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要求

时间:2024.4.30

云国土资储?2004?18号

关于发布《云南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

核实报告编写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地、州、市国土资源局及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在企业改制,矿业权人转让矿业权、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法筹资、融资、矿区内矿产资源储量发生重大变化以及矿政管理要求时,需要编写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并进行评审和备案。近年来,我省矿山企业提交送审的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增多,但报告中存在问题较多,为使矿业权人和地质勘查单位顺利完成《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编写工作,现结合我省的实际,参照国家颁布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以及国土资源部作为 —1—

行业标准发布的地质勘查规范,制定了《云南省矿产资源储量核

实报告编写暂行规定》,现予发布,作为矿业权人、地质勘查单位

编写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时的要求。

二ΟΟ四年二月十日

主题词:国土资源 矿产储量 核实 通知 抄送: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 20xx年2月 日印制

打印:肖丽云 校对:陆瑞芳 共印: 150 份 —2—

云南省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编 写 暂 行 规 定

1 为规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编制,制定本规定。 2 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是指已提交勘查地质报告的矿区(段),经开采或其它原因矿产资源储量发生变化(不包括已提交地质勘查报告,并已经有关部门批准,但未开采的矿区),因办理矿业权或矿业权转让、延续、公开发行股票及其它方式筹资、融资以及矿政管理的要求,需要对资源储量进行核实、进行矿业权评估而编制的地质报告。

3 报告编制单位必须具备地质勘查资格。

4 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准备工作

4.1 了解矿区(段)的地质勘查史:历次地质勘查的勘查单位、勘查期间及勘查地质报告提交的时间、报告评审情况(评审单位、日期、评审通过的资源储量类别和数量、主要评审意见)。

4.2 收集整理矿山开采资料

4.2.1 设计开采地段、范围内占用的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规模、采矿方法和产品方案。

4.2.2 生产勘探及矿山开采后矿床(体)地质特征的变化、累计资源储量的增减及矿石质量变化情况。

4.2.3 截至核实日期矿山历年开采、损失资源储量及其总量、保有资源储量。采坑、采空区及保有资源储量的分布范围。开采过程中的采矿回 —3—

收率、贫化率及损失率。

4.2.4 选矿厂设计规模、实际生产能力、工艺流程及其技术经济指标。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情况。

4.2.5 开采后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矿山疏干排水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开采中井巷顶、底板及露采坑边坡的稳定性,巷道支护情况;有害元素、有害气体对地表水、地下水及环境的污染情况,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2.6 矿山测量及采样、加工、化验的方法及其质量。

对非正规开采及民采矿区,应尽量收集开采历史、采出矿石量及其品位。必要时应到矿区实测采空区位置及范围。

5 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编制

5.1 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名称统一为云南省××县(市)××矿区(矿段、井田)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5.2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以下列报告编写提纲为基础,根据矿区实际进行增减、取舍。

6 本规定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7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4—

附件: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第一章 概 况

1.1 工作目的任务 项目来源(有关文件及文号)、任务及具体要求。

1.2 位置交通

矿区的位置(行政区划、对县城的方位及平距)、地理坐标、边界范围及面积;经过矿区或邻近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及矿区距最近车站或码头的里程(附交通位置图)。

1.3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概述矿区地形主要特征、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河流及其流量,最高洪水位等。矿区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一般、平均及最大,旱、雨季)、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向、风力等。说明区内的地震烈度,概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

简述区内经济概况:水、电、建材、燃料、工农业、人口等。

1.4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矿区发现及勘查工作简史,历次提交的勘查报告及审批情况(审查单位、审批文号、评审资源储量及主要结论)。

1.5 本次工作情况

核实工作的起迄时间、简要经过、完成各项工作量(附工作量统计表)、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及经济效果。

—5—

第二章 矿区地质及矿床特征

2.1 简述矿区所处区域地质构造的位置、特点。

阐明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围岩蚀变、赋矿层位及矿化特征。

2.2 矿体特征

综合叙述各矿体(层)的形态、产状、规模及沿走向倾向的变化规律。矿体(层)多时,可列表说明。

2.3 矿石质量特征

矿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有用的矿物的含量、粒度、生成顺序及共生关系。

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用、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赋存状态及其变化规律。

阐述矿体(层)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分布范围。说明矿石的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工业品级及其划分原则和依据。对选冶性能不同的矿石应说明其所占的比例和分布规律。对于以物理机械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应论述这方面的内容。

