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罪犯个案报

时间:2024.4.13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罪犯个案报告

姓名:王霞

单位:广西柳城监狱教育科

已发表:《广西监狱》20xx年第5期

【摘要】在监狱服刑人员中,人格障碍所占比例较高,咨询矫治存在相当的难度,实践中做成功的个案相当少。本文通过案例说明方式,介绍了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方法及咨询目标的制定,着重介绍了求助者中心疗法和认知领悟疗法的原理、具体方法和过程,并对咨询效果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求助者中心疗法 认知领悟疗法

一、资料收集

罪犯卢某,29岁,未婚,小学文化,家住农村,排行老大,下有两个弟弟,家庭经济情况较好。

该犯从小至咨询前都有一些明显的扭曲心理和极端行为:一是偷盗。七、八岁就经常去偷别人的红薯、玉米、鸡、鸭等,连家里的钱都偷了十来万;二是打架。小时经常打架,若打不过对方,会找几个朋友再去打,直到对方服输才罢手。即使是转学,一到新学校就找人打架;三是报复。因为做坏事而受到父母的打骂,对告密或告状者怀恨在心并想法报复。假如报复不了,会感到很难受。比如偷了几个红薯被打,就会在晚上把人家种的红薯全都糟蹋了。若是偷鸡、鸭被告状,会找机会把那家的鸡、鸭等只要是活的全部毒死??一次打了一名同学,同学的母亲登门告状,自己被父亲狠狠地抽了一顿,罚跪了一个下午,结果第二天就又把那个同学打了,后面又连续打了几次,打得那个同学转了学;四是逃学。经常旷课,不上学,加上骂老师、打架、偷东西,坏得出了名,被学校开除4次,家人在3年内给他找了5所学校;五是失学。11岁被开除后再未找到接收学校,开始鬼混;六是犯罪年龄低。15岁伙同他人抢劫被判8个月,刑释后16岁又伙同他人抢劫被判14年;七是顽固不化。服刑期间经常违反监规纪律,经常打架闹事,多次受到警告、记过、禁闭行政处分,因破坏生产经营罪加刑1年6个月,成了全监有名的顽危犯。找谈话的警官不下几十个,其好像什么道理都懂,但怎 1

么教育都改不了,干了坏事又死不承认。其父为此伤透了心,已经三年没有联系,也打算不要这个儿子。

观察和了解:该犯性格外向,头脑清晰,自我中心,面容消瘦、憔悴,说话时皱眉眨眼,歪头扭脖,小腿抖动,流露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态。谈到实施犯罪的过程描述得非常具体,行为完全由冲动的欲望驱使,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不顾后果。缺乏正常的人际感情,屡教不改,无家族精神病史。

心理测验结果

①SAS:标准分67分;

②SDS:标准分70分;

③SCL-90:敌对3.33,人际关系敏感2.1,焦虑2.8,抑郁2.3。

20xx年1月10日,因情绪极度不稳定建立咨询关系。

二、评估与诊断

(一)据临床资料分析:卢某目前精神状态为情绪不稳定、焦虑、自控能力差、易激惹;生理状态为躯体异常感觉,有肝病、睡眠障碍;社会功能状态为与同犯交往较少,能参加正常的改造教育活动,但劳动效率较低;心理状态评估是总体心理健康状态偏差。主要病因:一是罪恶感的缺失,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等心理因素;二是从小缺乏父母在生活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以打骂体罚代替沟通教育,其父亲常带人在家里赌博等家庭因素;三是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过早涉足社会,结交不良朋友,缺乏法律常识,难以形成健康的人生观,经常做违法乱纪的事情等环境因素。

(二)诊断依据:卢某主动求医,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且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卢某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胡思乱想,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持续时间较长,对生活已经出现了影响,社会功能有所下降,已经不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卢某的内心受到较强烈的现实刺激,内心冲突具有现实意义,具有道德色彩,且没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所以考虑不属于神经症范畴。

(三)诊断标准:

1、参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该犯已经符合下列6项:(1)严重和长期

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如不能维持长久的学习,经常旷课;有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这些行为已经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2)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3)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的关系;(4)很容易责怪 2

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进行无理辩解;(5)易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6)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

