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评估

时间:2024.4.2

船舶评估重置全价的确定

 

 


  摘要:由于船舶资产专业性强,在评估该类资产时,评估人员因知识面限制,对如何确定船舶重置全价常感到无所适从。尤其对大型船舶,因涉及商业机密,无法进行直接询价,即便询到价格,其准确度也无从把握。本文详细介绍了船舶资产重置全价应包含的内容及确定过程,供评估人员在有关工作中参考。
  
  船舶包括驳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轮、军船等,其材质主要为钢材,小型船舶也有以水泥、木材、铝合金、玻璃钢为主要材料的。船舶吨位由几百公斤至几十万吨不等。大型船舶结构比较复杂,造价可达几亿美元,建造周期长达好几年。我国自1995年以来一直为世界造船业三强,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船舶运输企业各类改制、重组、上市等经济行为也日益增多,评估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各类船舶价值评估的业务。
  如果评估船舶采用重置成本法,则以普通钢质船为例,其重置 全价包括材料费用、设备费用、人工费用、生产专用费、期间费用、利润及税金六大部分,其中材料费用、设备费用、人工费用为直接成本,构成船舶重置全价的主要部分。
  
  一、材料费用
  船舶的材料包括钢材、焊接材料、涂装材料、电缆、辅料及其他材料。
  1、钢材
  1)钢材净重
  钢材是船舶的主要材料,按船舶主尺度估算法进行估算:
  钢材净重的估算:
  g=K1(L×B×H) (1)
  其中:g-船体耗用钢材净重(吨)
  K1-钢料耗用系数(见表1)
  L-船舶总长(米)
  B-型宽(米)
  H-型深(米)
  表1钢材系数 K1的取值
   
  2)钢材实际消耗量
  由于船舶零部件尺寸规格不统一和钢材供应的尺度问题,钢材不可能得到100%利用,在确定钢材实际消耗量时必须考虑钢材利用率。
  G=g/钢材利用率 (2)
  其中:G-钢材总重(吨)
  g-船体钢材净重(吨)
  根据评估人员对有关船厂及金属结构制造厂的直接和间接调查,钢材的一次利用率在80~85%左右,二次利用率为3~7%,合计钢材利用率为85~90%。
  2、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包括电焊条、焊丝、焊剂、钎料等,是构成船舶重置全价的重要内容。焊材的熔敷金属量以及在施焊过程中各种工艺性损耗是决定焊材消耗量的主要因素。焊接材料的选用必须与船舶所耗钢材的牌号相适应,全船焊接材料总消耗量的估算,主要依据全船钢材的总消耗量而定。
  焊接材料费用 = G×K2×焊接材料单价 (3)
  其中:K2—焊材消耗系数
  G— 钢材总重(吨)
  焊材消耗系数K取值见下表
  表2 船焊材消耗系数K2
   
  我们可以发现,上表中船舶吨位越大或全船钢材消耗量越多,则焊材占钢材消耗量的比例就越小;反之则比例增大。
  3、涂装材料
  1)涂装材料主要指油漆,其净消耗量由式(4)确定,
  Gy1 = L×(B+H)×K3 (4)
  其中:Gy1-油漆净重(吨)
  L-船舶总长
  B-型宽
  H-型深
  K3-每平方米油漆重量
   
  2)油漆实际消耗量
  Gy = Gy1×I/K4 (5)
  其中:Gy-油漆实际消耗量
  I-油漆稀释系数,取1.15-1.2
  K4-油漆工艺消耗系数,取0.5-0.55
  4、电缆
  电缆价格=电缆长度×电缆平均单价 (6)
  电缆长度计算公式:
  电缆长度 = K5×(DWT)^0.15×(∑KW)^0.3(7)
  其中:K5-电缆消耗系数,见表4
  DWT-船舶载重吨
  ∑KW-全船电源总功率(kw)
  表4电缆消耗系数K5
   
  注:客轮可按载客量换算为载重吨。
  5、辅料及其他
  辅助材料指不构成船舶产品本身而是在船舶建造过程所需要消耗的材料,如二氧化碳、氧气、乙炔、高压气、高压水等辅助材料,这项费用可按船用钢材总重量估算。
  辅料费用=全船钢材总重量×钢材平均单价×辅料消耗系数 (8)
  其中辅料消耗系数根据经验取值为0.04-0.05;
  其他材料是指如木材、有色金属等材料的费用。可按材料总额的2%~3%估算。
  二、设备费用
  船舶设备包括轮机设备、电气设备、舾装设备三大类,品种杂、数量多,如果一一询价,时间和经济都不允许,另外也没有必要。因为占设备数量20%的主要设备,其价值占设备总价值的80%以上,所以通过对主要设备进行询价,就可达到目的。另外,一些标准设备,例如通讯、导航设备,完全可以根据经验进行估价。
  以46000吨原油轮设备估价为例:
  1、轮机设备
  表546000吨原油船轮机部分进口设备
   
  表646000吨原油轮轮机部分国产设备表
   
  2、电气设备
  表7 46000吨原油轮电气部分进口设备表
   
  表846000吨原油轮电气部分国产设备表
   
  3、舾装设备
  表946000吨原油轮舾装部分设备表
   
  三、人工费用
  人工费用根据造船工时数量确定。
  人工费用=造船工时数量×工时单价
  造船工时数量的估算方法,通常按全船载重吨来估算。
  建造总工时Hr=0.18×(DWT)^0.6287万小时(9)
  其中:DWT-载重吨
  四、生产专用费
  船舶生产专用费包括设计费、船检费、出口船佣金、出口船银行保函费、保险费、钢板预处理费用、胎架及支撑费、船台费、下水费、船坞费、系泊和试航费、码头费、专用工具和模具费、吊运费、保修费、船东供应品的报关和仓储费、技术服务费、不可预见费等。
  其中设计费用含三部分,基本设计费,详细设计费(送审设计)和生产设计费。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以船总技 [1986]1324 号文《民用船舶产品设计收费暂行规定》对船舶设计费用标准进行了规定,此规定以船舶设计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大小作为设计费用依据。
  船检费是指按船舶入级的要求,从设计图纸送审起,直到交船止,依据船级社的规定,进行有关的船舶检验工作和发放各种合格证书所需要支付的费用。
  出口船佣金是按国际惯例,因介绍业务而支付给中间商的酬金,其费用含于船价之中。
  出口船建造合同的还款担保费,通常采用银行信用担保,银行对买方开具还款保函,并收取的保函费为出口船银行保函费。
  按国际船舶建造惯例,由于船舶项目占用资金大,建造时间长,期间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如在建造过程中的损毁风险,试航过程中的全损风险等。为了确保船东和建造厂的利益,防止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经济损失,一般在船舶建造期间,都应投保船舶建造险。
  船台费是指高架吊车及船台折旧费,大、中、小修费,动力费、人工费及其他相关费用。
  下水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船舶下水时所需支架、木料、润滑脂、人工费等;二是观礼及招待费。
  船坞费由进出坞、住坞、排楞、移位、倾斜试验等费用组成。
  系泊和试航费包括主机设备、辅机设备、甲板机械、轴系等各项试验费用。
  码头费包括码头吊车、附属设备折旧费、修理费、人工费和水、电、气等动力费。
  
