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 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3.23

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 2.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黑色) 3.轻寡人与 (“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4.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值”,只,仅仅) 5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

一词多义:

以: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3.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4.以君为长者(把) 徒: 1.亦免冠徒跣(光着,动词) 2.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副词) 夫: 1.此庸夫之怒也(??的人)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怒:

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发怒)

2.怀怒未发(愤怒,名词)

使: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动词)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两者皆为动词,前“使”:派遣;后“使”:出使)

而:

1.挺剑而起(表修饰,不翻译)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但是)

3.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表顺承,不译) 之: 1.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 2.愿终守之(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 5.愿终守之(它) 6.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

者:

1.以君为长者(??的人)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 然: 1.虽然 (这样) 2.秦王怫然怒 (...的样子) 虽: 1.虽千里不敢易也(转折连词,即使) 2.虽然,受地于先王(假设连词,虽然) 于: 1.受地于先王(从) 2.仓鹰击于殿上(到) 3.请广于君(给) 与: 1.轻寡人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2.与臣而将四矣(加)

古今异义:

1.非若是也(古:这样,如此。今:今常用作判断词)

2.岂直五百里哉(古:只,仅仅。今:不弯曲)

3.休祲降于天(古:吉祥。今:常用作休息)

4.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交换。今:容易,简单)

5.虽然,受地于先王(古:即使这样。今: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6徒以有先生也(古:只。今:徒弟)

7.秦王色挠(古:屈服。今:轻轻地抓)

8长跪而谢之(古:一种坐姿。今:双膝着地。 古:道歉。今:感谢或凋落)

9.以头抢地耳(古:撞。今:抢夺)

10.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古:于是。今:因为)

1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古:给予。今:增加)

词类活用:

且秦灭韩亡魏——————灭和亡也可以理解成使动用法,使韩国和魏国灭亡,灭稍微牵强点,但亡是可以的。判断使动主要是看这个词是后

面的宾语还是前面的主语的性质,这里是魏亡而非秦亡,所以可以理解为使动。

请广于君——————广,可以看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扩充 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此处的意思是轻视。 虽千里不敢易也——————千里可以理解为数量词活用为名词,千里的土地,但现在我们不这样翻译,其实也理解得通顺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因为主语是天子,所以伏尸和流都可以理解为使动,使百万人尸体倒下,使血流千里。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伏,使动用法,使??伏流,使动用法,使??流

天下缟素——————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

亦免冠徒跣——————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免,脱去。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徒,光着

与臣而将四矣------数词活用做动词,成为四人

特殊句式:

非若是也—— 判断句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判断句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判断句 受地于先王——状语后置

请广于君——状语后置

仓鹰击于殿上--状语后

1、蔺相如——《完璧归赵》

2、晏 婴——《晏子使楚》


第二篇:唐雎不辱使命_知识点总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

2.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黑色)

3.轻寡人与 (“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4.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值”,只,仅仅) 5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

二、一词多义:

以: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3.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4.以君为长者(把) 徒: 1.亦免冠徒跣(光着,动词) 2.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副词) 夫: 1.此庸夫之怒也(??的人)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使: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动词)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两者皆为动词,前“使”:派遣;后“使”:出使) 之: 1.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 2.愿终守之(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 5.愿终守之(它) 6.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 然: 1.虽然 (这样) 2.秦王怫然怒 (...的样子) 虽: 1.虽千里不敢易也(转折连词,即使) 2.虽然,受地于先王(假设连词,虽然) 于: 1.受地于先王(从) 2.仓鹰击于殿上(到)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请广于君(给)

与:

1.轻寡人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

2.与臣而将四矣(加上)

三、古今异义:

1.非若是也(古:这样,如此。今:今常用作判断词)

2.岂直五百里哉(古:只,仅仅。今:不弯曲)

3.休祲降于天(古:吉祥。今:常用作休息)

4.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交换。今:容易,简单)

5.虽然,受地于先王(古:即使这样。今: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6徒以有先生也(古:只。今:徒弟) 7.秦王色挠(古:屈服。今:轻轻地抓) 8长跪而谢之(古:一种坐姿。今:双膝着地。 古:道歉。今:感谢或凋落) 9.以头抢地耳(古:撞。今:抢夺) 10.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古:于是。今:因为) 1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古:给予。今:增加)

