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时间:2024.4.20

第七册语文备课

教学大纲对本学期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词典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6)继续学习预习和复习,并养成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培养读书做记录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通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

对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的分析: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3-4篇,共24篇。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

1.关于课文

本册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充裕的材料。

本册课文语言规范,篇幅短小,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说话等训练。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2.关于习作

本册课本仍然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7课。

3.关于练习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综合练习包括处处留心意、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47人,男生26人,女生21人。经过三年的学习,全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努力上进,上课遵守纪律,听讲认真,爱动脑思考,发言积极大胆,作业书写整洁、漂亮,学习主动性自觉性较好。在朗读上,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多数学生能做有感情地朗读。在课余时间,学生较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并能做一些摘抄。另外,班级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不知进取,在本学期,要对这些学生加大力度,使他们的学习能更上一层楼。

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1.在教学中,多采用新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写字习惯。

3.继续抓好学生默读、查字典、专心听讲、踊跃发言和爱护学习用品等方面习惯的培养。

4.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摘抄,加大词汇储备量。加大阅读量,充分调动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5.加大阅读理解训练,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6.从写作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多写多练。

教 学 进 度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

2、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设问:读一本好书有什么作用?(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德国歌德: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交谈。法国雨果: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它对于人

类之所以必须,在于它是滋补光明的养料。

2、过渡:确实,一部好书,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和气质,还可以给我们无限的智

慧。那么如何来选择一本好书呢?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选择我们所需的书

籍。(板书课题)

二、指导学生选择图书

1、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

(1)设问:从哪儿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图书呢?

(2)指导学生看第一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同学在哪儿选择图书。

(3)小结:要读的书可以到书店购买或向同学借,也可以到图书馆去借阅。

2、指导学生应如何选择图书

(1)应该如何选择图书呢?我们来看看第一页最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同学是根

据什么选择图书的呢?

(2)现在我们一起来到学校图书室,看看投影片和课文插图,想一想,你会如

何选择图书,要做到什么?

(3)教师讲述: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

比如像《学生辞海》就是“字典、词典”类的,《故事大王》就是“故事”类的,

《十万个为什么》就是“科学”类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图书,首先要确

定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

(4)过渡:确定好自己所需图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我们自

己所需要的书呢?

(5)出示一本书:介绍封面、书脊,书脊告诉了我们书名,我们可以通过看书

脊上的书名确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书,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封面上的书名。

(6)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第一页上面的圆形特写图。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

该怎样拿书呢?又应该怎样放回去?为什么要这样拿书呢?

小结: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要从书架上轻轻抽出来,也要轻轻放回去,防

止图书卷角,保持图书整洁。

(7)指导学生观察第一页下面的图:谁来说说图上这位同学在干什么? 小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以后,还要打开看一看内容提要或者大致浏览一下

内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合适可以重新选择。

(8)教师示范,从讲台上选取一本书

(9)学生实际演练,按要求选择图书

三、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读书要有选择和该如何选择图书,我们要逐步养

成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

四、作业

课后,去书店或图书馆选择自己需要的书。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

读书要有选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

2、初步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上堂课,我们学习了该如何选择图书。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读,怎样认真读呢?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板书课题:读书要做记号

二、掌握读书姿势

1、请同学观察第三页上方的图,说说你看到的小女孩是怎样看书的?

2、指导观察圆形特写图:这是一位同学在一边读报一边做记号,他是怎样握笔的,左手在干什么?

3、学生练习做正确的读书做记号的姿势:我们同学也能和她一样全神贯注地读书。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语文书,好好摆一个正确的读书做记号的姿势。

4、指导学生读书作记号。

(1)读书时为什么要做记号呢?(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

(2)应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怎么样做记号呢?我们一起来观察图画。(关键词语:精彩之处。疑问?重要摘抄)。

6、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读书做记号的方法。但读书时该在哪些地方作记号,要因人而异,常用哪些记号,自己要分清。读书做记号时,除了要注意有正确的读写姿势外,在书上做记号落笔要轻,要保持书面整洁,如果不是自己的书,就不要在上面做记号。

三、练习

1、按要求阅读文章,要求学生练习做记号,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2、交流读书做记号的体会。

板书设计:

读书做记号

不动笔墨不读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词典”》这篇课文吗?聪聪的爸爸对聪聪说:“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要留心观察事物。

2、板书课题:留心观察事物

二、学习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1、观察第五页上面的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

小结:画面上是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一角的景物,老师正在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看得很仔细,校园一角有绿树、红花、假山和瀑布,还有一尊雕塑。

2、讨论:留心观察事物有什么益处?

小结: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它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不仅对学习语文十分有益,而且对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也十分重要。

3、总结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校园一角的景物是静态的,应该怎样留心观察静物呢?

(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观察静物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按一定的顺序。可以由远及近,也可以由近及远;可以从上到下,也可以从下到上。如第五页下的插图就是由远及近的顺序。

第二,要有重点。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件事物上,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 第三,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由某一事物想象另一有联系的事物,锻炼想象力。 第四,观察以后要勤动笔。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养成留心观察、合理想象、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可以写观察日记。

4、自己运用所学方法练习观察第四页下面和第五页下面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

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

1、过渡:动态的事物该怎么观察呢?

(1)观察第四页上面的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

(2)应该怎样观察动态事物呢?(学生讨论交流)

(3)总结:观察动态的事物,如观察人、动物等,要弄清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并展开合理想象,最好做好观察记录;如果是观察人,要注意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如果是观察动物,要注意它的动作、外形等。

2、假如你现在也在这个操场,用刚才的方法仔细观察,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观察结果?或观察第四页中的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3、总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应该留心观察事物,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运用学到的方法,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4、作业: 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留心观察事物

一、要按一定的顺序。

二、要有重点。

三、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

四、观察以后要勤动笔。

教学反思:

1、老师,您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本课有关词语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在教师节之际,您想对培养、教育过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

2、板书课题: 1、老师,您好!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提出自学要求:

(1)借助课后拼音把课文读正确,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着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3)标出小节号,想一想每一小节写了些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2)分节读课文,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3、再读课文,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4、指导朗读长句。

(1)出示句子:①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材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②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苦。③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④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2)教师范读--学生再次跟着朗读。

三、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上下结构的字,上边分左右两部分,左边第三笔是横,第六笔是竖撇,右边的“月”略微小一些,下边的“土”下横长一些,托住上边。

2、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1、老师,您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句子的含义。

3、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本课有关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第1小节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1小节思考:哪句话集中赞美了教师的事业?

2、默读课文,哪几句可以看出教师事业的崇高?

(1)出示句一①为什么说教师是铺路架桥的人?②出示图片,理解词语(昨天:--今天:--理想:--)

(2)出示句三、句四①"哪个人""哪一项"分别指什么?②"浸透""心血"分别指什么?我们的成材靠的是老师,社会的发展也蕴含了老师的辛劳。③换成陈述句式怎样说?

(3)引读句五。因此,教师的事业如此崇高,对人类的贡献这么大,每当看到?,我心中?

(4)指导有感情朗读。

3、小结第1小节。

4、齐读第一节,看图后谈谈自己的理想,说说对诗句的理解,举例说说在老师培养下成材的名人名家。

三、细读课文第2小节

1、自由读第2小节,划出第2小节的中心句。

2、找有关句子:

(1)出示句一,理解词句"春晖"、"朝霞"分别指什么?师讲解:教师的工作塑造了人才,美化了心灵,所以说,教师的事业是多么的美好!(原指春天温暖的阳光、早晨的霞光,这里把老师的智慧比作春晖、朝霞般光明美好。)

(2)出示句三、四 ,①这两句中春蚕指什么?理想的丝线指什么?甘露指什么?茁壮的新苗又是指谁?②"笔尖飞舞"指什么? "笑语盈盈"指什么?

3、引读:教师的事业是美好的,更是辛苦的,我们除了赞美老师,还应对老师有什么情感?理解:"衷心":发自内心。

4、指导朗读第2小节,理解并练习朗读。

三、听录音欣赏,准备背诵全文。

四、指导背诵:

1、自由练背。

2、指名背。

板书设计:

哪一个不浸透 每当?就? 崇高

1、老师,您好! 哪一个不蕴含 每当?就? 涌起 教师的事业 美好 工作辛苦 感激之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小练笔训练:老师,我想对您说。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小练笔训练:老师,我想对您说。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并用"情不自禁"、"每当?就?"造句。

二、指导背诵

1、引导学生理清诗歌线索。

2、学生自由练背。

3、指名背。

三、小练笔:《老师,我想对您说》

1、读题明要求。出示要求:可以用各种形式,叙说自己想说的话。

2、导情入境: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在我们和老师之间同样也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味那感人的一幕幕??跟亲爱的老师说说来自心底的话语。

3、在乐声中习作。

4、交流习作。

板书设计:

1、老师,您好!

《老师,我想对您说》:可以用各种形式,叙说自己想说的话。 教学反思:

2、但愿人长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导出苏轼并简介生平。

4、导入课题,板书:2、但愿人长久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1、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3、默读课文,思考: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4、交流讨论。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意思。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课文要学哪一首诗。

(4)文章描写诗的意境有是哪几小节?

(5)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哪几小节?概括段意。

3、指导朗读长句。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讲解字形。屈:半包围结构的字,外边的“尸”字旁不要太大,里边是个“出”字,最后一笔是点。

3、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2、但愿人长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对兄弟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文,思考:课文第一段交代了什么?

2、指名说说。

三、学习第二节

1、学生读文,说说从这首词中读出了怎样的一种感受?

2、出示课文中的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图中苏轼表现怎样?

3、读第2节,对比一下,人们与苏轼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4、指导朗读:读出人们的喜悦,苏轼的思念与惆怅。

四、学习第三小节

1、为什么在如此佳节,苏轼不思念别人而是思念苏辙呢?

2、出示填空:苏轼思念弟弟是因为__________。

五、学习4-5节

1、看着如此美好的月色,苏轼在床上睡不着,他想到了什么?他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读文找出有关的词。

2、讨论、小结:中秋佳节,万家团员,苏轼与弟弟却天各一方,难以相聚,正所谓"月圆人不圆",心中顿时升起难以名名状的惆怅与埋怨。板书:月圆人不圆

3、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苏轼为什么埋怨月亮?

4、讨论、小结:词人眼望圆月,悟出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有圆有缺,很难十全十美的人生哲理。既然人有离合,那么诗人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5、指导朗读苏轼为亲人无法团聚而埋怨月亮,更见他对弟弟手足情深。

6、指导朗读(范读与指导相结合)

五、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学习并理解词语

(1)比较:吟诵--朗诵

(2)"婵娟"指什么?(本课指美丽月色)。

3、出示课文投影,放音乐《水调歌头》。

六、再次朗读古诗,放音乐,学生配乐读、指名读、背诵。

1、你能不能来说说这首词的意思?(可以用课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理解的意思)

2、理解词的最后两句。

3、试着背诵4、5、6小节。

4、"但愿人长久"还可以说到人的那些方面?(推及兄弟情、友情、爱情、美好的感情)

七、总结

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造经过。苏轼思念亲人,热爱生活,笃于情谊,又能通情达理,以理遗情,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诚挚祝愿。

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 中秋佳节 欢欢喜喜手足情深 离别七年

2、但愿人长久 埋 怨 :月圆人不圆 宽慰许多

人生哲理: 月有圆缺 人有离合

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初步领略古典诗词的意蕴,激发起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3、开展读书交流会,交流苏轼及其诗词的有关资料,以及有关“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词。

教学重点:读书交流会。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指导背诵课文

1、播放乐曲,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2、教师配乐范背。

3、指名背诵。

二、开展竞赛活动

1、读书交流活动。

(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苏轼的故事、诗词,进行交流。

(2)交流有关“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诗词,开展朗诵会。

文献摘录: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棉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肝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时遣冯唐?

会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浪淘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昔日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枕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学反思:

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投影片、收集有关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说说对刘禹锡的了解:刘禹锡,唐代诗人,洛阳人,其诗通俗、清新、有民歌特色。

2、揭题,介绍洞庭湖:位于湖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湖中有君山,名胜很多。

3、结合资料谈谈、交流收集的名言佳句。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古诗读正确,查字典了解“磨”的两个读音的用法。

(2)查字典或结合诗句尝试理解词语:相、和、磨、遥望。

(3)读通课文,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多音字组词。

(3)指名读古诗。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精读指导

1、引导理解诗句(有重点)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镜:铜镜,本课喻洞庭湖面。

磨:磨拭,即擦。

遥望:远望。

理解诗句的意思: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天空的月亮银光闪闪,湖水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那么宁静、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就像没有被磨拭的铜镜一样。远远望去,那在月光辉映下的洞庭湖就像一个白银做成的盘子,而那湖中青翠的君山则像放在银盘里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

自由说 指名说

2、思考讨论

(1)诗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2)课文中的“镜”、“白银盘”、“青螺”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这样比?

3、想象诗的意境:

(1)看图读课文

(2)教师描述:一个秋天的深夜,诗人行经洞庭湖。他被奇妙的美景迷住了。洞庭湖里的水清清的、绿绿的,河面平静得像镜子一样,天空中一轮明月洒下一片银光。月光倒映在水中,湖水闪烁着银色,这是多美的一幅“秋月照镜图”!更妙的是,远望那洞庭的山和水,在这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融为一体,多么像那银盘里放着一个小小的青螺呀,这简直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4、指导朗读、背诵。

(1)指导停顿和重音。

(2)范读 练读 指名读

五、指导写字

螺: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左边的“虫”不能写得太下,右边的“累”起笔与“虫”一样高,写紧凑些。

板书设计: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

教学准备: 投影片、收集有关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谁能谈谈李白和他的诗?

