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时间:2024.4.20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我不是古典乐的粉丝,虽然也曾尝试着听过一些,但是没有太深的感觉。我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完全是带着一种崇敬的心里去看。计算机里的音乐资料也飞速膨胀,从巴洛克时代的巴赫、亨德尔,到几乎现代的布里顿、科普兰,都有涉及得颇为深入,早已经不再是十多年前只着迷于施特劳斯的轻快舞曲了。然而,新年音乐会更多的是一种符号,它无须有多高深的音乐内涵,仅仅是一场轻松的沐浴,让人们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新年的到来。

86岁高龄的乔治·普莱特第二次执棒新年音乐会。必须要说,普莱特可能是新年音乐会这些年最棒的指挥。他对舞曲极强的弹性处理,以及对乐团的紧密控制,我感觉这15年来是无人出其右。奥地利作曲家的舞曲,或许由生性浪漫的法国人来指挥,会显得最为适合。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今年的音乐会,那应该是“弹”了。对于《蝙蝠》这样耳朵起茧的老曲目,普莱特还能玩出新花样,确实不容易,速度突然加快减慢1倍,在全场音乐会中并不太少见,听起来感觉确实比较“爽”。《炽热的爱情与舞蹈》,上一次演出已经是19年前的阿巴多了,这一次普莱特将速度略微加快,味觉上与阿巴多的演绎有明显的不同(也可能是阿巴多将其作为返场曲目演奏的缘故)。《美酒、女人和歌》或许是上半场最有意思的曲目(《克拉普芬公园》那几个新玩具我就不评论了),和10年前穆蒂的版本比较,关键字依然是“弹”—— 如同超级大弹簧一样的弹。很奇怪,穆蒂作为同样带有

歌剧背景的指挥家,对同一首曲子的演绎居然和普莱特有如此显著的不同,我怎么都觉得这首圆舞曲和歌剧应该不至于太没有关系呀—— 比如莫扎特笔下,胖胖的女主角在舞台上引吭高歌。

下半场开场,演奏爱乐乐团的开山鼻祖尼古莱的作品。普莱特的处理倒是前后平均,但有意思的是开头比一般的版本明显快。同一首作品在19xx年新年音乐会上也演奏过,当时的指挥是卡洛斯·克莱博。奥芬巴赫《莱茵仙女》序曲的曲调和《霍夫曼故事》中的《船歌》如出一辙,奇怪了,这两者啥关系?我简单翻了一下奥芬巴赫的歌剧清单,似乎没看到《莱茵仙女》,后来看了Decca的介绍才知道奥芬巴赫把这段旋律移了过去。《晨报》在20xx年的时候由非常反普莱特风格的哈农库特指挥过,不过顾着看舞蹈了,没仔细听区别,感觉弹性有所减弱。伦拜整一个就是施特劳斯的山寨版,但他的加洛普似乎不是明显的ABA曲式。返场的第一首,《狩猎》,上一次20xx年演奏的时候为了向海啸遇难者表示敬意,没有拿出猎枪来耍,这次普莱特他老人家亲自上阵,结果“啪”的一声出来一朵花,有新意!新年问候么,普莱特从动作到语调基本都是20xx年的翻版,不过86岁的长者还那么有力气,已经很不简单了。

说到最后,相比以前,这一次音乐会的特色是一种让人畅快的弹性,这里你必须佩服爱乐乐团的高深功力,虽然今天“稍微不齐”的地方不少见(相对以前要多一些),但几十号人能感觉一致,同时摇头晃脑,确实也很不简单;而且普莱特的指挥有一点“富特文格勒”,有好几次他全身已经开始狂震,几百毫秒之后乐队整齐划一的

