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局 十二五商贸物流发展规划

时间:2024.5.8

商务局 十二五商贸物流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

抓住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建设等重大机遇,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高端化、集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为导向,以商贸物流经济为龙头,以金融服务、物流专业服务、会展旅游服务、文化创意为支撑,走创新发展道路,打造川滇黔渝现代商贸物流核心区。

二、功能定位

充分整合现代资源,搭建临港物流园、城北物流园、安宁物流园、航空港物流园沿线宽带型现代物流园区平台,形成“一带四园”特色,形成货运、生产、商贸服务等结构合理功能对接、特色宣明的物流网络布局,在“一带四园”中力争在十二五建成四个最大的中心即川滇黔渝最大的商贸集散中心、最大的建材中心、最大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酒业发展中心,培育一批相关联的产业园区和现代商贸物流企业集群。

三、具体目标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27亿元,年均增长13%。

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5%以上;

3.服务业税收占全区总税收的70%以上。

4. 培育成交额超过5亿元专业批发市场3个;培育成交额超过2亿元专业批发市场2个;培育成交额超过1亿元专业批发市场1个;培育有一定规模综合配套的购物中心1个,大型超市2个。

5.物流营业收入达到50亿元。

四、建设重点

(一)重点发展物流业

完善物流业管理部门的职能机构,加大物流业发展综合协调服务力度。支持引导区物流协会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组织,规范物流发展市场,为物流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贯彻执行已制定的物流发展扶持政策并不断完善,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力度,增强对物流业发展的人才支持。培育发展骨干现代物流企业,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国际货代以及物

流园区平台经营等具有现代物流理念和管理能力的物流企业,提升素质、提升管理、提升技术、提升品牌、拓宽业务,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重点抓好临港物流园区、安宁物流园区、城北物流园区建设,为物流业发展搭建平台,引导物流企业入驻园区,发挥规模和集聚效应,带动全区物流业的发展。

(二)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

加强对现有批发市场进行改造和结构调整。发展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备、交易方式先进、现代化管理水平高、辐射力强、特色鲜明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积极推动零售业高端化发展,推动国际一线品牌投放度,打造“一街一品”具有影响力的城市商业名片。做大做强汽车及配件、建材、服装、鞋类、糖酒、副食、农副土产、五金电器等市场。重点培育以西南商贸城为重点的城北商贸中心,着重改善市场设施,增强配套的配送、信息、及其它服务能力;提高批发市场的专业化程度,市场交易者的组织化程度、交易商品的优质化程度。增强市场辐射能力,不断扩大交易规模、打造特色品牌市场。在回龙湾商圈、城北商圈和龙马大道商圈区域内,形成多个具有较强聚集带动作用的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区域性现代化大型商贸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

(三)建设西部休闲美食之都

充分发挥龙马潭区的区位优势,配套发展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城郊旅游、会展、文化体育、技术咨询、会计、法律等服务业,促进全区服务业的发展。要在龙马潭商圈范围内,培育泸州市城区最适宜餐饮消费的南光路饮食名店一条街、红星路和春雨路特色小吃一条街;培育最适宜各类流动人口下榻的酒店群;培育最适宜各类流动人口和城市居民休闲、娱乐、购物的回龙湾商圈购物中心、城北商圈购物中心、龙马大道商圈购物中心;培育最适宜各类大型会议召开的会展中心;培育最适宜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的城北文化体育活动中心。

(四)抓好服务业配套设施和关联平台建设

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我区服务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较低。特别是各类服务业在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等信息化管理方面都比较落后。“十二五”期间,要提升我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必须下大力气发展电子商务,提高服务业的信息化水平。在政府引导下,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企业,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中心,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进一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加大服务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提升完善龙马潭区城区范围内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码头、车站)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创造方便、舒适、高效的、多功能服务的环境,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五)以吸引外资为导向,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以经济开发区为载体,搞好招商引资及外资引进,重点吸引辐射和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加工贸易龙头企业、绿色环保型企业以及外向型企业来我区投资兴业,形成集中规模优势。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建成省外派劳务培训基地为载体,充分利用本区外经公司(四川中宇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外派劳务。

五、主要工作

一是制定完善三个规划:《龙马潭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泸州市龙马潭区商贸物流中心建设规划》《龙马潭区休闲美食建设规划》。

二是研究完善商贸物流业产业政策

三是抓好项目促进工作:城北农贸市场、王氏冻库、康盛冷冻市场、木岩农贸市场以及城郊农贸市场升级等一批市场建设,抓好物流园区二期、西南商贸城二期,以及其他专业市场,特色街的建设促进工作,建设好物流信息平台。

四是推进商贸中心建设,加快商品市场园区建设,抓好特色街道策划,研究制定鼓励引进顶级品牌入驻龙马潭设立旗舰店、专卖店和专柜,打造城市商业名片。


第二篇: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11-5-25)


宁波市“十二五”物流业

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第二稿)

宁波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宁波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

关于《宁波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的起

草说明

各位领导: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按照《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要求,宁波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院开展了《宁波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现已形成规划文本。下面,我代表编制工作小组就起草情况及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起草过程

《规划》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宁波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研究编制的。按照市委的部署,市政府早在20xx年**月就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围绕“十二五”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等一批重大课题,开展了前期研究。20xx年**月,市发改委服务业综合发展处召开《宁波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就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随后,会同市物流规划研究院成立了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着手研究全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和框架。在前期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参考、借鉴和吸收了《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内容,同时还特别注意加强了与其他部门专项规划的衔接。《规划》先后召开二次会议进行研讨论,并反复征求了各县(市、区)、市有关部门和业内专家的意见,数易其稿,经反复修改后形成了目前的规划文本。

《规划》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突出了规划的指导性,把跨越

I

式发展写在“十二五”物流业发展的旗臶上。二是突出了规划的科学性,整个指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三是突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特别是注重将主要任务项目化,以项目支撑规划体系。四是突出了规划编制的群众性,从前期研究、规划思路和框架的形成、规划文本的起草,都注重听取社会各界和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扩大公众参与面,体现了开门编规划的要求。

二、框架结构和内容

《规划》的框架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我市物流业总体发展规模、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企业主体、信息化水平、政策环境等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不足。同时,本规划结合国际、国内、区域宏观环境和当前宁波物流业发展环境,深入分析了宁波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总体上,“十二五”时期仍是我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

