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4.5.4

关于重庆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调查报告

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之一。近年来,重庆市交通工具数量急剧增长,城市人口数量也不断攀升,随着重庆市的不断发展,主城区的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影响了“畅通重庆”建设,给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步伐,切实改善主城区交通拥堵状况是现在刻不容缓的任务。

本次实践,我就重庆市交通拥堵问题进行调研。我主要通过实地察看、查阅相关资料、抽样调查等方式,对主城区交通拥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首先,我在五个重要路段分别发放调查问卷各20份,共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8份。对象主要为青年人和中年人,其中包括司机和路人。对问卷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显示基本上都对重庆市的交通状况不满意。抽样调查的对象中有超过20%的人平时选择自驾车出行,超过60%的人选择公交车出行而全部认为公共交通设施还有待完善。超过50%的人支持通过收费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对于经常出行的人平均一周因交通拥堵所花费的时间都超过两个小时。对于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及城市规划和道路布局不合理成为必选选项。超过80%的调查对象认为交通管理和制度存在较大问题。

通过实地查看体验查阅相关资料,我了解到拥堵主要集中在五大商圈周边上,清寺转盘、两路口、石小路与天马路交叉口是市内交通最拥堵的路段。主城区交通拥堵主要分布在内环以内地区,内环以内主要干道和交叉口的交通拥堵时间主要出现在8:00~9:00、17:45~18:30,拥堵路段及交叉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解放碑、沙坪坝、杨家坪、观音桥、南坪商圈周边,而且有逐渐向周边区域蔓延的趋势(除渝中区外),其中晚高峰时段的拥堵程度较早高峰时段更甚;同时,高峰期的拥堵时间也在延长。20xx年,主城机动车(包括汽车和摩托车)拥有量达到了52.76万辆,较20xx年增加了8.64万辆,增长了19.6%。主城区千人机动车拥有量达到85辆,较20xx年增加了12辆,增长16.8%。机动车的快速增长,远远超过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目前老城区重复的公交线路较多,高峰时期在车站停靠的公交车排成了长龙,形成“公交列车”,不仅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也不方便市民乘车。

以沙坪坝区为实例,拥堵问题十分严重,交通现状存在几个主要问题:

一 是道路网络结构不完善,道路标准密度偏低。从道路网结构上看,核心区主、次、支路比例为1:6.8:17.5。核心区干道路网密度为1.54公里/平方公里,主干道密度为0.14公里/平方公里,次干道密度为0.97公里/平方公里,支路面积密度为2.48公里/平方公里。

大多数道路为四车道,路面狭窄,道路标准较低。根据国家标准,在大中型城市中,每平方公里城区主干道密度应达到1.2公里,次干道密度1.2-1.4公里,支路密度3-4公里。核心区内路网密度较低,其中:主干路密度严重低于国标,次干路、支路密度也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由于干道之间缺乏必要的道路联系,过境道路单一,形成了“六箭穿心”的道路网格局。现有各交叉口中大多数没有采用渠化措施,主要交叉口采用信号灯控制,通行能力严重不足,交通延误严重,成为主要的堵点。其他区在道路网络、标准、密度上也存在类似问题,节点拥堵现象较严重。

二 是交通配套设施不足,公共交通运行效率低。没有大容量轨道交通,公交站场、停车港严重不足,公交线路过密,公交车辆行驶缓慢,容易引发交通拥堵。在三峡广场周边的22个公交车站中,有14个车站为路边停靠,8个车站为划线式停靠站。沿路停靠的公交车辆占用了核心区宝贵的道路资源,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加剧了核心区的交通负担。核心区停车泊位3030个,数量明显不足,泊位周转率低,管理水平较低,缺乏诱导标志。人行天桥、地道严重不足,人行过街与车流交通矛盾很大,人车混行、人车抢道、乱穿公路等现象屡禁不止,大大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三 是交通组织安全性很差,综合管理水平不高。核心区内交通单循环的实施,提高了部分路段的单向通行能力,但也增加了相当多的绕行。在单循环中,由于没有发达的支路系统,致使单循环系统安全性极差。一旦单循环中发生交通事故或者有车抛锚占道,将造成整个单循环系统瘫痪,使得核心区交通无法正常运转。交通管理现代化水平较低,缺乏现代化的管理设施,在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交通管理失控面较大。公交等客运车辆自律性差,随处上下、赖站等情况屡见不鲜。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法规意识淡漠,不规范的行为对道路的通畅行驶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通过抽样调查、实地查看和查阅资料,对重庆市交通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将拥堵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 交通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在问卷调查中100%的人认为这是拥堵原因之一。一是路网结构布局不科学,结功能不完善。以江北为例,江北现有的路网主要为“三横两纵”,三横为:北滨路、建新东路——建新西路、五红路——红石路。两纵为:建新南路——建新北路、华新分流路。纵横之间联结太少,加之联结点多为平交或简易立交,对车辆的分流作用有限。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区主干道路网密度较低、路面狭窄,断头路多、交叉口多、瓶颈路多,来往车辆只能集中行驶在城市主次干道上,故车流量过大。二是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信号控制匮乏,未安装灯控信号的路口,常常出现车辆争道抢行、秩序混乱,甚至造成

