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指南

时间:2024.4.20

20##年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年11月

目   录

一、20##年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申请须知……………………………3

二、国家科技部《20##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指南》……………………10

三、创新资金项目申报材料提纲  …………………………………………………………… 67

20##年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

申请须知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面向在本市注册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创业初期、有较高的创新程度和技术水平、市场前景好的技术创新项目。

第一章  基本要求和条件

一、支持的项目和企业必须符合《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管理办法》(实行)的规定和科技部发布的《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指南》的要求。

二、不支持的对象

1.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2.无自主创新的单纯技术引进项目,低水平重复项目,一般加工项目和单纯的基本建设项目。

3.知识产权不清晰或有权属纠纷的项目。

4.已列入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并得到科技经费支持的、目前尚未验收的企业的项目。

5.实施周期过长或投资规模过大的项目。

6.对社会或自然环境有不良影响的项目。

7.项目指南中明确不支持的项目。

8.承担过创新资金的企业,具有以下二种情况之一的:

(1)立项项目还在执行,没有验收;

(2)立项项目终止。

三、申报条件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主要用于技术创新产品在研究、开发及中试阶段或扩大规模的必要补助,以无偿资助方式支持,申报的企业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企业具备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2. 年营业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

3. 企业申报创新资金项目必须经各区县科技主管单位推荐。各区县推荐的项目原则上区县要先期给予资金支持;

4. 有打包贷款需求的企业优先支持;

5.实收货币资本最低不少于30万元;

6. 职工人数不超过300人;

7. 资产总额不高于5000万元;

8. 项目计划新增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资金来源确定,投资结构合理。一般情况下,企业申报资助数额应不大于企业的净资产数额。

9. 项目执行期为两年(20##年4月至20##年3月),项目计划实现的技术、经济指标应按满两年进行测算。药品项目完成时可以没有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但必须有明确的、可以考核的目标,如:受理通知书、临床批文、新药证书等。

第二章 管理单位

一、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市科委负责确定市创新资金项目立项,组织和推荐国家创新基金项目,提出创新资金年度支持重点方向和工作指南。

二、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中心

市创新资金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创新资金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统一受理创新基金项目申请并进行形式审查,承办市科委交办的相关工作。

三、区县科技主管部门

区县科技主管部门负责所辖地区企业项目组织申报、立项支持和后期管理工作。

第三章 项目申报

一、申请截止时间

受理截止时间:20##年12月20日。

申请截止时间以纸质申报材料送交到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中心为准。

二、申报流程

创新资金申报工作全面实行数字化管理,企业需登录网络工作系统进行网上申报。

1.注册

(1)企业登录科技部创新基金网站进入天津网站,在线填写企业信息;

(2)企业下载注册承诺书、注册信息表,法人代表签字,加盖公章;

(3)企业将注册资料(加盖企业公章的注册承诺书、注册信息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登记证、地税登记证、企业章程、验资证明等)送交市创新资金管理中心进行审核认证。

2.申报

(1)企业按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科技部创新基金网站进入天津网站,选择申报项目栏目进行操作;

(2)企业按照系统的详细提示,了解和明确操作要求;

(3)企业填写申报材料(创新基金申报系统提供了详细的指标定义和解释、填报说明和要求、以及相关学习知识,企业完全可以独立完成填报过程);

(4)企业将完成的内容发送推荐单位,同时将企业认证材料、加盖企业公章的相关附件报送市创新资金管理中心;

(5)申请企业还须登陆市科委网站进入“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公共服务平台”(http://218.69.114.96/platform/),进入“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系统”,注册用户名和密码,在线填写申请书。该申请书将作为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任务合同书内容依据;

(6)企业将填写完成《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申请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申请资料》的书面材料及相关附件一式2套(要求审计报告为原件)装订成册报送受理单位。

三、项目申报材料

1. 各区县推荐项目的立项文件和支持项目的清单。

2. 企业交给市创新资金管理中心的资料

(1)由局级科技主管部门盖章的《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申请书》;

(2)网上提交的电子申报资料;

(3)经认证的注册资料:

①加盖企业公章的注册承诺书、注册信息表;

②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登记证、地税登记证、企业章程、验资证明等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

(4)相关附件:

①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上年度的会计报表和相应的审计报告。会计报表必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报表附注等;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每页需加盖审计单位印章(或盖骑缝章);

工商登记注册时间未满18个月的申报企业,只需提供验资报告和上年度财务报表;

②可以说明项目情况的证明文件(请企业按相关领域的具体要求提供相关的附件或说明,如技术报告、鉴定证书、检测报告、用户使用报告等);

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限高新技术企业提供);

④国家专卖、专控及特殊行业的产品,须附相关主管机构出具的批准证明;

⑤归国留学人员投资创办的企业,须提供留学就读学校出具的学位(学历)证书、本人有效身份证明、投资资金证明或股权证明、中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或省级以上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出具的证明留学身份的文件;

⑥能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归属及授权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如: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技术合同等)。企业与技术持有单位合作的项目签定技术合同时,技术持有单位必须是具有法人资质的单位;

⑦与项目和企业有关的其它参考材料 (如环保证明、奖励证明、用户订单或合同、产品照片等);

⑧曾列入国家科技经费支持的科技计划项目,必须提供有关的立项批准文件和验收结论证明。

3.纸质材料装订顺序

包括由局级科技主管部门盖章的《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申请书》、按电子申报资料打印的书面申报资料《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申请资料》、相关附件、企业注册资料等,按以上顺序汇总装订二套(书脊必须有项目名称及申报单位名称,不得使用文件夹装订)。

四、注意事项

《须知》和《指南》中明确要求的各类材料和附件,以及对各类材料和附件的形式要求,是项目受理审查的必备依据,申请企业必须按要求提供。所缺部分,均认为申请企业无法提供。

第四章  附则

1.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中心负责相关的咨询工作。

2.          企业申请材料一律不退还。申请企业应预留备份申请材料。

3.          联系方式

(1)市科委发展计划处

联系人:吕景礼 王贺亮 

联系电话:58832908  58832812

(2)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中心

通讯地址:天津市南开区科研西路12号

    联系人:蒋树海  徐宗勋

联系电话:87895889  87891540

    邮政编码:300192

E-mail:chuangxin87891540@163.com

(3)相关网站

       市科委网站:www.tstc.gov.cn

     国家创新基金网站:www.innofund.gov.cn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网:www.tten.cn

     天津市创新资金网站:www.innofund.tj.cn


 

20##年度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项 目 指 南

科 学 技 术 部

目 录

第一部分    优先支持技术领域........................................ 13

一、电子信息............................................................................................................. 13

(一)软件产品....................................................................................................... 13

(二)微电子技术................................................................................................... 17

(三)计算机及网络产品......................................................................................... 19

(四)通信产品技术................................................................................................ 19

(五)广播电视技术产品......................................................................................... 21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21

(七)信息安全产品................................................................................................ 23

(八)智能交通产品................................................................................................ 24

二、生物、医药.......................................................................................................... 26

(一)医药生物技术与产品..................................................................................... 26

(二)中药天然药物技术与产品.............................................................................. 27

(三)化学药技术与产品......................................................................................... 28

(四)医疗仪器、设备............................................................................................ 29

(五)医用敷料与器材............................................................................................ 30

(六)轻化工生物技术及产品.................................................................................. 31

(七)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 33

三、新材料................................................................................................................. 34

(一)金属材料....................................................................................................... 34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36

(三)高分子材料................................................................................................... 38

(四)精细化学品................................................................................................... 40

(五)新材料高技术服务......................................................................................... 42

四、光机电一体化...................................................................................................... 43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43

(二)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45

(三)先进制造技术................................................................................................ 46

(四)新型机械产品................................................................................................ 47

(五)电力与电工行业技术产品.............................................................................. 48

(六)交通相关技术产品......................................................................................... 49

(七)光机电一体化高技术服务.............................................................................. 49

五、环境与资源.......................................................................................................... 50

(一)水污染防治技术............................................................................................ 50

(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51

(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51

(四)环境监测、应急和预警技术........................................................................... 52

(五)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 53

(六)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 54

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55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及相关产品.................................................................... 55

(二)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 56

(三)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 57

(四)新能源与节能高技术服务.............................................................................. 57

七、新能源汽车.......................................................................................................... 58

(一)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平台关键技术.................................................................... 58

(二)电控相关技术与产品..................................................................................... 59

(三)电池相关技术与产品..................................................................................... 60

(四)电机驱动相关技术与产品.............................................................................. 61

(五)电动化底盘及车载信息系统........................................................................... 61

(六)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相关技术与产品............................................................. 62

(七)电动汽车技术开发与集成应用高技术服务...................................................... 63

八、现代农业............................................................................................................. 65

(一)良种培育....................................................................................................... 65

(二)新型农业投入品............................................................................................ 65

(三)农业先进装备................................................................................................ 66

第一部分    优先支持技术领域

一、电子信息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柱和先导产业,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文化传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社会、经济安全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软件产品

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新模式、新业态、新概念不断推出,不断丰富和拓展软件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为产业发展带来新思维、注入新活力,并可能推动着整个产业的变革性发展。本年度创新基金将重点鼓励自主创新成分高、技术含量高、产品形态清晰、应用明确、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软件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出口。

不支持网站建设类项目;不支持游戏类软件项目;不支持一般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项目。

1. 基础软件

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编译程序、解释程序和汇编程序等语言处理系统基础类工具软件及办公软件。

(1)操作系统(包括实时、分时、分布式、嵌入式等操作系统);

(2)操作系统的实用程序;

(3)系统扩充程序(包括操作系统的扩充、汉化;支持UEFI、ACPI等主要工业标准或规范的固件);

(4)网络系统软件;

(5)新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6)中间件;

2. 支撑软件

支撑软件是支持系统运行和软件开发的软件。属于某个已单独分类方向的支撑类软件(如基础软件类,信息安全类)不在此范围内。

(1)软件测试工具;

(2)软件管理工具套件;

(3)数据挖掘与数据呈现、分析工具;

(4)虚拟现实的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

(5)面向应用领域的软件建模、生成、组装、仿真、验证等工具套件;

(6)虚拟化软件工具。

3. 嵌入式软件

嵌入式软件系统划分为操作系统、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三个层次,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数据库管理系统项目参见“基础软件”方向;而以硬件研发为主、软件研发为辅的项目,以及面向应用领域的嵌入式定制化应用软件产品,请参照本指南其它相关技术领域有关栏目。

(1)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系统;

(2)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或开发环境;

(3)嵌入式支撑软件层中的其他关键软件模块。

(4)传感器网络节点、路由协议软件、节点嵌入式软件和系统等产品

4. 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软件

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软件是指在工程规划、工程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等过程中使用的软件工作平台或软件工具。

(1)基于模型数字化定义(MBD)技术的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制造及工艺软件;

(2)基于计算机协同工作或支持快速成型的辅助设计软件;

(3)具有行业特色的专用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工具;

(4)支持协同处理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软件;

(5)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相关软件;

(6)农业信息化相关服务系统及软件;

5. 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是指针对中国语言、文字(包括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外国语言、文字开发的识别、编辑、翻译、印刷等方面的应用软件。

(1)基于智能技术篇章语境/语义内容理解和分析、以及中、外文字识别软件;

(2)字处理类(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处理软件;

(3)基于多种技术综合的机器翻译及评测软件;

(4)语音识别软件和语音合成软件;

(5)集成中文手写识别、语音识别/合成等多项智能中文处理技术的应用软件;

6. 图形和图像软件

图形和图像软件是指根据计算机图形学理论和图像处理理论开发出来的应用软件或软件工具。

(1)多通道输入/输出的人机交互界面软件;

(2)基于内容的图形图像检索及管理软件;

(3)基于海量图像数据的服务软件;

(4)具有交互功能与可量测计算能力的3D软件;

(5)3D建模与3D景观生成软件;

(6)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

7.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将地理空间数据分布式计算与应用的GIS开发平台类软件。有关GIS应用类软件,请参见“电子政务软件”、“企业管理软件”、以及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子领域中的“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等其它方向的相关内容。

(1)网络环境下基于分布式计算的GIS基础平台软件;

(2)基于时态(即带有时间标识)技术的空间数据库软件及平台软件;

(3)支持组件式、易于搭建应用系统的GIS开发软件工具。

8. 电子商务软件

电子商务软件是指用于各种基于网络技术的面向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软件,它涵盖电子商务中的交易及电子事务处理过程中的非交易等内容,包括电子商务中交易的撮合、结算、资金划拨和物流控制,以及信息的发布、发现、交换等多类处理过程,本方向主要支持相关软件产品而非应用系统。

(1)基于Web服务(Web Services)及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的电子商务应用集成环境及其生成工具软件或套件;

(2)面向新型服务模式及应用(如移动电子商务、位置服务电子商务、数字与现实结合的电子商务、社会化电子商务等)的电子商务软件产品;

(3)面向结构化、非结构化商务信息搜索与服务软件或工具。

9. 电子政务软件

电子政务软件是指面向各级政府机构或管理部门应用的支撑软件和支撑层工具软件及政府职能部门业务的新型应用软件产品。

(1)用于构建电子政务业务模型和系统或平台的软件构件及工具套件;