2.4 矿体(层)围岩及夹石

说明矿体(层)上下盘围岩的岩性、矿物成分、化学成分、蚀变情况及其与矿体(层)的接触关系。说明矿体(层)内夹石、包裹体的岩性特征、数量、分布规律及对矿体(层)完整性的影响程度。

2.5 矿床内共(伴)生矿产

—6—

勘查时是否对共(伴)生矿产进行了综合评价,说明其综合勘查的程度、规模、品位、分布及综合利用性能等。

2.6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简述成矿控制因素、矿化富集规律、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2.7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简述勘查期间矿石加工技术试验样品采取的种类、数量及代表性;试验的种类,采用的选矿方法及试验流程;取得的试验成果及矿石工业利用性能评价。

第三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1 水文地质

简述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的位置;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和资源储量分布最低标高。

评述矿区主要充水因素、矿坑排水的主要来源、历年排水变化情况、主要灾害性水害发生原因及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3.2 工程地质

采区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稳定性;井巷顶、底板及露采边坡的稳定性,巷道支护情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部位、原因及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3.3 环境地质

地震、地温、有害元素、有害气体、放射性的和地面变形、塌陷的情况及对矿床开采、地质环境的影响。

—7—

第四章 矿山开采

4.1 设计开采地段、范围内占用的资源储量、开采方式、开拓系统、采矿方法和产品方案。

4.2 生产勘探及经矿山地质工作后累计资源储量的增减及矿石质量变化情况。截至核实日期矿山历年采掘工作量及开采、损失(包括正常损失和作正常损失)矿量。采矿回收率、损失率、贫化率及批准非正常损失矿量的机构、批准理由等情况的评述。

4.3 选矿厂设计规模、实际生产能力、工艺流程及其技术经济指标。对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开采、利用情况及矿石加工工艺的评述。

4.4 探采对比

4.4.1 通过矿山生产地质工作对地质情况的新认识、新发现。

4.4.2 对开采前后矿体的形态、规模、厚度、品位变化,顶底板位移,构造及开采条件的变化进行对比。影响矿山开采的主要地质问题。

4.4.3 对勘查方法、手段、工程间距、勘探类型的合理性进行评述。

第五章 资源储量核实

5.1 资源储量核实的范围(包括平面及标高范围),核实的总原则和基本方法。

5.2 探明或累计探明资源储量的核实。利用原已批准的勘查报告,计算或统计出矿权范围内探明的资源储量。如生产中有增减矿量,应列出增减对比数据,计算出累计探明量,并以此数据为基础来核实。

5.3 保有资源储量核实。

—8—

5.3.1根据收集整理现有资料,结合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阐述保有储量核实的原则和方法(当开采量较少时,可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选择计算保有量或开采注销量的一种,然后用累计探明量减去其中一种的量,获得另一种的核实量)。

5.3.2 保有资源储量计算(如无新的取样工程验证的块段,就完全采用原勘查报告批准的资源储量;若需分割块段,则用原计算方法和参数)。

5.3.3 资源储量计算工业指标。有关工业指标的文件、文号及内容。

5.3.4 资源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计算公式。

5.3.5 计算参数的确定。

工程、剖面、块段、矿体平均品位及平均厚度,面积、体积、体重等参数的测定、计算方法。特高品位的处理原则。

5.3.6 矿体圈定原则

说明根据矿体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及矿化规律等确定的矿体圈定、连接和内外推的原则。

5.3.7 资源/储量分类

根据矿体控制程度、地质可靠程度、已有开采经济效益情况及可行性评价结果,对保有资源/储量进行分类,说明各类型资源/储量的具体划分条件及其空间分布。

5.3.8 资源/储量计算结果

说明保有资源储量、消耗资源储量总量。保有各类型资源/储量所占比例。附核实汇总表说明矿区(段)、核实范围提交资源储量、累计探明资源储量、开采损失量及保有资源储量。资源储量核实汇总表的设计既要全 —9—

面,又要简洁,并且理清上述各类矿量的对应关系。

5.3.9 共伴生矿产保有资源储量的计算

说明共伴生矿产的计算方法及其计算结果,用插表说明(可与主矿产计算结果表合并)。

5.4 申请注销资源储量的核实。要求列表说明其来源和可靠性,并与实际采出的矿量及损失量对比印证。如矿山生产管理正规,年开采及损失量统计有据,真实可靠,也可用此数据作为申请注销的依据。