2、师述: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居士,幼时随父迁居四川清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人称"诗仙"有'斗酒诗百篇"之称。

3、说说你学过李白得哪些诗。

4、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他青年时期写的一首《峨眉山月歌》。板书课题。

5、 指名交流收集的名言佳句。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古诗读正确。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词义、句意。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读古诗

三、介绍几处地名,学生自学古诗,讨论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四、疏通诗句

1、理解“半轮”(看图):我们平常都说一轮明月,这里为何说是“半轮“? 影:指月影

秋:为了押韵而倒置句末,形容秋天月色之美。

句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

2、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的意境:观察图上清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给你什么感觉?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他会怎么想,他的表情会是什么样。

4、看图读课文

5、教师描述:

一个深秋的夜晚,年轻的诗人告别了与他朝夕相处的友人,登上了去三峡的帆船,当小船行至平羌江时,诗人抬头看到了峨眉山顶那明晃晃的月亮,低头一看,那月影倒映在水中正跟随他前行呢!唉,诗人低下头,心中一片惆怅,月影能够伴随我,而我的友人却留在了清溪,想见也见不着了。可是这有什么办法呢? 指导朗读,读出思念之情,语调低缓:范读 指名读

指导背诵

五、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潭: 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右上的“西”字扁一些,里边为两竖,在上半格,下边的“早”从横中线起笔,比上边略大一些。

板书设计:

文献摘录: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青莲乡,《峨眉山月歌》为诗人年轻时初离家乡四川,乘舟由峨眉山边的平羌江出川。秋夜,仰望峨眉山月,俯视月映清江的美景,触景生情,借诗句抒发了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其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州刺史转历阳,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20年间来去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正是这次行程的生动记录。

峨眉山,在四川省峨眉山县西南,有山峰相对如峨眉,故名。由花岗岩、变质岩构成。佛教称光明山,道教称为“虚灵洞天”。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冰川地形和冰 物广泛分布。顶部为玄武岩覆盖。峰峦挺秀,山势雄伟,有峨眉宝光、舍身崖、洗象池等胜迹和万年寺、九老洞、华严顶等寺庙,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洞庭湖,位处湖南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君山上有诸多名胜。 教学反思:

4、 秋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通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秋天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同学们你们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你喜欢秋天的什么吗?(自由说一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诗。板书课题:秋天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提出自学要求:

(1)借助课后拼音把课文读正确,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着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3)标出小节号,想一想每一小节写了些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2)分节读课文,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3、再读课文,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并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4、指导朗读长句。

5、教师范读--学生再次跟着朗读。

6、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意思,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袍:左右结构,写时左小右大,左边是“衣补旁”。

梳:写时左小右大,右边第四笔是“点”。

2、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4、秋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词大意,感受秋之风姿,秋之迷人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诗词大意,感受秋之风姿,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自己最喜欢诗歌的哪些地方,为什么?

2、交流讨论,师相机点拔,使学生充分感受诗的思想感情。

3、交流研讨,促进理解,个性表达。

(1)学生结合本组的学习,交流理解与收获,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评价。

(2)学习小结。

(3)举例说说诗歌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指导朗读。

三、激发灵感

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词句的理解或对秋天的感情,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绘画、背诵、抄录等均可)

2、成果展示,相互评价。

四、感情读背,升华理解。

1、放课文朗读录音。

2、有感情地朗诵。

板书设计:

4、秋天

太阳 空气 田野 小路

稻穗 蝉声 向日葵 野菊花

苹果 葡萄 玉米 高粱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有关秋天的诗词,促使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情感。

2、写话练习。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诗词。

教学难点:

写话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提默生字词。

2、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二、指导背诵

1、引导学生理清诗歌内容,学生练习背诵。

2、师范背。

3、学生试背。

4、检查背诵。

三、交流有关秋天的诗词

1、指读课文,互相评价。

2、结合自己小组喜欢的词句,畅谈学习收获。

3、有感情练读,教师相机指导,尝试背诵。

4、交流背诵搜集的秋天诗词

四、巩固练习,丰富积累。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并试着说出这样填的理由。

( )的秋天 ( )的秋风 ( )的秋光

2、在搜集的资料中,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内容,介绍给同桌,择优抄写在积累本上。

3、选择诗歌中所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将描绘这种景象的诗歌改写成一段话。

(1)学生选景。

(2)分组交流。

(3)改写诗歌。

五、布置作业

想象第四、五节的景象,用简笔画把它画出来。

板书设计:

4 秋天

《走进秋天》

教学反思:

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便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利于教学活动的高效益。学生在创作表现中深刻地体会了词句的妙处,理解了文章的感情,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习作 1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要点,结合习作插图展开想象,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

2、能有条理地把心中设想的各种美好节日写通顺、写具体。

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

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把心中设想的美好节日写通顺,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节日,春节、植树节、护士节、中秋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情感与愿望。你们的心里,是不是也蕴藏着许多美好的情感与愿望呢?

2、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日呢?

二、指导看图,展开想象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想想每幅图的含义。你根据此图分别可以设立一个什么节?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登高节、爱鸟节、丰收节)

3、根据自己设立的节日,进一步想象一下人们过节的情景吗? 指名说。

三、指导习作

1、除了图上所画的节日以外,想想你心中还有哪些美好的节日?

指名说说:(健康节、玩具节、体育节、成功节、休息节??)

2、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的?你和别人又是怎样度过这个美好节日的?能不能给大家描述一下?

3、小组内交流:要求:

(1)按照一定顺序说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以及如何过节的。

(2)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说说心中的想象。

4、指名回答,同学评议。

四、学生写草稿

1、提出写作要求:

(1)展开想象,按照自己的心愿合理设立一个节日。

(2)有条理地把心中设想的美好节日写通顺,写具体、生动。

2、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帮助。

五、点评、修改

(1)指名读习作,提出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2)学生修改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1

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

设计美好节日

如何过节的。

教学反思:

5、天安门广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通长句子;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教学准备:

小黑板、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谁能说说北京有哪些让你难忘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出示自己在天安门广场上的相片,引入:今天,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去参观天安门广场。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课文读正确,尤其是长句子和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默读课文,想想每一节说了什么意思,指名说

思考哪些段落的意思相近,可以合并成一段

第一段(第1节)交代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和特点。

第二段(2—3节)介绍了广场上雄伟壮丽的建筑物。

第三段(第4节)写了天安门广场特殊的政治地位。

第四段(5—6节)着重写了天安门广场上的两大突出景观。

三、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博: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小右边大,右上的部分写得扁一些,下边的“寸”要托住上边的部分。

2、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5、天安门广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2、读懂课文,了解天安门广场建筑物壮观辉煌的景观,知道天安门广场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广场为什么令人向往。

2、理解“五星红旗和旭日一同升起”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牙膏盒、墨水盒、三个小药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精读课文

1、教学第一节

(1)指名读,说说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

(2)画出表现广场特点的词:最宽广、最壮观

过渡:作者为了突出天安门广场“最宽广、最壮观”的特点,主要写了天安门广场哪些主要的景物和场景呢?我们接着看课文。

2、教学第二段(2—3节)

(1)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A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B介绍毛主席纪念堂C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学生拿出准备的教具,边读边摆,理清广场上建筑物的方位关系。(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她雄伟壮丽?理解:雕梁画栋\汉白玉\华表\蟠龙花纹\格外挺拔

(3)指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读。

3、教学第四节

(1)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2)通过第一句和二三句的因果关系理解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第一句和第四句联系起来,理解“无比向往”的原因。

(4)指导感情朗读

4、教学第四段(5—6节)

(1)指名读5、6自然段,其他同学你认为天安门美在哪?划出有关句子,自己品味一下。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曙光、晨曦、雄姿、旭日”等词语。

(2)指导朗读:看到国旗缓缓升起时,你心理有什么感想?看到天安门广场这么美好的景象,这么热闹的场面,同学们你的心理又感到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学生练习朗读。

(3)练习背诵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从两方面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前半部分讲了广场建筑的雄伟壮丽,后半部分讲了广场地位特殊,意义非凡。

四、布置作业:背诵四、五两节

板书设计:

1 天安门广场

雄伟壮丽

意义非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在学习课文中场面描写的基础上,练笔写仪仗对清晨升国旗时的场景。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片段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背课文四五六三节

二、巩固练习

1、形近字辨析组词

冻( ) 袖( ) 博( ) 谈( )

栋( ) 油( ) 搏( ) 淡( )

2、完成作业

三、片段练习

学习第六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欢庆场面

1、讨论第2、3自然段的写法边读书边作记号用∽∽∽∽划出表示事物的词。用---划出表示方位转换的词。

2、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方法。

3、讨论第三自然段的写法。

4、小结:第三小节以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转换。在描写某处建筑物时运用这种方法条理会更清晰。

5、任选一种转换方法。以《我们的教室》或《花坛》为题说一段话。 文献摘录: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中广场。现在,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到这里参观、游览,天安门广场被评为新北京十六景之首。 天安门城楼:坐落在广场北端的天安门城楼虽饱经沧桑却依旧朝气蓬勃、威严四仪。天安门是北京城的眼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天安门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是明代皇城的正门,当时叫“承天门”,有承天启运之意。刚开始修建的时候,可不是现在看到的这个模样,而是五座木牌坊,后来改建成九开间门楼。清顺治八年(1651),世祖福临重新修建这座城楼,才成了现在的样子。明、清两朝,这儿是禁地,到公元19xx年清王朝覆灭为止,除了皇亲贵族,老百姓不准过往。它最大的用途,是国家有大庆典(如皇帝登极、册立皇后)时在此举行“颁诏”仪式。而如今只要有机会,你随时都能登上这座城楼,去眺望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

人民大会堂:位于广场西侧,高46米,长336米,宽206米,建筑面积达十七

万平方米。大会堂的正面有十二根大理石门柱,每根高达25米。中央大厅为桃红色大理石地面和汉白玉石柱,顶部挂着水晶玻璃花灯。中央大厅后面是万人大礼堂,礼堂装饰典雅,灯光宜人。大会堂的北部是可容纳五千个座位的宴会厅,大如足球场,装设富丽堂皇。大会堂所有厅室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又吸取了外国的建筑精华,布置得大方雅致,极有特色。

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广场南侧,建成于19xx年9月。整个建筑坐落在枣红色花岗岩砌成的高大基座上。纪念堂分北厅、瞻仰厅和南厅三部分,毛泽东的遗体就安放在瞻仰厅内的水晶棺中,周围是全国各地送来的名贵花草,北厅上层还陈列有毛泽东、周恩来等开国元勋的革命事迹。

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两馆同处于一座宏伟的大厦,南部是中国历史博物馆,北部是中国革命博物馆,楼高33米,长313米,宽100米,气势壮阔,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对应。两馆内分别藏有众多的文物和大量的近代革命史料。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正中,碑身高37.94米,碑座占地3000平方米。须弥座式的双层月台,汉白玉石雕栏环绕。碑心石长14.7米,是用产自青岛浮山的整块紫灰色花岗石雕成,重110吨,堪称碑中之最。碑身正面镌刻有毛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碑背面是由毛主席撰文、周总理书写的碑文。碑座四周镶嵌着八幅巨型浮雕,按历史顺序排列为:焚烧鸦片、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最后一块的两旁装饰有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两幅浮雕,刻有170个人物,生动、概括地反映了中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的伟大史实。

天安门广场发生过的几个重要事件。

19xx年5月4日,北京的学生、工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高呼“取消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此为著名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xx年,北京爆发了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这就是中国共 产 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唤醒全国人民,推动了抗日战争。

19xx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我特意带去了去北京旅游时的留影,果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照片的范围毕竟太小了,为了帮助学生弄清广场上建筑物的位置,我让学生分组带来了一些纸盒,学生事前很纳闷:带纸盒做什么呢?我只是笑着说“保密,到时你们就知道了。”钓足了学生的胃口。等到上课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我让他们用纸盒代表广场的建筑物,摆出来,就说明读懂了,否则,就没懂。这一教学法,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每一节课学生都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还能学不好吗?我们作老师的,千万要记住于永正老师“五重”教学法之“重情趣”。

6、徐悲鸿励志学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通长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图》引出作者,提问:徐悲鸿为什么会画得这样好呢?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课文去了解一下徐悲鸿成材道路上的挫折和他勤学苦练的精神。

2、板书课题。

3、理解课题:

(1)“励志”:励,激励;志,志向。“励志”,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2)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过渡: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他是怎样学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课文读正确,尤其是长句子和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说说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四、默读课文,思考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3节)讲徐悲鸿立志成材,要为中国人争气。

第二段(4—6节)讲徐悲鸿励志勤学苦练。

第三段(7—8节)讲徐悲鸿以优异的成绩轰动画界,改变了外国学生的偏见,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六、指导写字

1、教师讲解字形。

鞠: 左右结构的字,左右基本同宽,左边的“革”第八笔横稍微斜一点,但不是撇,右边部分里边是个“米”,捺变成点。

2、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6、徐悲鸿励志学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点:

能感情朗读课文,读懂徐悲鸿是怎样刻苦学画的。

教学难点:

理解“真正的中国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整体感知:徐悲鸿为什么立志学画?他是怎样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分别用哪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2、学习第一段(1~3节)

(1)学生读文,思考:激励徐悲鸿立志的起因是什么?外国学生对他的态度怎么样?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徐悲鸿的表现又是怎样?

(2)指名回答。

(3)说说徐悲鸿立下的志向是什么(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4)理解话中的“他们”指的是谁,是怎么说的。

(5)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节。

(6)过渡:外国学生的话多么让人气愤!我们再来看第三节。

(7)指名读第三节,理解“真正的中国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3、学习第二段(4~6节)

(1)导读:为了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从此,徐悲鸿更加怎么样?