(2)跨系统的电子政务协同应用软件环境、平台或工具;

(3)面向电子政务应用的决策支持软件和工具。

10. 企业信息化应用和企业管理软件

企业信息化系统指行业及企业基于网络环境的研发、生产、管理等各种活动的信息化系统。企业管理软件是指基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辅助企业进行运营管理的应用软件。它涉及财务、人力资源、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物流、客户关系、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等各个企业管理,以及基于信息化的客户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等。

(1)面向行业知识的知识库管理产品;

(2)面向行业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商业智能(BI)软件;

(3)基于物联网的现代物流管理和监控软件平台;

(4)支持区域产业化发展的企业集群协同的物流及供应链管理(SCM)软件;

(5)支持回溯、面向食品/药品监管的物联网支撑环境;

(6)面向现代集成制造业的应用软件、平台及工具,生产计划与实时优化调度系统/ERP管理软件以及面向客户个性化服务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系统;

(7)面向客户需求,并基于信息化的业务流程外包服务;

11. 电力系统应用软件产品

用于提高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保障安全经济运行、提高设备效率及管理水平,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鼓励开发与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各领域有关的控制、调度、管理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应用软件。

(1)电力系统优化控制软件;

(2)新型的输配电在线安全监控及决策软件;

(3)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软件;

(4)电力设备管理及状态检修软件;

(5)继电保护信息管理及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软件;

(6)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7)节能运行管理专家系统软件;

(8)智能用电管理软件;

(9)电能质量在线评估、仿真分析软件。

12. 医学网络信息系统与软件产品

面向网络化环境下的卫生、检疫部门、医院管理、诊疗和医教培训、社区医疗健康信息系统以及数字化医学影像后处理软件系统,以及现代社区医疗健康的数字化诊疗集成系统的开发及推广使用等。

申请条件除本领域规定条件外,必须提供临床验证报告;与医疗装置一体的软件,还必须提供相应的产品注册证。

(1)医用标准化语言编译及电子病历(EMR)系统软件;

(2)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软件;

(3)重大疾病专科临床信息系统软件;

(4)实用三维数字医学影像后处理系统软件。

(5)面向社区医疗健康的数字化诊疗集成系统软件。

13、云计算服务

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 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云计算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继个人计算机变革、互联网变革之后,云计算被看作第三次IT浪潮,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明:有关基于SaaS、PaaS和IaaS模式的应用软件,可按照其应用分类参照“电子政务软件”、“电子商务软件”、“企业信息化应用和企业管理软件”等分类申报;有关云安全项目,可参照“信息安全产品”分类申报;有关云终端类产品,可参照“计算机终端产品”分类申报。

(1)基于SaaS模式的平台服务;

(2)基于PaaS模式的平台服务;

(3)基于IaaS模式平台服务。

14、物联网应用软件

物联网是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 RFID) 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相关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

说明:有关物联网安全项目,可依据“信息安全产品”分类申报,有关物联网信息传感设备,可参照“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和系统”分类申报;有关网络层的软件,可参照“支撑软件”分类申报。

    (1)感知层的应用软件;

    (2)应用层的应用软件。

(二)微电子技术

用于提高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工具开发、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生产能力,提高集成电路产品的可制造性设计技术(DFM),低功耗设计技术,实现集成电路轻、薄、小封装需求,批量生产市场急需的集成电路产品。

1. 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开发

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技术之一。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就是对设计流程和流程中每个步骤具体实现方法的研究。设计技术的发展为EDA工具开发提出新的课题,设计软件工具的新进展又有力地促进了集成电路产品开发。“集成系统”(system on chip)设计技术的发展,使得集成电路产品进入集成系统的发展阶段。

(1)高速、高精度寄生参数(包括RLC)提取工具;

(2)电迁移(EM)及压降(IR Drop)分析工具;

(3)FPGA综合与优化工具。

2. 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开发

鼓励并支持集成电路产品开发,满足国内集成电路产品市场需求,是当前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提高设计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总体水平的需要。物联网、智能电网、汽车电子等领域应用的集成电路产品是当前的热点。

(1)物联网、智能电网、移动智能终端、汽车电子等热点整机产品配套的单片集成电路;

(2)与无线网络产品配套的自主产权芯片;

(3)以3G和4G技术为基本技术特征的宽带移动基站配套的自主产权芯片;

(4)相关MEMS芯片的产品开发、电路的集成设计和制作。

3.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集成电路封装是将集成电路芯片装入特制的管壳或用塑封料等材料将其包容起来,保护芯片免受外界影响能稳定可靠的工作;同时通过封装的不同形式可以装配(焊接)于各类整机。

(1)满足电子整机小型化的要求,开发高密度塑封所需高密度引线框架,开发符合RoHS要求的无铅封装材料等.

(2)开发满足新一代整机需求的新型的封装技术及其所需材料,包括采用薄型载带封装、球栅阵列(PBGA)、园片级封装(WLP)、3D(3 Dimension)等单芯片、多芯片(MCP)封装工艺的产品;

(3)开发系统级(SIP)集成电路封装产品技术。

4. 集成电路测试

用于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和成品测试的软、硬件系统开发。

(1)用于产业化集成电路品种的测试软件开发;

(2)用于提高集成电路测试系统使用效率的软 / 硬件开发;

(3)测试自动化软/硬件平台的开发;

(4)设计测试自动连接工具开发。

(三)计算机及网络产品

1. 计算机终端产品和外围设备及关键部件

计算机及各种终端是网络与人类交互的重要设备,是业务实现的重要载体。

(1)具有特定功能的行业应用终端产品,如金融、公安、税务、教育、交通、民政等行业的应用中,集信息采集(如条形码、RFID、视频等)、认证支付和无线连接等功能的便携式智能终端产品等;

(2)计算机外围设备、关键部件、以及消耗类部件的产业化;

(3)计算机等产品使用的安全存储设备,包括海量存储、移动存储等设备;

(4)基于相关国际技术标准和基于视频、射频等识别技术的各类产品和外设。

2. 网络产品

网络产品包括各种路由器、网关等连接各类网络终端的设备、各种网络管理和监控软件等。

(1)应用于企业网和行业专网的网络管理软件产品,如监控软件、 IP 业务管理软件等;

(2)各种网络服务系统,ISP 、 ICP 的增值业务软件和应用平台等;

(3)支持可信计算的网络产品。

3. 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此类系统是指通过遥感、卫星定位等技术获取空间信息,并与各行业应用紧密集成的综合应用系统。其主要技术特征是信息获取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紧密结合,系统数据、软件和硬件部件的高度集成,应用综合等。

(1)空间数据获取系统,如低空遥感系统、基于导航定位的精密测量与检测系统、与PDA及移动通信部件一体化的数据获取设备等产品;

(2)“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主动/被动的导航、定位设备及公众服务等;

(3)支持基于位置服务(LBS)功能的应用系统平台和便携终端产品。

(四)通信产品技术

1. 光传输交换设备

主要支持用于城域网和接入网以及专网的新型光纤传输设备,以支持多业务、多速率接口、多技术融合和小型化与低成本为主要技术特征。

(1)新型低成本小型化光纤传输交换设备及其关键器件与模块;

(2)新型业务光纤接入设备及其关键器件与模块;

(3)其他新型低成本小型化光传输设备及其关键器件与模块;

(4)光传输交换网络监测与管理系统。

2. 宽带移动通信设备

主要支持宽带移动通信产业链中芯片、器件、模块、设备、测试与增值业务应用的软硬件产品研制与生产,以3G和4G技术为基本技术特征。

(1)宽带移动通信基站及其关键器件与模块;

(2)宽带智能移动通信终端及其关键器件与模块;

(3)宽带移动网络管理系统;

(4)宽带移动网络规划与优化系统;

(5)宽带移动网络监测与管理系统;

(6)宽带移动通信直放站与拉远传输设备;

(7)基于宽带移动网络的数字集群系统;

(8)基于宽带移动网络的行业应用系统。

3. 宽带综合业务接入设备

主要支持基于电信公用与专用宽带业务网络的新型宽带综合业务接入技术(包括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的软硬件产品研制与生产,以宽带多业务、小型化和低成本为基本技术特征。

(1)用于三网融合的公用宽带业务接入设备及其关键器件与模块;

(2)用于三网融合的专用宽带综合业务接入设备及其关键器件与模块;

(3)支持综合业务的宽带无线城域网与局域网设备及其关键器件与模块;

(4)其它新型宽带综合业务接入设备及其关键器件与模块。

4. 业务与运营支撑系统

主要支持综合业务的电信(包括ISP/ICP)业务与运营支撑管理的软硬件产品研制与生产,以多业务支撑、不同技术融合和不同网络融合为基本技术特征。

(1)网络资源管理系统;

(2)业务结算与计费系统;

(3)服务质量监测与管理系统;

(4)经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5)业务与客户服务管理系统。

5. 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主要支持电信网、互联网和其他专网的增值业务应用系统的软硬件产品研制与生产,以应用创新、可控可管、可扩展性和可运营性为基本技术特征。

(1)基于宽带移动网的增值应用系统;

(2)基于宽带互联网的增值应用系统;

(3)支持宽带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融合的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4)支持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的新型增值业务应用平台与系统;

(五)广播电视技术产品

1. 演播室与运营中心系统

(1)数字与3D电视摄录编系统;

(2)数字视频切换控制系统;

(3)数字音视频非线性编辑系统;

(4)专业级网络化音视频处理系统

(5)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6)电子节目和服务指南系统;

(7)节目播控系统;

(8)数字版权保护与条件接收系统;

(9)数字和互联网电视发布与互动系统;

(10)数字和互联网电视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2. 网络传输、监测与管理系统

(1)地面数字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与转发系统;

(2)用于三网融合应用环境的城域有线宽带传输与接入系统;

(3)地面无线、有线和卫星数字广播电视监控和管理系统。

3. 用户终端系统

(1)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和一体化数字电视机;

(2)互联网电视网络终端和一体化电视机;

(3)支持多种网络接入的家庭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

(4)便携式个人多媒体信息处理终端。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新型节能产业的基础,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出现不仅为行业本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之更加适应当前市场的需要,同时为电子整机的发展及更新换代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1. 半导体发光器件

在半导体光电器件中,发光二极管是当前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具有功耗低、体积小、可靠性高、寿命长且光输出响应快等优点。

(1)采用 GaN 基/ Si 基/SiC/蓝宝石衬底,生长高光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静电的外延片

(2)高光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静电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制造技术;

(3)大、中、小功率高光效高亮度低光衰高抗静电的发光二极管封装;

(4)开发新型高光效固体光源,指示和照明用EL、OLED器件。红外激光显示材料及器件。

2. 片式元件和集成无源元件

片式元件和集成无源元件的开发和应用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电子元件发展的主流,基于低温共烧陶瓷技术( LTCC )发展起来的集成无源元件则是新一代无源元件的主要发展方向。当前重点是为满足移动通信、数字化音视频产品和便携式电子产品技术不断提高的需要。

(1)片式复合网络、片式 EMI/EMP 复合元件和 LTCC 集成无源元件;

(2)片式高温、高频、大容量多层陶瓷电容器( MLCC );

(3)片式 NTC 、 PTC 热敏电阻和片式多层压敏电阻;

(4)片式高频、高稳定、高精度频率器件 ;

(5)全印刷电子电路板。

3. 片式半导体器件

为了满足电子整机的小型化、轻量化及组装自动化的要求,表面安装技术( SMT )发展十分迅速,进而推动了片式元器件的快速发展。片式半导体二、三极管生产已初具规模,但在品种、产量、环保、节能等方面与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差距。重点支持:

(1)小型、超小型有引线及无引线产品;

(2)采用低弧度键合、超薄封装的相关产品;

(3)功率型有引线及无引线产品 。

4. 电力电子器件

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是机动车电子(电力机车、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电子)、飞机电子、船用电子;变频节电和新型电镀、电焊装备的基础。

(1)高可靠、长寿命、低成本VDMOS垂直栅场效应晶体管;

(2)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用于交流电机、变频器、开关电源、照明电路、牵引传动等领域的绝缘栅双极型功率管;

(3)IGCT(Inter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s),用于巨型电力电子成套装置的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4)其他新机理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5)用于大功率电力电子(电力机车、电动汽车、太阳能逆变器、风能变流器)长寿命薄膜电容器。

5. 中高档机电组件

中高档机电组件主要包括电接插元件、控制继电器、微特电机、电声器件以及印制电路板等,是新型元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1)符合工业标准的超小型高密度高传输速度的连接器;

(2)新一代通信继电器,小体积、大电流、组合式继电器和固体光 MOS 继电器;

(3)高保真、高灵敏度、低功耗电声器件;

(七)信息安全产品

信息安全产品是建立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安全应用体系的基础,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产品,是我国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保证。

1. 安全测评和管理类产品

安全管理类产品通过对安全策略、各硬件设备和系统进行统一的安全控制和管理,对日志等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发挥对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

(1)具备安全集中管理、控制与审计分析等功能的综合安全管理类产品;

(2)具备安全策略、安全控制措施的统一配置、分发和审核功能的安全管理类产品;

