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报告书 - 深圳机场新航站区轨道交通枢纽

时间:2024.3.31

国  环  评 证

甲字第2806号

深圳机场新航站区轨道交通枢纽

土建预留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二○##年三月·深圳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

1.1 任务来源....................................................................................................... 1

1.2 编制依据....................................................................................................... 5

1.2.1 相关环保法律.......................................................................................... 5

1.2.2 相关环保法规、条例............................................................................... 5

1.2.3 相关规划和指导性文件............................................................................ 6

1.2.4 技术规范................................................................................................. 7

1.2.5 项目相关资料.......................................................................................... 7

1.3 评价标准....................................................................................................... 7

1.3.1 环境质量标准.......................................................................................... 7

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 9

1.4 环境保护目标与敏感点............................................................................ 12

1.4.1 环境保护目标........................................................................................ 12

1.4.2 环境敏感点........................................................................................... 12

第二章 环境概况及环境质量现状..................... 13

2.1 自然环境概况............................................................................................. 13

2.1.1 地理位置............................................................................................... 13

2.1.2 地形地貌............................................................................................... 13

2.1.3 气象气候............................................................................................... 13

2.1.4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14

2.1.5 地层岩性............................................................................................... 14

2.1.6 水文概况............................................................................................... 14

2.1.7 水文地质条件........................................................................................ 15

2.2 社会环境概况............................................................................................. 15

2.2.1 行政区划............................................................................................... 15

2.2.2 经济发展............................................................................................... 15

2.2.3 交通状况............................................................................................... 16

2.2.4 其他市政建设状况................................................................................. 16

2.3 环境质量现状............................................................................................. 16

2.3.1 环境空气............................................................................................... 16

2.3.2 水环境.................................................................................................. 17

2.3.3 声环境.................................................................................................. 17

2.3.4 生态环境............................................................................................... 17

第三章 工程概况和工程分析......................... 18

3.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8

3.2 工程分析..................................................................................................... 19

3.2.1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19

3.2.2 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21

第四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4

4.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4

4.1.1 环境空气............................................................................................... 24

4.1.2 水环境.................................................................................................. 24

4.1.3 声环境.................................................................................................. 25

4.1.4 施工振动............................................................................................... 25

4.1.5 固体废弃物........................................................................................... 25

4.1.6 水土流失............................................................................................... 26

4.1.7 生态环境............................................................................................... 26

4.1.8 风险评价............................................................................................... 26

4.2 轨道交通枢纽运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27

4.2.1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27

4.2.2 水环境影响分析.................................................................................... 27

4.2.3 声环境影响分析.................................................................................... 27

4.2.4 振动环境影响分析................................................................................. 27

4.2.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28

第五章 环境保护措施和清洁生产..................... 29

5.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29

5.1.1 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29

5.1.2 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29

5.1.3 噪声和振动污染防治措施...................................................................... 29

5.1.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29

5.1.5 水土保持措施........................................................................................ 30

5.2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建议........................................................................ 30

5.3 清洁生产..................................................................................................... 31

第六章 项目建设与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32

第七章 公众参与.................................. 33

第八章 结论..................................... 34


第一章 总论

1.1 任务来源

深圳机场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部,珠江口东岸的一片滨海平原上,距离深圳市中心区约32km,是中国境内第一个实现海、陆、空联运的现代化国际空港,也是中国境内第一个采用过境运输方式的国际机场。陆路有广深高速公路、机荷高速公路和107国道连接香港、澳门、广州、东莞、惠州、中山和珠海。机场拥有千吨级泊位的客货运码头,海路通过水翼船和香港、澳门、珠海连接,空中有直升机连接香港、澳门,集疏运条件十分优越。同时拥有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航空货站和24万m2的货运机坪,也是中国境内唯一可以采用过境运输方式的国际空港,往来于香港和世界各地之间的航空器可以采用最简便的方式在这里起降和进行客、货运作。

深圳机场新航站区轨道交通枢纽工程所在机场地区是深圳市西部发展轴上的空港交通枢纽节点,是国际与区域竞争的最重要咽喉区,亦是穗莞深城际线与港深机场连接线的交汇处。同时,按照新一轮总体规划,根据《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深圳机场地区列为深圳市近期建设五大重点改善地区之一,将加快机场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楼(T3航站楼)的建设,完善周边交通设施,调整周边用地功能,提升区域交通枢纽地位,促进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深圳机场新航站区轨道交通枢纽是为机场客流集散提供服务的轨道交通枢纽,主要由轨道交通11号线(兼穗莞深城际线,以下简称11号线)、港深机场连接线(以下简称港深线)和机场内部捷运系统(机场APM系统)在深圳机场新航站区地下交汇而成,南北横贯整个新航站区(本工程在深圳市的位置见图1.1-1,项目的区域位置图见图1.1-2)。轨道交通线整体布局由西向东依次为港深线、11号线。11号线与港深线在机场范围内各设有一座车站,平行设于机场交通中心下,该站是港深线在深圳境内的终点站,而11号线线路则贯穿于整个机场新航站区范围。机场APM系统位于11号线之上,与11号线机场北段区间重叠布置。整个轨道交通枢纽贯穿于机场T3航站楼的中轴线上。

深圳机场新航站区轨道交通枢纽土建预留工程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11号线和港深线机场用地范围内的北段区间(含机场APM系统)的明挖隧道,从T3航站楼南侧边线开始到北侧的停机坪止;第二部分为机场交通中心地下11号线和港深线的机场站。

