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人士见义勇为,何去何从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4.4.21

关于社会人士见义勇为,何去何从的调查报告

调查小组组长:黄月蓉

调查小组成员:丘荷敏

调查小组成员:黄一鸣

调查小组成员:黄臻熠

调查小组成员:黄建淼

调查小组成员:许奕铭

执 笔 者:黄月蓉

联系方式:

学号:201102044185 学号:201102044178 学号:201102044151 学号:201102044149 学号:201102044152 学号:201102044111 学号:201102044185 136xxxxxxxx/619493

内容摘要:本报告以对广东省不同年龄段社会人士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现今不同年龄段社会人士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认可、 是否做过见义勇为、奉献意识的强弱、对各地见义勇为基金会等视角的分析,发现: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社会责任意识呈现偏弱的态势。特别是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社会人士社会责任意识的比较,我们得出,教育系统作为一种实施国民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化机制,在强化国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人士;见义勇为;时代精神;传统美德

1

见义勇为是指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与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见义勇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的行为。第二类是抢险救灾的行为。

然而,现今的社会人士又有多少人会做到见义勇为呢?去年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女孩“小悦悦”遭两车陆续碾过、高达18位的冷漠路人均未上前去帮助和呼救的事件,至今仍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其实,弘扬社会正气并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事情,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见义勇为的精神日渐丧失、社会正气正面临着危机的今天,如何让见义勇为的崇高精神“薪火相传”,社会人士见义勇为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思考的问题。

一、调查的对象与目的

调查时间:20xx年7月1号-20xx年8月31号

调查地点:广东省

调查对象:120名不同年龄段的社会人士

调查方式:随即抽样的调查问卷方式,发放120份,回收120份,有效100份,有效率83.33%。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社会人士关于见义勇为的看法,是什么促使社会人士见义勇为,又是什么让社会人士宁愿冷眼旁观、视而不见。

二、见义勇为的背景

见义勇为是当前社会经久不衰的话题。现实中既有像魏青刚似的英雄给人们带来的感动,又有“英雄流血又流泪”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心痛,还有未成年人盲目见义勇为而献身使人们感动和心痛的同时开始的反思。匡扶正义、见义勇为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多少年来,是激励人们与邪恶作斗争的精神支柱。但在社会转型的前提下,传统的社会习惯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极大变化,社会道德水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抱着“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看客心理。

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的场面:一个或几个歹徒手拿凶器,在车上行凶抢劫,无一人出来制止,最后看着歹徒扬长而去;一个小孩落水,围观不少观众,却无一人下水救孩子,看着孩子在呼叫中沉入水底;在街上有歹徒正在向一名女孩抢劫或施暴,街上行人站着看,无一人上前挺身而出,看着女孩在街上哭泣?? 这些都是社会失范的表现。!

而当今不同年龄段的社会人士对于见义勇为大多数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社会人士的见义勇为无非是自身本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浓郁的爱心,80、90后的浩然正气,生命至上的价值观。

三、见义勇为的现状

2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性美的体现。那么如今现实社会中的见义勇为情况又是如何的呢?

(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同年龄段的社会人士的价值观都不同,所以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认可、见义勇为的意识、奉献意识的强弱等等观念都不同,请看下表(我们通过做调查报告,再利用统计学得出的结论):

关于社会人士见义勇为何去何从的调查报告

经过调查统计得到图1,我们得知有75.83%的社会人士认为见义勇为是素质的表现,有66.66%的社会人士具有浓郁的爱心。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人士对于见义勇为还是持有肯定的态度。但是我们当代的社会人士只有35.83%的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人士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待加强,也只有18.33%的人做过见义勇为的行为,其实很多人都见过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可是只有少数人会伸出援助之手,不是他们冷血,其实很大原因都是因为他们了解见义勇为的知识太少了,120个社会人士当中只有29个人知道我们各地见义勇为基金会的电话,也就是只有24.16%的人清楚见义勇为基金会,我们政府应该大力宣传见义勇为基金会,形成一个见义勇为就业扶持,医疗保障等一系列系统的保障机制设立见义勇为作为评比项目的表彰会,并设立高额奖金,完善见义勇为后的保障。

