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

时间:2024.5.2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

一、新闻的含义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书面或口头传播的最近发生或发现的引发公众兴趣的事件。

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观评价。

(二)新闻的分类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是指新闻机构采用一定的传播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的总称。 狭义的新闻是指消息。

二、新闻的基本特征

1.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是新闻的生命,不真实的新闻就叫谣言。新闻的真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①准确。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必须完全准确真实;对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感情起伏的介绍也必须准确真实。 ②全面。对客观事物报道的时候要全面看问题,不能主观片面。

③深刻。新闻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为假象所迷惑。

2.时效性: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消息的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

3.受众性:要面对受众,通过公开的传播途径发布出来。

三、阅读要求

首先,新闻的内涵比较丰富,所以考生必须掌握相关的文体知识。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

1、概念: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体裁。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它一般具有六要素。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2、特征:用事实说话,及时地报道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消息强调及时、快、新、语言简明。

3、要素:要素又称“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

4、结构:消息的结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结合、自由式等。

(1)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形式有三种,就是单行标题、双行标题、三行标题。

完整的消息标题有三行:引题、正题和副题。引题放在正题前,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消息的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是标题的核心;副题放在正题后,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对正题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

两行标题的形式有:“正题+副题”、“引题+正题”。拟标题时,标题要注意虚实结合,“实”是指包含有具体新闻事实内容;“虚”是指描绘气氛、揭示意义或点明意图。

一般来说,单行标题必须是实题,双行标题中,必须有一个实题,而“正题+副题”的标题,副题必须是虚题。

(2)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通常要包含五个“W”和一个“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

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常见的导语类型有:叙述式、描写式、对比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

(3)主体:紧接在导语之后,它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实事求是地写出导语所概述的内容。

(4)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一般说,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消息背景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注释性背景材料。

它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

(5)结尾:即结语,紧扣主题的抒情议论,起到表现或深化主题的作用,语言较为精练。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有背景和结尾。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

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从内容上看,通讯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从内容上看,通讯对新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从表达方式看,通讯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从时效看,通讯的采访较为费事费力,写稿的时间要比消息长。好的通讯要涉及到主题、选料、结构、细节描写等。一般通讯可分为四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主题:准确、鲜明、集中、深刻。

选料:严格、精心挑选能突出主题、具有典型性的材料。

结构:较灵活,做到完整、严谨、巧妙、和谐,情节要有些起伏,有点波澜。

细节描写:使通讯中的人物“立”起来,感染和打动读者。

人物通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着重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人物资料,并以其人物精神面貌感动、教育读者。

事件通讯:以写事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它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

报告文学是一种新兴的、具有强烈新闻性,又具有浓郁文学性的独特的文学体裁。报告文学的特点是时代性、新闻性、文学性、说理性。报告文学的分类大体有以下几种:从篇幅上分,有长篇报告文学、中篇报告文学、短篇报告文学、微型报告文学;从表现手法上分,有记录性报告文学、概括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小说;从作品表现的着重点来分,有写人为主的人物报告文学和记事为主的事件报告文学。

人物报告文学:以人物作为重点,展开描述,以人带事,事因人生。以写先进人物和光明面为主,用意在树立榜样,激励斗志,但也有揭露阴暗面,写落后人物、反面人物的。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重点突出写一个人的,或是为人物“立传”,写一个人的全貌,表现他的光辉一生,或是写一个人物的片断,或一个侧面,反映他有意义或不寻常的经历;二是写人物“群像”的。

事件报告文学:以事件作为重点,行文中,以事带人,人因事显。以写先进人物的事迹为主,但也不乏暴露反面人物的反面事件的,用意在于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危险性,发人深思,促人警醒。可以分为三类:写重大事件的,写生活中有代表性事件的,写社会上、自然界中突发性事件的。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

1、访谈概念: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2、专访的三要素:专家(或知情者)、记者和现场。

3、访谈的要求:

(1)主题: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

(2)结构: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

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涵的价值。 结尾:适当的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

(3)语言:平实,口语化,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态度:抱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谈。

(5)再现访谈对象的话语特点,体现现场感。如《焦点访谈》《鲁豫有约》等。

(6)提问者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

4、访谈的提问技巧:

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直问: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旁问:访问者不顺着原来的话题说下去,而是有意岔开,先说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调节被访者的情绪。

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对象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范围,避免片面性。

对比:在访谈对象就某一个现象在回答不同问题时的陈述不尽相同时,访问者进行对比提问。

结尾:告知访谈对象访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真诚地感谢访谈对象的配合,并记录访谈对象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电话号码等。

5、访谈形式: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因此,访谈问题的设计体现以下特点:①一组问题围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②每个问题明确单一;③不同问题采用不同语调和句式;④所用语句是平实的、口语化的。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

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的新闻体裁。

特写一般用于再现重大事件的一个片断或者变化中的一个场景。文学手法运用较多。感情比较充沛,爱憎分明。

其次,注意新闻阅读六步骤。

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按照这六个步骤进行阅读,一般就能逐步达到全面掌握阅读一篇新闻的目的。下面,对这种阅读方法分析介绍:

第一步 “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摩揣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迅。

第二步“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第三步“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

第四步“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迅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

第五步“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第六步“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层级的鉴赏评价“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 F层级的探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这些考点。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四、应试指导

1.关注文体基本特征

包括对新闻中要素的考查、对新闻材料运用的作用的分析、对新闻特点的考查等等。考生往往过分注重命题对材料内容上的考察,而忽视形式上的东西。像对于“新闻”“通讯”这样常见的文体特征往往弃而不理,造成了没有必要的失分。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包括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两题时,要找出作答区间,筛选有效信息,加以整合,分条表述作答。

此类题目既考查访谈文本的特征,也考查整合信息的能力。答题的主要方法是在解读好文章的基础上,理清记者提问的思路,以提问为线索,整体把握文义,理解被访者的品质、功绩、人生观等,分清整个人物访谈的结构层次。

3.注意主要写作技法的考查

包括新闻的结构特点、标题的特色、句子的作用、语言的特色等等。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明确全文的主旨中心,考虑此部分内容与主旨的关联之处和它对于表现主旨的作用;需要考生能够掌握新闻的结构特点,明确各部分在新闻中的地位,才能够准确作答。新闻中的背景往往对新闻的来龙去脉起着补充作用,在报道人物的新闻中往往对人物的经历、心理和性格等起补充作用。在这篇以报道人物为主的新闻中,大量背景的补充自然有助于对人物的刻画。解答此类题,要能从背景部分的大量文字中概括出人物的经历、心情和性格等等。

4.含蓄性语句的理解

包括新闻主题、人物形象、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的理解,文本的社会价值的评价等。

解答此类题,若是要求理解段意,则梳理文义,抓住关键词,提取“文眼”组合答案;若是要求理解全篇内容,理则解各段之间的联系,归纳要全面、准确、简明,在梳理文义后,弄清作者的行文思路、篇章结构、段落之间的关系等,抓住“文眼”进行全面归纳;若是要求理解主旨,则须通过梳理文义,审视全篇,寻找中心句、抒情句、议论句、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等,或摘录或提取或概括,准确全面的组合答案。

5.探究题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指刊播事实后引起社会的正面效应。思考的方向是:事件本身有没有宣传价值(什么价值);事件中的人物有没有示范作用(什么作用,一般可从精神层面去考虑);与社会现实的联系程度,是否切合时代主旋律。

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敏锐地发现一个事件背后蕴含的社会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社会价值是成就一篇新闻的价值的核心要素。新闻的社会价值的确立会全面影响作品的叙事策略、表达方式和材料的取舍。对于读者而言,阅读新闻也要从作品中解析出独特的新闻社会价值,发现隐藏在新闻事实背后的社会意义,并充分评估新闻可能形成的社会影响。对新闻价值的探究,首要的还是要结合文本提供的新闻背景来进行。一般来说,新闻的作者为了保持对事件的客观公正的报道,在新闻中很少议论和抒情,但客观叙述中包含着一种倾向,而背景材料凸现着这一倾向,有时还借新闻当事人之口道明作者的想法。这些都是我们探究新闻的社会价值的文本因素。

对文本某一内容进行探究,主要是对某一内容的合理性进行辨析,探究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 从文本主旨出发,探究某一内容在文本中的意义;从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的特征出发,辨明这一内容和总体特征的关系;从文本其它内容与这一内容的关系着眼,探究其内在联系;从文本提及的其它因素考虑这一提法是否合理;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相关的背景知识,考查这一内容的合理性。这些都有利于更准确地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个性思维和探究能力。

练习:

人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节选)

广州日报: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你怎么能写出那么清新淡雅的文字?

