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反思

时间:2024.4.20

听公开课反思

唐庄小学 韩秀勤

2011--10

小学数学听课反思

听了二堂数学课,让我感受颇深,有年龄大的老师,也有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他们的课有太多值得我学习和思考的地方,下面我就谈一下听了这几课以后给我的启发

一、 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有语言魅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语言要做到严谨简练,并且要具有亲和力,对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蔡老师虽然是一名男教师,但语言很轻柔,很具有亲和力,他儿童化的语言一直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并且能够及时的表扬孩子,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风琴老师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其语言已经做到了严谨简练。这是我以后的教学中应时刻注意的一点。

二、数学源于生活,最后必须要回到生活当中。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如果脱离实际来学知识的话,其学习的意义不大。所以在数学课上,必须让学生知道在现实中的应用。这几位老师在讲课的最后,都会把今天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也是我以后课堂上应该做的。

三、教师灵活的教育机智,在巩固练习环节,蔡老师反馈纠正及时,分解了题的难度。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

总之,这几位老师的课基本功过硬,充分展示了教师的综合魅力,很值得我学习。今后一定多向其他教师学习,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在教学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秒的认识》听课有感

前一段时间,我们中心校举行了一次讲课大赛,我有幸聆听了这些教师的讲课,有我们数学组的,还有其他教研组的,自己觉得真是匪浅。

这些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能力很强,具有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课堂上,这些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做到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

《秒的认识》是一节生活知识课,对于时空概念尚在形成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抽象且枯燥的。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陈老师在整节课中让学生感受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信息的显现丰富多彩。如:师生的互动。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黄老师通过春节联欢晚会的倒计时,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顺利地引出课题:秒的认识。明确学习目标,引起学习动机。同时结合神六发射的成功,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秒时,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黄老师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感受1秒。通过倾听秒的嘀嗒声让秒的节奏留在学生心中,再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示1秒。然后让学生说说1秒内可以干的事与某些领域1秒内可以做的事相比,体会1秒虽短暂,但价值尤高,自然渗透了珍惜分分秒秒的品德教育。在体会几秒、估计10秒的活动中进一步深化对“秒”的概念。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形式中,反复估计验证,观察交流,探索并获得知识。充分注意学生的生活性、活动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一段1分钟的时间估计,将教学进一步深化,通过观察分针与秒针走动的关系,研究得出1分=60秒这一结论。结合课件演示相得益彰。从1秒、几秒、10秒到1分=60秒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建立秒的概念。

三、学科整合,画龙点睛

名人名言的展示,让学生在数学课上也能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

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达到了数学知识、课外知识的双丰收。 学海无涯,教无定法,教学是件费脑子的事,上课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面对遗憾,我们应不断反思,一路反思,一路教学,一路前进!

小数的初步认识听课反思

上周五听了朱老师的一节《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认识这

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小数的起始阶段,是对数的认识的再一次扩展。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小数的读法、写法和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本节课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心得:

1、选取的素材贴近生活并富有科学性。

本节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朱老师在课前安排学生对熟悉的日常用品、学习用品进行了实际调查,为学习新知识积累感性认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整节课充分地展示生活中的数学,贴近学生的实际开展学习活动。从新课引入到新课的展开,再到练习巩固,无不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自己“看到过”、“用到过”、“听到过”、“查到过”的经历中,唤起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回忆,比如:本子的价格、铅笔盒的价格、老师的身高、同学的身高等,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初步感悟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层次清楚,重点难点突出。

这节课朱老师先让学生读小数,再让学生写出小数,最后教学

小数的意义,一环紧扣一环,清楚明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小数的意义,它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朱老师主要借助了货币单位和长度单位这两个具体的情景,让学生说一说1角 =1/10元写成小数0.1元、3分=3/100元写成小数0.03元、35厘米=35/100米=0.35米等,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理解一位