5.5 资源储量核实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可根据矿山历年统计资料,对核实的保有、消耗资源储量的可靠性进行评述。

第六章 资源储量核实工作质量评述

6.1 测量工作质量评述

采用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简述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的方法及质量评述。

6.2 采样、样品加工、化验及其质量评述。

6.3 核实工作综合整理资料质量的评述。

第七章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

根据矿山可行性研究和生产实践,参照《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中“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一章的内容,对矿床技术经济作出评价,提供矿山开发后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总利润、投资 —10—

回收期、投资利税率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八章 结 语

8.1 对资源储量核实取得的主要成果、资料完备程度及其质量作出概括的、结论性的评述。

8.2 对今后矿山开采的经济效果作概括的评述。

8.3 总结核实工作的经验及存在问题。

8.4 指出矿区内及邻近地区找矿的远景。

附图

1.区域地质图。

2.矿区地形地质图。

3.勘探线剖面图(可与资源储量计算图合并)。

4.矿体纵投影图。

5.资源储量计算图(包括中段平面、剖面、平面投影、纵投影图。图中应标明勘查期间矿体及资源储量计算范围、核实范围、采空区范围、保有资源储量计算范围)。

6.矿区(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平面、剖面)。

7.中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

8.各种探采对比图。

9.参与资源储量计算工程的原始编录图。

10.其它图件(根据不同的矿床、矿种及勘查手段确定)

—11—

附表

1.矿山历年开采情况统计表。

2.资源储量计算表。

3.资源储量核实汇总表(勘探提交资源储量、生探及矿山地质资源储量增减、累计探明资源储量、申请注销资源储量、保有资源储量)。

4.测量成果表。

5.工程质量统计表。

6.各类样品的测试成果表及化验质量统计表。

7.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资料统计表。

8.探采对比有关统计表。

附件

1.采矿许可证、勘查资质证复印件

2.核实项目立项的相关文件

3.有关工业指标确定的文件

4.可行性(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封面、扉页、目录及结论意见)

—12—


第二篇: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为规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依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国家标准及《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等行业标准的要求,现就核实报告编写作如下规定:

一、矿产资源储量核实适用范围

凡因矿业权设置、变更、(出)转让或矿山企业分立、合并、改制等需对资源储量进行分割、合并或因改变矿产工业用途或矿床工业指标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等,致使矿区资源储量发生变化,需重新估算查明的资源储量或结算保有的(剩余、残留、压覆的)资源储量,应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编制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煤炭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适用本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

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技术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委托人应提供全面、真实的核实所需的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应由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对委托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和核实,对核实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负责。

3.核实报告应系统收集、整理矿区范围内相关的以往地质勘查、矿山开采、选矿、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经营等各项资料,尤其是开采过程中取得的新资料、新认识,能够反映最新勘查、开发和技术经济的研究成果。

4.核实工作一般以现有资料和已有的勘查、采矿工程为基础,开展必要的地质测量、取样、测试、化验等工作。如果核实区的勘查程度达不到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程度,应补充地质勘查工程,并提交符合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或补充勘查报告。

(二)具体要求

除收集整理矿区原有资料外,主要利用矿山现有探、采工程,调查矿区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重点补充矿层厚度、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资料,圈定采空区范围,核实矿区资源储量。视核实工作实际,开展以下主要地质工作:

1.地形地质图修测和测量工作

应利用原控制网点坐标成果,对发生变化的地形和地质现象进行修测,用全仪器法对采探工程实测。

2.开采(或采空)范围测量工作

应用仪器或半仪器法实测,以正确圈定范围。

3.编录与采样

对新增探、采矿的坑道、钻孔等工程,均应进行编录,研究矿层厚度等特征及其变化。按样品采集要求,用较原勘查工程控制网度加密的间距,对坑、钻、开采范围内矿层进行采样,控制矿层厚度及矿石质量。

4.采空区、压覆区的核实

采空区必须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压覆资源储量估算必须有批准文件为依据,对未经批准的事实压覆,应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按有关规范估算资源量。