(3)支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够提供终端和网关一体化统一威胁管理及纵深防御功能的综合安全管理类产品。

2. 安全基础类产品

长期以来,我国使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大都由国外厂商生产和提供,其技术和源代码不公开,给我国的信息系统带来安全隐患。重点支持:

(1)操作系统安全的相关支撑软件;

(2)数据库安全管理的相关支撑软件;

(3)安全路由和交换设备;

(4)安全中间件;

(5)可信计算和标识认证相关支撑系统;

(6)物联网安全相关支撑技术产品。

3. 网络安全类产品

网络安全类产品对网络安全问题和异常情况进行防护、监测和控制,可对网络中的主机、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提供安全保护,提高网络信息系统的总体安全防护性能。

(1)网络攻击检测与防护产品;

(2)网络异常监控及预警产品;

(3)无线与移动安全接入产品;

(4)恶意代码防护产品;

(5)网络安全审计产品;

(6)网络内容安全管理产品。

4. 专用安全类产品

专用安全类产品用于满足对信息安全防护有特殊需求的部门或行业的安全保障需要。项目申请时需提供相关的《商用密码产品销售许可证》或《涉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

(1)密码及其应用产品,认证授权产品,电子文档安全保护产品,基于密码技术的网络信息防失窃泄密产品。

(2)安全隔离与交换、单向数据导入等边界防护产品。

(八)智能交通产品

智能交通系统是信息技术在交通管理和运输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它利用先进的传感、信息、通信等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现有基础设施、营运车辆和运输系统的安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暂不支持民航、铁路等领域。

1. 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

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科学调度机动车辆、保证交通安全的智能交通系统中最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于我国国情特点的交通管理和控制产品和系统,在国内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1)具备可扩展性交通信号设备和控制系统;

(2)交通事件自动检测和事件管理系统;

(3)交通应急指挥管理相关设备产品;

(4)用于现场交通执法的专用手持终端产品。

(5)用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科学调度机动车辆、保证交通安全的系统及其装备。

2. 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设备和软件系统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中,信息采集、处理相关设备和软件产品是重要的基础和优先发展的领域。重点开发精度高、质量可靠、适应野外恶劣环境、安装简便的各种基础交通信息采集设备,以及为交通信息服务提供基础数据处理的软件平台。

(1)道路交通流遥测设备,支持采用微波、主被动红外、激光、超声波技术的设备,不支持采用视频技术的设备;

(2)车辆、站场枢纽客流统计检测设备及分析系统;

(3)交通基础设施状态监测设备和系统;

(4)道路交通气象监测设备。

3. 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我国大中城市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战略举措,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适应公共交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水平。

(1)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BRT)运营调度管理系统(含车、路边设备);

(2)公交(含大容量公交)自动售检票系统,要求支持现金、信用卡、预付费卡等多种支付方式;

(3)大中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组织与调度管理相关设备和系统;

(4)综合交通枢纽调度和应急指挥系统。

4.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控制与综合调度产品

随着国家加大了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上的投资,轨道交通运输在大城市旅客运输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保证运输安全和提高效率,迫切需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安全控制与综合调度产品。

(1)轨道交通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与设备;

(2)符合国家与国际标准的、进入中试阶段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轨道交通安全系统及轨道交通列车精确定位系统

(3)轨道交通信息传输设备及其接入终端。


二、生物、医药

围绕生物、制药与医学工程技术发展的特点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根据“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原则,将有选择地支持临床前研究阶段、临床研究阶段及产业化阶段的生物医药类项目。

不支持保健品、化妆品、饮料、烟酒类项目及产品等。

(一)医药生物技术与产品

医药生物技术正成为医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技术推动力。以重组蛋白质和多肽类药物、分子诊断试剂及试剂盒、基因工程疫苗和基因治疗为代表,在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 常见重大疾病防治用生物技术药物

生物技术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小、靶点明确、针对性强、疗效好等特点。根据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现状,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促进其形成规模。

(1)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药物;

(2)重组蛋白或重组多肽药物;

(3)重组DNA药物。

2. 新型疫苗和生物诊断产品

近年来,我国在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开发方面发展很快,已有基因工程乙肝、痢疾、霍乱疫苗等相继研制成功。目前,尚有多种基因工程疫苗处于研制开发阶段。生物诊断产品是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基础。对于用于预防重大疾病的基因工程疫苗和生物诊断产品将给予支持,促进其产业化的进程。

(1)抗肿瘤、抗感染疫苗;

(2)核酸疫苗、联合疫苗;

(3)口服等非注射途径免疫的疫苗;

(4)新型生物诊断试剂及试剂盒;

(5)生物诊断芯片技术及产品。

3. 生物分离纯化技术与检测产品

生物技术产品中,分离纯化技术对于产品的形态、收率和成本具有关键作用。重点开发适用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天然药物的生产、药物活性成分等分离用的高精度、自动化、程序化、连续高效的设备和介质,以及适用于生物制品厂的生产装置等。

(1)生物、医药用新型高效分离介质及装置的开发与生产;

(2)生物、医药用新型高效膜分离组件及装置的开发与生产;

(3)生物、医药用新型发酵技术与装置的开发与生产;

(4)生物、医药研究、生产及其检测用试剂、试剂盒的开发与生产;

(5)生物反应和生物分离的过程集成技术及产品。

4. 生物技术加工天然产物

我国对中药和天然动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传统的优势,采用生物技术开发生物资源、中药资源和海洋资源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1)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产品;

(2)发酵法生产名贵、紧缺药用原料;

(3)动植物组织中分离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原料及新药;

(4)生物技术方法制取地方特色小品种名贵、紧缺道地药材;

(5)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

(二)中药天然药物技术与产品

我国在中药特别是现代中药的研究、生产技术水平上,与先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为鼓励在中药研究上的技术创新,开发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中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对于这类中药品种及相关技术,将给予重点支持。

1. 中药创新药物

鼓励和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已公开但尚未授权的专利)的中药、天然药物新药项目。

(1)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2)新发现的中药材和中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2. 中药新品种的开发

中药在预防疾病和治疗某些慢性病、疑难病和老年病方面优势突出,采用中药新型给药系统技术改造的品种具有广阔前景。

(1)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以及对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一般要求取得临床研究受理通知书;

(2)中药新型给药系统品种,具体包括:透皮制剂、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定位制剂等,要求取得临床研究批件;

(3)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药品的二次开发和以提高疗效或降低服用量为目标的民族药、传统药物剂型改进。

3.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对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特别是一些名贵药材的开发和替代,具有重要意义。此类项目品种必须符合现行国家药品标准。

(1)珍贵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种植(养殖)、良种选育及其产品,并达到一定规模或中试阶段;

(2)珍贵和濒危野生药材代用品及人工制品。申报时代用品质量应不低于所替代药材品种,技术达到中试阶段,并完成临床前的主要研究工作;

(3)符合种植规范和管理要求的中药材。申报时栽培达到500亩以上规模,有市场前景,技术达中试水平;

(4)中药材去除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申报时技术达到中试水平。

4. 中药制药装备及其集成

鼓励研究和利用新的制备技术,特别支持以制药设备集成化为主体的研究。

(1)中药生产装备改进与升级;

(2)中药分离纯化、制备成型和质量控制过程中采用的先进技术及装备。

(三)化学药技术与产品

1. 常见重大疾病治疗用新药

(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已公开但尚未授权的专利)的创新药;

(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新药原料及制剂;

(3)新手性药物与新晶型药物;

(4)新病种、疑难病种、罕见病种的治疗药物;

(5)具有明确临床需求的通用名药物。

2. 药物合成新技术

通过重大工艺创新,使研发药物或关键药物中间体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通过重大工艺改造大幅减少生产污染,朝着“绿色化学”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是我国医药工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1)大幅度降低药物生产成本的重大工艺技术;

(2)节能降耗明显的重大工艺改进技术;

(3)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的重大工艺改进技术;

(4)绿色方法生产市场急需的、有较大出口创汇潜力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

(5)晶型药物重大工艺改进技术。

3. 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

(1)缓释与控释制剂;

(2)靶向给药系统;

(3)新制剂技术;

(4)药物制剂新剂型。

4. 药物制剂新辅料

辅料的质量、性能对制剂的质量至关重要,新辅料的发展更是新制剂和新剂型发展的基础。辅料品种较少,规格不全,质量不稳定,已严重制约了我国新制剂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医药行业现代化进程。

(1)新型固体制剂用辅料;

(2)新型包衣材料;

(3)新型注射用辅料;

(4)药用制剂预混辅料。

5. 新型体外诊断技术与产品

体外诊断已经成为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

(1)新型体外诊断技术与方法;

(2)用于疾病体外诊断的新型诊断试剂与试剂盒;

(3)新型辅助诊断药物(包括:用于X射线、超声、CT、NMR的各种增强剂等)。

(四)医疗仪器、设备

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较高,升级换代的常规医疗设备产品,大型产品关键部件的国产化,以及适应社区医疗、生殖健康和突发事件需求的相关产品等。

1. 医学影像技术与产品

包含影像的形成、获取、传输、存储、处理、分析、识别与导航等产品,能够应用“可视化技术”显示人体的组织结构与脏器的形态与功能,是临床诊治过程中最重要的医学信息。

(1)数字化、高性能的X射线摄影成像技术与产品;

(2)新型高性能超声诊断技术与产品;

(3)功能影像和分子影像成像设备;

(4)其它新型医学成像技术产品与新型图像识别和分析系统;

(5)医学影像设备关键配套零部件。

2. 治疗、急救及康复技术与产品

(1)新型微创外科手术器具及其配套装置;

(2)植入式电子刺激装置;

(3)新型心、肺、脑复苏急救装置等;

(4)数字化精确放射治疗技术产品;

(5)医用激光设备。

3. 医学检测、检验、监护技术设备与产品

(1)便携式即时检验仪器及配套用耗材与试剂、质控物、校准物等;

(2)全自动临床免疫生化分析仪器及配套用耗材与试剂、质控物、校准物等;

(3)全自动或半自动临床基础检验仪器及配套用耗材与试剂、质控物、校准物等;

(4)其他具有明确的临床诊断价值的新技术、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或新材料的医学检验技术和设备及配套用试剂、质控物、校准物等;

(5)数字化新型电生理检测和监护设备;

(6)适用于基层医院、社区医疗、生殖健康服务机构,以及能面向家庭的各类新型无创和微创检测诊断仪器、监护设备和康复设备。

4. 康复治疗技术与产品

(1)面向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和残障者的康复治疗及训练用设备;

(2)伤残者上下肢功能康复训练设备;

(3)面向弱视、弱听患者的各种康复训练和治疗用产品。

(五)医用敷料与器材

生物医用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能,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以及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这类材料在与人体组织、体液或血液接触和相互作用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功能性以及良好的可加工性,制成具有维护生命功能、修复、替换或补偿人体器官功能的产品。

1. 手术专用器械及新型敷料

专用手术器械及材料是支撑外科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临床迫切需要具有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使用简便且安全有效、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并能形成规模生产的国产化专用外科手术器械及材料。手术过程中用敷料及止血材料也是临床使用量大面广的生物医用材料产品,是我国出口医疗器械中的主要品种。

(1)手术各科的专用或精细手术器械与微创外科器械;

(2)手术与治疗用精密定位导航技术关键部件、仪器;

(3)新型外科手术灌洗液;

(4)手术用各种补片;

(5)新型敷料及人工皮肤;

(6)新型止血材料及粘合剂。

2. 组织工程材料

组织工程是指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维护、增进人体细胞和组织的生长,以恢复受损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实现受损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和再建,延长寿命和提高健康水平。

(1)胸外科与神经外科用材料及产品;

(2)骨科植入材料及产品;

(3)口腔颌面外科修复材料及产品;

(4)其他组织工程用材料及产品。

3. 介入治疗材料与产品

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器件等器械对人体局部病损进行微创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因其有效而创伤小已越来越广泛地在临床上应用,但这类产品在我国目前仍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因此,要大力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介入治疗产品。

(1)新型血管内支架与能减少血栓形成的冠脉支架;

(2)具有特殊功能的非血管管腔支架;

(3)介入导管,介入封堵器,介入血管栓塞剂等;

(4)介入心脏瓣膜。

不支持一般性能的支架和导管(包括导丝)。

4. 其他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在临床医学领域应用范围广泛。需要大力发展具有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成本价格适应国情、能形成规模化生产的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品。

(1)高档次医用缝合线;

(2)新型眼科用材料;

(3)新型整形用材料;

(4)新型手术后防粘连材料;

(5)新型计划生育用器材。

(六)轻化工生物技术及产品

1. 生物催化技术及产品

生物催化剂由于具有专一性高、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而成为化学品和食品生产的重要支柱。生物催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特别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1)用于合成精细化学品的生物催化技术;

(2)新型高效酶催化剂品种和新用途;

(3)新型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及反应器;

(4)生物手性化学品的合成;

(5)生物法合成多肽类物质;

(6)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糖类和糖醇类。

2. 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产品

微生物发酵是生物工程的重要应用技术,可以生产许多化学法难于生产的产品。高效菌种的选育和新型发酵工程和代谢工程技术的开发对提高微生物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排污量有重要意义。