2、在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该犯已经符合下列7项:(1)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2)反复偷窃;(3)经常逃学;(4)至少有2次未向家人说明外出过夜;(5)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6)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而至少停学一次;(7)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

诊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三、确立目标,制定方案。

(一)确立目标。经双方共同商定,确定如下咨询目标: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1、改变不良情绪,改善睡眠情况。2、帮助分析冲突情境,找出核心的错误认知,提高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努力增强自控能力。3、唤起内心的正性情感反应,培养共情能力,帮助其找到自身内部的情感支持资源,确立积极的生活目标。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改变其错误认知,重建正确的认知模式,促进卢某心理健康和发展。同时,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二)制定方案。按照求助者中心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的原理,逐步完善咨询过程。

1、求助者中心疗法:又称“以人为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的主要代表。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们是完全可以依赖的,他们有很大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无需咨询师进行直接干预;如果他们处在一种特别的治疗关系中,就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

2、认知领悟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求治者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咨询中要用符合病人生活经验的解释使病人理解、认识并相信他的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幼稚性、荒谬性和不符合成年人逻辑的特点,这样可使求助者达到真正的领悟,从而使症状消失。

四、咨询过程

(1)诊断评估阶段(第1——3次)

①建立有效的咨询关系,以患者为中心,以倾听,共情为主,积极关注。本着尊重、热情、真诚的态度使卢某感到被理解、被接纳,初步获得了了卢某的信任,打下会谈的基础。本阶段的三次会谈主要采用求助者中心技术,通过耐心的倾听和适当的开放性提问,引导卢某叙述从小的经历,与家人亲友的关系,监狱 3

的生活以及伴随的内心感受。了解到卢某从小就学坏,最后因受不了体罚而离家走上社会并犯罪,与父母长期关系淡漠。在叙述犯案过程时,卢某表情平静,不回避,他认为案是自己犯的,敢作敢当。从谈话中可以看出卢某对金钱有强烈的欲望和盲目崇拜的心理,且想法、行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基本的同情心和共情能力。对于监狱中常与人发生冲突的事实,卢某并不否认。但他认为那不是自己的错,是他人在故意挑衅,自己只是在反击,维护自己的尊严及地位。

②评估诊断,咨询策略分析。本阶段会谈发现,卢某由于从小缺少父母关爱,常年混迹于不良同伴中,逐渐形成了敏感、猜忌且自尊心极强等人格特质,对金钱、尊严及男子汉气概等概念具有严重的认知歪曲,并据此形成了一套极端、偏执的维护个人尊严地位,追求舒适生活的思维逻辑和行事方式。经常指责他人,具有较高的易激惹性和攻击性。针对上述特点,拟采用认知咨询技术。与卢某一同探寻行为背后的潜在需要、错误认知以及想法的众多可能性,启发卢某思考,并帮助他看到自身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带来的困扰与破坏,找到一种新的、更加合理有效的思维方式代替原有的歪曲认知模式。此阶段获得了卢某的充分信任,卢某把自己的成长经历经历和内心感觉和盘托出,使其内心中压抑等不良情绪得到发泄,使其内心平静下来,开始理性面对自己的问题。关于睡眠障碍问题,教其学会晚上做自我催眠,每周逐步提前半时候开始做,恢复正常睡眠。

(2)正式咨询阶段(第4——9次)

进一步寻找卢某心理问题发生的认识根源,改变不良认知。该犯思维清晰,领悟力较强,咨询师直接对其讲解了趋利避害原则、黄金法则、设身处地原则,卢某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些理论对自己问题的解释。

①进行对话,围绕与父母及亲友之间关系的展开讨论,让卢某自然地流露真实情感,释放压抑,唤起积极情绪,寻找内在良性资源,确立积极的生活目标。通过谈话发现,该犯对父母虽有怨恨,但依然渴望家庭的温暖。在第五次咨询后,卢父来监区接见,咨询师向卢父详细介绍了该犯最近的想法,让家人感受到他的变化,重新建立亲情关系,增加改造信心,及时强化卢犯的积极情感体验,令其进一步体会亲人对他的关爱和期望。通过几次的倾诉和引导,卢犯的积极情感越来越强烈,与家人的关系有了极大的改善,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恢复了与亲人之间的关系。