声音才出来,我是比较好奇哪一个动作发出了“开始”的信号。以前我觉得最有观赏性的新年音乐会指挥是穆蒂,但普莱特的观赏性还在他之上不少,如同CCTV直播嘉宾卞祖善老师说的一样,普莱特“老人的庄重、中年人的力度、年轻人的活力、小孩子的天真”,统统具备,演奏《维也纳糖果》开始的时候还好像小孩吃了块糖一样傻傻的笑了,看得我那个乐呀。虽然今年没有延续20xx年开始的“一年一大笑”传统,但看着普莱特在指挥台上手舞足蹈,感觉还是很享受。

一年一度的等待,太值得,也太有必要了。

破天荒片尾留大块时间,让电视观众和普老一起享受现场观众献给普老的热烈掌声,经久不息。

又是新的一年,又是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新年音乐会的意义已不再仅仅是一次古典盛宴,还是一个新年的祝福和音乐带给人类的无限美好的享受。

20xx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令我印象深刻。85岁高龄的乔治·普莱特先生给了我一个新年的惊喜。

这几年的欣赏,已经使我成为很忠实的乐迷。相比较而言,20xx年新年音乐会,我认为,超过了09,08,07等近几年的音乐会。虽然不能称为完美,但是亮点还是很多的。 后面三首波尔卡,首推在克拉普芬森林。这首曲子这次相对杨松斯的版本要成熟,要华贵一些。平稳中带有明快。

美酒、女人与歌是比较经典的曲目,普莱特演绎的比较华美。相对穆蒂的00年的版本,更加富有变化性。我觉得20xx年的更胜一筹。

无穷动显得没有什么特点了,除了结尾比较长。

今年精彩的都比较集中在下半场。那两首序曲,都是比较成功的。毕竟普莱特的本职是歌剧指挥。速度把我是很到位的。维也纳糖果和晨报显得典雅(这两首我没听过其他版本的,不敢妄加评论)。

因为新年,所以维也纳音乐会基本基本都是以轻快的曲子为主,也有抒情的(比如蓝

色多瑙河)。最后的一首拉德斯基进行曲是每年结尾的必演曲目,积极上进,乔治·普莱特调动起全场的热情,即指挥乐队,又指挥观众,场面甚是火热。

再加上指挥家,爱乐乐队和舞者,简直是一场听觉加视觉的盛宴。喜欢古典音乐和舞蹈千万别错过。

其实,音乐的演奏就像我们在诗歌版写诗一样,要么你就尽情演绎中国艺术元素,表现中华民族风情,展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比起那些“西洋名曲”,去年演的那些中国普通百姓所熟悉的旋律反倒拥有更好的认同感、亲和力和接受度,二胡、晋胡、竹笛等民族乐器在不同曲目中的轮番亮相,更增添了整场音乐会的中华风韵。

但是你不能半中半洋,就好象用满江红填词,里面居然出现了“电话手机,打开时,嗡嗡乱啸。再重拨,电波响处,刺声激烈”这样的词句,纵使合乎词谱,也会终成笑柄。

不过随着古典音乐的听众越来越多,若文化上的本土意识能够与西洋音乐更好的融合,在音乐创作与演出领域的通力协作下,办出有中华民族特色并形成优秀传统的高水准新年音乐会,指日可待!

我听得古典乐不多,但是我喜欢看这方面的书,算是一个没有耳朵的音乐爱好者吧,我也希望中国出一个卡拉扬,虽然有点荒唐,但是印度能有一个祖宾梅塔,日本能有一个小泽,连韩国也出了一个郑明勋(他的姐姐郑京和是与帕尔曼齐名的小提琴手),中国也会有的,我期待着这一天

《维也纳2010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随着20xx年的到来,20xx年悄然离去。在过去的几年,我都没怎么注意收看一些新年音乐会,但是可能是09年时在学校介绍维也纳的时候讲到了新年音乐会,我不禁想去看看到底是怎样一个场面。

维也纳是音乐之都,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维也纳盆地之中,三面环山,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四周环绕着著名的维也纳森林。在这个音乐之都,有过许多音乐家在这里创造过无比美妙的音乐,在这里,到哪都可以感受的音乐的魅力。而新年音乐会,便是这里的一道新年时的美丽风景线吧。

