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时间:2024.5.13

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春 意

教学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聆听《致春天》

2、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体会身边的春天

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

教学过程:

一、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视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 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 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 热烈。 1

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二、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

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 ——第六拍起唱)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有困难的班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加唱一条辅助练习: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4.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三、课后小结:师生再见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春雨蒙蒙地下》

教学重点: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切分音

教学过程:

2

一、学习歌曲

1气象知识导入: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

设问:(1)还有哪一种天气现象?

(2)人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

(3)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

2.欣赏歌曲范唱。设问:(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拟声?你能模仿唱一下吗?

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1)前面部分的8小节(包括间奏)要求二声部。

(2)结尾处的5小节(注意力度的变化)要求。

4.师生接唱。

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

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1)教师范唱曲调。

(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弄清

强弱拍及后半拍节奏)。

(4)学生自学第17小节以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

地指导有读谱困难的学生。

(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

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1)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唱。

(2)歌词词义讨论。

设问:第一段歌词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段歌词:“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借景抒情)

(3)在理解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配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较合适?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有情。

二、音乐知识:切分音

1.正常的强弱节奏:

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

三、课后小结: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春水》

教学重点:领会音乐作品中的“春水”

教学难点:按节奏谱给音乐伴奏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

1、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

设问:春水从何处来?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请听音乐。

3

2.欣赏童声合唱《春水》。

设问:

(1)歌曲创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合唱有几个声部?表现出怎样的情绪?

(3)春水像不像活泼、顽皮的孩子?

3.再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在教材的歌词上划上小节线(如一次不成,可多听几遍)。

二、儿歌与打击乐。

1、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

2、可以两人一组练习,即一人朗读一人拍击。也可以小组与小组练习,最佳方案是个人边朗读边拍击。

3、注意速度能与歌曲一样。

4、徒手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录音,准确地为歌曲伴奏(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谱)。

5、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6、各组展示表演。比一比哪一组与音乐配合得最默契。

三、拓展与研究。

1、设问: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如配乐作画;小品表演;歌曲伴舞??

2、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的思路与意图。

3、研究成果表演。

4、教师要积极表扬学生的创造性表演,表扬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歌!

课后反思:

4

第二课 欢乐的村寨

教学目标:

1.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拓宽我们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收集本地区民族歌舞,举行各族儿童联唱实践活动。

2.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从各种丰富多彩的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3.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巴塘连北京》、《迷人的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在感受、体验、实践学习中,了解藏族风土人情,领略藏族民歌风格,培养学生喜爱藏族歌舞艺术兴趣。2、学唱歌曲《巴塘连北京》并能创造性表现藏族民歌

教学重点:了解藏族风土人情及藏族歌舞风格。

教学难点:唱好跨小结切分音,连音线,圆滑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听《青藏高原》

师:美好的诗,感人的歌象从高原雪山倾泻而下的河,时空已挡不住它奔向大海的冲动,藏族人日夜聆听的歌也早已跨过时空飞向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们,引导我们走进神奇而美丽的西藏。

二、走进西藏,了解西藏风土人情

师:到过西藏吗?能把你所了解的西藏与大家分享吗?

(1)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在那可仰望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

(2)在那可观赏雄伟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建筑——布达拉宫

(3)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

(4)服饰、礼仪、文字、献哈达

(5)藏族歌舞:刚才我们感受了藏族独特风土人情,藏族素有“歌舞海洋”之称,歌舞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听过哪些藏族歌曲,会哼唱吗? 歌曲特点: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平时说话养成大声讲话习惯,日久天长,就形成了一种独特艺术风格,高原艺术特色,歌唱时音色高亢明亮,曲调婉转悠长,节奏律动强,衬词运用增添民族特色。

师:歌中有舞,舞中有歌,歌舞一体构成了一种独特艺术风格,锅庄舞,弦子舞是藏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他们用舞来歌颂。

(6)那他们歌舞时主要会用上什么乐器伴奏?(介绍藏族乐器)

三、感受藏族歌曲风格,学唱歌曲《巴塘连北京》

1、初听歌曲

师:巴塘人民非常热情,用歌声来迎接我们,听,远处传来了动听的歌?? 请把你初听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5

2、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优美的旋律吧!①用“lu ”哼唱,连贯圆润②哼唱曲谱

3、歌中把彩虹比作云间金色的路,那这是一条怎样的路?请仔细再听录音范唱 生:这条路能把把塘和向往已久的北京紧相连,每当一地公路修起,当地人民非常高兴,唱歌跳舞,歌唱祖国感谢党,让我们也来一起歌唱吧!(加歌词演唱)

4、不足之处纠正(请同学们把刚才这局再唱给老师听听,老师再想听听这非常有特色的一句。

5、接口唱①师生②生生

四、歌曲情绪激发

1、师:刚才我发现有些同学演唱时已非常投入了,你觉得应该怎样唱才更能体现当时修起了公路,藏族人民激动心情?

生:①加上衬词②改变速度。

2、师:巴塘山水连着北京,巴塘人的心更向着北京,如今高原上不但修起了公路,更成功修成了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

师:天路让藏族人民从此走向幸福大道,他们 无比欢欣鼓舞,赞美幸福生活,此时心情激动欢欣鼓舞,有的甚至流下了泪。

3、那就让我们更加投入,带着深切感受来歌唱吧!