  专用工具和模具费为生产船舶所专用的工夹具、模具和机舱模型费用。
  吊运费为生产船舶所使用本厂或租用外单位的车辆、吊车、吊杆船及船艇的起重运输费。
  船舶保修费,是指船舶交付使用后,在一年的保修期内修理、售后服务的费用。
  船东供应品的报关和仓储费指工厂在办理由船东提供的供应品的进口报关手续费、借用仓库保管等发生的费用。
  技术服务费指如需委托设备厂派人调试所需的费用。
  对于一项大的工程,特别是造船这样周期长的工程,一般都设有不可预见费这一项内容。由于报价时,设计尚处于报价设计阶段,必然会产生一部分无法预计到的费用。因此,在专项费中应设不可预见费。
  评估工作中可根据经验数值获取,各项费用计取标准如下:
  表10船舶生产专用费取费表
   
  五、期间费用
  1、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根据船舶建造的合理工期,结合评估基准日执行的贷款利率,并按资金均匀投入考虑。
  财务费用=(材料费用+设备费+人工费+生产专用费)×合理建造周期×银行同期贷款利率/2
  2、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可根据船舶企业的平均管理费用率综合确定。
  管理费用=(材料费用+设备费+人工费+生产专用费)×船舶企业的平均管理费用率,船舶企业的平均管理费用率一般为3-5%。
  
  六、税金和利润
  1、税金
  船舶税金主要是指增值税,按17%计算。
  为鼓励出口,目前国家对出口船有出口退税的政策,因此出口船在评估中可以不考虑税金。
  2、利润
  船舶制造属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周期长,不确定性多,利润率往往不高,评估时可根据基准日船舶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为3-5%。
  
  参考文献
  [1] 戴耀南. 现代船舶经营实用手册(上册).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造船工程学会,1998.
  [2]戴耀南等. 船舶产品报价手册.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1998.
  [3]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韩国、日本、中国、欧洲及其他造船国形成世界造船新四极格局.2004.
  [4] 陈占夺. 船舶制造企业全过程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 学位论文集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2004.
  [5] 张广钦. 中国船舶工业新世纪新阶段新发展. 船舶物资与市场,20##年,(1).
  [6]曲堂伟. 降低造船成本 提高船价竞争力. 船舶物资与市场,20##年,(1).
  [7]朱汝敬. 中国船舶的发展分析. 船舶经济贸易,20##年,(5).
  [8]王根生. 改进造船产品成本管理参考建议.船舶经济贸易,2001,(8).
  [9] 张福生. 船舶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变化. 船舶经济贸易, 2001,(3).
  ( 作者单位:大信会计师事务所中联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


第二篇:船舶危险源评估要素表


危 险 源 清 单(船舶甲板)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单点系泊靠泊操作9. 10. 11. 12. 13.

接拆输油臂(软管)

作业活动

安全危险源

控制措施

影响人员 等级

甲板操作人员甲板操作人员甲板操作人员甲板操作人员甲板操作人员

2 2 2 2 2

现有体系文件措施

初始等

级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由于未进行克令吊或吊杆吊的安全操作培训,导致人员操作克令吊或吊杆吊不当,造成人员伤亡

由于没有穿戴个人防护设备,造成人员伤害 由于输油臂(软管)移动速度过快,造成人员伤害 由于接触有毒油气,造成人员伤害

由于操作工具不当,造成工具掉落或断裂,发生人员受伤事故 由于单点系泊设备设计不合理,导致人员在危险圈内操作而受到伤害 由于双锚未固定好,导致锚滑落产生人员受伤或系泊设备受损的危险 由于靠泊时风浪大,导致系缆瞬时受力过大发生断缆伤人或损伤系泊设备

由于首部指挥人员和驾驶台指挥人员协调不当,导致船舶控制速度不当,发生船舶触碰系泊设备的事故

由于对讲机故障或对讲机没电,导致前后人员联系不上,发生船舶碰撞单点系泊设备的事故

由于引水操作失误,导致引缆、系缆受力过大崩断,危及人员及系泊设备安全

由于系泊期间未安排人员在船艏值班,导致系缆受力过大发生断缆事故或危及系泊设备、人员安全

由于驾驶台未安排人员值班,导致缆绳受力过大时未及时用车调整,造成断缆事故或危及系泊设备、人员安全

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及相2 关设备

操作人员本船以及单点系泊设备 操作人员以及相关设备

2 2

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及相

关设备 操作人员及相关设备

2 2

1

序号 14.

作业活动 安全危险源

由于收集港口信息不全,对港口信息不熟悉,导致船舶进港时发生搁浅事故

由于未按规定完成进港前的主、辅机、舵机、系泊设备等,导致船舶进港时因机器故障发生搁浅、碰撞等事故

因忙于与港方联系,有导致船舶操作不当产生搁浅或与他船碰撞的危险由于主机故障,导致本船搁浅或与其他船舶/码头设施等发生碰撞 由于辅机故障,导致本船搁浅或与其他船舶/码头设施等发生碰撞 舵机故障,导致本船搁浅或与其他船舶/码头设施等发生碰撞

影响人员 等级

控制措施

初始等级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本船船舶本船船舶及他

船、港口设施本船及附近航行的他船 本船,他船或码头设施 本船,他船或码头设施 本船,他船或码头设施 本船和码头设

2 2 2 2 2 2

《机舱设备管理须知》

进港前准备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船舶离泊时

船舶靠泊时

船舶进港航行

由于靠泊时机选择不当,导致船舶靠泊时难以控制而发生触碰码头的事故

由于船位调整用车不当,可能导致缆绳受力过大,发生断缆伤人的危险由于船舶前后通讯不畅,导致信息交换不及时而发生人员受伤或船舶触碰码头事故

由于带缆船员站位不当或指挥人员指挥不当,有导致人员受伤的危险 由于船舶缆绳状况差,导致缆绳受力崩断伤人

由于作业环境湿滑或操作位置狭小,导致船员进行系泊操作时发生滑倒、触碰受伤的事故

船员解缆时,由于操作或指挥不当,导致船员被缆绳击伤

本船船员本船船员和码

头设施

2

本船船员 本船船员 本船船员 本船船员 2

序号 27. 28. 29.

