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报告

时间:2024.4.20

当代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作 者: 腾 凤 云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系 别: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 业: 环境工程

学 号: 141703123

1 20xx年 12月 19日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摘要:社会安全感是公众对社会安全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是公众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生活中对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或可能受到侵害或保护程度的综合心态反应,也表示公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认知,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水平等,社会安全感是衡量一个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指标,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为了解当代社会民众的社会安全感现状,本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全国民众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民众的社会安全感比较高,但仍然存在提高的空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影响人们安全感的因素也在发生着变化。针对此现象,我们应该拥有应对的措施,只有民众的社会安全感提高了,才能生活得幸福。

关键词:社会安全感 、社会发展 、社会治安

一、调查背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社会安全感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不论社会发展的多么繁荣,它其中仍存有不安全的因素,仍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借全国上下全力贯彻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之际,我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对人们的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做了调查,希望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我国民众对社会安全的主观感受,以进一步分析出导致不同安全感的主、客观因素。

二、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82个个体,来自全国不同的城市,其中一江苏省为主。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1.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

2.被调查者的常住地

3.被调查者觉得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如何

2

4.被调查者是否敢在夜间出行

5.被调查者是否担心走在大街上时遭遇打劫

6. 被调查者是否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

7.被调查者公交车或其他公共场所看到陌生人被抢劫或遭小偷时会怎么做

8.被调查者感到不安的场所

9.被调查者感到不安的社会问题

10.被调查者认为搞好社会治安提高公众安全感应从哪些方面加强

在调查中,被调查者的男女比例2:3,年龄在18~30之间的占74.39%,30以上的占17.07%,18岁以下的占8.54%,所在地为城区的占63.41%,农村的占32.93%,其他占3.66%。认为自己所在地区安全状况一般和很好的人数均占46.34%,较差占7.32%,认为很差者比例为0。28.05%的被调查者敢在夜间出行,没有任何顾忌,32.93%有人陪着才敢出去,36.59%夜间很少出门,2.44%从不夜间出门。被调查者一个人逛街是非常担心被抢劫的占了7.32%,有点担心的占到68.29%,不担心的占了24.39%;58.54%的被调查者受过系统的安全教育,但流于形式,14.03%受到过很好的安全教育, 26.83%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安全教育。当在公交或其他公共场所看到陌生人被抢劫或遭到小偷时,选择报警求救的占28.05%,选择见义勇为,出手相助与恶势力作斗争的占18.29%,袖手旁顾者占10.98%,很想出手相助,但又不敢出手,最后也只是在一旁看热闹的占了42.68%。86.59%的被调查者感觉各地火车站、地铁站不安全,4512%的被调查者觉得公交车上不安全,24.39%觉得生活小区不安全,6.1%的被调查者觉得学校不安全,还有10.98选择了其他。对当今社会哪些问题感到不安全的回答中,食品安全问题占了69.51%,交通安全问题占了76.83%,医患事故问题占了56.1%,社会治安问题占了62.2%,人生财产问题占了56.1%,其他7.3%。在对搞好社会治安应从哪些方面加强的回答中,法制宣传教育占54.88%,提高保安人员综合素质占68.29%,加强巡逻力度占73.17%,政法机关公正执法占56.1%,城镇交通秩序占54.88%,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占63.41%,其他占3.66%。

从调查结果来看,虽然男女比例大致相当,但是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社会安全的感受却有很大的差别,这也符合安全感使人们的一种感受,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经历的不一样,因此感觉也不一样。在被调查者中,30岁以下的人多感觉社会治安一般或比较差,而30岁以上的人则多感觉社会治安比较好;男性中敢夜间出门,且毫无顾忌的有56.67%,女性中只有11.54%,在有人陪伴的情况敢夜间出门的男性占所有男性的36.54%,而女性有26.67%,13.33%的男性夜间很少出门,一半的女性夜间很少出门,由此可见大部分男性安全感系数高,而女性多数 3

缺乏安全感。常住地为城市的被调查者中,46.15%觉得当地安全状况一般,50%觉得很好,3.85%觉得较差,无人觉得很差;常住地为农村的被调查者中,44.4%觉得当地安全状况一般,40.74%觉得很好,14.81%觉得较差,无人觉得很差。农村安全状况与城市安全状况没有明显差别,可见今年来,我国政府对农村安全建设所作的努力取得了想当明显的成效。值得注意的是,18~35岁之间的被调查者中受到过系统的安全教育的占了77.08%,受到过很好的系统的安全教育的占了66.67%,显然,18~35岁之间的被调查者大部分或多或少的接受过安全教育,而年龄稍大的或者年龄稍小的接受的安全教育相对较少,因此安全教育的普及不应该只在学校中进行,更应该面对整个社会,扩大安全教育人群和范围。