5.样品化验与质量检查

主矿产、共生矿产均应作基本分析,伴生组分可作组合分析;分析质量检查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对于改变矿床工业指标或采用不同于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改变开采对象、改变矿产工业用途的矿产资源储量核实,除开展上述工作外,还应由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工业指标论证,并对照相应矿种的行业标准确定勘查程度,估算资源储量。已生产矿山,还应按原工业指标和新工业指标分别估算资源储量,列出变化、消长关系。

对于没有采矿活动,且未增加新的探矿工程和改变工业指标,只是进行资源储量分割、合并的,核实地质工作可以适当简化,以核清资源储量及消长关系,满足核实目的要求为准。

6.开采技术条件评价工作

重点针对矿床开采后开采技术条件发生的变化开展工作。

(1)水文地质

调查、收集开拓工程和采空区现状,矿山排水系统及防、治水设施情况;观测对井巷充水的主要含水层、出水点位置、涌水方式及涌水量;对矿井充水有影响的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位观测孔开展动态观测;收集历年各中段水平的涌水量及矿坑总涌水量;研究矿坑涌水量与降雨量、汇水面积、错动面积、开采深度的关系,估算降水入渗系数,建立涌水量计算公式;简述采矿过程中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及采取的工程措施及其效果。

(2)工程地质

调查、收集采矿系统所揭露的各类工程地质岩组的工程地质特征及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和组合关系以及对采矿的影响;收集矿山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工程地质问题和采取的工程措施及其效果。

(3)环境地质

地形地貌已发生重大变化时,应修测环境地质现状图。重点调查、收集开采过程中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类型、性质、诱发因素、危害对象及程度等)和地质环境监测资料,矿山采取的防、治工程及其效果。

(4)瓦斯地质和煤自燃趋势

应充分收集邻近生产矿井、煤窑瓦斯的对比资料,有条件时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煤和瓦斯突出的可能性,并估算煤层气资源量。调查地表、浅部及矿井内煤层自燃情况,收集开采煤层的最短发火期记录,评价煤的自燃性。对煤样进行分析鉴定,评价井田的煤尘爆炸危险性。

三、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要求

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编写应遵循《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的原则要求。具体补充要求如下:

1.报告名称统一为:××省(市、自治区)××县(市、自治县、煤田)××矿区(矿床)××矿段(井田)××矿(矿种)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核实报告如将原报告范围分割,则在原报告名称中的矿区后增加××矿段或××矿××矿体或××~××勘查线等。并说明分割原因和原则。

2.核实报告的范围、对象原则上应与原勘查范围(即矿区、井田、矿段、块段)保持一致。若因矿业权设置被分割,或范围发生变化,除应对“报告”名称按前述原则处理外,还应在“前言”、“资源储量估算”部分详细叙述变化范围、对象,并与原报告对应范围的资源储量进行对比。

3.核实工作承担单位应结合矿床特征、矿区实际情况及委托人的具体要求,以“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编写提纲”为基础,拟定切合矿山实际的报告编写提纲,进行报告编写。因投资人意见而偏离提纲要求的,应在核实报告中说明。

4.核实报告应客观、准确地反映核实工作成果,内容要根据核实目的,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及资料的继承性,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5.核实报告应重点阐明目的任务;拟建、在建矿山开发建设、开采情况和本次工作情况;矿体特征;新的选冶工艺成果;资源储量估算和资源储量变化因素;矿区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的变化新认识;矿山生产中的安全隐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变化及新认识;存在问题及预防、治理建议。本次核实工作完成工作量及工作质量也应进行评述。

6.对核实范围内具有一定规模,可以综合回收、有经济意义的共伴生矿产,应进行综合回收可能性的研究评价和估算资源储量。

7.关于资源储量估算

(1)工业指标:选取不同于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或改变工业指标应提供由具有设计资质单位编写的工业指标推荐书或论证报告。涉及向国家交纳价款的资源储量核实,按一般工业指标估算资源量。

(2)开采矿区,采空区消耗资源储量,应以实测的开采范围、矿层厚度、品位资料为依据进行估算。

(3)在原报告基础上,按许可证范围对压覆矿产资源、采空区以及保有矿块范围等进行块段划分,并分块段进行资源储量估算。

(4)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应结合矿产勘查开发实际情况,确定可行性评价程度和地质可靠程度。按《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GB/T17766-1999)和各矿种地质勘查规范行业标准核定保有资源储量类型,并在核查报告中详细叙述各类型矿产资源储量的划归条件。