(2)理解比喻句:“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说说用上比喻句的作用

(3)指导朗读第四节

(4)过渡:徐悲鸿是怎样奋发努力的呢?请学生默读5、6两节,画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词句。

(5) 学生交流:“每逢??就??”说明他放弃了一切休息时间;“画呀,画呀,常常??一整天”说明他画得很多,画的时间很长;“潜心”说明他画得很投入,很认真;从第6节体会他生活的清苦都是为了学画。

(6)指导感情朗读。

三、复述课文

1、理清第二段的构段方式。

2、练习复述第二段。

3、指名复述。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徐悲鸿立志学画的原因,知道了他是怎样刻苦学画的,那么,他到底学得怎样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板书设计:

6 、徐悲鸿励志学画

每逢??就??

潜心

一间 一杯 两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外国学生“震惊”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继续精读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徐悲鸿取得了什么成绩?

相机理解“优异”和“轰动”的意思。

3、“震惊”是什么意思?那个外国学生为什么震惊?外国学生前后的态度有什么改变?

4、指导感情朗读。

三、总结课文

(1)徐悲鸿学画为什么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感情朗读全文。

四、指导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

2、轻声读课文,边读边记在不同时间里发生的事情:19xx年春天 一天从此 三年过去了

3、分组练习复述。要求: 态度大方、 声音响亮、尽量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词。

4、指名复述。

板书设计:

6 、徐悲鸿励志学画

19xx年春天 一天 从此 三年过去了

文献摘录:

徐悲鸿: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自幼随父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xx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19xx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xx年赴法国留学,19xx年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美术作品。19xx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xx年起,先后在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英国、德国及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及个人画展。代表作有:油画《田横五百士》、《九方皋》、《漓江春雨》、《晨曲》、《泰戈尔像》、《奔马》等。有多种画集、研究文集出版。著有《徐悲鸿艺术文集》等。19xx年9月26日卒于北京。逝世后,北京建有徐悲鸿纪念馆,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

教学反思:

7、虎门销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读通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教学准备:

1、图片;2、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雕像图:这幅图上画的是谁?

2、简介林则徐: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自己介绍林则徐。(在他任湖广总督时,被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惩办鸦片贩子,在虎门当众销毁鸦片20200多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段历史。)

3、板书课题:虎门销烟

谁用一两句话来说说课题的意思?理解销:销毁; 烟:鸦片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师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后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尤其是长句子和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学生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第1节)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

第二段(2—5节)具体写虎门销烟的经过,并生动地描述了群情沸腾、人心大快的激动场面。

第三段(第6节)写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讲解字形。

寨: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三横写得紧凑些,注意长短的变化,撇和捺要舒展开,下边的部分左右是两点。

毁: 左右结构的字,左上的“臼”扁一些,左下的“工”最后是提,右边是“没有”的“没”右半边。

板书设计:

7、虎门销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

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销烟的经过。

教学难点:

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虎门销烟》,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说说有什么问题,启发学生围绕“值得纪念”发问。 板书:值得纪念

过渡:这一天为什么值得纪念,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2、学习二到五节

(1)自由读第二节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

抓住两方面体会:一是虎门寨及礼台的壮丽,二是前来观看的人多。 板书: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3)感情朗读,体会壮观的场面。

(4)自由默读二到五节,思考销烟的主要过程是什么,并概括出来。

(5)指名说:下令 销烟(重点) 结果

3、学习第三节。

(1)默读课文,想想是分几步销烟的,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撒盐 抛鸦片 倒生石灰

(2)说说自己从哪些词语能看出销烟的顺序,画出有关词语。

找出表示顺序的词:先??再??

(3)练习复述销烟的经过,指名复述。

(4)自由读,体会哪些词语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

(5)齐读,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

(6)感情朗读全节。

过渡: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高兴极了。我们来看第四节。

4、学习第四节。

(1)指名读课文。

(2)用高兴的语气齐读。

5、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课文。

(2)提问:销烟持续了23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明了什么?烟渣被卷进了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这一点是本节课难点,学生不易回答出来,教师可适当点拨:暗示中国人民的力量压倒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3)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销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

(4)指导感情朗读。

6、再读二到五节。

7、学习第六节。

过渡:虎门销烟有什么伟大意义呢?

(1)齐读第六节

(2)联系第一节,说说1839年6月3日为什么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进一步理解虎门销烟的意义

三、通读课文

四、总结课文:说说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想。

板书设计:

7、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值得纪念 ?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抵抗外侮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复述课文。

3、完成课堂作业。

教学重点:

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教学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指名读课文。

2、说说虎门销烟的意义。

二、巩固练习

1、听写生词

鸦片 欺侮 装点 水泄不通

盐巴 历史 顿时 虎门销烟

2、辨字组词

销( ) 历( ) 侮( )

消( ) 厉( ) 梅( )

徐( ) 寨( ) 泄( )

除( ) 塞( ) 泻( )

三、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

2、讨论上述思考题。

出示: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销烟开始→百姓欢呼→销烟结果→伟大意义

3、指导复述。

(1)分组练习

(2)指名复述

四、练习说话

1、出示文字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浸泡半日,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销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撒盐 抛烟 倒石灰)

课文中用什么词把三件事连起来的?(先??再??)

3、小结: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

回忆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用上面的词练习说话。

5、练习写话

板书设计:

2、虎门销烟

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销烟开始→

百姓欢呼→销烟结果→伟大意义

文献摘录:

虎门销烟的具体方法:从前是将鸦片拌上桐油架锅燃烧,费时且不彻底。巨量鸦片难用此法。林则徐到民间讨教,知道鸦片最怕盐卤和石灰,因而特别设计,在虎门海滩高地挖掘两个纵横各15丈的大池,池底平铺石板,由沟道放入水池,然后撒入盐巴,投入切开的烟土浸泡半日,再投入生石灰,池内立即沸腾、翻滚,烟土变成渣滓,不能再收合成膏。待海水退潮,启放涵洞,使烟渣退潮入海。 教学反思:

引读第一小节激发学生兴趣 1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2为什么说这一天是值得纪念的? 指名读第一小节引读第6小节

学习第6小结明白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 1因为这一天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日子,虎门销烟这一伟大的壮举 。2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林则徐是怎样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从哪里看出中国人民不可欺负)3指导朗读 结合历史背景说一说指名读质疑解释"嚣张"练习朗读

学习2-5虎门销烟的经过 1边读边划出从哪些词句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板书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2来参观的有哪些人?(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3试根据下令禁烟、销烟过程给课文分层(1- 3句)(4-5句)4自读第一层,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5指名读第2层,用自己的话说说硝烟的过程,用上"先-再-然后"6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同学们高兴吗?为什么?过渡:当时在场的老百姓和你们心情一样,他们为鸦片的被毁而激动,他们为中国人毁烟的气势而自豪,让我们用自豪、高兴的语气朗读第4小节 自读第2节练习朗读体会壮观场面齐读第2小节指名读第3小节自读第3节第一层练习朗读(激昂、奋发)自由练说练习朗读

再读第6自然段 虎门销烟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

壮举,它沉重地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

可欺负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6。3,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

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引读练习朗读

作业 1复述课文2抄写句子体会销烟的伟大意义3小练笔:用"先-再-然后"写

一个跳远的场面。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

话。

复习检查 1默写课文词语2听写第6小节3边读课文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

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出示: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

轰动的场面-销烟开始-百姓欢呼-销烟结果-伟大意义4指名复述课文(要求尽量

用上课文中的句子)出示幻灯片*课文中用"先-在-然后"把撒盐、抛烟、倒石灰三

件事连起来。 讨论自由练说 *只见一群光这脊梁、赤着脚的工人,先向灌了

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

下去。

小结 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

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说说跳远的顺序 练说

作业 1多音字分 fen 担 danfen dan2组词消( ) 除( )

侮( ) 寨( )销( ) 徐( ) 海( ) 寒( )

板书

上下结构的字有:亩、吊(“亩”的横画要写长些,“吊”上小下用钢笔描红。四、

作业 1.抄写生字。 2.抄写词语。组成 汇注源头 济南 3.比一比,再

组成词语。齐( ) 田( ) 巾(济( ) 亩( ) 吊( 4.背诵课文。附板

书:精彩片断师:“晶莹”是什么意思?“莹”怎么查?生:“莹”查草字头,除掉

部首查七画。师:“莹”在字典中有几种意思?生:“莹”在字典中有两种意思。

师:说说看,哪两种?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8、泉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通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由城市美称导入课题。板书课题:8、泉城

2、为什么人们称济南为“泉城”呢?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纠正字音。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汇注:汇合在一起。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昼夜:白天和黑夜。

喧腾:喧闹沸腾。形容气势很大:

晶莹剔透:光亮而透明。课文中形容泉水涌出来的时候样子很美。

秋雨潇潇:课文中形容泉水的声音很小。潇潇,形容下雨。

3、指导分段。

4、回答问题:因为济南泉水多,泉水美,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讲解字形。

3、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8、泉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讲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名读第一句。这—句告诉了我们什么?(济南有七十二泉,说明泉多)

3、默读第二句,看看这句话有几个分句,从几个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 出示: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指名读这句话,回答问题。(这句话有4个分句,前两句写泉的形态,后两句作者为了把泉水的不同形态和声音写出来,用什么词连接的?

谁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第二句话从形态和声音两方面写出了泉水的美丽,、

指导朗读第二句话。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济南七十二泉,最著名的有哪些呢?读第三句话。

“著名”是什么意思?(有名)

4、小结:这一自然段总写济南的泉多而且美。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写了些什么?

读后指名回答。(第一句写珍珠泉的位置,第二句写珍珠泉池的大,第三、四两句写泉水的样子)

2、把描写珍珠泉样子的句子用“——”画出来读一读。

出示: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

这两个句子哪个好,为什么?

欣赏“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拎”是什么意思?大家做做“拎”的动作。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一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珍珠泉美丽、神奇的景象。

四、自学第3、4自然段

(1)出示学习要求。

①默读第3、4两个自然段。

②五龙潭、黑虎泉分别在什么地方?

③有什么特点?(用“——”画出主要词语)

(2)学生自学。

(3)检查。

①看图。

②填表。

(4)练习朗读。

五、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趵突泉有什么特点?找出描写趵突泉样子的句子。

2、哪句话描写了趵突泉的神奇景象?

欣赏“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如同三堆白雪。”

看图理解。

3、指导朗读。

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七、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泉水的奇丽,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板书设计:

泉城 七十二泉

泉美 有的??有的??

8、泉城 珍珠泉 好像 仿佛

最著名 五龙潭 五泉汇成

黑虎泉 水声喧腾 昼夜不息

趵突泉 比??还 如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提默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分段指导背诵。

回忆每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2、学生练习背诵全文。

3、检查背诵。

三、指导写话

理解第1自然段的段式,会用“有的??有的??”练写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

1、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段式。

2、指导学生说说课间活动的情景,用上“有的??有的??”。

板书设计:

8、泉城

有的??有的??

教学反思:

9、九寨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9、九寨沟

2、引导读题并质疑:九寨沟在哪里?为什么如此取名?它是怎样的山沟?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自学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3)读通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学生带着问题,按照要求读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读准字音并正音。

(3)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4)指读分自然段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师正音,评读。

(5)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提示: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9、九寨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第三自然段。

2、说说九寨沟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九寨沟的美丽景色,并能背诵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

教学难点:

说说九寨沟的美丽景色,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听话导入

说一句话;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认真听,说准确。指名说。开火车说。

二、精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九寨沟何以得名,课文第一自然段讲得很清楚,请大家自读第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九寨沟名字的由来。

2、九寨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3、齐读。

4、再读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关键词:神奇、童话世界,并说说自己对这两个词的感觉。

5、指名读两个自然段。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过渡:来到这神奇的童话世界,我们将看到什么呢?读读划划第三自然段。准备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板书:雪峰、湖泊、森林、彩池、飞瀑]

2、放声读。

3、用笔划出:雪峰、湖泊、森林、彩池、飞瀑。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结合资料向大家介绍。

5、美美地读好文中相关的句子。

6、齐读第三自然段。

7、根据板书背诵。

8、介绍:可以结合自己的照片、图片,可以结合文字资料,可以当场作画介绍等。

四、精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神奇的童话世界吸引了无数游人,也成了珍稀动物的美好家园,就让我们漫步林中,一睹它们的风采吧。请大家自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这些小动物的特点。

[板书: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

1、读读。

2、想想这些动物的特点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词语形容。

3、说说各自的特点。

4、再读读。

5、动手画画。

6、齐读这一段内容。

7、背背自己最喜爱的一种动物的有关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课外资料等介绍。

五、总结课文

根据板书总结:这神奇的童话世界景色优美,这儿有( )的雪峰,( )的湖泊,( )的森林,( )的瀑布,真可谓是山清水秀,景色绝伦。更妙的是,这里还生活着各种珍稀动物。有( )的金丝猴、( )的羚羊、( )的大熊猫、( )的小熊猫。

师生共同叙述。1、听音乐激情

板书设计:

雪峰、湖泊、森林、彩池、飞瀑

9、九寨沟

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2、领会本文的构段方式。

3、背诵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

学习第五自然段,了解其在文中所起什么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恰似 敏捷 若无其事 高低错落

善于 出没 诗情画意 古木参天

2、指名背诵三、四自然段。并说说这两段分别介绍了什么?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了解该段在文中的作用

过 渡:九寨沟景美、物丰,引人向往,难怪作者发出了如此赞叹: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请大家默读第五自然段,想想这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默读课文。

2、思考省略号的前半句和上文有什么关系,后半句又有什么关系。

3、小组讨论。

4、交流:前半句概括了九寨沟的风景名胜,是总结全文;后半句与"一进入景区,

就像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相照应。这样一来,使整篇文章显得中心突出,段落紧凑严密。

5、齐读第五自然段,并背诵。

三、练习

1、要求:学习文章的构段方式,以小导游的方式介绍九寨沟的美景。

2、指名介绍。评议指点。

四、课后练习

课外阅读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可举行"游大山名川,颂美丽祖国"朗诵会。 板书设计:

导入

今天,老师要送你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你认真听,仔细看,想想这首歌向我们描绘了什么。听了这首歌,你想说些什么?(这首歌唱的是美丽的九寨沟) 过渡:说世界上真有仙境,那就是九寨沟。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水乳交融,尽善尽美。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

二、精读课文

1、导读:你最喜爱这童话世界里的哪处景物呢?自己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一找,说一说。

(1)边读课文边圈画。

(2)反复练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并说说美在哪儿?