今天的维也纳音乐会是由乔治·普莱特指挥,依旧是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演奏的曲目许多都是“圆舞曲之王”小约翰 施特劳斯的。在美丽的金色大厅,观众席上坐满了人,

音乐响彻了这个金色大厅,一开始便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序曲》,令人感到既忧伤,又雄伟;既哀婉动人,又热烈欢腾。之后的有一曲《克拉普芬森林法兰西波尔卡》又给一种置身于森林的味道,或者说是田园的感觉,有鸭子的叫声,布谷鸟的鸣叫,以及许许多多美丽的景色??《维也纳糖果圆舞曲》也给人一种浓浓的甜味,或许是因为转播的屏幕把镜头拉到了在做糕点、甜品的店铺里,望着一个个巧克力、糖果等等的甜食,再加上耳边的糖果圆舞曲,真是令人垂涎三尺。《蓝色多瑙河》,优美的旋律令人感觉到了多瑙河的美和静。《在猎场上快速波尔卡》又让人仿佛亲身体验了打猎的种种乐趣。最后,维也纳20xx年新年音乐会在老约翰 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中结束了。在《拉德斯基进行曲》中,指挥家乔治·普莱特不仅指挥的乐团,更是指挥了在场的观众,音乐让观众产生了共鸣,观众们跟着《拉德斯基进行曲》的节拍都拍起掌来,金色大厅成了乐器声和拍手声的圣地,20xx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就随着掌声结束了!

用解说员的话来讲:指挥家乔治·普莱特指挥的不是一场音乐会,而是一种音乐人士们之间的一场有趣的游戏,而且把我们也带领进去了。指挥家乔治·普莱特给人的感觉是他有着老年人的冷静、中年人的力量、年轻人的朝气、小孩子的童真??

今天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真是令我大饱心福:金色大厅的华丽,轻歌剧的舞蹈,香槟的醇美,糖果的甜蜜、打猎的收获、森林的悠闲、多瑙河的美丽与乔治·普莱特的指挥才华!

新年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节日。人们庆祝新年的方式有各种各样,但世界各大城市都不约而同地会有一场高水准的音乐会,在轻松美妙的音乐中宣告新的一年的开始。 新年举行音乐会的传统源自维也纳。时至今日,每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仍是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年度音乐盛会,全球绝大部分电视台和电台都进行现场直播,听众数以千万。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票都要提前几年预订,音乐会的CD和录像资料的发行权都是各唱片公司争夺的焦点,因为它意味着崇高的声誉和丰厚的商业利润。中国中央电视台于19xx年以后一直派专题摄制组去维也纳现场直播,使国人对维也纳和新年音乐会有了更多的了解。[编辑本段]1848: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发祥 1847年12月31日,一场音乐会正在维也纳郊外一个露天舞台举行。当时莱比锡一家报纸描述道:“指挥是一个卷发,肤色黝黑的人。他的嘴唇微向上翘,给人一种富有天才的印象。他举起小提琴,随着琴头的摇动,明快流畅的音乐便从一个规模虽小但素质很高的乐队中飘荡出来。” 这个肤色黝黑,“类似摩尔人”的指挥,便是老约翰·施特劳斯——辉煌的施特劳斯家族的创始者。当时他组织了一个乐队在全欧洲巡演,声誉载道。这次音乐会一直进行到1848年新年的钟声响

时,乐队演奏了维也纳著名作曲家约瑟夫·海顿(Josel Haydn)的一首作品,作为对新年的庆祝,接着乐队演奏了施科泽(John Georg Scherzer)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后来几乎成为维也纳民谣)“跳吧,唱吧,无论我们是富裕还是贫穷??”(随后乐队开始持续演奏欢快的舞曲:圆舞曲、波尔卡、连德勒??音乐会变成了盛大的舞会,整个场地就是舞场,听众跟随音乐翩翩起舞,精彩的作品则被要求加演,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欢乐的舞会一直持续到天明。 一个半世纪前的这场音乐会,就是现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发祥。 上半场曲目

