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保险业运行状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4.5.13

河南省保险业运行状况调查报告 —以20xx年为例 摘要 近年来, 河南保险业获得长足发展, 保险业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稳步提升, 其运行模式、发展经验和理念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保险业的保障功能、经济功能不断增强。但也面临着保险主体粗放发展、覆盖面窄、有效产品供给不足、参保意识不强等障碍性因素。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三农”保险和产品创新力度, 加强保险宣传教育和保险队伍建设等途径推进河南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保险业 河南 现状与问题

一.20xx年河南保险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河南保险业快速增长,成为地方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20xx年, 河南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565.39亿元, 占全国保费收入的5.08%, 较20xx年增长了9% (20xx年河南保费收入518.8亿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97.7亿元, 人身保险(包括寿险、意外险和健康险)保费收入467.7亿元, 分别较2010 年增长21.13%和6.74%。据测算, 保险密度599.63元, 保险深度2.92%, 分别比20xx年提高了49.3元和0.1个百分点。同时,保险主体不断增加, 市场体系建设成效突出。截止20xx年6月底, 全省保险主体增加到42家,保险分支机构达4876家,保险中介法人和分支机构306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6168家, 拥有保险营销员19万。⑴(数据来自:2012河南年鉴)

二.河南保险业取得的成就

1. 河南保险业地方特色明显

一是先进的运行模式不断升级。近年来河南保险业迎难而上、开拓创新, 积极参与“新农合”试点工作, 探索出了全国领先的“新乡模式”,得到了国务院、保监会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河南保险业参与“ 新农合”的已由新乡扩展到洛阳、安阳等市及28 个县(区),服务群众由300多万人增加到600多万人,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推广价值日益显现,逐步由“新乡模式”升级到“河南模式”。二是先进的发展经验竞相涌现。近年来,河南保险主体不断创新产品类型和服务方式, 经营模式和管理手段不断创新, 特别是在“三农”保险的发展探索中, 由于总结推广了先进地区的典型做法, 如林州的“半份销售”、禹州的“保险村”、灵宝的“梯度开发”,以及“卢氏模式”“叶县模式”和农村“五小车辆”保险模式等, 不仅为“三农”保险的发展积累了经验,而且还使该行业的影响不断扩大。三是先进的发展理念不断开花结果。党的十七大以来,河南各家保险公司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更新发展理念,在创新发展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产险公司以拓展领域为动力不断提速升位; 寿险公司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提升内涵价值; 老公司加快改革步伐,不断状大实力;中小公司努力发挥优势, 奋力实现崛起。总之, 河南保险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不断强化自身竞争力, 绝大多数在系统内名列前

茅, 形成了业界广泛关注的“河南现象”,在行业内赢得了口碑,走在了中西部前列,在拓展新领域、探索新模式、创新新经验上, 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

2.河南保险业经济功能初步发挥

一是经济补偿功能不断增强。党的十七大以来,河南保险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险保障超过15万亿元,累计提供经济补偿251亿元。特别是在应对20xx年“非典”、2004 年漯河洪灾、20xx年鹤壁煤炭集团瓦斯爆炸、20xx年中原油田驻外勘探组遇袭等重大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中,保险业深入一线,快速理赔,对完善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增强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保障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二是服务、支持“三农”初见成效。全省保险业立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针对农村经济的新变化、农民生活的新需求,不断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队伍和网络建设,强化农村市场培育和保护,使服务“三农”的领域不断拓宽、能力不断增强、作用不断发挥。五年来,共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费2万多亿元,经济补偿70多亿元。三是社会管理功能初步显现。河南保险业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参与社会管理, 先后与交通、消防、安监、旅游等十多个部门联合出台政策, 努力推进多种形式的责任险发展, 对运用商业保险机制管理社会风险进行了有效探索。近年来, 全省保险业共为1.25万所学校、1160家医院和4000多家企业提供了超过2万亿元的责任保险保障。同时,还与各级政府沟通,推动运用保险机制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如郑州的拆迁居民权益保证保险,周口的治安承保契约保险,以及保险业参与新农合试点工作等,创新了公共服务方式, 提高了社会管理效率。

3. 河南保险业的监管力度和监管创新不断加强和进步

一是市场行为监管不断强化。近年来, 河南保监局不断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始终保持对违规行为严查重处的高压态势,不断完善非现场监管体系建设,加大治本抓源、综合治理的力度。五年来,河南保监局共实施现场检查200余次, 累计检查各类机构500多家,实施行政处罚89次。可以说,河南保险市场没有发生恶性违法违规事件,规范发展、合规经营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初步形成了公平合理、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二是监管创新不断推进。河南保监局通过不断丰富监管手段, 扎实推进分类监管,着力强化新公司筹备期辅导和高管人员法律法规培训,实现了由静态向动态、由结果性向过程性监管的转变。此外,他们还通过不断加强金融监管协作, 强化打击保险违法犯罪的司法合作,深入开展反洗钱和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项工作,有效地延伸了监管触角。通过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原发性问题的监管,率先全面叫停了产险非正常批单退费,及时遏制了“团险个做” “长险短做”等违规现象的蔓延,果断处置了个别代理机构具有传销特征的经营行为,监管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明显增强。