由调查结果可看出,人们社会安全感的变化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转型期间,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被激化出来,导致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力下降,一些不法分子便趁机制造混乱,扰乱社会治安。因此,我们的党和政府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我们也相信党和政府会做到最好的。

三、建议和意见

鉴于以上调查结果及分析,我提出以下几条建议和意见,希望会对搞好社会治安,提高人民的社会安全感有所帮助。

(一)司法从机关和公务人员方面

司法机关和公安人员的形象和地位是影响公众安全感水平的重要因素。为此要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扩大司法公开,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不断充实警力、提高素质、规范执法、改进作风,树立政法部门的良好形象。提高司法机关和公安人员的执法、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宪法和法律实施,保障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满意率。

(二)新闻媒体社会舆论方面

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从公众安全感的形成渠道以及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因素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媒介对于公众安全感的特殊作用。因此,在日常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对社会治安、刑事案件的报道中,必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宣传媒介的正面作用,注意防止进行个案炒作,消除负面影响,不应该造成公民恐惧心理,维持社会的稳定。

4

(三)社会法制方面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法治理念教育学习培训班,引导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宣传造势,营造氛围,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 。要紧紧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平安建设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四)法制宣传方面

政府机关及公检法人员应该经常以各种方式向广大公民讲解法律安全知识,了解各种威胁公民安全的违法活动,并使公民掌握安全防范措施,以便在不法侵害发生时能降低自己的受伤害程度。

(五)外来人员方面

要切实保障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城市中的外来人口之所以倾向于组成基于地缘与业缘的团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从制度及心理层面消除对外来人员的歧视,并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保障外来人员的人生安全,对于经常在本市区居住的外来人员可以上户。切实解决外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是实现治安好转、公众安全感提升的重要途径。

(六)公民方面

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时刻警惕不法侵害的发生,尤其是在繁华市中心火车站汽车站等地方,时刻小心小偷、抢劫,平时可以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公民防范措施,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并且可以和家人及朋友交流,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并在生活中有意的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以防被害。

四、总结

社会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什么时候人们的社会安全感都有呆提高,社会治安仍有改善的余地,近几年来也看到了国家在社会治安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国家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稳定社会。但同时社会治安又是全民行动的一件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得我们的国 5

家长治久安,因此,让我们一起努力,携手创建平安和谐的家园。

参考文献:

(1)王俊秀,面对风险:公众安全感研究,2008。

(2)熊一新,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 6


第二篇: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2008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作 者 张晨

系 别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 级 08级

学 号 0828010009

成 绩

指导教师 张春香

年 月 日

1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社会实践主要内容:

摘要:社会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安全与否的认识的整体的反映,它是由社会中个体的安全感来体现的,安全感是反映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社会运行机制和人们生活安定程度的标志。安全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课题。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五种基本需求的塔形层次图。其中安全感的需要居于层次图的底层,是实现人类更高层次需求的基础。在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时,潜意识里要求基本的安全感。他认为安全的需要是人类最重要的需要,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我国对安全感的界定也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有三点是一致的:"第一,认为安全感是一种主观感受,而非客观实体;第二,其感受的客体是社会治安秩序与公共安全的现状;第三,其感受的主体应是称作为'公众'的一定范围的居民群众,而不是某一居民个体。

虽然这里所说的“社会安全感”是人们的主观感受,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和变异性,但由于它是对一定时期内社会现实的反映,因此具

2

有一定的客观性;同时,和个体安全感的易变性不同,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安全感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些都构成了测量的前提。

关键词:社会安全感、社会治安、社会转型期、社会变迁、指标体系、 正文:

1、调查背景及内容结果分析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社会安全感也在不断的发生之先河改变,不论社会发展的多么繁荣,它其中仍存有不安全的因素,仍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因此我自编问卷,在我的家乡秦皇岛进行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00 份,共收回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96%。内容设计了16个选择题,其中15个单选,1个多选,其中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地区治安状况、和几年前相比社会安全感如何变化,影响被调查者安全感的原因、治安问题,被调查者是否夜间敢单独出行,长期出门是否担心家中被盗,被调查者在那个地方最容易受到伤害,当你外出旅游时安全感是否会降低,网络方面被调查者是否愿意在网上购物,是否愿意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当自己或看到有其他的人受到不法侵害时采取的措施,社会上违法的人主要有哪些,搞好安全措施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等。被调查者男女比例基本符合1:1,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虽然男女比例大致相当,但是35岁以下的占到了85.3%,他们认为这几年的社会治安并没有多大变化,相反,36岁以上的人尤其时50岁以上的人却大部分认为社会治安比几年前有了大的提高,这也符合安全感是人的一种感受,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经历的不一样,因此感觉也不一样。35岁以