林清玄:其实,这是从我个人的需求出发的。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很穷,跟一般年轻人一样,一心想要成功,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当时看来,所谓成功就是成为有钱、有权、有影响力的人。后来,我在报馆工作,又做了报社主管;还在电视台主持节目;文章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书很畅销。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我应该是蛮成功的。但当时我并不快乐也不满足。于是,我开始思考成功的意义何在。慢慢地,我发现,如果成功却失去快乐,这种成功还不如不要。在都市中努力拼搏的人们一心只顾着赚钱,一味追求物质和现实的享受,其实内心充满迷惘。所以只能说是我个人需求正好迎合了当时人们的需求。

广州日报:你一直处于非商业性的写作状态,但作品一直热卖,对此,你自己有什么看法? 林清玄:作品能受到什么样的理解或欢迎,是没办法预期的。我举个例子,去年下半年,深圳一所小学的校长写信邀请我前去演讲,因为小学课本里选了我三篇文章。当时我很感动,20多年前写那三篇文章时根本不会想到它会入选小学课文,也不会想到小学生们希望我前去演讲。在创作时,你可以掌握的,只是自己作品的方向。

广州日报:你的作品常常涉及茶道和佛教智慧,这跟周作人的作品似乎有相似之处?

林清玄:某些部分有相似,但实际上很不同。我读过周作人的全集,也很喜欢他的文章,但我没有受到他的影响。他太喜欢掉书袋,自己的意见只有一点点;另外,他的文字也没有伸缩性,一般都只有短短的几百字。我呢,不喜欢掉书袋,自己不感动的东西不会去写。

广州日报:那么,哪些作家对你的影响比较大?

林清玄:在中国作家里,苏东坡对我影响最大,还有辛弃疾、杜牧、李白等,他们都是些潇洒自在的人。苏东坡的作品里有很多生活的元素,而且,不管处在什么状态下都能写出好文章。另外,在外国作家里,泰戈尔、纪伯伦、惠特曼等对我影响也比较大。我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比较生活化;二是有点自由派;三是有些哲学和思想,而不是纯粹好看而已。当然,我并不是刻意去学习他们,而是他们慢慢对我形成了影响——写生活的、自由的、浅显的东西。我觉得文章应该很浅白,在浅白中有感动、向往等美好的东西。

广州日报:近些年,国学热逐渐升温,一些地方还会给学生举行开笔礼啊之类的传统仪式,你怎么看?

林清玄:我觉得这些都是好事啊,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才会有信心。如果完全放弃传统,我们就无法理解到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缺乏自信。不过,一个教授在中央台讲《论语》竟然可以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我开始觉得不可理解。这可能是传统文化在承续的过程中曾经有过一段断层,是压抑太久之后的爆发。

广州日报:记者生涯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帮助?

林清玄:10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一般的作家写了300字可能你还不知道他到底要写什么,但我写文章时会马上进入主题、进入重点,这是新闻从业经历对我的启发,因为突出重点是新闻写作的本质所在。还有,记者常常是把深奥的东西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大家都能了解,我写文章时不会故弄玄虚,而是尽量使文字浅显易懂。很显然,一篇文章10个人看了之后鼓掌与100个人都能读懂这两者之间,后者的意义更大。

广州日报:可以说,你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慢生活的生活方式,但快节奏的都市中,生活似乎慢不下来?

林清玄:慢生活常常会被曲解为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其实,慢生活重要的不是时间的进程,而是做这件事情时,你的内心是否从容。我以前在电视台讲慢生活,有人就骂我说慢生活让年轻人没有斗志。其实,你泰然自若也可以很有斗志,你很紧张也不见得你有斗志。比如,你看奥运会上的那些最了不起的选手,他们内心都很从容,他很轻松却完成了很困难的事情,反而那些功夫不好的选手很紧张。所谓从容,就是有定力、有定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

广州日报:对于现在出版界的商业炒作,你怎么看?

