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课堂新坐标》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套课后限时自测卷: 生态环境的保护

时间:2024.4.20

课后限时自测(三十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60分)

1.(2014·济宁质检)微山湖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二十年前这里是碧波万顷、鱼儿满湖、野鸭成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二十年来,湖区四周县市的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急增,因而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垃圾涌入该湖。湖水变得不仅很浑浊,而且腥臭难闻。据有关专家说,近几年来,微山湖中已消失了一些物种,例如,四鼻孔鲤鱼、野鸭、水螅等,上述的现象说明的道理主要是(  )

A.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B.掠夺式的开发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C.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D.环境教育缺乏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解析】  由题意知环境污染的同时,生物种类减少,生物的减少导致污染物净化减慢,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答案】 A

2.(2014·慈溪中学月考)生态入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它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后,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例如,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解放前由缅甸、越南进入我国云南,并由此扩展到广西、贵州等地区,连接成片,成为当地的“害草”。紫茎泽兰“入侵”到一个新环境的初期,可能会(  )

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②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制约

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新环境内的物种多样性

④其种群会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外来物种入侵到新环境的初期,由于没有天敌,环境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与所在环境中同一营养级生物进行竞争,而导致侵入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从而减少侵入地的物种,破坏侵入地的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简单。

【答案】 C

3.(201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B.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C.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D.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变化可以提高物种的多样性

【解析】  生物多样性是指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由此判定B项错误。

【答案】 B

4.(2013·辽宁沈阳二中第四阶段测试)生态农业是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  )

A.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B.作物轮作、套种

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D.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解析】  使用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会破坏土壤和水体环境,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答案】 C

5.上海世博联手哥本哈根掀“低碳”浪潮。下列叙述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等的发展,过度使用化石燃料

B.人口增长、农业发展,土地耕作频繁

C.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导致森林破坏、草原退化

D.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

【解析】  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能够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大气中的CO2含量。

【答案】 D

6.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可得到的结论是(  )

          甲       乙        丙

①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 ②甲、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③乙、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被微生物降解后,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 ④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唯一因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以看出,甲与乙、甲与丙、乙与丙的自变量分别为N、P等矿质元素,生活污水和污染物的种类,所以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同理可推出②③正确。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和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都是富营养化的因素。

【答案】 A

7.(2013·江南十校联考)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数量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地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解析】  人口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力。人口数量超过了环境容纳量,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最终使环境容纳量减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某一阶段人口数量会暂时超过环境容纳量,由于环境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环境容纳量不会一直增大。

【答案】 B

8.20##年3月初,云南发生严重火灾,据气象专家介绍:此次火灾的发生与丽江长期持续干燥的天气有关。这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表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

B.此次森林大火可能导致局部气候的变化

C.大火过后森林的恢复过程将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D.本次大火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没有影响

【解析】  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较强,恢复力稳定性比较弱,火灾过后森林的恢复过程将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本次大火过后,将使某些生物失去栖息地,从而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答案】 D

9.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

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

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

D.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

【解析】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到新地区,可能会因为其缺少天敌,大量繁殖对当地物种构成危害,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也可能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避免人类活动对保护区物种造成不良影响,让生物自然繁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答案】 B

10.(2013·临沂高三一模)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但不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B.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减轻臭氧层的破坏,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C.森林、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体现

D.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可保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也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是减轻酸雨危害的有效途径;森林、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是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体现。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15分)(2013·北京海淀二模)在草原设置固定样地,研究不同程度下放牧和割草两种利用方式的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

      图甲 放牧草地       图乙 割草草地

(1)研究小组首先选取一定大小的样方,识别并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放牧草地中,有利于____________植物的生长;在割草草地中,有利于________植物的生长。随着割草强度的增加,草地的______________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图中____________呈增加趋势。

(3)低等、中等强度的放牧草地和割草草地比较说明,牲畜喜食________植物,导致各种植物间的________关系发生改变。

(4)放牧和割草不仅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会影响土壤小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从而改变草原群落的________结构。

