很有胆识和才干。他因同情百姓疾苦,抨击奸党豪强而遭到诬谄,他愤慨地长叹道:“古人循善,自求多福;我今循善,身陷大戮。若我死后,愿将我埋首阳山侧,上不负皇天,下不愧夷齐。”范滂在临刑前,去向母亲告别,他对母亲说:“母亲,弟弟仲博是个孝顺的儿子,可以尽瞻养母亲的责任,儿今天要离开你了,望您老人家不要过分悲伤。”范母擦干眼泪对儿子说:“你今天得到的是与李膺,杜密一样的好名声,我还有什么悲伤的呢?名誉与长寿,二者何必一定要兼顾呢?”

?苏母讲到这里,不觉“慨然叹息”,她敬重刚正不阿的范滂,更敬重平凡而有骨气的范母。苏轼听到这里,忍不住地扑到母亲怀里,激动地说:“母亲,我长大了要做范滂那样的人,你允许吗?”程夫人感动不已,对苏轼说:“如果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在母亲的教诲下,“刚正不阿”、“舍生取义”、“忠心耿耿”……一颗正义的火种深深地埋在苏轼兄弟心中。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健康的情感

?▲顽强的意志品质

?▲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分析能力

?◆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

?谈话言教(案例)

?榜样示范

?行为训练(案例)

?期望激励 (视频)

?案例:美国家长对孩子的言教

?学者靳忠良先生曾在一对美国夫妇家居住。有一次,主人3岁的小男孩在靳先生的床上又蹦又跳,这时他的妈妈走过来,用轻得几乎让人听不见的声音在小男孩耳边询问:“你觉得不经客人允许就随便在客人床上乱蹦,可以吗?”母亲的声音十分轻柔,脸上带着和蔼的微笑,但小男孩却像听见了严厉的批评,马上停止了乱蹦。“现在你觉得该同靳先生说什么呢?”母亲仍是用轻柔的询问口气同小男孩讲话。只见小男孩望着母亲思考了片刻,跑到靳先生面前连说“对不起”,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案例:拒绝洗衣服的母亲

?“你已经10岁了,要学着自己洗衣服,”母亲没有接儿子递过的脏衣服。

?“我们班上的小朋友都是他们的妈妈给洗衣服,”儿子噘嘴说,“为什么你不给我洗衣服?”

?“因为你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了!”母亲依然没有接。

?“哼!”儿子气愤地把衣服扔到地板上。

?“我洗吧”父亲将双手伸向脏衣服。“不,”母亲阻止了父亲,“让他自己洗!”母亲将一盆清水端到儿子面前,并将一袋洗衣粉放在他面前,满眼柔情地看着他。

?儿子撇着嘴将洗衣粉胡乱地倒入盆中,又胡乱地搅了几下,然后把衣服放在水中,泪水顺着儿子胖乎乎的小脸滑落下来。一阵手忙脚乱过后,他将衣服从水中捞出。洗过几次后,脸盆中的水依然很脏。这时,母亲从儿子手里接过衣服,挂在衣架上。

?等儿子洗完衣服后,母亲微笑着在他脸上轻轻地吻了一下:“儿子长大了!”

?从此,儿童所有的衣服都是自己洗,而且一次比一次干净。儿子在学校经常对小伙伴说:“看,我自己洗的衣服!多么干净!我自立了!”

?一天深夜,儿子起来去卫生间。他发现卫生间里的灯亮着,而且有洗衣服的声音。他轻轻地走到卫生间门口,原来母亲在洗衣服,而且洗的正是当天自己刚刚洗过的衣服。

二、家长眼中的好孩子

?家长A:

?我觉得家长、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不应该以孩子听不听话,各方面成绩是不是很优秀来评价。而是应该在她快乐健康的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有没有一种富于进取的精神;有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做事遇到困难时能不能坚持下去……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有没有一颗感恩的心。

?家长B:

?天底下有几个父母,就会有几种好孩子的标准。好孩子的标准太多,我不期望儿子完美无缺,能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负责就好。每个人好了,家庭才好,集体才好,每个家庭集体好了,国家才好。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素质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家长C:

?第一,不要很努力地读书,而是要很有兴趣地读书。

?第二,要一直保有好奇之心。

?第三,不要在乎考试成绩排在第几名。

?第四,要大胆泼辣一点。

?第五,做事要认真细致、有头有尾。

?第六,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第七,不要过分谦虚,要适度骄傲。

?第八,学会与人相处,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作为男孩,一定会有武力冲突,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自己解决。

?第九,一定要有爱好,并且终身喜欢它们。

?家长D:

?首先,他应该是个心理身体都健康的孩子。因为健康是基础,是本钱。其次,他应该是个品行端正的孩子。再次,他应该是个积极上进的孩子。第四,他要不怕困难,因为不怕挫折有意志的孩子,才能够战胜一切。最后,希望他是个命运顺利的孩子,只要他努力了,就是家长的好孩子。

? 家长E:

?尊敬师长,文明用语懂礼貌;为人诚实,做事踏实肯吃苦;刻苦学习,作业认真勤动脑;关心集体,乐于奉献不计较;健康活泼,情商、智商均衡发展;兴趣全面,德智体全面发展。

? 家长F:

?我心目中的好孩子他最好是健康、快乐、自信的(就像淘气宝马小跳那样);其次他应该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很好的关爱他人的能力;有责任心以及战胜困难的能力(就像哈里·波特那样)。完美的好孩子可能家长很开心,但孩子未必快乐。所以,以上我心目中好孩子的要求如果他本身就具有,那么继续保持。如果没有,那么尽量在能力范围内去努力。

?家长G:

?在我眼中,一个好孩子首先要自信,能够面对一切挑战,有勇气尝试每一件新鲜事物;

?第二要有良好的心态,做任何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全力以赴,只要尽心了、努力了,结果就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第三要有一颗善良的、负责任的心,要懂得孝顺父母和长辈,感恩老师和朋友,能够对于自己所做的事

情负责,敢于承担后果;

?第四要能够有很强的社交能力,能够很快地适应环境,和周围的人打成一片;

?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要有诚信,言必行,行必果。

?家长H:

?在传统经验中,老师和父母都认为;孩子只要事事顺从,听大人的话,不调皮捣蛋,就是好孩子。而我认为这样的孩子只能称其为乖孩子。在充满着竞争与挑战的未来社会,这些事事顺从的乖孩子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我心目中的好孩子,应该具有以下素质:品德良好,责任心强,有好奇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家长I:

?在我们眼里,好孩子应该是:她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独立性,能独立完成每个阶段应该完成的事。她不甘落后,有进取心。她有一颗爱心,她懂得尊重和关心别人,懂得帮助同学。她要有责任心,她能认真做好老师、家长交代的或者答应同学的每一件事。她懂得珍惜和感恩。

? 家长J:

?我们眼里的好孩子是:身体健康,爱好体育运动,外表充满阳光。兴趣广泛,动手能力较强,可调皮不能捣蛋。学习认真,求知欲望强烈,成绩保持前十名。学会合作,有集体荣誉感,付出努力却高兴。自主独立,懂得体谅父母,不再像个跟屁虫。

?家长K:

?我心目中的好孩子,要有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也许擅长体育,也许擅长舞蹈,也许是个小电脑能手,也许是个小画家。也许并不出众,但是每个人都喜欢和她交往。我心目中的好孩子,她喜欢快乐地学习;她喜欢快乐地生活;她在关爱和赏识中快乐地成长。

三、孩子眼中的好家长

?孩子A:

?我心目中的好家长能给我们自由的空间, 不给我们布置额外的家庭作业;管得不是特别严,平时给我们放松的机会;有一颗童心愿陪我们玩,和我一起看电视;不要对我不理不睬,自顾自做自己的事。

?孩子B:

?我眼中的好父母,第一,不会给我布置很多课外作业,最好是没有,让我有足够的时间玩乐。第二,要给我们一个自由空间,不偷看日记,不查找隐私。第三,爸爸妈妈是和睦的,不吵架,家里永远都会充满欢声笑语。第四,父母能早点下班回家。

?孩子C:

?我心中的好家长是又慈善又和蔼可亲的。他(她 )每次会在我遇到困难时,帮我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每次空余的时候还会陪我一起做游戏;还会告诉我很多我想知道的奇闻趣事;更会和我一起分享我获得的荣誉;也会在我失落的时候逗我开心。

?孩子D:

?我眼中的好家长一定是以身作则的典范——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身体力行;一定是关心体贴的长辈——当孩子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不定时,会与孩子促膝谈心,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孩子阴郁伤怀的心灵;一定是和蔼可亲的兄长姐妹——孩子一天的学习结束后不再给他(她)布置课外作业,反过来带着孩子到处“撒野”。

? 孩子E:

?我眼中的好妈妈是比谁都温柔的人,即使我做错事了,也不会批评我,而是耐心地和我讲道理。我提的要求(当然是不过分的)都能满足我,不会罗嗦、不会高高在上地训人。

?

?孩子F:

?我心目中的好家长应该是这样的:她很理解我,知道我想什么;她有神奇的读心术;她在我遇到困难时能帮助我并且很耐心;她的口头禅是“哇!你好棒”;她经常是笑眯眯的而不是皱眉头;她有一颗童心;她每天看起来都很美丽舒服。

? 孩子G:

?做一个孩子眼中的好家长必须得宽容,如果孩子考试不理想,就不能打、骂他。作为一个孩子眼中的好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分析试卷看看孩子到底哪儿错了,是粗心还是不懂。做一个孩子眼中的好家长必须得把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一个孩子眼中的好家长就不能太强迫、太溺爱孩子。

? 孩子F:

?我觉得好家长要能做到以下这几条,那一定会成为孩子们眼中理想的好家长:脾气应当要好;知识要渊博,如果一位家长连孩子问的一些问题也解决不了的话,孩子肯定会小瞧家长,带来不良的影响。要如一面“明镜”,也就是说家长要给孩子做榜样,还要正确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在哪,以便让孩子改正。不能有不良的嗜好。要有一颗善良的宽容的心,这条是最根本的,只有心美才是真正的美。

?孩子G:

?善于聆听孩子的话,要用一个好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包括保护环境、尊重老人等。家长要把安全放在第一。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家长不能说脏话。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如果家长的想法和孩子不一致的时候,要说出让孩子相信的理由。家长不能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家长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诚实,不能对孩子撒慌。

?孩子H:

?第一,关心我们的家长是好家长。有些家长自认为“不管孩子,任其发展”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尽管家长轻松了,其实他们错了。第二,理解我们的家长是好家长。我觉得,好家长应该积极了解我们做某事的原因及目的,不要打击或误解我们,要正确地引导我们。第三,真正爱我们的家长是好家长。这种爱体现在给我们做好吃的、挤出时间陪我们出去玩,但这种爱决不是溺爱,有时候严格要求、严厉批评,也是家长爱我们的表现。

三、好孩子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教育专家给家长的95条建议

教育篇:

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3.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

5.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6.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

7.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地看待事物。

8.给孩子讲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不要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

10.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

11.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

12.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至少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

13.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幼儿高雅的审美情趣,注意引导、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益的。

14.对于幼儿时期的孩子,不要让他们长时间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亲,不利于教育,也许没有科学道理,但绝对适用。

15.注意培养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6.教会孩子微笑,微笑面对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对人生。

17.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

18.要常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长应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话,我将会怎样?

19.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同时给一定的压力和责任!

