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论述题重点

时间:2024.5.2

1.甲状腺激素有何生理作用?分泌过多或过少对机体有什么影响?缺碘甲状腺为什么 会肿大?

甲状腺激素有甲状腺素即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两种,它们均是酪氨酸碘化物。

(一)对代谢的影响

1、能量代谢 甲状腺激素可提高机体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的耗氧量和产热量。故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因产热增多而喜凉怕热多汗,BMR超过正常值50%—100%;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则产热量减少,喜热畏寒,BMR低于正常值30%—45%。

2、物质代谢 因剂量不同和作用环节不同而比较复杂。

(1)糖代谢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小肠粘膜对糖的吸收,增强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故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但它又可加强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降低血糖。但总体是升糖作用大于降糖作用,故甲亢患者吃糖稍多,即可出现血糖升高,以至糖尿。

(2)蛋白质代谢 生理剂量时,可促进蛋白质合成,与机体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大剂量时(如甲亢),由于提高蛋白水解酶活性可促进蛋白质分解,特别是加速骨骼肌和骨的蛋白质分解,患者消瘦乏力、骨质疏松、血钙升高等。成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而肌肉无力,但组织间的粘蛋白增多,可结合大量的正离子和水分子,引起粘液性水肿,这是成人甲低的临床特征之一。

(3)脂肪代谢 既可促进其合成又可加速分解,但总体效应是促进分解大于合成,故甲低患者胆固醇常明显升高,易患动脉粥样硬化。

甲亢时,由于对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代谢增强,所以患者常感饥饿,食欲旺盛,且明显消瘦。

(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人类和哺乳动物,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激素,特别对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尤为重要。在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则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功能也受到一定影响,称呆小症 。

(三)其它作用

甲状腺激素可提高成人CNS的兴奋性。甲亢时,病人有烦燥不安、多言多动、喜怒无常、失眠多梦等症状;甲低病人则有言行迟纯、记忆减退、淡漠无情、少动思唾等表现。

甲状腺激素可使心跳加强加快,心输出量增加;使外周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故甲亢患者心动过速,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正常或稍低,脉压增大。

2.脑干内部结构

(1)脑干的灰质:脑干的灰质是机能相同的神经细胞集合成团状或柱状的神经核,断续的存在于白质之中,其多位于脑干背侧面。脑干中神经核主要分三种:①直接与第3~12对脑神经相连的,称脑神经核,如躯体、内脏感觉核,躯体、内脏运动核等②非脑神经核,指与脑神经无直接联系的核团,如薄束核、楔束核、红核、黑质等。③网状结构核团

(2)脑干的白质:主要位于脑干的腹侧部和中部,主要由上行和下行的神经传导束所组成,是大脑、小脑和脊髓相互联系的重要通路。上行传道书主要有脊髓丘脑束、内侧丘系、外侧丘系,脊髓小脑束等;下行传导束主要有皮质脑干束、皮质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

(3)脑干网状结构:在脑干中央区域,神经纤维纵横交叉,其间散步着大量大小不等的神经核,这一区域称为网状结构。外侧1/3区域,为网状结构的接受区,主要接受全身浅感觉及内脏感觉的传入信息;内侧2/3区域,为网状结构的效应区。

3. 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

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有外部作用于骨骼肌的力,即前负荷和后负荷,还有骨骼肌的内在功能状态—肌肉收缩能力三方面。这是因为肌肉收缩时因拉动负荷移动而对外做功。肌肉收缩需要克服的阻力称为负荷。前负荷是指肌肉在收缩之前已经存在与肌肉上的负荷。前负荷就定了肌肉在收缩之前的长度,及肌肉的初长度,因此前负荷与初长度都可用来描述肌肉在收缩前所处的状态。肌肉在开始收缩后才遇到的负荷称为后负荷。后负荷是肌肉收缩的阻力或做功对象。肌肉在存在后负荷的情况下总是张力增加在前,长度缩短在后。肌肉收缩能力是指肌肉本身与前负荷和后负荷无关的、决定收缩效能的内在特性,即肌肉内部的功能状态。肌肉收缩能力增强后,其收缩时产生的张力、缩短的程度。缩短的速度都会提高;肌肉收缩能力降低则向着反方向变化。

4.自主神经活动的规律或特点:(为论述题)

体内控制内脏器官运动的神经系统称为内脏运动神经(又称植物性神经)。它主要分布于由心肌、平滑肌、腺细胞所组成的内脏器官,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调节这些器官的活动。其机能特点:1、双重神经支配,多数内脏器官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神经支配。

2、内脏运动神经中枢具有紧张性活动,内脏神经中枢具有持续发放冲动的特性,内脏器官的机能状态常常取决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这两种神经发放冲动的程度。3、内脏运动神经的外周作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内脏传出神经有兴奋性的,也有抑制性的。4、内脏活动的相对独立性. 5、内脏运动神经主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6、内脏运动神经的递质及其受体主要递质有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的受体为M型受体和N型受体。

5.以疏松结缔组织为例说明结缔组织的特点。

疏松结缔组织是最典型的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 由少量、多种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广泛分布在全身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之间。 具有支持、连接、防御、保护和营养、修复的功能。疏松结缔组织是由细胞、纤维和基质三种成分组成的,细胞与纤维的含量较少,基质的含量较多。成纤维细胞:数目最多,胞体大,为多突的纺锤形或星形的细胞,细胞核呈规则的卵圆形,细胞轮廓不清。细胞质较多,微嗜碱性.电镜下: 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表明该细胞具有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功能。功能:合成、分泌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及基质。细胞间质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三种纤维和基质组成; 基质:是一种无定形胶状物质。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多糖和糖蛋白,还含有组织液.

6.什么上皮细胞表面有纤毛?怎样起保护作用?

细胞表面有纤毛的上皮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柱状上皮。纤毛常见于呼吸道、输卵管等腔面的纤毛上皮细胞的游离面,是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和胞质向外伸出的能摆动的细长突起,具有节律性摆动的功能,对上皮细胞起保护作用,例如,呼吸道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于纤毛的定向摆动,可把被吸入的灰尘和细菌排出;输卵管的纤毛摆动能推动受精卵向子宫移动等。

7.人类骨骼的组成和特点。

成人骨共有206块,形态多月,大小不同。一般可分为长骨(如股骨)、短骨(如腕骨)、扁骨(如肩胛骨)、不规则骨(如椎骨)四类。骨是由骨髓、骨质、骨膜以及神经、血管等部分构成。全身各骨借骨连接相连构成人体的支架称为骨骼。按照其所在的部位可分为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和四肢骨下肢骨62块、上肢骨64块。

8肌紧张产生的原理。

自然的牵张通常由身体的重力作用施加于肌肉,使其处于一种持续的轻度收缩状态,这种状态称肌紧张。肌紧张是在生理状态尤其是清醒状态时持续发生着的一个反射活动,是多突触反射。它实际上是由于地心引力缓慢而持续地轻度牵拉肌肉引起的牵张反射,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张力,并不引起关节的大幅度动作,故又称紧张性牵张反射。肌紧张是维持各种姿势、产生各种运动的基础。肌紧张收缩力量并不大,只是抵抗肌肉被牵拉,表现为同一肌肉的不同运动单位进行交替性的收缩,而不是同步收缩,因此不表现为明显的动作,并且能持久地进行而不发生疲劳。