五、拓展延伸,情感表达

1、喜讯传到巴塘,他们更是欢欣鼓舞,此时他们会怎样传颂这美好生活! 小组创编

2、展示(小组展示创编成果)

六、总结

今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藏族,了解了他们独特的风土人情。同学们,不同的音乐把我们感染,不同情感把我们吸引,独特的文化让我们为之赞叹,今天我们用歌声用舞姿来感受民族文化,以后愿大家通过音乐课这条纽带继续品位中华民族渊源文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从音乐要素入手,分析、感受、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地方民族音乐的风格特色。

2、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能力,并能听辨乐曲中各个主题音调,进一步了解管弦乐合奏形式,逐步提高学生欣赏器乐曲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和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

2、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引导学生感受、理解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欣赏边寨风情-------背景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第二部分乐曲

1、 导入:听音乐《爱我中华》进教室-----预示学生拍手、律动。

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设问: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生:(一两个学生回答)

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到祖国边寨“云南”,去领略独特的风光和浓

郁的民族风情。

6

2、 欣赏边寨风情:云南版图;云南风光;风俗文化;舞蹈(服饰);

师小结:云南是个美丽的地方,生活在那里的男女老少个个能歌善舞,他们用音乐和舞蹈来传颂他们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在节日、欢庆时他们欢歌、跳舞的场面就更加热烈、奔放。

二、揭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

1、 出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

设问: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生:(略)

2、 简介作者、作曲背景

3、 简介:管弦乐

设问:你知道管弦乐中的哪些乐器?(一两个学生回答)

三、完整欣赏

1、完整的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打开书本,边听边来想象音乐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课件展示《北京喜讯到边寨》(课件画面:管弦乐合奏图)] 设问:乐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生:(略)

2、音乐与色彩

师:老师这里有三个色块,(出示)假如用这三种色块来表现乐曲的三部分,你会怎样选择呢?

四、分段欣赏

1、聆听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说说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绪?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生:矫健、激昂、欢腾、奔放、纵情舞蹈

2、小结:其实在第一部分乐曲中,有三个主题乐段构成。

3、聆听、对比感受[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第二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赏了乐曲的第一部分,下面我们来听赏第二部分,仔细聆听,说说这两个部分所表达的不同情绪,是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使它们产生不同的情绪。

4、师生交流

5、师小结:音乐中速度、力度的变化与音乐情绪、意境的表达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6、聆听第三部分[音乐:第三部分]设问:和哪个乐段比较相似?生:(略)

7、师小结: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奏、再现。

五、完整听赏

师:最后,让我们围成圈,和着欢快、热烈的音乐,纵情的跳舞。

六:小结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动人的歌舞,美妙的音乐,今天老师和同学和同学们一起领略了边寨的民族风情,感受了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在以后的艺术活动中我们将会领略到更多的民族乐曲,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多彩。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2、表演《迷人的火塘》

教学重点:切分节奏的掌握

7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聆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1.从地理知识上导入:我国的云南省地处西南,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彝族、傣族等。在云南西盟,沦源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世代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的音乐与他们的风格一样古朴、粗犷,请听《阿佤人民唱新歌》。

2.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

设问:歌曲表达的情绪给你什么感受?(热情、欢快)

3.板书前奏6小节曲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唱这6小节曲调。

设问:在曲调出现最多的音,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个音?()板书最后一小节的衬词及曲调,并在教师指导下学唱。 这是佤族的语言,表示欢乐、友好。

4.反复聆听,学生可以即兴舞蹈,可以选择打击乐,可以拍手、跺脚随音乐拍击,如果能随音乐哼唱更好。总之形成一个载歌载舞的场面,犹如身临其境,投入地以欢乐的情绪表达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幸福生活情景。

二、学唱《迷人的火塘》

1.以民族的风情风俗导入: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的晚上,生起篝火围在火塘的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憧憬,火塘象征着欢乐时光。这是侗家的风格。设问:你还能举出几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吗?

2欣赏《迷人的火塘》范唱:先听音带的范唱,让学生对合唱有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教师在伴奏音带的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的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3解决重点:切分节奏

(1)教师范唱第四乐句(即第7、8小节)。设问:“这两种节奏是什么节奏?与学过的切分节奏有什么联系?——师生讨论。

4.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切分音的知识学唱第四乐句。

三、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8

第三课 幻想

教学目标

1.幻想是创造想像的准备阶段,它能鼓励人们向上和前进,是创造性学习的动力。通过《天地在我心》、《小白船》、《水星》、《让幻想展翅飞翔》等作品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2.通过对动画片《宝莲灯》的两首插曲的欣赏,了解神话故事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幻想寄托。在聆听由电声音乐演奏的这两首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感受幻想的意境。

3.唱好二声部合唱《小白船》、《让幻想展翅飞翔》,在立体的和声音响声中,体验、想像所获得的美感,并对两首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4.以《水星》、《宝莲灯》及两首歌曲为范例,开放式进行以“幻想”为内容的音响小品命题创作活动。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通过对动画片《宝莲灯》的两首插曲的欣赏,并了解神话故事,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感受电声乐队及电子合成器的音响效果。并使学生在聆听由电声音乐演奏的这两首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气氛中感受幻想的意境。 教学内容:

1、聆听《宝莲灯》二首作品

2、音乐小知识——电声音乐、电子合成器

教学重难点:

通过音乐想象、感受故事的动人场景。

教学过程:

一、聆听《天地在我心》

1.由电影故事导入。

设问:谁能介绍一下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教师归纳(故事概况见本教材分析)。

2.欣赏《天地在我心》童声独唱。

讨论:

(1)这首插曲是哪个角色在演唱?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演唱的形式,其音色归属哪个声部? 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

(3)叙述在演唱这首插曲时的影片画面及描述的故事内容。

3.聆听《天地在我心》。

(1)边听边展开联想与想像,说说听后感。

(2)熟悉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唱(但不能妨碍别人的聆听),也可以用动作来表达自己聆听的感受。

9

二、聆听《望月节》

1.以对比导入。播放录音《望月节》。

设问:这段音乐在演唱形式上及情绪上与《天地在我心》有什么不同?它叙述了一个怎样内容?谁还能想起在影片中的画面是怎样的?