20.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了,不用再表现自己。

21.从来不说孩子比别的孩子差。

22.绝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

23.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东西。

24.不要吓孩子。以免造成孩子过分胆小、怕事。

25.不要当众批评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对孩子过分严厉。以免孩子惧怕、害羞,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面善心恶的性格。

27.不要过分夸奖孩子。以免孩子养成“沽名钓誉”的不良习气。

28.不要暗示孩子做不良的事。比如,打架一定要打回来、自己的东西不给别人吃、乘车不购票等。

29.让孩子正确树立心目中的偶像。

成长篇:

1.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

2.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3.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伙伴、朋友。

4.让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烧水煮饭等,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成员中的一分子。

6.为孩子准备一个陈列架,让他在上面展示自己制作的物品。

7.认真地对待孩子提出的正经问题和看法。

8.把孩子当作成人一样,和他平等相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

9.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0.记得对孩子说:我爱你,你是我的宝贝!

11.记得经常的亲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头,让他(她)知道你的爱!

12.随时关注他(她)的进步,并也让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进步!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13.多与孩子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与孩子同行。

14.不要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

15.家长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烦恼。

16.要学会真诚地赞美孩子,而不是像对宠物一样说句“你真聪明”。

17.让孩子经常有机会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一个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创设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过。

21.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22.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这很重要。

?生活篇:

1.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学会理财。

2.没有得到孩子的许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记与信件。

3.经常和孩子郊游。

4.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让孩子笑着入睡!

5.给孩子一个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

6.如果有条件,每天晚饭过后和孩子到户外散散步。

7.快乐与孩子一起分享!

8.对小家伙开心的笑,并希望他(她)也常笑!

9.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励孩子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

11.给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时间和空间。

12.教会孩子骑自行车,游泳,这都是进入社会的一种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与孩子相互问候,让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来。

14.夫妻实在要吵架,请一定要记住:避开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着问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乐吗?

16.不给他留有太多的物质遗产,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给他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快乐的人生。

17.着重进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18.只要与创作尘埃有关,不要责备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乱。

19.父母对自己的双亲要孝敬有加,让孩子觉得家中充满了爱,同时父母也是他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20.父母之间要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21.不要太关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22.不要太亲近孩子。让他与年龄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养成性格孤僻的恶习。

23.不要孩子要啥买啥。让他知道“劳动与所得、权利与义务” 的关系,以免孩子养成好逸恶劳的性格。

24.生活中的困难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时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一会儿晴,一会儿阴。

?学习篇:

1.和孩子一起读书,家长可以看看报,一个好的学习伙伴很重要。

2.孩子在家学习,家长切莫搞一些娱乐活动,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很重要。

3.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4.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而责骂孩子。

5.不要因为孩子试卷上的低分而认为孩子没有出息。

6.教他(她)足以带来成就感的知识:古诗、数字、故事、家务、玩耍、交朋友···

7.教育孩子读好书、好读书。

8.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表示太大的关注,那样会造成孩子学习紧张,压力增大。

9.不要把孩子的成绩与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没有自己的责任。

10.孩子的房间要有自己的书桌,书桌上要有几本自己爱看的书籍,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 娱乐篇:

1.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欢的动画片、一起听他爱听的故事等。

2.和孩子一起玩游戏、锻炼身体。

3.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每天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

4.多让孩子看一些少儿节目:动画片、益智节目等,少看动作片、连续剧。

5.孩子看电视时,家长们适时地陪他们一起,并且对里面的内容作一些讲解与讨论。

6.春天可以和孩子骑自行车去郊游,夏天和孩子一起去河边游泳,秋天则背着铁锅和孩子去野炊,冬天一家三口在野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7.允许孩子收集各种废弃物。

8.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9.和孩子下棋,让孩子知道落子无悔,教育他对自己所做事要负责任,同时下输了要承认,家长有时也要放手让孩子赢一两盘,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四、家长需要让孩子明白的道理

(一)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怀,在你一生中,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妈妈。对你好的人,你一定要珍惜、感恩。

(二)没有人是不可代替,没有东西是必须拥有。看透了这一点,将来就算你失去了世间最爱的一切时,也应该明白,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暂的,今天或许还在浪费着生命,明日会发觉生命已远离你了。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与其盼望长寿,倒不如早点享受。

(四)爱情只是一种感觉,而这感觉会随时日、心境而改变。如果你的所谓最爱离开你,请你耐心地等候一下,让时日慢慢冲洗,让心灵慢慢沉淀,你的苦就会慢慢淡化。不要过分憧憬爱情的美,不要过分夸大失恋的悲。

(五)虽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没有受过很多教育,但并不等于不用功读书,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紧记!

