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歌手 洛桑顿珠

时间:2024.5.8

雪山一般的神秘,青稞酒一般的浓厚, 酥油茶般的醇香。

登越顿珠出生于四川甘孜州香巴拉乡城,定曲河赋予了他灵性,深厚的民间音乐滋养了他的歌唱天赋,当他学会用声音和心灵表达感情的那个时候起,就开始梦想做一个雪域的歌手。

19xx年4月15日,登越顿珠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他深爱的故乡和亲人,开始了他艰辛又漫长的音乐之旅,刚到成都,面对偌大一个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 他迷茫了,除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拥有的只有一个破旧的皮包和一把吉它,他将何去何从,在这个繁华而充满竞争的城市中,第一次,他感到了闯荡的不容易… …

初春的夜晚,犹暖还寒。万家灯火,像天际的星星,闪烁着璀璨的寒光。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中,登越顿珠抖落了满脸的尘埃和满身的疲惫;悠长的思绪,被这黝黑的夜色拉的很长很长,他想起了他的讲台和那群可爱的学生,那帮无话不谈的“哥们”,还有临走时那亲人们疑虑的目光… …,曾经所有的往事都向他涌来,在这繁乱如潮的遐思中,这个坚强的康巴汉子深深的叹了口气,他用那粗粗的手指使劲的揉了揉惺忪的双眼,似乎要抛弃所有的思绪,抬起了头看看了钟表,已经是晚上10点,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整整一天没有吃饭… …

第二天,他在三环路川藏公路附近,他租了一间每月90元钱的房子,又买了辆破旧的自行车。晚上,他就骑车一家挨一家去找酒吧和歌城跑唱。也就开始了他最初的“赶场”歌唱,登越顿珠清楚地意识到,对于像他这样,没有任何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的歌手,也许这也是必经的一条路。但这也给他后来歌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开始的闯荡中,凭着他那得天独厚的音乐天赋和勤学苦练,以及如饥似渴地学习音乐理论和歌唱技巧,他不断充实自己,使他的演唱技巧和音乐理论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这最初的日子里,他不但在锻炼他的歌唱技术,更可贵的是他在这里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体会到了如何去做人。

大多数夜总会欢迎的都是通俗流行歌曲,像他这样的少数民族歌手,不是很欢迎,在每天晚上的“赶场”中,很多次都会遭到拒绝,但是,登越顿珠还是坚持着唱自己民族歌曲的底线,他认为对艺术的追求,比别人给他的报酬重要的多。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给他们唱歌的。

那段时间,登越顿珠过的异常艰辛,一个晚上最多的时候只能挣到40块钱,好些时候一天下来都是“颗粒无收”。习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登越,不得不吃一块钱一碗的面条应付生计,有时甚至当月的房租都是挂帐的。

在一次夜总会演唱完中,有个人被他那有个性化的音色深深吸引了,这个人就是九寨沟金鑫宾馆董事长。接着,他被邀请到九寨沟金鑫民族歌舞团当特邀歌唱演员,在这里,他这“原生派”的歌声才得到了亲睐,民族的东西才是最可贵的,

他如鱼得水,在这里,他才真正的结束了那长达两年的“赶场”身涯,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之旅。

他那有个性的嗓子再加上那激情的表演,使他在这里的歌唱生涯达到一个质的跳跃,短短一年的时间,他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xx年初,九寨沟金鑫民族歌舞团为他灌制了一张两人合辑《九寨美》。合辑推出后,一时间登越顿珠的歌声唱遍了整个雪域高原。

20xx年10月,著名的香巴拉艺术节开始了。香巴拉政府专门派车来到九寨沟来接登越顿珠——来接自己家乡的歌手,面对家乡领导的热情,他有的不只只是激动,他这才意识到,对他来说,唱歌不只是为了生活,也不只是为了对艺术的追求,唱歌对他来说,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使命。