2.聆听《望月节》。 在聆听前,教师先提示:要仔细听伴奏,神奇的气氛是靠什么音响产生的?聆听后师生讨论:音乐神奇色彩产生的因素?

三、教师简单介绍电子合成器。

电声音乐是电子高科技的产物,是电子科学运用在乐器上并转化为音响,通过演奏进行音乐表现的。 电子合成器是先用电子采集各种音源,把几百种音源的分析,通过高科技合成后做成集成芯片。在演奏时通过操作键盘、键纽发出各种模拟的音响。

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歌!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用优美、连贯、统一的声音演唱。

2、感受四三拍,唱好二声部合唱歌曲《小白船》,用声音表现出夜空中月亮摇动的生动形象和美好意境。

3、通过《小白船》、《水星》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幻想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学内容:

1、表演《小白船》

2、聆听《水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歌曲演唱时,要求掌握气息悠长连贯,长音的唱法;

难点: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促进想象力,并能较好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学唱《小白船》 

1.以天文知识导入。

设问:有谁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关系?(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是太阳的行星)

揭题:朝鲜童谣《小白船》就是叙述了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与想像。

2.歌曲范唱。 设问:这是几拍子的歌曲?歌曲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3、谈感受。

4、节奏练习:X 0 0 | 0 XX X

先徒手拍手、拍腿练习,然后加上打击乐器(其中学生大部分仍是徒手)。

5.学唱第一乐段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前16小节)。学生分两组,一组三角铁及拍手,另一组串铃及拍腿,为教师范唱伴奏。

(2)学生学唱第一乐段曲调,教师用打击乐为学生伴奏。

6.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高声部与低声部曲调。

(2)高、低声部的学生各自学自己声部的曲调,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

(3)高、低声部分别汇报自学成果。

(4)请两位高声部的学生与教师重唱(教师唱低声部)。

10

7.完整地、优美地、流畅地唱好全曲。

8.学唱歌词。

(1)二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学唱自己的声部的歌。(第一个声部在练习时,另一声部默唱或轻唱自己的声部与之配合。)

(2)二声部合成,并配上打击乐。

(3)有感情地富有想像地唱好歌曲。

9.表演《小白船》:演唱、伴奏、即兴舞蹈等等,以多种形式表演《小白船》,尽情地抒发师生的想像。主要让学生参与表演,形式由他们讨论。

二、聆听《水星——飞行使者》

1.以天文知识导入:看谁的天文地理知识知道得最多!设问:太阳系有几颗行星?

2.欣赏《水星——飞行使者》第一主题(片段)。

设问: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到的情景?(仿佛可爱的飞行信使在空中翱翔飞舞,传播着幸福和快乐的信息。)

3.揭题:这是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以太阳系行星为题写的一部管弦乐组曲之三:《水星——飞行使者》。现在请你按作曲家的标题展示你的想像。

4.再次欣赏乐曲 ,听后要分组讨论。 问题:

(1)乐曲分几个部分? (二部分)

(2)你能编个故事讲一讲吗?

5.小组讨论:每人说说自己的故事(以乐曲作背景音乐)。

6.再次完整地欣赏。

7.教师小结:表扬学生们丰富的想像,发展形象思维,希望大家多听音乐多想像。

第 三 课 时

教学目标:

1.幻想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它能鼓励人们向上和前进,是创造性学习的动力。

2.通过复习巩固让学生准确的演唱歌曲。

教学内容 :1、学唱《让幻想展翅飞翔》 2、音响小品创作

3、听辨练习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掌握二声部演唱。

教学过程 :

一、表演《让幻想展翅飞翔》 教学基本要求

1.谈话导入:什么是幻想?幻想是人们对未来远景的一种想像。大家来听《让幻想展翅飞翔》在唱什么,你就明白了。

2.聆听歌曲范唱,讨论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及其演唱形式。

3.学唱歌曲。

(1)教师分别范唱二声部曲调。

(2)学生分声部自学第一部分曲调。(到第一个反复记号为止,教师巡视指导。)

(3)二声部合成,教师在鼓励学生自学成果的前提下,提出问题后,再次合成。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与美的享受。

11

(4)填入歌词,加入幻想进一步唱好第一部分歌曲并获得美感。

(5)学习第二部分歌曲并合成。

4.表演歌曲。

(1)完整地唱好歌曲。

(2)分组讨论:怎样表演歌曲?希望大家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地无限制地设计。(教师深入到学生小组中进行指导、点拨,要极大地鼓励学生的创造。)

(3)分组展示,如有的组力量不足,可以提出要求,请其他组同学乃至教师参与、协助表演。

(4)评价、鼓励为主,表扬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动。

二、音响小品创作活动

1.布置任务,提出要求: 表演一段音响小品,反映“幻想”的主题。

要求:(1)设计命题及设计表现的过程与内容。 (2)运用各种现有的乐器(打击乐及各种自备的乐器)及自制非正规的乐器,同时包括人声及身体各部位能发出声音的部分。 (3)允许自由结合形成小组集体创作。

2.教师提供各种器材,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

3.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到学生中间去进行指导、引导、点拔。

4.各组展示。

7.小结:幻想是一种创造性学习、工作、生活的动力,能发展我们思维能力。

三、听辨练习:听辨哪一首曲调带有切分节奏?