交通事故;道路渠化率严重不足,受地理位置限制,道路狭窄,安装有灯控信号的路口,无法施划渠化标线,左转车辆在等待信号放行时,影响其它车辆正常通行;部分干道没有中心隔离设施,道路连接人行道没有设置护栏和人行过街天桥及地下通道,没有建立完善的交通诱导系统和指路标识,不能给出行的市民和驾驶员提供有效的出行帮助和服务,人车混行,人车争道的状况很难改变。三是公交站台设置不合理。有的公交站点过于集中,有的太接近交叉路口。城区有的主干道缺乏公交港湾和非机动车专用道,必然导致公交车“压车”现象,造成事实上的双向双车道,严重影响交通畅通。

二 从目前城市布局看,老城城市格局及社会单位布局制约严重。老城区主干道附近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宾馆、超市、菜场等公共机构过于集中。以沙坪坝区为代表,它地处嘉陵江与歌乐山之间的狭长地带,是主城区的西大门和重要交通枢纽,不仅是全市科教文化中心,而且是全市重要的商贸和工业基地,以工业用地、居住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及中小学用地为主,具有在大企业和大单位周围集中分布的特点,单位生活区、旧城区比重较大。在各类用地中,道路广场用地仅占7.6%,低于相关规范规定的15%~20%。高校、医院、企业、部队等社会单位用地面积大,相对封闭,城市支路不易深入地块内部,东部道路布局、规划、建设受到严重制约,以致道路比例、路网密度极低。核心区土地开发强度过高,道路建设速度低于其他用地开发速度,人口增长与道路建设不相协调,单位面积交通出行量过大,使道路难以承载。三峡广场周边的几所学校车流量集中度很高,往往容易引起交通拥堵。

三 静态交通组织的忽视和市政规划力的弱化,导致停车场位严重不足。问卷中有72%的人认为这是拥堵原因之一,特别是对于有车族。这既是干道停车挤占通行能力的重要原因,又是造成广大群众出行难、停车难、出行成本大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更多地重视动态交通的组织,而对于静态交通重视不足。尤其是在规划城市功能区划、道路规划、社区规划等方面尚未建立交通影响综合评价制度,因而对动、静态交通流的合理分配、科学引导远远不能适应客观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商贸、文化等高密度人群活动场所过于集中,而又没有配套建设满足交通需求的道路设施,致使行车难、停车难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在新建、改扩建的商贸、住宅、街区等在规划审批中对停车场位的法律要求也有把关不严或难以把关的问题。市区道路狭窄,可供建设公共停车场的土地十分有限且大型酒店、商场超市基本是临街而建,大多没有大型专用停车场地。有的虽留有停车场地,但面积太小,只能供少量车辆停放,有的甚至被改为商用。城管部门想方设法增加个临时停车泊位,也仍远远满足不了停车需求。

四 机动车迅猛增加而主干道路通行能力相对不足的剪刀差日趋扩大,形成尖锐冲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私用机动车数量急剧增长。车流、人流、物流显著增加,频率加快形成强劲的交通需求,而重庆市还远未具备完全满足的能力和条件。人们的出行率也不断提高,群众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增多必然导致交通压力的增大。加之迅速增加的机动车辆和运输物流,形成了势头强劲又持续走高的交通需求。面对这一需求,我们已有的交通供给明显不能满足,又找不到可以迅速适应或缓解交通压力的有效途径,这种与时俱增的供需矛盾是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又难以迅速排解的根本原因。