蝙蝠序曲

约翰.施特劳斯

女人心波尔卡玛祖卡舞曲 作品第166号

约瑟夫.施特劳斯

在克拉普芬的森林里法兰西波尔卡 作品第336号

约翰.施特劳斯

在爱和舞蹈中的激情匈牙利舞曲快速波尔卡

作品第393号

约翰.施特劳斯

美酒、女人和歌圆舞曲 作品第333号

约翰.施特劳斯

无穷动 作品第257号

约翰.施特劳斯

下半场曲目

轻歌剧《愉快的温莎妇人》序曲

奥托.尼古拉

维也纳的糖果圆舞曲 作品第307号

约翰.施特劳斯

香槟加洛普

汉斯.克里斯蒂安.伦拜

一心一意波尔卡玛祖卡舞曲 作品第323号

约翰.施特劳斯

巴黎狂欢节加洛普 作品第100号

满意答案好评率:0% 1848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发轫

1847年12月31日,一场音乐会正在维也纳郊外一个露天舞台举行。当时莱比锡一家报纸描述道:“指挥是一个卷发,肤色黝黑的人。他的嘴唇微向上翘,给人一种富有天才的印象。他举起小提琴,随着琴头的摇动,明快流畅的音乐便从一个规模虽小但素质很高的乐队中飘荡出来。”

这个肤色黝黑,“类似摩尔人”的指挥,便是老约翰·施特劳斯——辉煌的施特劳斯音乐家族的创始者。当时他组织了一个乐队在全欧洲巡演,声誉载道。这次音乐会一直进行到1848年新年的钟声敲响时,乐队演奏了维也纳著名作曲家约瑟夫·海顿(Josef Haydn)的一首作品,作为对新年的庆祝。接着乐队演奏了施科泽(John Georg Scherzer)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后来几乎成为维也纳民谣):“跳吧,唱吧,无论我们是富裕还是贫穷??”随后乐队开始持续演奏欢快的舞曲:圆舞曲、波尔卡、连德勒??音乐会变成了盛大的舞会,整个场地就是舞场,听众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精彩的作品则被要求加演,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欢乐的舞会一直持续到天明。

一个半世纪前的这场音乐会,就是现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发轫。

1873年:小约翰·施特劳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次合作

1873年4月22日,为了庆祝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球形建筑的落成,小约翰·施特劳

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了他的作品《维也纳的高贵血统》(Op354)。据记载,施特劳斯是边演奏小提琴边指挥。当时的报道写道:“乐团尽职尽责、全心全力地演奏,使演出获得了‘施特劳斯式’的成功”。观众反映热烈,使得这首曲子不得不再加演一遍。这次音乐会的成功,奠定了“圆舞曲之王”和“严肃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基础。

1873年11月4日,在维也纳召开了世界博览会,小约翰·施特劳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他家族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蓝色多瑙河》。

1899年:与“圆舞曲之王”的告别

由于小约翰·施特劳斯有自己的乐团,因此很少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但两者的私下交情还是非常好。1894年10月,为纪念小约翰·施特劳斯从事指挥生涯50周年,维也纳爱乐乐团举行了系列音乐会。小约翰·施特劳斯发来致谢电报:“在此我深表感谢,感谢乐团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和由此带给我的巨大欢乐。”

1899年5月22日,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歌剧《蝙蝠》首演时,作曲家指挥乐团在维也纳歌剧院演奏了序曲。但就在歌剧演出的期间,小约翰·施特劳斯染上了风寒,引发肺炎,于1899年6月3日不幸逝世。

