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 重点总结

时间:2024.4.20

第一章  引论

1、实验法与自然观察法的区别:

研究者在使用自然观察法进行研究时,只能使用观察仪器被动地观察和记录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变化,而不能有任何人为的干扰;而在使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研究可以根据需要创设实验情景引发所需的事件,对被观察者进行更加精细地观察,同时,为了验证,还可以创设相同的实验情景进行重复观察。

2、实验法的优点:

①在实验法中,实验者可以根据其意愿创设实验情景,引发所需的事件进行精细地观察;

②在实验法中,实验在相同条件下是可以重复的,可以对其进行验证;

③在实验法中,可以系统地改变实验条件,追究与之相随的事件的变化。

3、几位实验心理学先驱的贡献:

4、自变量:又称为刺激变量,是由主试选择和控制的变量,决定着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5、因变量:又称为依从变量,是自变量的结果,是被试的反应变量,是主试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变量。

6、自变量的种类:

①刺激特点的自变量;②被试特点的自变量;

③环境特点的自变量;④暂时造成的被试间差别。

7、额外变量:是指在有关变量中,被试不拟研究的变量称之为额外变量。

8、心理学实验中典型的额外变量:

①实验者效应:指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形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符合实验期望。

②要求特征:指在实验中,被试的反应过分敏感的特征,如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

9、实验报告的内容:

①题目;②摘要;③引言;④方法;⑤结果;⑥分析与讨论;⑦结论;⑧参考文献;

⑨附录。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

1、实验效度:是指实验设计所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即实验设计能够验证假设、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使实验结果的推论能够解释和预测其他同类现象的程度,即实验效度。

2、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

①内部效度:指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②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的推论能够推广到其他同类现象上去的程度。

3、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因素:

①被试的生长、成熟;②被试的亡失;③前测的影响;④被试的选择偏性;

⑤历史因素;⑥实验程序的不一致;⑦统计回归。

4、影响实验外部效度的因素:

①测量工具的局限性;②实验情境的人为性;③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

5、实验设计:

(详见课件第二章P91练习)

第三章  心理物理学方法

1、心理物理学所处理的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①感觉阈限的测量;②阈上感觉的测量。

2、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

①最小变化法:a.测量绝对阈限:刺激系列要按照递增和递减两个系列交替呈现。一般选择10-20个强度水平。

b.测量差别阈限:每次呈现两个刺激,让被试比较,其中一个是标准刺激,其强度大小不变,另一个是比较刺激,其强度按递增和递减两个序列排列。

②恒定刺激法:a.测量绝对阈限:选定5-7个刺激随机呈现给被试。

b.测量差别阈限:选定5-7个刺激随机呈现给被试。

③平均差误法。

3、用最小变化法测量感觉阈限的计算方法:

①测量绝对阈限的计算:算出在每一个刺激系列中,被试报告最后一次报告“有”和第一次报告“无”的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即该系列的阈限,之后将每一个系列的阈限相加取平均数。

②测量差别阈限的计算:a.差别阈限=(上限-下限)/2;

b.上限: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值;

c.下限: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值;

d.主观相等点=(上限+下限)/2;

e.不肯定间距=上限-下限;

f.常误=主观相等点-标准刺激。

3、用恒定刺激法测量感觉阈限的计算方法:

①测量绝对阈限的计算:直线内插法。

②测量差别阈限的计算:a.若是三类反应(+、=、-):上限:50%的次数报告出“重于”的结果的刺激强度;下限:50%的次数报告出“轻于”的结果的刺激强度。

b.若是二类反应(+、-):上限:75%的次数报告出“重于”的结果的刺激强度;下限:25%的次数报告出“重于”的结果的刺激强度。

4、最小变化法中的误差的判断:

①判断习惯误差与期望误差:计算递增序列和递减序列所测得的阈限值,若递增序列所测得的阈限值显著的低于递减序列所测得的阈限值,则证明期望误差的倾向更大;若增序列所测得的阈限值显著的高于递减序列所测得的阈限值,则证明习惯误差的倾向更大。

②判断练习误差与疲劳误差:计算前一半实验和和后一半所测得的阈限值,若前一半所测得的阈限值显著的低于递减序列所测得的阈限值,则证明疲劳误差的倾向更大;若前一半实验测得的阈限值显著的高于后一半实验所测得的阈限值,则证明练习误差的倾向更大。

5、信号检测论的名称及其计算:

①击中率:P(y/SN);  ②虚报率:P(y/N);  ③漏报率:P(n/SN);

④正确否定率:P(n/N);⑤判断标准:β=击中率的纵坐标/虚报率的纵坐标;

⑥感受性:.

6、影响判断标准β的因素:①信号概率;②奖惩办法。

7、操作者特征曲线:是以虚报率为横轴,击中率为纵轴所组成的坐标图,以及被试在特定刺激条件下由于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得出的不同结果所画出的曲线。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都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只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的结果。

8、对偶比较法的程序:

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对,一对对地呈现,让被试针对刺激的某一特征进行比较,并做出选择。依据各刺激被选择的次数便可制作顺序量表。

9、数量估计法的定义:随机呈现一系列刺激给被试,被试要用数字来表示这些刺激的强度。主试先给第一个刺激赋予一个数字,然后让被试将其他刺激与第一个刺激进行比较并分别赋值。然后计算所有被试对每个刺激所赋的数值的几何平均数;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便可制作成感觉比例量表。

第四章  反应时间

1、反应时:是指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间距离。

2、唐德斯(Donders)的abc反应:

a反应时:简单反应时=简单反应是时间(看到绿圆按绿键,空白画面不按键);

b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间+辨别刺激的时间+选择反应的时间(看到绿圆按绿键,看到红圆按红键);

c反应时:辨别反应时=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看到绿圆按绿键,看到红圆不按键)。

3、什么是反应时的相减法?并引用一个实验加以说明:

减法反应式法是测量反应时的一种经典方法,它是指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种反应作业包含有另一种反应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加工(处理)阶段,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就可以通过这两个反应作业的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以唐德斯(Donders)的abc反应为例,(详见“2”)。

4、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阶段:

斯腾伯格(Sternberg)运用加因素法研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阶段:

5、字母转换作业的三个阶段:

注:只有开窗实验才能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

6、反应速度与准确率的权衡现象(SAT):被试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权衡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率的标准来指导自己的反应。

7、速度-准确率权衡实验范式:

①定义:在SAT实验中,通过控制被试作出反应的时间长短来作为实验自变量,测定其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反应准确率。

②SAD技术:由两部分组成:

a.滴定的反应时程序(TRT程序):普通实验,信号实验。

b.平行精细的猜测模型(PSG模型):正常加工过程,猜测加工过程。

8、影响反应时的因素:

①反应时受刺激变量的影响: a.因刺激的类型不同而异;b.因刺激的强度不同而异;

c.因刺激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异。

②反应时受机体变量的影响: a.机体适应水平;b.准备状态;c.练习次数;

d.动机;e.年龄因素和个别差异;f.酒精和药物的影响。

9、测量反应时的注意事项:

①避免过早的反应以及其他错误的反应(防止假反应的方法是插入侦察实验);

②反应数目要和刺激数目相等

第五章  视觉与听觉

1、明适应:指由低光环境到光亮环境中时,人眼的感受性快速下降的过程。

2、暗适应:指由光亮环境到低光环境中时,人眼的感受性缓慢提高的过程。

3、测量视敏度的方法:①觉察;②识别;③解像;④定位。

4、颜色的基本特征及其物理意义:

5、等响曲线:是把响度水平相同的各种频率的纯音的声压级连成的曲线,每条曲线上各种频率的声音的响度感觉是相等的,所以称为等响曲线,等响曲线具体表明了响度级的特征。

6、听觉掩蔽:是两个声音同时呈现时,对一个声音的感受性因受到另一个声音影响而发生改变的现象。

7、掩蔽阈限与掩蔽量:假定对声音A的阈值为10dB,由于声音B的影响使A的阈值提高到25dB.即阈值提高15dB。—个声音的阈值因另一声音的出现而提高,这种现象就是听觉掩蔽。这里B称为掩蔽声,A称为被掩蔽声,25dB称为掩蔽阈限,15dB称为掩蔽量。

8Purkinje效应:在日光下看起来明度相等的红花和蓝花,到了黄昏时,即光度变弱时,两种花的色调都变淡了,但蓝花看起来却比红花显得亮些。这种现象,即当照度降低,使锥体视觉转换到杆体视觉时,眼睛对光谱短波部分感受性提高的效应叫做Purkinje效应。

第六章  知觉

1、直接知觉与间接知觉:

①直接知觉:以Gibson为代表,把知觉看作是从环境中提取相关信息的直接过程。

②间接知觉:以Gregory为代表,认为知觉是较为活跃的和主动的过程,是当前呈现的外部刺激和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对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两者之间的匹配过程。

2、运动知觉的类型与辨析:

①真动知觉:真动知觉是指我们所见到的物体确实在移动,而且其速度达到知觉阈限。

②诱导运动:观察者与客体的相对空间关系的改变,或者两个以上的彼此空间关系的改变而引起的诱导运动。

③似动现象:对实际上没有空间位移的物体所产生的运动知觉现象。

④运动后效:前面知觉到的运动在运动刺激停止之后仍然存在,如瀑布错觉。

3、单眼线索与双眼线索的内容:

①单眼线索:a.遮挡;b.阴影;c.空气透视;d.线条透视;e.纹理梯度;f.熟悉大小;

g运动视差。

②双眼线索:a.辅合; b. 双眼视差。

第七章  注意

1、单通道过滤器模型的定义:Broadbent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而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则是有限的,于是就出现了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就需要某种过滤器来对之加以调节,选择其中较少的信息,使其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这类信息将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而其他信息则不让通过。

2、衰减模型的定义:Treisman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不过,这种过滤器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其中一些信息仍然可得到高级加工。

3、过滤器模型与衰减模型的异同点:

①相同点:衰减模型与过滤器模型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有限,必须由过滤器来加以调节;两者都认为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处在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可见,这两种注意的选择都具有知觉性质,因此将这两种注意模型看作是知觉选择模型。

②不同点:过滤器理论中的过滤器是“全或无”性质,什么都未选择的通道是完全关闭的;而衰减模型则认为未选择的通道不是完全关闭的,而只是关小或阻抑。

4、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区别:

两类注意模型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对注意选择机制(即过滤器)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

5、注意的中枢能量模型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①定义:该模型认为,注意是人能用于执行任务的数量有限的能量或资源。

②影响因素:a.唤醒因素可利用的能量; b.对完成作业所要求能量的评价;

c.个人的长期倾向;d.当前意愿。

6、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的定义:

①控制性加工: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

②自动加工:是不需应用注意,无一定的容量限制,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并且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

7、特征整合理论:特征整合论的核心是将客体知觉过程分成早期的前注意阶段和特征整合阶段。它的出发点是知觉的特征分析。

8、启动效应的定义:启动效应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影响作用。

9、启动试验的过程:启动实验包括两个过程:①启动显示;②探测显示。每种显示都包含有目标与分心物。

第八章  记忆

1、艾宾浩斯的主要贡献之一:

创造了两个工具研究记忆的工具:①无意义音节;②节省法。

2、巴特利特的研究:

①一个方法:顺序再生法;

②两个理论:a.图式理论;b.记忆的心理重建理论。

3、记忆的过程:

①编码;②存储;③提取。

4、记忆的多存储器模型:①感觉记忆;②短时记忆;③长时记忆。

5Sperling的部分报告法的程序:

将全部刺激项目排成 3×4的矩阵,刺激以50毫秒的时程呈现,在刺激消失的同时,某一信号随即出现,被试根据约定信号的种类(例如音调:高音——第一行;中音——第二行;低音——第三行)报告相应的刺激行项目。根据被试报告的准确率很容易计算出被试的记忆量。

6、系列位置曲线的三个部分:①首因效应;②近因效应;③渐近线。

7、记忆加工水平的内容:Craik等人认为,记忆是同知觉加工的水平联系在一起的。知觉涉及对刺激物作一系列水平的分析。初级阶段涉及物理或感觉特点,而后来的阶段则更多涉及把输入与头脑中已存储的经验的抽象进行匹配,即涉及模式识别和意义的抽取。这些不同的加工阶段属于不同的“加工深度”。

8、内隐记忆:是指人们无须作出有意识的努力而对过去所经历的信息的回忆或提取。

9、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测试方式:

①内隐记忆的测试方式:如知觉辨认、补笔、词干补笔。(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回忆他在实验早期阶段学习过的材料的测验。)

②外显记忆的测试方式: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和再认。(不要求被试有意识的去提取信息,只要求他们专注于眼前的作业。)