4. 河南保险业基础建设工作不断强化

一是诚信文化初步形成。近年来, 河南保险业按照“打好基础,突出重点,培养文化,强化机制,形成合力”的要求,全面推进诚信建设,为完善服务标准,加强了对营销员的管理,推进了持证工作;持续开展诚信评比,强化失信惩戒,加强社会监督,营造了诚信氛围,弘扬了诚信文化。二是行业自律不断加强。五年来, 河南保险业先后签订各类自律公约20余份,合作共赢的基础不断增加, 和谐发展

的氛围初步形成。

三.河南保险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1.发展方式有待转变

面对外部金融环境和保险市场格局的变化,一些保险机构忽视了对新业务增长点的培育和开发,仅仅依靠跑马圈式的谋求外延发展, 忽视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在机构设置上,缺少深入的市场研究和科学的规划统筹,常常陷入被动。

2.覆盖面窄

保险密度是指人均保费收入,它反映了保险的覆盖程度,即保险密度越高,保险覆盖面就越大。20xx年河南保费收入565.39亿元,虽居历年之冠,但仅占当年全国保费收入的5.08%。近十年,河南的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保险深度( 保费收入/GDP)一直低于全国和东部的平均水平。20xx年河南的保险密度为每人599.63元,分别较全国、东部和中部的水平低234.79元、426.3元和0.7元;保险深度为2. 92% ,分别比全国、东部和中部的水平低0.4、0.7和0.14个百分点。

3.保险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尽管各保险公司推出的险种很多,但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养老、医疗、教育、责任等保险产品仍不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消费者对保险产品多样化的需要。如平安人寿保险的100多个险种,在河南省有业务量的只有30余种;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600多个险种,在河南开办的也只有100 余种,且产险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人意险和责任险上。目前,工程险、船舶险、货物运输险、特殊风险保险、农业保险等险种都没有得到发展。原来由人保产险开办过的水稻制种、蔬菜水果种植、养猪、养羊、养鱼等这些农村居民所需求的保险种类,由于具有较大的风险性,比较收益低,交费分散等,保险公司均已停办。农村种植保险、森林火灾保险以及其他业务基本上没有开展。

4.居民的参保意识不强

一是居民保险意识薄弱。对保险的功能与作用认识不深,大多数居民更愿意把储蓄作为风险防范的主要手段。二是宣传引导不够。除了保险公司总部的广告宣传外,各分公司的宣传活动较少,主要依托营销员上门宣传。三是服务不到位。部分新产品条款复杂、繁琐,消费者难以理解和接受,索赔程序繁杂。加之保险队伍整体素质不高,80%以上为下岗再就业人员,缺少营销经验,重业务拓展,轻售后服务及理赔的问题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保人的利益。

5.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一是整体素质偏低。人员学历参差不齐,风险防范意识普遍淡薄, 业务上只重规模不讲效益;对兼业代理人监管不力。二是高级管理人才缺乏。一些分公司特别是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不具备任职资格条件。三是保险专业技术人才奇缺。如风险管理人才、精算人才、电子化人才、核保核赔人才、资金运用人才等。

6.诚信服务有待加强

河南保险业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保险供给者、保险中介和保险需求者三方上。诚信,从某种意义上讲,标志着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诚信缺失会削弱其核心竞争力。对河南保险业而言,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诚信教育, 搞好诚信服务。

7.市场秩序有待规范

目前,随着河南保险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多,业务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保险公司往往采取不同手段拓展业务领域,其中也不乏少数公司采取不正常的竞争手段抢占市场,如贴费、降费、支付高额手续费等。这不仅侵害了被保险人的利益,而且也损害了保险行业的外部形象。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公司的内控制度建设形同虚设, 弄虚作假、损害行业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四.发展策略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方式

首先,以创新的发展思维、发展模式,走创新的发展道路。其次,要注重长远发展,深入分析和挖掘经济社会发展对保险业的需求,不断开发新的业务领域,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反对简单分割现有市场蛋糕的行为,坚决制止和打击掠夺性、破坏性开发保险资源的行为。再次,要注重科学发展,着力研究行业变化,把握其发展规律,改善经营管理,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要摒弃主要依靠铺设机构、增加人员、扩大投入等外延式发展模式。

2. 大力推进“三农”保险

一是要认真落实河南省政府“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不断完善配套措施,支持发展以粮食作物为主的政策性保险,努力推动肉鸡、奶牛和烟叶等保险在试点地区的开展。继续推进能繁母猪保险, 力争做到“应保尽保”, 建立健全生猪、奶牛等政策性保险制度。二是积极发展小额保险。小额保险主要是针对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广大农民的保险,具有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理赔简便等特点。三是积极开发农村保险市场。鼓励引导具备条件的保险公司加大对农村市场的投入。同时,要加强农村网点和营销队伍建设,开发适应农村需求的保险产品,提升服务水平。