林清玄:我对此比较宽容。其实,很快做成的东西也会很快消失,以前的作家是把脚印刻在石头上,而商业炒作一本书,就像在沙滩踩脚印,潮水一来,脚印就消失了。时间会筛选作家和作品,对于各种炒作现象,其实不必太在意。

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林清玄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认识到成功的意义在于快乐,这给予人们深深的思索:怎样才算是一个成功的人。

B.周作人喜欢掉书袋,他的作品中只有一点点自己的思想,所以林清玄喜欢却不认同他的作品,周作人也没有对林清玄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

C.林清玄觉得人应该站在传统上,这样内心才会深刻,才会有信心;而一旦放弃传统,那么,我们就无法理解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没有自信。

D.林清玄认为慢生活其实指的是内心的从容,也就是有定力,有定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慢生活”并不是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它同样可以让人充满斗志。

E.对于如今出版界的各种商业炒作现象,林清玄持宽容的态度,觉得不必太在意它,他认为时间是“裁决家”。

2.这篇访谈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3.从访谈的内容看,哪些因素对林清玄的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在《平常茶非常道》这本禅茶文化散文中,林清玄说:“我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来更清香的滋味,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消息。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其中,“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别忘了农村“80后”

赵丰

在对“80后”的众多评论中,人们往往只看到城市的“80后”而忽略了农村的“80后”——他们既和城市的“80后”大不相同,也和农村的“70后”相去甚远。

农村“80后”不自我

社会学家分析“80后”时,很喜欢用“独生子女”来描述这一代人,并认为“独生子女”独特的成长环境,对他们形成“叛逆”的思想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农村部分“80后”有兄弟姐妹,这些人的幼年并不孤单,他们不缺少玩耍的伙伴,也不缺少一起干活的伙伴。

在社会学家看来,自我、情绪化、颠覆性是“80后”的普遍标志。实际上,农村“80后”由于过惯了艰苦生活,很早就知道上学、干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在大学校园里,最保守、最传统的学生往往就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大多刻苦学习,践行着父辈的教诲。走出农村、山沟,就是他们最朴实、最原始的动力。那些没有考上大学和过早失学的农村“80后”,离开学校马上投身到农活中,或成为民工大军中的一员进入城市,在各种各样的工地挥洒汗水。他们年轻,上过几年学,比起他们的父母,他们是属于有知识(知识在农村有时仅仅指识字)的一代,在他们身上看不到颠覆,看到的是勤劳和责任。

民工的“城市化冲动”

根据年龄划分,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形成了两代农民工。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中的“80后”越来越多。他们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成长的一代,基本没有务农经历,受教育程度较高;第一代农民工普遍将谋生、赚钱作为第一目标,新生代农民工则还有“享受现代生活”等目的,部分人开始试着去认同流入的社会,如参加当地社会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加入当地一些社会组织等;他们对家乡的乡土认同在减弱,对农活没兴趣,对农村的一些习惯和传统不认可,甚至持批评态度。总之,他们具有更多的“城市化冲动”。

新一代农民工逐渐习惯城市的繁华和快节奏的生活,难以忍受农村贫穷和慢节奏的生活。虽然自己的“根”在农村,却与农村生活格格不入,这常使他们尴尬。

“我不是来赚钱的”

据统计,在珠三角地区,“80后”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其中,以挣钱为目的的人只占18.2%,而选择“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想到外面玩玩”“学一门技术”和“在家乡没意思”的人共占71.4%。

广东省东莞市一家制衣厂的女老板,20xx年新招了一个年轻杂工。小伙子刚满20岁,是一个没在厂里干过的“生手”。他经常在上班时间跟车间里的其他工人聊天,老板告诫他:“不要影响大家干活。”没想到,小杂工毫不含糊地回答:“我又不是来赚钱的。我妈说了,没钱了让我管家里要。你这几百块钱根本养不活我。”工人“不是来赚钱的”,“扣工资”“开除”等惩罚很难约束他们。“我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这位老板苦恼地说。