他又一次来到了这个熟悉又似乎陌生的地方,下车后,迎接他的是父老乡亲那质朴亲切的面庞,这是4年后第一次回到家乡,面对久违的家乡,他感慨万千,这个坚强的康巴汉子,再也抑制不住眼眶里的泪水,家乡人的热情触动了他的心灵,深深的震撼了他。

他深情地把那首特意为家乡而做的新歌《梦中的香巴拉》献给他的故乡,献给了故乡的父老乡情, 四年里锁有的酸甜苦辣一时间都涌上心头,他毫无保留地把这一切融化在他的歌声里,用歌声表达他对雪域故土的眷恋,家乡的同胞们被他这饱含深情的歌声打动了,他几乎被白色的哈达淹没。歌声中,整个人群都沸腾了。他的歌声从此深深地扎根在香巴拉人的心目中。

20xx年底,登越顿珠被中国西部最知名的民族歌手“生产基地”——成都唐古拉风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看准,成为该公司旗下的一名签约歌手。在这里他看到了另一片天地,在这高手如云的地方,用他那独到的歌喉和激情的表演赢得了一席之地,在这里,他的歌曲开始慢慢走向成熟,在陈川等著名音乐人的指点及熏陶下,他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以激情豪放的表演和略带沙哑的歌声表达着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凭着他对藏族文化和民族音乐越来越深的理解,他在藏族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藏族说唱摇滚音乐。

20xx年初,在大型活动“四川天府热线驱车探索梦中的香巴拉”时,他应县政府特别邀请,用一曲激情的《梦中的香巴拉》迎接这次活动的举办,之后,这首歌被作为香巴拉艺术节永久的主题歌。

登越顿珠在用心歌唱,他的歌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在这几年的歌唱生涯中,他受到歌迷的爱戴和尊敬。多少次歌唱高原,多少次地在高原歌唱,登越顿珠用他那特有的“激情”一次次打动听众,也一次次的被歌迷的热情所打动 ,他那种为藏族人民歌唱的使命感更是愈加强烈。

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天的他,已经是深有影响的藏族著名的青年歌手,他先

后获得了诸多的奖项,先后出版发行了合辑《香巴拉的旋律》、《九寨美》、《哈伊莫嗨》、《唐古拉风暴II》、《雪域二郎山的风暴》等VCD歌碟。并且在20xx年成功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梦中的香巴拉》,为了答谢广大歌迷的厚爱,20xx年11月份,特意在成都唐古拉风歌舞大世界成功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唱会。

这位从雪域高原走出的康巴汉子,用他那粗旷雄厚的歌喉抒发着对家乡、对同胞深厚的情感,他那火山般澎湃的激情,温暖了众多歌迷的心扉,使之成为了雪域歌坛上真真正正的“激情王子”,这个亲切的称呼也开始从四川逐渐地走向了全国。用心唱歌,用情歌唱,这是他总结的演艺生涯的真谛。

让我们共同祝愿这个执着的雪域歌手越走越好!

扎西德勒!


第二篇:洛桑实验


洛桑实验

(20##-07-11 22:50:59)

一、感情是制度的润滑剂

工人不但有意志,还有感情。有了共同意志,仍不足以使制度良性运转。经验丰富的企业家都懂得这一点,但是,美国管理学界却是通过一个实验才认识到的。

这个实验发生在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霍桑工厂是制造电气设备的企业,舆论曾经认为该企业拥有先进的流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管理优秀的企业。

192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全国研究委员会下属的工业照明委员会想弄清楚照明度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和泰勒的想法一样,工业照明委员会的人想当然地以为,随着工作场所照明度的提高,生产效率自然会相应地提高。但是能源成本也会相应上升。怎样找到工作效率和能源成本之间的平衡点呢?