作业活动 船舶离泊时

安全危险源

由于引水员离泊操作控制船舶和码头距离不当,导致船舶离泊掉头时擦碰码头设施

由于工具传递方法不正确,导致工具坠落砸伤下面人员 由于操作人员站位不当,产生人员坠落的危险 由于雷达天线突然转动,产生击伤操作人员的危险 由于绳索磨断,产生人员坠落受伤的危险

由于安全带连接方法不对,产生人员坠落受伤的危险 由于脚底打滑、手抓不牢,产生人员坠落受伤的危险 由于舷外作业人员未穿救生衣,导致人员落水溺水

影响人员 本船及码头设

施 上高舷外作业传递工具

等级2 2

控制措施

初始等级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上高作业 上高作业上高舷外作业上高舷外作业上高舷外作业

返回基准面

2 2 2

30. 上高舷外作业 31. 32. 33. 34. 35.

36. 进入受大风、寒潮

影响水域航行 37.

38.

39.

40.

由于未督促船员全面检查机、电、炉设备,通信导航设备以及救生消防等应急设备,导致船舶产生航行危险

未认真抄收气象预报,未能及时了解本船前方航区的气象情况,导致本船产生航行危险

由于船上移动物品、备件等没有进行很好的绑扎固定,导致本船在遭受风浪时发生侧倾的危险

由于未按要求将甲板出入口、通道口、水密门等紧密关闭,导致本船发生进水的危险

由于机器设备故障,导致船舶发生失控的危险

由于船员违反规定在室内使用电炉或其它取暖设备,导致船舶发生火灾和人员伤亡的危险

舷外作业《机舱设备管理须知》 本船船舶及船2

员 本船船舶及船

员 本船船舶及船

员 本船船舶及船

员 本船船舶及船

员 本船船舶以及

船员

2 2 2 2 2

3

序号 41. 42. 43. 44.

45.

作业活动 安全危险源

由于未采取安全措施,导致人员滑倒摔伤或人员冻伤, 由于未采取安全措施,导致船员在测量油/水时被浪击伤

由于货物操作值班人员穿非防静电棉大衣,导致静电积聚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由于未组织船员进行技术业务学习,导致船舶落实安全措施不充分,产生航行危险

由于未督促船员全面检查机、电、炉设备,通信导航设备以及救生消防等应急设备,导致船舶产生航行危险

未认真抄收气象预报,未能及时了解本船前方航区的气象情况,导致本船产生航行危险

由于驾驶员未按规定采取能见度不良水域航行时备车减速的措施,导致本船与他船发生碰撞的危险

由于驾驶员未按照在能见度不良水域航行时叫船长的规定,导致本船与他船发生碰撞的危险

由于未按规定鸣放声号,导致本船与他船发生碰撞的危险 由于未按规定派人了头,导致本船与他船发生碰撞的危险

由于未按规定使用雷达或雷达出现故障,导致本船与他船发生碰撞的危险

影响人员 等级

控制措施

初始等级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本船船员本船操作

人员 本船船舶及人

员 本船以及他船本船以及他船本船以及他船本船以及他船本船以及他船本船以及他船本船以及他船本船以及他船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进入能见度不良水

46. 域航行

47. 48. 49. 50. 51. 52. 53.

由于未按规定认真进行VHF的守听,导致与他船采取避让措施不协调,本船以及他船产生碰撞的危险

由于未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规定避让他船,导致本船与他船发生碰撞的危险

本船以及他船

4

序号 作业活动 安全危险源

由于资料不准确,导致走错航道,造成搁浅危险

影响人员 本船

等级2

控制措施

初始等级 2

抵密集水域前了解

54. 掌握航道、水文资

料 抵密集水域前设计

55.

航线

抵密集水域前检查

56.

由于航标移位或航向不准确,导致船舶走错航道,造成搁浅危险 由于主机不正常,可能导致本船失控,产生本船搁浅或与他船碰撞的危险

由于辅机工作不正常,导致本船失控,产生本船搁浅或与他船碰撞的危险

由于舵机工作不正常,导致本船失控,产生本船搁浅或与他船碰撞的危险

由于辅机工作不正常,导致船舶失控,产生与他船碰撞的危险

本船本船以及在密

集水域中航行的他船 本船以及在密集水域中航行的他船 本船以及在密集水域中航行的他船 本船以及在狭水道中航行的

他船 本船以及在狭水道中航行的

他船 本船以及在狭水道中航行的

他船 本船以及在狭水道中航行的

他船

2

2 2

抵密集水域前检查

57.

抵密集水域前检查

58.

抵狭水道前辅机检

59. 查

抵狭水道前舵机检

60. 查

狭水道航行

61.

2

2

2

2

2

2

由于舵机工作不正常,导致船舶失控,产生与他船碰撞的危险 2

2

由于水手操舵错误,导致本船搁浅或与他船碰撞的危险 2

2

狭水道航行

62.

由于船舶密度大,避让措施不当,产生与他船碰撞的危险 2

2

5

序号 作业活动 安全危险源

由于船员在弃船演习时未穿救生衣,导致船员产生落水溺水的危险 由于救生艇释放系统保养不够,致使救生艇钢丝缺油,导向滑车不活络,放艇时产生人员受伤的事故

由于放艇装置刹车故障,导致放艇时不能刹住,产生艇滑落、人员受伤的事故

由于艇员不熟悉艇钩复位方法而不能正确复位,导致回收救生艇时发生救生艇滑落事故

挂钩艇员探身艇外准备挂钩时,有被吊艇钩击伤的危险

人员进出救生艇时,由于无人看管固艇刹车,导致艇下滑发生人员摔伤的危险

由于手摇柄处于工作位置时启动救生艇绞车,导致人员被击伤的危险 在固艇过程中,由于艇旁操作人员未系安全带,有从高空坠落摔伤的危险

由于不熟悉CO2灭火系统安全操作规程,导致人员施放时开错分路阀产生人员伤亡事故

由于正式施放前未对施放区域进行检查,没有清点人数,发生人员未撤离该区域而产生人员伤亡事故

由于实施施放时,没有按照程序安排一人施放一人监督,导致施放时开错分路阀而产生人员伤亡事故

由于实施施放时,没有按照程序安排一人施放一人监督,导致施放时开错分路阀而产生人员伤亡事故

由于未进行进入封闭场所操作程序的培训,导致人员不熟悉安全操作程序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影响人员 放艇操作人员

等级2

控制措施

初始等级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63. 救生艇放艇准备 64. 65. 66.