19xx年:施特劳斯纪念碑的落成

即使伟大的作曲家逝世之后,维也纳爱乐乐团也并没有立刻成为他坚定的拥护者。19xx年,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Op410)和《美酒、女人与歌曲》(Op333),这次演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19xx年。当时,为了庆祝在维也纳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纪念碑的落成,著名指挥家阿图尔·尼基什(Arthur Nikisch)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出了作曲家的《艺术家的生涯》(Op316)、《蓝色多瑙河》、《美酒、女人与歌曲》等作品。由于尼基什当时巨大的声望和影响,许多指挥家都开始模仿他演奏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19xx年10月25日,为了纪念作曲家诞辰100周年,指挥大师魏因加特纳(Felix von Weingartner)指挥演出了《蓝色多瑙河》,在此之前这部作品已成为维也纳爱乐乐团在10月17日和18日的国际旅行演出的保留曲目和返场曲目。19xx年10月25日的这场音乐会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部是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

19xx年:演奏施特劳斯作品传统的形成

维也纳爱乐乐团形成了演奏施特劳斯作品的传统得益于当时一位施特劳斯作品的狂热拥护者:克莱门斯·克劳斯(Clemens Krauss)。19xx年8月11日,他在奥地利萨尔茨堡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举行了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系列音乐会。由于音乐会巨大的成功,一直到19xx年,他每年都举行类似的音乐会。当然,音乐会的作品除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外,还有其家族别人的作品,这就是新年音乐会的雏形。

19xx年:第一次新年音乐会

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诞生是不同寻常的,它开始于乐团晦暗的年代——19xx年,当时在欧洲爆发的战争演化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局势变化很快,乐团内部出现了很多派别,各持自己的主张。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乐团举行了一场全部由施特劳斯家族作品组成的音乐会,它向外界发布一个信息(这个信息远远超出了音乐的本身),表明了维也纳爱乐协会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对奥地利的忠诚。

这场音乐会于19xx年12月31日举行,30日举行了公开的排演。这次演出日后成了奥地利丰厚的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新年音乐会是19xx年1月1日的那次,指挥同样是克莱门斯·克劳斯。在战争年代,克劳斯掌管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音乐会演出和爱乐乐团的私立学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xx年1月,在战后艰难的岁月中,维也纳爱乐乐团依然忠诚于奥地利,19xx年的举行的新年音乐会在1月2日还加演了一场。

19xx年至19xx年乐团的指挥换为约瑟夫·克里普斯,尽管他带领乐团首次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新年音乐会,但并没有博得广泛的好评。19xx年,克莱门斯·克劳斯重新执掌乐团,直到19xx年克劳斯辞世,一共举行了7次新年音乐会。在克劳斯一生指挥的13次新年音乐会中,他把新年音乐会变成了维也纳的一个非常特殊的音乐活动。尽管没有电视将他的指挥艺术保存下来,但从存留的各种文献上我们仍可以认为,他对施特劳斯家族的作品的演绎至今仍具有权威性。

19xx年:与波斯科夫斯基25年的合作

克莱门斯·克劳斯的不幸辞世给维也纳爱乐乐团带来个巨大的问题:谁能接替他的

位置并继续他的成功?乐团为此召开了几次全体会议,最终选择了威利·勃斯科夫斯基(Willi

Boskovsky)。当初这个选择引起了许多的争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这是个多么正确的选择。勃斯科夫斯基一共指挥了25次新年音乐会——从19xx年至19xx年。他使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因此当他因病退休时,也同时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勃斯科夫斯基与众不同的是,那种只能在回忆中、在梦境中和施特劳斯的音乐魔力中才能被唤起的奥地利的古老传统,被勃斯科夫斯基通过他的指挥、他的小提琴展现出来,让世人全然忘记了身处的时代。在勃斯科夫斯基年代,增加了每年12月30日晚上为奥地利军队演出音乐会的传统。值得一提的是,19xx年电视台介入了音乐会,由于广播电台和电视的作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成为世界最知名的音乐盛会和奥地利音乐文化的象征。