实验的主持人,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教授杰克逊,于1925年来到了霍桑工厂。研究人员挑选了具有相同经验和产量的继电器绕线室的工人,分为两组,一个是实验组,照明度逐次增加;另一个是控制组,照明度保持不变。两个组被安置在不同的大楼中,使其互不干扰。实验结果是,无论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产量都提高了,而且提高幅度无明显差异。随后,又降低实验组的照明度,低于原先的照明度水平,但该组效率却保持与高照明度水平一样。有一次甚至还进行了一个月光实验,即在照明度接近月光的条件下,两名工人的产量依然在增加。

从工业照明委员会的角度看,实验显然失败了。但是,失败的实验却提出了更加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究竟是有哪些因素在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哪些因素为主?哪些因素为次?霍桑工厂的一位雇员,霍默·希巴格,建议进行新的实验,探索各种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

希巴格邀请了5名继电器装配工进行实验。在长达近一年的时间里,他首先改变了报酬制度,从计时工资制改为计件工资制,效率提高了;接着又引入两个5分钟休息时间,效率进一步提高;然后又将五天半工作制改为五天工作制,缩短每天工作时间,效率再次提高;又由公司提供午餐和点心,效率继续提高。一年后,他取消了所有这些改革,将工作条件恢复到一年前,但是,效率还在提高。

这样,问题就更难解释了。究竟是什么因素在促进效率的提高呢?工厂助理彭诺克注意到,继电器组原来的监工卑鄙无耻,对上级奉迎拍马、唯命是从,对工人苛刻严厉,根本不顾工人的死活。这些人到希巴格领导下的实验组后,发现希巴格为人友善、开朗,把工人当人看。希巴格也要求纪律,但是希巴格理解工人的难处,懂得尊重工人的人格,所以取得了工人的配合,既执行了纪律,又提高了效率。

显然,工头的作风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难道收入的增加竟然不如工头的作风重要吗?

为了进一步解释实验,希巴格等人找到了一位生理和公众健康专家,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克莱尔·E·特纳。特纳将引起产量增加的因素按其重要性排列为:(1)组成小团体;(2)监工的类型;(3)收入的增加;(4)对实验的新奇感;(5)公司经理和实验人员对工人的关注。特纳认为增加工间休息固然减少了疲劳,但是更重要的是,休息时间可以使工人有机会进行社会交往,促使工人形成小团体。正是这种小团体使工人有了某种人的尊严感,而尊严感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为什么小团体的尊严感比监工的作风更重要?因为在小团体内,工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平等的,而监工地位则仍然高居于工人。工人虽然喜欢一个体恤的监工,但毕竟有某种受人恩赐的感受。所以,特纳将小团体的形成列在了增加产量的首位。

彭诺克等人似乎对特纳的解释并不满意,他们还找到了哈佛大学的教授乔治·埃尔顿·梅奥。梅奥的解释轰动了管理学界,以致霍桑实验又被称为梅奥实验。

梅奥何许人也?梅奥早期学习逻辑学和哲学,后来又在苏格兰研究过一段医学,并成为一名研究精神病理学的副研究员。到美国以后,先进入沃顿商学院从事过一段教学工作,最后才到哈佛大学成为一名工业人际关系的研究人员。由此我们知道,梅奥与泰勒的思想经历截然不同。泰勒关注的是操作的细节,研究的是操作的可分解性。泰勒对人的思想不感兴趣,对世界观、价值观不感兴趣,而对机械特别感兴趣,他希望把操作机械化,把企业机械化。而梅奥则恰好相反,对人感兴趣,对世界感兴趣,注重的是不可分解的整体。梅奥认为,工人的问题不能只用任何一种因素来解释,而必须基于“整个情况的心理学”[1]。因为工人也是人,作为人,他们不只是响应一个信号、一个因素,他们有头脑、有思想、有感情,会分辨、识别、理解各种信号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他们的行为是一种整体应对,不能分解成任何单一因素。