救生艇放艇准备 救生艇释放 艇钩复位

随艇下人员 随艇下人员 随艇下人员 挂钩艇员 随艇下人员收艇操作人

员 回收救生艇操作人员 相关场所工作

人员 相关场所工作

人员 相关场所工作

人员 相关场所工作

人员 操作人员

2 2

2

2

2

2

2

67. 救生艇挂钩 68. 69. 70.

救生艇回收 救生艇回收 救生艇回收

CO2灭火系统操作

71.

准备 CO2灭火系统操作

72.

准备 73. CO2灭火系统施放 74. 泡沫系统施放 75.

封闭场所准备

6

序号 作业活动 安全危险源

由于通风不彻底,导致操作人员产生窒息的危险

由于人员对操作仪器不熟悉,导致测量错误,发生进入人员产生窒息的危险

由于测氧测爆仪器故障,导致测量值不准确,发生进入人员产生窒息的危险

由于测氧测爆取样位置不正确,导致测量值不准确,发生进入人员产生窒息的危险

由于未对封闭场所进行定期测定,导致进入人员发生中毒、窒息休克或死亡的危险

由于未对封闭场所进行相应的测毒检查,导致进入人员发生中毒危险 由于未彻底封闭或隔离所有通向相应封闭场所的含有有害气体的管路等,导致进入人员发生窒息的危险

由于未采取打开孔盖的防护措施,导致发生人员坠落的危险 由于不小心,导致操作人员发生滑倒、跌倒、压伤的危险

由于未采用防爆的电动机械,导致进行机械通风时发生爆炸的危险 由于采用非防爆型照明设备,导致封闭场所产生爆炸的危险 由于不小心,导致进入人员滑倒摔伤,坠落

由于安排的监护人员监护不到位,没有定期与内部工作人员联系,导致封闭场所内操作人员发生伤亡的危险

影响人员 等级

控制措施

76. 封闭场所前通风 77. 78. 79. 80.

封闭场所测氧测爆封闭场所测氧测爆封闭场所测氧测爆封闭场所测氧测爆

操作人员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

2

2

2

2

初始等

级 2 2 2 2 3

81. 封闭场所测毒 封闭或隔离所有通

82. 向封闭场所的管路

阀门 83. 打开封闭场所孔盖84. 封闭场所安装风机85. 86.

封闭场所通风换气封闭场所内照明

操作人员操作人员

2

本船船员 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及船

上其他人员 操作人员及船上其他人员

2

2

2 2

2 2 2 2 2 2

87. 人员进入封闭场所88.

封闭场所外人员监护

操作人员操作人员

2

7

序号 作业活动 安全危险源

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导致工具在吊进吊出封闭场所时,发生工具掉落砸伤人员的危险

由于舱气变化达不到安全标准,导致封闭场所内操作人员中毒、窒息休克或死亡

由于操作人员在封闭场所内未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导致作业场所发生爆炸的危险

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在人员撤离封闭场所时发生人员坠落、滑倒摔伤、跌倒的危险

由于救助器材不到位,导致人员受伤时不能进行及时救助而出现人员伤亡事故

由于救助设备不合格,导致人员受伤时不能进行有效救助而产生人员伤亡事故

由于甲板湿滑,导致人员滑倒受伤 由于舱盖打开,造成人员摔落的危险

由于查找资料不全面,选择锚地不当,导致船舶搁浅或损坏海底电缆的危险

由于对锚地底质不了解,选择锚位不当,导致船舶发生走锚或丢锚的危险

由于抛锚前未对锚系统进行彻底的检查,导致抛锚时发生故障产生丢锚或无法抛锚的危险

由于准备不充分,对锚地风流资料了解不详细,导致本船在进入锚地时搁浅或与他船擦碰

由于主机故障,导致本船在进入锚地时搁浅或与他船擦碰的危险

影响人员 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和船上其他人员 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 负责检查人员负责检查人员本船或海底电

等级

2

2

2

2

2

2 2 2 2

控制措施

初始等级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封闭场所内外进行

89.

工具传递 90. 91.

封闭场所内作业 封闭场所内作业

作业人员封闭场所

92.

撤离 93. 94.

封闭场所内作业 封闭场所内作业

95. 甲板大小舱盖检查96. 甲板大小舱盖检查97. 98. 99. 100.

抛锚前准备 抛锚前准备 抛锚前准备 操船进入锚地时

本船 本船或他船本船以及他船本船以及他船

2 2

101. 船舶进入锚地时

8

序号 作业活动 安全危险源

由于辅机故障,导致本船在进入锚地时搁浅或与他船擦碰的危险 由于舵机故障,导致本船在进入锚地时搁浅或与他船擦碰的危险 由于船舶进入锚地时控制速度不当,导致本船与他船碰擦的危险 由于锚位选择不当未与他船保持安全距离,导致转流时本船与他船发生擦碰

由于抛锚时采用抛锚方法不对(强流水域采用顺流抛),导致断链丢锚 由于抛锚速度太快,导致船舶产生丢锚的危险

由于船舶抛锚后的前进或后退速度太快,导致船舶产生断链丢锚的危险由于未考虑水深,在深水水域抛锚仍然采用浅水区抛锚方法,导致船舶断链丢锚

由于船舶抛锚后对锚位监控不充分,导致船舶走锚产生搁浅或与他船碰撞的危险

由于船舶对突发灾害性天气准备不足,采取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走锚由于对有害物质的特性了解不清楚,导致安全控制措施布置不全面,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影响人员 本船以及他船本船以及他船本船以及他船本船以及他船

等级2 2 2 2

控制措施

初始等级 2 2 2 2 2 2 2 2 2 2 2

102. 船舶进入锚地时 103. 船舶进入锚地时 104. 船舶进入锚地时 105.

船舶抛锚时

106. 船舶抛锚时 107. 船舶抛锚时 108. 船舶抛锚时 109. 110.

船舶抛锚时 船舶抛锚后

本船 本船 本船 本船本船以及他船

2

111. 锚泊值班 112. 有害物质控制

本船操作人员

2

填表人(签字/日期): 批准人(签字/日期):

9

危 险 源 清 单(船舶轮机)

序号 113.114. 115. 作业活动

安全危险源

在通航水域进行气缸盖拆解作业,丧失动力,造成撞船等恶性事故

做准备工作时,作业人员被气缸盖、排气阀等高温部件烫伤,被高压气体击伤等

在拆卸主机燃油高压油管时,作业人员被漏泄的高温燃油烫伤

在拆卸排气阀排气出口管与排气集箱之间的夹具时,地方狭隘余温较高,作业人员被铁榔头砸伤

在拆卸喷油器时,燃烧室内的较高余压致使喷油器飞出,致使作业人员受伤

影响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等级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液压拉伸器说明书 机舱行车操作说明书 钢丝缆合格证与每月检查记录簿

主机保养说明书 主机保养说明书 机舱行车操作说明书, 钢丝缆合格证与每月检查记录簿

专用工具检查记录簿

控制措施

初始等级

2 2

2 2

2 2

在拆卸排气阀上开阀高压液压油管的紧固螺栓时,由于船舶摇晃,致使作业人

主机气缸盖的拆装 员摔倒受伤

在拆卸气缸盖固定螺栓时,液压拉伸器的高压油管快速接头脱落,致使作业人

员被高压油击伤 主机活塞拆装 125.