(六)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别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对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对你好。你怎样对人,并不代表人家就会怎样对你,如果看不透这一点,你只会徒添不必要的烦恼。

(七)我买了二十六年的六合彩,还是一穷二白,连三等奖也没有中,这证明人要发达,还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

(八)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会相处多久,也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五、家长的教养态度与孩子的个性形成

(一)容忍和溺爱形成的娇惯型(案例1、2)

?在生活中家长无条件的容忍和溺爱会造成孩子好吃懒做、自私自利、蛮横胡闹等不良个性品质的形成。 ?娇惯型管教的特点便是无原则的宽容。

?如果对孩子过分的姑息,那么就会使孩子形成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孩子往往意志薄弱,缺乏同情心,他们在集体环境中或是难以合群,或是难与周围人协调。长此下去,这种不好的个性特征能长期阻碍孩子的发展。

?案例1:容忍和溺爱造就的孩子

?小A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为了弥补女儿的情感损失,便在孩子的物质生活上“放宽了政策”。家长

百般宠爱,过分娇惯。常常将她居于全家之上,使得小A养成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独霸恶习。她任性、放肆,稍不如意就哭闹不止。

案例2:容忍和溺爱的后果

?某中学一位教师结婚晚,独生儿子出生的时候她已经35岁了,她身为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但对自己的孩子却娇惯溺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儿子上学后父母每月给50元的零花钱,可常常不到月底,孩子又伸手要钱,夫妻俩觉得就这么一个孩子,多花点就多花点吧,又不是缺那么点钱,别让孩子受委屈了。于是孩子一要钱父母就给,偶尔警告一次,孩子也没当真。不久,父母都涨工资了,儿子知道后,提出要把零花钱涨到每月100元,父母不同意,儿子一瞪眼,质问道:“你们都涨工资了,为什么不给我加钱?”爸爸说:“给你加到80元可以了吧?”儿子说:“不行!要100元,你们到底给不给?不给我就放你们的血!”说着就跑到厨房去拿菜刀。看到儿子这么任性凶残,夫妻俩才发现儿子的问题严重了。 (二)严管和干涉形成的支配型(案例)

?这种管教方法给幼儿的影响也是很不好的。因为它的管教特点是无视幼儿的合理要求,不能正确对待幼儿的情感和意愿。无论做什么事情,做父母的都要按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这期间,家长要么是过分干涉,要么是过度的管教。

案例:严管和干涉之下的孩子

?社会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的朋友比尔,是一个寡妇唯一的孩子,他的母亲是一个完全的真正的奉献者,甘愿为他做任何事情。多年来,她每天都陪比尔上下学,以免他被绊倒或被狗咬,如果学校允许陪伴孩子上课的话,她一定会去,因为她觉得她的孩子无时无刻不需要自己。当比尔放学后,他们会坐在一起吃姜饼、巧克力、小甜饼和聊天。太阳升起又落下,每天这位妈妈都会狂热的满足他的任何需要,她觉得自己在儿子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而比尔获得的信息也是,如果没有妈妈,他根本不能存在。不幸的是,比尔上高中时,他的妈妈在一场车祸中遇难。失去了母亲,比尔也几乎活不了了,因为他从没有学会过自强和自立。于是他不得不接受大量的集中治疗,直至他对自己有信心。 (三)拒绝和放任形成的忽视型(材料)

