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变化法-明度差别阈限-实验报告一

时间:2024.4.21

实验报告—最小变化法测量明度的差别阈限

                                ——0811011045   胡典

实验目的

1、通过测量颜色的明度差别阈限,学习使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感受性

2、掌握测量感受性应如何控制实验环境方面的因素

3、学习如何运用渐增法和渐减法呈现刺激,平衡实验中可能出生现的期望误差、空间误差、顺序误差和练习效应

实验方法

一、被试

全班同学,4人一组,视觉或矫正视觉正常

二、实验仪器与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计算机和最小变化法测量明度的差别阈限实验程序。

2、实验材料:通过计算机呈现不同明度的方块。

三、实验设计与实验条件控制

1、为了避免空间误差,标准刺激在左和在右的次数各半;为了避免顺序误差,刺激呈现采用 ↓↑↑↓和↑↓↓↑刺激系列,整个实验过程再用多重ABBA法。

2、所有实验用计算机的显示器亮度调至最大亮度(保持实验仪器控制水平一致)。

3、具体实验程序如下

(1)用鼠标双击实验程序图标,进入实验状态。

(2)正式实验:屏幕上出现如下指导语,主试指导被试仔细阅读如下指导语: 

具体参见程序中的说明。

(3)结果记录:当被试回答‘深’ ‘浅’和‘相等’时,计算机分别记录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DL和DL

    

结果分析

统计方法:实验数据包括4名男被试数据和7名女被试数据,通过SPSS18.0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等.

1、每个被试的DL值。

表1:各被试的递增系列上限均值、递减系列下限均值以及绝对差别阈限值

除32号被试上下限均值一致外,其余十名被试的上下限均值均呈现一定差异,由此导致DL值几乎不同,但是有三名被试出现相同的绝对差别阈限值。被试上限均值最高分为199、最低分为183,下限均值最高分为190、最低分为173。最大DL值为12、最小的DL值为-3。

2、不同人口学资料被试间DL值的比较

表2.1:不同性别被试间的独立样本T检验

       由表2.1可知,男生的DL均值略低于女生,但是二者并未出现显著差异,男生的测验耗时均值低于女生,但二者也未出现显著差异,女生的两项分数波动均大于男生。

表2.2:不同被试的年龄、实验总耗时与DL值的相关分析

(注: *为p< 0.05,* *为p< 0.01,以下同)

由表2.2相关分析显示可知,实验总耗时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

3、各被试期望或习惯误差的检验。

表3:各被试递增系列分数与递减系列分数的配对样本T检验

     由表3可知,15号、21号、31号、36号以及46号被试的递增系列分数与递减系列分数出现了显著差异。其中21号、31号和36号被试的递增系列分数显著高于递减系列,15号、46号被试的递减系列分数显著高于递增系列分数。

4、各被试练习或疲劳效应的检验

表4:各被试前半段分数(前四组实验分数)与后半段分数的配对样本T检验

由表4可知,各被试的前半段分数与后半段分数均未出现显著差异。

讨论

     比较各被试上下限均值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可知,递增系列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别高于递减系列的最高分和最低分,说明本实验中,在进行递增系列测试时,一般被试偏向于在高于标准刺激的时候认为所给刺激与标准刺激相等,而呈现递减系列时,被试倾向于在低于标准刺激时认为所给刺激与标准刺激相等。由各被试的绝对差别阈限值可知,人与人之间的绝对差别阈限有的时候会出现相等的情况,此时人与人之间对刺激的差别感受性可能相似;有的被试绝对差别阈限出现0值,甚至是负值,排除实验误差的解释,可能是由于其本身的感受刺激能力较一般人而言较强。当然,不排除本实验的环境条件、操作不规范、心理状态等各因素的影响,导致DL值的测量出现偏差。

    一般日常经验认为女性的明度感受比男性敏感,但本实验通过对男女被试的数据检验结果显示,二者并未出现显著差异。观察数据检验结果,推断可能是男女被试的实验数据不平衡,且女被试的分数分布波动较大。笔者假想实验结果DL值与被试的年龄以及实验所用时间应该存在一定关系,但是通过对不同被试的年龄、实验总耗时与DL值的相关分析显示,除年龄与实验耗时外,都未出现显著相关。无法解释年龄与实验耗时相关的显著性,但如果置信效度设置为0.99就不会出现显著相关,因此该显著相关不可靠。对于所设想的并未成立,猜测是由于被试的年龄差异不大,另外,本实验未规定时限,故实验结果与时间并未呈现显著相关。