在吊装气缸盖总成时,机舱行车出现故障,致使作业人员被砸受伤 在吊装气缸盖总成时,吊装用的钢缆断裂,致使作业人员受伤 气缸盖总成在安装过程中,作业人员由于工作场所油水太多滑倒摔伤 气缸盖总成在安装过程中,作业人员在对位置时,手被压伤

安装后,供水过程中,气缸盖与缸套冷却水接管漏水,燃油高压油管供油过程中漏泄,作业人员被烫

机舱的起吊设备以及吊装用的钢缆故障,致使吊装活塞时产生砸伤作业人员

2

2 2 2 2 2

2

吊装活塞的爪型专用工具故障,致使在拆装活塞的过程中脱落作业人员被砸伤危险事件

作业人员2 2

10

序号 136.

作业活动 安全危险源

主机停车就打开曲拐箱道门,致使油气爆炸,作业人员受伤 作业人员进入曲拐箱后,由于滑油较多,照明不够,登高时摔倒受伤 在曲拐箱内,工作场所狭隘,在盘车拆卸填料函法兰固定螺丝时,作业人员被曲柄压伤

在拆卸主机填料函的法兰固定螺丝时,拆卸了法兰最外圈的固定在机身上的螺丝,致使吊装活塞时填料函损坏,起重设备过载

在吊装活塞时,缸套上部的雷治没有磨平,致使活塞无法拉出

在安装吊装活塞爪型专用工具时,由于活塞头上吊装用槽没有清洁干净,致使专用工具安装不到位,吊装时活塞脱落,作业人员受伤

在拆卸活塞令时,用破布拉活塞令的搭扣拆卸,致使活塞令断裂,击伤作业人员

活塞安装后,由于吊缸过程中杂质进入十字头轴承轴颈,致使运行过程中十字头轴承烧损

活塞安装后,由于吊缸过程中杂质将缸套内的某个气缸油注有孔堵塞,致使主机运行时缸套局部拉毛现象

主机停机后,就打开曲拐箱道门,引起曲拐箱内油气爆炸,作业人员受伤 主机停机30分钟后,打开曲拐箱道门时,由于主机滑油泵没停,致使滑油溅伤作业人员眼睛

曲拐箱打开以后,作业人员就进入曲拐箱,缺氧致使晕倒受伤 曲拐箱内滑油较多,致使作业人员滑倒摔伤

作业人员检查曲拐箱时,由于照明过暗,踩空摔到受伤,受伤后由于撤离方法不当,致使伤势加重.

影响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等级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控制措施 主机保养说明书 SH11、SH12 主机保养说明书 主机保养说明书 主机保养说明书 主机保养说明书 主机保养说明书 主机保养说明书 主机保养说明书 主机保养说明书 主机保养说明书

主机保养说明书

初始等级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主机曲拐箱检查

2

11

序号 144.

作业活动 主机曲拐箱检查

安全危险源

进入曲拐箱内检查时,曲拐箱入口处没有安排指定的人员,致使在盘车的过程中将作业人员压伤

进入曲拐箱检查时,有人不慎将曲拐箱道门关闭,致使曲拐箱内作业人员缺氧晕倒.

曲拐箱检查完成后,作业人员将作业工具遗留在曲拐箱内,造成机损事故 进入曲拐箱内作业,由于作业场所狭小、滑油较多、幽暗等致使作业人员受伤

影响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等级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控制措施

初始等级

2

2

主机保养说明书

主机保养说明书

2 2 2

主机十字头轴承拆装

十字头轴承拆解前,没有将该缸盘车到下止点,就拆卸十字头轴承上端盖螺栓,作业人员致使作业场所空间变小,连杆受力中心不正,拆卸难度增加,而使人员压伤 在拆卸十字头轴承上端盖固定螺栓时,液压拉伸器泵压时,快速接头脱落,致使作业人员被高压油击伤

盘车使十字头轴承到上止点,拉紧吊住活塞重量钢缆,继续盘车使活塞杆底部法兰面脱离十字头时,活塞杆法兰面上的一个吊环松脱,致使作业人员砸伤 在拆卸十字头轴承上端盖的过程中,作业人员用手提出上端盖,过重脱手,砸伤肢体

在拆卸下瓦的过程中,由于安装在导板上的滑块的四个支撑架受力不均匀,加之盘车方向存在问题,致使拆解过程中难度增加,强度加大,盘车压伤

在安装活塞时,当十字头往上盘车到位后,十字头上的导向环与活塞杆的中心孔错位,无法安装到位

拆卸十字头下瓦后,发现下瓦的油楔宽度已经磨损超过50%, 没有换新,致使运行时轴承烧损

在十字头轴瓦换新以后,实际的间隙过小,已经超过0.1mm,而安装之后,没经测量就投入运行,导致十字头轴瓦烧损的事故

在装配十字头轴承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比较脏,工作粗糙,致使有赃物遗留在轴瓦上,导致运行过程中烧损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2

2

2

2

2

2

2

2

12

序号 作业活动 机舱行车操作

安全危险源

机舱行车操作前,作业人员没有对起吊设备、索具进行检查,没有确认制动器、限位器、稳索、保险索、卸克、和滑车等完好,致使起吊时重物脱落砸伤作业人员.

机匠在操作行车,遇紧急情况时,反应过慢,致使砸伤其他人员.

起货前,没有进行运转测试,确保正常,就投入使用,致使故障砸伤作业人员. 在吊重物时,起速过大,致使行车钢丝缆断裂,砸伤作业人员. 起吊时,作业人员同时按下2个相反方向运动的按钮,致使电路烧损. 电动行车运行时,发现有不正常的现象,没有停车检查,致使行车损坏. 起吊重物时,作业人员没有穿戴安全帽、防护手套与工作服,致使砸伤头部. 起吊重物时超负荷,致使起升电机烧损.

起吊钢丝缆有过度磨损或在8倍直径长度内断丝超过总丝数的1/10,还在使用,致使钢丝缆断裂,砸伤作业人员.