(3)交流:景点名称

1我最喜欢雪峰插云的景象: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介绍:连绵的山峰终年积雪,银妆素裹沐浴在蓝天白云之中,巍为壮观。神奇的九寨沟处处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你还喜欢哪些景色。

2分析:高(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是因为山峰太高,积雪终年不化。3说得真好,相信你一定也能读好。练读, 评一评 ,再读

(2)4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画面啊,你们想看吗?5播放6齐读 播放

古木参天 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介绍:瞧!一株株参天大树,直冲霄汉 1我喜欢九寨沟那茂密的丛林,"遍布"一词说明原始森林很大很大,那里面说不定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各种各样的植物呢。是啊,你带我们走进原始森林看看吧。请你读读这句话。2评读3还有谁想来试一试?4女生读读5现在老师就带你去看一看那漫山遍野的原始森林。6出示 出示图片

平湖飞瀑 你们知道九寨沟最著名的是什么吗?对了,九寨沟的水是九寨沟的灵魂,因其清纯洁净、晶莹剔透、色彩丰富,故有"九寨沟归来不看水"之说。不信,你们看!同学们一定都被这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平湖飞瀑深深地吸引了吧?你有什么想说的?播放。1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2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3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还有谁想说? 1我喜欢"五花海"("五彩池"),在清澈的水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再加上那色彩斑斓的鹅卵石,一定是五颜六色,怪不得称为"五花海"("五彩池")。2你能用你的朗读带我们一起去美丽的"五花海"("五彩池")边走一走,看一看吗?3评读 再读4和他一样喜爱"五花海"(五彩池)的站起来一起读。介绍:瞧!这一团团、一块块、湛蓝、墨绿、翠黄。岸上林丛、赤橙黄绿倒

映池中。一片色彩斑斓,与水下沉木,植物相互点染,怪不得称为五花海(五彩池)。7湖泊:多(大大小小、颗颗)、(彩池):清(清澈见底)美(湖底石块色彩斑斓,水上倒影五彩缤纷)8这么美的景色你愿意和谁一起分享?邀请1位一起读9评读10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色。齐读介绍:大大小小的群海碧蓝澄澈,水中倒映红叶、绿树、雪峰、蓝天,一步一色,变幻无穷;水在树间流,树在水中长,花树开在水中央。10飞瀑:错落有致(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指名读 评读 再读谁来照着他的样子读一读。(3)介绍:滔滔水流被朝阳照射,彩虹幻出,分外迷人。水流凌空而下,银花四溅,水声隆隆。水从静海穿林过滩慢悠悠的流来,又从陡岩上猛然跌下深渊,发出轰雷般的响声,声势极为壮观。11男生读 播放

练习朗读 山美,水美,相信大家一定读得更美。试着发挥你的最佳水平,来美美地读读这段课文。假如你能把这些美景留在自己的脑海中就更棒了!需要准备吗?练背 自己练读指名读齐读会背的站起来。齐背。 是你们美妙的朗读带着陈老师一路惊奇,一路美景,一路碧水,一路瑶池,真是美不胜收啊! 让我们再次领略那"梦幻仙境"的风采吧。 播放

总结课文 (引读)难怪人们称九寨沟 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说说学习课文后你的收获、感受、想法。 1*积累了许多好词佳句。2领略了九寨沟美景。3感到大自然的神奇,祖国山河的美丽,真想身临其境,去九寨沟游览一番??)

10、田园诗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查字典学会文中的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顺课文,查字典学会文中的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板书课题,读题。释题。

2、齐读课题: 田园诗情

二、初读课文

1、讲清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划出不理解得字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3)田园指什么?它有哪些诗情画意?理清课文大意。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师正音。

(2)说说自己理解哪些字词的意思,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将以哪种方式解释。

(3)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提示: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10、田园诗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课文,知道"田园诗情"描写的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课文,知道"田园诗情"描写的是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

(1)课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图是由哪些景物组合成的?

(2)划出文中难以理解的语句。

2、理解重点内容,讨论交流:

(1)出示:牛犊跳前跳后??好似牛群的家长。

出示挂图,引导观察。课文中描绘了一幅运河、草原、郁金香、奶牛、骏马、绵羊、猪群、小鸡、长毛山羊、小船、挤奶人、灯塔等组成的和谐优美的田园风光图。

(2)出示: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引导学生观察挂图,理解作者用排比的手法,从时间、空间、动物的状态上营造了一幅宁静的夜色图,而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一来反衬出夜晚的宁静美好,二来也为宁静的夜色增添了生气。

3、自由选读,并谈谈自己的直观感受。

4、闭眼听读,体会作者对荷兰的思想感情。

5、有感情地练读。你喜欢荷兰得哪一幅画面?做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或有感情得朗读。

6、指名读或介绍。

7、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两小节。

8、指名背诵。

三、总结

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的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板书设计:

10、田园诗情

水之国 花之国 牧场之国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2、交流有关荷兰的资料。

教学重点:

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默生字词。

2、指名读文,说说课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图是由哪些景物组合成的。

二、背诵课文

1、学生读文,说说自己喜欢哪两小节,为什么?

2、练习背诵。

3、检查背诵。

三、学生交流有关荷兰的资料。

四、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荷兰,是____ 之国,是____ 之国,也是_____之国。

2、找一段描写外国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的文章读一读。

板书设计:

10、田园诗情

荷兰,是__ 之国,是__ 之国,也是__之国。

文献摘录:

荷兰:是世界上有名的低地国。它的另一个名称叫尼德兰,“尼德”是低的意思,“兰”是指地方或者国家,“尼德兰”就是“低地之国”。荷兰是世界上最喜爱花的民族,荷兰是欧洲的花园,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出口国。

教学反思:

11、桂花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1、桂花雨

2、引导读题并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自学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3)读通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学生带着问题,按照要求读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读准字音并正音。

(3)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4)指读分自然段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师正音,评读。

(5)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提示: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11、桂花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读文,谈谈作者对桂花有着怎样的感情。

(2)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采用比较手法,突出桂花香味迷人。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摇’’桂花的时间及其原因的句子。

(2)指导朗读,读到桂花盛开香飘十里的情景时,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体验进行想象。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从“香飘十里”、 “浸”等词语中感受桂花的新鲜、香味的迷人。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朗读,画出描写“我”盼望摇桂花时心情迫切的句子。

(2)再读文,画出摇桂花乐的句子。

(3)出示摇桂花的图,,再让学生读描写摇花乐的有关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摇花乐的情景,和作者分享快乐。学生可能有淋雨的经历,雨丝飘落在头发、脖颈上的感受与课文的“桂花雨”的飘落有相似之处。可让学生由雨及花,想象桂花

飘落的情景和感受。

(4)父亲点香吟诗,学生齐读诗句。

引导学生理解“口占一绝”:意为随口吟诵一首绝句。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引导反复吟诵,体会全家收桂花时的快乐。

交流收集有关桂花的诗句。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导学生讨论桂花摇落以后,全家人是怎么做的?

(2)指名读文,学生说一说。

(3)指导朗读,体会人和年丰的情景,体会桂花给家乡人带来的欢乐。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母亲对家乡的桂花有着怎样的感情,读文。

(2)引导学生理解“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可以提出以下一些问题:“外地的桂花再香”是否仅仅说的是桂花的香味 ? “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是否仅仅说的是家乡的金桂?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3)指导朗读。

6、配乐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1、桂花雨

铺 抱 摇 喊

文献摘录:

琦君: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xx年赴台湾,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金桂:桂花的一种,又称丹桂,花橙黄色。

教学反思:

12、开天辟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2、开天辟地

2、引导读题并质疑:谁开了天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自学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3)读通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学生带着问题,按照要求读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读准字音并正音。

(3)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4)指读分自然段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师正音,评读。

(5)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提示: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12、开天辟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默读第一自然段,结合理解词句:“传说”、“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1)引导学生理解“传说”。

(2)什么叫“混沌一团”?下文哪一句话写的就是“混沌一团”的状况? (四周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3)明确“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并让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学生各自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书边思考:

(1)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

(2)哪些词语写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昏睡—醒来—坐起—劈凿)

(3)画出写宇宙由“混沌一团”到天地分开的过程的语句。

(黑乎乎一片——裂开了一条缝,透进一丝微光——巨石崩裂——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4)结合理解“大鸡蛋”指的是宇宙。

(5)理解“昏睡了一万八千年”、“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①盘古“昏睡了一万八千年”告诉我们什么?

②“大鸡蛋’’是宇宙,盘古“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

“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准愿意当着大家的面朗读第二自然段,把盘古的那种“神力”读出来。

(8)指名渎,读后评议,再读再议。

3、读第三至六自然段,思考并讨论:人地分开后,盘古做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为了不让天地重新合拢,盘古是怎么做的?

(1)揭示:盘古“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讨论:①“它们”指淮?②它们是怎么变化的?休会句中的三个“极”和“一万八千年”等把盘古“神化”的词。

(2)看图,用书上的话描述画面内容。休会“打比方”的作用。

(3)齐读第六自然段,体会“几千万年过去了”所表现的“神力”。

(4)默读第三至六自然段,练习口述。

4、除了把天地分开,盘古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尊敬的?

(1)学生读文思考。

(2)学生交流。

(3)体会排比句式。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第八自然段

6、理解第八自然段照应全文。

7、讨论交流:你觉得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12、开天辟地

站--变--撑--倒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6-8自然段。

2、复习巩固。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6-8自然段。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背诵6-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提默生字词。

2、说说盘古是一个什么样的神?

二、指导背诵

1、重点指导背诵第七自然段。

2、学生读文,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一段。

3、归纳记忆要点:总述“身躯化成万物”--具体叙述变成了什么--用“就??也??”作结。

4、学生练习复述。

5、指名复述。

三、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完成课后练习4。

板书设计:

12、开天辟地

“身躯化成万物”-具体叙述变成了什么-用“就??也??”作结 教学反思:

13、普罗米修斯盗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理解常用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美丽的希腊,有许多优美动听的神话故事,今天咱们就来读一篇故事,题目叫:普罗米修斯盗火

理解课题,围绕课题提问,并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课文读正确,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四、默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段落。

第一段(第1节)写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生活。

第二段(2—4节)写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勇敢地盗取火种,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智慧。

第三段(5—6节)写普罗米修斯因盗火触犯天规而受罚。

第四段(7—8节)写普罗米修斯获救了。

五、指导写字

1、师讲解字形。

啄: 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左边的口字旁要小,右边部分三撇要写匀,第一撇略小,第六笔点点在第四笔撇上,与第五笔不交叉,最后的捺不要写长。

2、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13、普罗米修斯盗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能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学习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 。

教学难点:

想象人类得到火种后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二、精读课文

1、提问: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神?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有关语句。

2、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没有火时人类是在什么情况下生活的?

(2)学生交流。

(3)除了书上说的,你还能想象出人类受到的艰难有哪些吗?

(4)在这样的情况下,普罗米修斯去为人类盗取火种,可见他是个怎样的神?(板书:极富同情心)

(5)有感情地朗读。

3、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说说从这一段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神?