1.目的是巩固前两课的切分音知识,加强切分节奏的练习。

2.教师分别弹奏两条曲调。 设问:在这两条曲调中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3.跟琴学唱曲调→离琴视唱曲调。

课后反思:

12

第四课 四季

教学目标:

1、聆听由青海民歌《四季歌》从乐曲的主题变化、力度变化及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音色中,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发展联想与想像,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

2、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大自然变化,使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充满着生机与诗意。在课中的两首作品正是四季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缩影的一方面反映。 教学重点:表演《童心是小鸟》体验儿童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情绪,并进行创作表演。

教学难点:在学唱过程中从歌曲模仿创作手法中初步了解其特征,进行曲式试验创作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 陕西民歌《秋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陕西民歌《秋收》旋律和所表现的内容。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一年四季中秋天的大自然变化,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充满着生机与诗意。

3、能力发展目标:聆听陕西民歌《秋收》,从乐曲的主题变化、力度变化及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音色中,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发展联想与想像,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悉陕西民歌《秋收》旋律和所表现的内容。

教学难点

从乐曲的主题变化、力度变化及不同主奏乐器的不同音色中,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发展联想与想像,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秋收》

1.以学唱陕西民歌《秋收》为导入。

(1)板书《秋收》歌曲。(曲谱见《教师用书》中的教材分析部分。有条件的能做成幻灯片或投影片放映更好)。

(2)教师范唱。

(3)学生跟琴唱好第一段歌词。

(4)师生简单讨论歌曲的情绪与内容。

2.初听器乐曲《秋收》。

(1)设问:在器乐曲《秋收》中,民歌的原型旋律出现几次?还有什么旋律与民歌原型旋律有关系?

(2)指导学生唱教材中的图形谱。 (这是民歌的主题A)

(3)听主题B,并画出其图形谱,进行比较。

13

3.复听乐曲。

(1)乐曲演奏的A、B主题顺序图表。

(2)A与B的每次各用什么乐器演奏,也同时标出来。

4.讨论:

根据你自己的乐曲发展的记录图表,说说你聆听后的想像。请围绕乐曲的标题,根据A与B及其乐器音色的变化展开你的想像与联想,进行创作构思,说出其情绪的发展与变化。

5.小结:四季的大自然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了无究的生机。

三、课堂小结:师生再见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童心是小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表演《童心是小鸟》,体验儿童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情绪,并进行创作表演。

2、情感目标:通过表演,感受一年四季中秋天的大自然变化,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充满着生机与诗意。

3、能力发展目标:在学唱过程中从歌曲模仿创作手法中初步了解其特征,进行曲式试验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

表演《童心是小鸟》,体验儿童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情绪。

教学难点

创作表演。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表演《童心是小鸟》

1.歌曲范唱导入。

设问:(1)这首歌表达了什么内容?情绪是怎样的?

 (2)你怎样理解歌名《童心是小鸟》?

2.教师范唱第一句曲调,并指导学生视唱这一句。

3.设问:请你找出与这一乐句相同或相似的乐句,说一说它们相同与相似之处并试唱。(提示:从节奏、旋律走向去研究。)

4.教师表扬学生们进行的研究,并进行归纳。

5.学唱第1——16小节的歌谱与歌词。注意要表示出来喜悦、自豪的心情。

6.学唱第二乐段。

(1)教师范唱(包括跳越反复记号部分)。

(2)学生自学曲调并相互交流。

(3)学唱第二乐段歌词,注意欢快的情绪。

7.表演歌曲。

(1)完整地唱全歌。

(2)设问:你能否在歌谱上标上力度记号,表达你对欢乐“童心”的处理想像?(学生自由结合议论——师生讨论。)

14

(3)教师归纳学生的处理方案。选出2—3个方案进行试唱。

(4)设问:能否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处理创作,使歌曲表演更丰满、活泼。

(5)师生讨论、归纳。

(6)有感情地表演歌曲。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反思:学生的自学能力虽然不尽相同,水平也有差异,但是通过自学,学生对识谱增强了信心,也更感兴趣。在歌曲的处理上,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处理,运用各种方式,尝试不同的方法,增加歌曲的表现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15

第五课 你好,大自然

教学目标: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习,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题材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3、同一首《铃儿响叮当》,由于不同的版本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从不同层面感受少年儿童们在大自然冬季的欢乐,初步体验音乐的变化发展带来的美感。 教学内容:

1、聆听:《我们的田野》、《铃儿响叮当》

2、表演:《田野在召唤》、《铃儿响叮当》

3、编创与活动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铃儿响叮当》二声部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田野在召唤》

2、聆听《我们的田野》

教学重点:二声部合唱时的声部间平衡

教学难点:弱起位置的附点节奏

教学过程:

一、表演《田野在召唤》

1、谈话导入。

春游是大家都想的活动,因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你们知道意 大利的少年们是以怎样的心情去旅游?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

2、聆听歌曲范唱。

设问:(1)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2)歌曲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

3、视谱,听教师范唱(奏)曲调(二个声部分别范唱或奏)。

(1)前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

设问:这两个乐句在曲调上、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包括高、低两个声部的进调。)在高声部哪里是“平行”,哪里是“上行”的走向?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2)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

(3)在教师指挥下,前8小节用二声部合成。

(4)后8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设问:这两个乐句在曲调上、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16

(5)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的学生分别学唱各自的曲调。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