材料:忽视型家庭的孩子容易迷恋网络

随着犯罪率升高等社会问题的增多,社会上的“问题家庭”也在增多,这些孩子通常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忽视型的家庭有两类:一类是单亲家庭,还有一个就是父母外出经商去了,或者是去学习、就业,不在身边。他们都缺乏父爱或母爱,这些孩子往往就到社会上去游荡,形成放荡不羁的个性,他们一旦接触了网络,到了青春期以后,家庭管不了。你要管,这种孩子就往往采取非常强硬的手段来对抗父母。但是在网络上,他们提出的任何一点儿小小的请求都会得到不少人的帮助。现实生活和虚拟社会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反差,很容易让“问题家庭”的孩子“躲”进网络。

?做父母的不知道关心孩子,不了解孩子的需要,不能帮助孩子发展兴趣和爱好,并且对孩子的行为放任不管。这就是忽视型的典型特点。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容易出现侵犯行为。

?孩子的不良行为的起因有三点:

(1)孩子的合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内心所受的挫折感是触发侵犯行为的诱因。

(2)不良的养育态度和模仿家长的做法也是孩子产生侵犯行为的重要原因。

(3)对攻击行为的强化是侵犯行为存在的重要原因。

?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对孩子进行受挫折教育。

(2)减少和避免侵犯行为的机会。

(3)发现侵犯行为要及时制止。

(4)适当运用惩罚的手段。

(四)命令和威吓形成的专制型

?这种类型的管教特点是通过苛刻、命令、威吓、禁止等方式来对待孩子。使孩子的生活缺少自由和关爱。在这种教养环境中是难以建立自尊和自信的。并且还容易使孩子形成胆怯、退缩和攻击他人等不良的个性特征。

(五)尊重和协商形成的民主型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高,相应地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望都比较强,容易形成敢想敢说敢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更多相关推荐:
学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免费分享创新学生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说起孩子大概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孩子也带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孩子们一天天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小儿童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一...

学习家庭教育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家庭教育学的心得体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个父母的心愿要实现这一心愿关键在于教育那么要教育好一个孩子光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也同样重要家庭教育学是一门很深的学科只有运用到实践才能知道它...

学习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

——学习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昌吉市第五小学刘建华记得张惠娟老师在我校的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启动仪式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您的孩子是棵小草,您别期待他能开出鲜艳的花朵;如果您的孩子是棵白杨,您就别期待他能结出松果;如…

关于家庭教育的几点心得体会

关于家庭教育的几点心得体会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而作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生活中你的个人品德知识和生活经验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下是...

学习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

学习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天人中学谭晓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相信每位家长都积累了一些经验把孩子教育好是我们共同的目的在此很愿意把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点心得和体会与大家交流...

家庭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杨琳我参加了为期近半年的新疆家庭教育网络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我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曾经的很多想法都发生了改变,我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家庭教育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

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之一

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702班学生:向远宽家长:向继思在家庭教育方面,通过这几年的生活与实践,陆续把点滴感悟写下来,一则如实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二则希望与家长们交流,共同提高。我认为,夫妻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应…

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几个月的家庭教育学习之旅才赫然发现自己犯了那么多的错误学习之后发现家庭教育培训教程的内容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从家庭教育的基本原理到家长教子的基本能力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与孩子的...

家庭教育理论学习体会

家庭教育理论是我和家长的好帮手是工作中的信号灯通过对省统编教材及家庭教育理论的学习能够掌握家庭教育的基础理论熟练把握省统编教材熟练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方法懂得如何善于学习完善前沿的教育理念方法并更加热爱和执着于德育...

家庭教育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家庭教育教师培训学习体会官庄小学刘慧我非常荣幸参加了潍坊市教育局举办的20xx20xx学年上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教师培训聆听了他们的报告我的心灵无时无刻不被荡涤着虚空着做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既是教师又是家长的双...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安岳实验小学四年级四班蔡雨荷爸爸我们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儿女人生的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我的女儿今年8岁就读于实小三...

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家庭教育之我见宁阳现代学校五年级二班贺业铮家长贺立国各位老师家长大家上午好我是贺业铮的爸爸在这里非常荣幸和大家就孩子教育方面进行交流转眼孩子五年级下学期了在老师们的精心培养下孩子在学习品德生活上...

学习家庭教育学的心得体会(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