9.各种突触抑制的常见部位与原理。

在脑和脊髓中抑制性信息的突触传递有两种形式: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

1)突触后抑制 在脑和脊髓中有大量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兴奋时其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该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主要打开后膜上的Cl-通道,Cl-内流,引起了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的超极化。神经元一旦发生了这种超极化的电位变化,膜电位离阈电位的距离加大,轴丘部位膜上的Na+通道打不开,不会再产生动作电位,表现为抑制。这就完成了抑制性信息在突触部位的传递。例如脊髓前角中的闰绍细胞

2)突触前抑制 突触前抑制是指通过某种机制使突触前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减少,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性突触电位幅度减小,不能打开Na+通道,神经元的轴丘部位不能产生动作电位,表现为抑制。这种抑制的本质是由于突触前末梢释放递质减少导致的,因此称为突触前抑制。它在中枢内广泛存在,尤其多见于感觉传入通路中,高位中枢的下行纤维膜上可与躯体感觉(或内脏感觉)第一级感觉神经元中枢支在脊髓或脑干中的末梢形成轴突-轴突式突触联系,可进行突触前抑制,使那些对生命活动无意义或意义不大的感觉信息抑制,不让其进入大脑皮层,对调节感觉传入活动有重要意义。

10.骨骼肌细胞主要结构特点。

在光学显微镜下,骨骼肌细胞(即骨骼肌纤维)呈深浅相同的横纹,所以骨骼肌又称横纹肌。肌纤维膜之内是一种红色并带粘滞的液体,称为肌浆。当中悬浮着细胞核、线粒体、肌红蛋白、脂肪、糖元、ATP及数以千计线状的蛋白丝,称作肌原纤维。肌原纤维内的肌节就是肌肉收缩的单位。电镜下,肌节主要由两种肌原纤维微丝组成,分别为肌动蛋白微丝和肌球蛋白微丝。每条肌球蛋白微丝由6条或更多的肌动蛋白微丝围绕。肌肉收缩即是由于肌动蛋白微丝在肌球蛋白微丝上滑动所致。肌质网:心肌和骨骼肌细胞中的一种特殊的内质网, 其功能是参与肌肉收缩活动。肌质网膜上的Ca2+ -ATP泵将细胞基质中的Ca2+ 泵入肌质网中储存起来, 使肌质网Ca2+ 的浓度比胞质溶胶高出几千倍。受到神经冲动刺激后, Ca2+ 释放出来,参与肌肉收缩的调节。


第二篇:人体解剖生理学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

1、人体解剖学的组成:大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

2

3、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4

5

6、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受控部分和控制部分。

7

二、判断

1、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T)

2、正常情况下体温总是维持在37℃左右,PH维持在7.4左右。(T)

3、正反馈和负反馈不具有双向性。(F)

4、自然调节特点:迅速、准确、时间短暂。(F)

5、人体解剖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基础。(T)

6、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F)

三、选择

1、下列哪项不属于控制系统(B)

A、反馈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非反馈控制系统 D、前馈控制系统

2、下列哪项不是神经调节的特点(C)

A、迅速 B、准确 C、持久 D、时间短暂

3、下列哪项是体液调节的特点(A)

A、缓慢 B、调节幅度小 C、不灵敏 D、局限

4、关于反射弧哪项是正确的(A)

A、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B、感受器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

C、效应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D、效应器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感受器

5、正常情况下体温总是控制在(C)

A、36℃ B 36.5℃ C、37℃ D、37.5℃

6、正常情况下人体PH维持在(B)

A、7.3 B、7.4 C、7.5 D、7.6

7、人体重量的 是体液(D)

A、70% B、50% C、40% D、60%

四、概念

1、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和生活活动规律的学科。

2、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的构成及其形态结构的科学。

3、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活动,这些功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以及这些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4、内环境: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5、稳态: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6、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

7、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8、体液调节:是机体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

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的受体,调节特定组织的功能。

四、问答题

1、人体方位确定的标准姿势是什么?

答: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2、生理功能调节的三种形式及其特点?

答:体液调节:缓慢、弥散、持久;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时间短暂;

自身调节:调节幅度小、不灵敏、局限。

3、常用于方位的术语。

答:第8页1——6点。

第二章 人体的基本组成

一、填空

1

2、人体的基本组成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四大组织。

3

4、被覆上皮分为以下六种: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

5

二、判断

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脂类、蛋白质及少量的糖类,这些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构成细胞膜。(T)

2、质膜的特性只具有流动性(F)

3、细胞核是细胞遗传、代谢、生长及繁殖的控制中心。(T)

4、细胞器中包含溶酶体(T)

5、根据核仁不能区别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F)

6、上皮组织简称上皮,主要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T)

7、根据细胞的层数及浅层细胞的形状可将被覆上皮分为5种。(F)

8、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为腺上皮。(T)

9、结缔组织包括4种类型。(T)

10、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T)

三、选择

1、细胞膜的性质(B)

A、特异性和选择性 B、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C、流动性和特异性 D、不对称性和选择性

2、下列不属于骨组织细胞的是(C)

A、骨祖细胞 B、骨细胞 C、骨骼肌 D、成骨细胞

3、人和动物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是(A)

A、细胞膜 B、细胞壁 C、核膜 D、以上都不是

4、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本质区别(A)

A、主动死亡,被动死亡 B、被动死亡,主动死亡

C、主动死亡,主动死亡 D、被动死亡,被动死亡

5、不属于结缔组织的作用的是(D)

A、支持 B、填充 C、修复 D、分泌

6、下列不属于广义的结缔组织的是(D)

A、固有结缔组织 B、骨和软骨 C、血液 D、血浆

7、下列属于变移上皮组织的是(A)

A、膀胱 B、胸膜 C、肠粘膜 D、口腔黏膜

8、肌组织按其结构和功能分为(C)

A、随意肌和不随意肌 B、横纹肌和竖纹肌

C、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D、横纹肌和平滑肌

9、髓鞘和神经膜呈节段性,相邻2段之间无髓鞘的狭窄处,称为(C)

A、节间体 B、神经胶质 C、郎飞结 D、尼氏体

10、神经细胞是神经组织的(B)单位。

A、结构和组织 B、结构和功能 C、化学和结构 D、组织和功能

四、概念

1、细胞周期:细胞经过生长和分裂完成增殖的全过程,称细胞增殖周期,简称细胞周期,或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终了所经历的全过程。

2、细胞的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腺上皮:主要行使分泌功能的上皮。

4、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索外包胶质细胞所构成,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5、肌组织:肌组织由肌细胞和细胞间少量的结缔组织组成。

6、细胞衰老也称细胞老化,是指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7、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

8、间皮:单层扁平上皮分布在胸膜、腹膜等处称为间皮。

9、腺: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的器官。

10、神经元: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感受刺激、传导冲动和整合信息的功能。神经元形态多样,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五、简答

1、简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和各个类型特点。

答:

2

人体解剖生理学习题

答: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

3、骨组织的细胞类型及功能

答:骨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

骨细胞:产生细胞间质,调节血钙浓度

成骨细胞:造骨

破骨细胞:溶解和吸收骨基质的作用

4、神经胶质细胞的特点。

答:特点:

? 有突起,但胞体不分树突和轴突。

? 无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 主要功能是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的作用。

? 具有分裂增殖能力。

第三章

一、填空

1、 被动转运分为单纯扩散和异化扩散。

2、

3、 入胞作用可分为三种主要形式,分别为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

4、

5、

6、 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构成。

7、

8、 相邻Z

二、判断

1、 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的是单纯扩散。(T)