五 新时期市区人口分布和流动问题更加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重庆向北”的发展战略推动,由市区或区县到江北区、渝北区居住的人口越来越多,加之部分地区大多数居民因房屋拆迁向西向北迁移,造成了人口分布不均衡,每天都有大量市民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往返于东西南北之间,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

六 市民文明意识相对薄弱。近年来,交警部门深入开展交通法规、安全常识等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创建交通安全村、学校和社区,但是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仍与现代交通不相适应,无视交通法律法规,人为地影响了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

七 交通管理力度也相对不足。重庆市交通民警只占城市总人口比例为1.21‰,远低于公安部提出的7‰指标,十分有限的警力在维持路面交通秩序管理上十分紧张,难以集中力量研究综合管理对策和组织实施措施。虽然交管部门加强了交通安全的宣传和交通秩序的整治,但对闯红灯、随意变道、随意调头、故意遮挡号牌、乱停乱放等严重影响道路安全畅通的交通违法行为的宣传与整治效果不明显,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群众意向和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原因的分析,对解决重庆市交通拥堵问题总结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 规划城市交通的路网结构,改善交通设施。尽可能考虑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对过于密集的商贸区进行交通影响评析,通过调整规划等措施分流疏导,逐步使城市功能区划趋向合理、科学。调整改造目前的道路结构,尽可能地利用现有道路条件拓展道路通行容量以缓解道路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对车流进行分流缩短通行时间;增加道路通行能力;新建联接通道,使主要街区形成路网结构,提升城市交通的通达性。加大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及维护的投资,在明确道路交通设施管理主体的前提下,将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维护列入财政预算,确保道路交通设施的完善、可靠,努力为市民群众安全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二 对现有停车场位进行整顿优化。尽可能开放部分单位内部停车场供社会使用,允许

按规定收取停车费用;鼓励集体和个人办经营性的停车场,并根据情况增设停车场位;交警部门对停车位重新调整,对易发生拥堵的路段削减路旁停车位数量。在重点路段应限制在高峰时段车辆停放,或限制部分车型、部分时段停放;规范摩托车、自行车及其他车辆的停放。同时,整顿取缔占道经营行为及马路市场,最大限度地扩大道路的通行能力。还可通过提高中心区停车收费标准等方式控制流量。

三 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强力优化秩序管理交通组织。在通行时间上划定高峰时段,限制外埠车辆、货运车辆进入重点拥堵路段;科学组织勤务,严查严管高峰时段不按规定路线行驶、强超抢会、随意停车、调头等违法行为,确保通行秩序的规范、通畅。从不同路段的特点出发,适时采取单向通行、禁左、禁行、禁停等措施,减少堵点,增加主干路的通行能力。增加专业交通管理人员。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引进交通管理专业人才。争取4至5名从事交通管理专业人才投入到交通管理工作当中,推进交通管理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在主干道、十字路口等交通节点由交巡警指导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劝阻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及时报告路况,接受群众求助。

四 发展公共交通。在问卷调查中超过60%的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公共交通是市民出行的首选。建议政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道路使用管理上落实百姓优先、公交优先的原则。同时,保证公交线网布局合理,路段停靠衔接、换乘方便,吸引广大市民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合理控制摩托车和电动车保有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大公交”体系,增加车辆,增加线路,提升服务水平,鼓励市民和公务员乘坐公交车辆,减少私家车出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五 增强市民交通意识。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将其纳入城市文明建设和普法教育内容,明确电视、电台、报社、学校、社区等相关部门的宣传责任,综合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和措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社会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的组织和管理,建立社会公众与交管部门间的信息双向传递和交流机制,推进交通管理向信息化、科学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通过这次调查,我对重庆市的交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体会到了解决重庆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迫切性和艰巨性。缓解重庆市交通拥堵,提升交通品质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我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畅通重庆”工程的稳步推进,重庆市的交通品质将得到极大地提升。

关于重庆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调查问卷

尊敬的朋友:

您好!我是重庆大学在校学生,我正在进行一个有关重庆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活动。此问卷目的是研究造成目前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和征求大家对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意见。您的回答有可能对将来交通拥堵治理对策的制定乃至城市道路交通的顺畅具有重大意义,希望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逐项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

对您的合作,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1 您平时的出行方式一般是:

A 自驾车

B 坐公交车

C 坐出租车

D 骑自行

E 其他

2 您每周因交通拥堵所花费的时间是:

A 2小时内

B 2—5小时

C 5—10小时

D 10小时以上

3 您有没有因为怕交通拥堵而改变出行计划?如果有,频率高吗?