(二)见义勇为的主要原因

从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中得到以下图表。由图2可看出因害怕可能被讹诈而不去见义勇为所占的比重最大(45.70%),这说明当今社会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在逐渐增强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此种怪异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了社会道德的缺失以及社会的不和谐。

其次,认为在进行见义勇为过程中缺乏人身安全保障而不去见义勇为的有30.85%,可见人们的心理矛盾是复杂的,虽有去见义勇为的意识,但希望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的保障,从而更好地理智实施见义勇为,从另一角度却也折射出舍己为人的传统美德正在逐渐丧失;而且只有23.45%的人是因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去见义勇为。

3

关于社会人士见义勇为何去何从的调查报告

45.70%

图2:关于见义勇为原因的调查

(三)社会人士的心理反应

在生活中看到一位老人跌倒在身边,扶还是不扶?如今这个问题让不少国人陷入纠结,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陷入一种莫名的尴尬。近期,多起见义勇为反遭人诬陷讹诈的事件被曝光,网民大呼“好人做不得”;而以于此相映的另一面则是一批“最美”草根人物救人于困厄,广受舆论追捧。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中国社会道德生态遭遇“双重门”。 其实,这一系列问题也反映出了当今国民的不同心理状况。经过对120张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社会人士对见义勇为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即实施见义勇为的目的及其影响。

由图3知,其中有41%的社会人士见义勇为是无目的的,显然这是一种难得可贵的精神,但很多人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缺乏理智且没有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其次,26%的人认为见义勇为是一种素质表现,从而促使他们进行见义勇为。同时有22%的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源于自身的正义感。然而仍有极少数人是为了谋取利益,这确实让人心痛。

对于见义勇为的影响,从调查结果图4来看社会人士的反映也是千差万别的。令人深思的是有34%的人认为见义勇为对自己的生活毫无影响,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有27%的人觉得见义勇为可以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弘扬社会正气,继承优良的传统美德。其中,24%的人认为见义勇为可以提高自身素质,也有一小部分人觉得当今社会道德缺失严重,进行见义勇为也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表现。

关于社会人士见义勇为何去何从的调查报告

4

关于社会人士见义勇为何去何从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人士见义勇为何去何从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人士见义勇为何去何从的调查报告

图3:见义勇为目的柱状图 图4:见义勇为影响柱状图

(四)社会人士的看法

在这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人对政府的意见很大,认为政府在见义勇为方面上实行的措施没有贯彻落实到基层百姓身上,而且在法律法规方面上没有特别明文规定去保障见义勇为者的人身安全,导致人们不愿去见义勇为。除此之外,大多数人也害怕被人陷害或讹诈,因此大都诉说不太愿意去见义勇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总的来说,大部分社会人士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制定和完善见义勇为的相关法律,使见义勇为者有更多的保障,而且要增强模范典型,让社会,家庭和学校从多方位、多层次大力宣传见义勇为事迹,从而形成和谐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构建和谐社会更应着力教育好青少年和下一代。

四、见义勇为问题的具体分析 (一)见义勇为,关系你我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思想的,有情感的。我们可以看到有见义勇为想法的还是大有人在,而真正去见义勇为的人却不多。这种现象不是我们群众思想不够高尚,而是事后的保障问题成为我们不得不去考虑的现实问题。勇救落水者而牺牲的英雄除了各种荣誉的嘉奖和媒体的大肆宣扬之外,又有多少人会去想那些英雄的家人呢?到底又有多少补偿呢?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老人失去孩子,这些都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呢?当这一切的荣誉渐渐退却,他们的生活又将会走向何方?我们常说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可当我们真正遇到有需要帮助的人时,甚至需要你冒着生命危险去做时,你会伸出援助之手吗?当自己遇到困难或危险时,自己又会怎么想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考虑的问题。

(二)拔刀相助的现状分析

总体上社会人士的社会责任意识呈现偏弱的现状。首先表现在对社会责任的认可程度不高,从分析结果来看,社会人士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了解见义勇为的相关知识有待加强。多数人认为见义勇为是素质的体现,她们身边有见义勇为的人,通常情况下他们会视情况而定看能否帮得上忙,多数人都具有见义勇为的品质,

