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20xx年度工作总结

时间:2024.4.30

教育局20xx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是我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加速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关键之年,同时也是实现基本教育现代化向全面教育现代化跨越之年。一年来,我市教育工作认真贯彻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用更宽的视野审视现状,用更新的思路指导实践,用更有力的措施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为“迈向现代化,建设新丹阳”作出了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坚持科学发展,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推进

去年我市率先在全省接受并通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的评估验收。作为镇江市首家、江苏省首批接受验收的县市,我市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创建了丹阳教育又一个闪亮品牌,为新一轮教育发展奠定了厚实基础。今年,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去年同批接受教育现代化评估验收的县市进入了全面提升、优化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一大批县市今年年底将接受教育现代化评估验收,20xx年全省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停止不前就是落后,发展缓慢也是落后。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推动丹阳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迅速启动。在年初的教育系统综合表彰会议上,我们认清形势,自加压力,明确“一个目标”,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通过外出考察苏锡常和上海地区,广泛学习先进地区经验,而后组织科室负责人专题讨论,于6月初形成了初稿。利用暑期围绕“率先推进丹阳全面教育现代化”这一主题组织各

科室、部门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理清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思路。

2.深入调研。暑期校长培训班,我们邀请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教育处处长赵连根同志作了教育现代化的专题讲座,并开设“丹阳教育大家谈”论坛,印发《关于率先推进全面教育现代化的决定(讨论稿)》,进行思想再统一的理论研讨、目标再明确的鼓劲动员。

3.研讨论证。10月初,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专程到我市考察教育现代化工作,提出将我市列为省教育厅和他本人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联系挂钩点,同时,希望我市在以县域为单位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作出新的探索,对苏南有促进作用,对苏中、苏北有引领作用,要使丹阳的经验不仅在江苏省有示范作用,而且能推向全国。10月底,《决定》送教育厅各处室进行了广泛的征求意见,而后又请镇江市教育局进行专题论证。11月底,张红娣副市长召集全市各镇(区)、有关部门负责人针对《决定》进行了研讨。12月初,省教育厅组织苏南五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及教育专家对《决定》进行了论证。

4.全面推进。12月中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并出台《关于率先推进全面教育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增强全市上下优先发展教育的意识,建立促进教育投入、创新教育机制、发展教育内涵的工作机制,确保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制度化、系列化、具体化。

二、坚持均衡发展,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

一是学校布局调整进一步到位。一年来,各项工程有条不紊推进。实验初中向天波城整体搬迁,五中初中部随之分设;省丹中积极实施东南区改造工程;活动中心完成拆迁任务,启动二期改造工程;云阳中学和云阳一小整合建成城区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东门小学随政府片区拆迁并入;河阳、建山中小学新建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同时,召依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趋势,结合生源的变化情况,各镇区制定了学校布局规划。按照育人为本、相对集中、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四个原则,2008—20xx年期间高中逐步向城区集中,非建制镇初中逐步向建制镇集中,小学逐步向中心小学集中,非建制镇的小学、初中逐步向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集中,农村村办办园点逐步向中心幼儿园集中,职业教育逐步向职教园集中。

二是职教园建设进一步加快。目前,职教园工程建设规划已通过论证,部分工程已进入图审、招标阶段,新征100亩建设用地正在报批,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的实训大楼即将动工。初步搭建经费筹措平台, 原职教中心土地通过城建交通投资公司收储运作;市财政明确分四年安排的专项资金08年的款项已经到帐。同时,积极向教育部职成教司争取国家财政扶持人才培养基地基金400万元。少阳职高、全州职高和教师进修学校职高班停止招生。围绕机械、视光学、木业、旅游等九个专业建设,投入1600万元购置实训设备,全力打造专业品牌,并对原外国语学校进行整合改造。12月初,职教中心顺利通过“四星级职业