②认知领悟过程,每次探讨一个问题。探寻卢某问题的核心错误认知,并尝试加以矫正。与卢某探讨其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对其冲动、暴力、冷酷、无责任感、 4

对抗权威的性格产生影响的因素。卢某对自己心理症状成因有了理性的认识之

后,焦虑情绪有所缓解。咨询中,咨询师通过分析具体冲突情境,采用认知技术,帮助卢某辨别事件的真实情况和主观想法。通过“成本与效益”分析对其使用暴力手段的后果进行了探讨,让卢某逐渐认识到暴力的应对方式并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并在咨询师的带动下开始尝试运用新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来应对人际冲突。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罪犯个案报

(3)咨询巩固阶段(第10——11次)

巩固咨询效果,帮助卢某学会用理性思维方式思维,使其在认知、思维、情绪、行为等方面重建新的反应模式,拥有较现实的、较理性的、较宽容的人生哲学。

5

咨询师让卢某请仔细看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卢某回答是一个骷髅。当咨询师说,你再仔细看看,还能发现什么?卢某说,哦,看出来了,里面好像有两个人,一男一女,在一起高兴地喝酒。经过开导,卢某承认,以前自己太极端了,现在明白了多一个角度去理解、看待问题,凡事都有两面性的道理。

卢某自述通过看《人性的弱点》、《生命的重建》两本书及写心得等家庭作业的实践反思后,收获很大,心理感觉轻松了许多,觉得生活还是很有希望的,已经正常参加学习、劳动一周了,进一步帮助卢某用理性方式进行思维的习惯。

在咨询过程中,感觉到卢某内心的正面认知与负面认知之间在激烈地冲突和对抗。这种内心冲突令该犯感到痛苦,甚至想要逃避。他一方面意识到自身想法、行为上的偏执和极端,另一方面又以客观环境等为理由固守某种错误的信念和暴力行为。在此期间,卢某的冲突行为出现了一定反复。针对上述情况,本阶段主要是围绕卢某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的冲突行为进行讨论,从而促使该犯继续努力改善自身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中的偏差,合理应对人际冲突,达到巩固咨询效果的目的。

(4)咨询结束阶段(第12次)

在本次会谈中.咨询师和卢某一同回顾了整个咨询过程,并一同分享了求助者在这一过程中的内心感受以及体验到的变化。在此阶段,卢某表现得比较真诚,对咨询师所作的工作予以肯定并表示感谢,还主动承诺要以积极、平和的态度面对今后的生活,保证在服刑期间不会再受到行政处分。

五、咨询效果评估

(一)卢某自我评估:情绪低落,焦虑、紧张等不适情绪明显好转,睡眠恢复正常。

(二)监区干警反应:咨询以后改变了不少,与同犯的沟通交流明显增多,学习、劳动、日常生活规范能达到要求。

(三)社会功能状态:人际关系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的学习、劳动和生活规范,改造态度端正。

(四)心理测验评估

①SAS:标准分48分;

②SDS:标准分51分;

③SCL-90:敌对1.83,人际关系敏感1.9,焦虑1.4,抑郁1.7。

(五)咨询师的评定:通过回访和跟踪,基本达到预期目的。改变了卢某不 6

合理信念,解除了情绪困扰,卢某已恢复正常的改造生活,咨询取得一定效果。在咨询结束的一个月后,与本监区另一罪犯因谈话观点不同而发生争执,该犯为了确立自己在同犯中的“权威性”,动手打了卢某,但卢某并没有还手。

六、讨论与总结

帮助一个人去除他心灵中的创伤需要的不仅是关心与理解,还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巧。按照我们心理咨询的对象,我是不接手心理治疗个案的。但卢某是个例外,原因是在交流过程中他本人请求想改变的愿望非常强烈。

本案例着眼于求助者认知信念的改变,从治疗的过程和求助者的反馈来看,最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原因可归纳为如下几点:第一,治疗取得的成效与初期建立的良好咨访关系分不开;第二,积极的情感反馈为咨询找到了切入点;第三,心理咨询是否有效果,与咨询师的人格有关系,咨询师的听、说、做、态度都很重要。

参考文献:

[I] BeckAT,Freem明A,Davis DD,et aL著.翟书涛,陈进,欧红霞,等.译.人格障碍的认知治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lO(1).