第二部分,提出了宁波“十二五”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规划》确立了以物流业转型升级为主线,符合“十二五”时期整个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发展趋势,并且考虑到物流业具有运输、装卸、仓储等多个环节的特征,提出了以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为核心的思路。《规划》提出了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其中总体目标与国家赋予宁波物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具体目标充分考虑了宁波“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到20xx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当;产业体系更加完善,港口物流与其他物

II

流业协调发展;社会物流费用占GDP降低到16%以下,比20xx年降低1.8个百分点。

第三部分,提出了七大主要任务,不仅针对性地解决了“十一五”物流业发展的不足,而且站在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高度,系统地布臵建设任务以促进现代物流业跨越发展。一是从物流供给体系方面提出完善物流设施设备、推动物流企业做强做大;二是从物流需求体系方面提出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三是从物流运作体系方面提出了推动重点物流领域发展;四是从物流产业体系方面提出了优化物流区域布局;五是从物流技术体系方面提出了推进智慧物流建设;六是从物流支撑体系方面提出了完善物流金融服务。

第四部分,提出了八大重点工程,紧扣七大主要任务,体现了以载体、平台、企业、工程建设为抓手的指导思想。一是保税物流工程,以梅山保税港区为主要平台发展一体化的保税物流高端服务;二是大宗商品物流工程,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增强大宗商品物流服务能力,促进“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建设城市配送物流工程,改变“十一五”城市配送物流的短板,打造成为“十二五”物流发展新亮点;四是专业物流工程,提高危化品、医药、冷链、应急物流的服务水平;五是产业联动发展工程,进一步释放物流市场需求;六是智慧物流工程,以物联网技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七是建设物流中心,重点建设八大物流中心,优化物流区域布局;八是多式联运工程,拓展物流腹地。

第五部分,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资金保障、加强用地保障、

III

提高口岸服务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和完善物流统计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主要问题

关于规划衔接问题,20xx年,宁波市政府制定并发布了《宁波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经过8年有余的实施,推动了宁波市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原《规划》也已与宁波物流发展实际和要求不相适应,需要进行新的规划,指导物流业跨越式发展。另外,原《规划》是一个中长期物流规划,时间跨度为2002至20xx年,不是“五年规划”,而本规划将是宁波市的第一个正式的“五年规划”,是指导“十二五”时期全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以及编制各县(市)、区现代物流专项规划等的重要依据。

关于物流中心布局问题。《规划》确定了八大物流中心,包括梅山保税港区物流中心、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国际物流园、邬隘集装箱综合物流中心、宁波空港国际物流中心、宁波城市配送物流基地、宁海物流中心、慈溪综合物流中心等。之所以确立八大物流中心,是因为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物流中心规划的历史延续性,一些物流中心在前期规划中已经被确定为重点物流中心,本《规划》将延续前期规划对这些物流中心的定位;二是考虑到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的严谨性,一些县市的物流中心规划尚处在前期研究阶段,本《规划》没有将这些不成熟的物流中心包括在内;三是考虑到物流中心的综合性,本规划确定的重点物流中心是以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等功能为主导的物流企业集聚区,不包括依托贸易市场的物流中心。

IV

关于城市配送物流问题。城市配送是宁波现代物流业“十一五”时期发展的短板,也是“十二五”时期亟需解决的问题。《规划》确定了三个城市配送物流节点,分别是宁南(奉化)物流中心、丁家山物流中心和陆港物流中心,这三大物流中心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非常适合作为城市配送物流中心。其中宁南(奉化)物流中心和丁家山物流中心建设条件比较成熟,基本上不存在土地问题,在“十二五”时期大有可为;而陆港物流中心由于土地尚未臵换在未来三年内较难推进,但考虑到该物流中心在早期规划中就已经被确定了城市配送的战略定位,仍旧将陆港物流中心作为城市配送物流中心之一。

以上说明,连同《规划》,请予审议。

《宁波“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小组

二〇一一年五月

V

目 录

前 言 ................................................ 1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 1

(一)发展现状 ...................................... 1

(二)面临的形势 .................................... 5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7

(一)指导思想 ...................................... 7

(二)基本原则 ...................................... 8

(三)发展目标 ...................................... 8

三、主要任务 .......................................... 9

(一)完善物流设施设备 .............................. 9

(二)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 10

(三)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 12

(四)推动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 13

(五)优化物流区域布局 ............................. 14

(六)推进智慧物流建设 ............................. 15

(七)完善物流金融服务 ............................. 16

四、重点工程 ......................................... 17

(一)保税物流工程 ................................. 17

(二)大宗商品物流工程 ............................. 18

(三)城市配送工程 ................................. 19

(四)专业物流工程 ................................. 20

(五)联动发展工程 ................................. 20

I

(六)智慧物流工程 ................................. 21

(七)物流中心建设工程 ............................. 22

(八)多式联运工程 ................................. 27

五、保障措施 ......................................... 28

(一)加强领导和组织保障 ........................... 28

(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 28

(三)强化物流设施用地保障 ......................... 29

(四)提高口岸监管服务水平 ......................... 29

(五)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 30

(六)完善物流统计监测工作制度 ...................... 30

附表: ............................................... 31

附图: ............................................... 34

II

宁波市“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前 言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长足发展,宁波物流业全面进入了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市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关键时期,为了贯彻落实《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推进全国物流节点城市建设,更好地发挥现代物流业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引领和推动提升作用,科学指导“十二五”期间我市物流的快速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我市物流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已成为宁波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1.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产业地位得到确立和巩固。“十一五”时期,我市物流业快速发展,20xx年全市物流总额达到1.5万亿元,年均增长15.4%;物流业增加值达到506.9亿元,年均增长17.4%;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9.9%,占服务业比重达到24.6%,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作为我市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的产业地位。物流运作效率明显提高,社会物流总

1

费用占GDP比重下降到17.83%,比20xx年1下降1.5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社会经济效益7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型。

2.物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港口物流水平再创新高。“十一五”时期,我市已初步形成以港口物流为龙头,制造业物流、空港物流和专业物流等为配套的物流产业体系。以港口联盟建设、 “无水港”建设、海铁联运发展为重点,依托不断拓展的港口经济腹地,加快发展集装箱物流、保税物流、大宗商品物流等港口物流,港口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20xx年宁波港域货物吞吐量达到4.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00万标准箱。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加快,20xx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7亿吨,超越上海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14.4万标准箱,排名跃升至中国大陆港口第三位,全球第六位。

