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学段衔接活动总结与反思

时间:2024.3.2

初高中语文学段衔接活动总结与反思

准十中初三语文组 郝淑娟

20xx年10月21—10月23日,我有幸参与了准民中、世纪中学结对进行的初高中学段衔接交流会,听、评了两校十余名教师的课,感受颇深:教研完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问题来进行,我们的每位老师都可以是教学第一线的“专家”。再结合目前我校初三语文教学的实际,我做了以下总结和反思。

一 活动收获总结

1、初高中教师要互相了解彼此的学段目标。从课堂来看,高中的教学要求在初中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但是,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教师对自己执教学段的语文课程标准一般都比较了解,但对另一学段的课程标准就有些忽略了。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初、高中的衔接上往往会出现盲点,甚至会出现互相埋怨的现象。

2、高中学段的课堂,注重学习目标的达成,一般一节课问题设置和重点不会多,但非常深入,围绕课堂主题设置环节,不贪全面,不生枝蔓,干净、利落,集中力量突破要点,对教材深入分析、理解透彻。

3、高中的课堂时间,利用率很高。一些较长的、较难的课文也只是用1-2课时解决,这要得益于刨去枝桠,直奔主干的教学方式。围绕某个重点有效开展听、说、读、写训练,把黄金的45分钟全部用在“刀刃上”值得欣赏。

4、高中的课堂注重文化素养的累积,文言文、现代文哪怕是新闻,都引入大量的文献、视频、典籍、故事,以读助读,突破了理解 1

关,丰富了文化底蕴,濡染了思想情感。

5、高中的教师,有着深厚的基本功,对于教材的理解和驾驭,取舍和运用,都站在较高的层次,巧妙地寻找每篇文章的切入点,从而引导学生快速的把握解读,牵一线而动全身。

6、世纪中学的老师们善于引导学生总结、运用方法,如筛选信息的方法,疏通文言的方法,赏读重点句深层含义的方法等,做到了教学有法。

以上是我对比初中学段的课堂,获得的启示,那么,反思我们的教学,又有哪些不足呢?

二 学段衔接的反思

1、语法教学在初、高中差异较大,初中课标要求“淡化语法”,不是说“不教”,应该是“随文而教”,进行阅读教学时,把语法的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对语法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2、文言文教学,应避免单纯为应试而将具有人文性、思想性的古代思想文化精髓,支离破碎成一堆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宾语前置等等,要注意整体的品读、汲取精华为后阶段高中的学习打下基础,做好相应的衔接。

3、听过了高中的课(虽然是高一)再来反观我们的教学,文本肢解地碎、杂,一篇课文里的知识点生怕有遗漏,总想面面俱到,不敢裁剪、不敢舍弃,结果是面面不到且效率低下。

4、课堂要有深度、广度,尤其是初三,课上的太浅显,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形成阅读浅表,不做深入思考的陋习,进入高中,怕是有吃 2

不尽的苦头。

5、尽量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将课内外练笔打磨成一种习惯。 此外,我认为还有一些初中学段的优良的东西,我们还应该继续保持。初中学段要鼓励学生广泛参与课堂,大胆自由的表达;要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甚至允许尝试、允许失败;要继续侧重夯实基础,广泛阅读,留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课堂在扎实有效的前提下,尽量创新、新颖些,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对语文学习少一些功利,多一些兴趣。

(准十中郝淑娟、张纯艳、牛培峰、王海燕)

3


第二篇:高中语文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高中语文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摘要】:学案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语文教学实验。作为新生事物,在实践中,有优势也存在弊端,就学案教学,本文有一些反思。

【关键词】: 学案 教学实验 教学内容 实验性 教师 新课程改革 本土化 高中语文 学生 语境

“学案”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语文教学实验。目前“学案”教学实验已在全国许多地方开展,且已经得到了许多学校领导以及教师的认可,有逐步扩大的势头。那么学案教学为何会以燎原之势发展?学案教学到底好不好呢?