(1)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新产品及其化学改性新产品;

(2)高附加值氨基酸、核苷,有机酸和多元醇等新兴生物发酵制品的生产工 艺改进和新技术开发;

(3)微生物发酵新技术和新型反应器;

(4)新功能微生物的选育方法和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新方法以及采用代谢工程手段提高发酵水平的新方法;

(5)大宗发酵产品中可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显著节能、降耗或减排效果的清洁生产新技术和新工艺;

(6)以新型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为基础,手性医药中间体、甾体化合物的生物制造工艺改造和新技术开发。

3. 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

工业酶制剂的应用,对于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污有显著效果,是典型的绿色化学处理工艺。但酶活力低、品种少已成为我国酶工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通过提高酶活力,增加酶品种,拓展酶制剂的新用途,是提高我国酶制剂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1)洗涤剂酶制剂;

(2)纺织、造纸和皮革用酶;

(3)有毒物质降解与环保处理用酶;

(4)生物新材料与生物新能源用酶;

4. 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及加工技术

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有效成份制备功能性高附加值产品,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增加出口创汇的重要手段。

(1)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新技术与新产品;

(2)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合成、化学改性及深加工新技术;

(3)高效分离纯化技术集成及装备的开发与生产;

(4)从动植物原料加工废弃物中进一步分离提取有效成分的新技术;

(5)可提高天然资源利用率,有显著节能、降耗、减排效果的新技术;

(6)地方特有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 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

重点支持相关酶制剂、试剂盒和生物检测等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食品安全和食品添加剂领域的技术升级及新产品开发。

(1)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及其产品,相关酶制剂、试剂盒、分析装备等;

(2)符合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相关规定的新型食品添加剂;

(3)食品添加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升级及其装备开发。

(七)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

药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当前我国用药问题的重点已经逐步从保障有药可用转变为如何保障合理用药、安全用药。重点支持:

(1)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评价服务,包括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符合国家新药研究开发规范的高水平的安全、有效、可控性评价服务,如毒理、药理、药代、毒代、药物筛选与评价以及中试的技术服务等。

(2)研究开发新型制剂的技术服务,包括为研究开发药物缓、控释等新型制剂提供先进的技术服务。


三、新材料

新材料是高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信息、生命、能源并称为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四大支柱。加强新材料的开发,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和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金属材料

重点支持高强、高韧、耐高温、耐腐蚀、抗磨损的结构材料以及高性能特种功能材料;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实现短流程、高效、绿色清洁生产的先进制备、成形与加工技术;重点支持与下游应用紧密结合,可丰富产品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规模化生产,以提升企业和行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金属材料新产品。

1. 钢铁冶金材料

促进节能减排,促进铁矿石、废钢、废气、炉料等资源的高效利用。调整钢材品种结构,提高实物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淘汰粗放过剩产能,开发满足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钢铁材料及相关产品。

(1)汽车轻量化高强度薄钢板及镀锌板,高强度汽车防撞构件;

(2)船用高屈服强度、易焊接厚板及液化天然气储运耐低温钢板与焊材;

(3)矿山、冶金和建筑机械用特种钢及耐磨材料;

(4)海洋工程、石油采运、炼化及洁净煤(煤气化和液化)用耐腐蚀、抗高温用钢及产品;

(5)取向硅钢等电工钢,节能电力变压器用短流程工艺非晶态合金;

(6)机床工具用高速钢及冷、热作工模具材料。

(7)超及超-超临界火电锅炉不锈耐热无缝管及其它新能源用材。

(8)其它利于促进钢铁行业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的新产品、新技术。

不支持常规工民建筑、家用电器用普通钢结构制品,如普通焊接钢管、一般复合钢管、冷弯型钢、绞线机、常规钢丝绳和窄带钢。不支持高能耗小冲天炉常规铸造、常规机加工项目和火焰喷涂常规表面修复项目。

2. 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及深加工产品

提高冶金质量,降低能耗和污染水平,促进高纯净度、高均质、超细组织有色金属产品和近终成形一体化制造。支持采用先进的加工和成形技术制造高精度、超宽、超长、薄壁和高外观质量的铝、镁、铜等产品。

(1)超细晶快速凝固制造及大形变加工产品;

(2)高速、高精、超宽、薄壁连铸连轧自动化板、带、箔及其它型材;

(3)半固态成形和近终成形铝、镁、铜有色金属制品;

(4)高电位、高电容量镁牺牲阳极;

(5)复杂、异形截面高纯铜合金型材的连续拉拔、挤压及模具。

(6)型材的自动搅拌摩擦焊接;

(7)高效、环保、低成本物理及化学法材料表面改性。

(8)汽车和轨道车辆等轻量化所需的高强高韧铝合金、高耐磨过共晶铝硅变形合金及精密压铸件;高纯金属镁、高强耐热镁合金及精密压铸件;低成本、高性能钛及钛合金型材及部件。

不支持高污染、高能耗皮江法生产金属镁及镁合金;不支持高能耗、高污染有色金属小规模铸造和成形加工项目。不支持低档铝合金、仿不锈钢铝建材和一般厨具等民用铝加工制品。

3. 稀土功能材料及电子信息金属功能材料

利用好宝贵稀土优势资源,降低稀土提纯的污染和能耗,促进稀土在电机永磁体、催化、储氢、发光显示、超磁致伸缩、高温超导等产品的高端应用。注重发展智能电网电力器件和片式、微小型和多功能化电子信息元器件所需相关基础材料。

(1)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烧结和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

(2)高性能稀土发光显示材料和绿色节能电光源材料;高亮度、长余辉红色稀土贮光荧光粉;

(3)大尺寸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应用产品;

(4)用于燃气、石化和汽车尾气净化等环保领域的新型高效稀土催化剂;

(5)用于集成电路、平面显示、光学玻璃的高纯、超细稀土抛光材料;

(6)特种导电和焊接用集成电路引线及引线框架、电子级无铅焊料、贱金属专用电子浆料、异形接触点和大功率无银触头。

(7)光、磁信息存储及传感器件用材料;

(8)高档电解电容器用高压、超高比容(μfv/g)钽粉。

(9)高性能铁氧体永磁和新型高导磁、低功耗、抗电磁干扰软磁材料。

(10)高导热、低膨胀电子封装材料及近终成形制备技术;

(11)锂离子等高能电池正负极载体材料及高均匀性超薄铜薄箔;

(12)规模化电真空用无夹杂、无气孔不锈钢及无氧铜材料。

(13)低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多晶硅、红外光学锗单晶和宽带隙半导体(氮化镓、氧化锌等)单晶和外延材料;

(14)稀土元素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产品。

不支持性能<N45及磁能积加内禀矫顽力之和<60的常规烧结NdFeB永磁体项目;不支持节能灯用三基色荧光粉、绿黄色长余辉稀土发光粉和普通CRT荧光粉;不支持常规电力电工用金属电线、电缆及漆包线;不支持贵金属浆料及常规电容器用铌粉。

4. 特殊合金及粉末冶金新材料

发展市场急需并制约下游行业发展的“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特殊钢、特殊合金。发展具有节能、节材、成分组织性能均匀、复杂形状零件近终成形的粉末冶金工艺。

(1)用于航空、航天、石化、电力、机械、轻工、环保等行业发展急需的高强、高韧、高硬、耐蚀、耐磨、耐高(低)温等特殊钢、高温合金、工模具钢等黑色和有色金属材料。

(2)超细、高纯、低氧含量、无(少)夹杂、形貌可控、预合金化原料粉末的制备,适合温压成形、高速压制等高密度成形技术的专用铁基混合粉末;以及实现快速致密化、组织均匀化、结构功能一体化或梯度化的粉末冶金近终成形与烧结技术、装备及产品;

(3)汽车发动机、变速器等新兴领域所需的粉末冶金关键零部件。

(4)高性能新型释汞、吸汞、吸气材料;粉末冶金多孔过滤分离净化材料、减摩自润滑材料及其新应用。

(5)形状记忆合金、钛合金、不锈钢、钴基合金等生物医用合金材料及注射成形、快速原型制备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与零件。

(6)高性能、特殊用途钨、钼深加工材料及应用产品;超细晶粒(纳米晶)硬质合金及高端硬质合金刀具等制品。

不支持高能耗、高污染、小规模铸造、机加工工艺生产的常规产品项目;不支持未经认证用于制动的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制品项目。

5. 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

通过颗粒和纤维等复合增强,提升综合性能,节约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1)在耐高压、耐磨损、抗腐蚀、改善导电、导热性等方面具有优势的金属基复合新型材料及结构件制品;

(2)低比重、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耐疲劳的颗粒增强铝基、镁基等复合材料及低成本高性能增强剂。

不支持铝塑复合管材、钢(铝)塑门窗等已过剩的一般民用产品。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晶体、玻璃、水泥、耐火材料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经过微观结构设计,精确的化学计量和先进制备技术而达到不含有害元素且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

不支持一般的耐火及保温材料、水泥、混凝土助剂、普通建筑玻璃、日用和工业用器皿管棒玻璃、建筑陶瓷、日用陶瓷、卫生陶瓷、一般性无机粉体加工。

1. 高性能无机非金属结构材料

鼓励开发具有较大市场容量、产业化技术较成熟和经济效益好的无机非金属结构陶瓷材料。高性能结构陶瓷具有比强度高、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等优越性能。

(1)航空、汽车、火车等交通车辆用关键的陶瓷零部件;

(2)轻工、纺织机械用高性能陶瓷结构件;

(3)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工业用新型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和具有特殊用途的高性能定形和不定形材料;

(4)高耐磨陶瓷轴承材料及制品;

(5)结构功能一体化的高性能多孔陶瓷材料及制品;

(6)新型高性能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品。

2. 高性能功能陶瓷

功能陶瓷主要包括微电子、光电子和真空电子器件用功能陶瓷,机电一体化用传感器和微动作执行机构用敏感功能陶瓷,光通讯和传输用光功能陶瓷等。

(1)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基板、贴片专用高性能电子陶瓷材料及制品;

(2)微电子和真空电子用新型高频高导热绝缘陶瓷材料及制品;

(3)新型微波和毫米波器件和电容器用介电陶瓷和铁电陶瓷材料及制品;

(4)传感器和执行器用各类敏感功能陶瓷材料及制品;

(5)激光元件(激光调制、激光窗口等)用功能陶瓷材料;

(6)LED节能灯用高导热易散热陶瓷基板、基座材料及制品;

(7)新型光传输、光转换、光放大、光开关、光存储、光电耦合等用途的光功能陶瓷、薄膜及制品。

3. 人工晶体

人工晶体具有各种独特的物理性能,能实现光、电、声、热、力等不同能量形式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是光电子、微电子、信息和通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

(1)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激光晶体材料及制品;

(2)高机电耦合系数、高稳定性铁电、压电晶体材料及制品;

(3)深紫外光学晶体材料及制品;

(4)特殊应用的光学晶体材料;

(5)低成本高性能的类金刚石膜和金刚石膜制品;

(6)衰减时间短、能量分辨率高、光产额高的新型闪烁晶体材料及制品。

不支持钽酸锂、石英晶体,不支持常规的钽酸锂和铌酸锂晶体生长。

4. 功能玻璃

功能玻璃是指采用精制、高纯或新型原料,并采用新工艺技术制成的具有特殊性能和功能的玻璃或无机非晶态材料,是高技术领域特别是光电技术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

(1)光传输或成像用新型玻璃;

(2)光电、压电、激光、电磁、耐辐射、闪烁体等功能玻璃;

(3)新型高强度玻璃;

(4)生物体和固定酶生物化学功能玻璃;

(5)新型玻璃滤光片。

5. 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是支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

(1)太阳能电池用大直径、超薄硅单晶片和外延材料;

(2)低成本、低能耗多晶硅材料及产品;

(3)红外光学锗单晶材料

(4)宽带隙半导体(氮化镓、碳化硅、氧化锌等)单晶和外延材料。

6. 超细、纳米粉体制备与加工技术

(1)低成本、节能和无污染制备高纯超细粉、纳米粉体和多功能复合粉体;

(2)能够有效利用当地资源的矿物超细粉体深加工

(三)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优异的加工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信息产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交通运输、机械仪表、建筑和能源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

1. 高分子结构材料

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具有机械性能好、比强度高、耐热性好、耐腐蚀、耐磨损等特点,应用广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具有高强、耐高温、耐磨、高韧、高流动性的工程塑料及其复合材料;

(2)具有光、电、磁、热等特殊性能、特殊用途的高附加值高分子结构材料及其复合材料。

2.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功能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特有的功能性和专用性,在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功能化、生物医用器材、物质分离膜、能量转换和储能技术等工业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1)先进功能膜及其支撑材料;

(2)光电信息高分子材料;

(3)具有特殊功能、高附加值的高分子功能材料。

3. 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化和高性能化

通用塑料的高性能化和工程塑料的低成本化,是高分子材料领域研究、开发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扩大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应用范围的一个重要措施。鼓励开发提高高分子材料改性产业的共性制备技术和新型应用技术。