3.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力度

一是大力发展责任保险。责任保险具有很强的社会管理功能, 通过责任保险,可以实现风险责任的分散,降低侵权纠纷的法律成本,既可使被保险人从烦琐的法律程序中解脱出来,亦可保证受害人及时获得补偿。二是配合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提供保险服务。如配合住房制度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等开发相应的保险产品,以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三是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优势,积极参与企业年金市场,丰富企业年金的产品种类,提高企业年金的覆盖面。四是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要把目前仅提供费用补偿的医疗保险转变为提供全面健康管理和服务的商业健康保险, 用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健康保障需求。要把商业健康保险仅承担理赔管理转变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管理上来,提高商业健康保险服务水平,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4.创新监管方式

保险监管部门应主动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实现新提高, 努力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保险公司的内控建设与外部监管相结合。要搞好保险公司的内控建设,定制度、立规矩,着力规范单证印章管理、应收保费管理、资金结算管理;大力推进分类监管,对开业满3年的公司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启动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治理结构评价机制,对内控不到位、整改不积极、措施不得力、综合风险等级高的公司重点监管。二是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相结合。要加强对交强险、短意险、商业车险等险种的现场检查力度,选择重点公司、重点地区、重点业务实施现场检查,规范价格竞争和市场秩序。三是检查和整改相结合。既要加大对违法违规问题的检查力度,又要关注整改结果,达到检查一个、规范一片的目的。检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应进一步加大对高管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四是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对违法违规问题,既要深入分析原因,又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建立治本的长效机制。

5.加强保险队伍建设

要按照企业属性和市场要求,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员工合同制,建立能够吸引和激励人才的绩效机制,例如,借鉴国际上通行的经营集团持股及期权等激励机制;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法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保险从业人员提供各种培训和发展机遇;建立适合自身管理发展的、全面的、系统的、互动的人才资源管理与开发制度; 建立专业人才储备机制, 形成自给自足的内部人才供给市场;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公平合理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等内部分配制度。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升河南保险业的竞争力。

6.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一是推动保险诚信建设。应尽快编制“河南保险业诚信建设工作规划”,引导保险公司在经营思想、产品设计、理赔服务、人才选拔、政策传导、佣金制度、对外宣传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探索建立保险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保险机构的诚信水平,建立健全诚信建设正向激励机制。要充分发挥社会中介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健全“黑名单”制度,强化失信惩戒机制。二是推进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的运行机制,明确协会的职能和定位,改善协会工作方式,以服务为中心,发挥其自律、协调、维权、交流和宣传功能,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公约的执行力度。要建立完善的失约惩戒机制,将行业形象作为行业共同资源自觉维护,提升社会公信力。要鼓励社会各界及相关部门及时反映当地的市场状况、存在的问题及行业呼声,及时提出整改办法。三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要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利用政府网站、保险分站建立行业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有关保险业发展的动态信息,提供法规、条例、政策和保险知识等方面的查询服务。要完善公共信息系统,方便公众进行咨询、建议和投诉,提高监督管理和市场经营的透明度,维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7. 加强保险宣传教育

各监管部门和保险机构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保险知识的宣传,提高居民对保险消费的认识。要积极开展保险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的活动,普及保险知识,增强全社会的风险防范和保险意识。

参考文献:

[1]郭璐.河南保险业当自强[N].河南商报,2009-09-30(3).

[2]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课题组.河南省保险市场区域差异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1):104.

[3]董笑晗.河南省保险市场调查报告[J].现代经济信息,2010(9):199.

[4]河南省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意见[R].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7(4):22.

[5]卢克贞.河南省保险市场的发展与监管[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9):59.

[6]刘绮涛.银行保险发展中产品和营销渠道融合创新探索[J].企业经济,2010(1):181.


第二篇:河南滑县基督教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关 于 基 督 教 发 展 状 况 调 查 报 告

学生姓名:黄春杰 Z11085133 张盛昌 Z11085144

任松帅 Z11085138 指导老师:关老师

关于基督教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以河南安阳滑县为例

基督教传入河南始于1883年,最早主要在豫北地区传播。因而豫北地区是河南省农村地区基督教传播的主要区域之一。我们重点调研的地点主要在河南安阳市滑县。滑县是一座典型的河南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面积1313平方千米,人口116.21万。主要人口为农村人口,其中外出务工人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目前滑县共有各类注册的教堂189个,登记的基督教徒8.9万,鉴于当地拥有大量的未登记的农村小教堂及信教群众,实际信教人数远远超出这一数目。滑县是河南基督教发展主要地区之一。我们对滑县基督教发展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以期对豫北基督教大体的发展状况略作窥探。

一、调查目的

对滑县基督教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滑县基督教发展的一些基本数据和基本特点,从而对基督教为什么在豫北地区有较大发展进行初步探究。