根据《深圳市重大建设项目责任目标任务书》的明确要求,T3航站楼工程于20##年7月1日开工,20##年6月30日完工。本工程的建设进度直接影响T3航站楼的工期,为确保T3航站楼建设的顺利进行,T3航站楼及机场范围实施段轨道交通地下土建预留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35号令)第七条及《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三条、第十条的规定,一切新建、扩建的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必须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执行环境影响报告审批制度,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受建设单位委托,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该任务后,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和环境现状调查工作,在认真研读可研报告等有关资料,对拟建项目和排污状况进行资料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


图2.1-1  本工程在深圳市的位置


图2.1-2   本工程的区域位置

1.2 编制依据

1.2.1 相关环保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年9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年9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年2月28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年12月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年1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年1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施行。

1.2.2 相关环保法规、条例

1.2.2.1 国家相关环保法规、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年3月20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施行;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年本)》(征求意见稿);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施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年10月1日施行;

《关于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1997]785号,1997年11月28日;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年12月3日;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990年5月25日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28号,20##年3月18日施行;

《关于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通知》,环发[2001]56号,20##年4月27日;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20##年6月1日施行;

1.2.2.1 广东省相关环保法规、条例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年1月1日施行;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7年9月22日修订;

《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20##年5月1日施行;

关于印发《广东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公众参与实施意见》的通知,粤环[2007]99号;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护条例》,20##年5月1日施行;

《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20##年3月1日施行;

1.2.2.3 深圳市相关环保法规、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20##年3月3日修正;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20##年11月1日施行;

《深圳经济特区海域污染防治条例》,1999年11月22日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1997年12月17日修正;

《深圳经济特区水土保持条例》,1997年2月26日施行;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深圳市人民政府第145号令,20##年11月1日施行;

《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20##年10月17日修正;

《深圳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深建施[1998]41号,20##年1月24日实施;

《深圳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第187号令;

《深圳市施工噪声管理规定》,深环[2000]93号,20##年8月28日;

《深圳经济特区余泥渣土管理办法》,20##年8月26日修订。

1.2.3 相关规划和指导性文件

《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十一五”规划》,20##年1月;

《深圳市水污染治理“十一五”规划》;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年4月1日;

《深圳市污水系统布局规划》,20##年11月;

《关于印发深圳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深府厅办[1999]39号

《关于颁布深圳市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深府[1996]352号;

《关于调整深圳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通知》,深府[2006]227号;

《关于调整深圳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的通知》,深府[2008]98号;

《关于调整深圳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分的通知》,深府[2008]99号。

1.2.4 技术规范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HJ/T19-199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民用机场建设工程》(HJ/787-2002)。

1.2.5 项目相关资料

《关于委托编制深圳机场新航站区轨道交通枢纽土建预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函》,深机函[2008]128号;

《关于研究深圳机场轨道交通枢纽等扩建工程建设问题的会议纪要》,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08(373)号;

《关于新航站区轨道交通枢纽土建预留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深发改[2008]1965号;

《深圳机场新航站区轨道交通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0##年10月。

1.3 评价标准

1.3.1 环境质量标准

1.3.1.1 大气环境

根据《关于调整深圳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的通知》(深府[2008]98号),本工程属于大气环境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和《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的通知》(环发[2000]1号)的二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见表1.3-1所示。

表1.3-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mg/m3)

1.3.1.2海水水质

本工程位于珠江口岸海域填海区。根据《深圳市近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深府[1999]39号),本工程附近近岸海域为三类环境功能区,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的第三类标准,其中有毒有害物质及石油类执行第二类标准。

表1.3-2  海水水质标准(第二类和第三类)    单位:mg/L(pH除外)

1.3.1.3声环境

根据《关于调整深圳市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分的通知》(深府[2008]99号),本项目属于声环境4类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类标准。环境噪声限值见表1.3-3。

表1.3-3  环境噪声限值  单位:dB(A)

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3.2.1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根据深圳市污水系统布局近期规划,项目所在区域的污水将纳入固戍污水处理厂处理。固戍污水处理厂(一期)已于20##年3月正式运行,但由于本工程所在区域污水管网尚未完善,污水暂不能排至固戍污水处理厂。

按《深圳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规定,珠江口片区近岸海域为三类环境功能区。按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的规定三类海域为二类控制区,应执行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的二级排污标准。若污水管网修建完成,污水可排至固戍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则执行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的三级排污标准。

表1.3-4  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DB44 /26-2001)   (mg/L)

(第二时段,20##年1月1日起建设的项目)

注:表中LAS是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选用的适用对象除粪大肠菌群数、大肠菌群数为医院外,一般均为“一切排污单位”。

*在由广东省建设厅、广东省环境保护局于20##年11月28日发布的《广东省城镇污水处理技术与对策指引》中对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的一级排污标准进行了修订。除了上表中修订的指标外,对总磷的指标修订为0.4 mg/L。

1.3.2.2噪声控制标准

工程建设应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要求(见表1.3-5)。轨道交通枢纽运营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的4类标准。噪声排放限值见表1.3-6。

表1.3-5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dB(A)

表1.3-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

1.3.2.3 振动控制标准

工程建设应执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的要求(见表1.3-7)。

表1.3-7 城市各类区域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 单位:dB

1.3.2.4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执行《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见表1.3-8。