高中”评估验收。

二是教育品牌进一步强化。年内完成争创江苏省规范收费县(市)、江苏省语言规范城市、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省级社区培训学院的任务。同时,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创建成江苏省优质幼儿园1—3所,江苏省、镇江市健康促进学校5所、绿色学校8所,镇江市“中小学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6所,100%初中学校创建成镇江市无流生学校或控流先进学校。珥陵镇成教中心创建成省重点社区教育中心,陵口成教中心校创建农科教示范基地。目前,所有学校均达合格学校标准,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在省级品牌学校就读率达92.77%。

三是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评选了网站建设“三十佳”和新一轮信息化先进学校、示范学校,对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网页进行了复评;召开了全市教育信息化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会议;围绕“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开展了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比、观摩活动;实施了中小学及幼儿园网络管理员、因特尔未来教育、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网上班主任、三大活动中教师信息技术等培训。目前,全市有镇江市信息化先进学校66所、镇江市信息化示范学校10所,国家、省和镇江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达32所。

四是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落实 “一个确保”、“三个明确”、 “六个增加”,一个确保:按照“三增长一提高”的要求,加大了教育经费的筹措力度,确保各类预算的执行到位,确保在年底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债务化解任务。三个明确:明确学校经费的

预算项目,明确学校经费的核拨标准,明确学校经费的下拨时间;六个增加:一是增加义务教育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二是增加义务教育学校房屋维修经费和设备更新经费;三是增加高中生的助学金、中职学生的助学金,中职学生达到全覆盖;四是增加义务教育学校债务化解的多项经费;五是增加教师住房补贴专项经费;六是增加教师奖金的政府拨款。

三、坚持协调发展,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基础教育再上新台阶。目前,我市0-2周岁亲子活动率达78.3%,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9.2%;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保持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为100%、99.9%、99.9%;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巩固率100%;高中普及率97.3%以上,高标准普及了15年教育,普职之比为56.7:43.3。19周岁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57.9%,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4.4年,外来打工子女就读率为100%。

二是高考成绩实现新突破。在我省高考新模式实行的第一年,我市高考实现了近年来的又一突破,多项指标在全省领先,成绩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全市考生本一达线821人,本二以上达线2075人,本科达线增幅位居镇江全市第一。其中体育、艺术类本科达线146人,对口单招有131人达本科分数线,继续在全省县级市中处于前列。全市普通高考本科录取率占总人口比例连续五年超过了3‰,20xx年达到了4 ‰。全省考生总分前100名中,我市有4名;镇江市考生总分前10名中我市有7名。

三是职社教育注入新动力。首先,突出了职教特点,加强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使职校学生成为“人人有技能,个个受欢迎”的“全能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一人能就业,全家都幸福”的目标。其次,职教园建设做到眼前与长远结合,与未来接轨;传统专业与未来新专业结合,重点以先进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等为主体专业,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功能的分布与规划面积的结合,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匹配,通过职教园的建设,提高我市职校基础能力建设水平配置。第三,围绕地方支柱企业、支柱项目开设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实现教育内容、方法、课程的改革,做到人才培养向市场需求靠拢,教学内容向岗位能力看齐。在教学计划里,课程体系遵循岗位标准的工作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覆盖岗位能力;在教育评价上,教育考核达到岗位能力的综合检验。第四,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网络建设进一步推进。

四、坚持内涵发展,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一是德育实效进一步凸现。落实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创新德育工作机制,加强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活动建设、队伍建设。深化“好习惯伴我行”教育活动,持之以恒地抓好养成教育的细节、常态和过程管理。以“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契机,结合学习抗震救灾事迹和奥运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英雄少年,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系列德育主题活动。重视生命教育,建设成一批合格心理咨询室,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有机整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是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组织教师学习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通过“课改校校行”、“教科研十佳”和“教学管理先进学校”等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不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不断提高教师内在的参与热情;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原则,按照新课程理念,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师对课程改革的价值认可;积极建立以新课程为导向的教育管理制度,保证新课程走向常态,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深化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和管理,积极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拓展学生素质发展领域。建立与高中新课改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制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构建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研究、选课指导、学生管理等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