小数和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还学生以课堂的主动权。

本课在教学中,充分的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把1元平均分成10份、100份,自主地建构起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让学生经历猜测、举例、验证、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认识了小数,明白了小数的含义。通过读、想、议、说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了学习过程,为学生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难点知识,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完成,真正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不仅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展示机会留给了学生,而且教学内容得到了多次的反馈强化,拓展了知识的宽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教学中,教师倡导教学民主,始终把学生摆在与教师平等的位置上,促使课堂学习活动热烈展开。整节课没有教师的说教,只有师生间的探讨和学生间的交流、讨论、争辩;没有教师的尖刻批评,只有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教师语言风趣幽默,及时捕捉学生学习的错误,机智地加以引导。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新知,在愉悦的氛围中提升了数学素养。


第二篇:课例反思——责任


责任、合作、成长

吕洪芹

20xx年4月20号百余名数学骨干教师齐赴泉城济南,参加山东省万名骨干教师培训。我们十二个人(朱良才老师、王红老师、成玉丽老师、郑伟国老师、王岩老师、韩桂贤老师、孟超老师、宋俊霞老师、傅学燕老师、王晓芳老师)王龙华老师)被编成数学二组,就像郑伟国老师所说,十多天的相遇、相识,十多天的忙碌和快乐,已经使我们成为一个和谐、幸福的“大家庭”,顺利完成课例打磨任务。我想用“责任、合作、成长”三个关键词来描述自己的感受、我的团队!

首先是责任。当我们大家知道要为暑期学习提供研讨课例时,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沉甸甸的。不是怕辛苦,而是感到身上的担子太重,任务太艰巨。作为省骨干教师团队,到底能向全省老师们展示点什么?我这个作为研修组长的更是心里没底。但很快就打消了顾虑,不仅有吴正宪老师、郑庆全教授、徐云鸿老师和我们一起探讨,指导我们前行,还有素质很高的团队成员。他们都有一种严谨的态度和执着的精神。就像成玉丽老师和王晓芳老师所说的那样,研究主题的选取都经过了大家的反复讨论,甚至是争论得面红耳赤。

附:主题多磨

4月21日我们磨课2组接到的任务是研究“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课例,于是围绕确定一个什么样的研究主题展开了讨论,很快我们组成员达成了共识,大家一致认为“空间图形”承载的很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于是我们非常默契的将《长方体的认识》一课要研究的问题定位为“在观察、操作中帮助学生建立长方体的正确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月22日晚上吴老师、郑教授、徐云鸿老师来到我们磨课组,与我们交流、探讨这个问题。当抛出我们的观点时,吴老师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节课是一节概念认识课,长方体的认识作为第一课时,重点是什么?是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的特征,通过观察、操作,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概括能力,当然这里面也有空间观念的培养,但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建议我们将磨课主题确定为:如何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听了吴老师的意见,我们感觉也很有道理,但还是不舍自己的观点:空间观念的培养应是贯穿在长方体的认识中的,将其剥离出来总觉“不舍”,于是和吴老师不断地交流、争辩,不知不觉时间过去

了40分钟,已是晚上10点,于是将主题暂定为“如何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

4月23日早晨当我们再次汇聚在会议室,吴老师第一时间又与我们进行了交流,经过晚上回到房间的再次思考,觉得我们提出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一主题也有道理,于是建议把两者结合一下,将主题调整为“如何在观察、操作、想象中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至此,历经多次讨论,经过不断的交流、碰撞后,我们的研究主题最终确定。当我听了吴老师的话,我心里高兴得不得了,一是我们终于达成共识,二是感受到吴老师宽广的胸怀与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每个团队成员都按照分工,认真地做完自己的工作,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第二个关键词是“合作”。 我们数学二组包括研修组长和指导专家在内共12人,分别来自滨州、威海、聊城、枣庄、菏泽、淄博6个市。我们打磨的课例是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顺利、按时完成了A、B、C、D四段视频的录制、剪辑和网上资源的发布工作。我们的课例打磨经历了研究问题的论证确立、课题的选取、老师个人备课、集体研讨、第一次修改教案、学情调研,第二次修改教案、课堂实践、观课分析等过程,使我们对所确立的研究主题由模糊逐渐走向清晰,由大体轮廓逐渐走向细致具体,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吴正宪老师、郑庆全教授以及徐云鸿老师高屋建瓴的指导和理论培训,更离不开全组成员的通力合作和深度思考。