表1.3-8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指标

1.4 环境保护目标与敏感点

1.4.1 环境保护目标

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有效控制施工扬尘,确保工程所在区域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要求;

2)水环境保护目标: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经过初步处理后,达标排放进入固戍污水处理厂,确保工程所在珠江口海域海水达到三类功能区水质;

3)声环境保护目标:确保项目所在区域保持4类声环境质量功能区的要求;

4)固体废物保护目标:妥善处置工程建设产生的弃土、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不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1.4.2 环境敏感点

根据现场调查,工程所在区域为机场西部填海区域,距填海区西边界约为1097m,距填海区北边界约为4194m,距本工程北侧机场排洪渠约为1930m,距填海区南边界约为1910m,工程东侧为机场现有控制区,一跑道距本工程约为752m,机场候机楼和办公区距本工程约1330m。本工程所在填海区周边环境敏感点较少,具体见表1.4-1。

表1.4-1 主要环境敏感点

第二章 环境概况及环境质量现状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深圳机场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部,珠江口东岸的一片滨海平原上,距离深圳市中心区约32km,是中国境内第一个实现海、陆、空联运的现代化国际空港,也是中国境内第一个采用过境运输方式的国际机场。

本工程位于深圳机场新航站区地下,南北贯穿整个新航站区。本工程在深圳市的位置见图2.1-1,项目的区域位置图见图2.1-2。

2.1.2 地形地貌

深圳机场新航站区轨道交通枢纽工程明挖基坑拟建场地的原始地貌为海域、鱼塘和河涌。经填海及软基处理之后形成建设场地,软基处理交工面标准建筑区高程为3.4m(黄海高程,下同),场道区3.0m,地势根据场道设计要求定,高差将会小于0.5m。

2.1.3 气象气候

本工程地处位于南亚热带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特征为:

1)气温:区内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为22.5℃,极端最高气温为38.7℃(1980年7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为0.2℃(1957年2月11日)。

2)风:本地区常风向为E向,频率为23.4%;其次是SE向,频率为14.2%;再次是N向,频率为12.4%。强风向为SE向,实测最大风速为30m/s;其次是E和W向,均为27m/s;再次是N向,为23m/s。本地区出现六级以上大风的频率为1.26%,大于六级的大风的多年平均天数为13天/年。每年夏秋季(6-10月份)本地区经常受来自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风的影响。

3)降水:本地区具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4-9月为湿季,10月至翌年3月为干季。湿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3%。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99.3mm,年最大降水量为2208.6mm(1975年),年最小降水量为1102.1mm(1977年),月最大降水量为598.1mm(1981年5月),日最大降水量为216mm(1981年5月28日)。一年中,日降水量大于25mm的平均天数为19.2天,最大连续降雨日数为20天。

4)雾:雾日主要出现在冬春两季。其中以2月和3月份最多,6至11月份基本上无雾日,能见度小于1000m的雾日年平均为12天。

2.1.4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本区属于华夏期(燕山运动后)地洼区,第四系地层发育,位于泥质潮滩和浅水潮流通道交接部,区内地层自上而下为:

1)第四系全新统近期海相沉积层—淤泥

2)第四系全新统晚期海相沉积层—粉质粘土

3)第四系全新统早期海陆相沉积层(Q4mc-2赤湾组)

4)燕山期细粒花岗岩

本区域处于华南地震区东南沿海地震带的中西段,从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分析,规划建设场地地震活动水平较低,不具备形成中、强地震(5级及5级以上)的地质条件,场地的区域稳定性较好。

2.1.5 地层岩性

根据勘察报告,在工程场地范围,分布的主要地层有人工填土(石)(Qml)、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层(Q4m)、及含有机质中粗砂、第四系晚更新统冲洪积(Q3al+pl)粘土、第四系残积(Qel)粉质粘土。

2.1.6 水文概况

1)陆地水文

深圳机场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珠江口伶仃洋东侧,在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镇南昌村与福永镇新和村之间沿海及海域地带原始地貌单元为浅海、滨海滩涂和潮间带,包括填方区及水产养殖塘区等,区内只有少部分海域和河沟水深大于5m,绝大部分水深在5m以内。现机场陆侧区附近无较大地表河流,在机场的南北两端有排洪渠。

2)海洋水文

潮汐:本工程附近海域属不规则半日潮型,潮汐日不等现象明显,同时,浅海分潮也有影响。

潮流:伶仃洋潮流运动表现为往复流特征,南北向流动,浅海分潮较为明显,落潮流历时大于涨潮流历时,最大可能潮流流速可超过180cm/s。

波浪:本海域波高由外向里逐渐减小。波浪以风浪为主,涌浪多为西南向;无浪日数多,风浪日数少。

泥沙、底质:根据1979年以来对珠江河口的悬移质泥沙调查分析,河口海域悬移质泥沙粒径一般都小于100mm,其中值d50一般在8mm左右,属于极细粉沙和粘土物质。机场附近底质比较简单,基本是成片的粘土质粉砂、嵌有条带状砂质沉积,该区粘土矿物含量高,表现为磁铁矿-角闪石-电气石组合。

2.1.7 水文地质条件

在原始地貌条件下,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述如下:既有海堤和周边围堰;软土及粘性土隔水层;下部残积土隔水层;砂层透水层。当场地填筑之后,淤泥泥面之上将有4.0~5.0m厚的填砂层,该填砂层为场地地层的主要透水层,地下水除了由自然降水补给之外,还来自软基处理的淤泥压密排水,预计水量较大。