二、调查内容

1、调研方式

我们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基督教堂、调阅当地政府有关数据以及采访信教群众和非信教群众等方式对当地基督教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1)调研时间

20xx年02月01日-——2月16日

(2)调研地点

河南省滑县城关镇、老庙乡、万古镇、老岸镇等地以及滑县道口教堂。

2、信教群众基本情况

(1)信徒构成

在当地一些教堂举行活动时我们向信教群众发放了调查问卷,对当地信教群众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我们共发放了200调查问卷,从而得到了一些基本数据。同时,我们也从当地政府和一些教堂的负责人那儿获取了一些信息。我们主要考察了诸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信教年数以及家庭成员外出打工人数等要素。

结果表明,当地信教群众85%以上都是女性,男性所占比例不到15%。其中,中老年比例达到了80%以上,青年人的比例在15%左右,未成年人的比例大约占5%。在所有人中,初中小学教育程度的达到83%,高中教育程度的占9%,大专以上的占2%左右,其余的为没有受过教育的。另外我们注意到了一点,就是在信教群众中,绝大多数其家庭成员都有外出务工的,而且平均为2人。由此

可见,信教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因此我们发现在在一些教堂主要负责人均为高中学历的人,虽然履历较浅,但由于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所以能够向信徒讲解《圣经》,由此而能够成为教堂负责人。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能够得出关于滑县基督教徒构成的几个特点。

首先,教徒中男女性别比失衡,女性占绝大多数。究其原因,第一,和女性的心理特点有关。一般而言,女性在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时相对男性较为脆弱。因而当她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者面对各种苦难时,往往会比男性更加感性,更相信宿命,因而往往就会寻求某种心灵上的安慰和满足。她们更容易通过幻想一个美好的世界来满足他她们的心理需求,而基督教恰好通过提供一个上帝和天堂以及它的一系列教义,满足了女性的这种需求。因此,基督教很容易在女性中得到传播。第二,和社会上长期存在的“重男轻女”思想有一定的关联。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思想已经越来越淡化,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像在滑县这样的不太发达的地区,重男轻女思想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女性的一些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所以她们就需要某种东西来满足她们的诉求。而基督教经常举行定期的聚会,宣扬“基督教大家庭”,上帝面前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都是平等的。因而聚会时很多妇女聚在一起,经常进行聊天之类的交流,这种温情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她们的诉求。第三,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关。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因此很多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这样家里只剩下妇女和老年人孩子,因而基督教通宗教活动聚集教徒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在家务农的妇女交流的需要,另外一方面,通过基督教大家庭,她们还能互相帮助,有助于缓解生活压力。综上所述,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女性占了绝大数比重。

其次,又以中老年人数居多。这也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多数的老年人都已经脱离生产,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娱乐设施却相当匮乏,为了使老年生活更加充实,因而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这些活动。其次,老年人都面临着死亡这一未来,因此对他们来说,通过信仰基督,信奉天堂等,能够让他们提早接触死亡这一话题,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舒缓来自死亡的压力。当然如前所述,由于农村很多人都外出务工,很多老年人都成立“空巢老人”,因此他们同样有同别人交流打发日常孤寂的生活的心理需要。

最后,绝大数的信教群众教育水平都很低。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比较落后,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原因,很多当地的人都接受了很少的教育。正因为受教育水平很低,才使得他们对生老病死等很多现象无法进行合理的解释,因而更加容易将某次的生病病愈或某种现象同鬼神联系起来。而该地区存在的基督教恰好满足了这种功用。因此基督教能够得到传播也就不足为奇了。

(2)宗教活动

我们通过实地考察滑县几个镇的主要教堂以及询问主要负责人,从而对这一地区基督教徒的主要活动有了一个基本了解。事实上,教徒加入或者退出一个基督教组织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对很多人来说,他们一段时间信了,就加入了,一段时间不信就又退出了。而且加入基督教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仪式,一般是由原来的教徒带领他们到“教堂”跟着别人后面进行祈祷,这样以后经常来,就算加入了基督教。之所以在教堂上标注引号,是因为在这些地区所谓的教堂,往往就是某个居民房,腾出一两间房作为祈祷的地方。而将它们和其他建筑区分开标志经常就是房子外面的一个十字架,并且很多都会贴有都有“两会”的宗旨“爱国爱教,荣神益人”。在教堂里面,有一排排的木椅和一些宣传基督教的贴画。这

些所谓的教堂和西方的以及我国大城市的基督教堂有着天壤之别。

具体而言,教徒们一般而言一周之内会有几次聚会,这样的聚会是在教堂里举行的。而具体的活动主要有唱圣歌、祷告和宣讲等。时间一般在下午和晚上,因为到那时候绝大多数人会有空闲时间。到了一定的时间,教徒们都聚集在教堂里,有一两个人带着长唱一些歌曲,严格的说,应该是半吟半唱,并且都是用方言唱的。唱完圣歌后,他们就会进行宣讲,所讲的就是一些基督教义之类的内容。最后当一次聚会快要结束的时候,全体教徒就会跪下祷告,当然也有一些教堂不用跪下的。除了这样每周的定期聚会外,每逢一些基督教的节日,教堂还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这是在教堂里举行的活动。除此之外,教堂的负责人告诉我们,一般教徒们还会有一些家庭聚会,其内容基本上差不多。