镜头一:

朱良才专家除负责我们组的指导工作,和大家一起修改材料,还在其他组帮忙跑腿,视频剪辑成了他的专利;王岩老师教研工作经验丰富,积极给上课老师提建议,并且乐观的态度,感染了大家;傅学燕老师,长得大气,腼腆,但为了完成大事记的工作,成了最活跃的拍照者;成玉丽、王晓芳老师课上得好,多次和王红老师研究备课,有时都是一字一句的斟酌;韩桂贤老师、宋俊霞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把研修掠影做得精致、美观;郑伟国老师、孟超老师、王龙华老师,都把安排的工作当做乐事来做,勇于承担责任。最忙碌的当然是是上课老

师--王红了,一会儿备课,一会儿和大家讨论,一会儿拍视频,像个陀螺不停旋转??

镜头二:

5月10号在淄博城中小学,下午6点录像结束,我们一起奔赴济南。大家匆匆吃点晚饭,把行李放下,已是晚上8点多,但大家谁也没有回宿舍,而是一起来到会议室,投入到D段视频的资料准备工作中,因为第二天我们就要录制。一天的劳累,再加上都到十一点了,让他们回去休息。他们还互相鼓励,明早8点一定完成任务。回去后,有的把观课量表统计分析完成后已经凌晨2点,早晨6点又起床修改。吃完早饭又早早来到会议,一桌的人都在紧张的工作中。下午一点半我们又一起进行排练,紧张得让我都觉得一切在忙乱中,脚本准备得不是太充分。当得到郑教授的表扬和指导时,别提大家有多高兴,有的老师回去就告诉没参加的老师,我们组又得到表扬了。我说:我们二组都是最棒的。

这样挑战极限的任务,真的让我感受到团队成员精诚合作的力量。

第三个关键词是“成长”。

在这紧张的磨课期间,累而收获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我有过思考,也指导过教师上优质课。但如何突破?如何更好落实研究主题,自己心里没底,但经历了过程使我们收获颇多,对一些问题解决有了一些新的思考。特别是吴正宪老师的建议:把正方体和长方体一起认识的建议,促使我们对本节课有了一些新的突破,团队每位成员都经历了一次蜕变。

附:课例多磨

在王红老师基于个人经验的第一次备课后,团队每个人首先进行了个人修改,然后召开评课研讨会议,对共性问题集中讨论、积极寻求解决策略,个性问题畅所欲言, 最终达成共识,形成团队教学设计第一稿,至此我们理想化的教学设计初步完成。但课堂教学必须立足实际,设想再完美也需实践的检验,于是4月26日我们联系济南汇泉小学进行了第一次试讲,试讲中出现的问题也引发了大家对“设想与实际之间的差距”的思考,课堂暴露的问题引发了一场头脑风暴,辩论会持续了一天,大家在辩论中不断修正形成的教案,否定再否定,直至寻找到比较理想的路径。带着集体智慧的结晶,王红老师回到自己所在学校,进行了学情调研,不断完善教案。又经历了多次磨课过程,不断打磨,基本定稿。

5月9日我们再次相聚淄博张店区城中小学,大家于下午2:00准时坐在了四年级二班的教室,进行C段视频录制前的最后一次试讲,课后大家又针对课堂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商讨出解决策略,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形成第二稿。

5月10日下午3:00,在城中小学四年级五班教室,随着王红老师一声“上课”,所有团队成员进入了认真的观课状态,大家手拿观课量表,或计时,或数数,或记录,各司其职。王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智慧的交流着,师生思维不断碰撞出令人惊叹的火花,听课者被学生的精彩震撼了!而这份精彩源自于教师精心的预设,巧妙地引导,也源自于团队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课后大家仍然陶醉在课上精彩的环节中,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本节课亮点之处有三:

一是很好地体现了我们的研究主题。我们的研究主题是如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抽象能力。在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方面王老师做了很多的思考和大胆的尝试。比如在学生了解了长方体的特征之后,王老师设计了“拼搭长方体框架,理解长宽高”的环节。要求学生先选择合适的小棒,然后再动手拼搭一个长方体框架。这就需要学生在脑中要构建起长方体模型。同时搭建结束后,老师又引导学生进行了多次次想象和交流:拆掉一根、再拆掉一些、直到剩下3根、2根,你还能想象出长方体的样子吗?最后学生在想象、交流和验证中,发现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是由相较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确定的,从而引入了“长宽高”的学习。还有后面的两道练习题目,通过对课本练习的改进,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是教学重视从知识、方法的整体性、结构性上考虑,体现在如下两点:一是凸显了图形认识的基本方法和角度,把图形研究的方法和工具教给学生;比如要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时:王老师不是直接让学生从面、棱、顶点去研究。而是复习了平面图行特征的研究方法,然后问学生:你打算怎样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引领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如果在小结整理时,能引领学生对图形认识的方法进行反思提升就更好了。二是注意凸显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区别,沟通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节课把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起进行研究,出发点就是强化对比,沟通。从课堂现状看,又有了意外的收获。在交流完长方体、正方体的

特征后,教师问你还有什么发现?学生在交流碰撞中,自然生成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充分感知正方体就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是很好落实从研究教转向研究学,做到以学定教。主要体现在:一是研修组无论在备课研讨中,还是在观课中,都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第一次试课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几乎颠覆了一备的教学设计,备课研讨会经历了整整一天的辩解、讨论,每一个环节都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了充分的预设,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二是认真设计了问卷,做好学情调研,并根据学情进一步完善了教案。三是课堂上以学定教,充分展示学生精彩。比如说面、棱、顶点的教学本次是这样设计的?通过让学生设计研究方案?你想怎样研究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学生就出现了面、边、角等说法。这些说法恰好是学生真实的认知基础和认知现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顺应学生的需要,引领学生深度参与。正因为教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定教,学生整节课的表现真的是另观课老师刮目相看,叹为观止。特别是课堂中学生的几次意外生成,都很精彩,说明了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进行了真正的思考。比如当课堂进行到学生说出面的特征时,学生甲站在讲桌处说“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一个女生就站起来发问:“你怎么知道完全相同?”学生甲回答:“量出来的。”女生当即就问:“你量出来的只能是边的长度,那怎么知道面完全相同呢?”多棒的孩子呀,这样的课堂生成是老师在预设中没有出现的,这也是我们研究过程中收获的意想不到的惊喜。

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调研问卷及分析

调研问卷题目:

1.(1)请写出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为什么你认为它们是长方体的?

(2)关于长方体你还知道些什么?

2.(1)请写出生活中形状是正方体的物体?,为什么你认为它们是正方体的?

(2)关于正方体你还知道些什么?

3.你想从哪些方面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调研问卷分析:

本次调研了20名学生,分析调研问卷,情况如下:

1.(1)可以看出学生对长方体有一定的认识,能举出生活中是长方体的物体,而且比较丰富,如:笔盒、鱼缸、牛奶盒、门、窗户、方形钟表、墨水盒、床、冰箱、空调、书、电视、电脑、金条等,但对于再具体的特征他们就没有清晰的认识了,只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

(2)这一问题,学生知道几乎为0,通过这个题还发现,学生在语言描述上容易与长方形混淆。

2.(1)(2)学生对正方体有一定的认识,能举出生活中是长方体的物体,但举例不如长方体丰富,举到的有魔方、骰子、盒子、豆腐、方块、积木,知道6个面都一样或者是面积都相等。

3.为什么叫“长方体”?为什么叫“正方体”?从哪些方面研究学生不清楚? 综上可以看出:

1、需要明晰“形”与“体”的区别,现在我们研究的是几何体的特征。

2、学生对于面的认识经验相对丰富,对于棱、顶点非常的陌生,教学中要面、顶点轻,而棱的教学要重,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及教学活动的设计。

3、学生对于研究几何体特征的方法几乎为空白,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出研究几何体特征的方法,为以后的迁移学习做好铺垫。

就像王红老师所说:在本次课例打磨过程中,内心涌动的是收获满满,磨课触及灵魂,引发深入思考,使自己在发展的高原期寻求到了实现螺旋上升的切入点,追寻质朴的、原生态的、简约的课堂,应该是一切从学生出发。同时也感受到个人专业成长中同伴互助的无穷力量,一个人也只有在团队中才会走的更远。

与王红老师一样,我们都是收获满囊。在整个磨课过程中,对怎样根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处理好学与教的关系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更重要的是我们磨课团队走过一个完整地课例打磨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围绕“如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能力”这个问题,一以贯之展开实践、研讨和反思,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收获的是经历,是经验。如王岩老师所说,培训结束了,但自我成长的研修学习刚刚开始,要认认真真地将学到的运用到自己的教研、教学工作中去!

更多相关推荐:
公开课总结和反思

学校:中铁学校组别:英语组姓名:闫艳妮日期:20xx年x月参加工作已经一年了,感谢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各种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帮助我们更好更快的成长起来。这是我作为老师以来第二次参加学校的青年教师公开示范课,…

公开课反思

龙昌小学低年级组公开课汉语拼音aoouiu教学反思教师张顺英在教学汉语拼音aoouiu时我能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年级学生注意力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因此我在指导aoouiu的发音前都是出示有关的图画学生先观察图再...

对公开课的反思

对公开课的反思作为一名新教师从开始工作到现在我一共讲过三次公开课了每一次的感觉都不一样每次都有很多收获同时也有很多的疑惑首先借此机会总结一下这三次公开课的体会讲过这几次公开课之后有个总体的体会用课件反被课件误记...

公开课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图形分分乐教学反思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习将图形四等分并能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探索不同物品材料四等分的方法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操作的乐趣...

公开课教学反思

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反思成功之处首先由于本课重点是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而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又是比较枯燥和乏味的那么要使学生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想方设法选择一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在...

教学公开课讲课反思

教学公开课反思11月上旬我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承担了一次教学公开课旨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通过这次讲课使我再次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在评课的过程当中从其他教师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下面对这次...

幼儿园公开课反思

杨晓公开课反思很荣幸参加了此次公开课活动也很有幸听了其他几位老师的公开课觉得受益匪浅首先是魏莎老师的美术活动蔬菜印画其实是因为我们的活动相同所以特意观摩了一下魏老师的活动她是一个亲和力很足的老师对于上课的各个细...

高二生物公开课教学反思

高二生物公开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复习课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思路1通过分析本章的考纲要求使学生明确本节的的复习目标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点因此本节课内容是本章的一...

历史公开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儒家文化复习专题是我在这次参加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所选择的课题复习课比起新课来说要枯燥很多作为公开课并不讨好多媒体课的优势在于对各种图文影音资料的利用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复习课很...

思想品德公开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9月27日上午我上了第一次公开课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从事教学工作我还有很多问题这节课给了我很多感悟让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反思一下一教学设计的处理本节课的课...

我的一节公开课的反思模板

我的一节公开课的反思祝愿新的一年快乐成长在每节课中上周二26日根据学校安排我作为高一的备课组长执教了一节公开课来听观课的有30多名其中有学校领导和刘教授本组的全体人员本校的非政治学科的教师外校的部分政治教师课后...

公开课反思

小班语言谁来了活动反思旬阳县第三幼儿园郭远玉故事谁来了选用孩子熟悉喜欢的四个有明显特征的小动物作为主要角色让孩子们通过猜猜谁来了学说故事中的短句帮助孩子找找身边的朋友体验同伴间游戏的乐趣本节活动的重难点在于帮助...

公开课反思(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