(2)交流,说说自己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板书:勇敢机智

(3)没有火种,人类就只好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普罗米修斯是怎样做的呢?他明明知道这样做很危险,但还是去做,这儿既写出了他的勇敢,也表现了他的同情心。

(4)有了火种以后,人类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读。

(5)当人类第一次用到火时,他们会怎样说?他们会怎样做?你能想想当时的情景吗?想象、交流。

(6)有感情地朗读。

4、学习第三段。

(1)审题: 理解“盗”的意思。

(2)既然是“盗”,就说明不是光明正大的,即使这样做是对的,但是在宙斯统治的神界,这也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当宙斯知道后,大发雷霆。他是怎样做的呢?指名读课文。

(3)你从这儿看出宙斯是个怎样的神?而普罗米修斯又是个怎样的神?与宙斯一比,更突出了普罗米修斯的伟大。

(4)有感情地朗读。

5、学习第四段。

(1)普罗米修斯就这样屈服了吗?他的表现如何?指名说。

(2)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普罗米修斯的壮举感动了希腊大英雄,他得救了。指名读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课文

四、课外作业:把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写下来。

板书设计:

极富同情心

19、普罗米修斯盗火 勇敢机智

不畏强暴,坚强不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能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

3、指导学生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演一演。

教学重点:

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排演课本剧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二、指导复述课文

1、按“无火—盗火—受罚—获救”的顺序练习复述课文。

2、同位互相复述。

3、指名复述。

三、讲评学生习作: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

四、编排课本剧

1、确定人物:普罗米修斯 宙斯 赫剌克勒斯 鹫鹰 人们

2、商讨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

3、小组编排课本剧并表演。

文献摘录:

普罗米修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一个神。他把天上的火盗来给人类,触怒了宙斯,备受折磨。这是古希腊人对于原始社会中火的发明的艰辛过程的一种不自觉的加工。古希腊被誉为“悲剧之父”的埃斯库罗斯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普罗米修斯》的悲剧,普罗米修斯成为了一个为了人类文明而受到残酷迫害的英雄,成为了马克思所说的“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教学反思:

14、一路花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理解常用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板书课题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枝吐出了新绿,花儿绽开了苏醒的笑颜,世间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有这么一条小路,它的一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让踏上小路的人们满怀欣喜地感受到这扑面而来的一路花香。

板书:一路花香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课文读正确,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四、默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段落

五、指导写字

1、师讲解字形。

2、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14、一路花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世上每件东西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体会角色

1、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文中有几个主人公。指名说(板书:完好的水罐 破损的水罐 挑水工)

2、这篇课文中有三个角色,再读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四人小组交流。

(1)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很完美。

(2)挑水工:聪明、善良,在破水罐经过的地方撒下花种,利用破水罐渗出的

水浇灌它们。板书:聪明

(3)破损的水罐:善良,能为他人着想,不但能装半罐水,还能浇灌出美丽的鲜花。

三、学习第二、三段

1、同学们都看到了这三个角色的闪光点,可是破水罐却对挑水工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破水罐、完好的水罐觉得自己回报挑水工了吗?挑水工觉得他们回报自己了吗?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然后讨论一下。

(1)完好的水罐: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

(2)破损的水罐:惭愧、道歉、自卑,觉得没有很好地回报挑水工。

(3)挑水工:尽了全力。发现破水罐渗水的特点,巧妙利用,把缺点转化成优点,充分发挥了破水罐的作用,创造了一路花香的奇迹,得到了回报。

2、当破水罐明白了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作用,会对挑水工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

1、今天破水罐、完好的水罐、挑水工一定给了同学们不少的启发,你能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或是收获吗?

2、总结: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只要善于发现,不断改善,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那我们的人生之路必定是一路花香。

板书设计:

14、一路花香

挑水工

完好的水罐 破损的水罐

挑满满的水 剩半罐水

教学反思:

15、说勤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根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重点: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着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你的理想是什么?通往理想的桥梁又是什么呢?

板书课题:说勤奋

2、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勤奋。齐读课题。解题:"说"就是谈的意思。这是一般说理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要求:

(1)由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

(2)读顺句子,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3)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正音。

(2)说说自己理解哪些字词的意思,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将以哪种方式解释。

(3)检查课文是否读顺。指名读、正音。

3、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4、疏通课文引导分段

作者通过哪2个故事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引导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可分成几段?再次快速通读课文,回答问题。

三、指导书写

1、讲解生字字形:枕、末、惯、基交流记忆方法。

2、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15、说勤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懂得勤奋是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前提,舍此别无他法。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懂得勤奋是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前提,舍此别无他法。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童第周、司马光等的勤学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2)投影出示: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3)理解通往理想的桥梁是指"实现理想的途径"。2

(4)将这句设问句换一种说法:勤奋是通向理想的桥梁。

(5)小结:是啊,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6)出示: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汗水和心血:艰辛的劳动。说说读了这句话之后的感受

成功者的成功是他们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勤奋是他们的成功之路,是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2、学习第二段

(1)师述:围绕"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作者是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学成

材的故事 ?学生自学。

(2)出示自学要求:A、认真朗读2、3 自然段,看作者主要写了谁的勤学故事?

B、你认为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他们的勤奋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C、有感情地朗读你最感兴趣的人的故事。

(3)交流:A、围绕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材的故事。B、我认为司马光是个聪明过人又勤奋好学的人,从他小时侯砸缸救人,从他在别人玩的时候专心读书可看出。"警枕"也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C、有感情地朗读司马光的故事。

(板书:司马光 天资聪明 勤奋成材 编成《资治通鉴》)

(4)出示句子: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5)听完了这两个小故事,我想你对这两句话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6)小结并过渡:司马光从小聪明过人,加上他的勤奋学习,最终取得了伟大成就。而童第周的情况并不与他相同,谁来说说童第周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童第周 起步晚 基础差 勤能补拙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7)交流:A、认为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但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B、从"17岁才进中学,学习成绩很差"可看出他的基础很差;从"终于"可看出他的成绩得来不易,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从"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天刚亮??就"、"睡觉前??总要"都可以看出他的成功来之不易。同时也证明了一个道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C有感情地朗读童第周的故事。

3、指导背诵:有感情地背诵2、3自然段。

4、小结:勤奋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材,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作者通过古今两个人的生动事例证明了勤奋是成功的秘诀,成功者的成功无一不是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

5、学习第三段总结全文。

(1)指导学习第三段,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2)引读:只有一生勤奋,才能____,才能____。

(3)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交流:这一段主要讲了作者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在文中起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的作用。

(5)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15、说勤奋

司马光 天资聪明 编写《资治通鉴》 童第周 起步晚,基础差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自由背诵1—3节。

3、指名背诵。

二、学习第四节

1、自由读,思考这一节主要讲什么?

2、说说这一节的作用。

3、感情朗读。

4、练习背诵。

三、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不论是聪明还是基础比较差的人,只要勤奋都能成才。今后,希望同学们以司马光和童第周为榜样,勤奋刻苦学习,相信你们也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检查背诵课文

文献摘录: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宝元进士。仁宗时,初任地方官,后为京官,任天意阁侍制兼知谏院。英宗时,任翰林兼侍读学士。《通志》赐名《资治通鉴》,受命续编。王安石行新法,他以“祖宗之法不可变”为由,竭力反对,并与王安石、吕惠卿等展开激烈辩论。

童第周,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教学反思:

19、诚实和信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

学着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小时侯你们一定听过狼来了这个故事吧?谁来讲给大家听一听。

2、从这个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是啊,这个牧童不诚实,得不到大家的信任,只有诚实,才能得到信任。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诚实和信任的课文。

板书课题: 诚实与信任

4、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课文读正确,尤其是长句子和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四、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指读课文。引导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认真听读,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3)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写"我"深夜驱车撞坏小红车的反光镜,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承担责任,感动了车主。说明"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4)疏通课文,引导分段。引导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可分成几段?

(5)交流:

第一段(1-3)"我"深夜驱车发生事故,留下字条主动承担责任。

第二段(4-10)小红车主人对"我"的诚实和信任深受感动。

第三段(11)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五、指导写字

1、师讲解字形。

障: 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章”字上边扁一些,与“早”字要搭配协调。

2、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19、诚实和信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诚实和信任是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习1—3节

(1)提问: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碰碎别人车上的反光镜的?事情发生后,他是怎么做的?

(2)学生读书,回答问题。

(3)从这一段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我”的“诚实”?

(4)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理解“能见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出这样的事是很正常的,作者是如何处理的呢?

(5)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 理解“环顾”。

在看不到一个人的情况下,作者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留下纸条,主动承担责任。他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讨论 、 回答。

2、学习4—10节。

(1)指名分角色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从这一段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诚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信任”?

(3)出示句子: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4)指名读--齐读。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

(5)分角色读课文。

3、学习11节。

(1)齐读课文。

(2)说说作者为什么后悔?

(3)为什么小红车车主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三、讨论:课文为什么用“诚实和信任”作题目?还可以用什么作题目? 板书设计:

19、诚实和信任

碰碎反光镜→留字条→留下了诚实和信任

文献摘录: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程颐

光明,磊落,在人中做一人,在朋友中够得上朋友。--陶行知

教学反思:

练习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学会从生活中学习语文。

2、学习修改片断。

教学重点:

学会留心观察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学习语文。

教学难点:

修改片断。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出示"水獭",指名读。强调读ta,不读lai。

(3)学生自由读题,指名说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2、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动物标牌,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读,纠正字音。

(3)说说在哪见过它们和它们的名字?并简要介绍一个你了解的动物。

3、学习第三部分。

(1)自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学生自由读文,思考文章存在问题,考虑怎样修改,在文中试改。。

(3)分组交流。

(4)分组汇报。其中"这些小象"出现频率较高,显得重复。应用"它们"替代或删除。

板书设计:

练习1

处处留心

水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带有"撇"、"捺"的钢笔字。

2、读背8条成语和古诗《风》。

教学重点:

读背8条成语和古诗《风》。

教学难点:

写好钢笔字;理解成语意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出示生字,认识要写的字。

3、仔细观察的字形,讨论:这几个字中的撇和捺怎样写才好看?

4、汇报讨论结果。

指名总结:撇要收一点,短而弯;捺要舒展,长而尖。

5、教师范写,提醒学生认真观察,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6、学生练习描红、仿影,细细体会。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7、反馈:展示优秀作业,表扬优秀字例和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学习8条成语。

(1)复习:成语接龙。

(2)出示成语:正确认读。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3)教师范读。

(4)了解大意:连读成语,体会意思。小组讨论对成语的理解,教师适当予以点拨和表扬。

(5)熟读成诵。

(6)反馈检查:指名读、集体读。集体背、指名背。

3、学习古诗《风》。

(1)背诵学过的谜语诗《画》。

(2)出示古诗《风》。这也是一首谜语诗,请同学们先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3)检查反馈,指名读诗。

(4)揭示谜底,读懂诗句。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边看图,说说从哪里看出谜底是风。

(5)讨论交流。

(6)熟读背诵。

(7)拓展:交流收集到的谜语诗,并猜猜谜底。

板书设计:

练习1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口语交际:学会感谢。

教学重点:

学会如何感谢。

教学难点:

表达感谢时,语言要通顺流畅,态度要诚恳。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颗:口语交际

1、谈话,揭示课题:学会感谢

2、学生自由读题,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指导学生看图:

(1)看图,弄清图意,想象图上的人物分别会说些什么?

(2)汇报交流。

4、你曾经得到过谁的帮助?引导学生回顾生活所接受的关心和帮助。

5、指导说话。

如果你还没来得及表达感谢,请设法去向他当面道谢吧!要求:

(1)态度要诚恳,要有礼貌。

(2)要把自己心中的谢意跟别人说清楚。

(3)注意语言通顺流畅,不重复啰嗦。

学生自由活动,分别下位表达心中的感谢。教师巡视指导。

6、请几位学生表演练说,师生评议。(内容表达是否是否,礼貌用语是否恰当,态度是否真诚等)

7、总结谈话:我们应该感谢每一个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真诚之心的人。无论是一个礼让的示意,一个浅浅的微笑,还是一句称赞的话语。学会感谢,从现在做起!

板书设计:

练习1

学会感谢

(1)态度要诚恳,要有礼貌。

(2)要把自己心中的谢意跟别人说清楚。

(3)注意语言通顺流畅,不重复啰嗦。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写好毛笔字,掌握好运笔。

教学难点:

把握好笔画结构。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要写的字:“桂”、、“打”。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桂”、“打”的运笔方法。

3、教师指导“木字旁”和“提手旁”的运笔方法。

木字旁的写法:逆锋右上入纸,旋即右折稍按,向下行笔,渐行渐提,引申出锋,力送锋尖,悬空回缩收笔。

提手旁的写法:竖起笔同木字旁,中锋下行,收笔处稍顿再折向左上钩出。注意横一定要在横中线上书写,保持中正,防止歪斜。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练习1

桂 打

教学反思:

练习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学会从生活中学习语文。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留心观察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学习语文。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出示示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图标,弄清方向。

(3)说说小芳家的住址和走法。

2、学习第二部分。

(1)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庭住址。

(2)指名说说走法。

(3)设计一张家庭住址“名片”。

3、学习第三部分。

(1)自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同桌交流调查地名的来历。

(3)分组交流。

(4)分组汇报。

板书设计:

练习1

处处留心

家庭住址和走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带有"木"的钢笔字。

2、读背8条成语和名句。

教学重点:

读背8条成语和名句。

教学难点:

写好钢笔字;理解成语意思。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学习8条成语。

(1)复习:成语接龙。

(2)出示成语:正确认读。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3)教师范读。

(4)了解大意:连读成语,体会意思。小组讨论对成语的理解,教师适当予以点拨和表扬。

(5)熟读成诵。

(6)反馈检查:指名读、集体读。集体背、指名背。

3、学习 第二部分:读背名句。

(1)让学生把名句读正确、读通顺。

(2)引导学生大体了解名句意思,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4)拓展:交流收集到的名言佳句。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出示生字,认识要写的字。

3、仔细观察的字形,讨论:这几个字中的木怎样写才好看?

4、汇报讨论结果。

了解“木”在不同位应有变化。这三个字中部有“木”,但写法各不相同。“寨”中的“木”第二笔竖改写成竖钩,撇和捺分别写成左右两点;“桂”中的“木”是木字旁的时候写瘦长一些,横要写得短些,捺要改写成点。“杏”中的“木”是木字头写时,要扁些,撇和捺要写得舒展一些。

指名总结:撇要收一点,短而弯;捺要舒展,长而尖。

5、教师范写,提醒学生认真观察,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6、学生练习描红、仿影,细细体会。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7、反馈:展示优秀作业,表扬优秀字例和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板书设计:

练习2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口语交际练习《我的好朋友》。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1、出示课本插图,提问: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一次把朋友带到自己家里,应该主动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情况,怎样介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本领。

3、板书,揭题。

二、审题明法:

1、指名读题。思考:应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呢?