通过对各被试递增系列分数以及递减系列分数的配对T检验结果可知,该实验出现了期望误差以及习惯误差。其中,21号、31号和36号被试的递增系列分数显著高于递减系列,说明其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期望误差,而15号、46号被试的递减系列分数显著高于递增系列分数,说明其出现了习惯误差。当然,其他被试并未显示出有误差出现。

令人惊奇的是该实验未显示出被试出现练习效应或是疲劳效应。通过对各被试前半段实验分数与后半段实验分数的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没有一个被试的结果出现显著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被试对实验的热情与好奇,所以未出现疲劳感,而实验呈现的刺激仅八组系列,可能相对被试能接受的范围较短,所以未出现练习效应。

            结论

 最小变化法测量明度的差别阈限,容易出现期望效应和习惯效应,但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不太明显。性别不同,并不会造成明度的差别阈限的显著不同。


第二篇:最小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


最小变化法-明度的差别阈限

简介:

  最小变化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重要方法之一。经典心理物理学认为,可以用物理量来表达感觉量,因此,存在一种达到觉察水平所必需的临界量值,即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在测量上,常常用50%次能感觉到,50%次不能感觉到的物理量表示绝对阈限;而用50%次能感觉到差别,50%次不能感觉到差别的物理量表示差别阈限。

  最小变化法的特点在于它系统地探察感觉转折点,因而具体地说明了感觉阈限的含义。根据刺激呈现的顺序不同,可有渐增法(↑)和渐减法(↓)两种呈现方法。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上限是指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强和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下限是指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和感觉比标准刺激稍弱的两个刺激的平均值。上限减去标准刺激称为上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减去下限称为下差别阈限。上差别阈限和下差别阈限的平均值称为绝对差别阈限,绝对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之比称为相对差别阈限。

方法与程序

  ①、请被试仔细阅读指示语,主试强调要对照标准刺激调整变异刺激,并且注意左、中、右三键所对应的反应。

  ②、实验的顺序安排力求克服期望误差、习惯误差和空间误差,因此采用如下安排,前后共测定8次。

  ③、每当被试的反应有一次转折时,即开始下一次测定。

结果及讨论:

  详细反应分为五列,第一列表明标准刺激的位置以及标准刺激相对于变异刺激的明暗;第二列是变异刺激的起始亮度,第三列是被试判断为两者相等的亮度,第四列是被试判断为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发生逆转的亮度,第五列是上(下)限。标准刺激是192。

  请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上、下差别阈限及绝对与相对差别阈限。同时,也请计算并比较习惯误差、期望误差和空间误差的克服情况及练习的效果。

  公式:①、不肯定间距=X-X(上限-下限)

     ②、DL(绝对差别阈限)=不肯定间距/2

     ③、K(相对差别阈限)=DL/标准刺激

     ④、PSE(主观相等点)=(上限+下限)/2

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17-23页

  朱滢主编 实验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年第一版 59-69页

恒定刺激法-音高的差别阈限

简介:

  恒定刺激法也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只用少数几个刺激(5-10个),且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固定不变。每随机呈现一对刺激(刺激包括一个标准刺激和一个变异刺激),即请被试进行一次比较。

  在测定时,也要注意消除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时,一般要求被试作三种回答:强、弱或相等。这样,在总的反应系列中就可以得到两个感觉上的转折点,由此可以得到上限和下限。有的测定中,只要求被试作出强或弱两种反应,这样能克服三种反应法所引起的阈限受自信程度影响的缺点。但要求两种反应,显得不太自然,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75%差别阈限。

  计算机的内部扬声器能够发出0-65535Hz频率的声音。由于采用数字分频,音色和纯度的变化很小,本实验用它来测定音高的差别阈限,比普通的音频发生器要精确。

方法与程序:

  ①、预实验:一般在使用恒定刺激法之前,要先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试被试的阈限值,用以确定合适的变异刺激。在本实验开始,也采用试验的办法让被试自己选择合适的声音频率差别。本实验采用700Hz频率的声音为标准刺激,共7个比较刺激。刺激的频率差由被试经预实验选取,预试的初始频率差为3Hz。即:被试用700Hz的声音分别与频率差为3Hz的一组变异刺激中差异最大的691Hz及709Hz的声音各比较10次。若两组测试的正确率均>90%,选择间距差为2Hz的一组变异刺激;若两组测试的正确率均<70%,选取频率差为4Hz的一组变异刺激;其余情况下选取3 Hz的一组变异刺激进行正式实验。