2.2 社会环境概况

2.2.1 行政区划

建设项目所在的宝安区位处市区西部,经济特区管理线以北,地处东经113°52',北纬22°35'。东与龙岗区相连,西临珠江口与中山市相望,南与南山区、福田区和罗湖区接壤,北靠东莞市,是深圳市六大辖区之一。全区面积733 km2,海岸线长30.62 km,下辖10个街道办事处。宝安区是深圳市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工业、加工贸易、“三高”创汇农业和生态旅游基地。

2.2.2 经济发展

20##年,宝安区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取得突破,效益明显提升。年内,该区实现本地生产总值1829.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42亿元,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92.07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82亿元,增长1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84.12亿元,增长15.3%;实际利用外资10.62亿美元,增长14%;进出口总额1217.05亿美元、增长23%,其中出口总额687.21亿美元、增长21%;税收总额263.65亿元,增长28.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47亿元,增长27.6%;万元生产总值水耗下降5%,电耗下降3.9%。产业整体质量有较大提高。

2.2.3 交通状况

深圳机场的水陆交通便利,机场距深圳市中心(火车站)32.5km,距广州市火车站117km。广深珠高速公路、南北大道及建设中的宝安大道从机场的东侧通过;规划的沿海高速公路从机场西侧通过。福永港在规划建设区内,港内拥有客(货)码头,客(货)船可通香港、澳门及珠海、中山、广州等地。

2.2.4 其他市政建设状况

本区域的市政建设目前的情况是:

供水  所在地区已经解决了饮用水的问题,有稳定的自来水的供应。当地的也对满足水源供应也发挥了作用。

排水  根据深圳市污水系统布局近期规划,项目所在区域的污水将纳入固戍污水处理厂处理。固戍污水处理厂(一期)已于20##年3月正式运行。但由于本工程所在区域污水管网尚未完善,污水暂不能排至固戍污水处理厂。

供电  已经解决了供电的问题,从居民的照明用电到当地工业区的用电都能得到稳定的供应。电力供应主要来自城市的供电网络或当地的发电厂。区域内正在筹建的变电站的修建将使供电设施进一步改善。

通讯  作为吸引外商投资的条件之一,所在区域已经解决邮电通讯问题,有良好的邮电通讯服务。

2.3 环境质量现状

2.3.1 环境空气

本工程位于深圳机场新航站区地下,南北横贯整个航站区,本报告引用《深圳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环境空气监测结果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由监测结果可见,机场区域除PM10 外都能达到二级环境质量标准。根据深圳市对PM10排放源的分析结果,并结合监测点附近的情况进行分析,该指标的超标准可能与机场周围区域有较大规模的施工及繁忙的交通引起的杨尘有关。整体上看,机场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2.3.2 水环境

生活污水是本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水污染源。根据水环境质量常规监测结果, 20##年,固戍近海有4个项目超标,西部海域有4个项目超标,超标项目均为悬浮物、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和大肠菌群。水质受到重度污染,水质类别为劣第四类。与20##年相比,综合污染指数有所下降,水质受污染程度有所减轻。

2.3.3 声环境

根据《深圳市宝安区2007下半年环境质量公报》,宝安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62.7 dB(A),其中新安城区、光明城区达到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类标准,其余街道建成区略高于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2类标准;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75.5 dB(A),超过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4类标准(70 dB(A))。

根据现场监测,项目所在地现状昼、夜间环境背景噪声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类标准要求,总体而言,目前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2.3.4 生态环境

本工程建设涉及区域主要为滨海新近填海形成的区域,生态环境相对简单,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所在区为裸地,基本没有植被生长。填海区域目前没有陆生生物。

第三章 工程概况和工程分析

3.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深圳机场新航站区轨道交通枢纽土建预留工程

建设单位: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范围:本工程主要由11号线、港深线和机场APM系统在深圳机场新航站区地下交汇而成,南北贯穿整个新航站区。北侧到机场新航站区的北侧停机坪止,南侧到机场交通中心地面一层的道路边止。

本工程在深圳市的位置见图1.1-1,项目的地理位置图见图1.1-2。

项目性质:新建,土建预留工程。

项目投资:164534万元

深圳机场新航站区轨道交通枢纽是为机场客流集散提供服务的轨道交通枢纽,主要由11号线、港深线和机场APM系统在深圳机场新航站区地下交汇而成,南北横贯整个新航站区。轨道交通线整体布局由西向东依次为港深线、11号线。11号线、港深线在机场范围内各设有一座车站,平行设于机场交通中心下,该站是港深线在深圳境内的终点站,而11号线线路则贯穿于整个机场新航站区范围。机场APM系统位于11号线之上,与11号线机场北段区间重叠布置。整个轨道交通枢纽贯穿于机场T3航站楼的中轴线上。

本工程为轨道交通枢纽的土建预留工程,工程完工后形成涵洞的形式,为日后轨道交通枢纽的施工预留空间。

工程范围:AK5+125.020~AK7+124.470,总长度1999.45m,结构布置宽度约40m~60m,基坑开挖深度约13~18m。

工程分为两期施工:

一期工程——北段区间的明挖隧道。11号线和港深线机场用地范围内的北段区间(含机场APM系统)的明挖隧道,这段隧道从T3航站楼南侧边线开始到北侧的停机坪止,里程AK7+124.47~AK5+501.57,长度1622.9m,结构布置宽度约40m;