[2]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xx年3月版。

7


第二篇: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调查


《中国特殊教育》20xx年第5期(总第83期)

ChineseJournalofSpecialEducation(Monthly)

()

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调查

蒋 奖3 许 燕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  采用问卷法对866名罪犯进行反社会人格障碍调查,结果表明:(1)罪犯中反

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性罪犯高于女性罪犯。(2)罪犯中反社会

人格障碍存在年龄差异,随着年龄增大,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发生率逐渐降低。18-24岁罪犯的反社会人格发生率最高,45岁及以上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最低。(3)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在受教育程度上存在差异,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罪犯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低于其他文化程度组。(4)未婚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已婚和离异罪犯。(5)两次及多次入狱的累犯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初犯。

罪犯 反社会人格障碍 调查关键词  

分类号  B848

,无论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都不多,研究内容比较单调,能够得到的真正对干预或矫治有指导意义的结果很少,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更深入和更广泛的系统性研究。本研究对服刑男女犯人进行了调查,希望为了解我国的犯人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发生率等情况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积累资料。

1 引言

反社会人格障碍(dis,ASPD),,尤其是比普通人更容易出现暴力行为,给社会治安和经济带来危害,并且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

国内对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研究通常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司法领域,二是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疾病领域。前者主要从定性研究入手,辨析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概念[2],阐述反社会人格障碍与违法犯罪的关系[3],探究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违法犯罪特点与刑事责任能力[4]。与来自司法领域的研究不同,临床心理学与精神疾病领域的研究主要从定量入手,探讨罪犯中的人格障碍问题,其中涉及反社会人格障碍[5,6]。

由于上述这些研究并不是专门设计用于考察罪犯中的反社会人格障碍状况,因此大多没有考虑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只是将不同罪刑的罪犯间进行各种人格障碍类型的比较。此外,在被试的选取上,所有研究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男性犯人,鲜有研究对女性犯人进行调查。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被试来自于北京、上海、江苏和四川等地的5所男子监狱和2所女子监狱。在数据录入前,对问卷进行逐一审查,删除未完成的问卷、规律作答问卷和随机作答问卷等无效问卷后,有效被试为866人,其中男性罪犯523人,女性罪犯343人;平均年龄32岁,标准差9.58。由于一些被试在个别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有缺失值,所以不同变量的被试数量略有出入。被试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和犯罪次数的具体情况见表1。2.2 研究工具2.2.1 人格诊断问卷(PDQ24+)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筛查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ersonalityDiagnosticQuestionnaire,PDQ),PDQ是美

3蒋奖,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

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调查

:人格心理学与心理咨询。E-mail:jjiang@。

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调查/蒋 奖 许 燕?81?

被试填完问卷之后当场回收。

2.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录入、统计分析和处理。

国Hyler博士根据DSM-Ⅲ编制的用于筛查人格障碍的自陈式问卷。后来,随着DSM诊断系统的不断修订和改版,Hyler相应地对PDQ进行了修订。PDQ24+是在PDQ基础上根据DSM-Ⅳ所作出的修

订版。PDQ24+共有107个项目,分别用于评估DSM-Ⅳ中的12种人格障碍类型。本研究选用其中的

3 结果与分析

3.1 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口统计学特点分析

反社会人格障碍分量表,共有8个条目,其中前7个条目用于评定成人时期的反社会行为表现,第8个条目由15道题目组成,用于评估个体15岁之前的品行障碍。问卷采用1或0记分。

北京安定医院杨蕴萍等[7]已经对PDQ24+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修订,结果表明PDQ24+具有较高的信效度,适合作为筛查量表在国内研究中使用。在本次研究中,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α系数)为0.85,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可以作为评估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测量工具使用。

表1 被试人口统计学变量及犯罪次数情况表

变量性别

水平男女

年龄

1825-岁35-44岁45-63岁

人数

233xxxxxxxxxxxx722199434439364588124

(%)