4、学唱歌曲。

(1)用la来哼唱二声部合唱。注意声音和谐。(2)低声部仍然用la来哼唱,高声部朗诵歌词(按节奏进入)。设问:想像一下,低声部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3)二声部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

(4)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5、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1)分组讨论研究: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有情趣。(2)分组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

(3)评价与表扬。

二、聆听《我们的田野》

1、谈话导入:描绘祖国大自然美景的儿童合唱曲精品要数《我们的田野》这首作品了,歌曲优美抒情,半个多世纪以来经久不衰。

2、朗诵歌词,感受这首诗歌描述的美景。

(1)课前先准备歌词的板书(或小黑板或幻灯投影片)。

(2)课前先请班上朗诵好的学生朗读,熟悉歌词,教师给予指导,要表达出充满对祖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3、初听《我们的田野》。

(1)设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领唱与合唱声部是以怎样的心情去表达的,尤其是合唱声部用轻声的“唔”来衬托,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师生讨论。

4、复听《我们的田野》,要求用手势随曲调起伏而起伏。

(1)设问:歌曲的旋律线有什么特征?它怎样去描绘“碧绿的河水”、“无边的稻田”、“浅蓝色的群山”、“雄鹰在飞翔”?

(2)师生讨论,并引导学生看教材线条图形谱。

5、再次聆听,跟录音轻声唱好歌曲,熟悉并进一步体验这首少儿的合唱精品曲目,唤起欣赏者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

三、课后小结:师生再见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聆听歌曲并结合歌曲用其他方式表现自己的情绪

教学难点:聆听歌曲并结合歌曲用其他方式表现自己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聆听《铃儿响叮当》

1、作品简介:这首童声合唱是经过变奏和发展改编而成的。

2、初听《铃儿响叮当》。

(1)设问:你能听出改编成多少种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歌声?

(2)讨论要求:初步感受不可能太仔细,能听到几种就几种,大家集思广益。

3、再听合唱曲。

要求:这次要考考大家的反应能力,看看谁最快,听到分段请举手并用手指数, 17

表示第几段。

4、全班分成二个组(可以是上一内容表演《铃儿响叮当》的两个声部为两个组)

5、试为歌曲配伴奏(在教师指导下,教师适时提醒各组准备进入,适时指挥一下)。因为是试配,以拍手为宜。

6、聆听合唱曲,为歌声配伴奏并即兴舞蹈表演。

(1)各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根据规定的节奏谱,为不同的段落配伴奏,以更好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2)愿意即兴舞蹈的学生,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段落,跳与该段落情绪相吻合的舞蹈动作,抒发自己对音乐的体验。

7、各组讨论对音乐的体验(甲组主要讨论奇数段落,乙组讨论偶数段落),用丰富的想象编成每一段的不同情节,并推选出五位同学叙述各段的“情节故事”。

8、小结:大自然的冬天真有趣。

二、课后小结: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重点:声部间的均衡

教学难点:分声部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

1、教师以副歌的第一句范唱为导入:

(1)设问: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是哪个国家的歌曲?歌曲描写的是什么情景?

(2)教师归纳:美国歌曲《铃儿响叮当》,因是人们在冬季滑雪橇时所唱,又名《雪橇歌》;又因为是冬, 天的歌曲而逐渐演变为圣诞节等节日歌曲。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长期被当作美国民歌。

2、聆听歌曲范唱。

提示:这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大家对第一声部的曲调都很熟悉,但第二声部是很重要的,不然,歌曲表现就不丰满,因此大家要仔细听第二声部。这歌曲的学唱,采用自由报名参加某一声部的学唱。想多学一点,音准有把握的同学希望你们报名低声部,望大家考虑后回答。

3、学唱曲调。

(1)分声部。自由坐成二个声部的座位,教师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做思想工作进行调整,要注意声部人数的平衡。

(2)教师重点辅导第二声部。

(3)先学习副歌部分的8小节。

(4)学习主歌部分。

主歌的开始8小节没问题,是同声部,只要把弱起拍唱准。问题在后8小节的低声部。其中 要唱清楚,不能混同一样。因此在学唱主歌部分时,宜将后8小节单独训练,教师要多帮助低声部唱熟练,在后8小节合成有把握后,再唱主歌部分的16小节。

(5)全曲合成并以欢快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二、表演歌曲。

18

1、在熟练唱好二声部合唱曲调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注意一音一字的吐字要清晰而欢快。

2、想像角色化的情绪,全身心投入地演唱歌曲。

3、选用打击乐器编创节奏谱,为歌曲伴奏烘托气氛。可以分组设计,全班分为四个组,每两组分别设计主歌与副歌的伴奏,进行比较选择,取长补短。

4、把歌曲的开始8小节副歌曲调改编成3/4拍。教师可以提示一小节的改编,

5、完整地表演歌曲。

三、课后小结

课后反思:这首歌曲听起来非常的有活力,特别是两个声部的配合听起来非常的和谐.低声部的学唱并不难,教师主要教学生如何控制好音量,用正确的声音演唱,以便使两个声部听起来更加的和谐.有前节课作为铺垫,而且听的、学的都是同一主题的歌曲,所以学生的情绪很快就带动起来.但是难点就在于二声部的学唱,课上我已讲的非常详细,平时要给学生多多训练,这样进度和效果就更好. 这堂课上的效果还不错,主要是采用了小小的比赛和创编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是整个课堂学生的纪律教师需要调控好.