起吊时,重物下面有人站着,吊车故障致使重物脱落砸伤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工作前,没有切断电源,带电工作,导致被电击伤 检查时,没有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等,作业人员触电受伤 检查时,不挂警告牌,值班人员误操作,合闸致使触电伤亡

主配电板检查后,将检查工具遗留在主配电箱内,致使送电工作时,主配电板烧损。

主配电板检查以后,没有测试就投入使用,导致供电故障。 在主发电机拆检前,没有做好预防措施,致使拆检作业时人员伤亡 在检查主发电机时,作业人员用电风扇去吹杂质,不小心损坏定子线圈 在清洁发电机内部时,作业人员使用汽油清洁,致使发生火灾 主发电机检查后,没有经过测试就投入使用,故障致使无法供电。

影响人员作业人员

等级2

控制措施

初始等级

2

154. 164. 169.

主发电机拆检 主配电板检查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机舱行车说明书

2 2 2 2 2 2 2 2

2

配电板说明书

2 2 2 2

相关程序

2 2 2 2 2

13

序号 173.177.183.作业活动 甲板机械拆检

安全危险源

该绞缆机正在靠泊系缆吃力时,拆解轴瓦的上端盖后,过度受力导致主传动轴弯曲变形.

由于工作场所湿滑,拆卸上端盖固定螺栓时,作业人员摔倒受伤.

上端盖紧固螺栓拆卸后,作业人员直接用手抬出上端盖,过重脱落砸伤肢体 甲板绞缆机主传动轴承装复后,紧固螺栓没有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扭矩上紧,致使轴瓦烧损轴系变形.

拆检前,液压泵在运行,关闭的液压马达进口阀件漏泄,高压油漏泄致使作业人员被液压油击伤

拆装液压马达时,工作场所漏油较滑使吊装用的支撑三脚架滑倒,致使马达脱落,作业人员受伤

拆装液压马达时,吊装用的手拉葫芦损坏,致使马达脱落,作业人员受伤 吊装液压马达时,吊装用的钢丝缆断裂,致使马达脱落,作业人员受伤

影响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等级2 2 2 2 2 2 2 2

控制措施 绞缆机说明书 绞缆机说明书 绞缆机说明书 绞缆机说明书 液压马达说明书 液压马达说明书 起重设备检查记录簿 液压马达说明书、钢丝缆合格证与每月检查记录簿

液压马达说明书、 液压马达说明书 舵机保养说明书 舵机保养说明书 舵机保养说明书 舵机保养说明书

初始等级

2

2 2 2

2

2

2 2

液压马达安装时,在对位置的过程中,作业人员手被马达的法兰面压伤 锚机液压马达安装以后,未放空气以及马达的安全阀未调整妥当,导致无法起锚作业

舵机柱塞用V型密封圈的取出与安装 舵机柱塞用V型密封圈的取出与安装

在取V型密封圈时,没有将密封压盖的螺母和锁紧螺母松开一定的量,导致无法取出密封圈

如无法取出密封圈,就用螺丝刀等工具将密封圈撬出,导致柱塞表面以及油缸内部损坏。

在安装新的密封圈前,没有彻底清除附在铜套和柱塞表面的灰尘和杂质,导致安装困难和安装以后漏油。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2 2 2 2 2 2

2 2

2

2

舵机柱塞用V型密封圈的取出与安装

2

舵机柱塞用V型密 在新密封圈安装前,没有将支承环装入里面,导致安装以后漏油

2

14

序号 191.作业活动 舵机

安全危险源

到比较硬的密封圈,就直接用螺丝刀将密封圈装入里面,而且也未将密封圈预先作成斜切口,导致柱塞面与铜套表面刮伤,没法密封。 安装柱塞用V 型密封圈装入方向装反,导致不能起到密封作用。 工作时,工作场所有大量的滑油,作业人员摔倒受伤

装入压环后,压紧密封压盖时,单边拧紧,油缸和密封压盖之间不留间隙,导致柱塞转动困难。

影响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等级2 2 2 2 2

控制措施

初始等级

2

舵机保养说明书

2 2 2

加装燃油作业

加装燃油前,轮机长没有制定装油计划,致使作业人员不清楚装油的内容与所要的注意事项,而发生冒油事件

加装燃油前,轮机长没有制定装油计划,致使作业人员不清楚装油的内容与所要的注意事项,而发生冒油事件

2 2

加装燃油程序等 2 2 2

作业人员

2

作业人员

2

加装燃油作业轮机长必须亲自量妥所有燃油舱的存油情况,会同主管轮机员制定妥当装油作业详细计划,并召开装油作业会议,使每位参加装油作业人员,十分了解自己作业

加装燃油作业 加装燃油作业

加装燃油前,轮机长没有制定装油计划,致使作业人员不清楚装油的内容与所要的注意事项,而发生冒油事件

加装燃油前,轮机长没有制定装油计划,致使作业人员不清楚装油的内容与所要的注意事项,而发生作业人员中毒事件

装油作业前,没有进行装油作业训练,致使在作业中遇到紧急情况时,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不得当,而造成燃油的污染事故

装油作业前,没有进行装油作业训练,致使在作业中遇到紧急情况时,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不得当,而造成燃油的污染事故

3

2

2

2

15

序号 作业活动 安全危险源

装油作业前,被指定参加装油的人员不了解装油设备的性能和局限性,不清楚装油管线图、参加装油作业人员的姓名、装油指令和岗位,致使装油作业中冒油.

影响人员作业人员

等级控制措施 的位置与内容。

作为加装燃油作业的总负责人,每半小时必须到装油现场了解作业过程的详细情况,有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船长要准备好冒油作业的应急预案,准备好防污染设备,做好污染时的应急工作。

初始等级

2

2

加装燃油作业

装油作业前,船岸安全检查表没有得到执行,致使发生冒油事故.

装油作业前,有燃油舱的透气孔脏堵,装油接管的螺栓和垫片不相符,存在不用的总管没有盲封或法兰孔螺栓不齐全,致使发生漏油事故

值班驾驶员没有检查过系泊状况、软管和装油设备.就点亮装油信号灯,致使与供油船之间发生严重的碰撞事故

装油前,装油软管的连接工艺不到位,致使在装油的过程中软管出现严重的事故油舱的空档测量设备和油舱油位测量设备不正确,致使装油过程中发生冒油 装油作业实施前,没有召开装油作业预备会议,致使船、供方理解与协调不够,不能及时采取紧急措施而发生冒油事故

供油船方适用的语言与船上的工作语言不一致,无法沟通联系,致使不能及时采取紧急措施而发生冒油事故

装油作业开始前,船方与供油方的通信方法,使用的信号双方不理解, 致使不能及时采取紧急措施而发生冒油事故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2 2