(5)放牧量和割草量的增加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加重,研究小组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铺枯草层能有效地治理盐碱地,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无机营养物质不断归还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解析】  (1)调查物种丰富度时,首先要选取一定大小的样方,识别并统计物种的名称(种类、丰富度)和数量。(2)据图分析发现,在放牧草地中,有利于1、2年生植物的生长;在割草草地中,有利于禾本科植物的生长。随着割草强度的增加,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图中物种丰富度呈增加趋势。(3)比较低等、中等强度的放牧草地和割草草地,可以发现,牲畜喜食禾本科和豆科植物,导致各种植物间的竞争关系发生改变。(4)放牧和割草不仅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会影响土壤小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从而改变草原群落的垂直结构。(5)枯草在分解者的作用下,无机营养物质不断归还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铺枯草层能有效地治理盐碱地。

【答案】 (1)物种的名称(种类、丰富度)和数量(生物量)

(2)1、2年生 禾本科 地上生物量 植物种类(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

(3)禾本科和豆科 竞争

(4)垂直(空间)

(5)枯草在分解者的作用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2.(11分)(2011·安徽高考)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域分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 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有一定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________,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解析】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所获得的能量越少,大熊猫比华南虎的营养级低,获得的能量相对较多,所以大熊猫有一定的生存优势;(2)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属于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生态廊道的建立使隔离的种群能相遇,故个体间通过随机交配实现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4)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其环境容纳量即K值。

【答案】 (1)大熊猫比华南虎的营养级低,获得的能量相对较多 (2)化学信息 (3)基因交流 (4)环境容纳量(或K值)

13.(14分)(2013·郑州市高三调研)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暴发,被称为绿潮。绿潮会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浮游藻类生长的季节性变化     污染物浓度变化

     图1            图2

(1)图1是温带湖泊浮游藻类生长的季节性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影响藻类大量繁殖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表示对受到轻度污染的湖泊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湖泊生态系统具有相当高的________性。

(3)严重的水华往往会引起图3所示沉水植物的死亡,这是因为(要求答出两点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

(4)我国许多景区水域都受到污染,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浑浊,透明度减小,从而导致景致大为减色。相关部门为了使湖水还清,曾多次投放化学杀藻剂做紧急处理。此种处理方法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存在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并可能危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

(5)某些景区采纳专家建议,在水域内种植图3所示植物,同时投放鲢鱼、草鱼等植食性鱼类,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在修复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过程中,上述措施发挥的作用:①利用了这些植物与浮游藻类的________关系,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②植食性鱼类可以________,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

【解析】  (1)由图1可知,浮游藻类数量增多,导致无机盐浓度下降,说明藻类的繁殖离不开无机盐。(2)由图2可知,污水流经湖泊后,污染物迅速减少,说明湖泊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3)水华严重时,浮游藻类大量悬浮于水面,导致沉水植物缺乏光照和氧气,有机物制造量减少,最终使沉水植物死亡。(4)化学杀藻剂虽然可以快速杀死藻类,但容易污染环境,甚至会通过食物链危害到直接或间接以藻类为食的其他生物。(5)同一水体中的植物与藻类由于竞争无机盐和阳光等资源,会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植食性鱼类可以捕食藻类,同样能够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

【答案】 (1)无机盐浓度 (2)抵抗力稳定 (3)沉水植物缺乏光照和氧气 (4)污染水体(或环境) 直接或间接以藻类为食的 (5)竞争 捕食藻类


第二篇:20xx《课堂新坐标》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套Word文档单元归纳:必修1+第一单元+细胞及其分子组成



                      单元归纳提升课

(对应学生用书第22页)