5

关于社会人士见义勇为何去何从的调查报告

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也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多数人不知道为什么去见义勇为,而且害怕被讹诈,大部分人对见义勇为的保障机制完全不了解,对于见义勇为,他们希望能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

五、见义勇为,何去何从

(一)加强宣传国民的素质教育

通过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舆论手段去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提高国民的社会责任感。宣传道德模范,并关爱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贯彻落实中宣部和文明办《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实施办法》,制定广东具体实施意见。通过弘扬广东特色的核心价值理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见义勇为光荣、见死不救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人人崇尚见义勇为、人人支持见义勇为、人人敢于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

(二) 完善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立法惩处诬陷见义勇为者

我国没有专门规范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立法的滞后和法律的缺失,不仅难以有效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而且不利于弘扬见义勇为、友爱互助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制定见义勇为方面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重点研究和规定以下几个方面:将见义勇为的概念扩大为保护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财产安全,参与抢险、救灾和救人等行为,增加表彰和奖励的范围。加大对见义勇为人员的保护力度,除存在重大的主观过失,见义勇为者对其见义勇为的后果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对栽赃诬陷或者打击报复见义勇为人员的,由有关机关予以训诫或者责令悔过、公开赔礼道歉;涉嫌诈骗的,由公安机关予以罚款或行政拘留;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三)完善各种见义勇为的扶持机构,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社区为少年儿童开展定点守护、社区巡逻、安全宣讲、快乐陪伴等服务。以此为基础,转变志愿服务方式,构建与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服务项目紧密结合的志愿服务体制。组织志愿者长期结对帮扶农民工子女,围绕安全避险、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等内容提供志愿服务。通过编写教材、试点推进、师资培训、全面推广,帮助广大少年儿童掌握基本的应急避险知识,提升平安自护能力。

(四)提高公众危机应对能力

打造应急避险和应急救助教育团队,利用省应急气象频道、省政府应急办网站、微博,开设、完善公众应急避险和应急救助专栏,专题宣传应急避险和应急救助知识,提高公众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能力。修订《广东省应急知识宣传手册》,免费向公众发放,从而增强大众的应急能力。

见义勇为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问题复杂矛盾众多。要想让见义勇为的崇高精神“薪火相传”,我们就必须不忘弘扬教 6

育,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从而真正的让国民增强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在为他人奉献的过程中,得到自我丰富和完善,最终构建成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虽然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但是目前道德发展与之不相适应,也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不相适应。一个人情冷漠、自私自利的民族,显然不可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只有古道热肠、守望相助,才能撑起一个大国发展的天空。令人欣慰的是,今天在“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平民英雄高尚人格的感召下,愈来愈多的人凝聚在温情与善意的周围,奏响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参考文献:

[1]钟秉林: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J],特别策划.2006,(4).

[2]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M],文献出版社.2002.

[3] 广东省社工委:广东出台见义勇为9项措施 诬陷入个人诚信档案[Z],20xx年12月22日发表

[4] 方世荣.孙才华.王莉莉. 见义勇为及其行政法规制 [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107-168。

[5] 陈冀平. 见义勇为法规条例汇编 [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3:168-235.

7


第二篇:见义勇为心得体会


让见义勇为常伴我们左右

见义勇为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义”、“勇”二字最早源于《论语》里“见义不为,无勇也。”,就是指应该做的事。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见到应该做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要“见义勇为”。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也赋予了见义勇为新的意思,古代就有“狭路相逢勇者胜”、“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21世纪,社会则大力鼓励民众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现在见义“志”为、见义“巧”为也正被提倡着,它们都是见义勇为的衍生。

在新时代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见义勇为!见义勇为应该成为新时代不可磨灭的印迹。

首先应该弘扬见义勇为的精神,让英勇的事迹扎根于每一个人的心里。时代呼唤见义勇为者,社会需要见义勇为者,像周光裕、于葆林这样舍生忘死的义士,正迎合了时代的呼唤和社会的需要,他们是典型,是楷模,为以后的见义勇为开风气之先,虽然牺牲了,但事迹永远会被人们耳口相传,名字被人们铭记。我想,只要见义勇为的精神深入人心,每个人心里有“见义勇为光荣,见义不为可耻”,就会少一些像落水看热闹、怂恿跳楼的见死不救得旁观者。