2 2

作业人员

2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2

作业人员

2

作业人员

2 2 2

2

2 2 2

2

2

16

序号

作业活动 安全危险源

在装油联席会议上,双方所允许的供油压力和供油速度没有得到确认,致使发生溢油的事故

当加装作业开始时,作业人员操作的程序不对,发生溢油事故

在装油作业中,遇到1.船上或附近有火灾.2.该地区有打雷或雷雨.3.海况不适合装油作业.4.有移动的船舶可能碰到供油船.5.船舶周围存在大量的危险气体积聚.6.管线、软管或输油臂爆裂或漏泄.7.有溢流.8.供油船失控.9.有任何对船舶或人员的危险情况存在.以上情况不停止装油作业,致使发生重大事故. 指定负责人员没有定时检查通信是否正常,人员是否到位,以及装油速率是否安全,致使由于通信不畅,而发生溢油事故

装油作业期间,没有经常性的检查加油软管,周围水域,供油船的缆索,是否确定油仅仅进入了要求的油舱等导致冒油

当装油过程中,有压力波动时没引起注意与采取措施,致使装有管线破裂冒油 在满舱操作时,操作人员的操作程序不对,引起冒油

装油作业结束后,油舱顶部的舱盖、道门等未关妥当,导致油舱进水的事故.

装油作业结束后,没有做好事后的工作,导致溢油

装油作业结束后,没有索取油样,致使事后无法因燃油故障而索赔,导致损失巨大.

影响人员作业人员

等级

2

控制措施

初始等级

2

加装燃油作业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2 2 2

2

作业人员

2

作业人员

2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2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2

作业人员、看火人员、热工作业负责人

2 2 2 2

热工焊接作业 216.

2

2

2 2 2

2 2

作业前,热工作业负责人没有报经轮机长审核,就擅自进行焊接作业,造成事故.2

17

序号 作业活动 热工焊接作业

安全危险源

作业前,热工作业负责人报经轮机长审核后,没有报船长审核与同意,就擅自进行焊接作业,造成事故.

影响人员作业人员、看火人员、热工作业负责人 作业人员、看火人员、热工作业负责人 作业人员、看火人员、热工作业负责人 作业人员、看火人员、热工作业负责人 作业人员、看火人员、热工作业负责人

等级

控制措施

初始等级

2

热工操作合格证书、 2

《热工作业许可证》、

作为安全总负责人的2 轮机长必须在动焊前,亲自到现场了解情况,及时指出存在的隐患以及解决的方法,确保安全。 2 船长在最后要把好关,并准备落实好火灾发生以后的应急方案。 2

3

热工作业人员无热工操作合格证书或无看火人员,就擅自作业,造成事故.

2

热工作业人员未经见到经船长批准的《热工作业许可证》, 就擅自作业,造成事故.

2

热工作业人员未了解作业现场及周围情况, 就擅自作业,造成重大事故.

热工作业人员未了解被作业设备或管路内部情况, 就擅自作业,造成重大事故.

3

2

18

序号 作业活动 热工焊接作业

安全危险源

气、乙炔瓶未安全有效隔离固定,氧气乙炔无标注颜色鲜明的固定管路或软管跨越高温场所与尖锐带刺物体, 热工作业人员未采取有效措施,就擅自作业,造成重大事故.

影响人员作业人员、看火人员、热工作业负责人 作业人员、看火人员、热工作业负责人 作业人员、看火人员、热工作业负责人 作业人员、看火人员、热工作业负责人 作业人员、看火人员、热工作业负责人

等级

2

控制措施

初始等级

2

热工作业人员在电焊机、焊钳状态不良,电缆有破损,电焊手套潮湿或电焊条潮湿的条件下, 擅自作业,造成重大事故.

2

2

热工作业人员未穿戴妥防护用品,就擅自作业,造成重大事故.

2

2

热工作业人员焊接有色金属或合金时,未通风,作业人员中毒.

2

2

热工作业整个过程中,看火人员中途缺离,焊接火星导致火灾.

2

2

19

序号 作业活动 热工焊接作业

安全危险源

热工作业完成后,没有清理现场和检查周围情况,导致火灾.

影响人员作业人员、看火人员、热工作业负责人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等级

2

控制措施

初始等级

2

228. 机舱舱底水处理操作

机舱舱底水排放前,船舶正在港口、锚地等处停泊

船舶靠港前,机舱舱底水排出舷外阀未关或未关严,致使有含油舱底水外渗出海.

作业人员在排放前未向值班驾驶员报告舱底污水处理的数量与时间,致使船舶进入锚地还在排放

船舶停泊在特殊区域以外排放机舱舱底污水,严重违反《MARPOL73/78》公约. 船舶停泊在特殊区域以内排放机舱舱底污水,严重违反《MARPOL73/78》公约. 船舶在南极区域排放机舱舱底污水

排放过程中15PPM浓度报警系统故障而不起作用,致使将含油超标的机舱舱底污水排放入海

2 2 2

相关程序和

《MARPOL73/78》公约等

2 2

2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2 2 2

15ppmm每月测试记录簿

轮机长必须亲自了解机舱每次舱底水的排放过程,督促三管轮按照规定排放作业。 船长作为船舶防污染工作的负责人,随时备好防污染的设备,做好防污应急预案,使造成的后果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2 2 3

2

2

20

序号 作业活动 安全危险源

机舱排放舱底污水15PPM报警时,回流入舱底水舱三通阀不动作,致使含油量超标的舱底污水排放出海

在排放机舱舱底水时,使用消防泵或总用泵排放,致使海域受到严重污染. 机舱舱底水排放结束时,作业人员不向值班驾驶员报告,造成驾驶台不必要的被动

生活污水排放前,船舶正在港口、锚地等处停泊.

船舶停泊在距最近陆地3海里以外,12海里以内,直接排放生活集污柜储存的生活污水,顷刻排光.污染海域.

船舶在排放生活污水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风机没有运转,致使不合格生活污水排放出海.

船舶在排放生活污水时,在其周围发现可见的漂浮固体. 船舶正在港口、锚地等处停泊,直接排放厨房间洗菜水 船舶正在港口、锚地等处停泊,病房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入海 船舶排放生活污水时,消毒柜中没有使用消毒剂

船舶生活污水排放后,关掉污水处理装置的鼓风机,耗氧菌死亡

影响人员作业人员

等级2

控制措施 15ppmm每月测试记录簿

相关程序和

《MARPOL73/78》公约等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说明书

初始等级 3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2 2

2 2

238.生活污水处理 船舶厂修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2 2

2 2

作业人员

2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在船人员 在船人员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关闭并绑扎海底门,悬挂警告牌,建立机舱进水的应急反应措施操作文件

2

海水管拆卸时由于海底阀关闭不严或误操作该阀,造成机舱进水。

拆卸泵舱海水管,海底阀误操作造成泵舱进水。

247. 248. 249. 250.