4627.333.027.911.820.443.225.411.042.949.18.082.617.4

通过对所有罪犯在人格诊断问卷上的得分进

行排序,发现罪犯间存在较大差异,最高得分为7,最低得分为0,平均数为2.44,标准差为1.87。根据被试在人格诊断问卷上的得分以及PDQ24+的划界分,筛查出罪犯中的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结果表明本研究中共有284名罪犯属于反社会人格障碍,阳性率为32.8%。3.1.1 ,?,本研究首先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男性罪犯和女性罪犯在反社会人格问卷上的得分具有显著差异,男性高于女性(见表2)。

表2 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性别差异

M

SD1.851.61p<.001(下同)。

t11.0113

33

受教育程度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大专及以上

性别男女

2.961.66

33

 注:3p<.05, 33p<.01, 3

婚姻状况未婚已婚离异

入狱次数初犯累犯

2.2.2 被试基本信息问卷

自编被试个人基本信息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入狱次数、被判刑年限、罪名等内容。2.3 研究过程

以队(监狱的编制)为单位,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先由主试说明施测的目的和答题的方式,同时告诉被试调查结果仅用于科学研究,会完全保密。在确认被试理解测验的要求后,开始正式施测。在

  对男、女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阳性率进行

比较。在反社会人格障碍组284名罪犯中,男性罪犯占247人,女性为37人。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

χ2=124.807,df=1,p性别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0.001),由此可见,男性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阳性率远远高于女性罪犯。3.1.2 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年龄比较

参照国外已有的同类研究[8],将被试的年龄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18-24岁、25-34岁、35-44岁和45-63岁。对四个年龄段罪犯在反社会人格障碍问卷上的得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四个年龄段的得分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进一步的事后平均数检验(Scheffe)

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调查

发现,罪犯的反社会人格得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下降:45-63岁组显著低于其他三组,35-44岁组显著低于25-34岁

?82?

组和18-24岁组,25-34岁组又显著低于18-24岁组(见表3)。

表3 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年龄、受教育程度

和婚姻状况差异

变量年龄

水平

18-24岁25-34岁35-44岁45-63岁

M3.212.701.871.322.692.572.451.432.992.072.34

SD1.771.871.701.501.941.851.851.541.761.831.89

23.955

333

《中国特殊教育》

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调查

20xx年第5期(总第83期)

专及以上10人,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间

χ2(3)=24.308,p<0.001。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进一步两两卡方检验表明,大专及以上组和小学组

之间差异显著χ,2(1)=19.658,p<0.001;大专和初中之间差异显著χ,2(1)=23.434,p<0.001;大专和

χ2(1)=15.180,p<0.001。也高中之间差异显著,

就是说,在大专及以上程度的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阳性率远远低于小学、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罪犯。

3.1.4 不同婚姻状况罪犯在反社会人格障碍上的差异

根据罪犯的婚姻状况,将罪犯分为三组,即未婚、已婚和离异。对不同婚姻状况的罪犯在反社会,结果表明,(3)(Scheffe)结果,,以及未婚与离。

,未婚罪犯160人,已婚者92人,离异者18人。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婚姻状况间的反社会人格障碍阳

χ2(2)=44.782,p<0.001。进性率存在显著差异,

一步两两卡方检验表明,未婚与已婚间差异非常显

著χ,2(1)=43.508,p<0.001;未婚与离异间差异显

2

(1)=7.417,p<0.01。著χ

F39.0913

33

受教育程度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大专及以上

11.2493

33

婚姻状况未婚已婚离异

在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中,年龄范围在18-243495人,35-44岁8χ(3)=结果表明,,105.034,p<0.001,18-24岁与25-34岁、35-44岁、45-63岁间的发

2

(1)=25.017,生率差异显著,卡方值分别为χ

χ2(1)=68.605,p<0.001;χ2(1)=p<0.001;

2

3.2 入狱次数与反社会人格障碍之间的关系

65.862,p<0.001。25-34岁与35-44岁、45-63

被试中,有的第一次进入监狱,有的反复多次入狱,最高记录为入狱4次。根据罪犯的入狱次数,

将罪犯分为初犯和累犯。初犯为第一次进入监狱的罪犯,累犯为第二次或者两次以上进入监狱的罪犯。将初犯和累犯在反社会人格障碍问卷上的得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表4的数据结果表明,在反社会人格障碍问卷的得分上,初犯和累犯间存在显著差异,累犯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得分高于初犯。