再次,用发展的眼光对待见义勇为。和平年代,和谐的社会里见义勇为倒也不是越多越好,牺牲的人越多越好,可

能是正比或者是反比关系。该做出见义勇为行为的就不应该袖手旁观,比如有人落水,会游泳的就不应做旁观者看热闹,其他旁观者可以助其一臂之力,赶忙报警或想其他施救方法。其实凶手的一系列行为与其他凶手的行为大相径庭,都是一时慌乱或失控造成的,要是见义勇为者认真分析一下凶手可能的反应,或许能挽回些什么。因此,就像上面说的要见义“智”为、见义“巧”为。

见义勇为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作为一种法律义务之外的主动的社会责任担当,见义勇为不仅要求行动者对他人的遭遇有着敏感的反应能力、当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也要求行动者具备充足的体力、丰富的救助经验和专业的救助技能。对于不会游泳的李本超来说,救助落水儿童显然超出了他的行为能力。

新时代社会离不开见义勇为。随着人们思想道德的提高、保障制度的完善,见义勇为将会蔚然成风,也将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见义勇为,不计祸福。让我们盼望着、期待着那善良的、正义的、纯真的良知回归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鼓励更多的人站起来见义勇为,汇成浩荡的社会正气,直至永远。

xxxxx

更多相关推荐:
关于销售工作的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学生姓名刘耀楷学号011061239班级工商2班专业工商企业管理指导教师李微社会调查的具体单位名称深圳市嘉佑科技有限公司20xx年5月社会调查报告调查名称题目如何提高销售工作效率的社会调查报告调查人...

关于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补浪河乡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一引言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教育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绩但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农村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在此我对农...

关于城市规划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规划的社会调查报告报告名称城镇规划社会调查报告调查地点成都市青白江龙王镇调查方法实地访问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2日星期六被访问者青白江龙王镇村民样本量10报告内容城镇规划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也逐渐...

关于水资源的社会调查报告1

关于水资源的社会调查报告一研究课题:云阳县的水质调查二课题小组成员:徐丁钦、舒小红、冯大军三调查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四研究目的:(1)了解我县的水质状况,更好的保护我县的水质及提高人们的…

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

社会调查报告怎么写一、社会调查的方法1、普遍调查2、重点调查3、典型调查4、抽样调查二、社会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一)标题:写明调查对象的名称及内容,如《关于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调查》、《关于重庆市社会治安问题的调…

关于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上网的社会调查报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学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生活习惯亦随变化。网络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关于法律常识的社会调查报告

成绩申请申请分数85理由在这次社会调查中虽然有些不足但我是经过努力思考反复斟酌抱着认真谨慎的态度去做的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图表相互交错整洁美观内容详略得当报告元素要件完整勉强算是一篇好的社会调查报告日期20xx21...

关于陶瓷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陶瓷的社會调查报告08会计大专容丽琴提起南海市南莊鎮让你们往往会联想倒建筑陶瓷南庄镇建筑陶瓷工业近十几年发展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有分量的知名企业占领了全国五分之一的建陶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之一每...

社会用字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槐荫街周边的社会用字情况的调查报告姓名班级学号关于槐荫街周边的社会用字情况的调查报告我于20xx年1月23日至30日到家附近调查社会用字情况自经六路延长线大桥沿槐荫街调查约300米的范围情况如下可能由于我们...

关于汉字使用不规范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汉字使用不规范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8日星期日调查目的调查了解现在街头汉字使用规范情况调查人万若澜一调查原因中华汉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且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但是...

关于龙岗区小学生社会用字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龙岗区小学生社会用字调查研究报告评选结果的通报龙岗区小学生社会用字调查研究报告评选活动现已圆满结束评选活动在经过学校的初评街道的复评后于二八年十一月上旬区教研室组织评委根据评选标准及评选办法对各街道或直属学...

营里中小规范社会用字调研报告等材料

啄木鸟行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进一步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按照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要求积极引导广大师生自觉纠正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中的不规范用字用语唤起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关注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以监督社会用字用语...

关于社会调查报告(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