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时间:2024.4.7

无标题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院系: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20## 55

地震勘探野外实验报告

一、基本任务

1.1 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按指导书要求完成,以便通过此次实验,达到巩固和加深对校内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具体要求如下:

1、初步实践野外地震勘探各种技术工作;

2、基本掌握野外数据采集方法技术和地震仪器装备的使用和操作;

3、学习地震记录的分析与评价;

4、学习地震资料几种常规处理方法;

5、学习反射波地震勘探资料的构造解释。

1.2 实验内容

实验主要内容为: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方法作业,简单的数据处理和室内资料的解释成图,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野外数据采集

①工区地质、地球物理概况及地震地质条件的了解;

②测线布置依据和观测系统设计;

③排列的布设;

④仪器的学习及操作;

⑤仪器参数和观测系统参数的试验及正确设置;

⑥野外数据采集施工技术;

2、室内数据处理;

3、室内资料解释和成图

二、数据采集仪器

1、一台McSEIS-SX 48 XP地震仪(配件:一条电源线,一条大缆接受器,一个鼠标)(图一)

2、两根5m大缆

3、24个100Hz检波器

4、一块12V蓄电池

5、一条同步触发道

6、激发装置:一把18磅铁锤,一个铁块

7、测绳一根

9、罗盘一个

10、野外记录本

      

图一 地震仪

图二 部分实验仪器

三、 野外地震勘探数据采集

3.1 测线的布置

测线布置的原则:主测线的方向,应尽可能地垂直地层或构造走向,并与设有地质钻井以及其他物探测线的方向重合,以利于各种勘探资料的对比分析和相互补充验证,主测线之间还应布置联络测线,以控制勘探精度。(图三)

图三 测线布设

3.2 观测系统设计

反射波勘探一般采用多次覆盖系统。表示出共炮点线(含道号),共接收点线,共偏移距线,共CDP点线,并标出炮号、桩号、道号、道间距、覆盖次数和比例尺。(图四)

3.3 激发

实验采用锤击震源,采用18磅的铁锤以及15~25cm见方、重10~20kg的铁板作为锤击激发震源。激发点应平整、坚实、表层浮土应予清除,垫板要摆放平实。

3.4 接收

(1) 检波器的选择:根据勘探目的和勘探深度选择浅层反射波勘探100Hz的检波器。

(2) 检波器埋置 :检波器要平稳、垂直(倾斜度应小于10º)、埋实在接收点位置上。检波器与电缆连接应正确,防止漏水造成的漏电和地面渍水造成的短路,也要防止极性接反和接触不良。(图五)

图四  单边放炮六次覆盖观测系统

图五 检波器埋设

3.5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包括观测系统参数和仪器参数的设置

1、观测系统参数主要包括:最小偏移距、道距、排列长度和覆盖次数。道距主要由横向分辨率决定,最小偏移距要根据现场噪音通过试验确定,排列长度主要取决于勘探深度,也和仪器道数及道距有关,炮点距取决于资料的信噪比,无疑与覆盖次数直接相关。

2、仪器参数主要有三个:采样率、记录长度或每道采样点数、滤(陷)波频率。 此外还包括延迟、叠加方式、存储方式以及显示记录剖面所用的一些参数。(图六)

图六 野外记录表

3.6数据采集

进行噪声检测及检波器埋设情况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埋设好触发道并检查无误后,等待仪器操作员口令。仪器操作员按F3键并显示等待采集,锤击员得到仪器操作员口令,锤击激发点的铁板,激发地震波。仪器操作员查看屏幕的数据是否满意,若不满意,则重新采集,若满意则进行叠加数据,知道达到满意的叠加次数。仪器操作员按F4键储存数据,同时记录员记录实验记录、测点位置等情况。

四、资料处理和vista反射波处理

4.1地震数据处理(图八)主要包括预处理和常规处理,预处理是把野外采集数据转换成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格式,常规处理是对地震数据做基本处理运算,把单炮记录处理成叠加剖面,对于复杂的地震数据,往往采取一些特殊的处理手段。

1、预处理

预处理是把野外数据格式转换成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格式并对数据做相应编辑和校正,它包括数据解编,格式转换,道编辑、振幅补偿(几何扩散校正)、建立野外观测系统和静校正。

2、常规处理

常规处理是对预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做必要的基本处理运算,把单炮地震数据处理为地震叠加剖面。它包括道振幅均衡(自动增益)、滤波、反褶积、抽取共中心点道集、速度分析、剩余静校正、切除、动校正和叠加、偏移等。