正是在这种整体论思想的指导下,梅奥感到,解释霍桑实验的关键因素在于“小组中精神状态的一种巨大改变”。与特纳不同,梅奥特别强调工头的作用。梅奥进行了一系列随意访谈。在访谈中,工人可以倾诉自己的苦处,而观察者或工头则只是抱有同情心地倾听,给以适时的积极回应。结果,尽管工作条件没有什么改善,工资也没有增长,但工人的自我感受却改善了,积极性提高了。因此,梅奥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培养新型的监工,这种监工可能并不善于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并不善于计算工时定额,却善于关心人,较为热情,掌握了处理社会和个人情况的技巧。这样的工头同样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

梅奥还描述了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任何工人都身处某个非正式组织中或受其影响,任何有经验的工头也都知道工人之间存在着某种默契。但是,把非正式组织描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个标准术语的,则是梅奥。他观察了一个由9名绕线工、3名焊工、2名检验工组成的绕线室。该绕线室实行的是集体刺激工资制,以小组的总产量为依据计算每个工人的报酬,强调相互协作。

梅奥首先注意到,不管厂方如何规定标准产量,如何制定奖励标准,这个绕线组的产量总是稳定在某个水平上。如果工人A按照厂方的激励计划努力增加产量,那么就有可能使厂方提高计件标准,损害工人的整体利益,所以,就会有别的工人会用各种方式如嘲笑、“给一下子”等方式暗示或明示工人A放慢速度。相反,如果工人B的产量过低,别的工人也会嘲弄,因为他占了大家的便宜,拖了大家的后腿。如果某天C干活太快,他会把多出来的产品藏起来。梅奥进一步观察到,其中10名工人形成了2个小团体,一个是前部团体,一个是后部团体,每个团体都包含不同工种。还有1名焊工由于语言障碍而被孤立,1名绕线工由于打小报告而被孤立,1名绕线工由于不随和而被孤立,1名检验工由于工作认真负责而被孤立。除了保护小团体的利益不受厂方侵犯以外,梅奥逐渐认识到,小团体还有满足工人团体归属感的意义。

梅奥发现,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工作不但越来越细碎化,而且越来越不稳定,个人生活就像是漂流在大海上的一片树叶,不知从哪里来,不知到哪里去,无所谓是非,无所谓标准,社会唯一承认的就是挣钱、花钱,人成了经济动物。然而,人天生是社会动物,他需要朋友,需要有社会交往,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人际环境。正是这种需要使工人倾于结成各种小团体,在团体内寻求以往乡村社会的熟悉感和稳定感。

就这样,梅奥得出一个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论:工人也是人。这个结论震动了一向把工人当作机器、最好是当作经济动物的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在任何一位稍具常识的普通公众看来,工人当然是人。如果说这个基本道理还需要用一场长达8年之久的“科学”的霍桑实验来证明、来揭示,只能说明此前的企业界和管理学界是何等缺乏人性、何等自以为是、何等片面、何等极端!只能说明此前的“科学管理”或此后的“管理科学”是多么远离科学!

所以,梅奥希望出现“新型管理者”:理解和尊重人的社会需要,善于倾听,善于沟通,能够有效地恢复人们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梅奥如此阐述工业生产中的人际关系时,恰值美国经济落入大萧条之际,大批工人被解雇,失业率高达25%,社会保障体系却尚未建立,社会四分五裂,到处充满着对抗、冲突。所以,梅奥借解释霍桑效应呼吁协作和团结,声誉雀起,有力地扭转了企业界和管理学界长期以来只重制度不重人的风气,开创了行为学派或人际关系学派。

承认人,尊重人的感情,不但能使制度良性运转,还能使工人成为制度建设的关键力量,弥补制度的不足。相反,忽视人的感情,把人当机器或动物来看待,制度必然会漏洞百出。

二、工业民主与装配岛

形成共同意志,尊重人的感情,这都站在管理者角度上,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无论是在IBM公司或松下公司,企业文化都是由企业领导人倡导的,员工则比较被动。相应地,由团结与合作精神增强带来的收益也主要落到企业主的腰包中。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固然比在严格制度管理下有尊严感和成就感,积极性也较高,但员工毕竟还被动的,其积极性也还是有限度的。