3.物流通道网络不断完善,物流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加快推进公路网建设,“一环六射”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八横五纵三沿海”干线公路及综合枢纽场站加快建设。铁路进入加速成网阶段,甬台温铁路建成通车,萧甬铁路直达镇海、北仑港区,并与浙赣、沪杭、杭宣等干线铁路网相接,为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创造条件。港口吞吐能力增强,“十一五”时期新增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31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约1.4亿吨,其中新增集装箱泊位12个,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约720万TEU。空港发展形成突破之势,机场等级达到4E级,共开通航线51条,年货邮行吞吐量达到8.1万吨。物流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市货运车辆7.8万辆,59万吨位;集装箱车辆9975辆,29万吨位;“大、特、1 我市物流统计始于20xx年。

2

新”船舶加快发展,沿海船舶营运运力总规模达458万载重吨,位居全省第一,万吨轮比重超过70%。

4.物流中心建设初见规模,物流业载体支撑得到强化。梅山保税港区按照瞄准国际“自由港区”定位,加快建设和运营,一期工程封关运作,2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投入运营,累计完成投资超过50亿元;招商引资进展顺利,累计引进物流、贸易、金融等企业800家。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以液体化工、煤炭、钢材、木材、再生金属、有色金属等大宗货物交易市场为依托,以存储、配载和运输方式转换为手段,正加快建设华东及中西部大宗货物资源配臵中心和集散中心。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国际物流园已引进中外运、前程物流等一批知名物流企业落户,正在形成依托港口的高端国际物流中心。空港物流园区已建成10万平米的标准仓库和1万平米的商务楼,仓库出租率已接近95%,栎社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经封关运作。邬隘集装箱海铁联运中心站工可已获国家批复,争取20xx年开工建设。宁海物流中心完成一期建设,配送中心和果蔬市场投入运营,金属材料市场、五金机电市场即将完工。

5.物流企业蓬勃发展,物流运作能力显著提高。全市实际从事物流相关业务的企业超过5000家,注册资本超过600万元以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超过100家。A级以上的物流企业超过70家,其中4A物流企业6家,3A物流企业40家。世界排名前20位的船公司和FedEx、UPS、TNT、DHL等国际知名快递企业、物流巨头及物流投资商落户宁波。本土物流企业实力得到进一步壮大,涌现出宁波海运集团、浙江中外运、富邦物流等营业额达数亿元甚至

3

几十亿元的本土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一体化运作能力显著提高,开展运输、仓储、配送、加工、代理中两项业务以上的综合型物流企业较“十一五”初增长了3倍,75%的企业涉及运输业务,并逐步向仓储、配送、代理等业务延伸,初步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运作高效、竞争充分的市场主体。

6.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智慧物流建设条件日趋成熟。第四方物流市场于20xx年初正式投入运营,建立交易、金融、政务服务“三合一”的物流平台,构建了银行与平台运营商的“双主体”运作模式,20xx年已经吸引6850家企业加盟运作,年信息发布总量达72万条,网上交易额达到10亿元,结算额达2.5亿元,大大激发了物流市场主体活力。先进物流技术、设备在各种物流业务中得到应用,新增集装箱车辆GPS安装率达100%;条形码技术在各种物流业务中得到普遍应用,RFID技术在宁波港码头得到良好应用,集装箱车辆在码头闸口的通过时间由2分钟下降到30秒以下。

7.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通关单联网核查、港区智能卡口系统、出口货物电子装箱单系统、空港通关中心和快件监管中心等一批政务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区域整体通关环境明显提升。宁波港海铁联运政策、第四方物流市场系列政策、现代贸易物流企业扶持政策、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实施意见、现代物流示范企业扶持政策等多项政策密集出台,物流业政策环境持续改进。物流企业申报国家税收试点、重点物流项目申请国家资金支持等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甬港经济合作论坛、“重庆〃宁波周”、“新加坡〃宁波周”、“港澳〃浙江周”等

4

物流专题推介活动成果显著,促进与国内外重点城市的物流交流与合作。与国家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不断加强,梅山保税港区成功获批,镇海液化品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正在推进。与铁道部签订了部市合作协议,合作机制得到持续深化。

“十一五”时期,我市物流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不平衡,与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定位和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是物流通道设施虽已初步形成体系,但路网连通度不高和局部瓶颈路段仍然存在,港口集疏运结构不合理,尚未形成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的物流园选址落地难,部分已建成物流园功能交叉,同质化竞争多。二是港口物流产业链不够长、价值链不够高,物流增值能力偏低,物流业发展水平与港口地位和吞吐量规模不相匹配;三是虽有发达的制造业基础,但工业企业物流剥离程度低,物流需求没有得到充分培育和合理释放,对第三方物流发展造成严重制约;四是大部分物流企业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且多数企业只能提供单一的传统物流服务,一体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物流服务水平低下;五是物流人才短缺,不仅操作型人员的业务技能有待加强,高端物流人才更是缺乏,影响物流企业一体化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能力的提升。

(二)面临的形势

纵观国内外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仍是我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

5

加快,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和全球销售的发展趋势为我市国际物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市物流业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从国内环境看,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立宁波作为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地位,赋予了宁波调整与振兴物流产业,提升物流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的历史使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宁波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较高的发展平台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另一方面,沿海城市港口发展及现代物流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经济腹地的争夺愈演愈烈,我市以港口物流为主要增长极的物流产业发展模式,面临较大挑战。

从区域环境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宁波作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国际港口城市的战略定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把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定位为浙江海洋经济大平台的核心区,并要求环杭州湾产业带成为引领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这些都为宁波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要组成部分,率先实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打造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带来了重大机遇。但另一方面,国务院赋予了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优惠政策,形成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对我市航运物流业、金融业等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大。与此同时,在浙江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建设“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过程中,作为计划单列市的宁波,如何抢抓机遇争取省里支持也日趋重要。

6

从宁波实际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港口建设迈上新台阶,产业规模显著扩大,都市区建设进程加快,新一轮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这些都为我市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十二五”时期,随着综合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经济辐射范围的扩展,宁波港口物流辐射能级将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随着我市制造业和商贸业的加快发展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制造业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城市配送物流等产业物流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我市物流业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十二五”是我市落实“六个加快”战略部署的重要时期,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这也将为我市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另一方面,我市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高端物流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能否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需要,顺势而为,迎难而上,实现突破发展、优化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和挑战性。

总体上,“十二五”时期我市物流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力以赴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为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保障。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我市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六个加快”战略部署,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总体目标,以物流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为核心,以物流载体、平台、企业、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智慧物

7

流建设为支撑,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的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依托浙江,服务长三角,联合中西部,对接海内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率先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为宁波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高效的物流服务支撑。