2、 生理学上,通常把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为极化。(T)

3、 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钾离子的外流。(T)

4、 动作电位的特点是全或无及不可传播性。(F)

5、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传导时,细胞直径越大,动作电位传导越慢。(F)

6、 动作电位之所以能沿着细胞不衰减地传导的关键是因为形成了局部电流。(T)

7、 肌节是肌细胞的基本功能单位。(T)

8、 肌肉在舒张前所承受的负荷,称为前负荷。(F)

9、 前后两次刺激的间隔小于一次单收缩的收缩期成为完全强直收缩。(T)

三、选择

1、 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是(A)

A、被动转运 B、主动转运 C、入胞 D、出胞

2、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因为(D)

A、钠离子内流 B、钾离子内流 C、钠离子外流 D、钾离子外流

3、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又问原来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C)

A、极化 B、超极化 C、复极化 D、超射

4、钠离子通道的功能状态不包括(D)

A、静息态 B、激活态 C、失活态 D、活跃态

5、动作电位在髓神经纤维的传导方式为(B)

A、间断式传导 B、跳跃式传导 C、连续式传导 D、耦连式传导 细胞的基本功能

6、下列对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传导叙述正确的是(A)

A、细胞直径越大,动作电位传导越快。

B、细胞直径越大,动作电位传导越慢。

C、细胞直径越小,动作电位传导越快。

7、由3个亚单位T、I、和C组成的球形分子为(B)

A原肌球蛋白 B、肌钙蛋白 C、肌动蛋白 D、肌球蛋白

8、 肌肉收缩的力学表现不受以下那个因素影响(D)

A、前负荷 B、后负荷 C、肌肉的收缩能力 D肌肉细胞的兴奋性

四、概念

1、静息电位:在细胞没有受到外来刺激的情况下,所记录到的电位值为一负值,这提示安静状态下,在细胞的内外两侧存在着电位差,膜内电位低于膜外电位,这就是静息膜电位,简称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当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称动作电位。

3、阈电位:能引起动作电位的刺激一定是能够使细胞膜发生一定程度的初始去极化的刺激,只有当刺激所引起的细胞初始去极化程度达到某一临界膜电位即阈电位。

4、肌节:每两个相邻Z线之间的区域成为一个 肌节。

5、粗肌丝:是肌球蛋白分子的多聚体。

6、细肌丝:由3种蛋白构成,它们分别是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7、收缩蛋白: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成为收缩蛋白。

8、调节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又称为调节蛋白。

五、问答题

1、简单阐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

答: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由于细胞内液的钾离子浓度远远高于细胞外液,于是钾离子在化学驱动力的作用下顺化学梯度由膜内向膜外扩散,随着钾离子的不断外流,阻碍钾离子外流的电驱动力也不断增大,当促使钾离子外流的化学驱动力与阻碍钾离子外流的电驱动力达到平衡时,钾离子向细胞外的净扩散停止,这时膜两侧的电位差便稳定在一定水平,这就形成了静息电位。 少量钠离子通道开放 钠离子内流 局部电流 阈电位 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 再生式内流 AP上升支 钠离子内流停+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迅速外流AP下降支 激活钠离子-钾离子泵 钠离子泵出,钾离子泵回

2、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包括什么?说说它们的区别?

答:包括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

去极化:指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

复极化:指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又向原来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

超极化:指膜内电位向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

3、 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特征?

答:单向传递,时间延搁,易受环境因素和药物的影响。

第四章 运动系统与功能

一、填空

1、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

2、成人全身共有206块骨,分为躯干骨、颅骨、附肢骨三部分。

3、胸骨角可作为计数肋序数的标志。

4、肋包括肋骨和肋软骨。

5、髋骨、骶骨、尾骨连结构成骨盆。

6、骨骼肌一般由肌腹和肌腱组成。

7、躯干骨分为椎骨、肋和胸骨共51块。

二、判断

1、脑颅骨共有8块,其中成对的有顶骨和枕骨。(F)

2、滑模关节的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半月板、关节唇等。(T)

3、脊柱共有4个生理弯曲,分别是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T)

4、胸廓除有保护和支持功能外,主要参与消化吸收功能。(F)

5、上肢骨每侧31块,共62块。(F)

6、肌的外形多种多样,大致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横纹肌。(F)

7、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称浮肋。(T)

8、大腿肌是全身最长的肌。(F)

三、选择

1、骨连结中没有的结构是(B)

A、软骨 B、韧带和半月板 C、结缔组织 D、骨组织

2、椎骨在幼年时共有(C)块。

A、32 B、28 C、33 D、60

3、下肢骨共有(C)块。

A、65 B、66 C、62 D、63

4、(D)位于大腿,是人体最长和最结实的长骨。

A、胫骨 B、腓骨 C、髂骨 D、股骨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B、颅骨共有23块,其中面颅骨15块。

C、躯干骨的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骨连结形成脊柱。

D、胸骨包括胸骨柄和胸骨体两部分。

四、概念

1、骨连结: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形成骨连结。

2、隆椎:第七颈椎的形态、大小与胸椎相似,棘突长,末端不分叉,易在皮下触及,又名隆椎。

3、骨骼肌:运动系统中的肌均属横纹肌,又称骨骼肌。

4、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结处形成微向前凸的角,称为胸骨角。

5、软骨结合:两骨间借软骨相连结,称软骨结合。

6、膈:膈为向下膨隆呈穹窿状的扁薄阔肌,位于胸腹腔之间,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

五、问答题

1、请简述膈的三孔分别是什么?

答:1)、主动脉裂孔

2)、食管裂孔

3)、腔静脉孔

2、什么是运动系统的基本功能?

答:运动系统不仅构成人体的基本骨架,还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各种运动,而且还对身

体起着重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第五章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一、填空:

1.血液是存在于心血管系统内的流体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2.血浆渗透压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

3.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这两项。

4.白细胞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噬碱性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五种。

5.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35~7.45)。

6.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部分组成。

7.生理性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时相。

8.血型抗体有(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两类。

二、判断:()内为正确

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血浆中溶质颗粒的数目。(对)

2.正常人血浆的PH值为7.45~7.65。(错)

3.白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错)

4.等张溶液必定是等渗溶液,等渗溶液不一定是等张溶液。(对)

5.血小板无细胞核,但有完整的细胞膜。(对)

6.血浆中的主要缓冲对是Na2HPO4/NaH2Po4。(错)

7.血型抗原和血型抗体又分别被称为凝集原和凝集素。(对)

8.人类的血型遗传是由9号染色体上的ABO三个等位基因所控制。(对)

9.A和B属于隐形基因,O属于显性基因。错

10.O型血的人称为“万能供血者”,AB型血的人称为“万能受血者”。(错)

三、选择:

1、正常人血液的PH值为(A)

A 7.35~7.45 B 7.25~7.35 C 7.55~7.65 D 不确定

2、无细胞核、体积很小、直径为7~8微米、形如双凹愿碟状的血细胞为(B)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血小板 D 淋巴细胞

3、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为(D)

A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B NaHPO4/NaH2PO4 C KHPO4/KH2PO4 D NaHCO3/H2CO3

4、有吞噬活性,能吞噬侵入的细菌、病毒、寄生虫、抗原抗体复合物及坏死的组织碎片的一类白细胞为(A)