表4 初犯与累犯在反社会人格障碍上的差异

入狱次数初犯(入狱一次)累犯(入狱两次及以上)

M2.373.54

SD1.841.76

t-6.4763

33

岁之间差异显著,卡方值分别为χ(1)=14.524,

χ2(1)=24.903,p<0.001。35-44岁与p<0.001;

χ2(1)=6.336,p<0.0545-63岁之间差异显著,

(p=.012)。这进一步说明,年轻罪犯中反社会人格

2

障碍阳性率远远高于年长罪犯,随着年龄的增长,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障碍阳性率逐渐下降。3.1.3 不同受教育程度罪犯在反社会人格障碍上

的差异

根据受教育程度,将罪犯分成四类:小学、初中、高中和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对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罪犯间在反社会人格问卷上的得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得分存在非常显著

的差异(见表3)。进一步的事后检验(Scheffe)表明,大专及以上组与其他三组间的差异均十分显著,而其他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

在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罪犯中,小学及以下63人,初中136人,高中和中专69人,大

在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罪犯中,初犯占190人,累犯占69人。经卡方检验,初犯和累犯的反社会人格障碍阳性率差异显著,累犯的阳性率远远高于初犯χ,2(1)=24.088,p<0.001。

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调查/蒋 奖 许 

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调查

燕?83?

分为因变量,以上述虚拟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统计学变量中的性别和年龄以及入狱次数对罪犯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具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见表5)。

3.3 人口统计学变量、入狱次数对罪犯反社会人格

障碍的回归分析

由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入狱次数等为类别变量,因此首先将这些变量转换为虚拟变量,然后以罪犯在反社会人格障碍问卷上的得

表5 人口统计学变量、入狱次数对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回归分析

因变量反社会人格

自变量性别入狱次数年龄1年龄2年龄3

R.306.359.404.432.447

R2.094.129.163.187.200

△R2

.094.035.035.024.006

F63.81545.49540.05635.30625.467

B.771-1.0081.6211.117.532

SE.167.179.256.248.257

β

.183-.207.406.289.119

t4.6243

3333

-5.62036.33834.4973

3333

2.0683

 注:年龄以45-63岁为参照,年龄1表示18-24岁,年龄2表示25-34岁,年龄3表示35-44岁。

4 讨论

角度出发,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中共有284,阳性率为32.8%,在加拿大的两个监狱中,39%的罪犯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标准[9],本研究中的阳性率与国外已有的研究一致。这说明在国内监狱中,罪犯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高发群体。

从性别角度来看,本研究中男性罪犯发生率为47.23%,女性罪犯的发生率为10.79%,男性罪犯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女性罪犯,这一结果与西方国家的研究结果一致[10,11],表明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的性别差异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为何反社会人格障碍中男性占绝大多数?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生理上的差异。男性荷尔蒙较多,有较高的睾丸激素水平,而已有研究表明,较高的睾丸激素水平与高冲动性、攻击性行为有关,因此男性更有可能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二是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在儿童时期容易罹患儿童多动症和品行障碍。国外曾有一项流行病学研究调查了1000名15岁儿童,结果显示,7.5%到9.5%的女孩达到DSM-III-R品行障碍标准,而男孩是8.6%到12.2%[12]。而儿童多动症和品行障碍正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先兆诱因,尤其是品行障碍,它是诊断反社会人格障碍必不可少要考虑的因素。三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作用[13]。父母及其养育者习惯