(二)基本原则

——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坚持率先发展。把物流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推进物流业转型升级,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整合物流存量资源,坚持统筹发展。整合物流园区、物流通道、运输装备等存量资源,统筹港口与城市、城区与乡村、重点区域与一般区域的物流发展。

——对接国内国外市场,坚持开放发展。以供应链融合为纽带,推动产业联动,对接国内外市场,提高物流发展开放水平。

——完善多种运输方式,坚持协调发展。推进多式联运,重点突破海铁联运和水水中转瓶颈,协调发展公、铁、水、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

——推进先进技术应用,坚持创新发展。推广应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物流业,促进物流创新发展,提高物流效率与安全,发展绿色物流,促进节能减排。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坚持自主发展。强化政府在发展物流业的规划、引导和扶持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作用,强化物流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以港口

8

物流为龙头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综合成本明显下降,综合性国际枢纽港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地位得到巩固和提升。

——物流业规模平稳较快增长。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0%;宁波港域货物吞吐量超过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0万标准箱。

——物流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以港口物流(集装箱物流、保税物流、大宗商品物流)为龙头,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等为重点,其他专业物流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物流专业化水平快速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显著增加,全市A级物流企业总数达到100家以上,其中3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超过70%。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总部型物流企业达到15家。

——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明显增强,物流一体化运作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综合物流成本持续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降到16%以下。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物流设施设备

建设内外衔接、通江达海的综合物流通道;推广物流专业车辆和应用先进物流设备,提高物流装备专业化水平。

完善物流通道网络。加快公路网建设,全面形成“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络和“八横五纵三沿海”干线公路,推进农村公路网

9

络化。扩大码头通过能力,加快推进大榭、穿山、梅山港区等深水码头建设;增加集装箱班轮航线,航线总数达到260条,其中国际航线达到200条;加大航班密度,平均月航班1800班。加快铁路货运北环线、大榭及穿山港区铁路支线、宁波北站迁建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项目建设,实现主要港区通达铁路。规划建设甬金铁路、跨杭州湾铁路,加快形成“五线一枢纽”的铁路网布局。实施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大力度引进航空公司,开辟国际国内航线,构建通达城市多、航班密度高的航线网络,将栎社国际机场打造成为区域型的重要货运枢纽。

提升物流装备水平。采用物流专用装备,推进运输装备专业化、结构合理化、自重轻型化、快速化和标准系列化;开发与推广先进适用的仓储、装卸等标准化专用设备。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车、特种专用车辆和载重量在8吨以上的重型专用货车,加快普通敞蓬货车的厢式化进程,促使化学危险货物、大型物件、冷藏保鲜货物等运输的专业化,规划到20xx年,全市营运货车达到

8.7万辆,70万吨位;集装箱卡车1.4万辆,总吨位47万吨。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单位附加值高的大型船舶和特种船舶,五年内全市沿海船舶运力达到600万载重吨。大力发展立体化自动化仓库,逐步推广使用标准化托盘,推进仓储设备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大型高效起重设备、智能式搬运车、系统化传送带,推进装卸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

(二)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结合宁波经济发展特征,大力发展以集装箱物流、保税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城市配送物流以及危化品、冷链、医药等专业物

10

流领域。

集装箱物流。推进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国际物流园、邬隘集装箱综合物流中心、大榭集装箱场站建设,提升集装箱物流承载能力。以国际贸易为龙头,加快对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促进集装卸、堆存、运输、拆拼箱、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于一体的专业化、综合化集装箱物流发展。

保税物流。以完善保税物流功能为突破口,优化国际贸易发展方式,完善国际贸易服务体系,吸引宁波大市外优质国际贸易资源集聚。强化梅山保税港区、宁波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培育,积极发展为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中转、转口贸易和加工贸易等配套的保税物流业。

大宗商品物流。推进大宗货物交易中心建设,完善货物交易、电子、信息、公共服务功能。积极引进专业市场运行商和大宗商品流通企业,加快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引进和培育一批大宗商品物流企业,在辐射范围内优化布局大宗商品物流网络,基本建成区域性塑料、液化品、有色金属、钢铁等大宗商品的资源配臵中心和集散中心,加快形成集交易、金融、信息、物流服务于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

城市配送物流。适应城市发展、人口规模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城市配送物流。适应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以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促进快速、便捷的城市配送发展。整合优化城市配送网络节点,优化中心城区物流的交通组织和管理,逐步形成城市配送物流体系。

专业物流发展。发展以仓储和配送鲜活农产品、果蔬、鲜花、

11

食品等商品为主的冷链物流,增强冷链物流增值服务能力;加强对危化品物流的跟踪与监控,规范化学危险品仓储和运输的安全管理;积极培育粮食物流、医药物流等专业物流,提高配送效率和服务水平;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强化应急物流体系建设。

(三)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农渔牧林业之间联动发展,释放三次产业中的物流需求;深化港口战略合作,建立无水港,发展海铁联运,拓展港口腹地需求;推进产业梯度转移,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和物流腹地需求;发展进口贸易平台,拓展国际物流市场需求。

推动产业联动发展。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物流业与商贸业、物流业与金融业、物流业与农渔牧林业之间的联动发展,带动产业间的深层次融合,鼓励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和农业企业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分离物流业务,进一步释放物流需求外包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提高物流需求外包的功能层次。

扩大港口物流辐射范围。巩固浙江港口联盟,加强省内外港口合作发展。深入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加强港航合作,加快开发沿海、沿江货源,新增内支线、内贸线,构成以远洋干线为骨干、近洋支线和内支线为支撑、内外贸线同步发展的集装箱运输体系。开发建设内陆“无水港”,做大既有绍兴、萧山、慈溪、金华、义乌、衢州、上饶、鹰潭等“无水港”规模,深入拓展江西、四川、安徽等中西部腹地,研究设立新的无水港。加快融入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积极参与港口国际合作。

对接国内外两个市场。对内以供应链为纽带,支持一些劳动

12

密集型、价值链低端的企业向腹地转移,构建以宁波为总部、腹地为制造基地的产业经济圈,拓展产业链空间布局,扩大国内物流需求市场。对外以国际贸易为纽带,以出口带动进口,扩大国际物流市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贵重材料、冷链食品等进口贸易平台,扩展国际物流需求市场。