2、讨论,归纳要点并板书。姓名、年龄在哪里学习他的爱好和特长家庭情况。

三、练习说话

1、请同学们按要求分组练说。 小组设计对话的内容 四人一组分角色表演。

2、表演评议。

四、作业: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小作。

板书设计:

练习2

我的好朋友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写好毛笔字,掌握好运笔。

教学难点:

把握好笔画结构。

教学过程:

一、出示要写的毛笔字

二、讲解写字方法

“坦”的写法:提土旁由“土”变形而来,作为左偏旁,其形状宜窄而位置偏上一些,第一横右上斜,竖画挺直,最后一笔长横改为提画,左舒右紧,重心右移。右边的“旦”字或靠近左边,位置略低,上面的“日”不宜写得太大,下面—长横在左边的提画处收笔。这样整个字就显得结构紧凑。

“理”的写法:王字旁的写法和提土旁写法大体一致,位置偏上,只是王字旁的两横长短应该有些变化;最后一笔提画也要“踢”向字心。右边的“里”字除了要把一竖写直外,横画之间也要处理得当,有变化又有统一,即笔画、长短不同而间隔匀匀,最后一横要长。

三、学生练习写,师指导。

板书设计;

练习2

习作2

教学目标:

1、能自选或自拟文题,能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写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本领。

2、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能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能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写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本领。

教学难点: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细致的描写,表达自己的闪光之处。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昨天,老师接到一个电话,是以前的一个学生打来的。她说一直以来总觉得自己有许多缺点,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以至于心情郁闷,成绩下降。老师想请同学们做她的心理医生,跟她聊一聊,开导开导她。

2、小组讨论讨论。

3、指名说说。(引出“发现自己的长处”这个话题)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例文(一),说说“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棒。

2、自由朗读例文(二),说说“我”有什么长处,人哪些语句中可以读出“我”的自豪。

(1)自由交流。

(2)指名说说。

三、学生习作

1、激趣练说:

(1)同学们,读了这篇作文,你一定会想,我也有我的长处,我的本领。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特别令自己骄傲的地方,说给大家听听,让人家把赞许的目光投给你!

(2)学生展示白己光辉一刻的相关照片做门头介绍;播放采访爸爸妈妈对自己正面评价的录音,或朗读采访的相关文字材料。

2、学生练写草稿。

请同学们把刚才说给人家听的内容写下来,要注意进行具体的描述。

3、学生读习作,师牛共同点评。

(1)同桌互读互评。

(2)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巧评互助,作出修改。

(3)大组交流,读给全班的同学和老师听,师生评议。

4、学生誊写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2

自己的长处

令自己自豪的地方

教学反思:

习作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聆听各种声音,为学生提供生动的作文素材,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清楚。

2、展开想象,学会使用象声词写话。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会用象声词写话。

教学难点:

描写细致、生动;想象合理,有情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 (播放小鸟的叽啾鸣叫,溪水潺潺流淌的声音)

2.同学们,你听到了什么呀?能模仿这些声音吗?

3.“即唧”、“哗哗”这些模仿声音的词就叫做象声词,在日常舌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呢,能模仿出来吗?

二、放飞想象

1.请同学们以自己最舒服的姿势坐着,再一次轻轻地闭上眼,静静地听着——(再次播放小鸟的鸣叫、流水的声音、汽车刺叭声??)

2.同学们,在你凝神倾听的时候,你的脑中浮现出哪些画面?仿佛看到了什么?

(1)说给同桌听。

(2)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

(3)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3.请同学们拿出一周以来的一句话日记,回忆一下你当时倾听这些声音的情景和感受,把一句话扩展成一段话。

(1)小组交流。

(2)大组交流,师生评议。

(3)评议后,再指名说说。

三、学生练写

刚才,同学们根据听到的声音,展开了合理的想象,我们还把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的声音进行了有趣的补充,现在请同学选择其中的三种声音,写三段内容不相关的话,每段话用上几个象声词,我们还可以给每段话加上一个小标题。

1.学生练写草稿。

2.小组交流、评议。

3.大组交流、评议。

4.学生修改草稿。

5.学生以“你听??”为题作文,可列小标题;誊写作文。

板书设计:

习作4

你听??

教学反思:

练习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短文,根据题目问题找出答案。

2.引导学生留心以前学过的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懂短文,根据题目问题找出答案。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谈话导入: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值得我们探索的学问,哪怕是—个汉字。所以经常有人会这样感叹:处处留心皆语文。以前你通过学习处处留心这道题目,有什么收获或感想吗?

2.审题。

(1)指名读题,其余学生仔细听要求。

(2)交流:听了题目,请说说本题的具体要求。

3.自由朗读短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不跳读漏读,边读边思考短文讲了什么事情。

(1)检查自由读书情况。

(2)同桌交流,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4.默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

(1)自己默读短文,在文中找出有关答案。

(2)同桌交流答案,相互评价。

(3)全班交流。教师简单介绍形声字(汉字)的结构特点。

(4)汇报学习感想,激发探究兴趣。

5.思考并交流第二道问题。过渡:原来汉字也有如此深奥的学问哪!

(1)回忆,提出曾经有疑惑的生字,教师将其写在黑板上。

(2)根据已有经验,展开四人小组讨论,老师巡视点拨。

(3)集体交流。

6.课后延伸。每一个生字都有一个故事,祖先造字都是根据生活经验、生产实践进行的。激发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处处留心,探索生字的奥秘。

板书设计:

处处留心

旱 睁 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背熟八个词语。

2.照样子,写好带有“口”的字。

教学重点:

背熟八个词语。

教学难点:

照样子,写好带有“口”的字。

教学过程:

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的词语和一个神话传说有关。

2.学生自学词语。

(1)要求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快速地查词典。

(2)开展多种形式的读,相机正音。

3.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介绍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

(2)借助课文插图相机出示并理解“混沌不清’,、“昏天黑地”、“大刀阔斧”、“开天辟地”两组词语,引导学生在神话典故中理解词语含义。

混沌不清:古代传说中指天地未分之前浑然一体的状态。

昏天黑地:形容天色昏黑不明。

大刀阔斧:比喻像使大刀、用阔斧那样,做事果断、有魄力。

4.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小组合作练习背诵。

5.反馈:指名背--小组赛背--集体齐背。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读题审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出示“吊、啄、若”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三个字的结构特点和关键组件的书写要求。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小结:三个字虽然结构不同,但都含有“口”;三个字由于“口”的位置不同,所以大小也不同。

(3)教师范写。

①提醒学生处理好各组件间的关系,摆好“口”的位置。

②提醒每个字的关键笔画:“吊”是上窄下宽,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强调竖中线问题;“啄”是左窄右宽,弯钩在竖中线上起笔,回到竖中线时出钩;“若”是上窄下宽,提醒写好拦腰横。

3.练习。

播放轻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摆正姿势,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反馈:选出有代表性的作业引导学生观察评议,既要表扬好的,又要指出败笔之处以示提醒。

板书设计:

练习4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谈谈看了漫画以后的感受以及所明白的道理。

教学重点:

谈谈看了漫画以后的感受以及所明白的道理。

教学难点:

语言流畅,想象合理,内容描述完整。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以漫画为话题,谈话揭题。

2.审题。指名读,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3.投影出示漫画,仔细观察每幅漫画,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每幅漫画的主要内容。

4.编故事,讲故事。

(1)进一步仔细观察漫画,引导学生从动作、神态等方面展开合理想象。

(2)同桌互相交流所编的故事。

(3)小组交流并推选代表全班交流。教师及时引导、评价,提高交际效率。

5.漫画交流会。

教师出示“漫画交流会”,请学生上台将以前准备好的漫画在小组内展示,谈谈自己看漫画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练习4

漫画交流会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毛笔字,掌握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书写要领,写好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 教学重点:

掌握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书写要领,写好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

教学难点:

掌握字的间架结构。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复习检查:回顾基本笔画“撇”和“竖”的书写要领。老师相机演示。

2.读题,审题,明确要求。

3.指导书写单人旁和双人旁。

(1)教师范写,学生用心观察,尤其是双人旁的两个撇画。 (可提笔跟着老师书空) 撇:逆锋起笔,折锋向右,转锋向右下稍顿蓄势,用力直向左下撇出,形短而势曲。

竖:直接落笔,笔锋向下力行,顿笔向左上收笔,微呈露珠状。

(2)学生执笔练写,练习运笔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4.指导书写书上的两个字。

(1)指导观察分析字体结构特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老师范写,讲清书写要点:左右之间不要拥挤,也不要彼此分得太开,左部写得窄些,右部写得宽些。

(3)学生练习,播放古筝曲。仿写时要提醒学生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并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5.反馈。

出示有代表性的作业,师生评议,表扬好的,指出存在问题,进行矫正训练。 板书设计:

练习4

化 行

教学反思: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查字典学会文中的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顺课文,查字典学会文中的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揭示课题

1、讲故事:“漏篮子和虎掌的故事” ,突出药店老板把“虎掌”替代“漏篮子”发给病人家了。 老板的根据:药物书上明明写着——“漏篮子又名虎掌。问题关键:旧的药物书害人不浅。

2、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本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3.由此揭示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板书课题,读题。

4、释题。

二、初读课文

1、讲清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划出不理解得字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3)田园指什么?它有哪些诗情画意?理清课文大意。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师正音。

(2)说说自己理解哪些字词的意思,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将以哪种方式解释。

(3)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提示: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

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1-4节)

(1)学生读文,说一说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

学生交流:“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引导学生理解“一心”是什么意思?

(2)李时珍为什么这样“一心”赶路?

(3)徒弟发现了房屋轮廓。“隐隐约约”是什么意思?“走近一看”怎么样?

(4)李时珍“夜宿”的古寺是怎样的 ?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破败”的意思是什么? 文中怎样描写“破败”的?到处是“灰尘”;长满了“青苔”;连神像都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这说明了什么? (古寺没有人来,十分荒凉)

(5)李时珍就在古寺“夜宿”,这表现了李时珍的什么精神?

2、学习第二段(5-7节)

(1)李时珍是怎样在古寺里过夜的,学生读第二段。

(2交流:生火、烧水、啃干粮。

(3)分角色朗读师徒对话。

(4)组织朗读,体验人物感情。

(5)指导互评读对话的得失。“笑”的探究:庞宪对师傅的敬佩。李时珍的崇高精神。

3、学习第三段(8-13节)

(1)学生朗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写了些什么?(李时珍趁着大好月色记下寻访所得。)

(2)引导学生理解“端详”的意思?

(3)“生嚼”怎么理解?两个省略号各有什么作用?

(4)从中可以看出李时珍的什么精神?

(5)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表现“夜宿”中的时间推移的?

“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将要入夜)

“夜幕渐渐降临”。(天色渐黑)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入夜之后,月亮升起,月色光明)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夜已深了)

(6)这与李时珍的精神品格有什么关联?(李时珍抓紧时间,夜以继日,多么难能可贵的敬业精神!)

三、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说说从李时珍身上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夜宿古寺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啃干粮 为万民得福甘愿受苦 连夜记下寻访所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复述课文。

2、复习巩固旧知觉。

教学重点:

能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复述课文时,尽量用书上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提默生字词。

2、说说李时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指导香述

1、引导学生理出复述提纲:

投宿荒凉的古寺--啃食干粮-借月光记载草药-冒险品尝草药

2、学生练习复述。

5、指名复述。

三、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完成课后练习4。

板书设计:

16、李时珍夜宿古寺

投宿荒凉的古寺--啃食干粮-借月光记载草药-冒险品尝草药

文献摘录:

常用中药:板蓝根、感冒冲剂、抗病毒冲剂、藿香正气水、川贝枇杷冲剂等。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它系统地总结了明代以前的所有药物成就,全书近200万字。

教学反思:

17、维生素C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7 、维生素C的故事

1、板书课题:

2、引导读题并质疑。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自学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3)读通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学生带着问题,按照要求读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读准字音并正音。

(3)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4)指读分自然段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师正音,评读。

(5)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提示:注意一些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2、学生练习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17 、维生素C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引出“突破点”,提问:那些留在荒岛上的生病船员,在回答了哥伦布的“怎么活下来的”问题之后,哥伦布的脑海里产生了什么样的疑问?

揭示了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不仅给人1

以生动的情节让人感触颇深。

关于教学设计,简要说明如下:

1.如果按照一般教学程序,不外乎叫那就比较平板,本设计注意别开生面,由“:这一点突破,瞻前顾后,理解全篇。、, 2.主要人物是哥伦布,中心事件是召 m在对奇迹的理解上,同时适当兼顾哥伦;,, 3.本文虽然是一篇扣人心弦、趣味叶 92局限于故事本身,而要上升到发现维生产生素C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尽管不必衣点明,否则就失去了故事意义。

(思路提要)

自“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突破,注晨

前顾,涉及奇迹,突出野果子使生病的/,,:后注,涉及揭秘,野果子为什么能使怪》 (过程揭示)一、引出“突破点” 1.提问: 1 7 维生素C的故事E]曰牢了哥伦布的“怎么活下来十么样的疑问?·?',,后才活了下来。导的怪病不治而愈了。必死无疑的船员救了下来,柯的心情为什么非常沉重?:荒岛,待船队返航时将他们·点头,答应了这些船员的,哥伦布的心情为什么越来屯活着留岛的船员现在将是了下来,究竟什么原因?