三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全面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如期启动了中小学生阳光长跑,积极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示范学校”评比和江苏省体育传统校申报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测试报告制度。推广中小学第三套广播体操,定期举办全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长跑”活动。加强艺术教育设施建设,定期举办全市中小学生文艺会演及“六〃一”广场演出,开展校园文艺活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每位学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重视科技教育,组织开展了“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电脑创作、无线电通讯、科技创新等比赛活动。树立“健康第一”理念,积

极建设“健康校园”。落实卫生防疫机制(免疫工作、应急机制),加强卫生安全教育。

四是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各类学校尤其是初中学校规范办学行为,进一步落实“三个规定”(课程计划的规定、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的规定、考试评价的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级均衡配置,不以任何名义分重点班和快慢班。加强寄宿生管理,加强控制流生工作和学籍管理,严格转、休、复学手续,建立完善的电子学籍档案。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各类课程,重视非考试学科和实践类课程的开设。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落实“教学五认真”,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10月底,省督导组到我市督导检查《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并给予了较高评价。我市召开贯彻《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推进会,对督导检查情况进行了反馈,出台《“加强学校规范管理,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五项规定》、《关于进一步贯彻<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的实施意见》,构建常规管理长效机制,并配合媒体大力宣传,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五是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如期启动全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有序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学军。对第一、二批次学校劳动实践场所使用、管理及活动情况进行了解和督察,对第三批创建劳动实践场所学校进行验收挂牌。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各类基地的作用,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了平台。

六是质量评估工作进一步改进。完善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工作,推广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综合素质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革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检测和评价工作,引导学校更新办学理念,确立“绿色质量”观,坚持以生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为本,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式评价和增长性评价,加强对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基础教育十二年一贯制的跟踪研究和联系性评价,促进各学段之间的良性衔接和持续发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教师队伍进一步强化。继续实施教师队伍建设“三三三工程”,进一步开展“三爱”、“三大”、“三关心”活动。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建立教师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把师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考核教师的主要标准,不断优化教师队伍。以第24个教师节庆祝活动为契机,开展优秀教师事迹宣讲主题报告会,评选并表彰丹阳市“感动校园”十佳优秀教师和新评选的第十批七名省特级教师,开展教师形象设计征文和教师形象网络大讨论,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二是管理队伍进一步优化。对校级领导进行任前、任内的理论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业务素质的培训;加强对学校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的指导力度,紧扣思想素质、道德修养、教育研究、管理方略等几个专题分岗位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升学校中层干部整体素质。

六、坚持创新发展,教育机制进一步优化

一是建立健全行风建设机制。按照丹阳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软环境建设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教育形象。上半年召开了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和行风建设会议,出台了《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的意见》,聘请了行风监督员,实行了招投标告知制度,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设置了电脑“廉政屏保”,明确了“三从严、四规范”的工作要求,教育行风建设进一步加强。下半年,开展了“文明教职工”、“文明学生”、“文明教研组”、“文明班级”、“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新事评选”评比。以争创“五好党组织”、实施“凝聚力工程”为载体,扎实开展“双结双建”和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入推进校务公开,发扬民主,加快学校管理的法制化进程。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进一步规范学校各类用工行为。通过实施“信息公开”、聘请行风监督员、设立意见信箱、设置举报热线电话等方式,广泛开展教育系统行风评议,加强对有关规定执行情况的督查,对违规的单位和人员严肃查处,确保年底“双让”评议获得较好评价。

二是建立健全学校考核机制。首先,在多方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学校目标考核方案作了比较大的修改和完善,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平时考核,注重学校所处的区域特点、学校的类别和学校的基础,注重本年度目标的个性特征和努力程度,注重校长(园长)本人的自身素质,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激励性。其次,将校长的培训考核、提拔任用、培养提高纳入到科学、规范、健全、完善的制度管理之中,使制度选人、