如果企业能够成为一个社会利益共同体,而不是企业家的个人财产,那么,工人的积极性还可能更上一个层次。在欧洲工业界,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方式在悄悄成长,其关键词是工业民主。

我们知道,美国企业的制度化过程削弱了企业内部各层次的讨价还价能力,增强了企业主的专制能力。所以,企业制度化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工业专制化过程。对此,有着红色资本家身份的恩格斯曾这样体会:“大工厂里的自动机器,比任何雇用工人的小资本家要专制得多。至少就劳动时间而言,可以在这些工厂的大门上写上这样一句话:进门者请放弃一切自治!”[2]既然如此,工业民主岂不是要回到手工业时代吗?

欧洲的工业民主严格地说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知道,战争总是要动员社会的下层阶级,总是要求下层阶级起来为国捐躯。单靠制度和命令不足以让人无所畏惧、冲锋陷阵,必须要调动起战士的作战意志。这意味着要让战士相信这场战争是为他自己利益打的,是保卫祖国、保卫家园。如果下层阶级感觉这个国家不是自己的怎么办呢?如果他们把平时积累的对上层阶级的仇恨发泄出来怎么办?这就需要紧急制造国家主人感。

最典型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北方以工商业为主,南方以农业为主。工商业为主的社会投机心理强,农业为主的社会则比较实干。南北双方交战初期,北方军队的士兵心里害怕,脚底抹油,屡屡失利。林肯总统一看大事不好,立即发布命令:南方各州如果拥护统一的,可以继续保留奴隶制;如果反对统一的,则那里的奴隶立即解放。这一命令有效地间离了南方军队,使南方军队的后院起火,大量的奴隶逃亡到北方,或成为北方军队的内应,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战争结束后,南方黑人就要求兑现主人身份,要求政治民主权利。这是一种普遍规律。

所以,二战结束后,各国下层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地位都得到了改善。在英国,这种改善甚至带进了工业生产中,触发了工业民主。

最重要的一项实践发生在英国冰川金属公司,从1948年到1965年期间,在公司总裁威尔福雷德·布朗的远见推动下,进行了工业民主的长期试验。试验的关键在于使工人产生主人翁意识。为此,公司成立了一个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人员构成相当于是一个职工委员会。但是,与其它一切职工委员会不同,该委员会的每一个委员都有否决权。没有委员会的同意,公司的任何政策都不能改变。那么会不会有人因为自身利益得不到满足而否决一项重大的正确决策呢?事实证明没有。委员们被赋予了重大权力,他们充分认识到这种权力对于企业和自身的意义,谨慎地行使这种权力。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个月,全公司范围发生了一场大讨论,经过讨论,初步激发起员工的参与意识。在主人翁意识形成之日,公司甚至废弃了考勤打卡制度。“这个试验成功地揭示出了传统的组织图是多余的东西,企业文化所具有的潜在力量,以及以一种公平互利的方式管理组织的潜在利益。”[3]

另一场规模巨大的实验发生在70年代的比利时,但实验的主持人却是英国思想家里格·莱万斯。莱万斯一反个人英雄主义的传统,也不相信外部专家,而是坚信集体的力量:“一个成功的员工团队的最终力量不在于个别成员的杰出,而在于集体能力的相得益彰。”他力倡靠工作团体的内部沟通和交流来提高生产效率,他称自己的观点是行动学习理论。这个理论得到了比利时工商界要人和五所大学的积极回应。莱万斯自己也不是以专家自居,给企业经理们讲授管理学或战略学,而只是鼓励不同企业和组织的高层经理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解决各自的问题。这项试验产生了令人惊奇的效果。20世纪70年代,比利时的工业生产率提高了102%,而同期英国只提高了28%[4]。