A 有,很高

B 有,一般

C 有,很低

D 没有

4 您对现在重庆市交通状况满意吗?

A 满意

B 一般

D 不满意

5 您觉得重庆市的公共交通设施怎样?

A 完善

B 有待完善

D 很不完善

6 您觉得重庆市的交通管理和制度存在较大的问题吗?

A 问题较大

B 问题较小

D 没有问题

7您觉得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最多可选5项)

A 私家车数量的迅猛增长

B 城市规划和道路布局不合理

C 司机不规范驾驶

D 交通事故频发 市民交通意识薄弱

E 信号灯、信息牌等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道路建设的步伐

F 交通违章

G 停车位严重不足

8 您最反感的交通现象有那些(最多可选5项)

A 行人、机动车闯红灯

B 机动车过斑马线不减速让行

C 行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

D 堵车

E 个别公交车抢行到站不停,不报站点

F 占路停车

G 出租车不经乘客同意拼车、绕行

其他(请注明):

9 您觉得限制私家车数量的措施对交通压力的减轻有帮助吗?

A 有

B 不确定

C 没有

10 您支持通过收费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吗?

A 支持

B 无所谓

C 反对

11 您认为解决交通拥堵那些措施比较有效(最多可选5项)

A 错峰上下班

B 科学合理设置单行线

C 开辟公交车专用道

D 交通节点修立交桥

E 拓宽道路

F 设置快速路

G 规范停车管理,减少乱停乱放

其他(请注明):

12 您对重庆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其他看法和意见:

谢谢您的合作!


第二篇:关于解决我市市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解决我市市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中心城区总让人“堵”得慌——交通堵,在上下班时的交叉路口、节假日内的中心地段,交通经常被堵塞;就学堵,学校上下学人流如潮,城区交通每天都要“溃坝”;看病堵,上市人民医院住院部要侯半天电梯,等等。对于××这类的中等城市来说,极不正常。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及对策建议汇报如下:

一、现 状:因“缺”生“堵” 据统计,目前中心城区非农业人口 39.6 万人(户籍登记口径为 27 万人),建成区面积 51.9 平方公里(包括经济开发区),城市人口密度为0.76 万人/平方公里。按照国家建设部的标准,城市人口密度在 1 万人/平方公里以内均适宜居住。××不但不该导致拥挤,还应非常适宜人居。深究其因,××属于因“缺”生“堵”。从城市功能来看,主要表现为“三缺”:

一缺市政基础设施。城区主、次干道总体分布合理,主干道总长 52.8 公里,但城市支路缺乏,支路路网密度为 0.44 公里/平方公里,仅相当于标准密度(3-4 公里/平方公里)的 11%,再加上城区“断头路”较多、大型停车场较少,成为城市交通“添堵”的主因。采取错开公交停靠、规范车辆通行等措施,或许能缓解交通堵塞,但治标不治本。此外,城区环卫设施严重不足,共有垃圾收集、转运站 17 座,服务半径和设置总数不到标准的一半;城市公厕55 座,约1400 人/ 座,相当于国家标准(2500-3000 人/ 座)的46.7%,并且老城多、新区少,分布不均匀,极不便利。

二缺文化教育设施。城区 18 所小学、10 所中学的在校学生 7.23 万人、校园占地面积 10.73 万m2,总建筑面积为40.38 万m2,其中教学用房总建筑面积30.28 万m2,人均规划用地仅为 0.27 m2,人均教学用房建筑面积为 0.76m2,分别为标准面积(2.4m2/人和