《晏子使楚》知识点归纳

一.掌握重点词语

傧者更道:傧者,接引宾客的人;更,改;"道"通"导",引导。

使子为使:第一个''使''动词,派;子,您;第二个''使'',名词,使者。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齐命使各有所主:命使,派使者;各有所主,各有一定的对象。 不肖者使使不肖主:不肖,没有才干的、无能的;第一个''使'':被派遣;第二个''使'',出使。

何以也:何以,以何、用什么办法。 左右对曰:左右,身边的人;对,回答。 为其来也:为,在。 过王而行:过,经过。 何坐:坐,犯罪。

坐盗:盗,偷窃。 诣王:诣,到??去。 固善盗平:固,本来。

叶徒相似:徒,只是。 其实味不同:其实,它的果实。

所以然者何:然,这样;所以,之所以。 得无楚之水土:得无,莫非。

二.通假字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道”通“导”,引导。

缚者曷为者也? “曷”同“何”,什么。

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同“嬉”,开玩笑。

三.古今异义

楚王闻之 闻:古义:听到 今义:嗅

齐人固善盗乎 固:古义:本来; 今义:坚固

左右:“谓左右曰” 左右:古义:指近侍。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 王曰:何坐?” 坐:古义:犯罪。 今义:坐下。 其实味不同。 其实:古义:它的果实 今义:连词。

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寡人反取病焉 病:古义:羞辱 今义:生病。

五.一词多义

使:晏子使楚:动词,出使 齐命使各有所主:名词,使者、外交官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介词,让、令、叫

然:然则何为使子:然:这样 所以然者何:代词,这样

怡然自得:然,样子

习:齐之习辞者也:熟练 学而时习之:复习

之:楚王闻之:代词,这件事 吾欲辱之:代词,他

婴闻之:代词,这件事 齐之习辞者也:助词,的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助词,的

为:为其来也:相当于“于”,当,在 何为者也:动词,做

生于淮北则为枳:动词:变成、变为

六.文章总结

主题:两则寓言都以晏子出使楚国,用机智的语言回击楚人羞辱的故事,表现晏子灵活机智、善于辞令,不辱使命的外交家的风度。

《杂说(四)》知识点归纳

1.《马说》 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

2.文章主题: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3.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古音为shí)。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ē)?其真不知马也。

4.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养。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表露。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5.古今异义

是 古义:这样的.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判断词. 安 古义:怎么.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等 古义:同样.例: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或 古义:有时,有的人.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义:或者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然后 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 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食 古义:通“饲”喂养 例:食之不能尽其材。今义:吃。

6.一词多义

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执策而临之:马鞭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虽 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其 食之不能尽其材:它的 其真无马邪:难道【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它的

不以千里称也:把,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7、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4

更多相关推荐:
唐雎不辱使命_知识点总结

22、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册。为国别体史…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

文章恰好人品本然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文学常识1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它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辱的3先王是指布衣是指是的修辞手法寡人是答案已故的国王平民借代帝王的谦称一生字唐雎j怫f然徒跣xin...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归纳

国思语文唐雎不辱使命全面梳理复习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学常识作者简介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具体作者已不可确考普遍认为不像是出于一人之笔也不像是出于一时之作全书按国别编辑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国策共33篇上...

22唐雎不辱使命 知识点复习试题

22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复习班级姓名考号得分一知识要点梳理一文学常识积累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战国策当初有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为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内容多记谋臣策士...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整理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出处介绍战国策IntriguesoftheWarring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梳理

唐雎不辱使命一翻译本文重点词句1放置34价值8色屈服910君为长者以为把看作13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寡人想用五百里的土地去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平民百姓发怒...

唐雎不辱使命_知识点总结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总结通假字1故不错意也2仓鹰击于殿上一词多义以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3徒以有先生也4以君为长者徒1亦免冠徒跣2徒以有先生也夫1此庸夫之怒也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怒1此庸...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归纳

1正音唐雎j怫然f跣xin抢地qing谕y韩傀gu休祲jn缟素o色挠no庸夫f2通假字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放2轻寡人与与通欤语气词吗3仓鹰击于殿上仓同苍青色4寡人谕矣谕同喻明白懂得5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值只仅仅3词...

唐雎不辱使命_知识点总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2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黑色3轻寡人与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4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值只仅仅5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二一词多义以1寡人欲以...

唐雎不辱使命 知识点 重点知识 复习 Word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谋略和言论的汇编又名国策国事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其叙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六国灭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政治外交军事...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一重点词三重点句子7今五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8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真五百里哉9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四课文理解1本文讲述了的故事表...

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点总结(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