“学案”在实施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一是,一些学校的领导坚决实施学案,同时部分教师持反对的态度或保留自己的观点。二是,“学案”实施之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明显增强了,但是语文课语文味少了。本人作为教学一线的实践者,许多事情亲历亲为,有一些拙论:

一、学案教学的优势

首先,学案导学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案导学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与学二者的关系,教师可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空间,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案导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学气氛更好,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其次,教与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学设计系统化,教师的设计不再只考虑课内的研究,而是要把课前、课中、课后当做一个系统来设计。这种设计是将语文教学置于课程的框架下考虑的,因此,它更符合课程设计的规律。学案导学法能够促进教师对于学情的研究,通过教师的检查和及时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使教师对于教学进度的掌握更加科学,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学生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学生的学习则会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另外,学案导学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将学生从以往的题海中拯救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特别是学案设计中的拓展研究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精神,更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使每位同学都能够踊跃参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成果更加稳固;学案导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有着突出的重要作用,它不仅帮助了教师更好地教学,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是对素质教育最好的落实。我们只有把握好新时期的新形势,果断地采取学案导学并科学合理地将其充分运用,才能紧随时代教育发展的潮流,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二、对学案教学的反思

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经常在思考与反思,有这样一些疑问:

“学案”是否应该有个名字,这个名字该叫什么?它的内涵是什么?学案的名字无法统一,但它的内涵是一致的,即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观”。

“学案”应该包含几个基本板块,每个版块应该有些什么要求?“学案”包含的基本板块应该统一于新课标中对语文能力的要求。但是其结构、内容却是无法统一的。因为各个学校师资力量、学情、出发点都不一样,不能强求一致。一旦固定化,将缺乏鲜活的生命力。 实施“学案”之后,教师的主导性该如何体现?“教师是教学对话中的首席”该如何体现?“学案”并未否定课堂教学,教师并非是课堂的旁观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老师应带着问题进课堂,而非带着教案进课堂”,也就是说教师要有鲜明的问题

意识。所以,在课堂对话中教师仍是首席。

“学案”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间、课后,这样会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试验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使用学案的学校都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学案”关注的是学生的什么?“学案”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包括自主预习、自主研讨、自主巩固。

“学案”由谁来设计?目前,大多数使用学案的学校,是由备课组的老师共同商定的。其实也不可程式化,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内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情,由学生自主决定,或师生共同商定。教学案既可物化,也可在课上动态“生成”。比如,可由学生在课上提出,电脑上打出。关于语文“学案”,引起我们思考的还有很多很多。

任何事情都是两方面的,在实践过程中,我觉得过分夸大学案的作用,也有一些弊端:

1、“网络下载的教案+习题”成了“学案”的主要内容

我们发现不少学案是从网上下载的,练习不是网络上现成的习题,就是手中资料习题的再呈现。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这种“穿新鞋,走老路”的导学案,其实际操作意义无法达到理想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似乎“导学案”只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花架子”而已。而对于那些还要忙着设计实际中的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这显然加重了负担。其实,导学案的编写过程应该是首先经教师集体研究、然后个人备课、最后集体研讨制定。然而,在现实操作中,往往是备课组将本学期教学任务进行分摊后即由教师各自分头去备课,教师按照学校规定的形式编写好,由组长审核后印发给学生。名曰审核实际上只不过登记签名而已。整个过程实质上只是个人备课这一步,而“首先经教师集体研究”与“最后集体研讨制定”这两步被省略了。显然,推行导学案教学必须加强对备课组的督查和指导。导学案上的很多题目就是学校下发的教辅用书里的内容,做了导学案,再抄一遍到教辅用书上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在实行导学案的课堂里,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很少再去做手中已有的辅导用书,翻翻他们书包里的练习,不少都是空白,因为老师重点检查导学案,手中其他辅导练习浪费的居多。不论是金钱上还是从学生负担上,都是一种重复与浪费。我觉得既然教辅用书无法取消,那么除了手上已有练习很不理想而做适当的替补外,导学案不必刻意另起炉灶,将练习题设计为导学案的一部分,而以手上已有练习为凭借,将每课的练习进行合理划分,使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中解决同步练习中的不同内容,切实发挥教学辅导用书的实际作用,这样,既解决了“练习案”的问题,又节约了学生学习的成本,减轻了学校和学生的经济负担。