(1)显著提高性能或获得特殊性能的高分子改性材料、复合材料、相容剂及其制备技术;

(2)优异力学、热、电或生物性能的聚合物合金与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3)工程热塑性弹性体;

(4)特殊用途、高附加值的改性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5)具有节材代木功能的高性能、新型包装材料及制品

不支持:普通塑料的一般改性专用料;普通电线、电缆专用料;流延、吹塑、拉伸法生产的通用薄膜;普通管材、管件及异型材(如普通塑钢窗);以聚乙烯、聚丙烯为基材的部分降解材料;普通的PS和PU泡沫塑料等。

4. 新型橡胶材料

新型橡胶作为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在国防工业、航空航天和交通运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为满足现代汽车工业高速、耐热、减震、密封、耐老化、耐介质、耐脉冲性的要求,优化橡胶工业产品结构,采用高性能材料,可以有效缓解资源不足和环境污染的压力。

(1)新品种、新牌号合成橡胶;

(2)新型弹性体专用材料及制品;

(3)为高速安全交通配套的橡胶轮胎和制品。

5. 新型纤维材料

纤维是高分子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纺织、信息、航空、汽车、环保、卫生、建筑等领域。

(1)新型成纤聚合物开发,应用新型成纤聚合物制备的具有特殊性能或功能的纤维及制品;

(2)高性能纤维(碳纤维、芳纶、聚苯硫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及其原料、半成品,高性能纤维制品及复合材料;

(3)环境友好、可生物降解型纤维及制品;

(4)高性能及多功能复合产业用纺织品材料;

(5)差别化纤维开发及应用

不支持服装常规或性能仅略有改善的纤维(如:有色、异形、细旦、功能粉体添加、简单的化学改性、常规的共混等)、服装面料、衬布、纱线及服装项目;不支持常规的非织造布、涂层布或层压纺织品、一般功能性纤维材料产品项目。

6. 生态和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1)生物质基的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其制品;

(2)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备及其应用;

(3)废旧塑料和废旧服装高效、绿色回收利用新技术。

不支持:淀粉填充聚烯烃等不完全降解塑料及其制品、单纯填充的降解材料、废旧高分子直接回用、降解塑料常规制品制备项目。

7.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应用技术

通过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可制备出具有导电、磁性、压电、屏蔽、耐蚀、耐磨等单功能或多功能应用产品。

(1)复合注射成型、静电纺丝等新型高分子材料加工产品;

(2)高比强度、大型复杂塑性制品成型;

(3)模内修饰注塑成形和制品的表面改性;

(4)具有显著节能减排效果的新工艺新技术产品。

(四)精细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品种种类繁多、附加值高、用途广泛、与产业发展关联度大,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精细化学品工业作为化工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精细化工率已成为衡量国家化学工业发达水平的标志之一。重点支持高性能、高附加值精细化学产品,以及符合节能减排、环保要求的清洁生产工艺的开发,特别侧重支持能提升电子信息、石油石化、轻工、纺织产品升级,有助于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提升所需的精细化学品。

1. 电子化学品

电子化学品是一类加工精细、技术含量高,主要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的关键化工新材料。按使用范围可分为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等用材料、印刷线路板生产与组装用材料、显示器件用材料三大类。

(1)高分辨率光刻胶及配套材料;

(2)印制电路板(PCB)加工用化学品;

(3)超净高纯试剂及特种电子气体;

(4)先进电子电路封装材料;

(5)彩色液晶显示器用化学品;

(6)研磨抛光材料。

2. 新型催化剂

催化技术是现代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关键技术,是实现化工高效清洁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统计,60%以上的化学品、90%的化学合成工艺均与催化有着密切关系。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石油加工、化肥工业、化学品合成和高分子材料制备以及环境保护过程,开发新型催化剂对节能减排、提高化工过程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1)新型石油加工和基本有机化工用催化剂及助剂;

(2)重要精细有机化学品及中间体合成用催化剂;

(3)合成橡胶和聚烯烃新型专用催化剂;

(4)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催化剂及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等碳一化学催化剂;

(5)新型环保催化反应用催化剂;

(6)新型离子液体催化剂;

(7)新型催化剂载体材料;

(8)其它各种催化剂的强化改进型替代品。

以上催化剂需有明确的可实现工业化应用对象。

3. 新型橡胶塑料助剂

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或新型助剂突破橡塑助剂的清洁生产,减少三废污染以及产品应用时的二次污染,提高我国橡胶和塑料产品性能,适应国家卫生、安全、环保等新法规要求,引导橡塑助剂将向功能化、高效能、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方面发展。

(1)环保型的橡胶促进剂、防老剂等助剂及配套清洁工艺;

(2)高效、无毒、新功能塑料助剂及配套清洁工艺;

(3)新型引发剂、终止剂、溶剂等高分子化工助剂及配套清洁工艺;

(4)高性能安全、环保阻燃剂及清洁生产技术。

不支持生产工艺中有污染和环保不达标的橡塑助剂。

4. 精细及功能化学品

精细化工所涵盖领域和门类多,产品品种复杂,涉及行业广泛。由于其具有卓越功能性和突出的专用性,已成为化学工业最具活力的新领域之一。我国专用精细化学品产业发展相对薄弱,应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新品种,以满足相关行业及新领域的需求。

(1)新型纺织染整助剂、浆料、油剂等化学品;

(2)新型造纸专用化学品;

(3)高性能、环境友好型皮革用化学品。

(4)环境友好水处理剂及多功效水处理材料;

(5)新型炼油化工助剂和产品添加剂;

(6)油气田开发和提高石油采收率用的新型油田化学品;

(7)高性能、水性化、高耐候、功能化涂料及助剂;

(8)高性能环保型胶粘剂、低甲醛释放脲醛树脂粘合剂;

(9)新型安全环保颜料、染料及其中间体;

(10)其它新领域专用精细化学品及功能化产品。

不支持生物降解性能差或毒性大的表面活性剂(如: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等);不支持通用溶剂型涂料,通用水性建筑涂料及普通防锈涂料,低档涂料及助剂;不支持普通打印墨水;不支持低水平重复开发的皮化材料(如丙烯酸树脂类复鞣剂和脱脂剂);不支持其它环保性和安全性差的精细化学品等。

5. 非石油路线制备专用和高附加值化学品

我国石油资源匮乏,以天然气和煤层气、煤炭、生物质、工业废气等非石油路线制备大宗化学品,是有效补充我国石油资源不足、保障大宗化学品原料来源的重要途径,同时对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焦炉气、电石尾气等含碳工业废气制备化学品工艺技术;

(2)煤基醇醚燃料助剂关键技术及产品;

(3)生物质资源化工新工艺及高附加值产品。

(五)新材料高技术服务

新材料及产品繁多,且应用涉及到国民经济、国防和人民生活各个方面,发展新材料领域高技术服务业,对于提高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新材料合成、制备加工共性技术服务

(2)新材料检测、表征、评价技术服务

(3)材料集成计算工程服务

(4)稀土替代高技术及应用服务


四、光机电一体化

机电产品和相应生产装备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支持发展这一技术领域的目的在于:提高和改变传统机电产品的性能、质量、品种结构和配套现状,开发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智能型产品和高度自动化的技术装备,促进传统机电产品的升级换代,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技术装备的需要。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主要功能是完成自动化生产控制任务和设备的监控与管理,由于控制对象、特点、功能要求不同,工业生产过程控制可分为:连续生产过程控制(如:石化行业)、断续(即:离散)生产过程控制(如:机械、汽车、家电等行业)、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型生产过程控制(如:水泥、制药等行业),工业生产过程控制可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1. 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及现场局域网技术产品

(1)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控制器开发:包括配套的系统配置软件、诊断工具软件。要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支持采用OEM嵌入式模块的二次开发项目;

(2)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及现场局域网支持的特殊品质远程I/O开发:如高防护等级、本征安全、可接受RTD、mV、高压、大电流信号的现场总线I/O模块等;

(3)对传统现场仪表、执行器、驱动设备进行的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升级;要求符合IEC、GB/T技术标准,通过测试认证;

(4)各种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及现场局域网协议转换网关、网桥,及嵌入式通信接口产品开发。

(5)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及现场局域网网络设备开发: 如光纤模块、现场总线分支器、中继器、接插件等产品;

(6)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及现场局域网的网络诊断、报文分析、开发工具类设备开发:包括配套的板卡、转接设备、软件工具等;

(7)具有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的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产品开发。包括新型现场控制系统、e 网控制系统等。

申请条件是:产品已投入试用,应当提供相应的性能检测报告和用户试用报告。

2.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产品

(1)具有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功能的网络型PLC;

(2)具有高防护等级、用于特殊、恶劣环境的PLC;

(3)面向特定行业应用的PLC:如纺织机械、塑料机械、印刷机械等;

(4)面向专业化控制要求的PLC:如运动控制、定位控制、防爆、功能安全型等。

申请条件是:产品已投入示范应用,必须提供相应的性能检测报告和用户使用报告。

3. 基于PC的控制系统

支持以“工业PC机+软逻辑(SoftPLC)”为控制器、或以PAC(可编程序自动化控制器)为控制器、以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为网络、连接远程I/O及其它现场设备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1)基于工业PC的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通信板卡(含开放驱动及OPC接口);

(2)PAC(可编程序自动化控制器)软硬件开发;

(3)软逻辑(SoftPLC)控制软件(基于IEC61131标准)开发;

(4)组态及监控软件(与管理层有数据接口)开发;

(5)新一代工业控制计算机;

(6)基于工业PC的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的运动控制卡及其软件开发;

(7)专用控制装置

(8)面向行业的工业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

申请条件是:产品已投入示范应用,必须提供相应的性能检测报告和用户试用报告。

4. 新型控制技术和产品的前端研究

为了适应复杂生产过程和复杂生产设备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的需求,鼓励企业开展工业过程控制技术、专用配套控制产品的前端研究开发工作。

(1)采用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型元器件的智能化控制装置和系统原型的开发;

(2)采用传统原理的工业过程控制专用配套产品的研究开发,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微量程、大量程、高难度等特点,与国家特殊装备研制配套的专用前端技术和产品的开发;

(3)采用传统原理,但具备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替代进口、具有良好出口前景或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前端技术和专用配套控制产品的开发。

申请条件是:已经研制出原理样机并完成了实验室调试和验证,应当提供调试报告和性能测试报告。

(二)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仪器仪表在工业领域和许多科技领域中,是信息获取、传输及处理的重要手段,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重要工具。当前仪器仪表技术向着网络化、智能化、微型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1. 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

重点支持与重大工程相配套的,在过程控制系统中使用的能满足重大工程对于新型自动化仪器仪表的智能化、高精度、高可靠性、大量程、耐腐蚀、全密封和防爆等特殊要求的仪器仪表,以及采用当前最新国际标准并有较大经济效益的专用仪器仪表。

不支持传统原理(产品原理发现在五十年以上)的流量计、温度计、物位计、压力计或变送器项目。

2. 面向行业配套的传感器

重点支持面向汽车、钢铁、船舶、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重点产业振兴所需的重大工程配套专用传感器,以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相关的具有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精度、低功耗、智能化的传感器。

3. 新型传感器和微系统

新型传感器和微系统的发展对于促进信息和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采用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研制的新型传感器和微系统将有助于解决信息和仪器仪表行业目前关键部件主要依赖进口的问题。

(1)采用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的高性能光电传感器(包括:红外、紫外)、光纤传感器、磁传感器、声传感器、力学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湿度传感器;

(2)新型阵列传感器 (如:接触力阵列传感器)、多维传感器 (如:多维位置传感器、多维力传感器等)、复合型 (非简单组合) 传感器;

(3)基于微、纳米技术的新型传感器;

(4)微机电信息传输、处理系统;

(5)微型光学成像集成系统和声、震传感器集成系统;

(6)微型惯性导航系统;

(7)微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

(8)仿生的视、听、触、力、嗅觉传感器。

不再支持采用传统原理或工艺且产品性能没有显著提高的传感器 (如:热电偶、热电阻、电位器、电容、电感、差动变压器、电涡流、应变、压电、磁电等原理的传感器)。

4. 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

(1)具有国际竞争力且量大面广的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离子光谱仪、近红外光谱仪、非制冷红外热像仪、具有国际水平的微型专用色谱仪、离子迁移率光谱仪;

(2)将生物芯片技术、新型化学传感器技术、多组分(多参数)集成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微分析仪器的研制和开发;

(3)特定领域的专用仪器,如:海洋仪器;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安全监测和预警等核心专用仪器,各种灾害监测仪器;

(4)食品安全分析及检测仪器,如:农产品品质和食品营养成分检测、农药及残留量检测、土壤速测等农业和食品专用仪器;

(5)生命科学用分离分析仪器,如磁珠分选系统、超滤系统、层析系统等。

不支持传统的气相色谱仪。

5. 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

(1)网络化、协同化、开放型的测控系统;

(2)重大工程中的特大型及关键零部件成形及加工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

(3)精密成形制造及超精密加工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

(4)制造过程中的无损检测仪器仪表;

(5)激光加工中的测控仪器仪表;