3

下的人认为安全感没多大变化的人最多,50岁以上的人大部分都认为提高了。而在最影响被调查者的因素中35岁以下的人和50岁以上的人观点也不同,35岁以下的人认为主要是社会媒体的报道,而50岁以上的人却认为主要是自己受到伤害和家人及亲朋好友受到伤害。而在夜间是否敢独自一人行走时,25岁以下的大部分不敢,35岁以上的大部分都敢走,这和年龄有关,年龄较小的一般都比较胆小,较长时间外出是否会担心家中被盗,35岁以下的人和50岁以上的人观点一致,都认为会担心。外出旅行时35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人都认为安全感会降低,只是降低的程度不同而已。而当看到有人受到伤害时大家的选择都是积极的,要么报警,要么帮助别人寻找帮助。这说明我们大家都还有社会责任感,而在网络方面35岁以下的人观点和50岁以上的人观点基本上是相反的,35岁以下的人乐意上网购物,认为网上的东西便宜,不太注意保护自己的信息,而50岁以上的人却认为网络购物不安全,存在很多风险。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与几年前相比,人们的社会安全感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治安也提高不少,年轻的人已经开始上网购物,网络上诚信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几年前相比,网上购物比例大大提高,尤其是淘宝网、阿里巴巴出现之后,随着支付宝的出现,货到付款的方式更加方便了网上购物。但是社会治安方面仍有很大的改善,火车站的治安问题,汽车站的扒手问题、银行抢劫、流动人口问题、宠物伤人、小区治安问题等。

2、建议和意见: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社会治安提高公民的社会安全

4

(一)小区方面

加强小区社会治安管理,小区全封闭式管理,设立门卫制度,加强门卫责任,全天24小时值班,非本小区的人员进入需要登记,小商小贩不得进内,车辆进出需要经过检查。所有居民应该安装防盗门红外线防盗系统,小区居民应该积极配合物业管理加强保卫。小区内禁止养烈性犬,家养的宠物狗猫应该大预防针,一旦有人被宠物咬伤,应立即上医院。

(二)火车站汽车站方面

加强街头巡逻警力,提高街头治安民警的责任,加强治安巡防,看到可疑人员应该秘密监视,倡导旅客按秩序排队进站上车,减少小偷行骗的机会,健全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及时解决旅客之间的矛盾。对于小偷决不姑息,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传授旅客如何识别行骗、小偷的伎俩。向旅客发放安全常识宣传单,接到旅客报警之后应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提高破案率。

(三) 司法从机关和公务人员方面

司法机关和公安人员的形象和地位是影响公众安全感水平的重要因素。为此要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扩大司法公开,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不断充实警力、提高素质、规范执法、改进作风,树立政法部门的良好形象。提高司法机关和公安人员的执法、服务质量。积极推进宪法和法律实施,保障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5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满意率。

(四)外来人员方面

要切实保障外来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城市中的外来人口之所以倾向于组成基于地缘与业缘的团伙,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从制度及心理层面消除对外来人员的歧视,并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保障外来人员的人生安全,对于经常在本市区居住的外来人员可以上户。切实解决外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是实现治安好转、公众安全感提升的重要途径。

(五)舆论方面:

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从公众安全感的形成渠道以及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因素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媒介对于公众安全感的特殊作用。因此,在日常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对社会治安、刑事案件的报道中,必须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宣传媒介的正面作用,注意防止进行个案炒作,消除负面影响,不应该造成公民恐惧心理,维持社会的稳定。

(六)受害者方面

建立犯罪被害补偿制度。长期以来,刑事司法由于自身特点所限,注重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等国家利益,而忽视被害人权利保障,这些往往使被害人在受害后处于无助状态,导致其安全感急剧下降。因此,从提高公众安全感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建立犯罪被害补偿制度。

(七)公民方面

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时刻警惕不法侵害的发生,尤其是在繁华

6

市中心火车站汽车站等地方,时刻小心小偷、抢劫,平时可以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途径了解公民防范措施,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并且可以和家人及朋友交流,并在生活中有意的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以防被害。要切实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八)社会法制方面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法治理念教育学习培训班,引导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宣传造势,营造氛围,提高群众对平安浮梁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 。要紧紧依靠 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平安建设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九)法制宣传方面

政府机关及公检法人员应该经常以各种方式如发放传单、开展法律讲座、发放光盘磁带等向广大公民讲解法律安全知识,了解各种威胁公民安全的违法活动,并使公民掌握安全防范措施,以便在不法侵害发生时能降低自己的受伤害程度。

(十)违法犯罪人员方面

社会上有一大部分犯罪人员有前科,因此应该特别向这些人员宣传法律知识,通过讲座,看记录片等方式改变他们头脑中的不正确观念,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降低他们在出狱之后继续从事违法犯罪的概率,以此提高公民安全感。