A 中性粒细胞 B 嗜酸性粒细胞 C 嗜碱性粒细胞 D 淋巴细胞

5、细胞免疫主要由淋巴(C)细胞实现的。

A B B C C T D P

6、下列哪个不属于红细胞的生理特性(D)

A 可塑变形性 B 渗透脆性 C 悬浮稳定性 D 趋化性

7、表现型为AB型的父母不能生下表现型为(C)子女

A A型 B B型 C O型 D A、B、C皆不能

四、名词解释:

1.血液:是存在于心血管系统内的流体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2.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百分比称血细胞比容。、

3.量:是指全身血液的总量。

4.等渗溶液:以人体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与此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等渗溶液。

5.等张溶液:一般吧能够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的形态和大小的溶液称为等张溶液。

6.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

7.生理性止血:小血管破损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数分钟后即可自行停止,称为生理性止血。

8.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9.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

10.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五、简答题

1.简述人体血液的生理功能

答:1、运输功能。2、缓冲功能。3、参与体温的维持。4、免疫防御功能。5、在生理止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简述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答:1、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2、参与血液凝固。3、促进生理性止血。

3.图示生理性止血的过程

答案见书P85

4.简述红细胞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答:正常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体积很小,直径7-8微米,形如双凹圆碟状。

生理特性:1、可塑变形性。2、渗透脆性。3、悬浮稳定性。

第六章 循环系统

一。填空题

1。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是人体内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

2。心避由(心内膜),(心肌)和(心外膜)3层构成。

3。心内腔被分为(右心室),(右心房),(左心房),(左心室)4个腔。

4。心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5。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自性)和(收缩性)四种生理特性。

6。从微动脉到微静脉的三条通路:(迂回通路),(直接通路)和(动-静脉短路)。

7。支配心脏传出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

二。判断题

1。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 截面的血流量称为血压。(错)

2。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对)

3、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或称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和微静脉七部分组成。(对)

4、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对)

5、液体通过毛细血管壁的滤过和重吸收取决于毛细血管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液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对)

6、毛细血管压和组织液渗透压是促使液体由毛细血管内向血管外的生成力量。(错)

7、组织液和毛细淋巴管内淋巴液的压力差是组织液进入淋巴管的阻力。(错)

8、我国健康年轻人安静状态时的平均动脉压为90mmHg(错)

9、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成为心脏活动周期。(对)

10、静脉分肺循环静脉和体循环静脉。(对)

三、选择题

1、健康成年人静息状态下心率每分钟(C)次

A74 B76 C75 D78

2、下列哪个不是液体通过毛细血管壁的过滤和重吸收的决定因素(D)

A毛细血管压 B组织液静水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 D有效过滤压

3、冠脉循环特点正确的是(B)

A血流量小 B途径短、血流快 C血压较低 D平静时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很小

4、下列是支配心脏传出神经的为(A)

A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 B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

C心交感神经和减压神经 D迷走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5。下列不属于从微动脉到微静脉通路的是(D)

A。迂回通路 B。直接通路 C。动-静脉通路 D。后微动脉通路

6。血流量取决与器官动脉压和静脉压之间压力差,器官血流量,器官结构和(C)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血管分布 D。肺循环

7。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呀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底值称为(B)

A。收缩压 B。舒张压 C。脉压 D。血压

8。正常心脏可以听见机关心音(B)

A。3 B。4 C。5 D。6

9。心脏每分钟能射出的最大输血量称为(A)

A。最大输出量 B。射心量 C。博出量 D。血流量

10。我过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收缩的范围是(B)

A。60-80mmHg B。100-120mmHg C。30-40mmHg D。60-100mmHg

四、概念

1、体循环(大循环):血液往返于心和全身各部之间的循环路径。

2、窦房结:是心节律性活动的起搏点,位于上腔静脉口附近右心房壁的心外膜下。

3、搏出量:一次心跳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成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

4、自动节律性:心肌组织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成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

5、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成为血流量。

6、血流阻力: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称为血流阻力。

7、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内的侧压力,也即压强。

8、动脉血压:通常指主动脉压力,即主动脉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管壁的侧压力。

9、收缩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的中期达到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值为收缩压。

10、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值称为舒张压。

五、问答

1、循环系统的功能?

答:1)、物质运输:将营养物质、O2、激素运送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并将CO2和其他废物运往肺、肾和皮肤排出体外。

2)、参与造血和机体的免疫。

3)、调节心血管活动、调节呼吸、泌尿、水盐代谢等功能。

2、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

答:压力感受性反射在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血管阻力、血量等发生突然变化的情况下,对动脉血压进行快速调节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使动脉血压不致发生过分的波动,因此在生理学中将动脉压力感受器的传人神经称为缓冲神经。

3、简述从微动脉到微静脉的三条通路?

答:1)、迂回通路: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毛细 血管血括约肌和真毛细血管网后汇集到微静脉,这条通路为迂回通路。

2)、直捷通路: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和通血毛细血管进入微静脉的通路。

3)、动-静脉短路:血液从微动脉经动-静脉吻合支直接回到微静脉,此通路称为动-静脉短路。

4、 简述冠脉循环的特点?

答:1)、血流量大

2)、途径短、血流快

3)、血压较高

4)、平静时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很大

5)、血流量随心动周期波动

第七章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 填空、

1、

2、

3、

4、

5、

6、

7、

8、 呼吸系统由 和 两部分组成。 呼吸道包括 、 、 、 和 。 肺分为左右两叶,左肺 叶,右肺 叶。 呼吸运动形式: 、 、 和 。 气体交换包括 和 。 基本呼吸节律起源于 。、 呼吸运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 。 肺牵张反射包括肺 和 。

二、 判断

1、

2、

3、 肺是由肺实质和肺间质组成。( ) 喉只是发音的器官。( ) 右支气管较左支气管短粗而陡直,所以气管异物多坠入右侧。

( )

4、

5、

6、 肺具有两套血管系统,一是功能血管,二是营养血管。( ) 平静呼吸中的呼气和吸气均为主动过程。( ) 纵隔是一侧纵隔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 )

7、

8、

9、

在呼吸过程中,肺内压呈现不规律变化。( ) 喷嚏反射的感受器位于喉、气管和支气管的粘膜。( ) 肺泡与血液之间所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组织换气。( )

10、 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泡腔,称为肺泡无效腔。( )

三、 选择

1、 下列不属于呼吸运动形式的是( )

A、平静呼吸 B、用力呼吸 C、胸式呼吸 D、肺式呼吸

2、100ml的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气是称为( )

A、Hb的氧容量 B、Hb的氧含量 C、Hb的氧饱和度

D、Hb的血氧含量

3、下列不属于上呼吸道的是( )

A、鼻 B、咽 C、气管 D、喉

4、下列不属于人工呼吸方法的是( )

A、人工呼吸机 B、按压腹部 C、口对口人工呼吸

D、节律性的挤压胸廓

5、下列不属于鼻的组成的是( )

A、外鼻 B、鼻腔 C、鼻旁窦 D、内鼻

6、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称为( )

A、呼吸 B、呼吸运动 C、吸气 D、换气

7、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为( )

A、` 深吸气量 B、 潮气量 C、补吸气量 D、用力吸气量

8、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为( )

A`、 深呼气量 B、补呼气量 C、 潮气量 D、用力呼气量 9 、 最大呼气末尚存留在肺内不能再呼出的气量为()

A 、 呼气储备量 B、用力呼气量 C、功能残气量 D、残气量

10、 尽力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为( )

A 、 用力肺活量 B、 用力呼气量 C、呼气储备量 D、潮气量

四、概念

1)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2)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3)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4) 用力肺活量:尽力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5)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的气体体交换过程

6)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7)血红蛋白的氧含量: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气量

8)呼吸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

9)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10)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萎陷所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呼气兴奋的反射性呼吸变化

五、问答

1、胸膜腔特点是什么?