后才活了下来。曙的怪病不治而愈了。必死无疑的船员救了下来,布的心情为什么非常沉重?拦荒岛,待船队返航时将他们厂点头,答应了这些船员的扩,哥伦布的心情为什么越来先活着留岛的船员现在将是;了下来,究竟什么原因?愈。 ④哥伦布当然要怀疑秘密就在野与三、紧扣疑点,引导探究维生素C 6要点:

1.由吃野果子救命,可以肯定什么 (1)怪病肯定与食物有关。 (2)他们吃的是黑面包和咸鱼。 (3)他们的食物里没有新鲜的蔬菜; 2.研究“一??就??”的句式体颈 (急于揭开野果子秘密的迫切心情) 3.野果子里面的秘密是什么? (1)野果子里面含有维生素C。 (2)缺少了维生素C易得怪病。 (3)这种怪病实际上叫坏血病。 (4)人体补充了适量的维生素C之/ 4.联系全文,理解本文写的是什么? (1)以故事形式表达了维生素C的‘ (2)既生动有趣,又给我们有益的科 (课时建议,两课时。

师:大家预习了《维生素C的故事》,\留置荒岛的得病船员“怎么活下来的’’回{个怎样的疑问?

生:这些船员为什么能够活下来?

生:这些船员为什么能不治而愈? 17 维生素C的故事E]曰点子上,如果用课文中的原 I什么会一下子就想到了野二很快吃完了留下的食物,只己想到野果子。员活了下来,野果子大概是了!。不论。但是,野果子里肯定。病船员不治而愈的奇迹了!:”这个词的?:船员能够活下来是起死回生:要问,“起死回生”是什么意的人医活了,形容医术高明。人救活了,谈不上医术高明。,当然是一个“奇迹”。沿员将要死了?难道不可救中得上怪病的,无药可医,必 习作3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学会用书信体写作。

2、能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3、通过生动、细致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

教学重点:

用书信体的格式 ,从不同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难点:

通过生动、细致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信封和纸)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信封和信纸)

2.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不用作文簿,就用信纸和信封,怎么样?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例文,看看跟平常的例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1)指名说说。

(2)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书信的书写格式和第二人称的写作形式。

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朗读或默读王磊同学写给李阳同学的这封信,想一想,王磊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家乡?

3.如果你是李阳,读了好朋友的这封来信,你会有什么想法?为什么?文中的哪些描写深深吸引了你?

(1)交流。

(2)列出介绍的提纲。

(3)学生分组汇报自己的想法。

三、说说家乡

1.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独特的魅力,能说说吗?

(1)分小组交流搜集的有关家乡的资料。

(2)把各小组的资料进行整合,列出介绍提纲。

(3)分组具体介绍。

2.师生评议、补充。

3.学生在各小组内修改、完善写作提纲。

四、学生练写

1.学生练写草稿。

2.交流、评议、补充。

(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2)分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誊写,装进信封,写好地址。

板书设计:

请到我的家乡来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教学反思:

3.学习读书名言。

(1)自由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指名朗读,正音。

(3)讨论:这两句话都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4)再读句子,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练习背诵名言。

板书设计:

练习3

读书做记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记八个成语和五条歇后语。

2、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熟记八个成语和五条歇后语。

教学难点:

照样子,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自读八个成语。

(2)指名读,正音。

(3)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词语。

学生大体上能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理解有难度的成语,师给予讲解。

(4)学生练习朗读--同桌练习背诵。

(5)检查背诵。

2、背诵歇后语。

(1)学生自读歇后语。

(2)引导学生发现歇后语的特点。

(3)用取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4)练习背诵。

(5)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说一说。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指导写字。

3、学生练习写字。

4、评价反馈。

板书设计:

练习3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使用赞美语。

教学重点:

学会赞美别人。

教学难点:

赞美别人要恰当。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明确交际内容。

(1)指名读读题目要求。

(2)师生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3)教师板书(学会赞美),明确题意。

2.指导,掌握交际要领。

(1)出示图片:在大扫除中,王凯同学表现出色,思考:看到这个情景,你有什么话要对王凯说?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点。

(3)同桌练习表演。

(4)选出代表上台表演,相机评价。

3.练习,在体验中习得。

(1)出示另外两张图片,引导观察:图上画了什么?

(2)交流。

(3)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一幅,选择合作伙伴练习演一演。

(4)指名上台表演,在评价中习得赞美的方法。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请举出一两个例子来。

(1)学生交流。

(2)四人小组合作表演。

(3)全班同学讨论、评议。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学会赞美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掌握字的结构。

教学难点:

运笔要自然、流畅。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

1、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书写。

(1)出示“日”和“月”,认读,引导思考:当这两个字作为偏旁时,应该怎么写?

(2)出示“时”和“胜”,引导观察。

(3)学生交流。

(4)教师小结,范写。

3、练习。

(1)学生练习写,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

习作5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2、领会本次习作要求,采用“ 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重点:

读懂例文,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领会本次习作要求,采用“ 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闹钟。

2、学生交流:你看到了什么?(小闹钟在说话。)说的是什么?

3.揭题:自述(自己述说自己的事情)。

二、听读范文

1.听一听:朗读范文。

2.议一议。听了范文,讨论:闹钟的自述与我们平时介绍闹钟的作文有什么不一样?

3.说一说:自愿上台交流。

教师提示:要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这一事物,用第一人称来介绍它的特点,使读者感到很有趣。

4.评一评。你觉得《小闹钟》这篇作文好在哪儿?

5.品读《小溪流的自述》,用笔画出写得好的词句,说说好在哪儿?

三、练写自述

1.启发谈话,开拓选材思路。

2、独立选材,分组互议。

出示题目《 的自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印象补充题目,然后分组讨论、交流。

3、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

4、修改评议。

板书设计:

的自述

要求: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

练习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读短文,补写小主人的话,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并体会用上成语的好处。

教学重点:

认真读短文,补写小主人的话,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并体会用上成语的好处。 教学难点:

补写小主人的话,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导入: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电脑,那你知道电脑包括哪些部分吗?可是今天它们却争吵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出示文题)

2.读文,初知大意。

(1)认真地读一读短文,短文共写了哪几个“人物”?它们分别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2)指名读,分角色读。

(3)从它们的表现中感受到了什么?

3.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相机指导读好有关句子。

b.最后,小主人会怎么说?先同桌讨论。

6.交流、评议。

7.将小主人的话补写下来。写完后再交流、评议。

8.读了这个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9.体会成语的好处。

(1)找出文中画线的部分读一读,能否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来替换?

(2)换上成语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感觉?

(3)朗读换上成语的句子。

10.感情朗读。

板书设计:

练习5

争 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背八个词语和鲁迅的名言。

2.照样子,练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熟背八个词语和鲁迅的名言。

教学难点:

照样子,练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熟记词语。

(1)复习导入(复习上次练习的词语)。

(2)指导。

①学生自由读八个词语,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②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

③再读词语,想想词语的意思。

④交流。(学生大体上能说出词语的意思即可,对有难度的,教师给予讲解)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

著作等身:著述之多,和身体一样高。

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

(3)练习。

①学生自由练读,背诵。

②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熟记名言。

(1)自由读名言,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

(3)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鲁迅的这句话是针对别人说他是天才的,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都用在了工作上。

(4)学生自由练读,练习背诵。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3.你还知道相关的词语或名人名言吗?学生交流。.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咫、起、逛”这三个字,认读。

(2)观察三个字有什么特点。

(3)指导书写“咫”字。

(4)学生练习写“咫”字。

(5)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练写“起”和“逛”。

(6)反馈、评讲。

板书设计: 练习5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帮他出主意。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帮他出主意。

教学难点:

办法要合理,表达要清楚。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帮他出主意)

1.导入:你听说过“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话吗?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揭题:帮他出主意。

3.指导。

(1)创设情境:过几天,学校要举行读书节的系列活动,大队委员方明正犯愁呢!组织各班同学开展哪些读书节的系列活动呢?你能帮他出出点子,想想办法吗?

(2)指名说,教师指导(提醒学生,要动脑筋,想出切合实际的办法,要能解决实际问题。说话时,语言要清楚、明了、简洁)。

4.学生练习。

出示书本上的三个问题,小组内学习。

5.集体交流,评议。(注意说话的态度、语气,是否把主意说明白)

选择好的主意,请学生演一演。

板书设计:

帮他出主意

想出切合实际的办法、能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学写毛笔字:两点水和三点水。

教学重点:

学写毛笔字:两点水和三点水。

教学难点:

掌握字形和运笔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偏旁,说出它们的名称:两点水和三点水。

(2)指导书写。

①仔细观察这两个偏旁,该怎样写好它们?

②教师范写并指导写法及注意点。

两点水:第一笔写上面的襄二笔为斜提。注意上下两笔要呼应,注意两点的位置、距离。

三点水:先写上面两点,第二点应偏左一些,第三笔写成斜提,三点水成圆弧形。

(3)学生练习写偏旁。

(4)指导书写“决”和“江”。

3.学生练习写,教师指导。

板书设计:

练习5

决 江

教学反思:

22、雾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理解常用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祖国东北的吉林省更是冷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可就在此时此地,出现了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称为我国著名的中国自然奇观。

2、板书课题:雾凇

3、指导看图,初步感知雾凇奇观。

过渡: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呢?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课文读正确,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第一自然段讲在三九严寒之际,松花江畔出现了雾凇景观。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雾凇形成的原因。

第三自然段讲人们观赏雾凇时都会发出赞叹。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观察字形。

2、师 讲解生字。

3、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22、雾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节。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

教学重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难点:

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

读课题(雾凇)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观察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

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配乐)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上节课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

1、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

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 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3、 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符合条件“遇冷”)

4、 出示复合片

“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

谈谈你的体会,指名说。

指导“最初??逐渐??最后??”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的朗读。

5、指导说雾凇形成的过程。

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四、讲读第三自然段

观察插图,让学生形容一下

过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你也来赞美一下吧!(指名说) 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

板书设计:

22、雾凇

奇观 水汽——遇冷——凝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提默生字。

二、指导背诵课文

课文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自由练习。

1、自由背诵,同位互相检查。

2、指名背诵。

三、造句练习

1、出示课后句子,指名读。

2、说说加点词的意思,比较它们的差别。

渐渐地:多表示程度和数量的逐步增减,一般多指随着时间而变化。 慢慢地:多指速度慢,行动迟缓。

3、练习造句

文献摘录:

雾凇:低温时过冷雾滴或水汽在树枝、电线等物体表面凝聚而形成的冰晶沉积物。常在严寒的雾天或相对湿度很大的雾天出现,一般呈白色或乳白色。过冷雾滴凝聚成的雾凇,常呈毛茸茸的针状,而水汽凝结形成的雾凇,常呈表面起伏不平的粒状。它们多附在物体的迎风面上,结构较松脆,受震动后易塌落,中国东北吉林市依山傍水,松花江从市内汩汩流过,每年进入腊月,十里长堤边的垂柳、青松常常结满厚厚的雾凇,当地人称之为树挂。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称为我国著名的自然奇观。当地常举办中国雾凇节,吸引了国内外数以万计的游客。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 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教学反思:作为一篇说明性的文章,重点介绍了雾凇的形成过程,如何让学生了解这个过程是重点也是难点,我通过反复指导学生朗读第二段帮助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完成了第二段的背诵任务,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3、春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常用词语。

教学过程:

一、 揭题、 读题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给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读读这些春联,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花园中。今天,咱们就一起到这座百花园中去畅游一番。来,让我们先高兴地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课文读正确,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第一段(第1节)写了春联的内容。

第二段(2~3节)写了春联的形式。

第三段(第4节)总结读春联是一种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观察字形。

2、师 讲解生字。

3、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

23、春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副对联。

2、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门很好的学问。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背诵春联。

教学难点:

理解春联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春联大家基本都见过,谁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春联告诉给大家呢?

2、同学知道的春联还真不少,那春联的内容到底有哪几个方面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课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内容

3、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用“——’画出春联,用‘“_”画出春联的内容。

4、谁来把你找到的描写春联有哪几方面内容的句子读一读。

5、我们一起把画出的句子读一读。

6、描绘美丽春光的是哪一副春联?

指名回答后出示: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7、谁来试着读读看。

8、从哪几个词中看出春光是美好的?(芳草绿 杏花红)

9、你能来读好它吗?

10、这么美的景色清同学们快速把它记在脑于里。(指名背)

11、接下去我们一起去看第二种内容的春联。

出示;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12、谁来试着读一读。

13、从这副春联中你看到了祖国什么样的景象?从哪几个词中看出? (千山秀 百业兴)你能带着你的这种感觉把这副春联读好吗?

这里的“神州”指的是什么?

14、谁来试着读好它。

15、快速把它记在脑子里。(指名背-- 齐背)

16、课文中还有两种内容的春联,大家一起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梅开春烂漫,竹报岁车安

17、下面请一、二组看上面一副春联,三、四组看下面一副春联同桌进行讨论。

出示: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这副春联讲的是书上哪方面的内容?

(2)从哪几个词中可以看出?

18、谁来讲讲你们的讨论结果?(教师可适当地点拨)

19、下面考一下大家的反映能力我说内容大家马上把相应的春联读出来。

20、看了这么多的春联后,请同学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春联的内容怎样? 板书;各种各样

21、引读:我们测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是?? 出示:“我们测览??百花园中”

三、精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春联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内容,还有一些特点呢?不信我们一起看课文。板书;特点

1、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在书中找出描写春联特点的句子。

2、指名交流。

3、对于对仗,大家一定不明白,那书中给我们举了个例子,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4、我们试着来读一读。

5、读了这副春联体有什么样的感觉?从哪几个词中可看出。(舒眉辞 开口贺) 适当点拨 辞:送走

6、书上是怎样把它分别对起来的?

7、请在前面几副春联中挑你最喜欢的一副,试着给它对对看?

8、引读:看了这几副春联,我们可以发现每副春联的上下联不仅??而且?? 这就是一开始所说的,春联是讲究对仗的。

板书:对仗

9、出示: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

( )细心揣摩体会,( )能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

(如果??就??,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10、齐读第二自然段。

11、看春联第二个特点前老师先读一下这几副春联,你们听听老师读的 时候有什么特点?