  ②、请仔细阅读指示语,强调用第二个刺激去比第一个刺激。

  ③、共有7个变异刺激(包括一个标准刺激)和一个标准刺激,每对比较10次,共比较70次,完全按随机原则安排顺序。

结果与讨论:

  数据分三列印出。第一列为实验顺序,从1到70;第二列为变异刺激,共有7种,第三列为被试的反应,为“+”、“=”或“-”三者之一,它们分别表示被试认为变异刺激比标准刺激高、低或相等。

  注意:本实验标准刺激为700Hz,变异刺激依照被试选择的间隔而定。700Hz以下三种,700Hz以上三种,以及700Hz一种,共七种。

  请分别统计被试对每种变异刺激判别为“+”、“=”和“-”的次数。计算出百分数,填入下表。由此表可以画出两类曲线(三条曲线和两条曲线),并可用直线内插法求出差别阈限。

  

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3-30页

  朱滢主编 实验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年第一版 69-78页

评价法-信号侦察论

简介:

  信号侦察论不仅测定人对信号的反应,也测定人对噪音的反应,因而能够将人的感受性与其判断标准区分开,并且分别用不同的数量来表达,这是它优于古典心理物理法的地方。

  信号侦察论有三个基础实验程序,即有无法、迫选法和评价法。其中,评价法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被试更多的信息。

  在评价法中,不仅要求被试对有无信号作出判断,还要求按规定的等级作出评价,即说明每次判断的把握有多大。这样,被试就有了几个判断标准,因而用一轮实验的结果就可以绘制ROC曲线。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用图片再认来做评价法实验。刺激有两套:一套是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内容不同)作为信号SN;另一套是没有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也不同,但与相应的第一套相似),作为噪音N。

  第一步,先让被试识记第一套图片,计算机屏幕随机呈现每张图片2s,间隔1s,60张图片连续呈现;第二步,把这60张识记过的图片与第二套60张图片混在一起,仍按上述的方法呈现给被试,让被试判断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并按照规定的等级按键作出评价。

  主试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解释五等级评价的方法,并说明反应键的位置(数字键盘上的1、2、3、4、5键);被试明白后开始做实验。

结果与讨论:

  结果数据中分别统计了信号和噪音的反应情况:

    反应  1  2  3  4  5  合计

  信号                 60

  噪音                 60

  

  请自行整理成下表:

    反应  1+2+3+4+5 2+3+4+5  3+4+5   4+5    5

  信号

  噪音

  

  请对此表进一步处理到可以画ROC曲线,请分别画出两种ROC曲线(P坐标和Z坐标)。

交叉参考:再认能力测定

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42-61页

平均差误法-线段长度差别阈限

简介:

  平均差误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测量感觉阈限的另一种方法。其特点在于被试可以主动地并且连续地调整刺激量的大小,因此调动了被试的积极性。在用这种方法测量差别阈限时,被试调整得到在感觉上相等的两个刺激值,其物理强度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AE)就代表差别阈限值。公式为:AE=∑│Xi-S│/n,其中X表示每次测定所得数据;S表示标准刺激;n表示测定次数。用此方法测得的阈限值比用最小变化法和恒定刺激法测得的要小一些,原因在于其差别阈限处于上下限之间的主观相等地带之内。它测得的阈限值只是阈限的近似值,不能与其他方法的结果相比较。

  计算机的图形显示是通过象素完成的。象素大小相等且等距,因而对由象素组成的线段的长度测定是极为准确的。本实验就用平均差误法来测量线段长度的差别阈限。

方法与程序:

  平均差误法会带来动作误差,应注意克服。在本实验中,有一半次数变异刺激长于标准刺激(简称“长”),另一半次数变异刺激短于标准刺激(简称“短”)。同时,为了消除空间误差,应将一半次数在右边呈现变异刺激(简称“右”),另一半次数在左边呈现变异刺激(简称“左”)。因此,组合上述4种方法,可得到“右短”、“右长”、“左短”、“左长”四种方式。实验中每种方式作10次测定,为了消除顺序误差,每种方式又分为两个5次进行,如下表:

  

  