2、对学案设计重视过度,课前准备工作被严重弱化。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成就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但是有的教师将努力的方向都集中在学案的设计和编排上,将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抛之脑后,比如课件的制作、教案的编写以及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等等。 这样长期的用学案代替教学准备,不仅让学生听之乏味,也降低了课堂的含金量。

导学案的基本教学方式是问题式导学,即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形成一个个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问题”是关键、是核心。 “提出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事关整个教学环节的成败,可是我们在不少教师所编写的导学案中看不到能引起学生深入探讨的问题。他们往往在阅读教学中将教学活动表面化、思想教育刻意显性化,就容易冲淡阅读教学的语文味。 教师好比导游,学生好比游客。教师要发挥领队的作用,学生则要学会自己欣赏风景。教师要重视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好的问题呢?这就要求教师每一节课都要回答好一个问题: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你要引导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这要解决课堂学习目标问题。教师必须明白自己学生的基础、需要与准备,必须关注语文学科的特点,必须体现文本的特点。要善于选取体现学习需求、有价值的教学内容。面对一篇课文,教师首先要在认真研读、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合理地挖掘、整合,最后设计出理想的主问题来。所谓“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

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是指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我在上《牲畜林》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牲畜林》的背景是战争,我们却几乎嗅不到一丝血腥味,也看不到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写道:“我的写作方法一直涉及减少沉重??文学是一种存在的功能,追求轻松是对生活沉重感的反应。”用文学的轻松对抗生活的沉重,以这样的方式反思战争,比纯粹表现战争的沉重与残酷更令人深思,更有力量。如此沉重的主题,作者是如何运用文学的手段使之轻松化的?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与难点,是一个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它是课文内容和教学内过程的内在牵引力,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带动学生对文本的形象、语言、结构的理解品读,可形成学生长时间深层次的学习活动,理解《牲畜林》减少战争沉重的方法。由此将课堂引向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课堂因此显得生动活泼,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教学手法不灵活,流程单一

在听课教研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把导学案当成了习题,从头到尾,按部就班,缺乏变幻,机械僵硬,课堂气氛依然沉闷,效率依然低下。不少教师在有人听课时,总担心如果完不成导学案的内容,会被认为课堂教学不完整(事实上大多数评课教师也正是这样理解的),结果课就显得比较“赶”,学生的活动就显得不那么充分了。比如本来该让学生作个性化朗读的却改为齐读,本来该给以适当的思考时间的却不敢从容等待了,本来应该呈现长一点时间的投影就匆匆忙忙地晃过去了,时间是挤出来了,效果却不够理想了。

显然,把课堂教学的所有都圈定在“导学案”这张纸上,是一种消极的教学行为。人是个性化的,共性永远代替不了个性,人只有在自己的知情意系统中才能成长。导学案是以课时方式呈现的,一节课一张。 导学案教学特别强调课前预习自学,学生须有足够的时间,这决不能依靠课间的几分钟,因此学校应安排自习课让学生在讲课之前有时间研读导学案。学生预习越充分,上课时主动性越能显现出来,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教学过程就会流畅起来。“以学定教”是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操作中落实如何让学生能接受教师的“教”。具体地说是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展开,都得是学生的学所需要的,教学之前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过程的阶段性,还有学生需要学什么和该怎么去学。这就要求教师对导学案的预习部分作适度批改,真正了解学生的学情,明确什么地方该做知识铺垫,什么地方该降低或提高难度,什么地方该变换方法,然后有针对性地作一番准备,使自己的心中有一条个性化的明晰的线路,这样上起课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得心应手。教学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的内容少了,学生由于内容聚焦而学得更加深入透彻;如果不愿割舍,教的内容太多,学生则可能因为精力分散或知识庞杂而蜻蜓点水,反而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学会做减法,只要确保主要教学内容,就足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不必担心教学内容删减后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4、案中设计问题过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观察发现,我们的教师在学案中设计的内容过多,课堂的知识容量很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加重了课业负担。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应接不暇、手忙脚乱的情况,知识的巩固和及时消化得不到保障,老师单纯地答疑使得学案导学模式流于形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学案问题的设计不科学。