选择题解题技能

高考试卷中选择题的基本结构特点是:试题分为两部分,一是设问部分,称为题干;二是供选部分,叫选项。每个题干后面有四个选项,除了符合题意的,其余的都是迷惑性或错误答案。这些干扰项一般似是而非,具有较强的似真性。有的选择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知识覆盖面广,往往从多角度、多方位考查考生的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试题的灵活性较大、思维量大,所以从总体来看难度较大。考生常因顾此失彼而答错,得分率较低。因此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除了在知识点和内容上注意积累外,还应掌握一些常见的选择题题型及其解题技巧以提高做题速度和得分率。

1.常见解题方法

要想准确、快速地解答生物选择题,必须掌握几种常见的解题方法:

(1)直选法:对于比较简单、答案明显的试题,或者是自己十分熟悉、很有把握的试题,可采取直选法,直接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2)排除法(淘汰法):如果对四个选项中的某一个选项把握不准,可以通过对其他三个选项进行判断分析,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获得正确选项。试题的选项中有一些绝对说法,如“完全”“都”“一定”等,需要寻找“特例”对该选项进行排除或判定。

(3)推理法:按照正向思维推理、逆向思维推理、横向思维推理或者假设反证的方法,对试题进行推理判断。

(4)避陷法:对于迷惑性或设陷性试题要特别注意。首先,排除题目中的干扰因素,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再次,克服思维定势,对似曾相识的题目更要加倍小心,审出题目中的“变化”之处,以期突破思维定势。

(5)对比分析法:对所提供的四个选项进行对比,或者将四个选项分成两组,分别对两个相互矛盾的选项进行对比,淘汰错误的选项,保留相对正确的选项,然后再对相对正确的两个选项进行对比,获得正确的选项。

2.选择题解题技巧

(1)提倡“两遍读题”。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限定重点(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

(2)掌握“错误原理”。“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3)启用“对比思维”,有时候用“已知”“推导”“未知”。采取先对比,后排除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般都可以排除错误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采取用已知的知识对比、排除后,推导出未知的知识或者是选项的正确或错误。

(4)注意一些生物学科特有的“潜规则”。比如:验证性实验试题的结论一般要求与教材上的正面知识一致;课本上出现过的遗传性状(遗传病)要依据课本书写和推导;“遗传类型”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指的是“表现型”;遗传系谱图推导中没有说明“有病”指的就是“正常”等等。

[解题模板]

 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分别表示的元素N、P和N

B.X、P分别表示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氨基酸

C.在不同生物的细胞中Ⅰ、Ⅱ、Ⅲ、Ⅳ都具有物种特异性

D.细胞中的物质Ⅱ、Ⅲ能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液区别鉴定

【研析】 此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结构、功能和鉴定,解题过程如下:

【答案】 C

[对应练习]

1.由DNA分子蕴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脱氧核苷酸       B.核糖核苷酸

C.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D.核糖、碱基、磷酸

【解析】  本题中的关键词是“完全水解”。“完全水解”和“初步水解”是不同的,“初步水解”的产物为基本单位,而“完全水解”是将基本单位再水解。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一个核苷酸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DNA和RNA的不同点之一是组成核苷酸的五碳糖不同,组成DNA的核苷酸中,五碳糖为脱氧核糖,而组成RNA的核苷酸中,五碳糖为核糖。本题易错选的原因在于没有看清关键词到底是RNA“完全水解”还是“初步水解”。

【答案】 D

2.大肠杆菌和T2噬菌体的根本区别是有无(  )

A.细胞结构  B.细胞壁

C.成形的细胞核  D.线粒体等细胞器

【解析】  此题题干的关键词是“大肠杆菌”、“T2噬菌体”、“区别”。大肠杆菌是细胞生物,T2噬菌体是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

【答案】 A

3.某生物体内发生如下的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

B.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都是储能物质

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发生于消化道内,葡萄糖→糖原可发生于肝脏内

【解析】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葡萄糖在肝脏细胞内可以合成肝糖原。能利用葡萄糖不是动物的特点。