19xx年:年度指挥家的出现

当19xx年勃斯科夫斯基因病退休后,维也纳爱乐乐团选择了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l)——一位在国际乐坛取得辉煌成就的指挥家。他指挥新年音乐会直至19xx年1月1日。从那以后,新年音乐会的指挥每年更换,19xx年的指挥是大名鼎鼎的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他指挥了一场令人难忘的音乐会,随后是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xx年和19xx年)、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19xx年和19xx年)、祖宾·梅塔(Zubin Mehta)(19xx年、19xx年和19xx年)、里卡多·穆蒂(Riccardo Muti)(19xx年和19xx年)、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l)(19xx年、19xx年和19xx年)。所有这些指挥都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当年音乐季中取得最大成功的指挥。19xx年洛林·马泽尔指挥的新年音乐会打开了“施特劳斯年”的序幕——19xx年是小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00周年,老约翰·施特劳斯逝世150周年。20xx年的新年音乐会由里卡多·穆蒂执棒。

轻松优雅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xx年的新年音乐会,当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的旋律响起时,听众情不自禁地应和着节拍鼓掌。这时指挥赫伯特·冯·卡拉扬很有想象力地转过身来,示意观众随着音乐的强弱和节奏来鼓掌,从此以后,每当音乐会最后的《拉德茨基进行曲》响起时,这个音乐家与听众水乳交融的鼓掌场面就成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保留节目。

19xx年的新年音乐会,当《蓝色多瑙河》乐曲开头的弦乐震音响起时,听众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这时,指挥家卡洛斯·克莱伯中断指挥转过身来,向现场听众(同时也通

过电视向全球收看直播的听众)说:“让我们迎来一个美好、欢乐与和平的新的一年。”于是以后的新年音乐会又多了一项内容:当《蓝色多瑙河》乐曲开头的弦乐震音被听众掌声打断时,指挥都会转身向广大听众致辞,预祝新年快乐。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xx年,洛林·马泽尔用了几十种语言来表达新年祝辞,倒数第二句是他略显生硬的汉语“新年好!”随后是英文“Happy New Year!”

一个半世纪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用音乐来纪念施特劳斯家族这些伟大的成员:老约翰·施特劳斯——施特劳斯家族的创始人,将圆舞曲从民间的舞场带入高雅音乐厅的“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第一个将轻喜歌剧带入传统歌剧院的人,创作出大量传世圆舞曲的“圆舞曲之王”;约瑟夫·施特劳斯——第一个将贝多芬的音乐手法融入圆舞曲创作的人;爱德华·施特劳斯——带领“施特劳斯乐团”周游世界,将家族音乐介绍给全世界的人。

一个半世纪以来,维也纳爱乐乐团用音乐来欢迎新年的到来。无论时代沧桑,人事变迁,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核心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对维也纳、对奥地利的热爱,对和平、欢乐和充满艺术生活的向往

老约翰.施特劳斯

歌剧《莱茵河的仙女》序曲

雅克.奥芬巴赫

根据轻歌剧《美丽的海伦》改编的四对舞舞曲

作品第14号

爱德华.施特劳斯

晨报圆舞曲 作品第279号

约翰.施特劳斯

加演曲目

香槟波尔卡 作品第211号

约翰.施特劳斯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作品第314号

约翰.施特劳斯

拉德斯基进行曲 作品第228号

老约翰.施特劳斯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Das Neujahrskonzert der Wiener Philharmoniker)是世界音乐生活的一件音乐盛事。于每年的1月1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由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演奏。这个音乐会最初宗旨是展示与推广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作品,直到今天音乐会的曲目还是以施特劳斯家族成员的作品为主(主要是三位: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施特劳斯,约瑟夫?施特劳斯)虽然也会穿插一些其他作曲家的舞曲或进行曲。

[历史]

19xx年12月31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了首届“新年音乐会”,由克来门斯?克劳斯创办。