二期工程——车站部分的明挖段。11号线和港深连接线的机场站,位于机场交通中心地下。11号线为单岛站台;港深线为两个侧式站台车站,采用站后折返。车站段里程AK5+501.57~AK5+125.02,长度376.55m,结构布置宽度约60m,车站总建筑面积52330m2

本工程施工期合计18个月。

3.2 工程分析

本工程为轨道交通枢纽的土建预留工程,工程完工后形成涵洞的形式,为日后轨道交通枢纽的施工预留空间,因此,本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本节环境影响分析主要针对施工期进行,对能定量给出其负荷的都进行量化分析,对有些难以量化分析的因子,给出定性的论述,明确其污染的性质,对个别污染负荷很小的污染因子,在本节进行分析后,在评价部分就不再进行评述。本节也对轨道交通枢纽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进行简要分析,以进一步明确本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3.2.1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3.2.1.1 大气污染

主要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设备排放的废气、大型运输车辆的尾气以及施工营地食堂油烟带来的影响。

1)扬尘:施工期间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扬尘。扬尘主要产生在以下环节:①土方挖掘和现场堆放扬尘;②建筑材料的搬运及堆放扬尘;③建筑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④弃土及建筑材料运输车辆造成的道路扬尘(包括施工区内工地道路扬尘和施工区外道路扬尘)。

2)施工机械废气和大型运输车辆尾气:施工运输车辆燃烧柴油或汽油会排放一定量的尾气,含有CO、NOx、SO2等污染物,会影响施工场地及运输道路沿线空气质量。

3)施工营地食堂油烟:施工营地食堂炊事产生的烟气,一般是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和熘炒产生的油烟废气。

3.2.1.2 水污染

主要是基坑积水,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带来的影响。

1)基坑积水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大面积开挖,雨季施工以及地下水和海水渗漏会使基坑中产生大量积水。由于地下水和海水渗漏产生的基坑积水量难以估算,本次评价主要根据深圳市多年平均降雨量统计结果对施工期由于降雨产生的基坑积水量进行估算。根据深圳市气象局的实测资料,核算出整个施工期总降雨量约为2936.9mm;基坑面积约为9万m2,整个施工期基坑面积都按最大面积估算,则核算出整个施工期降雨产生的基坑积水量约为26.43万吨。基坑积水抽排过程中携带大量的泥沙,主要污染物为SS。

2)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水,虽然排放量小,但浓度高、呈碱性。另外,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清洗也将产生少量的废水,其主要污染成分是油类和SS。

3)生活污水

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量为40t/d,整个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总量为21600t,主要污染负荷见表3.2-1。

表3.2-1 施工期生活污水污染负荷

3.2.1.3 噪声

主要是施工阶段各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噪声源强见表3.2-2。

表3.2-2  施工设备噪声源强

3.2.1.4 振动

主要是施工机械作业产生的振动影响,振动源强见表3.2-3。

表3.2-3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振动值(单位:dB(VLz))

3.2.1.5 固体废物

主要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程弃土,产生量约为3229544 m3;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产生总量约为3000t;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整个施工期产生量约为159t。

3.2.1.6 水土流失

本工程位于濒海区域,施工动土面积约为9万m2,一方面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大面积开挖,雨季施工以及地下水和海水渗漏会使基坑中产生大量积水,积水抽排过程中携带大量泥沙,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本工程工程弃土量较大,工程弃土不外运,存放于机场西部填海区临时堆放场预留用于填海,弃土存放过程中若遭遇雨水冲刷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3.2.2 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3.2.2.1 大气污染源

轨道交通枢纽建成后,沿线运营机车类型为电力,无机车废气排放,主要大气污染源为地下车站排风亭排放的异味气体。

3.2.2.2 水污染源

轨道交通枢纽运营期的水污染源主要为车站工作人员和乘客的生活污水。由于枢纽车站的工作人员计划及客流规模尚未确定,较难确定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参照深圳市中等浓度生活污水水质,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Cr(400mg/L)、BOD5(200mg/L)、SS(220mg/L)、NH3-N(25mg/L),油脂(100 mg/L)。

3.2.2.3 噪声源

轨道交通枢纽均为地下线路,则其噪声源主要为环控系统噪声,即风亭、冷却塔噪声。通过类比分析,噪声源强详见表3.2-4。

表3.2-4 风亭及冷却塔噪声类比调查与监测结果

3.2.2.4 振动

列车运行时轮轨之间的相互撞击而产生的振动,轨道交通环境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车辆条件、轮轨条件、轨道结构、隧道结构、隧道埋深、地质条件、地面建筑物类型、距离等。本线运行速度为140km/h,根据南京栖霞山隧道振动监测结果,隧道边墙振动可达到90dB。

3.2.2.5 固体废物

主要是工作人员和乘客的生活垃圾,由于枢纽车站的工作人员计划及客流规模尚未确定,较难确定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生活垃圾以有机类废物为主,其成分为易拉罐、矿泉水瓶、塑料袋、一次性饭盒、剩余食品等。

第四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1 环境空气

施工期间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扬尘与运输扬尘。

本工程属于有较大破土面积的建设项目,施工期有较大的裸露地表。根据同类工程的计算,预计受到影响的范围大致在200~250m左右。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影响范围相对大些,但也在300~400m的范围内。由于本工程周围500m范围内目前没有环境敏感点,因此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运输扬尘的产生量及扬尘污染程度与车辆的运输方式、路面状况、天气条件等因素关系密切。距离道路100m外,车辆运输扬尘的影响很小。