(6)微米、纳米制造中的测控仪器仪表。

(三)先进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集机械、电子、信息、加工和管理等为一体,可以提升我国的制造技术水平,并对促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的创新开发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 先进制造系统

(1)具有先进技术和工艺的单元设备、制造系统、生产线等;

(2)网络制造系统等;

(3)快速成型技术与设备等 。

2. 数控系统及加工技术和装备

(1)数控系统以及驱动器;

(2)中高档数控成套设备;

(3)关键配套零部件(如:刀库、机械手、转塔刀架、高速主轴单元、数控转台、高速滚动元件、高速切削工具等)的开发。

(4)高精度反馈元件

3. 机器人开发及应用

(1)工业机器人及周边设备;

(2)AGV及工厂与仓储物流系统的自动化设备;

(3)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等机器人关键部件;

(4)有明确应用背景的服务机器人产品。

4. 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

(1)激光切割加工设备;

(2)激光焊接加工设备;

(3)材料激光表面改性处理技术设备。

5. 纺织行业专用设备

(1)高性能驱动、智能控制、高可靠的纺织机械专机和专用配套部件;

(2)线测控系统与高性能的产品检测仪器;

(3)数字化纺织机械和绿色纺织机械。

不支持性能一般的普通纺织机械。

6. 轻工行业专用设备

指传统轻工装备的更新换代产品,以及轻工行业生产所需的自动化新型设备。

(1)以自动控制、计量、检测为一体的环保型包装机械,袋成型、充填、封口设备,无菌包装设备;

(2)具有操作自动化和联机自动化的柔性版印刷、防伪印刷、条形码印刷设备、数字直接制版机;

(3)精密型注塑机、精密挤出成型及复合挤出成型装备等。

不支持性能一般的包装机械及柔性版印刷机、卷筒进料多色凹版印刷机、不干胶商标印刷机等。

(四)新型机械产品

1. 机械基础件

(1)重要主机配套用的可替代进口的高速、精密、重载轴承,高参数齿轮及传动装置;

(2)高压液压元件和大功率液力元件,高速、高频响气动控制元件;

(3)高性能、高可靠性、长寿命密封件和传动零部件,高强度紧固件;

(4)精密、复杂、长寿命塑料模具,以及快速多工位高精度冲压模具。

不支持性能一般的普通机械基础件产品及常规通用工艺技术,不支持性能、结构、精度、寿命一般的普通塑料模具、冷冲压模具和紧固类产品。

2. 通用机械

(1)采用新原理,或在功能、结构上有重大创新的新型阀门、泵类、压缩机、离心机等流体混合、分离与输送机械;

(2)利用先进的起重运输、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等技术装备的现代物料搬运机械;

(3)为环保产业配套的各种机械设备和专用部件。

不支持性能一般的各类普通阀门、泵、压缩机、离心机。

3. 专用机械

(1)采用新型传动原理、新机械结构和新加工工艺开发的机械产品;

(2)极端条件下工作(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极端腐蚀、危险、辐射等)的专用功能机械产品;

(3)具有提高国际竞争力和人民生产与生活质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械产品。

(五)电力与电工行业技术产品

1. 智能电网技术

(1)分布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并网以及与配电网协调控制技术与设备;

(2)面向微电网的各种相关产品及测试实验平台;

(3)智能化高压开关设备用传感器与接口技术;

(4)用于消除电网谐波的稳压电容器以及高储能高精密度脉冲电容器。

2.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1)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安全监控装置、监测与控制装置;

(2)电力设备智能化与先进传感技术,包括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具有综合状态检测功能的智能化开关柜;具有控制、保护和监测功能的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的终端装置;电力设备在线数字化状态检测与监控装置;采用虚拟仪器技术的电力系统用仪器设备;

(3)低碳电力,包括用于新型电能系统的连续、高效、安全、可靠的发、输、配电设备中的新技术和新装置。

不支持传统的高、低压开关设备;常规的发、供、配电设备。

3. 电力电子技术和电工设备

(1)面向工业设备、物流系统、城市交通系统、自动化系统等的电力传动设备及其控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2)智能控制功率模块(IPM),用户专用功率模块(ASPM)以及采用功率总线技术集成的高可靠模块的开发;

(3)先进节电装置,新型节电控制装置及其综合管理系统。

(六)交通相关技术产品

汽车及轨道交通工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交通产品的安全、环保、节能水平以及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水平是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一般不支持不适合中小型企业开发生产的各种整车、底盘、发动机等汽车整机产品,不支持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缺乏技术创新、市场规模不足的汽车零部件及其它配套产品。

1. 汽车发动机关键技术

重点支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可用于车用汽、柴油机和摩托车汽油机等,主要包括汽油机电喷技术、汽油机增压技术、柴油机电控高压喷射技术以及汽、柴油车和摩托车的新型机内外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等。

2. 新型汽车关键零部件

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主要包括: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车身附件、汽车电器等。

(1)汽车电子化产品

 重点支持汽车电子技术应用及产品研发,主要包括: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包括动力总成、底盘、车身控制及总线控制系统等;车载电子装置:车载网络及信息系统、车载自动故障检测系统、停车辅助系统等。

(2)车辆检测技术及装备

重点支持用于整车、发动机、底盘、总成、零部件的检测设备和仪表。

3.高铁与城市轨道交通机车关键零部件

重点支持与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有密切关系的适合中小企业开发生产的各种关键零部件。例如:轨道交通的信号控制系统、自动化管理系统;列车的制动系统、悬架系统、行走机构;各类车身功能性附件等。

(七)光机电一体化高技术服务

(1)精密复杂模具设计;

(2)基于SMT技术的多层、密集、微型复杂电路设计等;

(3)3D打印技术。


五、环境与资源

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低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创新基金不支持:(1)常规工艺技术装备组合的水处理技术;(2)城市混合垃圾和畜禽粪便制肥技术及技术含量低的肥料、饲料项目;(3)一般常规锅炉脱硫除尘技术;(4)油烟净化技术(吸附、静电、喷淋);(5)技术含量低的用工业废物制造建材项目;(6)一次性餐具及相关材料技术;(7)未经安全评价的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菌剂技术;(8)室内空气净化空气清新剂及常规消毒技术;(9)低技术水平重复生产的低端微滤/超滤膜材料;(10)简单复配的水处理药剂与絮凝剂产品;(11)缺乏核心技术(关键部件仍需进口)、无扩展的自动监测系统。

(一)水污染防治技术

在水污染防治领域,将重点突破流域“减负修复”关键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和水环境监控预警“业务化”运行技术。自主研发水污染治理技术、水生态监测和饮用水净化与输送成套工艺与装备。基本建立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和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支撑重点流域示范区水质明显改善,确保饮用水安全。

1. 典型重金属工业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

(1)贵金属生产氰化贫液综合回收及处理技术;

(2)重金属工业废水有价金属浓缩富集与回收利用技术与装备;

(3)典型重金属(Hg,Pb,Cr,Cd,As)工业废水无害化处理与处置技术。

2. 高浓度、难降解、有毒有害工业废水处理

(1)电子线路板生产工艺废水处理技术;

(2)纺织染整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3)煤炭液化、气化及焦化过程中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与装备。

3. 城市环保设施与二次污染处理及资源化技术

(1)以浓缩为关键技术的垃圾渗滤液处理与达标技术;

(2)城市污水处理厂深度过滤处理技术;

(3)污水处理工程相关新型、高性能填料、滤料、药剂等材料;

(4)工业废水用新型特种膜材料与膜组件、催化氧化材料与装置;

(4)城市(景观水体)湖泊、河道生态修复系统技术。

4. 中小城镇污水和面源污染控制与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

(1)浅层地下水、微污染饮用水处理技术和设备;

(2)劣质饮用水(高氟、高砷)处理设备和技术;

(3)高含盐苦咸水处理技术与设备;

(4)小型经济实用的生物、物化处理新技术及关键设备;

(5)中小城镇生活污水低能耗处理集成技术及设备;

(6)规模化农、牧、畜禽、渔业污染控制及资源化技术与设备。

(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针对发电锅炉、钢铁窑炉、建材窑炉等,有机组合现有的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开展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研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火电厂脱硝催化剂生产技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恶臭气体典型污染源控制技术及其相应的工艺与设备。研发移动源从油品检验到排放控制的一系列整装技术。开展重金属和二噁英等有毒空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1. 煤燃烧污染防治技术

(1)低污染排放燃烧技术;

(2)低能耗的烟气脱硫及脱硫副产品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

(3)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技术和关键设备;

(4)煤化工转化过程中的废气污染防治技术;

(5)工业窑炉高温烟气除氟技术与设备;

(6)袋(电、袋复合)式除尘高温合成滤料技术,高温、高湿烟尘、超细粉尘除尘(电、袋及电、袋复合式)技术与设备。

2. 工业向大气排放有毒污染物防治技术及服务

(1)高效低耗、长寿命的吸附剂、催化剂及其再生装置;

(2)大风量低浓度污染物的高效吸附(脱附)与催化燃烧联合装置;

(3)恶臭有机废气的捕集与防治技术;

(4)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控制技术;

(5)二噁英、汞的减排与控制技术。

3. 局部环境空气质量安全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

(1)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技术;

(2)公共设施(厕所、餐饮、污水泵站、垃圾站等)异味源控制技术;

(3)适用于净化或过滤阻断多种有害物质的技术。

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请参见“光机电一体化”领域。

(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在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领域,要开展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再生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大宗重金属尾矿渣回收和综合利用,研究固体废物资源化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技术。针对含铅废物、石棉废物等产生量大、处置和利用困难的危险废物,开展源头减量、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开展生活垃圾填埋新工艺研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垃圾焚烧成套和配套设备、研发垃圾综合处理及有机物厌氧产沼关键技术与设备,系统研究焚烧飞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废物处理处置新技术。研发固体废物工业窑炉共处置关键技术、设备及建筑类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开展污染型尾矿渣无害化、稳定化处理技术研究。

1. 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

(1)危险废物高效焚烧技术、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理技术;

(2)危险废物固化技术、设备和固化药剂及安全填埋处置技术;

(3)有毒有害固体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4)放射性废物处理与整备技术。

2.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及服务

(1)废弃物中回收利用铜及钨、稀土、铟等稀有金属的高效新技术;

(2)危险废物(化工废渣)资源回收、无害化、减量化处理技术与设备。

3.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

(1)生活有机垃圾厌氧消化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

(2)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处置、热能回收利用及尾气净化技术;

(3)填埋场高效防渗、沼气回收利用、温室气体减排和封场修复技术。

4. 有机固体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

(1)秸秆等有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的破碎、分选等处理和资源化技术;

(2)餐厨垃圾无害化与资源化成套技术;

(3)污(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技术。

5. 社会源有害固体废物处置和资源化技术

(1)电子废物处置、二次污染防治和资源化技术和设备;

(2)废轮胎、废铅酸蓄电池、废荧光灯管处置、污染防治和资源化技术和设备。

(四)环境监测、应急和预警技术

在环境监测、应急和预警技术领域,重点开发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研发重金属污染物在线监测技术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污染源监测技术和设备,研究环境应急监测技术,重点研究污染源现场环境监察技术与设备。

1. 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1)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O3、PM10、PM2.5及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机动车排气等);

(2)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重金属、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等);

(3)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傅立叶红外测量烟气污染物、砷、总铅、总锌;氰化物、氟化物等);

(4)放射性指标自动监测系统(总α、总β等)。

2. 环境应急与常规监测仪器设备

(1)便携式快速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仪及测试组件;

(2)便携式工业危险物、重金属、有毒有害化合物的快速监测仪及测试组件;

(3)便携式烟尘浓度直读仪(光学原理除外);

(4)便携式TOC监测仪等。

3. 环境应急处理处置技术与设备

(1)移动式应急环境监测系统;

(2)应急安全供水技术和设备;

(3)应急处理化学品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技术和设备。

4. 环境样品的采集与样品制备技术

(1)新型大气、水体、底泥、土壤采样器;

(2)全自动/半自动环境样品净化设备;

(3)新型环境样品贮存、提取、浓缩设备。

(五)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

 针对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业、铅蓄电池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重金属污染行业,开展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开展钢铁、稀土、火电、煤炭、化工、建材、造纸、酿造、发酵、制药、纺织等重点污染行业清洁生产关键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开发从锰、铅、锌、铜、汞、砷和黄金冶炼企业废气、废水和废渣中回收重金属和贵金属的工艺技术,并开发规模化综合利用废渣的技术和设备,推进其产业化。

1. 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和“低排放”关键技术

造纸、轻工、纺织、化工、冶金、皮革等行业污染减排关键技术和设备。

2. 水回用工艺技术和设备

(1)污水深度处理安全消毒和高值利用技术和设备;

(2)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资源化回收技术和设备。

3. 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1)煤洁净燃烧(洗选煤、水煤浆、煤液化、气化等)、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和设备;

(2)有毒有害原材料、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替代技术;

(3)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

4.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高技术服务

(1)污染控制工程设施的BOT服务;

(2)污染控制设施的第三方运营服务;

(3)环境样品分析、化验、监测,环保设备和技术测试的第三方服务。

(六)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

在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应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发展绿色矿业,强化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低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