19

第六课 京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角色和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2、学习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亲身体验“二黄”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教学内容:

以《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基点,加入创新,将更多的京剧知识,如京剧的形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京剧的艺术魅力等溶入其中。

教学重点:充分体验京剧的博大精深

教学难点:模仿京剧唱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随《戏说脸谱》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师:刚才这段音乐叫什么题目?(戏说脸谱)

你们在哪里看到过脸谱?(在戏曲里)

了解戏曲知识: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戏曲剧种有三百几十种。哪一种剧种最具影响力?(京剧)

2、师:对了。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

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

例如:

(1)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性,并请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

(2)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

(3)讲到脸谱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

(4)讲到票友时,教师说说慈禧太后作为票友,专门为看戏而搭的7米高的戏台。

三、京剧的形成。

1、师总结:刚才大家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生答:“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2、师: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出示图片或文字,教师口头讲解)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1、教师讲解。

2、请学生表演。

(1)师生互学各个角色的一两个动作,并在锣鼓经的伴奏下在教室里走圆场。

(2)分组表演,没轮到的组念锣鼓经或当票友。请同学们来做票友,如果他们表演得好,就给他们喝彩鼓掌,好不好?

20

五、结合音乐,简介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

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的。

2、伴奏特色:京剧的伴奏特色是三大件,即京胡、月琴、小三弦及锣鼓点等。

3、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

六、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1、导入: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一首西皮唱腔的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2、初步感知

师:能听懂吗?

3、简介剧情后,再听感受剧中人物的高尚品格

4、分句反复的学唱,体验京剧的韵味。

(1)提醒学生用假嗓演唱,音量不要太大。

(2)适当加以点拨每句的情绪的起伏。

(3)拖腔出要提醒学生仔细聆听,认真模仿,这是唱出京剧韵味的关键。

5、随录音完整地跟唱。

6、随录音边唱边表演。

八、总结本课:师以提问的方式总结。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京韵儿歌《蝈蝈和蛐蛐》,充分体会国粹艺术的传承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2、学唱《蝈蝈和蛐蛐》使学生认识蝈蝈和蛐蛐,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师:我带来的两幅图片。

谁知道这两只小昆虫分别是什么?生:(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

师:这两只小昆虫十分相像,就像一对小兄弟。绿色的这只叫蝈蝈,褐色的这只学名蟋蟀,北方人叫它蛐蛐。它们栖息在房间地头,吃庄稼的根、茎、果实,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

现在同学们就来听一听这小哥俩在干什么?

2、初步感知歌曲《蝈蝈和蛐蛐》。

设问: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

这首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我们以往学习的儿童歌曲有什么区别?

生:诙谐、幽默;像京剧。

师:同学们的感受能力非常好。《蝈蝈和蛐蛐》这首歌曲就是将京剧元素和儿童歌曲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首京韵儿歌。

3、再听,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

4、学唱歌曲。师:教师播放歌曲《蝈蝈和蛐蛐》。

生:带着刚了解的知识再次欣赏、感受,并可轻声哼唱。

师:如果把这首歌曲按演唱情绪变化划分段落,该怎样划分?再听歌曲。 生:划分,并说出每段的演唱情绪。

5、完整连唱

21

6、分角色演唱全曲。(男生扮演蝈蝈,女生扮演蛐蛐,老师扮演大公鸡。) 师:同学们演唱得非常准确,但老师总觉得有欠缺的地方,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主要强调京韵——儿化音)

生:各抒己见,变化演唱,进行歌表演。

三、课堂小结:本堂课你有哪些收获?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有许多优秀的音乐人将京剧元素、现代音乐元素融合,创作出了具有时代性的优秀作品。希望我们同学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京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通过对京

2、欣赏京剧片断《我们是工农子弟兵》,亲身实践、体验“二黄”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人格。

3、学习表演《我是中国人》,进一步体验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浓郁京韵,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表演《我是中国人》;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1、简介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知道《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是选自其中的唱段。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叙述了东北解放初期,我人民解放军侦察员杨子荣大智大勇、深入匪巢,在匪徒群中沉着机警巧作周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接应部队一举歼灭匪帮的故事。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是剧中的一个唱段。人民解放军刚来到匪徒盘踞的威虎山周边的村庄,就进入深山老林访贫问苦,打消深受匪害的老乡们对人民解放军的疑虑。这时,参谋长唱起了这个唱段。

2、初听,感受其韵味。

3、欣赏《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录像片段,学生仔细观看,感受京剧的“做”。

4、结合课本再次聆听,模仿演唱其中的经典唱段,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中人物的品格。

三、表演《我是中国人》

1、导入:说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

“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是每个中国公民应有的品格。京歌《我是中国人》表现了当代中国人自尊、自豪的形象。

2.聆听范唱。

全体学生跟随着范唱摇头晃脑。

3.分句跟唱。

(1)点着“板”跟唱曲调。

(2)点着“板”跟唱歌词,注意唱好最后的一个字“人”的拖腔,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4.跟着范唱,完整地唱好全歌。

22

5.以自豪的情感跟着伴奏带唱好京歌《我是中国人》。

6.分组编排表演唱《我是中国人》。

四、召开戏曲演唱会。

五、教学反思:

23

第七课 友谊

教学目标:

1、师生情、生生情、人间最珍贵的是友谊。通过学习主题鲜明、情绪热烈的《手拉手》、《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可爱的苹果》作品,让我们进一步体验友谊永存。

2、唱好二声部合唱《手拉手》、《可爱的苹果》,从和谐的音色中享受友谊给我们带来的乐感,并进行儿歌歌曲创作活动及艺术实践活动,表达对老师的情谊。

3、欣赏声乐曲《我的朋友在哪里》、《让世界充满爱》,体验人间的情和爱,并编创舞蹈动作。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主题鲜明、情绪热烈的《手拉手》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友谊永存的教学情感。

2、要求学生运用优美、亲切的声音讴歌真诚的友谊,并从中领悟友情的可贵和团结互助的意义。

3、唱好二声部合唱《手拉手》。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手拉手》2、聆听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教学重、难点:

1、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2、欣赏乐曲编创舞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歌曲《手拉手》伴奏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发声练习:双声部

三、学唱歌曲《手拉手》

1、从文明礼貌习惯导入:人与人表示友好、友谊、友爱等,最常用的是什么动作? 对呀!就是握手!当人们的手拉在一起时,友谊的火花也就产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手拉手》。

2、初步感受音乐《手拉手》:

① 初听歌曲,想想歌曲唱了什么?