7

(十一)社会基层人员

社会基层人员是最有可能威胁社会治安和公民安全感的不稳定因素,解决好他们的问题,可以大大提高社会治安。切实保障基层人员的生活问题,解决好基层人员子女的上学问题,是提高社会治安和人们社会安全感的根本途径,是最切实有效的方法。

结束:

社会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什么时候人们的社会安全感都有呆提高,社会治安仍有改善的余地,近几年来也看到了国家在社会治安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国家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稳定社会。七月五号新疆事件发生之后,国家第一时间做出指示,并严厉惩罚了违法犯罪人员。胡锦涛书记亲自去新疆视察,稳定那里的社会治安。

社会治安、社会安全感等和人们的经济收入有紧密的联系,只有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物质方面得到改善,社会安全感才有更大的提高。因此搞好经济建设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牢牢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人民的社会安全感才会更高。

在文章最后需要加以强调的是,“社会危机感”是和“社会安全感”相对立的概念范畴。社会中如果安全感较高,危机感则较低;反之,危机感则较高。但安全感并非越高越好。对个人来说,过高的安全感会削弱人的竞争意识,不利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妨碍个人的自我实现;同样,社会安全感过高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过高的社

8

会安全感可能出现在两种类型的社会中:一是像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那样,通过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人为缩小社会差别,这种由平均主义带来的高安全感销蚀了人们的进取心,不利于生产者潜力的发挥,导致社会生产停滞不前,整个社会失去了生机与活力;二是像北欧国家那样,过分完善的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使个人的进取精神大大减弱,社会活力不足。同时财政压力巨大,社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总之,适度的社会危机感和良性的社会安全感相配合,才能在社会中营造既友善又积极的氛围,而这正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

说明:

由于时间和人力资源有限,调查的范围局限,各个地方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调查的结果难免反应所有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也不一定合理。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9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评语: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成绩:

10

评定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11

更多相关推荐: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系部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年级一年级班级材料902姓名:王鹏学号:090520220实践单位:陕西华山化工集团塑业有限公司及生活小区实践时间:20xx-8-1至20xx-8-4共四天一…

大学生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社会安全感调研报告塔里木大学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南疆发展协会二一三年六月一日目录一调研背景1二调研目的及意义1三调研对象1四调研方案2五调研结果分析2六结论与建议3团队简介4附件大学生社会安全感调研报告调...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现状与原因分析报告内容摘要此份分析报告主要分为关键词调查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及分析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大因素群众对社会治理的建议我对社会治理的建议总结调查过程概述和参考目录文章及作者等几个板块其中调查基本情...

公众安全感调查报告

普洱镇20xx年度公众安全感调查报告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年初政法综治会议精神准确客观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价找准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和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为镇党委政府领导...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研报告调查人张昱雄组长毛加元李贝成员调查时间20xx年7月11日调查地点河北大学调查对象印章调查目的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是社会安定的可靠保障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社会安全感也在不断的发...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

社会安全感现状与原因分析报告班级农村区域发展2班组员石玥20xx20xx20xx刘宇萌20xx20xx2102尤杰20xx20xx2142郭琪20xx20xx2152黄珊20xx20xx2162内容摘要此份报告...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终结版)

岳麓区社会安全感现状与原因分析报告调查原因岳麓区位于长沙湘江西滨与长沙市中心区隔江相望是长沙市的西部门户作为长沙市的河西新城全区面积145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通过绕城公路城市环线与市区各片以及京珠高速公路联成...

关于社会安全感调查思想道德报告分析及深思

大学生实践学习报告论文题目课程姓名学院班级学号成绩关于社会安全感调查思想纲要及概论自主学习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20xx年8月12日关于社会安全感调查思想道德报告分析及深思在上年度我与我的同伴一起申报了学校组织的...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的调查分析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的调查分析您好我是武汉科技大学的一名学生为了进一步了解您的社会安全感现状我正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一步了解情况需要耽误您的几分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希望您的配合本试卷不计入您的姓名...

校园食品安全调查报告

校园食品安全调查报告一前言当前国内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食品安全已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词汇是人们谈论的重点话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学校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

宣传食品安全的主题团日D11食检3班施江丽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报告最近全国各地媒体集中揭露了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走了瘦肉精来了牛肉精quot地沟油事件红心鸭蛋一个个可怕的镜头陆续进入人们的视线此刻我们也警觉起来不...

社会调查报告~~食品安全

暑期社会实践食品安全相关问题的社会调查这个假期我与四位高中同学一起进行了一项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调查具体如下一调查的目的或内容现代化的生活人们对饮食起居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民以食为天食品有关的问题自然成为人们关注...

社会安全感调查报告(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