制度用人、制度管人。实行考核制,按照校长目标责任状和丹阳市新时期校长形象建设五项规定,在校长述职的基础上,结合群众评议,市局测评,对校长德能勤绩进行考核,奖优罚劣;实行审计制,按照有关规定,实现任内和离任审计制度,督促校长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廉洁自律;实行诫勉制,对群众有反映,社会有反响,领导有反感的校长按照组织原则进行诫勉谈话,及时地指出问题,严肃地要求整改;实行监督制,规范校长管理学校的行为,严格执行《丹阳市中小学校长十项基本要求》。

三是建立健全幼教运转机制。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改革了幼教管理体制,将建制镇和一些规模较大的幼儿园独立建制,不再隶属于中心小学管理,实行园长负责制,更好地发挥园长办园的主动性。成立全市幼儿园经费结算中心,统筹管理幼儿园的经费。推进幼教体制改革,选派优秀的城区幼儿骨干教师到农村幼儿园任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市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

四是建立健全招生选拔机制。开设了初高中衔接探索班,为保证我市优质的高中生源作出了新的尝试;进一步规范民办初中招生行为,实行了电脑派位与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改革方案;改进了中考阅卷形式,在镇江市范围内率先投入了网上阅卷设备,经过招考办和教研室的调研论证和努力,成功组织中考网上阅卷工作,提高了中考阅卷的质量和效益;吕叔湘中学开办了“宏志班”,进一步关爱优秀贫困学生。在招生选拔、奖励优

秀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保证优秀学生群体在我市高中留得住、学得好、发展得更好。

五是建立健全干部交流机制。进一步加大了干部交流的力度,机关内部进行科室职能的归并和整合,机关干部进行轮岗和调整,实行机关和部门之间、机关和学校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干部的多向流动,真正将竞争的机制建立起来,将干部的潜能激发出来,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是建立健全人事改革机制。加大优秀师范生引进力度,改进教师流动办法,新毕业的农村教师进城的年限,从三年增加到五年。对城区教师下乡支教的人员,从原先申报高级职称人员扩大到镇江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推进了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拔尖人才待遇,真正从机制上关心教师、激励教师和留住优秀人才。

七是建立健全财务运行机制。今年,我们将审计科和发财科职能归并、合署办公,进一步规范基层学校的财务运转制度。年初,暑期培训班中,专门安排了财务方面的讲座,让每一个校长、园长熟悉财务政策、了解工作规程,严格按照财务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运行,不仅要严以律己、带头执行纪律,而且要支持财会人员、督促财会人员执行财经纪律。加强学校财务管理,编写学校财务实用手册,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采取“学校财务送审”、“重点学校财务监控”、“离任校长财务审计”等措施,提高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独立建制的16所中心幼儿园经费收支统一纳入“丹阳市幼儿园经费管理结算

中心”管理,并对资产、债务进行清理和核查。年前,做好明年教育经费的预算工作,规范筹措与使用经费的流程和模式,建立防止新增债务的机制。

八是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制。今年,我们成立了资产管理中心,强化有效的管理制度,盘活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资源效能。随着新一轮布局的调整,全市将不断出现一些闲置的校舍土地,管理好这些校舍土地,将会抓住更多的发展机遇,为新一轮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半年积极启动这项工作产生了明显的成效。

七、坚持和谐发展,教育软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教育收费行为进一步规范。暑期培训班重点强调了收费制度及相关政策,开学初教育局、市纪委、物价局三家联合对学校收费进行检查。以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校活动为抓手,督促各类类学校规范收费行为,要求各类学校都达到规范收费示范校的要求。要求各校做到“七个严格和七个不准”:严格学校收费管理,不准违反规定擅设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做好招生公示、收费公示、经费使用公示等工作,不准暗箱操作收费;严格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工作管理,不准违反“三限”规定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教辅用书征订的相关规定,不准以任何形式、任何名义要求学生统一订购规定以外的各类文字、音像资料;严格执行有关中小学补课的规定,不准借补课的名义另行收费;严格学校办班及学校与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联合办学的管理,不准以任何借口