② 师范唱。师: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3、学唱歌曲:

①再次聆听,让学生跟着旋律试唱歌谱。

师:哪一种节奏型出现的比较多?你能试着拍一下吗?

② 学生跟着伴奏学唱歌谱,找出比较难唱的乐句,大家共同解决或找身边同学帮忙。

24

③继续聆听歌曲,以四人一小组来学习按节奏读歌词。

⑤全班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跟着音乐,把歌词带进旋律里演唱。教师随机指导。

4、学习歌曲的二声部:

①听老师弹奏低声部旋律,学生用“LA”哼唱。

②学生跟录音学唱。

5、表演歌曲:

①按要求分组自由选择表演形式。(采用打击乐器伴奏、创编舞蹈等) ②分组展示。

四、聆听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很多的好朋友,是吗? 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在音乐中找找好朋友。播放《找朋友》音乐,说说心情。

2、欣赏歌曲:

①初听《我的朋友在哪里》

师:你们听!下面这首歌曲也和找朋友有关,听听!歌曲里面唱了什么?演唱者的心情怎样?

②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③试着哼唱。

3、表演歌曲:

①以歌曲为背景音乐,讨论集体舞的形式。

②请有舞蹈特长的同学示范舞步,全班跟跳。

③在音乐声中,全班跳集体舞。

4、小结:友谊长在,友爱永存。

六、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音乐,让学生们深切感受到只有让世界充满爱,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大家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大家庭里才会感到温暖和幸福。 教学内容:

聆听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孩子们的爱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让世界充满爱》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爱心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① 展示三幅有关爱心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在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动情解说。

(A 抗击冰雪 B 四川地震 C 希望工程)

② 师:这三幅画面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 生回答

2、学习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25

① 师:同学们,刚才萦绕在耳边的音乐大家熟悉吗?师:想不想知道这个歌曲的曲作者是谁?

②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的介绍作品《让世界充满爱》 ③师: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郭峰的现场演唱?

④跟音乐轻声演唱。

3、爱心感悟:

①分析讨论:爱心小天使的问题“想一想”,四人一组合作分析表格。

②《让世界充满爱》 慢板 领唱、合唱 柔和、抒情 现代流行 让世界充满爱

提问:通过分析你知道音乐情感与人的情感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不同风格的音乐能表达相同的内容主题?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试着表达。

③爱心感悟: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音乐形式千姿百态,爱----人类永恒的主题,永不改变。

三、课堂小结

师:让世界有真心的爱,让世界充满情和爱。同学们,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点的爱心,我相信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唱好二声部合唱《可爱的苹果》,并进行艺术实践活动,表达对老师的情谊。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可爱的苹果》

2、艺术实践活动----师生情谊

教学重、难点:

1、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可爱的苹果》。

2、艺术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歌曲《可爱的苹果》伴奏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发声练习:双声部

三、学习歌曲《可爱的苹果》

1、导入:播放一段有关山村教师与学生在一起生活、学习的录象,让学生观看后说说感想。

2、学习歌曲:

① 师: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女三中初二的学生们。她们怀着对老师的崇敬心情,集体创作了这首词,以苹果比喻学生火热的心去慰问老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可爱的苹果》。

② 初听歌曲,提问:歌曲的情绪与速度怎样?

③ 再次聆听,学生可自由哼唱曲调。

④ 跟音乐试唱曲谱,并随音乐划3拍子的指挥图式。

⑤ 学生跟着伴奏学唱,找出比较难唱的乐句,跟琴演唱。

⑥ 跟着伴奏有感情的把高声部旋律完整的演唱一遍。

26

⑦ 继续聆听歌曲,四人一组按节奏朗读歌词。

3、分组学唱:

① 分两组学唱,学生跟音乐把歌词带进旋律里演唱。 ② 学唱低声部曲调。

③ 分高低声部同桌之间相互合成。

④ 全班分成两部分合唱高低声部。

4、表演歌曲:有感情的演唱全曲,并试着徒手为、歌曲伴奏。

四、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27

第八课 百花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编花篮》等四首音乐作品及进行《花之歌》音乐会活动,犹如置身于百花园中,享受百花给人们的温馨与快乐。

2、表演民歌《盼红军》、《编花篮》,感受四川、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并为歌曲用自制打击乐器编创伴奏渲染气氛,进一步学习歌曲创作,完成曲调填空创作。

3、聆听《花之歌》,听辨乐器音色,感受音乐的抒情性,并即兴舞蹈。聆听《牡丹之歌》,感受音乐的赞颂性,学习“牡丹”的崇高品格。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民歌《编花篮》,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与特点,并为歌曲用自制打击乐器编创伴奏渲染气氛,进一步学歌曲创作,完成曲调填空创作。

2、通过学唱《编花篮》学会用轻巧抒情的声音表达歌曲内容,掌握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

3、聆听《牡丹之歌》,感受音乐的赞颂性,学习“牡丹”的崇高品格。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编花篮》

2、聆听歌曲《牡丹之歌》

3、曲调创作(填空)活动

教学重、难点:

1、用轻巧抒情的声音演唱《编花篮》,掌握其歌曲风格。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创伴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编花篮》伴奏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学习歌曲《编花篮》

1、导入:中国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民歌音乐与自己的音乐风格,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河南民歌《编花篮》。

2、聆听范唱。设问:这首歌曲共有几段歌词? 生答。 两段歌词各唱出什么内容?(第一段是“编”?? 第二段是“摘”??)