图八 资料处理流程

4.2  vista反射波处理二层水平介质模型

模型基本参数:单边放炮,每炮24道接收,共12炮,道间距25m,炮间距50m(2个道间距),偏移距250m(10个道间距)。采样率2000微秒,每道采样点1000个。反射界面深度800m,上层介质速度2500m/s,下层介质速度3000m/s。

4.2.1数据的输入

首先选择File/New Project新建一个Project,如(图九)。

图九 建立工程加入数据

新建一个二维数据集,然后数据加入到数据集中,该模型是由射线追踪模拟出的理想二层水平介质模型,不需要做什么预处理,可以直接进行下面的实质性处理。在做实质性处理之前,必须给数据建立观测系统。并将观测系统相关信息写入道头。

4.2.2建立观测系统

出现的观测系统界面,默认出现的是设置炮检关系及炮点坐标界面,在第一行中填入相应得增量,主要参数增量为炮点增量2个站点(桩号),首尾检波器桩号也相应增2,炮点坐标增量为2个桩的长度50m。设第一个炮点位于第1个站点,坐标为0m,因此第一炮的第一个检波器位于第11个站点,最后一个检波器站点位于第34个站点。

设置完炮检关系及炮点坐标后,设置检波器坐标,检波器站点增量为1,坐标增量为25m,初始设置为:第1个检波器,即第1炮的第1个位于11号桩,坐标为250m,然后填充剩下的检波器个数(即填充到最后一炮的最后一个检波器,位于56号桩)即可。

计算CMP及检波器叠加次数和炮检距离,并查看CMP及检波器叠加次数,并可以此判断建立的观测系统是否正确,如(图十)。

保存将相关的信息写入道头,加入观测系统后(主要是将相关的信息写入道头),便可以对数据的输入按所要的处理模块选择不同的排列方式。

图十 观测系统

4.2.3 速度分析

可以选取若干个CMP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可以选择速度谱法和常速度叠加法(CVS)),以便获得最佳的叠加速度,为随后的动校正提供速度。

速度分析首先要得到速度谱,常速度叠加图和一个最佳炮检距道集,其工作流如(图十一)设置完毕,执行上面的工作流,执行完后得到三个输出的数据集,分别是速度谱,一个最佳炮检距道集和常速度叠加图。

图十一  速度分析工作流

选择Interactive/Velocity Tools/Interactive Velocity Analysis进行速度分析,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速度谱,一个最佳炮检距道集和常速度叠加数据集,如(图十二)。进行速度分析,拾取最佳叠加速度拾取到速度后,保存为速度文件,为动校正准备。

图十二 速度拾取

4.24动校正和水平叠加

动校正是将CMP道集中不同炮检距的各道校正为共中心点的自激自收道,水平叠加将动校正后同一个CMP道集的各道叠加为一道,其工作流命令如(图十三)左。数据输入选择数据集后设置完毕执行工作流,即可得到动校正后的结果。见(图十三)右:

图十三 动校正与时距曲线

五、地震剖面解释

根据断层的时间剖面特征:

①     反射标准波发生错断;波组、波系错断。

②     同相轴数目突然增或减,波组间隔突变。上升盘底层变薄,下降盘地层加厚(大断层)。

③     同相轴形状和产状突变,下盘同相轴凌乱或出现空白带(断层的屏蔽和畸变作用)。

④     同相轴分叉、合并、扭曲,强相位转换(小断层)。

⑤     断面、绕射波、异常波这些断层识别标志。

图十四 地震剖面

从(图十四)中可以看出该区域中部地层出现了地层挤压的构造,其中1100-2100时间区域中有五个断层,都是正断层,形成阶梯状断层。第五个断层落差较大较明显。(图十五)

图十五 地震剖面解释图

六、结束语

   实验按指导书要求完成了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方法作业,简单的数据处理和室内资料的解释成图,通过此次实验,巩固了和加深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

    实验用McSEIS-SX 48 XP地震仪进行数据采集作业,采用三次垂直叠加和水平六次叠加观测系统来降低随机干扰波和规则干扰波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用Vista对二层水平介质简单模型进行处理,得到了他们的水平叠加剖面,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加深了对各个处理过程的理解,对地震数据处理的流程有了整体上的把握,对于每个处理过程的目的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但更重要的是,在处理过程中,特别是在处理复杂模型的过程中,认识到目前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对于Vista的很多功能都不会使用,只能使用一些基本的处理功能,这对于处理复杂构造和干扰较多的地震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在以后的学习中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充分发挥Vista的功能,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解决实际的问题。