(四)推动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改变我市物流企业“小、散、弱”现状,突出市场主体建设,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物流企业向综合化、一体化、专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培育贸易物流大企业。继续实施大集团带动战略,扶持网络化运营的大型物流集团,鼓励做大做强,推行生产、物流、贸易综合化发展。鼓励家电、服装、文具、模具等具有区域特色经济优势的块状经济区域组建贸易物流大企业,拓展营销网络渠道。“十二五”末,培育形成100家贸易物流企业,其中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贸易物流大企业20家以上。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等传统物流企业功能整合和业务延伸,不断提升一体化服务水平。鼓励从事传统物流业务的企业重组改造,通过扩大经营、延伸服务领域、与大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等方式向专业化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型制造业企业的物流自营机构不断完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进而实现与母体的分离,成为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鼓励物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形成具有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培育物流总部企业。构建和完善以总部型物流企业集团为主

13

导,中小物流企业专业化配套、集群化发展的新型产业组织结构。吸引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和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在本市设立总部或者分支机构,鼓励外来企业参与本地物流企业重组,鼓励本地物流企业与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培育、发展和整合一批管理先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集团企业,形成物流企业总部集群。

(五)优化物流区域布局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需求、产业布局、货物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等众多因素,重点发展临港物流区域、中心城区物流区域、余慈物流区域、南三县物流区域等四大物流区域,为宁波产业、城市发展以及省内外经济腹地的国际贸易和跨区域货物流转提供综合物流服务。

临港物流区域。区域主要覆盖北仑和镇海。依托北仑的港口优势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集装箱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和制造业物流;结合镇海港区化工产业特点和专业市场优势,重点发展大宗商品物流和液化品物流;进一步发挥梅山保税港区、宁波保税区等政策优势,重点发展保税物流。

中心物流区域。区域主要覆盖海曙、江东、江北、鄞州和镇海部分生活区。根据中心城区现代商贸业的发展需求,重点发展城市配送物流。规划建设2到3个城市配送中心,引进专业化配送企业,积极培育商贸配送物流功能,提高城市配送服务水平。

余慈物流区域。区域主要覆盖余姚和慈溪。依托杭州湾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余姚滨海产业园区以及慈东产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制造业物流。依托中塑交易网、中国纺织网等电

14

子商务平台,发挥商贸优势,重点发展大宗商品物流。

南部物流区域。区域主要覆盖奉化、宁海和象山。充分发挥甬台温产业带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中转物流,为浙东地区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充分发挥南三县农副产品优势,率先发展冷链物流,为南三县地区的农、牧、渔业产品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六)推进智慧物流建设

以智慧港口为切入点,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协同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为支撑,以智慧物流软件技术创新和智慧物流产业装备创新两大产业基地为引领,以示范园区、示范企业、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四大示范工程为抓手,推进智慧物流建设。

建设智慧港口。加快现代智能技术在港口运作中的应用,整合港口信息流,依托可视、可监、可控制的车船装备、特种集装箱、智慧港口管理等系统,通过港口自身的智慧化建设,带动与港口物流相关的智慧化转型,将其发展成具有涵盖供应链物流所有环节的智慧港口物流体系,扎实推进宁波智慧港口建设。

建设智慧网络。按照构筑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体系的要求,加快不同物流节点内部的物流装备信息化建设,形成物畅其流的一体化智慧物流载体网络;加强信息化软硬件支撑平台、信息采集系统和信息通讯系统的建设,形成互联互通的智慧信息网络。以智慧物流载体网络和智慧物流信息网络为主体,实现物流感知数据在更广范围内的采集,促使物流信息在更多主体之间的共享,物流业务在更畅通的载体上运作。

建立协同平台。继续推进第四方物流市场建设,将第四方物流市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公共信息和交易平台;进一步发挥和

15

完善现有平台的功能,积极发展政府主导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数据中心;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公共应用平台和专业化应用平台,努力构建宁波智慧物流协同平台。

建设智慧物流产业基地。以国家高新区宁波国际智慧物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IBM宁波智慧物流产业园、智慧产业专业孵化器为主要载体,建设智慧物流软件技术创新基地。以杭州湾智慧产业园为主要载体,推动发展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移动通信、网络应用等物流装备的设计和生产,建设智慧物流产业装备创新基地。

建设智慧物流园区和企业。推进重点物流园区智能化建设和业务平台建设,提高物流体系的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水平。推动物流企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低端走向智慧,提高物流企业运作的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专业化。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创新应用和示范,初步实现物流作业过程的可视、可控和互联互通。推进物流运营模式创新,创新供应链物流运作模式,鼓励物流企业渗透到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等供应链各个节点中。

(七)完善物流金融服务

以物流业发展趋势和金融服务需求为导向,强化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物流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物流金融服务供给能力,为物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搭建物流业融资平台。支持成立主营物流金融业务的专业性银行,为物流行业提供专业融资平台。建立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机制与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物流业的信贷

16

支持。鼓励第四方物流运营主体与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开展合作,为会员企业提供支付结算、信用增级、融资补贴、应收款质押贴现等增值服务。

创新物流业信贷融资模式。发展以动产质押为基础的物流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融资担保、存货质押、仓单质押、保兑仓、统一授信等增值服务。完善物流企业融资担保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与物流行业龙头企业及同业组织加强合作,发展物流企业联保、互保贷款业务,探索组建行业性融资担保机构或专项担保资金。积极发挥融资租赁的作用,鼓励物流企业利用融资租赁方式,解决大型设备、运输工具购臵等的融资问题。

拓宽物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物流企业改制上市,积极引导竞争实力强、资质等级高、企业规模大、经营业态新的物流企业提升资本经营意识,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步伐。积极引入股权投资,引导物流企业增强与资本战略对接的意识,通过吸引、运用股权投资以提升自身实力和管理水平。支持有条件的物流企业充分利用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金融市场融资工具,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财务成本。

四、重点工程

(一)保税物流工程

强化梅山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平台建设。“十二五”时期,完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及保税港二期封关运作,不断提高港区综合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中转和转口贸易,建设培育先进装备、贵重材料、名贵植物、冷链食品等进口商品交易平台,初步形成高附加值产品国际供应链管理中心;进一步

17

集聚国际物流龙头企业,为保税贸易发展提供“附加值高、物流量大、专业性强”的保税物流服务。把梅山保税港区打造成为宁波保税物流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

进一步培育宁波保税区等保税物流功能。宁波保税区依托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多功能区优势,重点培育保税贸易及展示、出口加工、国际采购配送、转口贸易、保税仓储等功能,进一步发挥进口生产资料、装备设备、生活资料交易平台的功能。宁波出口加工区、慈溪出口加工区围绕保税加工功能,积极发展国际物流配送、保税仓储等配套服务,拓展研工、检测、维修等功能,成为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功能区。在推进空港国际物流园规划建设的同时,研究适时将栎社保税物流中心(B)型功能调整至宁波空港国际物流园,培育发展空港保税物流业。

