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高考报告》

时间:2024.4.20

读《中国高考报告》

冯美君

何建明所著《中国高考报告》以纪实手法和细腻的笔法展现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里,高考制度自恢复到不断地变化发展过程中,与高考有关联的家庭、学校、国家等群体是如何应对神州大地里日益激烈的高考考试的。读了此书,不禁感触万分,一方面是因为对高考制度下考生的纵向发展变化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一方面是对高考制度下产生的社会影响也进行了深沉反思。

高考制度的恢复,是对我国中断的教育事业的恢复。高考制度就目前而言,是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它通过极其严肃的考试方式,以分数作为评判依据择优录取和依据一定分数等级决定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入不同等级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进行学习,通过生源质量的控制和高校师资力量的扶持,能够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当然高考制度同时也是非常残酷的,因为相对理想的大学招生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因而广大考生刻苦学习同时争夺非常稀少的名校资源,这种竞争非常惨烈。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家长、学校、社会都是使尽各种手段,思考各种办法来应对大学梦。而在各方活动的社会场面中,总是会伴随各种灰色甚至黑色的场景,譬如学生不堪压力,或者学校使用各种奇技淫巧,或者家长各种上天下海,或者学校摧毁学生的希望,或者家长和学校各种纠纷,这些都演绎了高考制度下出现的各种复杂的社会场面。但是终究一点,无非是高考竞争的残酷性,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式反映了社会资源的稀缺性,不改变这种资源数量问题,很难从根本上缓解这种趋势。尽管20xx年以来中国实行了大学扩招政策,使得无数学子圆了大学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学文凭的贬值速度也在急剧加快;因而就现时而言高考之争更在重点大学之争,而这种重点大学准入权利的争夺较之以往更为激烈。无数家庭朝夕梦想的是名校,因而即使学生已经很优秀了,仍然不会放松对学习的培养,高考之弦始终绷紧,各方高考配合力量也是时刻毫不松懈,构成了目前中国高考竞争的独特态势。

然而稍稍反思一下,便会发现中国高考制度的影响对中国的高考考生以及中国后续的人才培养都具有非常巨大的负面影响。高中生在高中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参加高考,从而其他的所有兴趣爱好基本被搁置(甚至不允许去发展);而且他们仅有的目标是高考,对于高考后的目标却缺乏清晰的规划(很多人到了大学就完全没有了目标,并且在这种没有目标的生活状态下浑浑噩噩地虚度了大学四年,姑且称之为后高考综合症吧)。并且,由于竞争异常激烈的缘故,目前的高考态势出现了各种畸形现象:学校高度重视学习,学习的在校时间被高度集中地分配到学习当中;考生极度重视考试成绩,海量时间投入到学习到学习当中,而对其他事情缺乏兴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家庭也自觉配合学校的安排,高中已经成为勤学之地已经成为共识。随着教育主管部门减负的文件和政策力度的加大,学校逐渐解放学生的周末时间,但是这个周末时间却又给了教育培训机构——学生的负担从未减轻,或者说这种条件下无法减轻。身居教育培训行业,不得不思索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什么?培养出成绩优秀的学生?捞得教育行业的一杯羹?教书育人?好像都不是,每每都会有一种负疚感:因为有时会有那么一种感觉,感觉我们这一群体其实就是残酷高考机器中的一个部件,这个部件拼命去逼迫着高考大军努力前行,拼命去生产出最好的高考产品;可是问题是这样的生产方式的过程本身就很不好,而且最终的产品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保证是真正的有用的人才。然而,这并不是教育机构的问题,而是大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问题,而且在短期似乎还找不到很好的解决方法;那么培训机构的教育者其实能做的就非常有限了,无非就是用学生最接受、最轻松、最容易的方式去授课,让学生轻松、快乐地掌握要求的知识,进一步的要求就是用老师的人格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明白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使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第二篇:中国高考报告


中国高考报告

——我的高考岁月

我们都是从高考中走出来的人,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高考,那段岁月有笑有泪,有压抑也有梦想,那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岁月。可是我这最了解高考的人在看了这本书——《中国高考报告》(作者何建明,推荐看一下)之后,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考之路,而我们何其幸运,没有疯,没有死,从那段岁月里走了过来,而又有多少我们的同龄人牺牲在了高考的考场上呢?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部血淋淋的高考史。

先介绍几个书中讲的真实的例子。

苏州一记者,在女儿考试成绩下滑之后自己扇了自己耳光,当时女儿吓坏了,跪在地上说把你打我吧,是我没考好。父亲说不怪你,都怪我这个当爸爸不好,没能给你想出好办法。女儿听了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转身要去寻短见。

一个父亲,当年刚恢复高考的时候一步之差,没有上上大学,为了让儿子上大学走上了贩毒的道路,儿子知道后也不知所踪。 母亲为了保证女儿的睡眠,每天陪女儿睡,冷落了丈夫,后来丈夫出轨,女儿是考上了大学,可是父母却离婚了。

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纵然他们是几十年前的考生,我一样为他们感到心痛。因为我们都一样,只不过没有选择那种极端的方式罢了,可是那种苦,那种烦闷、压抑、彷徨是一样的。

一个高考让中国人坐立不安,家破人亡,上大学竟要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每年的高考总能看见血淋淋的场面:母亲去世几天不让孩子知道的、父亲出车祸生死未卜,孩子依然踏上考场的;一科没考好考生自杀的。高考怎么了?