(3)信耶稣原因

随着我们调查的深入,我们对当地民众信教原因逐渐有了比较全面的把握。大体上说,信教原因主要有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基督教自身的原因。而基督教自身的因素也就决定了为什么在社会环境比较普遍的情况下是基督教而不是其他的宗教在滑县以至整个河南省得到较大的传播。关于这些我们即将展开讨论。

首先,就个人因素来说,在我们所进行的所有的访谈中,都得出了很大程度上一致的结果。简而言之,绝大多数村民信教都是出于一种功利性的需要。我们问了几个主要教堂的负责人她们信教的原因,结果毫无例外的都是因为她们曾经生过病,而后来听说基督能够治病,于是就去祷告,结果病竟然好了,因此从此皈依基督,开始信教。一些通过相信基督而使病治愈的传闻更是在整个地区广为传播,产生了很强的舆论宣传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教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信仰基督能够给她们带来好处,能够让她们远离病痛和苦难,而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相对作为农村弱势群体的妇女的心理需要,当她们遇到各种困难挫折时,往往就会求诸宗教。这一点和上面的教徒构成原因存在一定的相互补充说明作用。因此,信仰基督能够治病救人,对于处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相对落后,长期大量劳作条件下而往往落下一些疾病的中年妇女以及深受病痛折磨和对死亡畏惧的老年妇女中就显得有特别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对于关于功利性需要这一点在我们随机访谈一些参加教堂活动的普通信徒的时候得到进一步的佐证。我们问了一些各个年龄段的信徒他们来参加教堂活动的原因。她们有些回答说觉得很好玩很好奇,有的说是因为能够的得到教堂分发一些礼品,等等。

除了因自身功利性需要而开始信仰基督外,我们同样发现家庭影响的重要性。如前面提到的经过祷告而使病治愈的例子,其开始祷告就是受信仰基督的家里人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对一些教徒的访谈,我们发现,很多人信教都是全家信教,一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受家里人的影响,也开始参加一些宗教活动,随后逐渐受身边舆论和亲朋的影响,最终皈依基督。关于这一点,我们在郑庄一家教堂的观察印证了上面的说法。我们发现,在参加活动的人群中,有一些小孩子,他们被家里人带来参加活动。除了家庭影响外,邻里之间的影响也扮演了很重的角色。正是来自家庭和邻里这样一种从小生活的环境,使得许多人最后信仰了基督。

其次,社会影响同样非常重要。首先,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实施。由此基督教在长期受到压制后产生大反弹,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原来发展基础就比较好的一些地区如滑县等地发展的更快。第二点,更为重要的是,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农村地区的发展又相对滞

后这一环境下,由此产生一系列矛盾。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务工,导致农村主要是妇女和老年人少年人在家,少年人上学还好一些,但是广大的妇女以及很多的“空巢”老人有进行正常的日常交流的心理需要,这一点在上面分析教徒构成已经提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相当的农村地区,传统的宗族组织已经遭到破坏,因此在南方仍然存在的宗族亲情在北方诸如河南等地往往已不复存在。这样,基督教通过一些活动将各地方的在家妇女老人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她们的交流需要得到满足。与此同时,各种娱乐文化设施都比较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很多人通过信教参加一些宗教唱圣歌祷告等活动来满足文化需要。除此之外,农村地区存在的一些不孝行为等违背社会道德的现象以及在进行农忙生产时个人力量薄弱而宗族组织破坏由此需要一定人群相互扶助的要求,因而基督教宣扬“上帝面前人人都是兄弟姐妹”以及博爱的教义很容易就获得这些人的支持,从而对她们产生一定的吸引力,这一点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基督教在这些地区的传播。

最后,就基督教本身的因素而言,事实上,前面的论述已经多有涉及。第一,由于基督教生来具有的扩张性,突出表现在“人类都是上帝的子民,因此所有人都应该皈依基督”的基督宗教观念以及由此导致的传教活动,使得基督教比起其他宗教更易得到传播。第二,由于基督教教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以及“基督大家庭”满足了弱势群体的心理需要,提供了心理安慰。同时,在组织民众、互相扶助改善生活等方面独特的制度优势,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传播。特别是在中国面临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传统的宗族互助组织已经不复存在,另一方面政府层面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相当程度上都未能发挥作用,而社会上各种问题比较突出,导致广大民众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出现各种心理焦虑,从而使得基督教的这些特点填补了由此带来的真空。而我国传统的道教佛教均不能满足这些条件。第三,基督教在这些地区传播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本土化,从而也就更易为当地民众接受。前面提到,这些地区的教堂同正式的教堂差距很大,同样,当地的基督教活动等方式也同正式的基督教存在着明显的偏差。它首先是也必须是满足当地民众的现实需要,其次考虑的才是基督教本身的东西。同时由于当地主要教堂的负责人文化水平都比较低,而且大多数都是本地农民,对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不可能有较深的理解,因而也就不可能使这些地区的基督教活动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从而使得各地的教堂都有着鲜明的本地特色。关于这一点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进行阐述。这些都能够在不同方面说明了为什么基督教能够在该地区得到了发展。