(5)核实报告估算的消耗(开采、损失)、保有资源储量,应与原报告计算或统计(或分算)的资源储量进行对比,并陈述变化因素。核实的资源储量应注明截止时间,并分别按矿体(层)对消耗、保有、累计查明的资源储量进行统计。设置矿业权的还应按许可证范围内、外分别统计,不得直接用原报告资源储量减消耗资源储量求保有资源储量。矿区中的各种压矿,资源储量估算应有压覆矿产资源批准文件为依据,未曾批准的事实压覆应在本次核实工作中一并核清,以专门章 节叙述。

8.核实报告要求的附图、附表、附件可根据矿床(矿种)的特点、工作程度做适当增减。

附录: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附录: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1前言

1.1概况

阐明项目原由,矿业权人(投资人或矿山企业拟建、在建单位)提出的核实目的、任务及具体要求和地质资料依据。

说明工作区(矿区、井田、矿段或××矿区、井田、矿段的××部分)的位置(位于县城方位、直距)、行政管辖。工作区矿业权设置情况,包括许可证起止边界拐点号、地理坐标、面积及有效期。

1.2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简述工作区本次核实前历次地质勘查(或资源储量核实)至本次工作情况、提交的勘查报告及批准(或认定、备案)机关、文号、批准(或认定、备案)的资源储量和主要结论,说明各报告的勘查范围、对象、与本报告的关系、在本次核实范围内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可供本报告利用的周边工作量。

1.3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已建设、开采的矿区应详细叙述建设、开采时间、设计单位、设计采选矿石规模、开采范围、开采对象、开采深度、开拓方案、采矿方法、实际达产采选规模、采空区分布情况,历年采出矿石量、金属量、损失量、贫化率,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累计资源储量及探采对比变化情况。说明开采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说明矿山生产成本、供销情况及经济效益。

1.4本次工作情况

叙述本次工作时间、经过和投入工作、完成各项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列出核实后的各类资源储量。

1.5特别情况说明

2.工作区地质

简述工作区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基本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等)概况。

2.1矿床特征

综合叙述矿体(层)赋存层(部)位、控矿条件、矿体(层)数量、总体分布范围(具体地段、长度、宽度、延深)、总体产状以及对矿床的新认识。

2.2矿体(层)特征

分矿体叙述(经开采的则对矿体的保有部分分别叙述)。

简述主矿体(层)的具体赋存部位、空间位置、分布范围、与上、下矿体的关系(或距离),矿体(层)形态、产状、规模(长度、宽度、延深)、矿层厚度、有用组分(品位含量)、含矿率(含矿系数)、荒料率及变化。对次要矿体(层、或小矿体)可列表反映基本特征。以插图形式反映矿区内矿体(层)平面分布范围。

矿体(层)规模、数量、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矿区和因变更工业指标而需核实的,应补充以下内容:矿体(层)连接对比标志、依据,矿体最大最小埋深、赋存标高、矿层厚度、品位变化规律,主矿体(层)控制程度和资源储量所占比例。并以插图形式反映矿体重新圈定前后的变化情况。

2.3矿石质量

2.3.1矿石物质组成

简述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关系。

2.3.2矿石化学成分

叙述矿石主要有用、有益、有害组分含量、赋存状态、变化和变化规律;对利用化学组分用途改变为以物理性能为主要指标的矿种,应对其物理性能进行详细评价。

2.3.3矿石风(氧)化特征

简述矿石风(氧)化特征,阐明氧化、混合、原生带划分依据,“三带”的分布范围、深度。

2.4矿石类型和品级

简述矿石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品级),说明各自然(工业或品级)类型矿石在矿体(层)中所占比例及分布规律。

2.5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简述主矿体(层)上下盘围岩岩性及矿体(层)夹石岩性、数量、分布、规模(长、宽、厚度)及有用、有益、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对矿体(层)完整性的影响程度。

2.6矿床共(伴)生矿产

简叙共(伴)生矿产种类,结合新成果说明各组分含量、总量,评价综合开采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意义。

3.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简要叙述勘查期间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种类、采样种类、选矿方法、试验流程和成果、推荐工艺流程。勘查完成后又进行了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的矿区应详细叙述新成果。

已开采矿区应详细叙述生产选矿(或加工)工艺流程、列表反映历年选矿(加工)成果(包括:矿石入选品位,精矿、尾矿品位、产率、回收率或物性指标等),对矿石主要组分工业利用和共(伴)生矿产回收进行评述。