1. 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的开采技术与设备

(1)复杂多金属矿高效分离技术;

(2)安全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

(3)就地浸矿及生物提取技术;

(4)稀土萃取分离和环境友好型稀土矿物冶炼新工艺。

2. 低品位资源综合利用和共、伴生矿产的分选提取技术

(1)低品位金属矿产资源高效预选技术与装备;

(2)尾矿中有价元素回收与大用量、低成本尾矿综合利用技术;

(3)综合回收共伴生矿物的联合选矿技术与新工艺、药剂、装备的开发;

(4)共伴生稀贵金属元素富集提取与伴生非金属矿物的回收与产品深加工技术开发。


六、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解决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办法有三:一是减少资源消耗;二是开发新能源,积极利用再生能源;三是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效节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不支持以往年度创新基金已给予较大支持力度,市场已形成规模产品的项目;不支持对环境有显著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技术与产品;不支持技术已经成熟的一般性产品。

应用于新能源与高效节能设备中的机电产品零部件(电器、电机、泵、阀等)请参阅光机电一体化领域。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及相关产品

随着《可再生能源法》以及相关管理办法的颁布和施行,我国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时机基本成熟。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与新装备是提高能源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关键。

1. 太阳能

(1)高效率、低成本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技术及产品;

(2)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

(3)与输配电网并网的光伏发电设备技术与产品;

(4)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相关产品;

(5)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

(6)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

2. 风能

(1)电网友好型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与产品;

(2)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电气控制技术及产品;

(3)大、中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产品的产业化;

(4)大型并网风电场配套技术与产品;

(5)高可靠性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技术及产品。

3. 生物质能

(1)生物质发电原料预处理技术与装置;

(2)生物质集中气化和液化技术与装置;

(3)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及高效燃烧技术与装置;

(4)生物柴油生产技术与装置。

4.其他新能源

(1)煤层气(瓦斯)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

(2)地热能利用技术及产品

(3)海洋能利用技术与装备

(二)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和相关产品

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在满足现代社会对新能源的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新型高性能绿色电池是新能源领域增长最快的高技术产业,在移动通讯、电动工具、非汽车类小型电动车、移动办公设备和电子设备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新型储能电池是国家目前大力发展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产品,将成为未来分散能源体系和智能电网的能源基础,对于半导体照明、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 高性能绿色电池(组)及其相关产品

(1)具有良好市场应用前景的高性能绿色电池(组)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包括:移动通讯、电动工具、非汽车类小型电动车、移动办公设备和电子设备等使用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组);

(2)锂硫电池、全固态电池、炭铅电池等其它新型高性价比绿色二次电池(组);

(3)金属锂电池等高性价比绿色一次电池;

(4)高性能绿色电池正负极材料、集流体材料、隔膜材料和电解液等相关技术与产品;

(5)先进绿色电池及其材料的制造工艺与生产设备等。

2. 新型储能电池(组)及其相关产品

(1)新型储能电池(组)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包括:锂离子储能电池(组)技术及其相关产品;

(2)液流储能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

(3)电池管理系统技术及其相关产品;

(4)储能电池高性价比正负极材料、集流体材料、隔膜材料和电解液等相关技术与产品;

(5)电池并网变流技术及其相关产品;

(6)储能电池及其材料的制造工艺与生产设备;

3. 燃料电池技术及其相关产品

(1)微型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催化剂技术及其相关产品;

(2)直接醇燃料电池、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等相关技术及产品。

4. 其他新型能量转换与储能技术与产品

(1)储能用新型高性价比超级电容器技术及其相关产品;

(2)储能用高比能、高功率超级电容器的关键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3)热电转换材料及热电转换技术;

(4)新型储能技术和储能材料。

(三)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

节约能源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措施。凡是申报高效节能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创新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独特的节能性和可推广性,必须提供应用示范用户意见,并专门说明如何在技术、工艺、装备上保证生产的产品和设备的能效指标。

1. 生产过程余热、余压、余能的回收利用技术及相关产品

重点支持电力、冶金、石化、化工、建材、纺织等高能耗工业的余热回收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相关工艺及设备。

2. 建筑节能技术及相关产品

(1)空气源、水源、土壤源和污水源热泵技术及产品;

(2)数据通信机房环境控制节能技术及产品;

(3)建筑能量回收和综合利用技术及产品;

3. 分布式能源相关技术与装备

(1)微型燃气轮机等分布式发电技术与装备

(2)适用于分布式发电的高效低成本储能技术与装备

(3)基于iec61850的分布式变电站能源管理系统

(四)新能源与节能高技术服务

(1)重点支持为可再生能源与电池原料、材料、工艺、技术、产品、设备等提供设计、检测、评估、咨询及系统管理的高技术服务;

(2)重点支持为中小电池企业发展提供先进电池设计和绿色(制造加工技术等的高技术服务。

(3)“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及能量优化综合节能技术服务。


七、新能源汽车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保障能源安全、环境安全和提高汽车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研发布局,进一步强化国家科技计划间的协同创新和集成支持,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及总成产品开发,实现电机、电池、电动辅件、变流器、车载增值信息技术、监控采集、车载智能充电等关键总成产品及相关的上游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提高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水平及关键材料的自主化水平,提高关键零部件和总成的耐久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成本,形成具有性能和成本优势的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体系,提升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一)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平台关键技术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平台是指由整车控制系统、电机及控制系统、电池/电容/燃料电池及管理系统、电动附件及控制系统(电动空调、电动助力转向、电动助力制动和智能电子仪表)等组成的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及产品系统。

1. 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平台关键技术

(1)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平台系统集成、优化、匹配与控制技术,电传动技术,电动附件系统技术,燃油等辅助发电系统技术;

(2)动力系统平台电磁兼容性,电控系统抗干扰,高压电安全设计,制动能量回馈控制等技术;

(3)动力系统平台综合检测与控制技术,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技术,电磁兼容性能测试。

2.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平台关键技术

(1)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平台集成、设计技术。技术平台总布置与优化,悬架、转向和制动系统等底盘总成的匹配优化设计,动力系统关键部件的悬置技术;

(2)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或者超级电容)电-电混合动力系统或燃料电池APU系统的模块化设计、优化及匹配,电-电耦合技术,制动力及制动能量回馈控制,高压电安全型设计、检测与控制技术;

(3)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控制技术,电动附件系统技术,热管理技术,电磁兼容技术,提高可靠性、耐久性、降低成本技术等;

(4)燃料电池汽车电气安全和氢安全系统技术:车载氢燃料系统安全设计、检测、预警与控制技术,碰撞条件下的电安全和氢气安全的CAE分析和测试技术。

3. 混合动力汽车(含插电式)动力系统平台关键技术

(1)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含插电式)构型、规划和定义,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工程化集成设计;混合动力发动机设计开发和匹配优化,发动机与变速箱、电机的集成设计与优化;

(2)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综合控制与能量管理、高性能动力电池组和储能系统(兼顾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动力电池)、车载充电器、电动化辅助系统等关键部件技术集成匹配;

(3)混合动力系统性能试验、可靠性和耐久性试验,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台架标定和优化。

(二)电控相关技术与产品

电动汽车电控关键技术与产品是汽车向电动化、电子化转型的重要标志,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平台关键技术在控制软件与硬件方面的集中体现。电动汽车电控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及动力系统相关部件的协调控制,车载能量系统的双向控制、电动化底盘及电动辅件的控制等。

1. 整车控制器及关键零部件控制器

(1)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器产品技术;

(2)电池管理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燃料电池系统控制器产品技术;

(3)电动附件系统控制器产品技术,增程器控制器、自动变速器控制器、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控制器等产品技术。

2. 电控产品生产装备、开发及标定工具

(1)控制器生产制造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控制器生产焊接、组装设备,编程器、故障模拟箱等其它装备;

(2)控制器测试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信号发生器、网络测试设备、硬件在环仿真系统、高低温测试系统等;

(3)控制系统开发基础软件。包括但不限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多核CPU的集成开发环境,动力系统建模和仿真的控制优化软件等;

(4)电动汽车控制系统集成开发、匹配标定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多ECU匹配标定和监控平台软件,统一匹配标定工具软件等。

3. 电控系统共性元器件技术与产品

(1)电动汽车用车辆级专用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高精度电流传感器、电机位置传感器、氢气泄漏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等;

(2)电动汽车用车辆级专用逻辑芯片,包括:动力系统相关电池监控、均衡专用芯片,高压安全监控专用芯片等;

(3)电动汽车用车辆级功率驱动模块。包括但不限于:集成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大容量MOSFET(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及其驱动芯片产品。

(三)电池相关技术与产品

拥有车载储能及能量发生装置是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的主要区别之一。车用动力电池主要用于纯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及超级电容均可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系统用于燃料电池汽车车载发电,燃料电池汽车中仍需要部分车用动力电池进行制动能量回馈和能量调节与平衡。主要支持方向如下:

1. 车用动力电池/超级电容

(1)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技术及产品。包括车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镍氢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的正负极材料、集流体材料、隔膜材料、包装膜材料和电解质/液等关键技术及其相关产品;

(2)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器技术及产品。包括用于混合动力系统(含插电式)的车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镍氢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器单体、模块的先进电池制造技术,安全性设计技术,生产一致性控制技术等及其相关产品;用于纯电动动力系统的车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模块的先进电池制造技术,安全性设计技术,生产一致性控制技术等及其相关产品;

(3)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器管理系统技术及产品。包括动力电池充放电均衡管理技术,电池荷电状态(SOC)和电池健康状态(SOH)估算技术,绝缘保护、电磁兼容(EMC)防护、温度控制等安全技术及其相关产品;高压接触器技术及其相关产品;

(4)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器系统集成技术及产品。动力电池系统高效控制策略,动力电池系统热、电、结构设计等一体化集成技术,动力电池系统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技术及其相关产品;

(5)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器生产装备技术及产品。电池工艺性制备装备技术(电池极片制造装备),电池组合性制备装备技术(电芯装配制造装备) ,电池活化检测装备技术(电池化成、分容、测试装备)及其相关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动力电池制备设备、化成设备及测试设备等;

(6)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及产品,包括动力电池梯级利用技术,动力电池回收工艺技术及其相关产品;

(7)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器及其关键材料测试评价技术,包括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器及关键材料测试评价技术及其相关测试规范、行业及国家标准等。

2. 车用燃料电池

(1)车用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关键技术与产品。车用燃料电池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电堆关键组件产品;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用空压机、氢气循环泵、加湿器等系统部件技术与产品;

(2)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控制技术与产品。各子系统与电堆操作的反应与协调技术;电池堆和周边系统的在线监控、状态分析和故障诊断技术,高可靠性控制系统,氢泄漏安全预警和应对技术与产品等;

(3)用于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燃料电池辅助发电系统(燃料电池APU,增程器)总成技术与相关产品。

(四)电机驱动相关技术与产品

电动汽车用电机包括永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等不同类型,车用电机又与机械传动系统结合组成电动汽车电驱动总成系统。 可分为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电机总成(发动机+ISG/BSG)和机电耦合传动总成(电机+变速箱),用于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的纯电驱动车型电机及其传动系统,以及用于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发动机发电机组(APU)系列等。主要支持方向如下:

1. 电机及控制器技术与产品

(1)满足整车应用要求、机电一体化高度集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机驱动系统总成产品;

(2)车用驱动电机本体及控制器产品;电机材料和零组件产品;满足各种整车封装需求的电机转子位置传感器、绝缘材料系列产品等。

2. 电驱动系统总成技术与产品

(1)机电耦合变速箱总成产品,包括:电动车用各类变速器及其控制系统,以及电机-变(减)速器总成,轮毂电机-变速器(驱动桥)总成,轮边电机-变速器(驱动桥)总成,以及商用车和乘用车用的混联和并联集成式电机/变速箱产品等;

(2)辅助发电系统(APU,增程器)总成产品。包括:各种油电(含汽油机-发电机、柴油机-发电机等)、气电(含CNG/LNG/LPG发动机-发电机)APU的总成和关键零部件产品等。

3. 电驱动系统开发与生产装备

(1)电机及其零部件生产装备。电机及其零部件生产制造所需的各种设备,包括:集中充磁设备、下线机、真空沁漆设备等;

(2)电机研发与生产所需测试装备。包括:电力测功机、电机及其控制器环境模拟装置等。

(五)电动化底盘及车载信息系统

电动汽车走进市场、走向产业化的过程中,不仅要解决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的技术、性能、成本问题,还要配套解决汽车电动化所带来电动辅件系统的开发需求问题,解决将动力系统和电动辅件系统集成为全新电动汽车底盘的开发需求问题。同时,还要根据信息时代车辆用户的需求、电动汽车新型商业化模式的需求,开发与车辆电动化、电子化、智能化发展配套的全新车载信息系统。

1. 电动化底盘及电动辅件系统

(1)全新商用车、乘用车、微型车电动化底盘的结构设计、产品开发,电动部件结构优化和轻量化技术,电动化底盘及电动辅件系统的匹配、控制和测试技术;

(2)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系统技术与产品,电动汽车功率变流装置技术与产品,电动车辆用接插件、继电器、线束、熔断器、电容等电器部件技术与产品。