【答案】 C

4.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硝化细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蓝藻无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根瘤菌无中心体,但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D.乳酸菌没有核膜、核仁,但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解析】  此题题干的关键词是“原核生物”和“不正确的”,A项硝化细菌能进行有氧呼吸,是正确的,因为硝化细菌是需氧型细菌;B项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正确的,因为蓝藻有吸收光能的色素和催化光合作用的酶;C项根瘤菌可以进行有丝分裂是错误的,因为根瘤菌无染色体;D项乳酸菌能进行转录和翻译是正确的,因为乳酸菌能合成蛋白质。

【答案】 C

5.原核细胞合成分泌蛋白与真核细胞合成分泌蛋白的相同点是(  )

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都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B.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都是由染色体中的基因控制的

C.合成蛋白质时都是在细胞核内转录

D.分泌蛋白质时都要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

【解析】  此题的关键词是“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合成分泌蛋白”,“相同点”。四个选择项描述的都是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过程,但原核细胞无内质网、染色体和细胞核,因此排除A、B、C项。D项分泌蛋白从细胞内分泌到细胞外通过胞吐过程,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相同点。

【答案】 D

6.根据下图所示的概念图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甲图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B.乙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a)和固醇类物质(b)的关系

C.丙图表示糖(b)和糖原(a)的关系

D.丁图可体现出细胞(c)、核糖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

【解析】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固醇类物质都不是酶。

【答案】 B

更多相关推荐:
保护环境的标语

保护环境的标语1环境保护人人有责2保护环境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3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419xx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为了地坏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5保护蓝天碧水6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生态环境保护标语

绿色世界你我共创清新气息大家共享保护生态环境造就秀美山川环山环水环风景保洁保绿保健康保护野生动物促进生态平衡科学营林育林保护森林资源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风调雨顺始自环境保护人寿年丰源于生态平衡失去生态平衡人...

关于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

关于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1、环境保护,人人有责。2、保护环境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3、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4、19xx年x月x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为了地坏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5、保护蓝…

生态保护标语

生态创建携手共进绿色生活你我同行共擎生态保护伞共建绿色新家园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生态草原草山草坡也是草原保护草原人人有责保护草原利国利民保护草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护草原光荣破坏草原违法保护草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光荣义...

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

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1植树造林功在千秋2爱祖国护绿化保清洁爱家园3保护环境就是爱惜生命4兴我中华爱我昆山爱护家园人人有责5那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6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它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家园7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让我们托起...

环境保护标语

环境保护标语1尊崇自然敬畏生命2尊天重地敬天爱人3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4环境保护人人有责5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quot6保护蓝天碧水7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8环境保护从我身边做起9保护环境造福人...

保护环境标语

1节约用水就是珍惜生命2水资源是有限的生命之河是无限的3节电环保标语节约能源大有可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4保护绿地标语不要踩我啊我也会疼的5珍惜资源永续利用绿化环境净化心灵6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环保绿色家园节约为本...

环境保护宣传标语

环境保护宣传标语1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存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共在一片蓝天下让我们采取新行动保护和净化我们的地球3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4西部开发环保先行5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清除白色污染6为了子孙的幸福请您珍爱环境7水是...

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

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1节约用水就是珍惜生命2水资源是有限的生命之河是无限的3节电环保标语节约能源大有可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4保护绿地标语不要踩我啊我也会疼的5珍惜资源永续利用绿化环境净化心灵6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环...

保护环境新标语

保护环境的标语1环境保护人人有责2保护环境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3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419xx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为了地坏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5保护蓝天碧水6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保护环境宣传标语

保护环境宣传标语保护环境宣传标语1拯救地球刻不容缓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共建家园任重道远2保护环境利国利民3地球我的家环境靠大家4处处鸟语花香生活充满阳光5开发与环保同步生产与治污并举6失去生态平衡人类寸步难行7大力...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标语

环境保护标语口号1环境保护人人有责2保护环境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3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419xx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为了地坏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5保护蓝天碧水6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

保护生态环境的标语(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