推进特殊监管区联动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慈溪出口加工区等特殊监管区资源整合,促进不同区域特殊监管区功能、资源、政策整合提升。充分利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直通关功能,推进各特殊监管区业务联动,促进完善进出口分拨、配送功能向腹地拓展。不断创新保税物流监管模式,推进保税物流与保税加工、国际贸易、非保税物流之间的联动发展,促进区域物流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二)大宗商品物流工程

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规划建设宁波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中心),加快招商引资进程。积极打造一批大宗特色商品交易中心,重点发展液体化工、煤炭、铁矿石、钢材、塑料、有色等大宗商品交易。“十二五”时期,做大做强液体化工、塑料、有

18

色金属、钢材四大交易品种,突破发展铁矿石、进口煤炭、镍金属等交易品种,力争形成若干个在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交易市场。

建设战略物资储运基地。以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战略物资为重点,在大榭、镇海等地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战略物资储运基地,完善配套设施,提高中转储运能力。结合东海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浙能LNG码头投用,在北仑、大榭等地规划建设后方服务基地,开展转储运、加工等服务。

完善交易平台的物流功能。适应大宗货物仓储需求的大型化要求,满足交易平台网络化服务要求,引导物流企业为大宗货物交易平台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围绕重点货种,加大国内外知名贸易流通商的引进,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和交割仓,提升现有中远期交易市场功能。

(三)城市配送工程

优化布局城市配送网络。加快建设公共配送中心和城市配送通道,完善城市配送网络。重点建设宁南(奉化)物流中心、宁波丁家山物流中心和宁波陆港物流中心,构建宁波城市配送物流网络,覆盖全市配送范围。

规范城市配送运营。根据城市配送需求,总量上控制城市配送车辆规模,同时建立和完善配送车辆的技术标准,引导配送企业统一车辆车型、外观标识、配备设施等,以提升中心城区货运车辆档次。

优化城市配送管理。完善城市配送管理制度,对车辆证照、通行权、作业流程进行规范管理。推广应用智能化物流技术,以

19

物流信息化为手段,提升城市配送服务水平。

(四)专业物流工程

发展危化品物流。以镇海、北仑、大榭等地的液化品为对象,建设液化品运输服务中心。加强对化学危险品物流的跟踪与监控,规范化学危险品物流的安全管理。集聚危险品运输企业及相关服务企业,提供停车、维修、加油、车辆罐体清洗检验、餐饮等一站式服务。

发展医药物流。鼓励医药企业充分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通过实体配送中心进行统一配送。选择和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物流企业,开展专业医药物流,引导中小医药企业将医药配送业务外包,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规模性的共同配送。

发展冷链物流。加快发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鼓励和支持多家企业联合建立生鲜配送中心,重点扶持目前比较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培养一批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加大冷藏车辆和技术的投资,实现冷链物流规模化、规范化经营。

发展应急物流。建设应急物流的管理机制和指挥体系,建设和完善应急物流的预警预测机制,搭建应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制定应急物流管理政策法规,选择和培育一批具有应急能力的物流企业,建立应急物流体系,提高应对灾害、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联动发展工程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鼓励制造企业突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束缚,将物流服务需求进行外包,或者与专业物流企业建立物流业务托管机制,对能够集成整合、委托外包的物流资产

20

和业务,实行社会化运作。统筹规划制造业集聚区的物流服务体系,倡导集聚区内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平台共享共用,严格控制区内制造企业自营物流用地。充分发挥园区布局集中、用地节约、功能集成、经营集约等优势,要求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要面向周边制造企业,提高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物流业与商贸业联动发展。鼓励商家剥离仓储配送业务交给专业物流企业来实现仓配、配送一体化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卖场、专业市场走向交易与物流相分离的模式。支持我市贸易物流集团到国内大中城市建立直销中心,到国外设立营销网点,通过自主、联盟等多种方式建立贸易物流网络。依托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高附加值商品交易市场以及专业化交易市场,提供一体化的交易物流服务,提高交易市场的物流服务能力,推进“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物流业与农业联动发展。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农资市场、农产品市场、农业大户以及农村超市的结盟,推动农资、农产品、农村物流发展。依托余姚滨海、慈溪杭州湾等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以及各县(市)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都市农业园区,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等领域和环节的物流运作一体化。

(六)智慧物流工程

建设智慧物流基地。依托宁波国家高新区软件产业基地,建设智慧物流技术创新基地,引进和集聚一批具备较大规模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提高智慧物流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智慧物流企业孵化能力。依托杭州湾新区等重点功能区域,打造智慧物流装

21

备创新基地,重点培育发展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装备、视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装备、智能交通装备等智慧物流装备,提升和发展一批以智能物流装备设计和生产为主的先进制造企业,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相关领域有实力的大企业。

建设智慧港口。加快智能物流技术在港口运营体系中的应用,综合应用物联网技术,全面提高港口运作效率。建立智慧港口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港口物流运营、决策管理的整体最优化。拓展和完善现有EDI平台的功能,整合生产业务系统、车队业务系统、EDI系统等信息系统或数据,实现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无缝式业务数据交换,为客户提供货物运输全过程信息同步检索查询,建成具备高性能统一的宁波港信息交换平台。

建设智慧物流数据中心。以拓展宁波第四方物流平台功能为重点,以建设互联互通标准为基础,汇聚智慧物流各层面的对外服务和互联交换信息,通过资源整合,提供智慧物流的基础服务和应用服务。到20xx年,初步建成宁波市智慧物流公共数据存储中心、数据交换中心和数据处理应用中心。

建设智慧物流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梅山保税港区、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空港物流园区等智慧物流园区等示范工程,加快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园区中的应用和推广。加快培育智慧物流企业示范项目,鼓励物流企业与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鼓励物流企业推广物联网先进技术,提高物流的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水平。

(七)物流中心建设工程

按照“战略定位显著、物流功能主导、物流企业集聚、推进

22

计划可行”原则,“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以下物流中心建设工程:

梅山保税港区物流中心。依托梅山保税港区,建设成为辐射浙江省乃至长三角的保税物流平台,我国沿海和亚太地区以集装箱运输和转口贸易为重点的国际中转枢纽区。五年内,建设集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五大核心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实现保税货物流通量的快速增长。