2. 电动汽车车载信息系统

(1)电动车智能化与车网融合技术(V2X),包括但不限于:V2G---汽车到电网的链接;V2H---汽车到家庭的链接、V2V---汽车到汽车的链接等相关技术与产品;

(2)嵌入式车载网络通信系统,数据采集与记录模块,运行远程安全监控,基于车内和车外信息感知和智能控制的车辆主动安全等的相关技术与产品;

(3)智能多媒体终端与数字化仪表等的相关技术与产品。要求但不限于:可将制动能量回收、绿色驾驶修正建议、剩余电量与里程、互联网增值服务等用户信息和数据采集设备信息实时显示,并具有车载信息实时监控、互动和提醒驾驶员预警等功能。

(4)电动汽车能源供给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可通过接入无线网络在智能终端界面显示周边地区停车场和充电站信息,可显示当前剩余停车位和充电站剩余充电能力等信息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六)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相关技术与产品

电动汽车能源供给基础设施主要涉及充电系统、加氢系统等。充电系统又包括充换电站系统、充电桩群系统、充换电监控系统、与智能电网互动系统及其所使用的各类交/直流充电机等。

1. 电动汽车充电、加氢技术与装备

(1)高效、高比功率各类充电机技术与产品,与新型商业化模式配套的充换电站系统等;

(2)充/换电设备模块化开发技术,适用于场站和车载等充电机应用环境的新型高效电路拓扑、功率模块和控制技术等;

(3)制氢、储氢、加氢关键技术与装备;

(4)充/换电站、加氢站安防、消防等配套技术与设施。

2. 电动汽车综合能源供给系统

(1)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的互动技术,智能充换电站系统、双向柔性充电机相关技术与产品,保证微网及配电网安全的实现技术、氢、电、气互转峰谷调节系统技术等;

(2)制定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网络总体推进技术方案和发展规划。结合电动汽车不同集成示范应用区域特点,进行电动汽车充电和加氢基础设施示范工程建设。

(七)电动汽车技术开发与集成应用高技术服务

电动汽车产业化瓶颈及其解决方案是目前各国及国内研究的热点,如何找到电动汽车市场化的新型商业模式, 构建一个能支持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车网融合技术集成的纯电动汽车商业化、规模化应用平台,并通过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配套形成一批技术、服务、标准规范,及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服务型的电动汽车技术开发集成应用服务企业,培养专业化、高素质开发人才队伍,提升电动汽车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是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关键。

1. 电动汽车技术开发服务

(1)电动汽车整车开发技术服务。电动汽车相关的整车对标分析、整车性能设计与优化、各类电动汽车设计开发与样车试制、工程样车设计制造、整车开发同步工程技术等;开展车身、底盘、电池、电机、电控等系统轻量化设计开发等技术服务;

(2)动力系统集成开发与关键零部件设计开发技术服务。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集成开发、相关关键零部件设计开发服务;

(3)电动车辆整车性能测试评估与分析技术服务,动力系统测试评估与分析技术服务,产品验证和安全评估技术服务等。

2. 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及集成应用服务

(1)纯电动汽车商业化、规模化应用平台设计规划技术服务。研究提出适合不同城市区域交通需求、市场需求特点的电动汽车新型商业化模式,配套开展电动汽车智能化及相关交通体系、能源供给体系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集成创新,实施由区域地方政府参与的技术集成及商业化应用平台建设示范工程等;

(2)纯电动汽车商业化、规模化应用平台相关的标准、法规研究技术服务。与动力系统平台化、模块化发展相适应的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模块化、系列化规格化企业技术标准、企业联盟技术标准等(为国家标准的形成奠定基础);智能微型城市电动车辆标准研究报告,企业标准、企业联盟标准、区域示范标准、强制法规要求等(为国家标准的形成奠定基础);

(3)纯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如动力电池等)绿色制造、电池梯级应用等技术支持和服务。动力电池等全生命周期环保性能评价与绿色制造技术,旧电池评估、分选及二次成组技术,电池回收、再利用及无害化技术等。


八、现代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结合我国国情和重大需求,按照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快转化一批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农业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农业成果,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和产业链的形成与延伸,支撑现代农业和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要素加速向农业和农村集聚,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撑能力。

(一)良种培育

针对现代农业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发和利用现代生物育种和繁育技术,培育和转化农业生物高产、优质、抗逆、高效新品种以及特色、专用新品种,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发展。

(1)良种培育新方法、新技术;

(2)生物技术育种;

(3)农作物、林木、园艺植物品种培育与繁育;

(4)畜禽水产品种培育与高效繁育;

(5)农业生物特色、专用新品种培育。

(二)新型农业投入品

1. 新型药物

针对种植、养殖业生产中生物灾害,研发和转化生物药物。针对农林牧渔主要病虫草害和传统化学农药安全性问题,研发和转化新型绿色农药,重点支持新型高效低毒农药新产品、新工艺和应用等,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安全。

(1)新疫苗;

(2)新型高效低残留兽药;

(3)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技术及产品;

(4)高效低毒农药新产品;

(5)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2. 新型肥料和土壤调理剂

针对农业生产中地力下降、肥效不高、面源污染、旱区土壤盐渍化等问题、通过研制和转化新型肥料、土壤调理剂,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良并提升土壤肥力,促进耕地保育。

(1)新型高效、低成本的缓释控释肥料;

(2)微生物肥料;

(3)高效低成本保水剂;

(4)改良旱区退化土壤的土壤调理剂等。

3. 新型饲料与添加剂

针对保持动物生产性能又无安全隐患的新型饲料,尤其是添加剂为饲料产业发展的紧迫要求,通过研发和转化饲料与添加剂新技术、新产品,满足现代畜禽、水产业生产需求,提高动物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1)新型生物饲料关键技术与产品;

(2)安全高效的饲料添加剂;

(3)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检测评价技术及产品。

(三)农业先进装备

1. 种植业机械

针对主要农作物生产问题,创新研发和转化新型农业机械关键技术和装备,培育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构建先进技术和作业机械的社会化协作配套体系,加快先进技术应用,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轻简化。

(1)主要农作物制种机械研制;

(2)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等农作物新型作业部件研发和产业化;

(3)小型、轻简化农田作业新型机具创制;旱作农业节水技术与装备产业化;

(4)牧草和林果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制;新型植保器械产业化;

(5)农业机械信息传感、自动与智能化技术产业化等。

2. 畜牧水产装备

针对主要集约化畜牧、水产生产问题,研发和转化创新技术和新型装备,增加养殖的精准化、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1)新型畜禽规模化健康养殖设施与装备;

(2)水产规模化健康养殖设施与装备等。

3. 设施农业装备

结合设施农业、畜牧业发展需要,研发、转化和集成设施装备,提高设施农业和养殖效率与效益。

(1)现代设施农业成套装备;

(2)植物工厂设施与装备等。

4. 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

围绕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值链,创新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和转化与集成农产品加工设备,促进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1)粮油、果蔬等大宗农产品产地处理、贮运、加工与检测技术装备;

(2)特色农产品产地处理、贮运、加工与检测技术装备;

(3)畜禽、水产贮运、加工与检测技术装备等。


计划类别: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课题)

申请书

项目名称:                                                

经费数额:          万元,其中,申请市财政资助:       万元         

项目负责人:                                                

主承担单位:                                              

联系人电话:                      传真: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E-mail:                      

局级主管部门:                                             

申请日期: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年制

一、项目信息表

                                                         

                                                                                           

项目编号:__________________

档案编号:__________________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申报书

 

 

技术领域 :

项目名称:

企业名称:

推荐单位(盖章):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唯一标识码:

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制

二○##年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承担单位

申请承诺书

本单位已了解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相关政策、规定及项目申报的相关要求,现申报本年度创新基金项目。我们已如实填写项目申报有关材料,并对本次申报郑重承诺如下:

1、所提交的项目申报材料确认为本单位组织编写,无委托其他机构代编写行为。其纸质版材料和网络工作系统提交的电子版材料一致。

2、所提交的项目申报材料所填写内容、财务数据真实、准确,无欺瞒和作假行为,申报材料中相关附件真实、有效。

3、对本项目的相关技术系合法使用,有关知识产权权属清晰,无知识产权纠纷,无侵占他人技术成果等不端行为。

   4、本项目如获立项,本单位保证项目按合同要求执行,不挪用财政拨款,做到专款专用,并严格按照创新基金管理要求,及时、准确、真实地提供项目监理、验收有关材料。

   5、在项目申报或实施过程中,本单位保证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并积极配合相关调查。

   本单位若违反上述承诺,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及相关法律责任。

企业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申请报告

一、企业概况

1、企业主要经营者(董事长、总经理及主要董事)从事企业经营的简历

2、企业历史沿革、经营范围、主营业务及主导产品情况,以及近三年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总收入增长等情况

3、企业现有主要生产装备及研发设备

二、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1、项目总体技术方案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项目技术创新性及项目完成时主要技术指标

3、产品实现技术路线,以及需要新购置的研究、开发设备

4、项目涉及的环保污染治理措施

5、本项目技术负责人及主要技术骨干人员的教育专业背景、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主要经历、已获得的重要成果等

三、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1、项目产品市场分析,并明确说明本项目产品市场定位

2、项目产品与主要竞争企业同类产品的比较竞争优势(列表说明)

四、保障条件

1、项目新增资金筹措方案

2、资金使用计划

五、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1、未来五年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及利税估算

2、财务分析(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

3、敏感性分析(销售额3000万以上企业提供此项财务分析)

4、社会效益分析


附件材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组织机构代码

3、企业上年度财务审计报告(注册未满18个月企业提供财务报表和验资报告)

4、特殊行业许可证(如医药、农药、化肥产品生产许可证及批文);通信产品入

网许可证;公共安全产品生产许可证;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等

5、环保证明

6、销售合同

7、检测报告

8、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

9、知识产权相关证明材料

10、医药类产品动物试验报告

11、银行贷款承诺、贷款合同、借款凭证、贷款付息单等

12、项目相关的技术交易合同

13、其它科技计划立项证明

14、质量体系,环境体系等相关认证材料

15、其他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

更多相关推荐:
科技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岁月如梭,时间飞逝过。转眼间一学期又过去了,在这短短几个月时间里科技部在学院老师和分管主席的领导下有条不紊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下面是生物工程学院学生会科技部20xx年下期的工作总结:一、纳新工作部门在学院的老师们…

科研开发计划项目技术总结报告(模板)

附件7科研开发计划项目技术研究总结报告计划编号:项目名称:编制:项目负责人:技术部:批准:xxxxxxx年月司日公一、概况1.项目名称2.项目来源3.主要用途、应用行业4.主要研制目标(目前技术性能水平与国内外…

科技项目工作总结

##市工业科技攻关项目工作总结报告1、立项时间及研究工作开展阶段总结##有限公司承担的##市工业科技攻关项目“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示范研究”立项于20xx年x月。按照与市科技局签定的项目合同书之规定,项目于20…

科技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桐乡市科技计划项目农业物联网下的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嘉兴市禹科农业设施工程有限公司于20xx年x月申报了《农业物联网下的农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研究与示范》,由桐乡市科技局批准立项,经…

浙江省科技项目工作总结报告模板

承担单位:合作单位:项目名称工作总结报告二0一一年八月目录一、项目来源及概况...................................................................…

科技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开展特种玉米示范提高科技增收水平特种玉米引种示范技术总结我单位在***乡**村,实施了**亩特种玉米引种试范项目,投资科技扶持资金*万元,通过努力,取得了预期效果。一、立项背景**县地处***,全县总面积**平…

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附件1项目名称:单位名称(公章):单位法人代码:项目执行期:自年月日至年月日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编写日期:年月日鹤壁市科学技术局—1—填表说明1、根据科技计划管理办法规定,对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应进行年度…

关于做好20xx年度科技工作总结及20xx年度科技项目计划的

关于做好20xx年度科技工作总结及20xx年度科技项目计划的通知各有关单位20xx年市局油田公司石化公司的科技工作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实施科教兴市科技兴油战略不断增强各级领...

新乡学院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自然科学类)总结报告

新乡学院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自然科学类总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所在单位资助金额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填报日期结乡学院报科研处制告新填报说明1总结报告是新乡学院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实施完成后的全面回顾与总结是评价研...

自动灌浆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工作总结报告 2

创新基金项目工作总结报告项目名称钻井自动灌浆液位监控装置单位名称胜利油田海胜钻井泥浆制剂有限公司联系电话05468665106传真05468679908日期20xx年9月15日目录1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2项目基...

莲都区第二轮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工作总结

莲都区第二轮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处州白莲绿色食品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技术子项目总结六江源公司20xx年1月9日定稿莲都区第二轮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处州白莲绿色食品安全生产与质量控制技术项目工作总结陈晓南浙江六江源绿色食品...

农十师科技项目管理质量年活动工作总结

科技项目管理质量年活动工作总结报告单位名称公章农十师科技局单位负责人签章联系人张亚琳联系电话09063370081上报日期20xx年11月3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制1一师院校科技项目管理质量年活动安排部署情...

科技项目技术总结(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