3、教师介绍歌曲:

4、听琴弹奏曲调,找出最有特点的几个音,唱一唱。

5、学生划拍自学曲调。注意装饰音、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6、请同学们进行表演唱,看看哪个小组表演的最好,最有感情和音乐表现力。

四、聆听歌曲《牡丹之歌》

1、由植物中花的知识导入:中国的国花是什么?(牡丹)哪位同学见过牡丹花,可以描述一下吗? (花大而美丽,有深红、粉红或白色,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在百花园中是最鲜艳的一种。)

28

2、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歌曲《牡丹之歌》。

3、初听男声独唱《牡丹之歌》。设问: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男声独唱)

4、介绍《牡丹之歌》的背景及含义。

5、欣赏《牡丹之歌》。 设问:你从歌声中获得什么启示? (高贵品格)

6、轻声的跟着音乐哼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百花园真美!请同学们回家收集以花为题材的歌曲或乐曲,并进行学唱或试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盼红军》使学生了解当年红军与人民的鱼水之情。为歌曲自制打击乐器伴奏渲染气氛,并感受四川民歌的风格与特点,拓展同学们的视野。

2、聆听《花之歌》听辨乐器音色,感受音乐的抒情性,并即兴舞蹈。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盼红军》

2、聆听乐曲《花之歌》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四川民歌的风格。

2、感受并编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编花篮》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聆听乐曲《花之歌》

1、聆听《花之歌》导入

2、欣赏《花之歌》问:你能闻到花香吗?是什么香味? 教师介绍乐曲:器乐曲《花之歌》

3、细细品位乐曲的旋律。

① 听着音乐读谱例将三个主题先后出现的顺序记录下来。(1 2 1 3 1) ② 听辨每段主奏乐器的名称,举卡片示意,并进行分组听辨比赛。

4、聆听《花之歌》并翩翩起舞。

四、学习歌曲《盼红军》

1、以社会生活导入:田野、山川、自然本身是个百花园,所以民歌中以花为主题展开的是比比皆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以花为主题的河南民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仍旧以花为主题的四川民歌《盼红军》。

2、播放歌曲

师:你听出这首歌曲是用怎样的声音演唱的?(抒情)

3、教师介绍歌曲

4、再次播放歌曲学生跟唱(学生熟悉旋律为下面的歌曲打下基础)

5

6、教唱歌曲

29

1)教师范唱。设问:歌曲中唱了几种花?采花献给谁?

2)听辨曲调范唱。 设问:这首民歌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把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拍击出来?

3)学生划拍自学曲调。当自己感到有把握流畅唱出时,举手示意。(供老师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及时调控。)

4)按节奏念歌词,然后将歌词填入。教师范唱,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感受歌曲的风格和声音要求,用听唱法教唱(着重唱好一字多音处)

6)跟伴奏带学生完整演唱,以迫切地盼望的心情演唱。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指导唱法,要轻巧优美。

学生有表情的演唱并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领唱、齐唱、男女对唱)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关于“花”的音乐,了解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知识,那么下节课我们就以花为主题来开一场《花之歌》音乐会,请同学们课后做好准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编花篮》等四首音乐作品及进行《花之歌》音乐会活动,让学生犹如置身于百花园中,享受百花给人们的温馨与快乐。

教学内容:

《花之歌》音乐会活动

教学重、难点:

组织与进行《花之歌》音乐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歌曲《盼红军》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花之歌》音乐会。——音乐实践与创作活动

1、分组准备与选举音乐会主持人。

(1)推选节目主持人(2—3)人。主持人的任务是收集各组的节目进行串联、编排。

(2)分组讨论参加全班音乐会节目并进行排练。要有集体节目,也要有个人节目,每组至小要有2—3个节目参与。

(3)形式不拘,但主题要鲜明——花之歌。

(4)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做好服务工作,协助各组的排练演出,教师也应准备节目参与演出,师生共演师生共乐。

2、音乐会演出开始。

主持人主持并报幕。(节目开始)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编花篮》等四首音乐作品及进行《花之歌》音乐会活动,就犹如置身于百花园中,享受百花给人们的温馨与快乐。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爱花,更懂花。

课后反思:

30

更多相关推荐: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74944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全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全集位置与方向教后反思学生早已积累了有关位置知识的感性经验能通过一些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节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课喜欢并学好这节课知识十分重要在学生对定向运动有了了解之后再进行例1的教学...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二本册教学的主要目的要...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二本册教学的主要目的要...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二本册教学的主要目的要...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学期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学期教学反思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冯艳小学三年级正是过渡时节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在口算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工作资料20xx0330115741阅读388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数学反思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在口算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

20xx年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

20xx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数教学反思郁金祥今天这节课我主要教学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平均分的问题主要是借助对图形的观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在讲新课之前我并没有直接利用课本例题而是通过复习上学期的...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面积》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5面积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如下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统计三年级下册的统计这一单元里安排的简单的数据分析这一小节除了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