这种现象在珠三角地区很普遍,制衣厂老板和她朋友的工厂每年都要招很多这样的“生手”,这些

“生手”几乎都是19xx年以后出生的,老板们习惯把这批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工人叫“八字头”农民工。与“老”农民工相比,“八字头”农民工一是不能吃苦,二是对自身权益有了更高要求,仅仅提高工资已吸引不了他们,他们还要求更多的闲暇时间、城市的娱乐方式以及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等等。对老板来说,这些新变化无疑对他们过去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

“八字头”农民工中不乏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也是惟一的“宝贝疙瘩”。尽管在户口本上他们仍是农民身份,但其中相当多的人从来没有接触过农业生产劳动。

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在“七字头”和“六字头”农民工看来,工作只有“挣多挣少”的区别,而“八字头”农民工已开始寻找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

然而,现存的户籍管理城乡分治的二元制结构,使这些进城工作、生活的外来青年,难以真正融入到城市的主流社会中,甚至出现了一系列的不适应状况。20xx年,一项针对在杭州务工青年的调查显示,超过五成的被调查者对“新杭州人”的身份缺乏认同感,认为自己“和杭州本地人不一样”。许多青年外来务工人员自18岁离家,到杭州打拼10余年,即使已在杭州安家,仍坚称自己“不算杭州人”。

由于收入不高,“八字头”农民工的生活方式依旧节俭,吃饭、住房占据了他们“日常开支”的第一、第二位。令人意外的是,占据第三位的竟是“买衣服”。“寄钱回老家”的意向逐渐被抛在后头。一些专家分析,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后,其生活方式在有意无意间逐渐向城市靠拢,在言行、衣着上的城市化,显示了他们适应城市的主动性。不过,受种种因素的局限,青年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仍显得贫乏而单调,“看电视、影碟”是他们首选的业余活动,“读书看报”居其次,还有人选择“待在寝室,睡觉发呆”……

由于工作、生活、社交方面的局限,青年民工对城市人的看法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如有的青年外来务工人员明确表示,杭州市民“排外、冷漠、看不起外地人”,这无疑也加大了他们适应城市生活的困难。

5.人们对于“80后”的观察评论中有哪两个显著特点?

6.根据文本,简述文中的调查结论。

7.请用自己的话阐释“他们既和城市的?80后?大不相同,也和农村的?70后?相去甚远”。

8.本文为调查报告,请简要回答本文的写作特色。

实用类阅读之-----新闻

参考答案:

《人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节选)

1.BC。B项,概括不全面。林清玄之所以不认同周作人的作品,原因里还有周的文字没有伸缩性。C项,原文是说“如果完全放弃传统,我们就无法理解到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缺乏自信”。

2.一是林清玄是如何进行文学创作的;二是林清玄是如何看待国学热的问题的;三是林清玄是如何理解生活的;四是林清玄是如何看待商业炒作的。

3.①林清玄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认识到快乐是比成功重要的东西,他的作品也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②苏东坡、泰戈尔等古今中外作家对他的创作理念产生了较大影响,注重写生活的、自由的、浅显的东西;③十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对他的写作帮助很大,使其文字浅显易懂;④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林清玄能够保持内心的从容、淡定,使他的作品有清新淡雅的风格。

4.示例一:认同。这句话是说,人生不需要准备太丰富的物质条件,而需要准备从容的心态。林清玄早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不能一味追求物质与现实的享受,而应该追求内心的丰盈和快乐。(或:尽管都市生活节奏是很快的,但并不妨碍一个人追求内心的从容,也即做事时要有定力、有定见,也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

示例二:我不认同林清玄的观点,我觉得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人只有拥有足够多的物质财富,才能满足生活的各种所需,比如买书、旅游等。而物质缺乏的人,无论如何他的生活质量都不会高。

《别忘了农村“80后”》

1.一是城里的“80后”与农村的“80后”大不相同;二是“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对其影响也不大。

2.农村“80后”既与城市“80后”,也与农村“70后”迥异;农村“80后”与两者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与新的倾向,特别是成长环境、个性特点、生活理念、工作目的、理想追求等;农村“80后”还对融入主流社会,融入城市有着强烈的期盼,但主观、客观因素使得这一进程有些难度。