施工期严格实施扬尘控制措施,可有效遇制施工扬尘的生成和污染。且施工扬尘是短期的,工程结束后就会消失。

4.1.2 水环境

本工程的施工期水环境影响源主要包括基坑积水、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

基坑积水抽排过程中携带大量的泥沙,主要污染物为SS,若处理不当,通过排水渠排入机场排洪渠,进而排入珠江口海域,容易对受纳水体水质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容易淤塞机场排洪渠,对机场现状排水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已完工基坑部分及时采取封闭措施,有利于减少由于降雨产生的基坑积水;对基坑积水进行及时抽排,减少其对基坑土壤侵蚀及对基坑结构产生的不良影响;施工场地排水渠设置分级沉砂池,并在出口处设置最终沉砂池,使积水中的大量泥沙在排放过程中分级沉淀下来,并定期对沉淀池进行清理,避免对机场排洪渠和珠江口海域水体水质以及对机场现状排水产生不良影响。

项目施工期应在施工场地周界设置排水明沟,修建沉淀池、中和池和隔油池,施工生产废水经相应处理后建议回用于工地洒水抑尘。收集的废油应送到危险废物处理站处理。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以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应在专业厂家进行,防止施工现场地表油类污染,以减小初期雨水中的油类污染物负荷。

本工程施工期为18个月,施工期间每天产生约40t生活污水,施工基地必须建设相应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施工营地修建隔油池和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后通过排水渠排入附近优先建成的雨水调蓄池内进行稳定化处理7d以上或施工营地设置生态厕所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生活污水经以上处理基本可以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通过排水渠排入本工程北侧的机场排洪渠,进而排入珠江口海域,不会对受纳水体水质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4.1.3 声环境

打桩阶段对本工程周边的声环境影响较为显著。本工程施工场地主要位于机场西部填海区范围,且大部分施工作业在基坑中进行,基坑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声屏障功能,本工程周边的声环境敏感点为机场现有控制区范围内的候机楼和办公区,与本工程距离在1000m以上。因此本工程施工对周边声环境质量影响不大。

施工期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增量是比较有限的,但考虑到本工程的车辆是大型车辆,单车的声强较大,因此对车辆加强管理、减轻源强显然是必要的。

4.1.4 施工振动

一般产生振动的设备均同时辐射噪声,由于振动是在大地介质中传播,其衰减速率大于噪声,本工程周边无振动敏感点,施工时主要控制高振动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4.1.5 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工程弃土、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本工程工程弃土不外运,暂存于机场西部填海区临时堆放场,预留用于填海。工程弃土量较大,临时堆放场应当采取围挡、遮盖等防护措施,防止弃土流失对地表水和景观造成不良影响。

按深圳市有关规定,建筑垃圾应单独收集并统一运送到深圳市余泥渣土排放管理部门指定的受纳场处置。

施工期生活垃圾以有机类废物为主,由于这些生活垃圾的污染物含量很高,如处理不当,不但影响景观,散发臭气,滋生蝇、鼠,而且其含有的BOD5、COD、致病微生物等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应分类收集,及时清运,交环卫部门处理。

4.1.6 水土流失

本工程位于濒海区域,施工动土面积约为9万m2,一方面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大面积开挖,雨季施工以及地下水和海水渗漏会使基坑中产生大量积水,积水抽排过程中携带大量泥沙,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本工程工程弃土量较大,工程弃土不外运,存放于机场西部填海区临时堆放场预留用于填海,弃土存放过程中若遭遇雨水冲刷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本工程发生水土流失可能产生如下的环境影响:①基坑积水通过排水渠排入项目施工场地北侧机场排洪渠,进而排入珠江口海域,若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将受纳水体水质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②本工程施工场地北侧的机场排洪渠是机场现有重要的排洪、排污设施,若基坑积水处理不当,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容易淤塞机场排洪渠,对机场现状排水产生不良影响。

4.1.7 生态环境

本工程建设涉及区域主要为滨海新近填海形成的区域,生态环境相对简单,根据现场调查,项目所在区为裸地,基本没有植被生长。填海区域目前没有陆生生物。因此,本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4.1.8 风险评价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由工程地质条件引起的基坑边坡失稳和支护结构变形,对结构稳定性及坑内施工人员安全产生威胁;②施工机械高度、施工场地通信设备使用和施工现场夜间照明等施工活动给机场现有飞行区飞机的安全起落带来隐患;③施工人员随意活动发生跌落基坑或误入飞机跑道的安全风险;④工程预留期发生雨水倒灌的风险。本工程应按本报告提出的要求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条例,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等,避免此类风险的发生。

4.2 轨道交通枢纽运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4.2.1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报告采用类比方法,分析运营期风亭排放的异味气体对环境的影响。综合类比调查结果可知:风亭排放的异味气体在冬季明显变小,温度越低,污染气体的浓度越低,排出气流扩散的范围也越小;运营初期风亭排气异味下风向0~20m范围可明显感觉到有一定异味影响,20~40m范围有异味,40m以远范围已基本无影响;随着时间推移这部分气体将逐渐减少,风亭排气异味在下风向10~20m为嗅阈值或无异味,20m以远已感觉不到风亭异味。