  ①、键入被试姓名后,请仔细阅读指示语,主试应向被试指明反应键(红键和绿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②、提醒被试分清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在标准刺激的下面印有“标准刺激”的字样)。

  ③、被试每次调整完毕后,按反应键盒上的黄键表示确认。

  

  本实验的标准刺激是160个象素单位(每次变异为1个象素单位)。

结果与讨论:

  详细反应40行,表示40次测定,每行分3列印出。第一列为标准刺激的位置和相对于变异刺激的长短;第二列为变异刺激的初始长度;第三列为被试调节后的长度。

  由此可以计算被试长度估计的平均误差(AE),也即是此被试长度估计的差别阈限(近似值)。

  根据前面的实验顺序安排表,可以对结果进行进一步区分,即前5次为右短,其后5次为右长,以此类推,最后5次为右短。据此,可以请被试计算“左”的AE和“右”的AE,以及“长”的AE和“短”的AE,以检验实验中的动作误差和空间误差的情况。

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30-34页

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

简介:

  心理量表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用来测量阈上感觉的。心理量表根据其测量水平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其中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分别带来了心理物理学中的对数定律和幂定律。

  顺序量表没有相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它按某种标志将事物排成一个顺序,从中可以查出某事物在心理量表中所处的位置。制作心理顺序量表有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两种方法,其中,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呈现,让被试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哪个更为明显。因此,若有n个刺激,则一共可配成n(n-1)/2对。又因为有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在实验中每对刺激要比较两次,互换其呈现顺序(时间误差)或位置(空间误差),所以一共要比较n(n-1)次。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颜色爱好顺序量表。计算机能产生不同色调的颜色,而且纯度高,适合于颜色爱好顺序量表的制作。实验共有七种颜色,它们是:红(Red)、橙(Mangetra)、黄(Yellow)、绿(Green)、蓝(Blue)、青(Cyan)和白(White)。

  实验顺序如下表:为抵消顺序误差,在做完21次后,应再测21次,顺序与前21次顺序相反;为抵消空间误差,在后做的21次中左右位置应颠倒。

  

  

  实验前,主试应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并说明反应方法(按红、绿键认可,按黄键不认可),然后开始实验。

结果与讨论:

  结果数据中有每种颜色被选择的次数,即选择分数(C)。

  如果要制作等距量表,还需按如下公式计算选中比例P。

      P=C/(2*(n-1))=C/12

  再把P转换成Z分数,按Z分数制图即可制作成颜色爱好的等距量表。

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65-82页

部分报告法-瞬时记忆

简介:

  过去的再现法实验是在被试识记完项目后,要求他尽量多地再现全部项目(全部报告法),以此确定其保存量,但此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极为短暂的记忆(毫秒级)。部分报告法的特点在于:它不要求被试再现全部项目,而只要求再现指定的一部分,再根据这一部分的结果估算保存的总量。

  在Sperling的实验中,他比较了部分报告法和全部报告法,结果表明全部报告法一般只能记住4-5个,而部分报告法则可多达8-9个。

  Sperling还做了延迟部分报告法实验,即在呈现识记材料之后过一段时间再让被试部分报告。结果发现,当延迟0.5s时,部分报告法所得结果与全部报告法接近;当延迟1s时,两者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方法与程序

  屏幕上出现三行英文字母,每行4个(12个字母之间没有重复),呈现时间为75ms。实验为组间设计。

  全部报告法

  字母呈现完后,屏幕提示进行回忆。请被试把所记得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回忆出来,输入到屏幕上输入框中,然后按“确定”键开始下一次。

  部分报告法

  字母呈现完之后,在屏幕左边会出现一个箭头,指向第一行、第二行或第三行的位置,即表示要被试回忆第一行、第二行或第三行(箭头的颜色分别是红、黄、绿)。让被试立即将回忆的结果输入到输入框中,然后按“确定”键开始下一次。

  延迟部分报告法

  字母呈现完之后,屏幕提示延迟,2秒之后出现箭头。让被试回忆箭头所指的那一行的项目,将回忆的结果输入到输入框中,然后按“确定”键开始下一次。

  一共做30次,在第15次后有一段时间的休息。

结果与讨论:

  记录被试的反应,计算被试的总保存量。在部分报告法和延迟部分报告法中,将被试每一行的平均保存量相加,就得到了总的保存量。

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142-144页

系列位置效应

简介:

  根据信息被编码处理方式及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间隔不同,可把记忆分成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系统。短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在头脑中储存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长时记忆指一分钟以上甚至持续终身的记忆,是短时记忆经过加工和重复的结果。三个系统的流程如下: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形成感觉记忆;若加以注意,就进入短时记忆;若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及时复述,便会遗忘,若复述便转入长时记忆储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取出来。

  人们研究发现,学习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有影响,称为系列位置效应,即顺序学习一组材料,其中每个项目学会的快慢以及记忆的巩固程度都与这个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系列位置效应是短时记忆存在的重要证据之一。以识记量为纵坐标,以项目所在位置为横坐标,可绘出系列位置曲线。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可以研究单字学习中的系列位置效应。共100个汉字,从低频到高频均有,分为五组,每组20个。从第一组到第五组,每组汉字笔画逐渐增多。

  实验分4种情况,即1秒立即回忆,2秒立即回忆,1秒延迟回忆,2秒延迟回忆。1秒和2秒是指识记时每个汉字的呈现时间;立即与延迟是指识记完一组后,是立即自由回忆还是进行一会儿倒减3分心干扰后再回忆,可选择其中一种。

  被试学完每一组汉字后,按要求回忆,输入到对应的输入框中。

  实验时一共要学5组,学完之后,屏幕上将给出系列位置曲线。

结果与讨论:

  详细结果中,列出了学习时字表的顺序。

  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系列位置效应实验结果)

交叉参考:短时记忆广度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参考文献: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47-50页

  王振宇主编 心理学教程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43页

  孟昭兰主编 普通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89-194页

  杨博民主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310-314页

句子理解速度

简介:

  研究表明,句子的形式会影响对它所表达内容的理解。McMahon 曾用匹配图形的方法来研究句子类型与理解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正确肯定的句子(TA)与图画匹配最快(约1s),正确否定的句子(TN)匹配最慢,错误肯定句子(FA)和错误否定句子(FN)居中,并有如下公式:

RT(TN)=RT(FA)+RT(FN)-RT(TA)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也采用匹配图画的办法来测定不同类型的句子的理解速度。

  实验共有三幅图,分别是鸭子(Duck)、教师(Teacher)和卡车(Truck)。实验时从中选择一幅,呈现15秒钟,请被试认真观察,之后,随机呈现关于此图的16个句子(正确肯定、正确否定、错误肯定、错误否定各4句)。请被试判断是否符合图画的内容,并按红键(符合)和绿键(不符合)作出反应。句子之间间隔4秒,连续做完16个句子。备选句子为24句,每种类型6句。若有反应错误的句型,则同类句型补做一句,最多允许错2个同类句型。

  为了消除反应错误引起的误差,每种句型有2个备选句子。实验时,某类句子反应错了,将在随后的实验中随机补做1个同类型的句子。同类型的错误最多允许有2个。错误次数也可以作为参考指标。

结果与讨论:

  结果数据为被试四种句子类型的反应时和正确率。

  详细结果分四列印出:第一列是序号;第二列是句子类型;第三列是被试的判断以及是否正确;第四列为反应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整理结果,计算每种句子类型的反应时间(可求出数个被试的平均反应时间),并据此画图。您可以尝试作出解释,也可以进一步求出本次实验中不符合实际含义的参数f、否定语句参数n和对句子的基本编码时间分别是多少。

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371-373页

似动现象

简介

  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静止刺激物,以适当的时间间隔先后呈现。观察者会产生刺激物由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似动现象。

  似动是由于先后呈现的刺激作用于感受野使机体产生了与真实运动相似的生理刺激。第一个刺激停止后,它所引起的神经兴奋还会持续一个短暂的时间,在这个短暂的时间内如果出现第二个刺激,它所引起神经兴奋就会与第一个刺激所引起的暂时持续的兴奋相连,所以感觉上第一个刺激就移动到第二个刺激的地方。

  德国心理学家M.韦特默,于1912年最早研究似动现象。电影、电视的摄制和放映就是利用了似动现象的原理。

方法与程序

  在黑色背景上相继呈现两个红色小圆点(直径0.5cm)。两个小圆点可在不同的时距和空距条件下呈现。在每种空距的条件下按照,5ms、10ms、20ms、60ms、100ms、150ms、200ms、250ms、300ms、350ms、400ms、500ms这12个时距的升序和降序做24次判断。在每种时、空距条件下,演示1次从左到右的相继呈现:

                   刺激1   →   时距   →   刺激2   

                   60ms        5~500ms      60ms

  空间距离的实验顺序按拉丁方的方法进行排列,将被试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按三种不同的顺序进行实验,图示如下:

             顺序

     1  2  3

  甲  2  5  8

  乙  5  8  2

  丙  8  2  5

  在每个空距条件下,时距从5ms开始,依次增加到500ms,每个时距做一次判断,让被试判断两个刺激是同时出现、先后出现、还是一个刺激从一点向另一点移动;然后再从500ms开始,逐渐减少时距到5ms,同样每个时距做一次判断。每个被试对每个空距判断24次,三个空距共判断72次。详细反应种将被试的判断记录在下表中:

      5ms 10ms 20ms 60ms 100ms 150ms 200ms 250ms 300ms 350ms 400ms 500ms

2cm升序

2cm降序

5cm升序

5cm降序

8cm升序

8cm降序

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31-235页

学习迁移

简介:

  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进程发生影响叫做学习的迁移;如果前面学过的东西对后面学过的东西的保持发生了影响,则叫做前摄作用,而倒摄作用则是指后来学过的东西对前面学过的东西的保持发生的影响。

  检查前摄抑制的实验设计如下:(甲、乙代表学习材料)

  

  检查倒摄抑制的实验设计如下:

  

  如果实验组甲的保存量大于控制组,则乙对甲有前(倒)摄助长作用,反之,有前(倒)摄抑制作用。

  影响前(倒)摄作用的因素很多,如:材料相似程度、材料长度、学习程度及间隔时间等。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用几何图形与数字对照翻译的学习任务来研究前摄抑制作用和倒摄抑制作用。共有两种对照关系(甲和乙),甲和乙的图形是一样的,但与数字(1,2,3,4,5,6,7)的对照关系不同。

  本实验既可用于对照组,又可用于实验组。在实验开始时,要做出选择,其中:

  ①、单独学甲,表示对照组;

  ②、先学甲,后学乙,是倒摄作用的实验组;

  ③、先学乙,后学甲,是前摄作用的实验组。

  注意:三组最后都是测量甲的保存量。

  主试要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向被试讲清楚实验过程。学习时,连续翻译7个图形,只要有一个翻译错误就要全部重翻译,并计为学习了一遍。而且在翻译错误时,屏幕上会呈现正确答案。

  检查时连续测试3遍,检查的错误次数指测试中的错误个数,而非错误遍数。

结果与讨论:

  结果包括学甲所用的遍数、学乙所用的遍数及最后测验甲时,被试错误的个数。注意: 学习遍数不包括最后翻译正确的那一遍。

  整理多人结果,填入下表。

  

  根据下面公式计算前(倒)摄作用:

前(倒)摄作用=(控制组错误次数-实验组错误次数)/控制组错误次数×100

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85-293,306-310页

STROOP效应

简介:

  STROOP效应是指字义对命名的干扰效应。一般认为,念字和命名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Stroop于1935年做了一个实验,他使用的刺激字与书写它所用的颜色相矛盾,结果发现,说字的颜色时会受到字义的干扰,但在用一年级小学生做实验时却没有发现这种现象。

  一般认为,STROOP效应是由于念字自动化造成的。人们对字加工快,而对颜色加工慢,因此,当要说颜色时,就会受到字义的干扰,而反过来,念字却不会受说颜色的干扰。

方法与程序:

  本实验验证色词STROOP现象。

  每次实验要求被试完成七项任务(见附录)。有时念字,有时唱色(即说出字的书写颜色),并记录所用时间。为了避免可能的练习和疲劳影响,实验采用拉丁方设计。

  

被试组号        任务顺序

  1           1   2   3   4   5   6   7

  2           7   1   2   3   4   5   6

  3           6   7   1   2   3   4   5

  4           5   6   7   1   2   3   4

  5           4   5   6   7   1   2   3

  6           3   4   5   6   7   1   2

  7           2   3   4   5   6   7   1

  

  主试指导被试阅读指示语,要强调从头念到尾,再从尾念到头,错了要改正然后再继续。任务完成后,主试按“停止”键停止计时,屏幕下面给出反馈(总时间/2,即每念一遍所用时间)。

结果与讨论:

  以任务类型为横坐标,被试反应时(ms)为纵坐标,作图。图表下面列出被试的实验顺序。

  整理结果,填入下表

  