10、关于启动效应的两种观点:

①多重记忆系统②加工说(适当传输加工)

11、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

①加工深度:加工深度不影响内隐记忆;但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②保持时间: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的多。

③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外显记忆会随着记忆的项目的增多而不容易记住;内隐记忆则不然。

④呈现方式: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⑤干扰因素: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


第二篇:实验心理学总结


第一部分:心理实验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一、实验心理学的含义:

1. 含义:实验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思想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 内容

实验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1、心理实验的一般原理、基本思想、方法和设计:

主要是指心理实验的设计、实施,以及伴随这一过程出现的一般问题,比如如何选择研究课题、如何分析和处理研究变量、如何抽取研究对象,如何分析研究资料和呈现研究结果,研究者应遵循的伦理规范等;

2、实验方法在各心理学分支和各专门领域的应用:

(1)感知觉实验、注意实验、记忆实验、思维实验、情绪实验等;

(2)基础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临床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环境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工程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等。

二、实验心理学在心理学体系中的地位:

(1)实验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现代心理学体系中处于支柱性的地位,对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实验心理学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是各门心理学分支的基础。

三、实验心理学的诞生:(简单历史、代表人物)

1. 哲学起源:心理学起源于哲学。哲学为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思想指导。

2. 科学起源: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为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心理学与生理学:生理学,特别是神经系统生理学和感官生理学的发展,对心理学独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2)心理学与物理学:一批科学家直接将物理学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创立了心理物理学,最终促使心理学走入科学的殿堂。奠基者:韦伯、费希纳(韦伯:心理物理学的先驱,将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实验研究的第一人。费希纳:提出了费希纳定律、建立了心理物理学方法。)

3. 实验心理学诞生与发展:

(1)创建者:冯特

    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2)积极发展者:艾宾浩斯

四、为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作出突出贡献的重要人物:韦伯、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

五、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狭义:实验法;广义:观察法、相关法、实验法)

(一)实验法(最核心、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1. 什么是实验:实验是在控制额外变量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自变量,观察和记录因变量的变化,从而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 实验的要素:

(1)实验假设:假设陈述了实验条件及其结果的可能的联系。

(2)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

(3)实验控制:保证因变量的变化确实是自变量引起的。实验控制其实就是对实验变量的控制,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的控制。

3. 实验的信度:

(1)定义: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前后一致性程度。

(2)验证实验信度的方法:

1.直接验证

2.系统验证

3.概念验证

4. 实验的效度:

1)理论构思效度:实验研究假设的理论构思及其转换的有效性。

2)逻辑关系效度(内部效度):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晰程度。

3)外推生态效度(外部效度):实验结果能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

4)统计结论效度:实验处理效应的数据分析程序的恰当性和正确性。

5.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验证假设的问题:

(1实验结果与假设相符=>自变量和因变量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A、实验直接检验的是由假设衍生出来的推论,推论成立能否反推出假设成立?推论是否完整地代表了实验假设?

B、实验说明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在某种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存在因果关系,这种关系能否推广到所有场合?

(2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实验假设错误?

零结果:对自变量的操纵没有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因而因变量的变动为零。

A、是否有效地操纵了自变量?

自变量的变化范围

B、是否有效地测量了因变量?

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P55)

注:6. 实验研究的通用程序或逻辑:

(1)操纵:实验者操纵一个变量,以创设两种或更多不同的处理条件。

(2)测量:就每一组来测量另一个变量,得到每一种实验处理条件下的一组分数。

(3)比较:将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得分加以比较,两种处理条件下测量分数的一致性差异可以说明实验操纵引起了另一观测分数的变化。

(4)控制:控制所有其他的变量以确保它们不会影响被考察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其它研究方法:(非实验方法)

1. 观察法:

l  观察法包括系统观察和行为测量。

l  量化行为的方法包括:频率法、持续时间法、间隔法。

(1)自然观察法:

l  自然观察是指在自然环境或现场对某些行为或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l  应当保证自然观察的客观性和系统性,避免受到个人偏好、感受和偏见的影响。

(2)现场研究:现场研究也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研究,而且研究者操纵了某些要素。

2. 档案研究:

档案研究依赖于现有的记录,包括数据、文件或照片等等所能搜集到的并进行量化的任何已有信息。

3. 调查研究:

(1)调查研究的过程:

l  构建问卷

l  选取样本

l  实施调查

l  分析数据

(2)调查方法:邮件、电话、集中调查等等。

4. 相关研究:

(1)定义:揭示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联系的程度和方向的研究。

(2)共变关系≠因果关系

(3)低相关≠无关系

(4)非线性相关

(5)相关分析的改进:交叉—滞后法

(三)实验法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对实验法的评价:(与其它实验方法相比)

 1. 优点:

(1)能更好地控制额外变量的影响。

(2)在时间和精力上比较经济。

 2. 不足:

(1)严格控制可能降低了实验的外部效度

(2)心理现象异常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某些情况下难以对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

观察法、相关法、实验法之间的比较:P38

     观察法、相关法和实验法,再额外变量的控制力上依次增强。其中,实验法是心理科学研究的最高等级方法,它比观察和相关法更能提供确切的、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背后的因果关系,因而实验法在科学心理学中的地位也是最核心和基础的。不过,实验的来源和前期准备往往离不开观察和相关研究。

六、实验研究的过程

(一)文献阅读与获取研究思路

1、确定你的兴趣所在——思路源于我们的生活经验。

2、文献检索:因特网、专业数据库

3、选择性地、批判性地阅读文献。

l  探究式阅读:

(1)认真阅读摘要

(2)浏览全文,总体把握研究的问题、设计和结论

(3)仔细阅读全文

(4)在阅读过程中提问

(二)实验设计和研究计划

1. 评估研究的需要和资源,计划一个可行的研究方案。

2. 实验程序设计计算机化

(三)实施实验并收集分析数据

l  试点实验

l  在实验阶段中的实验程序、指导语或态度都尽可能保持一致;

l  当错误发生时,要如实记录下来;

l  实验结果应如实反映研究的过程;

l  在对待被试时应保持尊重的态度,并遵从伦理道德原则和一般伦理标准。

(四)撰写研究论文

七、实验设计

1. 问题和假设

2. 对自变量的操纵:

(1)自变量的定义:被操纵的变量称为自变量。(书P50的解释: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它是实验的核心特征)