主甲板及后甲板部位,异物从厂方吊车中坠落造成工伤 机舱异物坠落造成工伤 甲板行走滑跌摔伤

2 关闭并绑扎海底门,悬挂警告牌,建立泵舱进水的应急反应措施操作文件

2

在船人员在船人员在船人员

2

2

21

序号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作业活动

机舱行走滑跌摔伤 进入密闭舱室缺氧窒息 修理场所起火、爆炸

安全危险源 影响人员在船人员作业人员在船人员

等级控制措施

初始等级

并执行承修厂明火作业的

有关规定 高温高压部件拆卸导致身体、眼睛的工伤 拆卸修理制冷设备时,低温制冷剂烫伤 有害气体吸入呼吸道造成工伤 登高作业滑跌摔伤

机舱污水漫溢造成主机滑油循环柜进水,滑油变质

船舶坞修前

船舶在进坞作业前,船方疏忽与厂方联系对船上冷却水的供应,致使船上的冷藏

设备发生故障以及大量伙食的损坏.

船舶在进坞作业前,船方与厂方没有联系妥岸电的供给,致使船舶发电机脱电时,岸电无法及时供应到位,机舱人员摔倒受伤.

船舶在进坞作业时,由于厂方作业人员的失职与船舶主管人员的疏忽,岸上的消防用水,消防皮龙未接到位,致使船舶在火灾发生的初期未能及时扑灭,造成重大火灾事故.

船舶在进坞作业时,船舶未落实好生活污水的处理问题,致使大量的生活污水排放坞中,恶气熏人,造成海域与大气的污染.

船舶在坞内进行锅炉检验时,进坞前未将炉水放光,船方私自在坞内排放炉水,致使烫伤坞内作业人员.

船舶在坞内检修时,锅炉进行化学清洗作业,洗好以后将大量的化学清洗剂直接排放入海,造成海域大面积的污染.

船舶在坞内拉艉轴检验作业时,由于船舶主管人员未将艉轴管内的滑油贮存妥当,致使大量的滑油漏泄入海.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在船人员作业人员在船人员在船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

2

2

261.

262. 263. 264. 265.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在船人员在船人员

2 2

22

序号 266. 267. 268. 作业活动 安全危险源

船舶在坞内对船壳进行喷砂除锈作业时,作业人员强烈冲击砂将值班船员的头部击伤.

影响人员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在船人员在船人员在船人员作业人员

等级控制措施

初始等级

船舶坞修时和 船舶坞修结束后

船舶在坞内对船壳进行喷漆作业时,作业人员将值班船员的眼睛击伤,并造成轻度的中毒.

船舶在坞内修理期间,从坞到船的梯道栏杆未完全围好也未围好安全防护网,致使人员从进出船舶的梯道处坠落重伤.

船舶在准备出坞测试主海底阀以及各类舷外阀时,货泵间的主海底阀未关,而厂方与船方主管人员疏忽值班,致使货泵间大量的进水.

接入机舱的消防皮龙破损漏水或机舱海水管系拆卸,机舱舱底水过多,通过主机曲拐箱和油底壳接头溢入循环油舱,导致主机滑油变质。

船舶出坞时,过早的使用船电,而主海水管系有空气,致使主海水冷却系统故障,船用发电机出现高温故障.

船舶在出坞时,船方主管统捉漏、放空气等工作,必

人员必须及时对主海水系须使主海水系统正常投入

使用后,船舶的发电机系

统才能投入使用,船舶主

管人员要及时与厂方联

系,确保出坞工作的正常 2

2

填表人(签字/日期): 批准人(签字/日期):

23

危 险 源 清 单 序号 作业活动 安全危险源 影响人员 等级控制措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4

作业活动 安全危险源 影响人员 等级控制措施

25 序号 23

更多相关推荐:
船舶技术评估报告

船舶状态评估报告船舶技术状况评估报告船舶名称XXX20xx年第3季度评估船长政委轮机长大副电机员船舶总管冯志平联系电话139766919xx填报日期20xx年09月30日船舶状态评估报告船舶技术状况摘要报告填写...

“十三五”重点项目-民用船舶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篇)

十三五重点项目民用船舶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篇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节能评估报告是指在项目节能评估的基础上由有资质单位出具的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或节能评估登记表节能评估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

“十三五”重点项目-金属船舶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篇)

十三五重点项目金属船舶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篇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节能评估报告是指在项目节能评估的基础上由有资质单位出具的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或节能评估登记表节能评估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

20xx-20xx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船舶制造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

“十三五”重点项目-高端船舶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篇)

十三五重点项目高端船舶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篇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节能评估报告是指在项目节能评估的基础上由有资质单位出具的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或节能评估登记表节能评估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

船舶资产评估

船舶资产评估船舶资产评估方法简介船舶是水上运载工具按适用的航行区域分为海船和河船按所装货物类型分为散货船杂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特种货物船等按照资产评估的一般方法结合船舶资产的特点下面以散货船为例说明船舶资产的评估过...

船舶电子行业竞争力评估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20xx-20xx年

船舶电子行业竞争力评估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20xx20xx年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报告目录第一部分行业运行现状第一章中国船舶电子行业发展概述第一节船舶电子行业发展情况一船舶电子定义二船舶电子行业发...

船舶价值评估业务委托协议书

船舶价值评估咨询委托协议书承诺函温州海泰资产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我们已委托贵公司对我们于评估基准日20xx年6月4日的帆顺851化学品液货船图纸号进行价值评估要求出具该船船舶价值评估书为确保贵公司相对客观公正合理地...

船舶的评估方法描述

一评估方法描述与选择1工程进度法工程进度法是指以工程预算为依据按勘察时确定的实际完工程度评估在建船舶价值的一种方法规范基本公式为VV1ABjV在建船舶评估现值V1在建船舶预算造价或母型船重置成本A在建船舶的完工...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评价报告

振洋盛轮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报告振洋盛轮散货船河北省船舶检验局检验船舶所有人和船舶经营人沧州渤海新区振洋海运有限公司20xx年09月体系文件上船为了确保体系在振洋盛得到有效推进公司制定了振洋盛轮体系实施计划并...

“十三五”重点项目-船舶生产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篇)

十三五重点项目船舶生产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篇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节能评估报告是指在项目节能评估的基础上由有资质单位出具的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或节能评估登记表节能评估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

“十三五”重点项目-船舶机电设备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篇)

十三五重点项目船舶机电设备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节能专篇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节能评估报告是指在项目节能评估的基础上由有资质单位出具的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或节能评估登记表节能评估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

船舶评估报告(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