  任务                   1    2     3     4     5    6     7

  被试

   1

   2

   ┇

   N

  

  比较各种任务的不同,并做解释。

参考文献:

  杨博民主编 心理实验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355-359页

河内塔

简介:

  问题解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它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和研究。认知心理学兴起后,信息加工观点在问题解决研究中占主导地位,将人看作主动的信息加工者,将问题解决看作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并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问题解决过程。

  河内塔问题是问题解决研究中的经典实验。给出柱子1、2、3,在柱1上,有一系列圆盘,自上而下圆盘的大小是递增的,构成金字塔状。要求被试将柱1的所有圆盘移到柱3上去,且最终在柱3上仍构成金字塔排列,规则是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且大盘不可压在小盘之上,可以利用圆柱2。完成河内塔作业的最少移动次数为2n-1次,其中n为圆盘的数目。

  解决河内塔问题有以下四种常用策略:

  (1)循环子目标,又称目标递归策略:思路是要把最大的金字塔移到柱3,就要先把次大的金字塔移到柱2;而要把次大的金字塔移到柱2,就要先把比它小一层的金字塔移到柱3;…依次类推,直到只需要移动最上面的盘为止。这种策略类似计算机的递归,它是内部指导的策略,被试不必看具体刺激,只是把内部目标记在脑中,然后一步步循环执行,直到解决问题。

  (2)知觉策略:这种策略是刺激指导的策略,根据所看到的情景与目标的关系,排除当前最大的障碍,从而一步步达到目标。

  (3)模式策略:也是内部指导的策略,但不涉及目标,而是按一定规则来采取行动。解决河内塔的通用规则是,当圆盘的总数为奇数时,最小的圆盘按1->3->2->1->3->2的顺序移动;当总数为偶数时,按1->2->3->1->2->3的顺序移动。

  (4)机械记忆策略:这种策略是将做对的一系列步骤死记硬背下来,但无法创新,不可迁移。

  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被试在解决河内塔问题时所用的思维策略。如果加入口头报告任务,还可研究口头报告对思维的影响。

方法与程序:

  实验时屏幕上呈现河内塔。

  练习:使用三个圆盘的河内塔进行练习,可以用红、黄、绿键移动对应的柱子上的圆盘,或用鼠标直接移动盘片。练习阶段可以重复,并有自动演示。

  正式任务:被试依次完成3到8个圆盘的河内塔问题。记录其移动次数、重复次数和时间。

  每一水平最多可以重复的次数:30;每一水平最多可以移动的次数:800。

结果与讨论:

  统计被试的结果,填入下表

            表1. 河内塔问题解决的次数和时间

注:移动次数和移动时间只是记录的通过该水平实验的那一次。

  依据上表,系统作出相应直观的图示。

  1. 请被试报告他是如何解决河内塔问题的,结合结果文件(结果文件中有被试移动步骤的记录)分析判断被试采用的是何种策略。

2. 让被试分析自己都犯了哪些错误,为什么犯这些错误。

思考题:

分析河内塔问题解决的四种策略在学习时间、对记忆的要求、事后回忆、迁移各方面的差别。

参考文献:   王甦  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76-303页

            司马贺  人类的认知 科学出版社 61-70页

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的优越性

简介:

  反应时间是实验心理学最常使用的因变量之一。在对反应时间的研究中发现,反应时间是与刺激强度和辨别难度有联系的。本实验研究反应时间与判断次数的累积以及判断的信心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两条刺激线段长短的判断中,当刺激差别产生100%正确判断时,甚至当判断有100%把握时,反应时间仍然在下降。这一结果反映了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的优越性,它有可能用来为大于差别阈限的刺激差别找出等值,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反映物理量的变化对心理量的影响。

方法与程序:

  在显示器屏幕中央呈现一条粗的黑色水平线,两端各有一条短垂直线,另一条短垂直线分水平线为两段。其中一段是50毫米,作为标准刺激;另一段是比较刺激,长度范围从40到60毫米,变化间隔为2毫米,所以共有11个比较刺激。11个比较刺激是随机呈现的,每个比较刺激共呈现10次,其中5次在左边,5次在右边。每次当水平线出现时,被试判断是左边线段长还是右边线段长,因此每个被试一共要做110次判断。反应时间以毫秒为单位记录。每次反应完毕,屏幕下方会出现一个滑动条,被试可以用鼠标拖动滑动指针在滑动条上移动。不同的位置表示被试对自己正确反应的不同程度的信心。中间位置表示完全没有信心,最左端表示完全肯定左边线段长些,最右端表示完全肯定右边线段长些,中间各点表示肯定的各种程度。