一是按照有色金属、固体化工、医疗器械、船舶及船用设备交易和高档消费品进口的保税物流分拨、配送需求,建设普通仓库、恒温或冷冻专用仓库和高端多层仓库等仓储设施,仓储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二是引进国际知名供应链物流企业,重点推进中外运梅山保税物流项目,建设4万平方米标准仓库、集装箱堆场等物流基础设施以及配套物流服务设施。三是开发建立各类产品的交易市场和大宗生产资料期货交割地,建设贸易中心功能区,重点发展进口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交易市场、成套电子设备及医疗器械交易市场、进口酒、建材和名贵植物等交易市场。

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依托液化品交易市场、煤炭交易市场、钢材交易市场、木材交易市场,建设集大宗货物交易功能、物流功能、信息服务功能、配套服务功能等于一体的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五年内,建设成为国际液化品贸易中心、华东木材中转贸易中心、浙江煤炭中转贸易基地和钢材中转贸易基地,货物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

一是推进实施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推进镇海港区

23

19-20#化工码头和21-23#散杂货码头建设。二是推进大宗生产资料交易中心、钢材现货市场、浙江物产宁波物流基地、宁波浙粮仓钢材仓储物流项目、五矿钢材剪切配送项目等产业项目,完善货物交易、电子信息、公共服务功能,积极引进专业交易市场运行商,积极引进大型生产资料贸易流通企业。三是进一步巩固液化品和煤炭两大货种,优先发展钢材、有色金属两个货种,适时推进粮食(盐)和内贸集装箱的发展。四是争取海关总署批准启动液化品保税物流中心项目。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国际物流园。依托北仑和穿山港区,集聚国际仓储、国际分拨配送、生产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发展高端、高附加值货物物流。完善现代物流、电子物流、国际贸易和信息咨询等服务。五年内,建设成为港口物流高度发达的标志性区块、宁波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重要板块。

一是有序推进园区开发建设,重点推进中外运、前程供应链等续建项目,及时开发园区二期。二是完善园区功能配套,包括交通、生产生活以及集卡服务等配套功能,重点推进北仑集卡运输服务基地建设,包括集卡停车场、集卡维修区、集卡配载货运区、综合办公区、加气加油站及后勤服务区等六大功能区块,以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三是增强招商引资针对性和实效性企业,积极引进以运输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国际国内贸易服务型为主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以临港大工业和龙头物流企业为支撑,逐步实现园区内外企业的转型升级。四是进一步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搭建园区监管体系,打造物流园区高效管理平台,集聚

24

园区内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机构、生活配套设施以及海关、国检等监管部门的资源,搭建公共信息平台,完善运行机制,争取正式入选为市级服务业产业基地。

邬隘集装箱综合物流中心。依托北仑、大榭、穿山集装箱码头和集装箱铁路中心站,以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等为主要运输方式,建设提供集装箱装卸、堆存、运输、拆装箱、货物加工、包装等综合服务的物流园区。五年内,建设成为集装箱海铁、公铁联运中心,至20xx年海铁联运箱量达到15万TEU。

一是加快推进宁波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有效衔接公路运输方式,整合利用现有物流园区资源,促进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二是建设海铁联运公共服务平台,依托集装箱中心站,实现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和调度管理信息系统与港口EDI的对接和信息共享,在物流园区内集聚货代、货主和船公司等主体。三是以邬隘集装箱综合物流园区为载体、以海铁联运示范项目为纽带,创新体制机制,部市共同建设宁波市海铁联运综合试验区。

宁波空港国际物流中心。依托空港口岸,建设成为集保税物流、流通加工、增值服务、口岸通关等物流服务为一体的长三角区地区重要的航空物流基地,航空物流企业总部集聚区。20xx年,货邮行吞吐量达到20万吨,新增10条以上国际(地区)和全货机航线,形成集专线运输、加工、包装、中转、配送、商务等增值服务为一体的航空物流体系。

一是加快制订完善空港国际物流中心的细规划,尽早推进空港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并将栎社保税物流中心功能及时调整至空港国际物流中心。二是建设揽货、集货、转运、增值物流服务等

25

基础功能,提供保税存储、国际中转、转口贸易等保税物流服务。三是发展物流总部经济,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航空货代企业、快递企业及相应物流增值企业入驻,集聚一批物流、交易、信息、服务企业,完善配套政策,逐步向宁波及周边地区拓展服务范围。四是培育保税物流中心功能,延伸保税加工功能,重点发展航空产业、航空物流业、高端服务业、临空高附加值制造业。五是实现空港国际物流园区与机场货运区的高效联动,新建空港国际、国内货站3.6万平方米,新建快件中心0.8万平方米,年货物处理能力到达50万吨。

宁波城市配送物流基地。加快建设宁波丁家山物流中心、陆港物流中心和宁南(奉化)物流中心,打造宁波城市配送物流网络。

一是建设宁波丁家山物流中心,开工建设15万平方米的仓储区以及配套分拣区,并建成停车服务区等物流基础设施,争取启动二期工程;引进知名配送企业入驻物流中心;建设和完善配送中心的信息、车辆等服务功能,融合电子商务功能,提供门到门的配送服务。二是建设宁南(奉化)物流中心,总开发建设面积350亩,完成园区内仓储配送及办公区建设,引进知名配送企业入驻物流中心。三是建设陆港物流中心,争取开工建设货运交易平台,采用显示系统提供实时信息交易和网上交易,吸引社会运输企业集聚;建设城市配送区,为市区及周边县市提供时效性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配送服务;建设多式联运区,为新铁路北站配套,方便企业开展公铁联运业务。

宁海物流中心。依托甬台温高速公路和甬台温铁路,将宁海

26

物流中心建设成为宁海县综合性的物流中心,特色产品贸易物流平台,甬台温产业带重要的物流节点。今后五年内,建设规模达到194万平方米。

一是继续完善配送中心、果蔬批发市场的功能,扩大物流辐射范围。二是建设运输服务中心,促进货运服务企业、外地货运车辆集聚,为宁波南部地区的企业提供干线运输。三是建设五金机电市场、金属材料市场等功能区块,为宁波南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区提供贸易物流服务。四是积极探索出口监管仓建设,为宁波南部地区的外贸企业提供保税、拼箱和简单流通加工物流服务。

慈溪综合物流中心。依托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带来的区位优势,建设成为立足宁波、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的集物流信息、仓储配送、流通加工、采购分销、总部办公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服务型物流中心。

一是规划建设六大功能区,分别为区域分拨分销区、货运配载区、仓储配送区、专业物流区、供应链集成服务区及延伸发展区。二是集聚医药、冷链、化工等多项专业物流资源,发展医药物流、冷链物流和化工物流。三是通过与制造业及商贸业的联动发展,塑造区域分拨分销能力与供应链管理能力。四是在物流中心内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