综上所述,基督教之所以能够在滑县乃至整个豫北地区得到发展,并在当地扎下根,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和历史原因。并突出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同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上。

5、基督教在农村作用及现实发展情况

(1)作用

在前面对教徒构成以及信教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对基督教在农村的作用有所涉及。这里试图从正反两方面对其作用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

首先,就正面意义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如前所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村社会组织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宗族组织已经遭到破坏,原来存在的宗族互助现象大多已经不复存在;而由于农村文

化发展相对落后,就我们的观察来说,我们发现当地民众邻里关系比较淡薄;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主要剩下妇女老人,这一点在我们调查的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此外,在这些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文化娱乐设施很匮乏,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什么设施可言。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发现当地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基本上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影响非常有限,也就是说,在相当程度上,这些组织都处于一种瘫痪的状态。最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妇女在社会中处于一种相对弱势地位。这些原因综合起来,为基督教提供了发挥其作用的广阔舞台。基督教教义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作为弱势群体的妇女老人的心理需要;基督教通过活动组织民众能够使得民众相互沟通交流,使得很多老人妇女孤寂的生活得到充实。他们互相扶助,从而发挥了基层自治组织、宗族组织在联系组织村民方面的作用。而一系列的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村民的娱乐文化需要。这些都使得沉闷的农村社会生活多少有了一些调剂。

第二,基督教在发展文化,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当地的教化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当村民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时,他们需要看《圣经》,听别人讲解,很多虔诚的信徒对《圣经》十分熟悉,这些都有助于村民识字,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水平。当然更为重要的基督教的社会教化作用。我们已经多次提到,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而精神文明建设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在农村,家庭邻里关系紧张、不孝打骂老人等现象均存在。基督教通过宣传宗教戒律来向村民传播家庭道德、社会道德,以及违反这些戒律就是对基督不尊等,有助家庭邻里关系的和睦,也使得一些生活比较艰难的老年人得到来自其他信徒的帮助。同时,通过较大范围的信徒舆论对他们的子女也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宣传作用。除此之外,这些戒律能够使信徒自我约束,从而达到了一个道德约束的作用。这些有助于提高村民的道德修养,净化农村的道德环境,从而有助于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在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相当缺失,各种违背社会道德现象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基督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加强村民教化的重要角色。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在农村信教群众主要局限于少数人群,且集中于一些特定人群,所以这些作用是很有限的。

其次,我们对基督教的负面影响同样不能忽视。众所周知,从理论上来讲,宗教的产生乃是源于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以及对不能把握现实生活而带来的不确定感的不安,于是宗教通过创造一个绝对意义上的神来使得人们找到寄托,得到安宁。这就决定了宗教的唯心主义的性质。而目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决定了我们必须对这种意识加以排斥。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大力加强我们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而基督教在农村的传播明显与此格格不入。同时这种唯心主义意识容易使得信徒产生宿命感,从而在使他们在遇到生活的苦难挫折时逃避现实,失去了创造新生活改善生活的进取精神。这明显不利于当前青壮劳动力本来就较少的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生产。此外,我们发现,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有着相当的隔阂,并且表现在家庭邻里和更广阔的社会空间,由此上面提到的的促进社会和谐又都是具有保留和相对意义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面进一步进行阐述。

(2)发展情况

我们在前文提到,这些教堂以及主要的宗教负责人首先是满足村民的需要,其次才考虑宗教本身的建设问题。随着我们调查的逐步深入,我们不禁产生了疑

问,这些教堂或者说这些地区的宗教活动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称得上是宗教?因为不论是从“教堂”的设置,还是宗教活动,还是教徒,与我们所了解的正规基督教都存在着实在大的差异。我们很难对其进行正规宗教式的描述。首先,如前所说,所谓的教堂大多数都是一些居民房改造而成的,当然这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当地的信徒,基本上不能称得上对基督教有多么深的了解。事实上,他们的了解程度绝大多数都局限于在教堂里从讲道员那儿所了解的一些圣歌或者《圣经》里的一些故事。除此之外,对于基督教的一些基本仪式,如在胸前划十字等都不了解。因此,很大程度上,所谓的这些地区的基督教,就是村民按照自己的需要而想象出来的,就像一句话所说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了神。在这里,同样地,是村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了一个神,只是这里的神就是直接将基督教里的神移植过来,没有进行另外的创造。因此,那些教堂的负责人对教义的讲解,也都是按照他们的理解来讲的,由于绝大多数的负责人受教育水平都比较低,因而他们的宣讲也就不可避免的具有粗俗化、歪曲化的特点。这样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当我们问到一些教堂的负责人她们对基督教的教义有什么认识时,她们很多都回答说,信仰基督能够治病救人,能够让我们享受心灵的平静,能够让我们的家人健健康康等等,除此之外往往很难再说出一些别的东西。