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分两部分给出。第一部分是整理后的数据,格式如下表:

  整理后的数据是把每个比较刺激的10次判断加以平均或累积所得的结果。根据以上数据,以比较刺激为横坐标,会得到三条曲线:反应时间曲线(TM)、自信度曲线(CM)以及把比较刺激判断为长于标准刺激的百分数曲线(%L)。把三条曲线放于同一图中,可以对所得的结果做分析比较。

  第二部分是原始数据。格式如下:第一列是110次判断的比较刺激(按实验时的先后顺序给出),给出长度值(40-60mm)。第二列是比较刺激的呈现位置(左或右)。第三列是被试的判断,判断比较刺激长,记作“长”,判断标准刺激长,记作“短”。第四列是对每个比较刺激所做反应的反应时。第五列是对每个比较刺激所做判断的信心估计值,范围从-100到+100。其中+100表示完全肯定比较刺激长,-100表示完全肯定比较刺激短。

思考题:

1. 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的优越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2. 反应时间是否可以作为制作心理物理量表的一种度量? 为什么?

参考文献:

  赫葆源、张厚粲、陈舒永等编 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年版 218-219页

更多相关推荐:
最小变化法实验报告

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心理物理学最小变化法班级13应用心理1姓名张雨佳学号20xx326601011实验日期20xx111指导教师严璘璘一问题每种频率的纯音听觉的绝对阈限相同吗二假设H0如果每种频...

最小变化法对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实验报告

最小变化法对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实验报告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最小变化法对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长春大学光华学院长春130000摘要以最小变化法测定手心触压觉两点阈通过对应用心理学4班11届的2名学生肤觉的感觉阈限测定...

关于最小变化法测量皮肤两点阈实验报告

关于最小变化法测量皮肤两点阈实验报告黄煌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上海20xx38摘要这是关于用最小变化法测量皮肤两点阈限的研究实验有关感觉阈限的实验很早就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并对它进行实验研究本实验研究...

最小变化法测量彩色明度差别辨别阈限实验报告

最小变化法测量彩色明度差别辨别阈限实验报告实验室名称心理实验室实验项目名称最小变化法测量彩色明度差别辨别阈限指导教师实验人员1前言最小变化法又称极限法序列探索法等是费希纳提出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是将刺激按...

最小变化法测量彩色明度差别辨别阈限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最小变化法测量彩色明度差别辨别阈限系别应用心理系年级级学号姓名1前言最小变化法Themethodofminimalchange是费希纳GTFechner1860提出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差别阈限...

蜡烛的变化研究报告单

蜡烛的变化研究报告单六年班第组

最小生成树实验报告

xie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院别年级专业姓名学号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xx级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杨哲庆1420xx213820xx年12月实验8最小生成树实验81最小生成树811实验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使用Prim...

实验九 最小生成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使学生熟悉最小生成树的意义和相应算法2掌握带权图的存储结构二实验环境1硬件每个学生需配备计算机一台2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TurboC三实验要求1能够独立完成带权图的存储和最小生成树的生成四代码...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十二—最小生成树问题

问题描述若要在n个城市之间建设通信网络只需要架设n1条线路即可如何以最低的经济代价建设这个通信网是一个网的最小生成树问题一需求分析需定义结构体数组根据权值逐一选择边二概要设计抽象数据类型需定义结构体数组存储每条...

最小生成树实验报告

最小生成树算法的设计与实现一实验目的1根据算法设计需要掌握连通网的灵活表示方法2掌握最小生成树算法如PrimKruskal算法3基本掌握贪心算法的一般设计方法4进一步掌握集合的表示与操作算法的应用二预习与参考1...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最小生成树的构建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二最小生成树的构建学院XXXXXXXXXXX班级XXXXXXXXXXX学号XXXXXXXXXXX姓名XXXXXXXXXXX设计时间XXXXXXXXXXX目录1需求分析12课题设计内容11课程...

最小生成树实验报告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数据结构课程实验报告实验题目最小生成树问题专业班级计科0901班学号0909090227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xx530一实验目的掌握图的存储表示和以及图的最小生成树算法二实验内容1实现图的...

最小变化法实验报告(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