学案的运用能够促使教师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分析和消化知识点。在学案的设计中,许多教师不能更好地把握难易程度,往往不是难,就是简单,没有合理的搭配,忽视循序渐进的设计规则,内容设计严重缺少层次感,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还有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盲目求新、求异,问题的科学严谨性降低,有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脱离,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采用导学案教学必须解决上述几个问题,只有让教师自己来设计导学案,勤于钻研,才能实现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的目标;只有进行了扎扎实实地二次备课,才能化共性为个性,让师生在自己的知情意系统中成长提高;只有真正理解“以学定教”的内涵,才能收放自如,让导学案真正成为自己可手的武器,在战场上发挥出无穷的威力。一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中年级组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年级组工作总结本学期高中年级以学校工作重点为指导,以“务实、稳定、争优”为年级口号,本着学生习惯教育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班风建设为重点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工作。在校党总…

高中阶段的学习总结范文

高中阶段的学习总结范文刚升入初三,有些同学会不以为然,认为离中考的日子还很长,有的是时间,但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须知学习和复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初三阶段,特别是中考前的几个月,只不过是在平时的…

考生高中阶段思想总结

个人总结:主要介绍高中阶段思想、学习、文化生活及实践活动等情况(1000字)我生在XXX、求学于XXX中学。从小受到XXXX观的深刻影响,热爱祖国、热爱共 产 党,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铭记对父母、学校、国家和党的…

高二下年段期末工作总结

王国祥酷暑到来之际,就是学年终结之时。以学生为主体,以班主任为骨干,以教师为主力,以段长为中心,这“四原则”贯穿年段管理工作的始终。现在将年段各项工作回顾如下:1.思想教育先行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

20xx高三下年段期末工作总结

高三下年段期末工作总结王国祥经过秋季的孕育冬季的蛰伏春季的勃发终于到了夏季的收获十二年的学习道路三年的高中勤学一年的高三拼搏高考顺利结束现在将年段各项工作回顾如下1成就辉煌年段高考成绩辉煌上600分一共18人最...

初高中语文学段衔接活动总结与反思

初高中语文学段衔接活动总结与反思准十中初三语文组郝淑娟20xx年10月2110月23日我有幸参与了准民中世纪中学结对进行的初高中学段衔接交流会听评了两校十余名教师的课感受颇深教研完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问题来进行...

初高中语文学段衔接活动总结与反思

初高中语文学段衔接活动总结与反思准十中初三语文组郝淑娟20xx年10月2110月23日我有幸参与了准民中世纪中学结对进行的初高中学段衔接交流会听评了两校十余名教师的课感受颇深教研完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问题来进行...

初高中语文学段衔接活动总结与反思

初高中语文学段衔接活动总结与反思准十中初三语文组郝淑娟20xx年10月2110月23日我有幸参与了准民中世纪中学结对进行的初高中学段衔接交流会听评了两校十余名教师的课感受颇深教研完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问题来进行...

初高中语文学段衔接活动总结与反思

初高中语文学段衔接活动总结与反思准十中初三语文组郝淑娟20xx年10月2110月23日我有幸参与了准民中世纪中学结对进行的初高中学段衔接交流会听评了两校十余名教师的课感受颇深教研完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问题来进行...

初高中语文学段衔接活动总结与反思

初高中语文学段衔接活动总结与反思准十中初三语文组郝淑娟20xx年10月2110月23日我有幸参与了准民中世纪中学结对进行的初高中学段衔接交流会听评了两校十余名教师的课感受颇深教研完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问题来进行...

高中语文教研组20xx——20xx学年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高中语文教研组20xx20xx学年课题研究阶段总结20xx20xx学年高中语文教研组的研究课题是朗读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根据各年级教材内容编排特点我们把课题分解出古诗词诵读文言文诵读散文小说话剧等诵读口语交...

高中语文教研组20xx——20xx学年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高中语文教研组20xx20xx学年课题研究阶段总结20xx20xx学年高中语文教研组的研究课题是朗读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根据各年级教材内容编排特点我们把课题分解出古诗词诵读文言文诵读散文小说话剧等诵读口语交...

高中中段总结(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