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4.1水文地质

4.1.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叙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现状:阐明未采矿体主要分布标高,矿体最低标高,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及矿井最低排泄面标高。矿山开拓方式和采矿方法。矿山疏排水影响范围内各含水层、断裂破碎带以及与地表水体水力联系的变化情况,地下水补、迳、排条件的变化;阐明矿井的直接与间接充水因素以及上部采空区对深部充水的影响;分析勘查报告估算的涌水量和历年矿井系统涌水量的差异,利用矿井实际涌水量资料估算下一水平的涌水量;指出矿山开采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产生原因,矿山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效果,评述对矿山开采的影响;预测分析矿山深部开采可能诱发或者加剧水文地质问题及变化趋势,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说明矿山供水水源地现状。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重新作出评价。

4.2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4.2.1工程地质条件现状评价。阐述井巷和采区揭露的工程地质情况,根据井巷支护、露采边坡的现状,对其稳固性重新作出评价。评述矿区内已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发生部位、产生原因、对采矿的影响程度,矿山采取的工程措施及其效果。

4.2.2工程地质条件预测评价。预测未来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或加剧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对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重新作出评价。

4.3环境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4.3.1矿区环境地质现状评价。评述矿区存在的自然灾害对开采的影响;叙述矿山建设以来,工程经济活动中诱发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危害对象及影响程度,分析影响和破坏的主导因素,矿山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其效果。

4.3.2矿区环境地质预测评价。分析预测矿山未来的工程经济活动可能诱发或加剧的环境地质问题。根据矿山类型、生产规模、开采方式,结合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对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作出预测评价;对上述环境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对矿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程度重新作出评价。

4.4煤炭安全生产综合评价。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和要求,对煤层瓦斯突出可能性、煤的自燃趋势以及煤尘爆炸性进行预测和评价。

4.5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变化、评价及防治措施建议

4.6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简述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的主要问题和类型,在综合上述条件的基础上重新确定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程度的综合类型(3类9型)。

5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矿区勘查后未进行开采或仅局部(少量)开采的矿区可简要的叙述或仅写相应的工作,但新老规范在勘查类型划分上有差别的应按新规范重新确定勘查类型、论述勘查工程间距;进行了核实补充工作和矿山地质工作(或生产勘探)的矿区,应包括以下内容。

5.1生产勘探(探矿)方法、工程布置原则

简述矿床勘查类型,采用的勘查工程间距。

叙述生产勘探(探矿)的工作方法、手段,工程布置原则,实际工程控制间距,完成生产勘探(探矿)工作量。

5.2生产勘探(探矿)工程质量评述

说明各项工程使用目的,评述其取得的地质效果。说明钻孔质量并进行质量评述。

5.3生产勘探(探矿)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

说明生产探矿钻孔、坑道等测量方法、引用的控制网(点)及精度,采用坐标系统,对各项测量方法及质量进行评述。

5.4采样、化验及质量评述

5.4.1采样及质量评述

分各类试样叙述采样方法、规格,评述质量;大型选矿试样应说明取样地点、采样方法、规格、样品组成的矿石类型、品位,评述样品的代表性。

5.4.2化验及质量评述

简叙样品加工;叙述各类样品基本分析(物性试验)、全分析、组合分析项目,试验方法,内、外检情况和质量。具有相应资质化验室的化验结果方能采信。

5.5探采对比

对比的基础是最近批准(或认定、备案)的报告(以简称最近报告)。

5.5.1构造

根据矿山生产资料,与最近报告对比,叙述核实区内的构造变化情况,岩浆岩对矿体破坏、影响的变化情况。

5.5.2矿体(层)特征

与最近报告对比,说明矿体的数量、形态、产状、规模、厚度、结构、空间位置(煤层的可采性、稳定性)等的变化情况,以及矿石质量(品位、煤质等)的变化情况。

5.5.3开采技术条件

根据矿山生产资料,叙述含水层厚度、富水性、断层导水性等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实测涌水量与最近报告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说明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对于煤矿应重点分析对比煤层顶底板、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地温及地压特征与最近报告的差异。

5.5.4勘查工作

分析评述原勘查工程的布置、勘查方法、手段的选择,勘查类型的划分、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6资源储量估算