3.首先,农村“80后”与城市“80后”大不相同,具体为:城市为“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农村“80后”则是部分“独生子女”;城市“80后”有浓厚的自我、情绪化、颠覆性色彩,而农村“80后”则为勤奋、朴实、认真刻苦、原始等。其次,农村“80后”与“70后”也相去甚远,具体为:第一代农民工普遍将谋生、赚钱作为第一目标,而新生代农民工则还有“享受现代生活”等目的;与“70后”相比,农村“80后”具有更多“城市化冲动”,对城市有更多的认识。

4.本则调查报告作者采用了几种方法:一是列数字,列数字使得文本调查结论确凿可信,无可辩驳,如:据统计,在珠三角地区??共占71.4%。二是作比较。本文比较有两个层面:一是农村“80后”与城市“80后”的比较;二是农村“80后”与“70后”“60后”的比较,这样结论才全面富有针对性;三是分类别,比如文章将农村“80后”的状况按照“地域”“时间”等分别分为“珠江三角洲”“杭州”及“60后”“70后”“80后”。文章中上述几种调查方法为综合使用。

更多相关推荐:
新闻写作范文

新闻写作范文报告类校党委书记王少安为学生干部作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报告11月23日晚党的十七大代表校党委书记王少安带着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深刻领会在南校区小礼堂为全校学生干部作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报告来自我校...

新闻稿件写作范文

新闻稿件写作范文下面这篇新闻稿件内容翔实继续生动能很好的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是一篇优秀的新闻稿件26岁男子挥刀自宫经治疗后跳楼身亡20xx年02月14日0522昨天上午一名26岁男子在清华大学西区小集贸市场附近的水...

会议类新闻稿写作范本

ESCFP董事长康伟受邀出席长江文明馆策划研讨会7月16日上午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长江文明馆策划研讨会在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二楼会议室举行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的...

新闻通稿写作经典范文

新闻通稿写作经典范文鉴证品质征战南北纽恩泰与中国南北极科考队举行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文:星奇特策划(专注新闻通稿写作与发布)20XX年9月23日下午1点50分,中国山东德州,太阳谷微排国际酒店会场嘉宾云集,人满…

新闻报道类作文

范文背诵3新闻报道类假如你是某英文日报的学生记者请根据以下表格写一篇关于地震的报道题目为ADisastrousEarthquake写作要求1必须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所给的内容2将5个句子组成连贯的短文评分标准句...

20xx河北公务员考试文化类主题范文赏析:新闻职业道德

河北公务员考试真题ltltlt点这里看20xx河北公务员考试文化类主题范文赏析新闻职业道德河北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主...

新闻评论写作格式要求及范文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新闻评论写作格式要求及范文新闻与写作的编辑约我写一篇关于评论写作的文章我想利用这次机会超越课堂教学的结构限制把新闻评论写作的一些要点更为透彻地说出来这里主要涉及初学者或写作经验不多的人经常遇到...

如何把新闻元素融入作文

如何把新闻元素融入作文让学生具有时代气息郧县青曲中学杨正林如何把新闻元素融入作文让学生具有时代气息具体的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1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为写作增添素材生活的绚丽多彩来自于它的复杂组合与...

吉林公务员考试文化类主题范文赏析:新闻职业道德

gtgtgt名师解析申论范文大全吉林公务员考试文化类主题范文赏析新闻职业道德通过最新吉林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公务员考试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吉林中公教育整理了吉林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

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师用)

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一审题指导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

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例文

不能从特殊性去推断普遍性著名作家梁晓声日前在谈到中国现状时说数字中国网络中国和身边的中国叠加在一起才是真实的一个中国他所说的第一个中国是高富和实力从官方角度展现出国家飞速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第二个中国是很多人不...

各类新闻写作解析

clxgln退出短消息会员我的控制面板道具帮助名天厦大考研网新闻传播学院20xx年考研新闻学之各类新闻的写作20xx厦大考研群历年录取分数线如何购买专业课资料专业课参考书目代购专业课参考书目上一主题下一主题发新...

新闻类作文(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