中国的教育可以用“丧心病狂”四个字来形容。一位专家说高考作文谁都不会写,充满了八股之气。还记得那时候我们考的基本上都是材料作文,老师要求我们必须写议论文,还必须按照固定的模式“开头提出论点——三个分论点,三个例证——结论”,五段式,必须如此。考试题总让我们发散思维,可是老师说不扣题就会失大分,所以谁还敢思绪飘飞啊,你敢吗?说不定一生的命运就砸在这“发挥”上。

这让我想起了我高一时候的语文老师。他总是交给我们有用的,而不是要考的,我对文学的兴趣跟他有很大关系。记得有一次他以周杰伦的《青花瓷》为例为我们讲现代诗歌。虽然我们对语文有很大的兴趣,但是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总倒数,为此班主任总找语文老师“谈话”,因为这会影响我们班的总体排名。

不经历高考你就没上过学,就不能算是一个学生。看到刚恢复高考时的场景,你就明白我们为什么都对高考那么疯狂了。当时连印卷子的纸都没有,于是就把印《毛泽东文选》的纸拿来印卷子了。我们现在我发理解当年那群考生的心情,或许像作者所说是惊愕、是梦幻、是眼泪。那群人叫老三届,在班里有大腹便便的孕妇,有的父子同班,夫妻同桌,想想那群迟来的大学生,身在校园,心系妻儿的场景。大学像一道无形的命运与身份的分水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

下闻。大学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必须。谁拒绝了大学谁就将拒绝挑战,谁放弃了大学就意味着放弃了选择,此时此刻问中国的老百姓什么是你生活中最大的理想,是孩子的教育,是培养孩子上大学。为什么?最明显的的例证就是你没有大学文凭就走不进那红红火火的“招聘市场”,只能去脏兮兮的“劳务市场”。

到了高三中国人都是一个德行——大家全疯啦!学生疯了,老师疯了,家长疯了,总之全疯了。高考就像失控的火车,越跑越快,向广大学子压去,给我们留下一片片应接不暇的惊恐和无谓的挣扎??其实高考的紧张气氛从高一第一天就开始了。

最好的例子,我弟弟,现在高二,在高一的时候就文理分科了,他学理,现在政史地根本不学了,而他非常喜欢历史,可现在连课都没有。现在我爸妈每周给我打电话,说得最多的就是弟弟的学习:什么这次考试名次下降啦,英语没考好啦,还总让劝他不要打游戏,给他介绍学习方法,他们现在高二,已经不过周末了,事实上从高一就没有了。现在课讲得特别快,一学期要学一年或者一年多的内容,就是在为高三留下充足的复习时间。在我们家里,学习是不干一切家务的借口。这才高二我妈整天担心我弟的高考,我劝她别给他太大压力,可我妈说就是放不下那个心。

回想起自己的高考,真的要感谢我父母的体谅与宽容。成绩出来后我很伤心,就觉得对不起父母,非常愧疚。父母知道我心情不好,就笑着跟我说,挺好的,没事。是他们让我只把高考当做了一个过程,平静的走过来了。

想想我们那时候的高三。下面说的你会很熟悉。

备考:你首先不能忘的就是那随处可见的倒计时,它像催命符一样,每天都在计算着,看的你心惊肉跳,尤其是当那个数字显示,距离高考只剩0天的时候(那时我们的教室就写了),那时的心情很复杂,有希望,有忐忑,有一种将要上战场时的视死如归。

重点班制度,估计每个学校都有吧,他们是特殊群体,每个人都想成为其中的一员。

然后是疯狂模拟考。你考我考大家考,早考晚考中午考,今(儿)考明(儿)考天天考。

有一件特别搞笑的事,足以证明那时候我们已经晕头转向了。那时候每节课都有小测验,有一次上节课刚考完,一个学生就去上厕所。因为拉肚子就晚了,边提裤子边跑可第二节课还是迟到了十分钟。刚到教室就慌慌张张的向老师要卷子,老师让他回到座位上去,他以为老师生气了,连忙上前解释,结果没系好的裤子就掉了下来,年轻的老师脸红的回办公室了,他以为自己闯祸了,怕参加不了考试影响总成绩,就跑到办公室去求老师,老师就发火了,说这节课不考试。这个学生飞快的跑到教室,对同学们喊道:告诉大家一个大新闻,这节课不考试啦,同学们哄堂大笑,说我们早知道了,他还硬要说是自己拉肚子幸运。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笑着笑着就哭了。我们那时候何尝不是这样的呢?被那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的考试摧残的已经没有人样儿了。记得那时候我总被罚站,因为总找不着试卷,老师一开讲我就在那一堆白花花的卷子里扒,可是它总在几天后才出来。