鉴于此,很大比例的信徒,包括那些教堂的负责人们,她们信仰基督教都是出于一种现实功利性的需要,因为基督能够治病救人。这样,又导致了另外一种结果。如果,那些信徒们虔诚的认为,只要她们信仰基督,那么,她们就不会患病,如果患病了,只要祈祷,就能够治好,这样,迷信也就产生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一定比例的信徒,她们生病后不去医院,而是去教堂祷告,甚至一些人将她们生病的原因归结为对主不够诚心,因而就更加虔诚地相信基督能够给她们带来幸福,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了。当对基督的信仰走到这一步,我们应该可以断定,这不再是宗教信仰,而是一种迷信了。当我们将这些信徒们的信仰动机以及信教行为同我们调查的一些大学生基督徒进行比较后,我们就发现了基督教在农村的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多么大的偏离。而这种偏离又是有着十分现实的原因的。由此,当我们的思绪穿越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史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时候的农民起义都与宗教宣传组织有关。简而言之,是因为宗教满足了农民的现实需要。因此,基督教要想在农村得到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有拥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宗教负责人或者宣讲人员,而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农村里教育水平比较高的人一般都不信仰基督教,由此产生了基督教现实发展中的一大矛盾,而这一矛盾在现实条件下很难得到解决,这也就决定了基督教在农村发展的现状很难改变,从而也就限制了其发展前景。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除了安阳 市教堂外,其他的教堂无一例外在不举行活动的时候都大门紧锁。当我们问到教堂附近的人一些关于附近教堂的信息外,他们大多说都回答说不知道,而且往往摇头说我不信那东西。当我们在郑庄教堂尝试访谈教堂负责人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教堂负责人相当回避我们的访谈,而且一再申明她们的教堂是经过合法登记的。随着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发现教堂信徒同周边不信教的群众存在着相当大的隔阂。事实上,这一点很好解释,毕竟基督教是外来的东西,虽然已经有了多年的传播。而这些村民们常年呆在村子里,都比较传统,因此对这种外来的东西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心理,由此他们自然对那些信教群众产生了一些负面的态度。一个不信教的村民的话很好的代表了他们的态度:“好端端的,有农活不干,有孩子不好好带着,没事整那

玩意干嘛”。因而信教群众她们自己在某种意义上组成了另一个群落。他们与当地不信教群众交流比较少,而且他们对自己是基督徒这一点也比较回避,这也就显示了他们,在习惯力量仍然强大的农村,作为基督教这一外来宗教的教徒这一尴尬的身份。

我们知道,国家对基督教实行“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原则”,并设立了“三自”委员会,同基督教协会一道对我国基督教的发展进行管理。我们在调研过程中重点考察了安阳 市基督教堂,同时是安阳 市基督教“两会”所在地。但是我们发现,作为安阳 市最大的教堂,除了教堂是一定的欧美风格外,整个教堂的设施相当落后。我们在教堂食堂吃了午饭,所谓的食堂,就是由大棚搭起来的简易建筑,中午吃饭的时候,食堂里摆了一张桌子,几个人在前面分发食物,一人一碗粥,一两个馒头再加一点菜,就是这些。所有人排队领饭。没有桌子,大家都蹲在地上吃。当我们问到什么制约了教堂的发展时,不论是在安阳 市教堂,还是在滑县各个镇的教堂,他们反映都是两个,没钱,需要一些专业的讲道员。另外,在滑县各个镇教堂,他们还反映到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堂的正常发展采取抑制态度。而当我们问到这些制约性的因素有没有希望得到解决时,他们无一例外的都苦笑着回答很难。

三、结语

以上,我们从教徒的构成、信教的原因、举行的宗教活动、基督教的作用以及其发 展现状等方面对对滑县这一地区基督教的发展做了一个大略的论述。到目前为止,政府在我 们的论述中尚未正式出现。我们采访了滑县民族宗教局的一位负责人,她给我们的官方数据是滑县主要有信徒9万人左右,而我们询问滑县教堂的负责人,她则说大约有100万左右。我们求证了数据的真实性,该负责人声称有本地教堂的记录。不管这一数据是否属实,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当地实际信教群众远远超出了官方数据。我们在同乡镇教堂的负责人接触的过程中,能够明显的感受到教堂同政府部门之间的隔阂,因为这些负责人在谈到民宗局时往往有很重的负面情绪。而当我们在民宗局请求滑县宗教发展的具体数据,该负责人表示除了县志上面的,她对具体的数据并不了解。由此我们政府在对基督教的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见一斑。政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没有尽到应有的规范引导职能,缺乏对本地基督教发展情况的实地考察和深入了解。基本上,政府在对基督教的态度上是放任不管,任由他们发展,但是在政策上不予支持。因而也就导致了双方在数据上的巨大差异。前面已经提到,信教群众同非信教群众之间有着一定的隔阂,这样的情况长远下去,必然不利于地区的和谐稳定。同时,这些地区的教堂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偏差,这就急需我们的政府部门加强对“两会”的领导,加强对地区基督教的引导。