在地震剖面的解释上,观察地层同相轴的出现时间落差判断出断层。


第二篇:地震资料解释实验报告


地震资料解释实验报告

一、前言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应用物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通过本次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具体要求为:

1.  初步学习、认识与熟悉Discovery软件;

2.  初步学会在工作站进行地震工区的建立;

3.  初步学会在工作站进行地震资料的加载;

4.  初步学会在工作站进行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

5.  初步学会在工作站进行地震剖面的解释对比工作;

6. 初步学会绘制等t0构造图;

7. 初步学会进行地震成果的地质分析;

8. 初步学会编写地震资料解释文字报告。

(二)实验内容

为了加强对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本实验中,利用Discovery软件,首先建立工区进行地震数据、测井数据的加载和显示,然后进行层位标定、同相轴追踪和断层识别,并绘制出等t0构造图。

(三)实验的主要流程:

1.建立工区→2.加载测井数据→3导入分层数据→4.加载地震数据→5.建立地震解释工区→6. 导入和井坐标→7.制作单井的人工合成地震记录→8.标定目的层位→9.追踪、解释目的层位→10.生成工区解释后的图→11.绘制工区目的层等t0构造图

(四)实验成果

1测井曲线图

2.工区平面图

2.sea908井人工合成地震记录

3.追踪、解释目的层位(即sy_t层)

4等时间图

5深度构造图

更多相关推荐:
地勘报告

轻松看懂地质报告1如何阅读勘察报告1直接看结束语和建议中的持力层土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地基类型以及基础砌筑标高2地基承载力一般以千帕kPa为单位1kPa1kNm23从持力层土质提供的承载力特征值大小可以初步判断...

地勘报告

昆山华一岩土勘察工程有限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文件1勘察工作概述受昆山市乐居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千灯镇石浦邻里中心一期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本次勘察为一次性详勘11工程概况千灯镇石浦邻里中心一期工程...

地勘报告

太康县万鹤赉天宁购物公园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周口市水利勘测设计院二O一O年一月太康县万鹤赉天宁购物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资质等级乙级证书编号161152KY工程编号20xx07院长经瑞总工高廷志审核刘继伟校核师宏伟工...

地勘报告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区岩土工程补充勘察报告中机三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区岩土工程补充勘察报告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拟在阳逻金阳大道兴建新厂区已于20xx年9月对拟建车间...

地勘报告

扶绥海螺三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湛江粤西地质工程勘察院二九年十月扶绥海螺三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交报告单位湛江粤西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交报告时间二九年十月目录1前言111工程概况112勘察目的要求1一附表1统计表...

地勘报告

綦江隆盛顺龙佳苑工程1前言11工程概况受綦江区杜总委托重庆渝浩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承担了綦江隆盛顺龙佳苑工程一次性详勘工作拟建场地位于重庆市綦江区规划用地面积约768m2该工程由綦江区规划设计室设计据工程地质勘察技...

如何看地勘报告

看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结构设计人员拿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后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地勘资料进行阅读理解具体如下一确认地勘的有效性确认地勘是否有效关键看三个章第一个为地勘公司单位公章第二个为地勘单位专业人员的中华人民共和...

地勘报告

中国西部国际节能建材研发生产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前言11工程概况中国西部国际节能建材研发生产基地工程场地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镇交通便利受建设单位委托我成都北南建设勘察有限公司承担了该工程拟建场地详勘阶段的岩...

地勘单位工程竣工质量评估报告

地勘单位工程竣工质量评估报告

地勘报告各阶段

一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其任务要求主要为1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和附近地区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当地的建筑经验2在搜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踏勘了解场地的地...

地勘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单位拟建工程概况拟建物详细情况见下表314条该工程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勘察等级为乙级勘察任务及要求1查明拟建场地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

个人房屋地勘文字报告

穆世杰私人住所1工程概况拟建穆世杰私人住宿楼位于德新镇东外街35号受穆世杰个人委托由我公司对其私人住宿楼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该工程由德阳市市政设计所设计楼层为三层建筑面积为17484m22勘察工作该工程规模小将初勘...

地勘报告(3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