还有一种东西你肯定熟悉——成绩单。那是教室里满墙都是啊,前面贴不下贴后面。上面有你的成绩,有班级名次,年级的,市里的,三门峡地区的,看完你就绝望了。

目击高考考场:全城戒严、酒店爆满、救护车、警笛、临场血书,这些都熟悉吧。一次高考好像国家总理要来一样,真是壮观啊。

考后焚书坑包:考完后大家都把书烧了、扔了。我记得当时我们在四楼,书从楼上飞下来,漫天的纸片。那种场面太叫人联想、太叫人想哭、太叫人歇斯底里了。不管高考成功或是失败,大家都有一种情绪,告别刻骨铭心的岁月,告别一段难以忘怀的情绪,告别一段梦想与屈辱的历史??一个学生不顾阻拦坚决把书烧了,他说这么多年太苦了,他不想再回忆小学、初中、高中走过的每一步。我们把书烧了、撕了,与其说是一种发泄不如说是一种祭奠。高考和为高考付出的每一天、每一道题、每页纸、没滴汗都需要一个碑来作证。

只有经历了高考,我们才算度过了真正意义上的“成人礼”。只有经历过高考的人才能体味到什么是梦想与光荣,什么是努力与无奈,什么是痛苦与屈辱。其实我现在很愿意回忆那段“惨不忍睹”的岁月,它有太多值得批判的地方,也有太多值得我铭记的东西,这本书让我回忆起了自己的高考,其实每个人都应该回忆一下自己的高考,那段岁月它值得纪念。

20xx年11月7日写

更多相关推荐:
评论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高考报告》

评论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高考报告落拓狂生自从恢复高考20多年来我们竟然没有一本对中国高考进行历史沉思的文学作品上面这句话我是从著名作家何建民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高考报告上面看到的看了之后我很悲哀也很痛苦这个倒不是作家...

读《中国高考报告》有感暨论与共和国同龄的人

读中国高考报告有感暨论与共和国同龄的人书于20xx年5月13日建国起戏剧始与共和国同龄的人就这样诠释着戏剧性的一生与共和国同龄的人长到十一二岁的时候正是该长身体的光景却赶上三年的困难时期吃草根啃树皮营养极度缺乏...

(全)20xx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20xx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高考状元职场并非全军覆没状元投资回报率未达预期中国六星级大学最受状元青睐农学等冷门专业无人问津学界状元职业成就最高经商从政不是状元所长20xx年6月17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中国校友...

20xx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20xx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20xx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排行榜20强20xx中国高考状元最青睐大学专业排行榜20强19xx19xx年中国职业成就较高的高考状元20xx中国顶尖中学排行榜20强20xx中国高考状...

高考改革调查报告

高考改革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高考或许就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人生考试或许就是自己走向人生成功第一步的考试或许就是自己为理想拼搏奋斗的一次考试太多的或许让高考承载了高考学生过于沉重的负担与梦想高考作为人生的转折点...

全国历年高考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和录取率

全国历年高考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和录取率数据来源中国教育考试网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等年份报考数万录取数万录取率19xx570274719xx6104026619xx468286019xx33319xx25919...

20xx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试卷分析报告

20xx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II试卷分析报告

中国高考报告

中国高考报告我的高考岁月我们都是从高考中走出来的人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高考那段岁月有笑有泪有压抑也有梦想那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岁月可是我这最了解高考的人在看了这本书中国高考报告作者何建明推荐看一下之后发现每个人都有自...

中国高考制度论文

中国高考制度论文中国已开始实施大规模的高考制度改革计划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削弱一考定终身的色彩为了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胜出中国的年轻人从小学开始每天都在埋头苦学但这种模式被认为只能培养考试型人才而无助于培养...

关于设立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中心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受理点的通知

转发关于设立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中心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受理点的通知的通知鲁电大教函字20xx1号各市大企业电大直属学习中心直属学院及各教学点现将关于设立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中心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受理点的通知电校教2...

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申请表

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申请表第4步检查以上所有信息均填写无误并签字确认我已仔细阅读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申请办法和此表全部内容理解并同意其中各项事宜本人承诺申请学历认证所填写的内容与提供的材料均真实可靠申请人签字另...

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申请表

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申请表郑重声明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受教育部委托负责高等教育学历电子注册审核备案的技术性事务性和网上查询认证服务工作是教育部授权开展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的...

中国高考报告(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