工业民主的核心是形成工作团队。工作团队意味着团队中每个人的意见得到重视,每个人的人格得到尊重,每个人的感情得到分享和交流。与工作团队相比,梅奥式的倾听职工发泄牢骚的“新型管理者”只能说是开明的独裁者。相应地,工作团队则将工业化的分工与人类的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了。工作团队不是没有制度,但制度是由工作团队自己制定的,没有外来的强制力量。工作团队不是没有利益分配上的争执,贡献大小的攀比,但这种攀比是在团队内部的交流和讨论中解决的,其中既有按劳分配的成份,也有按需分配的成份,还有长者对幼者、能力强者对能力弱者的谦让,还有容忍错误、又期待改正错误的宽容。团队工作和工业民主思想在北欧国家找到了肥沃的土壤,1973年,瑞典工厂里有700个团队工作项目在实施。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就不难理解瑞典沃尔沃工厂里发生的装配岛实验了。1974年,沃尔沃的伦德比卡车厂满负荷运转,但是还有每年400辆卡车的订单无法满足。为400辆卡车建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投资太大,怎么办呢?沃尔沃决定试验装配岛,即以12人组成工作团队,汽车底盘固定不动,零部件放在底盘周围的架子上,形成一个装配岛。公司要求该团队自行完成分工,装配,质量控制并修正缺陷,希望每天能够装配出2辆卡车。试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团队很轻松地完成了任务,4个月后,装配时间大幅下降,每天都能有空余时间检查已完成的工作,并制定第二天的计划。公司的检查小组发现,以这种方式装配的卡车,其质量还超过了流水线上出来的卡车。

装配岛试验引起了工业界的轰动,其意义不亚于当年福特的汽车流水线。我们已经知道,汽车流水线是美国工业企业制度化到一定程度时的产物,体现着细致分工、动作标准化、直线职能制等一系列制度化的成果。装配岛试验虽然还是在设计与制度分离的前提下进行的,但是工艺流程由工人自行确定,分工由工人自行协调,动作非标准化,责任和纪律由工人自行执行,密切的内部交流,这一切都违背了制度化的基本原则。为什么装配岛试验可以违背制度化的基本原则而成功?因为制度化是在劳资双方利益高度对抗前提下的企业管理方式。如果能够减弱劳资双方的对抗程度,就可以减弱制度化的需要,就可以减少制度化带来的巨额成本,避免制度僵化带来的官僚主义、贪污腐败问题。在瑞典,尽管企业资产仍属私有,但是对企业征税很重,所得税也很高,社会福利程度很高,所以,瑞典工人有强烈的社会共同体感,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私营企业安排的工作。这才有装配岛的奇迹。

工业民主是企业文化的一种高级形式。实际上,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已经被尘封的新中国工业史,我们很快就可以发现,工业民主并不是欧洲的专利,它曾经是中国国营企业的普遍现实,其标志是60年代初期总结出来的“鞍钢宪法”。所谓鞍钢宪法,并不是国家宪法,而是鞍山钢铁公司企业管理基本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这套办法在1960年被推广为全国工业企业管理基本法,其要点是“二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大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与鞍钢管理方式相对应的是“马钢宪法”(苏联马格尼托尔斯克钢铁厂的管理办法,强调制度、权威和服从,与美国工业企业的情况相似)。鞍钢靠这套办法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短时间出现了重大的新技术和尖端技术。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具有世界性意义。他在对鞍钢经验报告的批示中指出:“这个报告很好,使人越看越高兴,不觉得文字长,再长一点也愿意看,因为这个报告所提出来的问题有事实,有道理,很吸引人。鞍钢是全国第一个最大的企业,职工十多万,过去他们认为这个企业是现代化的了,用不着再有所谓技术革命,更反对大搞群众运动,反对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方针,反对政治挂帅,只信任少数人冷冷清清地去干,许多人主张一长制,反对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他们认为‘马钢宪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鞍钢宪法在中国,在远东出现了。”[5]由于鞍钢宪法的推行,中国工业企业的资金利润率曾经是相当高的。相反,改革开放以来,资金利润率却下降到了很低的水平。见表3:

表3 国有企业资金利润率 (%)的历史比较[6]

鞍钢宪法的确具有世界性意义。它一方面与发生在欧洲的工业民主运动相呼应,另一方面则传播到日本企业,成为日本企业管理成功的秘密武器。80年代初期,正当中国大力破除大锅饭、砸烂铁饭碗之际,美国企业界正在掀起学习日本管理模式的高潮。日本管理模式的精髓在哪里呢?一曰终身雇用,即铁饭碗;一曰年功序列制,即等级工资制,即大锅饭;三曰质量管理小组,即“二参一改三结合”;四曰日本文化,讲忠诚、讲信义、讲等级、讲谦让。80年代初期,开始有日本企业到中国来投资,看到中国企业界大破“三铁”,恢复“一长制”,同时又很虔诚地向日本学习管理模式和经验,非常惊讶。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更多相关推荐:
藏族谚语(乡城县)

藏族民间谚语1大山可化尘埃滴水可积大海2甘为弱小穿布衣安分守己食粗粮3若享最大的食得担最终的活4秋若不知积藏春来无食可享5不曾扶助人何来帮己者6利病之药不甘甜利行之言不动听7荒地变沃土功在老耕牛8嘴和双手的言行...

对手的名言

对手的名言1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造新的体制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黄汉清2直到再找不到对手才收藏起自己的剑锋莎士比亚3真正的对手会灌输给你大量的勇气卡夫卡4在我们与敌人之...

感恩名言警句100条

感恩名言警句100条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战国孟子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清代罗振玉鸣沙石室佚书太公家教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唐代孟郊游子吟5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清代增广贤文朱...

感恩名言名句九十条

感恩名言名句九十条1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2人不知感恩无异于没有灵魂3为别人鼓掌就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4学会感恩才懂得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6谁言寸...

感恩名言名句九十条

感恩名言名句九十条1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2人不知感恩无异于没有灵魂3为别人鼓掌就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4学会感恩才懂得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6谁言寸...

感恩名言名句九十条

感恩名言名句九十条1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2人不知感恩无异于没有灵魂3为别人鼓掌就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4学会感恩才懂得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5一日为师终身为父6谁言寸...

名言警句

比喻句1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2天渐渐破晓淡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3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涩的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4玉盘似...

如何提高学生的藏语口语水平

如何提高学生的藏语口语水平炭山岭教育辅导站阿沿沟小学教师王桑知才让语言作为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交际工具它的功能在于进行社会交际藏语口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藏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藏语口语教学在藏语文教学中是...

【独家】西藏林芝一中20xx-20xx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藏语文试卷

林芝一中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高二藏文班汉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6分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宝藏矿藏呼吁长吁短叹曾祖曾经沧海B湖泊淡泊铜臭...

【独家】西藏林芝一中20xx-20xx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藏语文试卷

林芝市第一中学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卷适用于高一汉文班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6分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古代的精英移民团士大夫在山水之间寻找桃花源中国古代士大夫为何喜欢在山...

龙族语录

如果世上有一个你想守护的人你便再也不会孤独死真的让人很难过像是被封在一个黑盒子里永远永远漆黑漆黑想在黑夜里摸索可伸出的手永远触摸不到东西人类是种很愚蠢的东西你也是你和他们的区别只是你是故意要让自己愚蠢的我最恨别...

龙族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1我重临世界之日诸逆臣皆当死去2凡王之血必以剑终3敌人是什么斩开就可以了4因为不爱所以都错5什么是死是终点是永诀是不可挽回是再也握不到的手感觉不到的温度再也说不出口的对不起6那个男人说过如果有一天他死了...

藏族名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