(2)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与研究者选择的自变量的区别

n  研究者选择的自变量通常是指被试变量,如智商、性别、种族等难以控制或操纵的特征或属性。这些属性都是被试本身具有的。

n  严格来说,这类使用选择自变量的研究应当做非实验研究。

n  心理实验中,自变量更多的是选择的自变量)

(3)自变量的水平数:一个实验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一个自变量中又至少有两个水平。

(4)自变量的种类:

n  刺激特点的自变量

n  环境特点的自变量

n  被试特点的自变量

n  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5)自变量的控制:

    对自变量的控制,首先要对自变量进行严格的规定。对心理学中一些含混不清的变量必须使之可操作化,这样才能进行实验。其方法是给变量下操作性定义。操作性定义:是对某概念以具体的执行过程来加以定义,比如在研究中是如何测量和呈现的。操作性定义既要求变量控制应尽可能精确,又要求尽量保持变量的原意。

n  对一个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的方法:

1、直接询问被试

2、测量生理、生化指标

3、制定行为观察指标

3. 对因变量的观测:

(1)因变量的定义:被观测的反应变量称为因变量。(书P54解释:就是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应)

(2)衡量因变量指标的标准

1)可靠性

2)有效性

3)敏感性

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书P55)

4)可操作性:数量化

(3)因变量的种类

1)反应时间

2)反应延续时间

3)反应量

反应程度和反应频数

4)反应准确性

正确百分数和错误百分数

5)语言反应

4. 对额外变量的控制:

(1)额外变量的定义:实验中除所规定的自变量以外能够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称为额外变量。(书P58的解释:凡是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都是相关变量,这些相关变量中除了用于研究的自变量外,还有不用于研究的相关变量,称为额外变量。)

(2实验中,额外变量可能是无限的,但只须控制其中几个威胁最大的。

(3)额外变量的种类:(典型的额外变量)

1)实验者效应

“聪明的”汉斯(P60)

罗森塔尔和福德的研究(P59)

2)要求特征

霍桑效应、约翰·亨利效应、安慰剂效应(P60)

3)顺序效应

4)回归假象

在多次测量的情形中,有一种向平均数回归的统计现象,即初测时获得的极端(高或低)分数者会在重测时出现向平均值偏移的现象。

如:阅读提高计划

在对被试进行匹配的实验中,可能有回归假象的介入。

(4)额外变量的控制方法:(P60-P62

1)消除

l  消除是指把额外变量从实验情景中消除掉。

例:

1)隔音室:消除声音刺激;暗室:消除光刺激

2)艾宾浩斯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

l  不足之处

1)消除额外变量会使实验失去了“现实性”而更显出“人为性”;

2)心理实验中有许多变量无法消除。

2)恒定

l  恒定是指使额外变量在实验期间对所有的实验处理或被试保持恒定不变。

例如:

1)在相同的时空条件下做实验

2)相同的指导语和主试的态度

l  局限

1)会使实验结果难以推广到额外变量的其它水平上去;

2)有时自变量可能与额外变量产生交互作用。

3)匹配

l  匹配法是指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

具体的做法:前测→匹配分组

l  局限

1)在实际应用中很匹配成功,特别是需要匹配多个特性时;

2)需要被试额外地消耗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烦扰被试。

4)随机化

l  随机化是指根据概率原理随机地选择或分派被试。

l  总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择为任何一组的被试,这样就可以假定额外变量对各个一组的影响是大致相等的。

5)抵消平衡

l  抵消平衡是指采用某些综合平衡的方式使额外变量的效果互相抵消。

l  常用的抵消平衡法:

ABBA法(P67)

拉丁方设计法(P68)

6)对立控制

对立控制是指使额外变量和自变量处于对立的地位,来消除额外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例:大白鼠走T形迷宫

7)统计控制

l  统计控制是指通过统计的手段和方法将额外变量的影响从实验结果中剔除出去。

例: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劣

l  常用的统计控制方法:

协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多元回归

5. 被试的选择与分配:

(1)被试的选择:(书P43)

涉及被试选择的问题主要有:

1)是使用人类被试还是非人类被试

2)用哪一种取样方法才能使被试样本代表总体

(2)被试的分配:(实验组与控制组)

    1. 实验组是指接受自变量处理的被试组,即有研究者的操纵或自变量的控制。

    2. 控制组除了不接受实验处理外,其他均与实验组一致。

    3. 安慰剂控制组

4. 实验者偏差:

n  例:罗森塔尔和福德的研究(1963)

n  对实验者偏差的控制:盲控制

n  单盲是指实验中的被试不知道自己正在参与实验或不知道所处的实验处理组。

n  双盲通常用于药物研究以及需要观察者对实验中被试的行为及其提高程度进行评定的研究,评定者和被试对实验处理的类型和实验预期结果的类型一无所知。

5. 要求特征:霍桑效应(P60)

6. 控制的两种方法:

1)研究者控制事件,使之在他希望的时候发生。

例如:斯帕兰兹尼对受精过程的控制,这种操纵或自变量的选择即是这类控制。

2)对实验条件进行设置,以使实验的结果能够用自变量(而非其它变量)的变化来解释。

例如:保罗通过单盲控制评定者的偏差;

用安慰剂控制组控制安慰剂效应,用无处理控制组控制自然康复效应。

7. 什么是好的实验设计:

    自变量被操纵、因变量被观测、额外变量被控制。

6. (预期)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1)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2)根据分析的结果判断实验假设是否成立,得出实验结论。

八、实验设计类型

(一)被试间设计:

1. 定义:被试间设计是指每一种实验处理条件下都有一个独立的被试组。

n  被试间设计又称为组间设计、独立组设计或完全随机设计。

n  这种实验设计要求在选择和分配被试是遵循随机性原则。

2. 优点:

每个被试或被试组只接受一种实验处理,实验处理之间不会互相“污染”。

3. 缺点

(1)被试差异与实验处理条件的混淆;

(2)效率低;

(3)对实验处理效应不敏感。

4. 克服缺点的方法(P63-P65

(1)随机分配被试

(2)匹配

(二)被试内设计:

1. 定义:被试内设计是指同一被试组接受所有的实验处理。

l  被试内设计又称为组内设计、配对样本设计或重复测量设计。

2. 优点:

(1)消除了被试的个别差异对实验的影响;

(2)有利于计算累计效应;

(3)可节省被试。

3. 缺点(P66

l  每个被试重复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实验处理条件之间会相互“污染”;同时,实验处理之间的先后顺序是实验中无法消除的额外变量。