,,长此以往女性往往;而男孩被培养,父母及其养育者适当允许并接受攻击性行为,因此男性习惯于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而且往往将消极情绪发泄到他人身上或者外界环境中。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年龄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发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反社会人格障碍在45岁之后降至最低,这与普通人口中流行病学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一致[14,15]。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真正经治疗和处理后恢复正常者之外,一些其他的因素,如脑发育成熟、较长时间的监禁、体力和精力的减退、以及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在成年早期有较高的死亡危险等,都与反社会人格障碍随着年龄增高而缓和有关。但在出现反社会行为最高峰的年龄阶段上,本研究结果与Swanson[16]所得到的结果有所不同,在Swanson的研究中,反社会行为的最高峰出现在25-34岁之间,而本研究结果表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最高峰出现在18-24岁,并且随着罪犯年龄的增长,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阳性率逐渐降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是研究对象的不同———Swanson的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群,而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罪犯,还是文化差异导致,目前还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还显示未婚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已婚和离异的罪犯,国内刘邦惠[17]的调查研究中,也报告了同样的结果,这可能是由于相对于已婚和离异罪犯,未婚罪犯的年龄较小,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这

?84

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调查

?

一结果。

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罪犯中的反社会人格发生率较低,这个结果与美国流行病学责任区(EpidemiologicCatchmentAreaStudy,ECA)的调查结论一致,ECA的结果显示,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终生流行率在大学毕业生中最低。究其原因,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儿童期具有品行障碍,出现不遵守学校纪律、同学关系紧张、师生关系不佳、逃学等问题,进而使得儿童学业成绩不良,以至于退学或被开除。以上这些儿童期的不良行为促使个体早年就离开学校教育,或者因为学习成绩太差而没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近些年,累犯在监狱内所占比例比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18],导致个体重新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政治经济体制、宗教信仰、神经内分泌代谢等,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反社会人格障碍在累犯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初犯,胡赤怡等[19]对重的比较研究中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魏庆平[20],结果表明这些人全为男性,年龄在-38岁,文化程度不高,经常肇事,屡教不改,多次作案,这些罪犯的特性从总体上来看也都与本研究的结果相吻合。

《中国特殊教育》20xx年第5期(总第83期)

学探新,2004,24(4):52-55

2 赵桂芬.反社会人格障碍与变态人格之关系探

析.犯罪研究,2005,(6):36-413 李玫瑾,屈明.反社会人格引发的严重暴力犯

罪.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6-59

4 陈和华.论反社会人格与犯罪.犯罪研究,2005,

(1):30-36

5 17 刘邦惠,黄希庭.220名男性罪犯人格障碍

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5,28(4):958-9606 19 胡赤怡,杨彤,吴哨兵.重新违法犯罪人员的

人格特征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2):

140-1417 杨蕴萍,杨坚.(PDQ-4+)在中国应用的信效度研究.,

(3)8MCNewmanSC.An2orders.ActaPsychiatricaScan2Supplementum,1994,376:63-709 Blackburn,R.Treatmentorincapacitation?Implica2tionsofresearchonpersonalitydisordersfortheman2agementofdangerousoffenders.LegalandCrimino2logicalPsychology,2000,5:1-21

10 HarpurTJ,HareRD.Assessmentofpsychopathy

asafunctionofage.JournalofAbnormalPsycholo2gy,1994,103:604-609

11 FazelS,DaneshJ.Seriousmentaldisorderin

23000prisoners:asystematicreviewof62surveys.TheLancet,2002,359:545-550

12 FergussonDM,HorwoodLJ,LynskeyMT.Theef2

fectsofconductdisorderandattentiondeficitinmid2dlechildhoodonoffendingandscholasticabilityatage13.JournalofChildPsychologyandPsychiatry,1993,34(6):899-916

13 CaleEM,LilienfeldSO.Sexdifferencesinpsy2

chopathyand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s-are2viewandintegration.ClinicalPsychologyReview,2002,(22):1179-1207

14 SwansonMCJ,BlandRC,NewmanSC.Antiso2

cialpersonalitydisorders.ActaPsychiatricaScandi2navicaSupplementum,1994,376:63-70

15 SegalDL,HookJN,CoolidgeFL.Personalitydys2

function,copingstyles,andclinicalsymptomsinyoungerandolderadults.JournalofClinical

5 结论

5.1 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障碍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别

差异,男性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阳性率高于女性罪犯。

5.2 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障碍存在年龄差异,随着年龄增大,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阳性率逐渐降低。18-24岁罪犯的反社会人格发生率最高,45岁及以上罪

犯中反社会人格发生率最低。

5.3 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阳性率在受教育程

度上存在差异,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罪犯中的反社会人格发生率低于其他文化程度组。5.4 未婚罪犯中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已婚和离异罪犯。5.5 与初犯相比,两次及多次进监狱的累犯的反社会人格障碍阳性率显著高于初犯。

参考文献

1 蒋奖,许燕.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心理

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调查/蒋 奖 许 燕?85?