轨道交通枢纽车站共设4组12个风亭,分列车站四角,部分位于机场地面景观绿地内,部分与机场交通中心结合设置。风亭周边无环境敏感点,风亭排气异味不会对周边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4.2.2 水环境影响分析

轨道交通枢纽运营期的水污染源主要为车站工作人员和乘客的生活污水。由于枢纽车站的工作人员计划及客流规模尚未确定,较难确定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参照深圳市中等浓度生活污水水质,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Cr(400mg/L)、BOD5(200mg/L)、SS(220mg/L)、NH3-N(25mg/L),油脂(100 mg/L)。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固戍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根据类比分析,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一般可达到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的三级标准的要求,不会对周边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4.2.3 声环境影响分析

轨道交通枢纽均为地下线路,则其噪声源主要为环控系统噪声,即风亭、冷却塔噪声。轨道交通枢纽周边无声环境敏感点,运营期风亭和冷却塔噪声经采取消声和隔声等措施后不会对周边声环境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4.2.4 振动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国内建成轨道交通的实验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环境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车辆条件、轮轨条件、轨道结构、隧道结构、隧道埋深、地质条件、地面建筑物类型、距离等。本线运行速度为140km/h,根据南京栖霞山隧道振动监测结果,隧道边墙振动可达到90dB。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可能对航站楼内精密仪器产生干扰,应采用设置轨道减振器、弹性短轨枕整体道床等减振措施,使工程产生的振动影响满足标准要求。

4.2.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主要是工作人员和乘客的生活垃圾,由于枢纽车站的工作人员计划及客流规模尚未确定,较难确定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生活垃圾以有机类废物为主,其成分为易拉罐、矿泉水瓶、塑料袋、一次性饭盒、剩余食品等。由于这些生活垃圾的污染物含量很高,如处理不当,不但影响景观,散发臭气,滋生蝇、鼠,而且其含有的BOD5、COD、大肠肝菌等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应分类收集,及时清运,交环卫部门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第五章 环境保护措施和清洁生产

5.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5.1.1 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场地采取围挡、遮盖、地面硬化、定期洒水等降尘措施;需使用混凝土的,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或者进行密闭搅拌并采取相应的扬尘防治措施,严禁现场露天搅拌;运输车辆应采取密闭和遮挡措施,车辆应当在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施工场地。

5.1.2 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过程中注意对已完工基坑部分及时采取封闭措施,对基坑积水进行及时抽排,建议施工场地排水渠设置分级沉砂池,并在出口处设置最终沉砂池,使积水中的大量泥沙在排放过程中分级沉淀下来,并定期对沉淀池进行清理;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先经隔油池和化粪池处理,之后排入附近优先建成的雨水调蓄池内进行稳定化处理7天以上达标排放;或在施工营地设置生态厕所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

在施工工地周界设置排水明沟,修建沉淀池、中和池和隔油池,施工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建议回用于工地洒水抑尘。收集的废油应送到危险废物处理站处理。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以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应在专业厂家进行,防止施工现场地表油类污染,以减小初期雨水中的油类污染物负荷。

5.1.3 噪声和振动污染防治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尽可能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并加强机械保养;对施工车辆造成的噪声影响要加强管理;采取减振措施,控制高振动对工作人员的影响;加强施工监督管理。

5.1.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工程弃土量较大,工程弃土用于填海之前暂存于机场西部填海区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应当采取围挡、遮盖等防护措施,防止弃土流失对地表水和景观造成不良影响;外运建筑垃圾时,收纳场地排放点应得到相关部门的许可;对于施工人员聚居地的生活垃圾,定点设立专用容器加以收集,并按时每天清运。

5.1.5 水土保持措施

对于已经完工的基坑裸露表面,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如表面平整、夯实、砌护坡等,保护边坡的稳定,防止坡面崩塌发生严重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注意对已完工基坑部分及时采取封闭措施,有利于减少由于降雨产生的基坑积水对基坑裸露表面的侵蚀;及时做好排水导流工作,减轻基坑积水对裸露地表的冲刷和侵蚀,施工场地设置排水渠,排水渠应分段设置沉砂池,以减轻场地最终出口沉砂池的负荷,定期对沉砂池进行清理保持畅通;本工程濒临珠江口,工程弃土量较大,弃土用于填海之前存放于机场填海区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应当采取围挡、遮盖等措施,防止弃土遭遇雨水冲刷产生水土流失。

5.2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建议

1)风亭排气异味防治措施建议:车站应采用符合国家环境标准的和装修材料,既有利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又可减轻运营初期风亭排风异味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

2)水污染防治建议:车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固戍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3)降噪措施:在满足工程通风要求的前提下,选用低风压、声学性能优良的风机,冷确塔选型时采用低噪声冷却塔。风管设置吸声材料,合理控制风亭排风速度,周围进行绿化处理等措施进行降噪。

4)减振设计

由于本工程下穿机场航站楼,地铁运营中所产生的振动将对航站楼产生影响,特别是对精密仪器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减振措施:

①铺设60kg/m钢轨,以增大钢轨质量和截面刚度,从而减小振动。

②钢轨焊接成无缝线路,以减少钢轨接头,降低轮轨间的冲击作用,有效地减少振动和噪声。

③采用减振性能良好的扣件,必要时采用减振轨道。

④运营中定期进行钢轨打磨、车轮镟圆工作,使钢轨面平顺,轮轨间的接触处于良好状态。

⑤根据航站楼的减振要求,采用轨道减振器或弹性短轨枕整体道床或浮置板道床等特殊减振措施。

5.3 清洁生产

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从施工方式、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和时间安排、施工过程中污染控制以及建筑垃圾的再生回用几方面对本工程施工期清洁生产提出合理的建议。本工程的建设必须通过采用严格的管理展开清洁生产,使本工程的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降至最低,这是对本工程施工期清洁生产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 项目建设与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对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年本)(征求意见稿),本工程属于“第一类 鼓励类,十九 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2 城际快速、城市轨道交通及中低速磁悬浮系统技术开发、建设及车辆制造”,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对照《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20##-20##年),本工程属于属于鼓励类的“城市地铁、轻轨工程”,符合深圳市的产业政策。

本工程为轨道交通枢纽土建预留工程,由11号线(兼穗莞深城际线)、港深线和机场APM系统在深圳机场新航站区地下交汇而成,符合相关城市发展、土地利用和交通发展的相关规划。

第七章 公众参与

本工程通过网络信息公示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众参与。调查问卷发放对象包括与本工程相关的单位以及机场现有控制区范围内的工作人员等,共发出70份问卷,其中相关单位10份,回收7份,回收率70%;个人60份,回收48,回收率80%。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100%的相关单位和公众对本工程的建设持赞成的态度,表明作为一项社会公益项目,对改善当地交通条件,促进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调查中收集的意见集中在公众对项目施工引起的交通问题和环保措施的落实方面。本工程建设单位将积极采纳公众意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加强对运输车辆的交通管理以及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

深圳机场新航站区轨道交通枢纽是为机场客流集散提供服务的轨道交通枢纽,主要由11号线、港深线和机场APM系统在深圳机场新航站区地下交汇而成,其建设符合国家和深圳市的产业政策,符合相关城市发展、土地利用和交通发展的相关规划,对保障机场旅客运输、促进区域合作、空港联盟、航空城地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本工程为轨道交通枢纽的土建预留工程,工程完工后形成涵洞的形式,为日后轨道交通枢纽的施工预留空间,因此,本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本报告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针对施工期进行。另外,本报告也对轨道交通枢纽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进行简要分析,以进一步明确本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本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影响是短暂的,随工程的完工而消失。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在认真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轨道交通枢纽若进行线路调整,需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此外,轨道交通枢纽日后的建设和运营会涉及到对周边环境以及对机场客流的影响,应在相应的环评报告中加以述评。

更多相关推荐:
深圳市甲级环评机构备案名录(报告书、报告表)

123456789101112

深圳市甲级环评机构备案名录

深圳市甲级环评机构备案名录报告书报告表

深圳市甲级环评机构

深圳市甲级环评机构备案名录报告书报告表1234深圳市乙级环评机构备案名录报告书报告表567891011深圳市乙级环评机构备案名录报告表12131415

深圳深港西部通道环评案

深圳深港西部通道环评案1一深圳深港西部通道简介深圳湾大桥是一座连接深圳蛇口东角头和香港元朗鳌堪石的公路大桥亦称深港西部通道20xx年7月1日开通为目前国内最宽标准最高的公路大桥该大桥工程总投资118亿元合同工期...

深圳沙湖片区余泥渣土受纳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坪山办事处沙湖片区余泥渣土受纳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深圳市昊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xx年7月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211建设地点及建设背景212项目概况213与产业政...

深圳市斯迈得光电子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深圳市斯迈得光电子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有关文件的规定受深圳市斯迈得光电子有限公司委托深圳市宝安区环境科学研究所为深圳市斯迈得光电子有限公...

关于深圳西丽湖新世界花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分析

关于深圳西丽湖新世界花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分析09环境工程5班戴绍祥20xx30230506根据深圳西丽湖新世界花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本人对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进行分析与探讨总结出以下几点值得改善的地方...

深圳市观澜森林公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深圳市观澜森林公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一项目概况拟建项目坐落于深圳市宝安区光明新区和龙华新区交汇处跨光明公明石岩大浪观澜五街道项目规划面积211520公顷以生态保护及生态旅游协调发展为目标定位项目建设的主要内...

深圳市《关于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循环经济指标应用的通知》与《循环经济指标计算与使用办法》

关于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循环经济指标应用的通知深环20xx11号各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节能减排严把环保准入关我局组织编制了循环经济指标计算与使用办法试行要求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设有...

深圳海洋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调查报告

深圳海洋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调查报告发布时间20xx1022信息来源政协深圳市委员会深圳东临大亚湾大鹏湾西靠珠江口北与东莞惠州毗邻南与香港接壤东西部面海临江地理环境独特海域被分隔为三湾一口大鹏湾大亚湾深圳湾珠江口...

环评报告

广东新广国际砂石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珠江口海域海砂开采项目环评第二次公示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拟申请的海砂开采区位于珠江口桂山岛西南海区属于广东省珠海市海域申请采砂区北邻桂山锚地桂山装卸作业第二区锚地桂山连岛浅海贝类增...

深圳项目用水节水评估报告(模板)

用水节水评估报告深圳设计院xxxx项目用水节水评估报告xxxx有限公司xx深圳设计院报告编制机构的法定代表人xxx技术负责人xxx报告编制负责人xxx二xx年xx月xx日0用水节水评估报告深圳设计院目录第一章总...

深圳环评报告(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