(1)位置效应

(2)延续效应

练习效应、疲劳效应

(3)差异延续效应

4. 克服缺点的方法(P66-P69

(1)完全平衡的方法

1)两个实验处理的完全平衡

将两个处理条件按ABBA排列

2)三个实验处理的完全平衡

ABC,ACB,BAC,BCA,CAB,CBA

(2)不完全平衡的方法

拉丁方设计:每个实验处理都能同等地出现在实验顺序的每个位置上。

拉丁方的排列方法:先将首行的顺序排定,其后每一行的排列主要将上一行的顺序减1或加1即可。首行的排列可采用如下通式:

1,2,n,3,n-1,4,n-2,5,n-3,…

(三)混合设计

l  混合设计是指既有组间变量,又有组内变量的实验设计。

l  它结合了组间设计和组内设计的优点。

l  一般来说,应将有可能产生相互干扰或具有记忆效应、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的一些实验处理变量作为组间因素,将没有这些效应的实验处理变量作为组内因素。

九、其它实验设计

(一)准实验设计

实验室是一个高度控制的环境。有些问题无法在实验室情境中进行研究。如:大学生药物滥用坎贝尔和斯坦利提出准实验设计的概念来解决这种问题。

l  准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来自真实环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都是在事件发生之后进行,也称为事后回溯设计。

l  准实验设计中,难以随机选择和分派被试。

l  准实验设计通常用被试变量作为自变量,包括天生的被试变量(年龄、性别、种族)、社会引起的被试属性(社会阶层、宗教、居住区)、疾病以及与疾病有关的被试因素(肢体残缺、智力残缺、脑外伤、灾难后果)。

l  准实验设计中,未直接操纵自变量,对额外变量的控制也比较弱,实验的内部效度不高。

(二)小样本设计

1. 心理实验通常采用大样本。在某些情况下,没有大组的被试可以用。小样本设计:只用少数几个或单个被试进行实验处理。研究者报告的也不是几个处理组的平均数或方差变异,而是一种反应曲线。

2.小样本设计的独特优势:

1)有助于探索性研究;

2)在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咨询等领域非常适用。

3. ABA设计:(P74

l  ABA设计可以较好地防止实验自变量的效应与时间、顺序等因素混淆。

l  ABA设计不适合于用来评估那些能产生持久或长时间持续作用的处理。

l  在ABA设计中撤销处理可能会带来道德问题。

4. 多基线设计(P74

当一种行为或一个被试:

(A)正在接受处理时,另一种行为或另一个被试仍保持在基线水平下

(B)如果处于基线水平的行为在接受自变量之前(A的垂线至B的垂线)保持稳定,那么该行为的变化是由自变量造成的。

注:实验设计的类型:

    1. 从被试的分配分: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混合设计

2. 从变量的数目分:单变量设计、多变量设计

3. 从对变量的控制程度分:真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非实验设计

4. 从被试的数量分:大样本设计、小样本设计

十、实验研究须遵循的伦理道德原则

(一)以人为被试的研究(P29-P30

1. 知情同意:

让被试清楚地知道有关研究的所有必要信息,包括研究的目的与程序,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等,以便被试决定是否参加研究。

被试参加研究必须是出于自愿,不能采用威胁等方法迫使被试参加,未成年被试需要得到其监护人的同意。

讨论:欺骗策略。

2. 保护被试

研究者应该为参加研究者提供保护措施,防止被试在研究中可能受到的身心伤害。

在研究设计、研究实施和研究结束后,都必须特别注意被试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问题。

3.实验后的反馈

如果实验的确对被试造成了不良影响或伤害,那么必须在实验后对被试进行反馈和辅导以进行补救,使实验对被试的危害降至最低。

米尔格莱姆(Milgram, 1963)服从权威的研究

4. 保障退出自由

在研究之前必须让被试清楚地知道,他们有随时退出的自由,并保障被试的这一权利,不能强迫被试完成整个研究,并要避免被试产生退出研究会受到惩罚的误会。

5. 保密

研究者应对所获得的被试资料进行保密:匿名;

不直接将被试与有关资料联系起来,如代码;

在研究报告中出现被试的信息,必须做技术处理;

在研究结束后的规定时间内消除敏感资料。

(二)以动物为被试的研究(PPT:绪论 最后一页)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技术

一、反应时间技术

(一)反应时间的概念:

反应时间是指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距。

l  反应时间也称为反应的潜伏期(response latency)。它包含:

(1)感受器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的时间;

(2)神经冲动由感受器传至大脑皮质的时间;

(3)大脑皮质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时间;

(4)神经冲动由大脑皮质传至效应器的时间;

(5)效应器作出反应所耗费的时间。

(二)反应时间技术:(P139-P146

反应时间技术应用于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技术。

1. 减法技术

原理:根据减法法则,将总的反应时间分解成各个成分,然后分析不同成分的信息加工过程。

减法技术首先是由唐德斯提出的,又称为唐德斯减数法则。

2. 加法技术

原理:

l  完成一种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各自所需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某种作业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操纵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这些因素对完成作业的时间的影响。

l  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独立的,即具有可加性,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

l  这样,通过对单个因素或多个因素的操作,就可以从完成作业的时间变化来确定信息加工过程的各个阶段。

(三)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现象:

l  速度和准确性是反应时间实验中的两个重要变量,它们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l  一个人很快地去完成某项任务时,会犯更多错误;反之,如果他追求完成任务的准确性,又会产生速度的减慢。

l  这种现象称之为速度-准确率权衡

例:锡奥斯的实验:研究刺激呈现的概率和反应时之间的关系(书P134)

l  在反应时间实验中,速度和准确性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因变量指标,在实验变量的操作和实验结论中都应加以考虑。

(四)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

1. 刺激特征因素:

(1)刺激的种类

刺激的物理特性,如光线、声音、体积、重量、形状、颜色、浓度等。

(2)       刺激的变化

刺激开始、终止、运动、静止等。

(3)刺激的时间特性以及空间特性

(4)刺激的强度

(5)刺激的复杂性

刺激的数量、相似性及其结构等。

2. 机体特征因素:

(1)所刺激的感受器

(2)机体的适应水平

l  有些适应使机体的感受性降低,如视觉的明适应;

l  有些适应使机体的感受性增高,如视觉的暗适应。

(3)准备状态

(4)练习次数

l  一般而言,练习越多,反应时间越短。其变化是逐渐的,最后达到不可再减少的最小限度。

l  反应越复杂,经练习,反应时间变化幅度越大;反应越简单,反应时间的变化幅度则较小。

(5)附加动机

(6)年龄

(7)个体差异

l  在反应时间实验中,即使对实验条件都加以控制,各人的反应时间仍然是各不相同的,这表现为在反应时间上的个体差异。

l  而且,同一被试,在同一条件下,不同时刻的反应时间也会因其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变化而不同。

(五)测量反应时间的注意事项

1、避免过早的反应

(1)过早的反应:在刺激呈现之前就作出“反应”(假反应)。

当预备信号与刺激之间的时距保持恒定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2)防止“假反应”的措施:

①随机变化预备信号与刺激呈现之间的时距;

②插入侦察试验,即发出预备信号之后并不呈现刺激,或者说呈现“空白刺激”。

2、避免其他错误的反应

3、反应数目要与刺激数目相等

在复杂反应时间中,每一种刺激要有一种反应。

4、使用计算机技术来测量反应时间必须注意的问题:

(1)刺激的呈现和被试的反应需配备专门的外部设备;

(2)选择适宜的编程语言和计时参数;

(3)许多精确计时程序要求在DOS环境下运行,因为Windows系统的分时处理机制不适于刺激的实时显示和反应的实时采集。

二、心理物理学技术

心理物理学是研究心身之间或心物之间的关系的精密科学。

(一)心理物理学的两个中心问题:

1. 感觉阈限的测量

2. 阈上感觉的测量,即心理量表的制作

(二)阈限的概念及其操作定义:

1. 概念:感觉阈限,简称阈限,包括两方面:绝对阈限差别阈限。

绝对阈限(RL):指刚刚引起心理感受的物理刺激量。

差别阈限(DL):指刚刚引起差别感受的物理刺激量。

2. 操作定义:

绝对阈限:是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值

差别阈限:是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强度之差

(三)测定阈限的三种传统方法: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平均误差法(PPT、书本)

1. 刺激

2. 刺激的呈现方法

3. 误差及其控制

4. 阈限值的计算

最小变化法(P81)

绝对阈限

(1)刺激     每个刺激序列包括10-20个刺激强度水平,即检查点。刺激序列分递增和递减两种,递增序列的起点安排在被试基本觉察不到的物理刺激强度范围内,随机选择;递减序列的起点安排在被试基本可觉察到的物理刺激强度范围内,随机选择。每种刺激序列一般需要测定50次左右。

(2)刺激的呈现方式     各序列从起点开始,按递增或递减方向,依次呈现给被试。每次呈现刺激后,让被试报告“有”或“无”感觉,主试分别用“+”和“-”记录被试的反应。递增序列在第一次报告“有”时停止,递减序列在第一次报告“无”时停止。

(3)误差及其控制

用最小变化法测定差别阈限除了会产生习惯误差、期望误差或练习误差、疲劳误差之外,还有一种误差——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每次呈现的相对关系(时间先后关系或空间位置关系),控制这种误差可采用多层次ABBA法

(4)阈限值的计算

1)计算每个刺激序列的阈限值:在每个刺激序列中,被试报告“有”和“无”时,相应的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就是这个序列的阈限值。

2)计算所有刺激序列的阈限值的平均数,就是一种感觉的绝对阈限值。

差别阈限

(1)刺激    每次呈现两个刺激:标准刺激(强度不变的固定刺激,简称St)和比较刺激(强度按由小至大或由大至小依次呈现的刺激,简称Sv)。比较刺激递增时,刺激起点选自被试感觉明显小于标准刺激的强度范围;递减时,起点选自被试感觉明显大于标准刺激的强度范围。标准刺激与比较刺激可以同时呈现也可以先后呈现。

(2)刺激的呈现方式    每次呈现刺激后,被试比较两个刺激的大小:比较刺激>标准刺激,报告“大于”,主试记录为“+”;比较刺激<标准刺激,报告“小于”,主试记录为“-”;比较刺激=标准刺激,报告“等于”,主试记录为“=”。递增序列在被试第一次报告“+”时停止,递减序列在被试第一次报告“-”时停止。

(3)误差及其控制 (同上)

(4)阈限值的计算

1)计算每个刺激序列差别阈限的上限和下限:

    上限(Lu)的确定:递增序列中从第一次非“+”到“+”的之间的中点,和递减序列中从最后一次“+”到非“+”之间的中点。

    下限(Ll)的确定:递增序列中从最后一次“-”到第一次非“-”之间的中点;和递减序列中从第一次非“-”到“-”之间的中点。

2)计算所有刺激序列的上限和下限的平均值。上限与下限之间的距离叫做不肯定间距(Iu);

    不肯定间距的中点叫做主观相等点(PSE)。PSE与标准刺激(St)之间的差别为常误(CE)。标准刺激(St)与上限之间的距离叫做上差别阈(DLu);标准刺激(St)与下限之间的距离叫做下差别阈(DLl)。

3)差别阈限(DL)的计算:上差别阈和下差别阈的平均值,即不肯定间距的一半。

恒定刺激法(P86)

测绝对阈限

(1)刺激     通过预备实验,选取5-7个不同的刺激强度。所选的最大刺激强度应是每次呈现均有不低于95%的可能性被觉察到;所选的最小刺激强度应是每次呈现均只有不超过5%的可能性被觉察到。在实验过程中,这些刺激值保持固定不变。

(2)刺激的呈现方式    随机安排呈现刺激的顺序。通过这种随机呈现方式,能有效地控制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

向被试多次呈现刺激,一般每个刺激呈现50-200次。在同一个实验中,各刺激呈现的次数要相等。

被试口头报告“有”或“无”,主试分别记录为“+”和“-” 。计算出各类反应的次数和百分比,根据次数分布图求出阈限值。

(3)误差及其控制

(4)阈限值的计算

采用直线内插法求解:以刺激强度为横坐标,以正确判断百分率为纵坐标,画出次数分布曲线;再从纵轴的50%处画出与横轴的平行线与曲线交于一点,该点的横坐标值就是所求的阈限值。

测差别阈限

(1)刺激    每次呈现两个刺激:A、标准刺激;B、比较刺激是在标准刺激上下一段距离内5-7个刺激强度,实验过程中随机呈现。每个比较刺激要至少与标准刺激比较100次。