第2届于19xx年1月1日举行,以后除19xx年因战争原因停办一届外,其余都是于每年的1月1日定期在金色大厅举行。

19xx年,正式命名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9xx年起,音乐会由博斯科夫斯基指挥,直至19xx年。

19xx年起,音乐会每年更换指挥

【传统】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于19xx年开始第一次进行电视转播,不久便成了欧洲文化的盛事。电视转播中,维也纳歌剧院芭蕾舞团还为新年音乐会配上了古典的维也纳舞蹈,这一传统一直保留至今。在中国,由中央电视台进行的电视转播于19xx年开始。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通过电视向全球40多个国家进行直播,估计观众人数超过10亿。音乐会已经形成了一些传统,包括3个加演曲目,其中最后两个永远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以及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在加演曲目的最后一首《拉德斯基进行曲》,观众也会加入到演奏中,在特定的段落跟着节拍拍手,而指挥家这时也会转过身来指挥观众的节拍。另一个传统则是指挥家的新年致词。

19xx年的新年音乐会上,当《拉德茨基进行曲》响起时,观众忍不住开始鼓掌打节拍,

卡拉扬转身指挥观众。以后每年如此,而20xx年的新年音乐会上,为悼念印度洋海啸的遇难者而取消了这一曲目。

19xx年的新年音乐会上,当《蓝色多瑙河》响起时,观众的掌声打断了艺术家们的演奏。克莱伯面向观众,发表新年祝词。此后的某些年,还有指挥说“新年好”(最近一次是20xx年的洛林?马泽尔)。

年复一年,每逢新年来临,守候在电视机前的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与遥远的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济济一堂的听众一道,为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演奏而倾倒,为约翰?施特劳斯家族音乐宝库中流泻出的醇香的天籁之音而陶醉。有些人会觉得,年年听这些古典音乐中的“轻音乐”,难道不会腻烦?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维也纳这块音乐沃土上结出的两颗珍贵硕果——施特劳斯家族和维也纳爱乐乐团,以及二者在洋溢着欢乐和希望的元旦当天的美妙结合?86岁的法国指挥大师乔治?普雷特为20xx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带来了哪些新奇魅力?这是主讲人为我们讲解的主题。

老约翰?施特劳斯在世时,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还没有把施特劳斯的音乐作为主题。但后来,人们越来越感受到施特劳斯音乐的魅力。所以自19xx年以来,除了19xx年因为纳粹原因未举办音乐会之外,每个新年伊始,在维也纳都举办新年音乐会,形成了良好的传统。而且每年的音乐会都有各自的特色,包括加入的一些噱头,有时还使用一些奥地利特有的乐器。但不变的是,音乐会演奏的基本上都是约翰?施特劳斯家族创作的音乐,最后一段曲子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倒数第二首周曲子是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20xx年的音乐会有72个国家现场转播,10亿人收看。这在古典音乐不是最为流行的今天,是很不易的。维也纳音乐会让我们意识到,古典音乐的生命力存在于重视教养,重视品位,重视文化底蕴的民族群体之中,它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而且在逐年递增。

虽然维也纳爱乐新年音乐会每年都会引进一些新曲目,加入一些新元素,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它特别讲究品味,不会更改音乐会的宗旨。

每年的元月1日下午6点,中国实况转播维也纳爱乐新年音乐会。

王先生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奥地利广播公司(ORF)新年音乐会的开始曲,这是17世纪法国音乐家夏邦第埃创作的《感恩赞》的前奏曲,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曲风具有古代风格。