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虽然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考虑到我国不断扩大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各种社会矛盾多发,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们的主要社会矛盾。与此同时,外来文化对我国思想的冲击日益突出,各种社会思想相互激荡,主流意识形态依然有待于加强。而由于农村的社会现实,村民们不可能做到超越信仰,在种种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下,基督教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仍然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仍然保持一定的发展势头。对此我们的政府不能因为宗教问题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就采取回避的态度,必须加强对“两会”的建设,贯彻“爱国爱教,

荣神益人”的“两会”宗旨,通过“两会”加强对宗教发展的规范引导,引导宗教人员对基督教教义积极进行改造,消除基督教的负面影响,强化对社会的正面作用,使其符合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维护地区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应当充分发挥“两会”在联系政府和信教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加强政府层面同普通信徒之间的沟通交流,消除双方的负面情绪,做到政府和信教群众一道促进地方宗教事业健康合理地发展。此外,应该加强对各大小教堂负责人的培训,加强社会主义法律法规和国家宗教政策的宣传力度,严格区分正规宗教和非法组织以及邪教,引导他们对信徒的宣讲,发挥各地教堂在当地扶助村民,沟通交流、促进家庭邻里和谐的作用。

上文已经提到,正是由于当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以及当地教育水平、文化娱乐设施相对落后,以及“空巢”老人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才导致如此多的村民信仰基督教。因此从根本上说,地方政府必须努力发展地方经济,通过不断发展的物质文明带动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具体而言,推动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加强义务阶段教育的发展,加大科普文化知识宣传,大力发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兴建老年活动室,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建设,真正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等等。只有通过这些,才能真正促进地方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当然,经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社会制度的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成。在这一过程之中,就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职能,调节好社会各方面的诉求,保持地区的和谐稳定,同时集中精力加强经济建设,在此基础上,推动地方的全面发展。

更多相关推荐:
保险调查报告

关于影响人们购买保险的因素及保险的营销策略的调查报告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08级本科一班调查人调查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或单位产生购买保险的欲望随之越来越多的保险产品应运而生通过这侧调查了解影响...

保险业调查报告

保险业调查报告XXXXX为了适应加入WTO的形势金融领域也开始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业也随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quot理财qu...

保险业调查报告

精品保险业调查报告来源3保险业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财变得越来越流行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保险业更是遍地开花以迅猛的速度流入到人民的生活当中但是目前保险业究竟如何其面临的问题又有哪些以下是我...

保险公司调研报告

保险公司调研报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市分公司)通过学习保险学这门课程,使我们不仅对了保险有了更加专业的认识,也使我们了解了更多的知识。为了将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所学结合起来,我根据老师的建议,前往…

保险业调查报告

保险业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quot理财quot变得越来越流行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保险业更是遍地开花以迅猛的速度流入到人民的生活当中但是目前保险业究竟如何其面临的问题又有哪些以下是我在暑期咨...

保险公司市场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程度越来越被重视保险公司在中国飞速成长保险这一名词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重要保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据宏观预测该市场成长曲线呈上升之势从我市保险业发展...

关于保险的调查报告

认知调查报告认识实习报告题目学生姓名学号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称20xx年8月长沙市保险市场调查报告关于长沙市保险市场情况调查报告现在保险开始渐渐成小康生活所需必备的新三大件之一与住房汽车平起平坐许多专业人士认...

保险营销调研报告

保险营销调研报告我国保险业人才需求分析众所周知要想实现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都在人发展经济学指出决定经济发展的两个基本要素是资本与劳动力随着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知识经济的初露端倪经济增长以及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20xx-20xx年中国医疗保险行业盈利预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xx20xx年中国医疗保险行业盈利预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报告链接yjbgyyhyqt20xx0418310148html正文目录第一部分行业及市场分析第一章20xx20xx年保险业发展状况第一节中国保险业政...

平安保险公司调研报告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调研报告调研时间20xx10261500调研地点就业指导中心201公司简介公司简介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

存款保险制度调研报告

存款保险条例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人X菜鹅一调查背景19xx年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此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其中利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应该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

关于医疗保险情况社会调查报告

重庆工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调查报告教学点级专业报告题目关于医疗保险情况社会调查报告类别层次学生姓名望凯指导教师黄玲20xx年11月20日1重庆工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生调查报告成绩表2目录目录3摘要4正文4公费劳保...

保险业调查报告(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