(2)刺激的呈现方式    每次刺激呈现后,被试作口头报告。报告方式有两种:三类反应和二类反应。三类反应包括“大于”、“小于”和“等于”。二类反应只包括“大于”和“小于”。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者受心理偏向的影响;后者不够准确。

(3)误差及其控制    用ABBA法控制误差。

(4)阈限值的计算

三类反应的计算方法:

1)用直线内插法根据“大于”反应曲线,求出50%被判断为“大于”的刺激值,该值就是差别上限Lu;

2)用直线内插法根据“小于”反应曲线,求出50%被判断为“小于”的刺激值,该值就是差别下限Ll;

3)根据上限和下限,求出差别阈限DL, DL= (Lu - Ll)/2。

二类反应的计算方法:

取与标准刺激完全能辨别的重量(即纵坐标100%)和与标准刺激完全不能辨别的重量(即纵坐标50%)的中点(即纵坐标75%)作直线内插与两条曲线相交,求得上限与下限。

依此得出的是75%差别阈限。

平均误差法(P91)

测绝对阈限:

(1)&(2)实验程序    以“零”为标准刺激,调节比较刺激的大小。

例如,测定明度绝对阈限,当一个刺激的明度较大时,被试可以看到这个刺激,要求被试逐递减少刺激的明度直到他刚刚看不到这一刺激停止调整;当一个刺激的明度非常小时,被试在看不到这一刺激的条件下,开始逐递增加刺激的明度直到刚刚看到这一次停止调整。主试记录每次调整的结果。

(3)误差及其控制     1、误差

动作误差:由被试操作仪器的方式引起,如由小到大调节与由大到小调节所使用的动作不同;

时间误差:当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相继呈现时,因标准刺激相对比较刺激在前与在后的不同而产生;

空间误差:在标准刺激与比较刺激同时呈现的实验中,因标准刺激相对比较刺激在空间位置上的不同而产生的误差。

2、控制    1)采用多重ABBA法;    2)动作规范化。

(4)阈限值的计算    被试所有调整结果的平均数即为绝对阈限值。

测差别阈限

(1)&(2)实验程序    1)主试呈现一个标准刺激,要求被试调节比较刺激的大小,使其与标准刺激相等。按照比较刺激的起始值大于或小于标准刺激,被试调节的方向分为递减和递增两种。

2)主试记录每次调整的结果,即被判断为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比较刺激值。

(3)误差及其控制

(4)阈限值的计算

1)把每次的调整结果(X)与主观相等点(PSE或M,所有调整结果的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加以平均,作为差别阈限的估计值。AEM=∑|X-PSE| / N

2)把每次的调整结果(X)与标准刺激(St)的差的绝对值加以平均,作为差别阈限的估计值。 AESt=∑|X-St| / N。

注:三种古典的心理物理学方法的比较

1. 共同点

(1)进行预备实验

(2)多次重复测量

(3)简化被试的反应

2. 不同点(表4-8,P94)

(四)传统的心理物理法的缺陷/信号检测论的优势

信号检测论不仅可以测量被试的感受性,即辨别力指标d’,而且还可以将被试的动机、态度等主观因素所造成的反应偏向与之区分开来,克服了古典心理物理学方法的致命弱点。

由于信号检测论能把感受性或心理辨别力的测量和被试的动机、态度等主观因素引起的反应偏向区分开,它能解决很多传统心理法不能解决的问题。

(五)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

根据某一个观察到的事件,从两个可供选择的方面中选定一处。人们要想作这样的决策,必须有一个选择的标准。由于事物之间的区别并不那么明显,人在作选择决策时往往不是对就是错,因此当刺激超过这一标准时被试就以有信号反应,当刺激达不到这一标准时被试就以无信号反应。

(六)ROC曲线的含义和特性

1. 含义: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反映了接收者的判断标准及其感受性。

2. 特性:

l  ROC曲线是在几种不同的判断标准下获得的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因此,曲线上每一点都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又称之为等感受性曲线。

l  ROC曲线上越靠近左下角的点,表示接收者的判断标准越高;反之,曲线上越靠近右上角的点,表示接收者的判断标准越低。

(七)信号检测论实验(PPT

1. 有无法:

(1)基本程序:主试向被试呈现刺激,然后让被试判断刚才呈现的刺激中有无信号。

(2)实验要求:主试要事先规定各轮实验中信号和噪音呈现的比例,即先定概率。并把先定概率、判断结果的奖惩办法、以及对被试的指导语、要求都在实验前告诉被试。

(3)数据处理:记录被试在各种先定概率下的击中次数,虚报次数,漏报次数和正确否定次数,然后算出击中率P(y/SN)和虚报率P(y/N)。再利用PZO转换表,根据有关公式求出各种先定概率下的判断标准β和辨别力指标d’。

(4)应用举例:(PPT)

2. 评价法:

评价法除了告诉被试对判定结果的奖惩办法、先定概率之外,它还要求被试在每次实验中对自己作出的判断的把握程度进行评价。

一般采用五个等级进行评价:

1代表肯定是N,

2代表可能是N,

3代表可能是N也可能是SN,

4代表可能是SN,

5代表肯定是SN。

由于被试的反应判断有累积递推性,因此,在计算不同判断标准下的β和d’时必须采用累积次数即累积百分比。

    应用举例:(PPT)

3. 两者比较:

?    有无法把感觉连续体分为“有”、“无”两部分,会丢失许多信息;评价法则可以包括所有感觉到的信息。

?    评价法可以在一次实验中获得有无法多次实验才能得到的结果,实验效率高。

(八)信号检测论的应用:再认研究

(有无法)用信号检测论来做再认,首先让被试识记材料,然后将识记过的材料和未识记过的材料混合一起,把学习记忆过的材料作为信号,未学习过的材料作为噪音,再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对呈现的材料作出反应,记录被试的反应。被试的反应可以分为四类:击中、正确拒斥、虚报和漏报。

反应

刺激       旧    新

旧    击中H    漏报M

新    虚报FA  正确拒斥CR

通过记录被试的反应计算出被试的d’(再认能力)、C、β。d’越大,表示被试的再认能力越高,指标β和C用于反应标准的评估, β越大或者C越大则表示判断标准越严格。

(九)心理物理量表的含义(P96)   

心理物理量表是用来度量阈上感觉的工具,是表示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函数形式。  根据有无相等单位和有无绝对零点,心理量表可分为: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例量表。

(十)制作顺序量表(P96):

没有相等单位,也没有绝对零点,只是把事物按照某种标志排出一个顺序。

(1)等级排列法  操作步骤:

1、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给被试,让他们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

2、把多个被试对同一刺激的评定等级加以平均,求出每个刺激各自的平均等级。

3、各刺激按平均等级排出的顺序就是一个顺序量表。

(2)对偶比较法

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对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两个刺激中哪一个在这种特性上更为明显。

根据每个刺激的选种次数和比较次数的比值,可以对各刺激排除顺序,制成顺序量表。

若n代表刺激总数,则配对总数为n(n-1)/2。每个刺激参与比较的次数为2(n-1)。

在对偶比较法实验中,要注意控制时间误差和空间误差。用 ABBA法呈现。一般需要比较两轮。

(十一)制作等距量表(P98):有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因此,不仅可以知道两事物之间在某种特点上有无差别,而且还可以知道差别有多大。但是,无法知道某一个值是另一个值的几倍。

(1)、顺序量表转等距量表

1、基于等级排列法的数据转化(P99)

2、基于对偶比较法的数据转化(P100)

(2)、感觉等距法(P101)

感觉等距法是一种直接制作法。

操作方法:由被试将感觉上的一段心理量分成主观上相等的若干几段。

(3)、差别阈限法(P102-105)

差别阈限法是一种间接方法。费希纳正是据此提出了著名的心理物理函数——费希纳定律。

1、制作方法

1)测定绝对感觉阈限;

2)把绝对阈限作为标准刺激,确定第一个差别阈限;

3)再以绝对阈限加上第一个差别阈限的刺激强度为基准,测定第二个差别阈限;

4)如此类推,如图所示;

5)以刺激强度为横坐标,以绝对阈限以上的最小可觉差数为纵坐标,制作成感觉等距量表。

差别阈限法制作的等距心理量表的一般规则:

1)绝对阈限对应于心理物理量表的零点;

2)最小可觉差是心理物理量表的等距单位;

3)心理物理量表的值由绝对阈限以上最小可觉差的总数决定。

2、费希纳定律

根据韦伯定律,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之间是一种常数关系(ΔΦ/Φ=C)。

费希纳从韦伯发现的事实出发,假设绝对阈限是零感觉点,还提出最小可觉差(JND)的概念,即相距为一个差别阈限的两个刺激之间的差别所引起的内部感觉。同时给出两个假设:

1)每个最小可觉差在感觉上是相等的;

2)一个较强的感觉是许多最小可觉差之和。

因此,最小可觉差(JND)可以作为内部心理量表的单位。任何一个感觉都可以用它在绝对阈限(零感觉点)上加几个最小可觉差来度量。

ΔΦ/Φ=C     →                          →

费希纳定律成立的两个条件:

第一,假定韦伯定律对所有类型和强度的刺激都是正确的;

第二,假定所有最小可觉差在心理上都是相等的。

实验表明:

韦伯定律在刺激强度十分接近感觉绝对阈限的情况下会失效;

最小可觉差在心理上并不一定都是等同的,它不适合作为心理量表的等距单位。

(十二)制作比例量表

(1)      分段法

    又称感觉比例法,是通过把一个感觉量加倍或减半或取任何其他比例来建立心理量表。

具体做法:

1、呈现一个固定的阈上刺激作为标准刺激,让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它所引起的感觉为标准刺激的一定比例。每个实验只选定一个比例进行调整比较,如1/2。

2、用一个标准刺激比较若干次以后,再换另外几个标准刺激进行比较。

3、用比较刺激和许多不同的标准刺激比较以后,就可以找出哪些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是哪些标准刺激所引起的感觉的一半。以这些数据就可以建立一个感觉比例量表。

(2)数量估计法&史蒂文斯的幂定律

l  数量估计法是史蒂文斯提出的直接测量感觉的方法,他据此建立了另一个著名的心理物理函数——史蒂文斯定律。

l  数量估计法是让被试对心理感受直接按其强度赋予数值。

1、制作方法:

(1)主试呈现一个标准刺激,并赋予这个标准刺激一个主观值,如100;

(2)让被试以这个主观值为标准,估计其它不同强度的比较刺激的主观值,用数字表示出来;为了尽可能地使所标的数字与感觉强度相匹配,允许被试使用小数。

(3)计算所有被试对各个比较刺激所给出的数值的平均结果;为了避免被试使用的数字过大或过小对结果的影响,应该使用几何平均数。

(4)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制作成感觉比例量表。

l  史蒂文斯定律

史蒂文斯用数量估计法得到大量的实验数据,数据表明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是幂函数关系。

更多相关推荐:
重庆医科大学 病理生理学 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疾病:机体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因自身调节紊乱而发生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以及内环境紊乱,并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的异常生命活…

病理生理学总结重点

病理生理学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钠平衡维持神经肌肉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并参与其动作电位的形成维持体液的渗透平衡和酸碱平衡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构成组织的成分如钙磷镁是骨骼和牙齿的组成成分血浆渗透压...

病理生理学总结

一名词解释1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包括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状态被破坏2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3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

护理病理与病理生理学重点总结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1病理学研究内容疾病概论和基本病理过程2人体形态学研究方法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活检细胞学检查1概念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中一定的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因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内3疾病2症状在疾病过程中病人的主观感...

病理生理学重点总结

绪论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疾病全过程中患病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机制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特点研究对象患病体研究角度机能代谢研究目的阐明本质研...

病理生理学重点总结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的致病原因和条件的作用下发生的机体自稳态破坏从而偏离正常的生理状态引起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的异常变化变...

病理生理学重点总结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的致病原因和条件的作用下发生的机体自稳态破坏从而偏离正常的生理状态引起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的异常变化变...

病理生理学精华总结 (3)

1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5病因etiologyagents是指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8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fac...

20xx年中医执业医师《病理生理学》重点辅导汇总一

20xx年中医执业医师病理生理学重点辅导汇总一高渗性脱水对机体影响分析1因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剌激口渴中枢渴感障碍者除外促使患者找水喝2除尿崩症患者外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剌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而使ADH...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疾病概论1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亚健康状态人体的机能状况下降无法达到健康的标准但尚未患病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

病理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病理生理学脑死亡的概念及其诊断标准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1不可逆性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2脑神经反射消失3无自主呼吸4脑电波及诱发电位消失5脑血液循环完全停...

病理生理学重点内容总结

70个单选题70分2个简答题20分一个论述题10分疾病概论1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休克缺氧发热水肿都是基本病理过程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

病理生理学重点总结(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