违反规定收费办班;严格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准公款私存或设置小金库、账外账。

二是教育扶贫工程进一步实施。根据市委、市政府“万人帮万户,携手奔小康”活动的总体部署,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积极构建覆盖面广、功能完善、机制健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拓宽资助经费的来源渠道,丰富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形式。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一免一补”政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制度、高校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非义务教育阶段也要做好贫困家庭学生的帮扶工作。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经费投入到位、帮扶资助到位,确保每一名贫困家庭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教育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三是教育督导工作进一步加强。组建新一届督学队伍,强化督学培训。划分督学责任区,依据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对学校常规管理进行专项督导。对中小学第四轮综合督导后的情况回访,督促学校结合实际落实反馈意见中的整改要求。组织对全市19所幼儿园进行第四轮综合督导,完成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的校长(园长)目标责任状考核工作。

四是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以创建“平安校园”和治安综合治理为载体,重点抓好交通安全、公共卫生管理、消防安全管理、食品卫生管理、大型活动安全管理、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工作。加强安全教育的宣传,发挥学校警务站(室)作用,完善校内技防设施,构筑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安全。加强军训工作管理,确保军训

工作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五是教育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围绕“机关作风提升年”的要求,注重建章立制,注重强化职能,注重条块推进,注重过程管理,注重办事效率,注重工作创新,注重相互竞争,注重形象建设,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勤廉型机关。切实落实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保证教育行政管理的公开透明,体现教育公平和正义。深化“三走进三服务”教育实践活动,密切与基层群众的联系,着力提高机关工作的满意率。

更多相关推荐:
教育局20xx年度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思路

东乡县20xx年教育工作情况汇报一20xx年教育工作回顾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教育局的科学指导下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城区学校做大做强农村学校扶优扶好机制体制搞活创新的办...

教育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个人工作总结

教育局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个人工作总结考核年度内因参加教育局、人事局、监察局主持的教育局电教馆(教育电视台)编辑员选调考试入围而被调入现任单位工作,工作角色的转换让我在政治思想领域内重新审视自己,努力提高自身…

教育局职成股年度工作总结

职成股20xx年度工作总结20xx.12.9一年来,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根据《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攻坚评估验收工作的通知》(桂政办电?20xx?16号)、《职业教育攻坚评估…

教育局年终工作总结

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我是一名来自乡镇基层的县人大代表。一年来,在市、县教体局和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勇于承担责任。既做好学校的本职工作,同时又较好地履行了代表职责,努力…

教育局年终工作总结

教育局年终工作总结20xx年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六次全会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抓质量促发展抓队...

20xx年教教育局年终工作总结

20xx年教育局年终工作总结20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全县教育工作者围绕“一年调整、三年突破、六年争先”的工作目标,按照“抓班子、带队伍、整合资源、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牢…

教育局基建办公室 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教育局基建办××××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年初以来,我们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积极做好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及园林化校园建设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年上半年的工作完成情况…

教育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思路XX县教育局今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市局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全面落实省市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协调发展充分发展为主线以加快XX教育内涵建设为中心实现了教育事业...

金山区教育局党委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金山区教育局党委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补充意见上半年工作总结20xx年上半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金山区教育局党委根据金山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思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思想建设为根本以组织...

教育局20xx年工作总结

教育局20xx年工作总结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全区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三区三城建设目标和富民强区教育强区发展战略深入学习贯彻全国...

xx县教育局20xx年年终工作总结及下年打算

xx县教育局20xx年年终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计划20xx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年也是谋划十二五发展大计的关键一年我们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亲切关怀科学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下大智慧谋划发展方略大气魄...

县教育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县教育局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今年以来教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履职承诺工作目标深入开展履职承诺活动创新举措狠抓管理奋发进取攻坚克难有效推动了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一亮点工作一成...

教育局年度工作总结(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