(八)多式联运工程

海铁联运。深化与铁路部门的合作,提高散杂货铁路运输比重。调整完善海铁联运发展扶持政策,培育壮大集装箱海铁联运经营主体。以浙赣线为切入线和重点线,从定组运输起步,努力多开通内陆腹地的海铁联运“五定”班列,同时争取国家在宁波

27

开展海铁联运综合试验区试点。“十二五”末,海铁联运业务拓展到江西、安徽、四川等中西部地区。

公铁联运。以陆港物流中心、铁路新货运北站为依托,充分发挥陆港物流和铁路新货运北站的联动效应,充分发挥铁路长距离运输的优势和公路快捷、可实现门到门服务的优势,开展公铁联运,研究开通内陆腹地的公铁联运“五定”班列。

公空联运。以空港国际物流园、机场新货运区为依托,开展公空联运。吸引国内外航空公司、邮政快递运输企业、大型货代企业、大型航空物流企业在空港设立货运枢纽或快件分拨中心;鼓励航空运输企业、货运代理企业开通地面货运班车,鼓励开设异地货站,支持开通与上海、杭州机场的“卡车航班”。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和组织保障

强化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职能,着力解决物流业中的重大问题和重点项目。进一步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强化规划编制及组织实施、政策制订、统筹协调、考核评定等职能。加强物流工作专业队伍建设,调整和充实物流业的管理机构。理顺现代物流管理体制,实现市、县(市)区两级现代物流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归口管理。加强物流相关行业协会的组织建设,强化行业自律、调解和市场开拓职能,规范物流企业行为,促进物流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统筹设立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支

28

持力度。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智慧物流建设、现代物流企业培育、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物流人才培养等。各地要结合实际增加物流业专项资金,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积极组织企业和项目申请国家物流业相关扶持资金,争取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政策。

(三)强化物流设施用地保障

充分认识物流业是作为社会基础设施的功能,优化强化用地保障。做好规划衔接协调,及时将物流业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发展、城乡发展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时落实土地指标。对列入省市级的重点物流项目,要优先安排土地指标。积极拓宽土地供应渠道,从现有物流业用地调整和滩涂整理等方面想方设法增加物流业用地指标,解决物流业发展用地需求。新增物流项目按照类型、规模,由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认定后,尽可能“集中”布臵,节约物流用地。

(四)提高口岸监管服务水平

以优化口岸服务环境为根本,深入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不断创新口岸监管机制,深化分类通关、管检分离改革,完善“一体两翼”大通关服务平台。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大通关协作机制建设,深化宁波口岸与重要腹地城市、港口联盟城市和无水港城市的大通关合作,实现口岸服务的高效对接,巩固和发展口岸辐射功能。适应多式联运的发展需要,创新监管模式,实现监管的无缝对接、无障碍流转。完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省内出口商品通关单直通放行等制度,持续提高宁波口岸的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省内外腹地货源从宁波口岸进出运。

29

(五)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围绕完善多层次物流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培养高层物流人才。发展物流业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加强职业技能教育以及促进物流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完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规范物流领域职业资格认证,继续推广国家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物流师资格认证,积极引进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CIPS认证和英国皇家物流职业认证ILT。制订人才激励政策,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专业人才,尤其是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技术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熟悉国际物流业务运作的高级人才和业务操作人才,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六)完善物流统计监测工作制度

完善物流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物流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加强物流统计基础工作,开展物流统计理论和方法研究。认真贯彻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进一步完善物流业统计调查、信息管理等制度,优化物流统计网上直报系统,推动县(市)区的物流统计工作,在县(市)区建立物流统计二级平台,建立健全物流统计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和时效性。

30

附表:

宁波“十二五”重点物流园区一览表

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11525

31

32

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11525

33

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11525

附图:

宁波市“十二五”重点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图

34

更多相关推荐:
“十二五”取得的主要成绩暨“十三五”工作规划

巴州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十二五取得的主要成绩暨十三五工作规划一十二五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一主要成绩1组织开展全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暨学校内函发展的督导评估20xx年至20xx年对22所完全小学14所中学含...

十二五工作总结和十三五工作谋划

十二五工作总结和十三五工作计划过去的五年里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和集团关于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进一步理清思路抓改革转型升级拓发展实现了企业良好的结构性调整使企业得到了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

十二五规划小结

五河镇十三五规划目录第一章十三五是五河脱贫奔小康的关键时期一十二五回顾一十二五期间的主要成绩二十二五末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二十三五的发展机遇第二章以生态优先加快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建设全局一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二十...

公路建设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规划

一坚持持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五年中根据我市公路建设发展规划按照发展唐韵绒都枣乡特色县域经济实现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的需要在市委政府的领导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局抢抓机遇抓住交通...

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思路

高崖水库库区十二五工作总结十二五时期是高崖水库库区在十一五快速发展基础上抓住新机遇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的五年街道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

20xx年及“十二五”工作总结和20xx年及“十三五”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蚌埠市交通投资集团出租汽车有限公司二零一五年十二月20xx年及十二五工作总结和20xx年及十三五工作计划蚌埠市交通投资集团出租汽车有限公司20xx年12月10日十二五阶段既是全国发展的重要阶段...

综合调研—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规划

人事处研讨的主要问题整理1技能鉴定与工资挂钩的问题员工参加技能鉴定积极性不高工资体系体现不出来需要做工作才肯参加技能提高对生产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如何破解需要高层的设计2技能人才走向管理岗位的屏障问题以顾占闯为例对...

“十三五”规划初稿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安全工作十三五规划编制学院校园安全工作十三五建设规划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客观要求是关系我院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对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处根据国家中...

关于编制“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和“十三五”实验室建设规划的通知

关于编制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和十三五实验室建设规划的通知各学院20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校十三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一年专业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是高等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项目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起...

十二五现状、十三五规划(地测防治水部分)

十二五现状一专业技术工作矿业公司所属矿山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条件差煤质低劣资源枯竭现有矿井地质条件分类多在复杂以上水文地质条件分类都在中等以上受大环境的影响地测防治水专业人员流失严重专业技术力量严重不足技术装备...

丹东市十二五经验总结及十三五规划

丹东市十二五经验总结及十三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运行稳中趋缓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20xx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73亿元比上年增长93十二五前三年年均增长1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206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

某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总结和十三五规划

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促进县教育事业科学均衡协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省纲要的战略部署努力打造教育强县特制订本规划...

十二五规划总结和十三五规划(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