答:1)、左右各一,互不相通; 2)、有少量浆液 3)、呈负压

2、呼吸运动形式有哪些?

答:1)、平静呼吸 2)、用力呼吸 3)、胸式呼吸 4)、腹式呼吸

3、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是什么?

1)、PH和PCO2的影响 2)、温度的影响 3)、2,3-二磷酸甘油酸 4)、一氧化碳的影响 4)、其他影响

4、呼吸道的特点?

答:1)、全部由骨或软骨构成支架。

2)、有丰富的血管和腺体,对吸入的空气起加温、加湿的作用。

第八章 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1.消化:摄入的食物在消化道内被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与消化液混合并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吸收:食物消化分解后的小分子物质连同食物中的无机盐、水和维生素一起通过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液循环的过程。

3.慢波电位:在静息电位基础上自发产生的节律性的去极化电位波动也称基本电节律。

4.咀嚼:口腔各咀嚼肌按一定的顺序收缩的复杂的动作。

5.容忍性舒张: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刺激口咽、食管处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的胃体和胃底部肌肉的舒张。

6.胃排空:胃内容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7.分节运动: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

8.化学性消化:由消化腺分泌的各种消化酶将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9.腹膜腔:脏腹膜和壁腹膜相互移行,共同围成一个潜在性腔隙。

二、填空。

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

2.乳牙共颗。

3.较大的3对唾液腺的名称分别是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其中最大的唾液腺为腮腺。

4.

5.

6.小肠运动的主要形式有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和蠕动

三、判断题。

1.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为口腔、咽、喉、食管、胃、小肠和大肠。(F)

2.上消化道是指口腔到十二指肠的一段。(T)

3.胃是消化管膨大成囊状的部分,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T)

4.胰液分泌受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双重控制而以神经调节为主。(F)

5.小肠的吸收中,果糖的吸收过程与葡萄糖相同,都是主动转运的方式。(F)

6.肠一胃反射可促进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F)

7.头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酸度较高且酶含量高。(T)

8.脂肪和盐酸均能抑制胃液分泌。(T)

9.腮腺是最大的一对唾液腺。( T)

四、选择题。

1.下列哪个部位不属于小肠?(B)

A.空肠 B.盲肠 C.回肠 D.十二指肠

2.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A)

A.肝小叶 B.肝血窦 C.胆小管 D.肝板

3.维生素B12在(C)被吸收。

A.十二指肠 B.空肠 C.回肠 D.结肠

4.Ca的吸收部位主要在(A)

A.十二指肠 B.空肠 C.回肠 D.结肠

5.上消化管是(C)以上的消化管。

A.食管 B.胃 C.十二指肠 D.小肠

6.胃排空的动力是(A)

A.胃的运动 B.幽门括约肌的活动 C.促胃液素的作用 D.胃内容物的体积

7.水分及营养成分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C)

A.十二指肠 B.胃 C.小肠 D.大肠

8.下列哪个部位不属于大肠(D)

A.盲肠 B.阑尾 C.结肠 D.回肠

9.(A)是人体最大,血管极为丰富的实质性器官。

A.肝 B.胰 C.胃 D.腹膜

10.唾液腺不包括(B)

A.腮腺 B.胰 C.下颌下腺 D.舌下腺

五、简答题。

1.简述消化期胃液分泌的特点?

答:头期特点:分泌量多,酸度及胃蛋白酶原的含量都很高,消化力强,延续时间长。胃期特点:分泌量最多,酸度高,但消化力比头期弱。肠期特点:分泌量少,酸度和胃蛋白酶原的含量低。

2.简述胆汁中胆盐的作用。

答1作为乳化剂参与脂肪的吸收和消化2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3运输脂肪分解产物4中和部分胃酸5促进胆汁的自身分泌,胆盐的肠一肝循环。

3.消化系统分哪几部位,其中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分别是哪些部位?

答: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上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下消化道: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4.胰液的成分及作用是什么?

答:胰液是作用最全面、最强的消化液,其成分有HCO3-,中和胃酸为消化酶提供弱碱性环境;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消除相应的食物。

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一、填空

1、 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

2、 机体的能量来源(糖)(脂肪)(蛋白质)

3、 体温包括(表层温度)和(体核温度)

4、 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主要以(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的散热方式

散热。而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以(蒸发散热)方式温度散热。

5、 温度感受器分为(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温度感受器)。

6、 体温调节方式包括(行为性体温调节)(自律性体温调节)。

7、 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下丘脑)。

8、 机体能量的摄入与能量的释放是(相等的)。

9、 (肝脏)(大脑)是基础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

10、 体温是指机体具有一定的(温度)。

二、判断

1、 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与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和氨基酸。(F)

2、 机体能量的摄入与能量的释放是相等的。(T)

3、 呼吸商是指一定时间内机体的二氧化碳产量与耗氧量的比值。(T)

4、 一般来说,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可升高10%。(F)

5、 肝脏、大脑是基础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T)

6、 机体产热只受神经调节。(F)

7、 皮肤是主要散热部位。(T)

8、 体温包括表层温度和体核温度。(T)

9、 汗液由汗腺细胞主动分泌。(T)

10、 中枢温度感受器主要分布在下丘脑。(T)

三、选择

1、 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不包括以下哪个(C)

A、糖 B、蛋白质 C、核酸 D、脂肪

2、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时其能量(A)

A保持不变 B一定变 C可能变 D以上都不对

3、食物的热价分为(D)

A物理热价 B生物热价 C化学热价 D、A和B均正确

4、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有(D)

A肌肉和精神活动 B环境温度 C食物的特殊动效应 D以上都正确

5、当环境温度等于甚至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通过(C)散热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蒸发散热 D对流散热

6、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在(A)

A下丘脑 B脊髓 C延髓 D脑干

四、概念

1、 基础代谢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2、 能量代谢测定:是指测定机体单位时间所消耗的能量。

3、 食物的热价:将1g食物分解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4、 呼吸商:是一定时间内机体的二氧化碳产量与耗量的比值。

5、 直接测热法:是测定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向外界环境发散的总热量。

第十章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1、肾小球滤过是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透过肾小囊的囊腔形成超滤液的过程。

2、肾小球滤过率是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肾小球滤过率。

3、 滤过分数是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4、有效滤过压: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

5、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浆葡萄糖(血糖)浓度.