20 魏庆平,胡隆珊.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违法的特

点和刑事责任能力.四川精神卫生,1996,9(4):

235-236Geropsychology,2001,7(3):201-21218 易志成.重新犯罪人犯的监内表现和管教对策.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2):74-76

Surveyon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sinCriminals

JIANGJiang XUYan

(CollegeofPsychology,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

866Abstract  criminalsweresurveyedonquestionnairesregardingtheir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

(ASPD).Resultsindicatedthat:(1)SignificantgenderdifferencewasobservedintheprevalenceratesofAS2PD.TheprevalencerateofASPDinmalecriminalswashigherthanthatoffemalecriminals.(2)TheprevalencerateofASPDdroppedwiththeincreaseinage.Criminalsbetween18and24

罪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调查

yearsoldhadtheprevalencerates,whilecriminalsover45yearsoldhadthelowest.(3)TheprevalenceratesofASPDinvariedac2cordingtoeducationalattainment.Criminalswithtertiaryqualificationsaboveratesascomparedtocriminalswithotherlevelsofeducation(4higherprevalenceratesofASPDthanthosewhoweremarried(5)wererepeatedoffendersalsohadhigherprevalenceratesthanpers surveyKeyWords  

(责任编校:张冲)

更多相关推荐: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外语系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学年20xx20xx学期第二学期姓名李晓敏学号20xx0151513专业英语教育班级20xx01515报告题目不一样的夏天一实践活动说明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贺州学院学生消费问题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的背景消费观是价值观的体现,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的生活观念。现在网上的各种评论主要都是对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进行批评的,这引起了我对大学生消费现…

社会实践报告格式+范文

“社会实践报告”,它的体例、写法目前还无定论,可以参考“调查报告”的体例和写法。我个人认为,“社会实践报告”应该有以下几部分:标题:可以是公文式标题,即《关于??的实践报告》;也可以是观点式标题,例如《社会是大…

社会调查报告范文、格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调查时间xxxx年x月x日调查地点xx镇调查对象印章调查目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只有发展县域经济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走上富裕之路建立社...

20xx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5篇

社会实践范文一这个暑假我参加了某某镇20xx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时间飞逝很快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就结束了在这一个月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许多方面也有所提高例如在交际能力上我比以前开朗了更加主动的去认识朋友跟同学...

20xx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8篇

20xx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8篇20xx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大一220xx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英语培训420xx年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促销生活620xx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习报告酒店服务员820xx大学生...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万能版本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在这个漫长的暑假中,我接受我院学生会的倡议,积极参加学校内外组织的的各种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名未来要迈入社会的学生,深入社会、实践锻炼是一门必经的功课。因为我相信因为经历所以懂得,只有…

社会经济调查报告范文

20xx20xx学年第1学期关于市镇问题的调查报告姓名专业班级学号课程性质指导教师得分日期班实践考查毛新平年月市塑料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和政府措施摘要本调查利用文献研究法现场考察法访谈调查等手段对自08年遭遇美国金...

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8篇

假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8篇20xx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大一220xx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英语培训420xx年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促销生活620xx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习报告酒店服务员820xx大学生暑期社会实...

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转载自周冉转载于20xx08101545分类个人日记阅读87评论0系部名称专业年级班级姓名学号实践单位XXXX有限公司实践时间20xx年月日至20xx年月日共天实践报告正文一实践目的介绍实践的目的意义实践单位或...

社会实践优秀报告范文

倾听家长心声关注当今教育就家长对当今青少年教育的看法专题甘肃庆阳调查报告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班级20xx级化学一班目录一调查背景2二调查方法3三调查结果及分析3四相应解决方案6五活动感悟9六结束语...

《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调查人xxxx组长xxxx成员调查时间xxxx年x月x日调查地点xx镇调查对象调查目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只有发展县域经济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使广大...

社会报告范文(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