20xx年音乐会的指挥是法国指挥家乔治·普莱特,他已经86岁了。他是第一位在金色大厅亮相的正宗法国指挥,也是历任指挥中年事最高的一位,被乐迷们戏称为“苍老的

新面孔”。

普莱特为音乐会带来了新的元素--法国因素,他专心体会那些已经烂熟于心的曲目,结合自己的理解出了新的处理。所以此次演奏的那些老曲目也有很多新的亮点。

维也纳爱乐乐团是个优秀的交响乐团,一直保持着自己的传统。他们用的乐器有很多是特殊的,所以同一首曲子他们演奏的音色与其他乐团完全不同,对曲子的处理也别有特色。

更多相关推荐:
维也纳音乐会观后感

20xx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虽然很久之前就听说过维也纳音乐会但一直没去真正接触所以对于不懂音乐的我这一直是高雅的象征在课上随着视频的开始那富丽堂皇的金色大厅被鲜花点缀着人们衣冠楚楚正襟危坐没有人带小孩子没有人...

19xx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考试序列号通识教育课程论文论文题目19xx年新年音乐会观后感课程名称走进维也纳音乐世界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班级11级网络工程3班学号3111001381姓名何宇航联系方式137xxxxxxxx任课教师蒋臻20xx...

音乐会观后感

音乐会观后感8月12号晚上有幸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听了一场音乐会奥地利经典与民谣奥地利威尔顿童声合唱团音乐会这个合唱团是我的最喜欢的童声合唱团也是世界著名的合唱团向往已久当然不能错过听完果然让我感动那些孩子就是上天...

音乐会观后感1

音乐会观后感机电一体化光线暗了投向舞台的是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神四处寂静朦胧的声音叮当响起这是在学校的明城堂一场音乐会拉开序幕虽然我对乐器并不是太了解但是听了这场音乐会我却更加明白了为什么说音乐是相通的没有任何界...

《音乐之都维也纳》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名叫音乐之都维也纳这篇课文是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它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世界上许多著名音乐家都在这里谱写优美的乐章在这里...

音乐会观后感

音乐会观后感不久前辽宁交响乐团来我校演出演出的地点在校体育馆这是我作为一名学生欣赏过的最高雅最有意义的艺术表演我曾尝试用尽头脑中所有文字来形容这场音乐会的华丽然而一旦与其相比这些文字就会失去所有光彩而徒留苍白随...

音乐会观后感

音乐会观后感20xx年5月27号我和舍友穿着长裙踩着高跟鞋艰辛得跨越一个校区去中心校区看20xx级管乐器演奏毕业音乐会在课上有说穿正装是对表演者的尊重但是去了音乐厅之后发现并没有多少同学穿着很正式的衣服照样还是...

20xx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听后感

20xx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听后感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早已是例牌的每年元旦的音乐晚餐了年年相似而年年不同每年都能给我们代来新的一年最美好的开端然而今年是个例外这个例外注定会载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史册与20...

中华古乐音乐会观后感

中华古乐观后感灯光暗下悠扬的骨笛和深沉的埙声自远方传来俩种乐音缠绵而契合器皿的敲击声从四面八方传来模拟出远古时祖先坚定而悠远的脚步震慑人心我仿佛听到了祖先们的呐喊敬畏坚持传承清脆的悠长的深沉的声响完美糅合成一曲...

“江苏风韵”交响音乐会观后感

江苏风韵交响音乐会观后感今天十分荣幸有机会观看我校邀请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我校公演由于自身不是专业的音乐爱好者所以前往之前没过多的期望只不过想一看究竟一如俗话所说百闻不如一见主持人大气的口音和...

音乐会观后感

音乐会观后感光线暗了投向舞台的是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神四处寂静朦胧的声音叮当响起这是在学校的明城堂一场音乐会拉开序幕虽然我对乐器并不是太了解但是听了这场音乐会我却更加明白了为什么说音乐是相通的没有任何界限出场时看...

河南博物院古典乐音乐会观后感

河南博物院古典乐音乐会观后感音乐是聆听和视觉的艺术乐器本身只是一种工具和载体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缺乏必要记录手段的古代留下来的往往是乐器而美妙的音乐却消失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中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体会中国古典音乐的永恒之美...

维也纳音乐会观后感(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