6、血管升压素:又称为抗利素是由九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肽,是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

核的神经元分泌的一种激素。

二、填空

1

2、泌尿小管由肾单位和集合管系组成。

3

4

5

6

7、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8

9、肾糖阈的正常值为180mg/100ml。

10

11

三、选择

1、下面不属于泌尿系统的组成部分是(C)

A、肾 B、输尿管 C、肾小管 D、膀胱

2、下面的部分属于肾单位的组成部分是(A)

A、肾小体 B、血管 C、输尿管 D、膀胱

3、下面是肾小体的组成部分的是(B)

A、肾小管 B、肾小球 C、集合管 D、膀胱

4、不属于滤过膜的部分为(D)

A、毛细血管有孔内皮 B、血管球基膜

C、足细胞裂孔膜 D、肾小球毛细血管

5、膀胱(C)

A、可分为底、体、颈三部分 B、其最下部为膀胱底

C、底的内面有膀胱三角 D、尖的下端有尿道内口

6、下面哪个器官中的组成部分有肾小囊(A)

A、肾小体 B、肾小球 C、肾小管 D、集合管

7、肾属于哪个系统的组成部分(B)

A、消化系统 B、泌尿系统 C、呼吸系统 D、内分泌系统

8、滤过分数与下面哪个值无关(A)

A、膀胱大小 B、时间 C、肾小球滤过率 D、肾血浆流量

9、尿液是哪个器官生成的(B)

A、肝脏 B、肾脏 C、膀胱 D、胆囊

10、下面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的是(D)

A、肾 B、输尿管 C、膀胱 D、肾单位

四、判断

1、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与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机制有关。(√)

2、水的重吸收主要受ADH(抗利尿激素),而Na+主要受醛固酮的调节。(√)

3、髓袢是形成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重要结构,髓袢越长髓质渗透浓度梯度越高。(√)

4、肾交感神经兴奋通过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影响尿液生成。(√)

5、水利尿是大量饮用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

6、肾上腺素、前列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直接刺激颗粒细胞,导致肾素释放量增加。(√)

7、心房钠尿肽的作用是使血管平滑肌舒张,促进肾脏排钠排水.(√)

五、问答题

1、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答: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组成。

主要功能: 排出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简述滤过膜的结构及其功能?

答:(1)、中层为基膜,是由水和凝胶构成的微纤维网结构,是滤过膜的主要滤过屏障。

(2)、内层是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它可防止血细胞通过,但对血浆蛋白的滤过可能不起作用

(3)、外层是肾小囊的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具有足突,相互交错的足突之间形成滤过裂隙裂。隙上有一层滤过裂隙膜,膜上有直径4-14nm的裂隙孔,是滤过的最后一道屏障

3、影响肾髓质渗透浓度梯度形成的因素

答: (1)、 髓袢的正常结构

(2)、 髓袢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

(3)、 血液尿素浓度

4、简述膀胱三角的位置?

答:膀胱三角是膀胱底内面,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此处膀胱粘膜与肌层紧密连接,缺少粘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第十一章 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一、名词解释

1、 感受器: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刺激的结构或装置。

2、 换能作用:把各种刺激能量转变为相应的传入神经末梢或特殊感受细胞的电反应再进一

步诱发传入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

3、 感觉阈值:引起某种感觉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

4、 生理盲点: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向视觉中枢传递的出现眼球部位,无感光细胞,故视

野上呈现为固有暗区。

5、 眼震颤:躯体旋转运动时所伴随出现的眼球的特殊运动。

6、 听阈:声波振动频率一定时,刚好能引起听觉的最小振动强度。

二、填空

1

2

3、眼内腔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

4

5

6、听小骨共有三块,锤骨、钻骨和镫骨。

三、选择

1、下列哪一项不是感受器所接受刺激的性质分类出的感受器(D)

A、光感受器 B、机械感受器 C、温度感受器 D、本体感受器

2、人眼适宜的刺激波长是(B)电磁波

A、370——750nm B、380——760nm C、360——740nm D、350——750nm

3、眼球壁外层前(C)为透明角膜。

A、5/6 B、1/2 C、1/6 D、1/3

4、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在(A)HZ

A、16——20000 B、16——2000 C、14——20000 D、14——2000

5、骨膜呈(D)形

A、圆形 B、漏斗形 C、蝶形 D、椭圆形

6、人的晕车晕船是由(A)神经性反应所造成的。

A、前庭自主 B、延髓 C、下丘脑 D、耳蜗神经

7、不属于眼附属器的(D)

A、眼睑 B、泪器 C、眼外肌 D、眼球

四、判断

1、根据感受器的分布部位可分为内感受器和外感受器。(√)

2、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鼓室。(×)

3、长期摄入维生素D不足引起夜盲症。(×)

4、听骨链中杠杆长臂和短臂之比约为1.5:1。(×)

5、人耳感受的振动频率在16——20000HZ。(√)

6、当动毛和静毛处于自然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着约-80mv的静息电位。(√)

7、三个半规管各处于一个平面上,这三个平面又互相垂直。(√)

8、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用不同颜色的目标物测得视野,白色最大。(√)

9、视锥细胞主要功能特点是辨别颜色。(√)

10、人眼一般可在光谱上区分出白、橙、红、黄、青、绿、蓝、紫八种主要颜色。(×)

五、问答题

1、眼球壁由几层组成?分别是什么?并简述各层组成?

答:三层分别是外层、中层和内层。

外层由角膜和巩膜组成

中层包括虹膜、睫膜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内层为视网膜位于中膜内面。依其构造及附着部位不同分为视部、睫状体部和虹膜部。

2、感受器有几种分类方法?各是什么?各包括什么?

答:两种分类

根据感受器分布部位,分为内感受器和外感受器。内感受器又分为内脏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

根据感受器所接受刺激的性质可分为光感受器、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

3、简述内耳的功能

答:内耳又称迷路,由耳蜗和前庭器官组成

其功能为:

(1)传音功能:将前庭窗(软圆窗)所受到的声音刺激转变为耳蜗基底膜的振动。

(2)感音功能:把传到基底膜上的机械振动变成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

(3)前庭器官与平衡感觉有关。

一、名词解释

1、灰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部位。

2、白质 :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纤维的集聚。

3、突触: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

4、突触传递是指突触前神经元的信号经过突触,传递给突触后细胞的过程。

5、单向传递是指兴奋只能从突触前神经元向突触后神经元传递,而不是逆向传递

6、牵张反射: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伸长时,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同一肌肉收缩。

7、血——脑屏障:是指血流与脑和脊髓组织之间存在一个不同于其它器官的调节物质交换的结构 。

8、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或兴奋称为神经冲动。

二、填空

1个部分。

2

3、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4

5、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6、脊神经共对,包括颈神经对,胸神经对,腰神经对,尾神经1对。

7、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组成。

三、选择

1、下面不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B)

A、脑神经 B、脊髓 C、脊神经 D、内脏神经

2、下面不属于脑干的是(A)

A、间脑 B、中脑 C、脑桥 D、延髓

3、白质是由(A)组成

A、神经纤维 B神经元胞体 C、中枢神经 D、脊神经

4、下面不是神经元的组成的是(D)

A、树突 B、轴突 C、胞体 D、胞质

5、脊神经共有(A)对。

A、31 B、21 C、23 D、32

四、判断

1、灰质由神经元胞体汇集组成,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

2、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3、脑位于颅腔内,可分为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5个部分。(√)

4、间脑的内腔称第三脑室。(√)

5、背侧丘脑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

6、由于听觉经双侧外侧丘系传导,外侧丘系损伤不影响听觉(或影响轻微)。(√)

7、脑神经共12对,每对脑神经所含的纤维成分不一,性质也不同。(√)

8、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

9、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这种现象称为递质共存。(√)

10、兴奋通过中枢部分是比较缓慢,这一现象称为中枢延搁。(√)

五、问答题

1、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答:(1)、维持身体平衡

(2)、调节肌紧张

(3)、协调随意运动

2、神经元的一般功能

答: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组成。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是主要接受信息