6.1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说明采用或变更的工业指标文件、文号及内容。

6.2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叙述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综合矿体分布的拐点并编号及其坐标、埋藏深度)、具体矿种和矿体(层)号;开采矿区已设置采矿权的,应分采矿许可证内、证外(或设计范围内、外)等,分别估算消耗、保有资源储量。

6.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说明核实的方法,如对于保有资源储量的核实是采用重算的方法,还是先算采空区消耗的资源储量,后从总量中扣除的;对于未动用块段是如何核实的,跨边界块段是如何分割的等。并论述选择估算方法的依据及合理性,写明采用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估算公式。

6.4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

叙述单工程厚度、平均品位,块段或剖面平均厚度、品位、面积、体积质量(体重)和矿体(层)平均品位及各种校正系数(含矿率、荒料率、岩溶率)等参数计算、测定方法及特高品位(特大厚度)处理原则。说明各类数值单位及数据取舍原则。

6.5矿体(层)圈定原则

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和矿体(层)变化规律,分别叙述单工程矿体(层)圈定和工程间矿体(层)连接、内(有限)外(无限)推断原则。

6.6采空区(或压覆矿产)边界圈定

说明采空区分布情况、采空区边界圈定原则和依据;压覆矿产地段,应叙述压覆矿产边界圈定原则及处理方法。

6.7块段划分

说明资源储量估算块段划分原则和块段编号方法(注:尽量沿用原块段划分,对已采或采矿权设置部分,可在原基础上作进一步划分)。

6.8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

根据矿体(层)的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矿山开发程度)确定的经济意义,对资源储量类型进行划分。具体叙述各类型保有资源储量划归条件及空间分布。

6.9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说明矿区(井田、矿段)截至××××年××月底保有、消耗、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保有各类型资源储量比例,以及各类资源储量的平均品位。也可以汇总表反映许可证范围内、外各矿体(层)保有、消耗、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以及各类资源储量的平均品位。

6.10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说明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采用的工业指标,计算方法、参数确定原则、计算结果(可用插表或与主矿产资源储量表合并),并评价其可靠程度。

6.11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说明的问题

说明资源储量估算中与前叙原则不一致的特殊处理的问题,说明问题应阐明理由、处理原则、方法及评述其影响程度。

6.12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

通过资源储量结果对比,阐明资源储量变化,对已上表的资源储量进行准确的扣减,避免重复统计,同时分析资源储量变化的原因,指导进一步工作。

对比的基准是最近正式批准(或认定、备案)的报告,或者者虽未正式批准(或认定、备案),但已上表的资源储量(以下简称最近报告)。应用关系图说明本次核范围与最近报告范围的关系,用文表说明重叠范围内资源储量(含矿石量、品位、金属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7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

矿床开发项目已做过可行性研究或经开采后经济意义不改变的矿区,若开采方式不变可略此章 。若改变经济意义和改变矿产工业用途、变更工业指标的矿区,应根据生产实践,对改变的指标进行经济论证(也可将工业指标论证成果作附件)。报告中简要摘述矿床开发需求程度、建设开发方案及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可行性研究的基本结论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及时效性做出评价,提供矿山开发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总利润、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等。

8结语

8.1对资源储量核实取得的主要成果、新认识、资料完备程度作出概括的、结论性的评述,对今后矿山开发经济效果做概括性的评述。

8.2评价开采技术条件,指出需防治的主要问题。

8.3指出矿山今后生产勘探(探矿)和开采、矿石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8.4建议注销核实的保有(占用、压覆、残留)资源储量情况。

附图

1.矿区交通位置图(可作报告插图)

2.矿区(井田、矿段)地形地质图(图中应反映原勘查范围。有采矿权设置的,应表示采矿权范围、拐点号及坐标)

3.含矿岩系(或矿层)柱状对比图

4.勘探线剖面图(采用剖面法估算资源储量的,可与资源储量估算图合并)

5.资源储量分布纵投影图(陡产状矿体剖面法估算资源储量时附)

6.资源储量分布平面图(缓产状矿体剖面法估算资源储量时附)

7.资源储量估算图(平面、纵投影图)

上述附图5、6、7中,除应表示现估算资源储量内容外,还应反映原勘查报告资源储量分布范围、矿权许可证范围、本次核实范围及拐点坐标。

8.全部新增工程原始编录图(坑、槽探素描图、钻孔柱状图)、中段平面图

9.采矿工程分布平面图

10.其它图件(根据不同矿种矿床及勘查手段确定)