12、这就是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小黑板出示:抑扬顿挫和谐悦耳 齐读

13、谁能任选一副春联读出它这个特点。个别、集体

14、读了这么抑扬顿挫,和谐悦耳的春联,使我们感到了一种声律美。 板书:声律美

15、知道了春联的这两个特点后,我又要考考大家了。这里有几副春联的上联,请大家为它在后面找出正确的下联。

出示:载歌载舞庆新春 人新事新时代新

碧波跳红鲤 同心同德于四化

山美人美风光美 绿水跃白鲢

16、请同学找出背诵名联的有那些好处?指名读齐读

小结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春联的两个特点后,又将说什么呢?

四、精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

2、出示:开耷有益齐读卷有两种解释(1)试卷(2)书本 请为它选择正确的

解释。你能说说“开卷有益”是什么意思吗?

3 、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板书:值得一学

五、小结

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春联的内容以及特点,还告诉我们读春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让我们对春联有了许多了解、同学们,春节马上又要到了。你们千万二要忘了注意一下周围的春联哩!

板书设计:

内容 各种各样

23、春联 对仗

特点 值得一学

声律美

文献摘录:

春联及其他对联写作有如下要求:一、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二、对仗,即词性相同。上联某一处用了某一类词,下联某一处也要用同一类词。三、平仄相对。从句意上讲,用对有正对、反对、串对之分。正对,上下对主题、内容同一,意境也是一致的。反对,上下句内容相对或相反,用语是相对立的。串对,又叫流水对。上下句内容连贯,语气紧紧相接,次序不能倒置,全联贯通一气,势如流水。如“春种满田皆碧玉,秋收遍野尽黄金”。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布置学生搜集几副春联,布置时就考虑可能有的学生搜集的不是春联,而是其他的对联,所以给学生多讲了一些有关“对联”的知识,如对联包括:春联、祝寿联、新婚联、开业庆典联、挽联等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才分别行动,搜集春联。虽然讲了,有的学生仍然搜集的不是春联,希望学生今后在生活中能做个有心人,观察观察各家各户的对联。

习作6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的翅膀,为自己熟悉的卡通人物编个故事,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卡通人物,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再为他编个故事。

2、编故事的时候,语句要生动,内容要具体,把故事说清楚。

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的翅膀,为自己熟悉的卡通人物编个故事,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卡通人物,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再为他编个故事。

教学难点:

编故事的时候,语句要生动,内容要具体,把故事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卡通王国中,住着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它们变化万千妙无穷。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的到来。

2.指名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教师可展示图, (“齐天大圣”孙悟空、脚踏风火轮的哪吒、勇敢团结的葫芦娃、调皮的米老鼠??)

3.学生用热切的声音呼唤他们的名字。

二、讲故事

1.这些卡通人物,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些卡通人物的故事?

2.现在,放飞你自己的思绪,对这些卡通人物进行想象,了想到哪些与它们有关的故事?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小结。

3.(出示卡通人物:嘟嘟先生)这是我的作品《嘟嘟先生》鄙人公——嘟嘟先生。你们喜欢他吗?下面我就给你们讲个嘟嘟先生的故事。

教师读范文。

4.如果让一个个卡通人物在你的笔下诞生,你打算给他取个个什么名字? (评议:名字是否好听、有趣)

5.学生讲述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的故事。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

三、写作文

现在,让你写一篇关于卡通人物的习作,你准备写些什么?

学生静静地思考。

集体交流:帮助学生完成习作的构思。把你最想写的、自我认为可以写精彩的片段写下来。

四、交流学生习作片段

板书设计:

习作7

5.学写毛笔字。

本次练习书写的是竖心旁和火字旁,例字为“性”和“灶”学时,先指导学生书写竖心旁和火字旁。竖心旁和火字旁的写时要注意点的方向,把偏旁写得紧凑些,在此基础上,再练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真读短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补充短文缺的内容,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并读背有关名言警句,加深1 2.熟背八个词语。 3.照样子,练习写好带“广”的字。 4.口语交际:介绍现代兵器。 5.学写毛笔字:竖心旁和火字旁。 (教学时间)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导入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故事吗?读过哪些故昌 2.初读故事,了解大意: (1)出示短文内容:读读这个故事,你能把它读得正{顺吗? (2)指名读,评价。 (3)练习用简洁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再读故事,完成练习。 (1)学生默读故事,思考书后三个练习。 (2)小组交流。 (3)代表发言,组织评价。 4.拓展读背,加强积累。 (1)读读这些名言警句。 (2)交流读后感受。

(3)练习背诵。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导入激趣。 2.自由练读,读准字音。 3.指名读,相机纠正字音,引导学生把词语读通顺 4.齐读,边读边思:读懂了哪个词语的意思? 5.交流:肝胆相照:比喻以真心相见。开诚相见: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见相合。

6.多种形式练读,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7.熟读成诵。

8.拓展补充:你还知道相关的词语吗?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出示“庞、磨、府”三字,认读。

(2)指导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

(3)交流。

(4)指导广字头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广字的一横要些,竖撇则要写得长一点。

(5)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

4.反馈作业情况,教师小结。

四、教学第四题(做做说说)

1.导入激趣:同学们,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两军交再是昔日的短兵相接,而是变成了军事武器的交战。(板刮兵器)

2.指导复述:教师简要介绍核潜艇的有关知识,要求细听,并能抓住要点。

3.学生回顾要点,练习复述。

4.指名学生练说,引导评价。

5.师相机总结复述三要点:(1)能抓住讲话要点进矛 (2)复述要有条理。(3)复述时神态自然,表情大方。

6.小组内进行复述。

7.再指名复述,评价是否有进步。

8.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其他现代兵器吗?结合自己课习进行交流。

9.指名交流,听后评议:他(她)介绍得怎样?听了他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10.交流,小结。

11.布置课后作业:继续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准一次“现代兵器图文展”。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偏旁部首:竖心旁和火字旁,复习它们的名称

(2)指导书写:观察这两个偏旁部首书写的方法和注意点;教师范写,引导反复体会书写难点。

(3)教师小结。

3.练习。

学生对照范字进行练习描红和仿写。

4.反馈。

(1)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注意纠正个别学生不良的握笔姿势和书写习惯。

(2)投影出示学生作业,评价反馈,练习把字写得更好。精彩片段 (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尝试读、指名读、相互评价等方式把短文读通顺了,下面我们再来走进课文,深入地读,看看能不能读出一些新的体会?

(出示书后练习要求,学生采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

师:大家读得非常认真!谁来交流一下读书的体会?

生:我发现文中的“兴隆”和“红火”的意思很相近!

(其他同学纷纷赞同)

师:你是怎么读出这个发现的?

生:我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发现开头说:“由于他们卖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而结尾处说:“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终宣布破产。”两句话中的“兴隆”和“红火”都是讲他们的生意很好的意思,所以它们是近义词。

(师生不约而同地鼓掌)

师:(跷起大拇指)你能把文章的首尾对照起来理解词语,真会学习!谁也会这样学习的?来,谈谈你对文中“物美价廉”这个词

习作7

教学目标:

1.根据照片,写一篇短文,再现当时的情景。

2.也可以记录打动自己的生活中的某一场景,最好能配上图片,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重点:

根据照片,写一篇短文,再现当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

要把话说清楚,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据我观察,我们班的同学可真是生活的有心人,用文字或图片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了不少的生活笔记,真让人佩服!

二、说一说

1.创设情境:(出示林雨涵同学拍的照片)你们看,这是一组抓拍的镜头。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真实的情景?

2.小组同学选一照片,互相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3.教师小结:假如我们能把这些真实的情景和当时的想法用照片或文字记录下来,打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了。我们一定要养成写生活笔记的好习惯。

三、议一议

1.再出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哪些人、事、景、物给你留下最深的感受呢?(学生自由答)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请同学们把你感受最深的人、事、景讲给全班同学听听。其他同学可以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说清楚,能不能让人听明白进行补充、评议。四、写一写

1.把你感受最深的事、景写下来。

2.学生进行片段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一评

1.小组评析。

2.集体评析,投影仪出示图片。

板书设计:

生活笔记

教学反思:

练习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给题中的下联添字,再说说理由,并照样子对对子。

教学重点:

给题中的下联添字,再说说理由,并照样子对对子。

教学难点;

照样子对对子。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一)给下联补字

1、复习《春联》特点?(引导学生讨论春联在字词上对仗的特点)

2.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3.指导。

(1)理解书中的这副春联的意思。

(2)根据春联的特点,下联中该补的这个字有什么要求?(表示雨打在花朵上的一个动词)

(3)用“打”字为什么不好?(引导学生明白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推敲,尽量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4.练习。四人小组讨论,该补什么字?并说说理由。

5.反馈。

(1)各小组派代表交流讨

论情况,说说理由。

(2)比较各小组答案,看哪一组补得最好。

(3)教师小结。

(二)照样子对对子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出示例对:细雨对(和风)

(2)指名读,讨论例对是怎样对的?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对对子的方法:逐字分析,对填字。

(4)请学生说说“细雨”还可以怎么对。

(5)根据学生的答案和书上答案比较,哪个最好?为什么?

3.练习。

(1)学生根据上述对对子的方法,自己完成对对子练习,把答案写在括号里。

(2)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交流对对子答案,答案不惟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最答案。 板书设计: 练习7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背八个词语和三副春联。

2.写好钢笔字,注意横在中部要伸长。

教学重点:

读背八个词语和三副春联。

教学难点;

写好钢笔字,注意横在中部要伸长。

教学过程: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词语。(读读想想,准字音、想想意思。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字词可以查字典或老师)

(2)交流:你是怎么学习这些词语的,你学会了什么?

(3)教师根据交流情况引导点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能大说出词语的意思,理解上有难度的词语,教师进行讲解。

2.练习。

(1)学生自由读。

(2)启发学生想象这些词语所表现的景象。

(3)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

(二)教学三副春联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三副春联。

(2)指名试读,师生评议,相机纠正学生读错的字词。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

(4)讨论交流这三副春联的意思。

(5)在读这三副春联时,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想象春联所表现的美好春光。

3.练习。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教师讲解,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柔、奥、毕”这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和写字的要求。

(3)指导书写“柔”。

学生练习描写一个“柔”字。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奥”和“毕”。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围绕“怎样用好压岁钱”召开小小讨论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亮出来。 教学重点:

围绕“怎样用好压岁钱”召开小小讨论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亮出来。

教学难点;

想法新颖,说话语言流畅。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春节给压岁钱是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长辈们给你的压岁钱你会怎么使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召开一个小小的讨论会。

板书话题:用好压岁钱。

2.指导。

(1)回忆:往年过春节时长辈们给你的压岁钱你是怎么使用的?你觉得这样使用好吗?为什么?

(2)仔细观察图画,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处理压岁钱的?从画面中人物的神态想象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

(3)如果今年过年时,长辈再给你压岁钱,你会怎么处理?为什么?

(4)联系社会生活,讨论处理压岁钱最有益的方式。

(5)根据刚才的讨论,我们围绕“如何用好压岁钱”来进行说话练习,说的时候注意:按先摆观点,再说理由的顺序来讲。

3.练习。

(1)学生分组在小组内汇报讨论。

(2)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当众讲说。

(3)对讲说内容的不足之处,可以互相补充并发表白己的看法,被评议的同学也可说说自己的看法。

4.反馈。

(1)教师对讲说内容进行点评。

(2)鼓励学生今后正确使用压岁钱。

板书设计:

练习7

用好压岁钱

先摆观点,再说理由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学写毛笔字,写好立刀旁和右耳旁的字。

教学重点:

学写毛笔字,写好立刀旁和右耳旁的字。

教学难点;

掌握字形。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这节课,我们来学写立刀旁和右耳旁。

2.复习毛笔的执笔方法和写毛笔字的坐姿。

3.静态观察立刀旁和右耳旁的运笔方法。

(1)学生观察后交流两个偏旁的运笔方法。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

(4)学生观察“刚”与“部”的间架结构。

(5)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6)学生练习。

(7)师生评议、总结。

板书设计:

练习7

教学反思:

三个一教案

更多相关推荐: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集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集1绿叶的梦绿叶的梦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述的是作家葛翠琳对美好的童年生活的回忆文章字里行间都散发出大自然浓郁清新的气息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较少所以他们渴望走进大自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1虽然在课前我已经很认真的把教材解读了好几遍但是对这篇诗的教学还是无从下手在课前我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预习单的完成情况还是不错的现代诗的语言是含蓄的意象的很多时候诗中的词不能有一个确切的解释但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没有...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四观潮教学反思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在本学期的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特意选择了这篇课文进行教学重点讲...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光阴荏苒岁月轮回稍纵即逝这学期又过去了根据本学期的教材特点按照课程标准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反思1观潮观潮一课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沛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教学反思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学好各门功课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本学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课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坚持写日记二是爱护图书通过三年半的习惯篇的学习和平时习惯的培养学生已经...

苏教版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

课后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上习作4设计、案例、反思

习作4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象声词拟声词2让学生了解象声词的作用3结合具体语境用好象声词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语境用好象声词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一些表示声音的词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第七册语文备课教学大纲对本学期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这首诗歌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了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情景告诉了我们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少先队员植树造林改造自然地决心全文内容浅显首尾呼应语言富有感染力由于课文内容浅显本课教学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自读互读...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独坐敬亭山教学反思在教学独坐敬亭山这首古诗时我在学生介绍完李白的相关资料后又补充介绍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反思观潮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借助多媒体展现大潮体味它的壮观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真实画面会带给学生真切的感受学生的想象毕竟狭窄语言文字能不能在头...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