的部位,神经纤维是神经元向其他神经元、肌肉和腺体传递神经冲动的部分。

3、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答:1)生理完整性

2)双向传导

3)绝缘性

4)相对不疲劳性

4、神经递质和受体的一般特性

答:1)、神经递质及其分类:神经递质可按分子大小、作用方式分为两大类,即小分

子快速作用递质和神经肽慢速作用递质

2)、递质的共存: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这种现象称为递

质共存。

3)、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一)

[Al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下列各骨中,不属于长骨

A.股骨

B.肋骨

C.跖骨

D.指骨

E.肋骨

2.下列各骨中,不属于规则骨

A.蝶骨

B.上颌骨

C.筛骨

D.椎骨

E.跟骨

3.根据解剖方位,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面

A.点状面、水平面和横切面

B.点状面、冠状面和额状面

C.水平面、横切面和冠状面

D. 点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

E.以上都不是

4.关于肋的组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真肋:1—7肋,假肋:8—12肋

B.真肋:1—5肋,假肋:6—10肋;浮肋:11—12肋

C.真肋:1—8肋,假肋:9—12肋;

D.真肋:1—7肋,假肋:8—10肋;浮肋:11—12肋

E.以上都不是

5.骨性鼻中隔的构成

A.鼻骨和筛骨

B.犁骨和筛骨垂直板

C.额骨和犁骨

D.泪骨和筛骨

E.蝶骨和筛骨

6.眼眶内侧壁主要由下列骨组成

A.上颌骨、泪骨、筛骨和蝶骨体

B.鼻骨、泪骨、蝶骨小翼和筛骨

C.蝶骨大冀、额骨、筛骨、蝶骨小翼

D.蝶骨大冀、额骨、颞骨和鼻骨

E.以上都不是

7.肩关节脱位常见的方位是

A.上方

B.后方

C.前上方

D.前下方

E.后上方

8.骨盆

A.由骶骨和两侧的髋骨构成

B.正常位置为两侧髂前上棘和两侧耻骨结节同在一个水平面上

C.借界线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

D.骨盆上口呈水平位

E.上、下口都是前后径大于横径

9.髋关节脱位常见的方位是

A.前方

B.上方

C.内侧

D.外侧

E.后下方

10.膝关节

A.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B.关节面由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构成

C.关节囊包裹着髌骨

D.滑膜层包裹着关节囊内的所有结构

B.关节腔被完全分隔为上、下、内侧、外侧四个腔

11.如肩胛骨固定,一侧斜方肌收缩

A.使颈向同侧屈,脸转向同侧

B.使颈向对侧屈,脸转向对侧

C.使颈向对侧屈,脸转向同侧

D.使颈向同侧屈,脸转向对侧

E.使头后仰

12.膈

A.起自胸廓下口的周缘

B.整块肌同在一个水平面上

C.是重要呼吸肌

D.上面全被胸膜覆盖

E.下面全被腹膜覆盖

13.关由内脏,错误的为

A.包括消化器,呼吸器、泌尿器和生殖器四大系统

B.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代谢和繁殖后代

C.内脏各系统均借孔、道与外界相通

D.除结构和功能上的共同性之外,内脏在发生过程中,彼此没有任何关系 E.它们大部分位于胸、腹、盆腔内

14.不是舌下面的结构

A.舌系带

B.伞襞

C.舌下肉阜

D.舌下襞

E.舌盲孔

15.消化腺包括

A.肝、脾、大唾液腺

B.肝、胰、胆囊

C.肝、胰、腭扁桃体

D.肝、胰、脾、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

E.肝、胰、大唾液腺、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

16.大肠中最短的一段是

A.盲肠

B.直肠

C.升结肠

D.横结肠

E.降结肠

17.上呼吸道最狭窄处是

A.鼻后孔

B.喉口

C.前庭裂

D。声门裂

E.喉与气管交界处

18.肾

A.属腹膜外位器官

B.男性略大于女性

C.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

D.肾门向内续于肾窦

E.上述全部正确

19.前列腺的位置与毗邻

A.位于膀胱和尿生殖膈之间

B.前面距耻骨联合后面约2厘米,二者间有阴部静脉丛等

C.后面与直肠毗邻,故活体通过直脂指诊可触及

D.底与精囊腺,输精管壶腹相接触

E.以上均对

20.卵巢的固定结构

A.卵巢悬韧带

B.卵巢固有韧带

C.输卵管卵巢伞

D.卵巢系膜

E.上述全是

21.脉管系的组成

A.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B.由血管和淋巴系组成

C.由心、动脉、静脉和淋巴管组成

D.由心血管系和淋巴系组成

E.以上都错

22. 视神经

A.外包三层膜,是为相应脑膜的延续

B.经视神经交叉孔入颅中窝

C.两视网膜颞侧的纤维交叉

D.完全受损、伤侧全盲并且瞳孔对光反射均消失

E.以上均错

23.脾静脉

A.合成后经胃脾韧带离开脾门

B.在网膜囊内向右行

C.经胰体前面

D.伴行于脾动脉上方

E.在胰头后方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

[B1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 左房室口周围

B.右房室口周围

C.右室流出道口周围

D.左室流出道口周围

E.右心房的最下部,卵圆窝的右下方

24.三尖瓣位于

25.二尖瓣位于

26.主动脉瓣位于

27.下腔静脉瓣位于

A.听小骨

B.前庭

C.耳蜗

D.中耳

E.外耳

28.将声波的振动传人内耳

29.为听觉感受器所在处

[A2型题]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30.患者,女,29岁。车祸挤压左胸背部,急诊人院。X线检查:左胸第7肋骨折,断端刺入胸膛,皮下有气体,左肺上叶明显塌陷,左肋膈隐窝变钝,诊断为离压性气胸,血胸拟以粗针头插入胸膜腔抽液,错误为

A.进针依次穿过皮肤、浅筋膜、肌层、胸内筋膜、肋胸膜创达胸膜腔

B.排气在2、3肋间隙进针

C.抽液应在第2或第三肋间隙进针

D.抽液应在左腋中线与左腋后线之间的第8或第9肋间隙的下缘进针 E.在第8或第9肋的上缘进针

答案:

1.E 2.E 3.D 4.D 5.B 6.A 7.D

8.C 9.E 10.A 11.D 12.C 13.D 14.E

15.E 16.A 17.D 18.E 19.E 20.E 21.D

22.A 23. E 24.B 25.A 26.D 27.E 28.A

29.C 30.C

(二)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与肱骨滑车相关节的是

A.桡骨头

B.尺骨头

C.尺骨滑车切迹

D.桡切迹

E.桡骨环状关节面

2.第2~5指的掌指关节

A.属典型的球窝关节

B.背侧的韧带强厚

C.伸位时可作旋转运动

D.屈位时可作收展运动

E.收展运动是以中指的中轴为准

3.下述各肌,不附于肩肿骨者

A.斜方肌

B.胸大肌

C.胸小肌

D.前锯肌

E.大圆肌

4.下述各肌中,既能屈髋又能伸膝的是

A.半腱肌

B.半膜肌

C.缘匠肌

D.股二头肌

E.股四头肌

5.口腔

A.口腔由口腔前庭,固有口腔和口咽组成

B.口腔的上壁为硬腭

C.口腔的下壁为舌

D.前外侧界是牙槽、牙及牙龈

E.口腔通过咽峡与咽相通

6.十二指肠的哪一段位于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内

A.上部

B.降部

C.水平部

D.升部

E.以上全是

7.开口于半月裂孔的鼻旁窦是

A.额窦

B.上颌窦

C.筛窦前组

D.以上全是

E.以上全不是

8.膀胱

A.空虚时呈圆形

B.可分为前面,后面及两下外侧面

C.其壁由粘膜、肌层和外膜三层组成

D.空虚时,所有部位的粘膜可形成许多不规则的皱襞

E.粘膜上皮为立方上皮

9.输精管的精索部,错误的是

A.是从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腹环之间的一段

B.位居精索内各结构之后内方

C.位置浅表,皮下易触及

D.管壁厚,管腔小,质韧而硬

E.是结扎输精管的适宜部位

10.维持子宫正常位置,防止子宫颈向下脱垂的主要韧带是

A.子宫阔韧带

B.子宫主韧带

C. 骶子宫韧带

D.子宫圆韧带

E.以上全是

11.阴道

A.与子宫长轴形成向前开放的钝角

B.前面有腹膜毗邻

C.处女阴道口周围有处女膜附着

D.前壁较后壁长

E.以上均对

12.心底

A.朝向右前方

B.由右心房构成

C.大部由左心房小部右心房组成

D.由右心室组成

E.为心较为活动的部分

13.心的动脉的描述哪项正确

A.左、右冠状动脉分别起于主动脉后窦和右窦

B.一般右冠状动脉比左冠状动脉粗大

C.冠状动脉为终动脉

D.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均行于冠状沟内

E.左、右冠状动脉均与同名静脉伴行

14.主动脉的第一个分支为

A. 气管动脉

B.无名动脉

C.左颈总动脉

D.冠状动脉

E.肋间动脉

15.面静脉注入

A.颈内静脉

B.颈外静脉

C.下颌后静脉

D.颈前静脉

E.面深静脉

16.子宫底和子宫体上部的淋巴管

A.主要注入骶淋巴结

B.主要注人腹股沟淋巴管

C.主要注人髂内淋巴管

D.主要注入髂内淋巴结

E.主要注入腰淋巴结

17.鼓膜

A.是外耳道和面神经之间的隔膜

B.是外耳道和内耳之间的隔膜

C.鼓膜上部较大为紧张部,下部较小为轻驰部

D.鼓膜凹面对向中耳,中心为鼓膜脐

E.鼓膜位置倾斜,面朝向前下方与头部的点状面约成45°角

18.脆神经

A.是颈丛中最大的分支

B.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下行入胸

C.有胸廓内动,静脉伴行

D.来源于颈段第1、2、3节脊髓前角

E.以上均不对

19.嗅神经

A.由鼻腔嗅区嗅粘膜内双极嗅细胞的中枢突形成

B.通过筛板的是嗅二级纤维

C.嗅丝分布于嗅区,上鼻甲以上和鼻中隔以上1/3粘膜上皮表面

D.嗅神经胞体位于嗅球内

E.嗅丝是嗅球发出的周围突

20.交感神经椎旁神经节说法何者错误

A.位于脊拄旁交感神经干上

B.神经节数目除颈、尾部外,均与腰椎骨数相同相近似

C.节内为多极神经元

D.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全都起自这些节内的神经细胞

E.尾部有一个奇节

21.孤束核可接受来自下列脑神经的传入纤维

A.第Ⅲ、Ⅴ、Ⅶ对

B.第Ⅴ、Ⅶ、Ⅸ对

C.第Ⅶ、Ⅸ、Ⅹ对

D.第Ⅴ、Ⅸ、Ⅹ对

E.第Ⅴ、Ⅶ、Ⅹ对

22.纹状体

A.也可称为纹体

B.新纹状体是尾核,旧纹状体是豆状核

C.震颤麻痹主要病变在纹状体

D.传出纤维可以直接影响大脑皮质运动区

E.中脑脑状结构接受少量从苍白球发出的纤维

23.三叉神经

A.触觉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

B.痛觉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

C.第一级神经元胞体全在三叉神经节内

D.中枢突在脑于内交叉

E.以上全不对

[Bl型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胆囊底

B.胆囊体

C.胆囊颈

D.胆囊管

E.胆总管

24.与腹前壁内面相接触的是

25.内腔具有粘膜螺旋襞的是

26.参与胆囊三角围成的是

27.末端有括约肌包绕的是

A.肾盂

B.肾静脉

C.肾动脉

D.肾乳头

E.肾柱

28.开口于肾小盏的是

29.肾蒂中位于最前方的结构是

[A2型题]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30.女性,52岁,右侧乳房增大,检查发现:乳房外侧有一肿块,较坚硬且边界不太清楚,活动度小但无明显疼痛,怀疑为乳腺癌,需取淋巴结做病理学检查,应当取的淋巴结应是

A.锁骨下动脉附近的锁骨上淋巴结

B.胸外侧动、静脉周围的胸肌淋巴结

C.肩胛下动、静脉周围的肩胛下淋巴结

D.腋动、静脉远侧段的腋外侧淋巴结

E.胸骨旁淋巴结

答案:

1.C 2.E 3.B 4.C 5.E 6.C 7.D

8.C 9.A 10.B 11.C 12.C 13.D 14.D

15.A 16.E 17.E 18.E 19.A 20.D 21.B

22.E 23.E 24.A 25.D 26.D 27.E 28.D

29.B 30.B

更多相关推荐:
人体解剖生理学总结

兴奋性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特定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活动这些功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以及这些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稳态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

人体解剖生理学总结

1压力感受性反射对血压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吗请说出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的反射过程答压力感受性反射是一种经典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其感受器感受血压变化的范围为6080mmHg其中对100mmHg动脉血压的快速变化...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生理学研究内容大致可分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水平根据实验进程可将生理学实验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后者又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第一节细胞细胞膜主要由...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1灰质神经中枢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的部位在新鲜标本中呈灰色2白质中枢内的神经纤维聚集处3皮质大小脑表面的灰质4髓质大小脑内的白质5新陈代谢机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6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

人体解剖生理学感想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后感自小以来,我就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对很多事情都很感兴趣,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我想知道我是从哪来的,我为什么要吃东西?我为什么要呼吸?我为什么能够走动?我为什么会说话?而许多动物却不会。我…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思考题-重点及答案[纯属个人总结]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组织器官系统概念结构及功能相似的一类细胞通过细胞间质聚合在一起构成组织不同组织有机组合构成器官结构及功能密切相关的几个器官协调配合共同实现特定的生理功能而成为系统2标准的解剖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感想

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感想和体会在得知要进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学习之初我从很多渠道都了解到这是一门难度不低的课程每次上课教室基本都坐满了人足以看出同学们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在老师的讲述下我逐渐了解到人解是一门研究人体结...

武汉大学药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期末考试和习题总结

武汉大学药学院人体解剖生理学20xx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考完后回忆第一部分解剖30分A名词解释23a腹膜腔b膀胱三角c脊柱B填空1101人体的组织分为还有两题忘了23C论述题141试论述血液循环的各个过程第二部分生...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习题答案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名词解释主动转运是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它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的能量这种运输依靠细胞膜上的嵌入蛋白如NaK泵被动转运是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绪论1研究对象与内容1解剖学anatomy研究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学科关于结构的科学静态2生理学physiology研究机体及各部分所表现的生命活动现象和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的学科关于功能的科学动态过...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详解1

习题答案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名词解释主动转运是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它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的能量这种运输依靠细胞膜上的嵌入蛋白如NaK泵被动转运是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习题答案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概述名词解释主动转运是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它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所产生的能量这种运输依靠细胞膜上的嵌入蛋白如NaK泵被动转运是指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

人体解剖生理学总结(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