11.矿区水文地质图

12.矿区工程地质图

13.矿区环境地质图

11~13号图可按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程度附其一或综合图件。

14.井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图

15.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与降水量关系曲线图

16.矿坑涌水量估算图

17.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等水位(水压)图

18.矿体直接顶(底)板隔水层等厚线图

19.岩石强风化带厚度等值线图

20.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分区图

附表

1.新增工程测量成果表

2.新增工程质量一览表

3.新增各类样品分析、测试、鉴定成果表

4.新增化验结果质量(或内、外检对照表)统计表

5.资源储量估算表,包括:

(1)单工程矿体(层)厚度、平均品位计算表

(2)断面或块段平均厚度、品位计算表

(3)体重、湿度测定结果表(也可作正文插表)

(4)断面或块段面积测定表

(5)块段资源储量计算表

(6)消耗、保有、累计查明资源储量总表

6.地下水、地表水、矿坑水动态观测成果表

7.矿坑涌水量估算表

8.井、泉、生产矿井和老窿调查资料综合表

9.水质分析成果表

10.矿区环境地质调查资料汇总表

附件

1.矿石加工技术性能或物理性能试验报告

2.可行性研究或工业指标论证报告

3.有关确定工业指标的文件

4.原“勘查报告”审批(认定、备案)文件

以上附图、附表、附件可根据矿种特点增减。

更多相关推荐:
储量核实报告

XXX有限责任公司扩界储量核实报告XXXXX单位二O一二年四月目录一绪言11工作概况12位置交通33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44以往地质工作概况45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46本次工作情况5二工作区地质特征51地层...

什么情况下需编制储量核实报告

什么情况下需编制储量核实报告1多年未开展年报工作2矿权发生变化包括面积深度业主3煤质发生变化4业主认为前期报告与实际不付可提出核实5资源储量发生重大变化包括勘查增减三下压覆火烧区变化

储量核实报告提纲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一对核实报告的认识1编写核实报告依据的主要规范规定编写核实报告应依据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xx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xx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前言11概况111项目原由受平坝县骆子洞煤矿矿业权人的委托对扩界扩能后的该矿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目的是为该煤矿进行技改扩能生产管理等提供地质依据112任务1查明地层层序划分地层2调查矿区地质特征煤层煤质特征开...

储量核实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四道柳找煤区纳林塔纳林沟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伊金霍洛旗纳林塔纳林沟煤矿二00五年六月报告提交单位伊金霍洛旗纳林塔纳林沟煤矿法人代表苗五小报告编制单位海勃湾矿务局生产勘探队法人代表李文斌技...

××××煤矿储量核实报告(最终)

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二六年六月贵州省纳雍县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单位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项目主编明方平参加人员郭斌杨淑萍陈荣华...

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关于开展土地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调查的通知各有关企业为配合再融资的有关工作请填写企业土地资源基本情况调查表具体要求如下一土地面积性质用途见附件1二矿业权权属性质面积有效期见附件2对应矿业权的矿种矿产资源储量包括级别...

储量核实报告

目录第一章绪论1第一节目的与任务1第二节位置与交通2第三节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6第四节矿山建设与生产简介7第二章地质工作简述9第一节以往地质工作简述9第二节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11第三章矿区地质17第一节地层17...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1绪论11核实工作目的和任务简述报告提交单位矿业权人的有关情况明确核实工作的目的包括规范规定的技术目的和报告评审目的如果报告评审目的是属公司上市融资矿业权人又不是申请上市融资的公司必...

储量核实报告正文103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目的与任务一目的20xx年4月乌海中能东方红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陕西天地地质有限责任公司对其乌海中能东方红煤焦有限责任公司露天煤矿以下简称东方红煤矿进行必要的补充勘探后对现有资源储量以20xx年...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核实工作的重点1对新增探采矿的坑道钻孔等工程均应进行编录研究矿层厚度等特征及其变化按样品采集要求用较原勘查工程控制网度加密的间距对坑钻开采范围内矿层进行采样控制矿...

XX矿区储量核实报告

XX矿区储量核实报告第一章概况11工作目的及任务12交通位置13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14以往地质工作15本次工作情况第二章21区域地质概况22矿区地质221地层222构造223岩浆岩23矿体特征24矿石质量特征2...

储量核实报告(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