1.2m2/ 人)的11%和 63%。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设施严重紧缺,再加上师资力量限制、片区分布不均等因素影响,城区学校人满为患、超负荷运行,“大班”现象严重,班级超员率85%以上。大型综合类书店3 个,图书馆尚属借地(暂借青少年科技馆)运行,博物馆仅2900 m2,电影院总座席2000 个,群艺馆年久失修,文化馆改作它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性展览馆暂缺等等,文化教育和图书展览类建筑大都集聚在老城区,且规模偏小,甚至缺失,难以满足综合教育、对外宣传、文化展览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三缺医疗卫生设施。城区各类医疗机构(含社区卫生服务站)54 个,医院床位3025 床,相当于7.6 床/千人,刚好达到城市现状人口的需求水平。医疗机构用地20.74 公顷,人均不足0.6 m2,只相当于人均标准(0.7-0.9m2,)的67%。7 所综合性医院有半数以上分布在老城区,空间布局极不均衡,而在未来几年内,城市人口将大量移居新区,势必导致“迁徙式” 看病就医,难于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以上仅为当前状况,如果城市增至50 万人口,情况更为糟糕。

二、发展:“危”中存“机” 2009 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房地产业发展的基本面近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买者观望、卖者滞销,房市走势必将继续低迷,依靠招商引资建城、发展房地产业增收基本没有可能。然而,国家拉动内需的强硬举措、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不啻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稳定建筑行业增收的绝好机遇。主要表现为“三最”:

一是立项最易。中央采取扩大投资需求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增长,将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并计划在 2010 年底前投资4 万亿元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教育、环境等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等,创造了宽松的城市建设融资环境。比如:省财政今年将安排 6000 万元,支持城市义务教育“大班改小班”。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我们政策方向把得准、项目申报行动快,极易得到上级支持。

二是需求最急。加快城市道路、医院、学校和博物馆、文化中心等设施建设,是完善城

市功能、便利群众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是实施人口倍增计划的配套举措,更是创建宜居城市的关键所在。如果将医院、学校等建成地标性建筑,将道路、桥梁等建成景观化设施,能够大大改善片区环境,聚旺城市人气和商气。

三是时机最佳。一方面,目前钢材价格每吨约3800 元,同比下降30%;水泥每吨约

300 元,同比下降11.8%,其他建筑材料也都相应下降,外出打工人员逐步回流等等,无论是建材成本、用工成本,还是劳力支持,都十分有利于建设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另一方面,随着投资随 着房地产业的持续低迷,商住楼的投资风险大增,而道路、桥

梁、医院、学校等城市设施的投资回报过硬,风险相对较小,越来越得到民间投资者青睐。

三、对策:顺“势”求“为” 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经济发展形势基本明朗。面临新形势,面对新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宜居”搞城建,立足“赶超”兴产业,顺势而谋,奋力而为,切实做 到“三抓”:

一抓项目调研和储备。由政府牵头,组织城市建设、国土资源、文教卫生等相关部门,

统一对城市设施情况开展调研,详细摸清家底,全面掌握情况,并对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宜居城市创建的要求,分析论证到底什么不足、什么暂缺,先建什么、后补什么,建立起完备的城市功能设施项目储备库,避免盲目建设。

二抓项目包装和公关。紧密对接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倾向,用足用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

策,坚持查漏补缺,按照轻重缓急,科学策划,精心包装,对道路桥梁、文教卫生等功能性城建项目,不仅要进得了项目笼子,还要达到包装深度,真正花小钱、办大事。出台必要的激励措施,鼓励部门公关项目,全面出击、全力以赴,不停向外跑、努力向上争,使得跑项争资工作成为大气候、大舞台和大考验。

三抓项目运作及建设。努力做好“三争”工作,妥善解决城建项目的资金“瓶颈”问题。一

争上级支持,通过报建对接项目,争取上级对城市建设的政策性投资,无本得力;二争银行信贷,使用储备土地、基础设施等城市资源作抵押,积极向银行争取贷款,融资建城。三争民间投入,采取减免规费、捆绑经营等灵活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积极投向中小学校、文化馆所等城建设施项目,借船出海。此外,对于已经立项批复的城建项目,要实行项目责任制,确保尽早动工、尽力建设、尽快出效。

更多相关推荐:
道路交通调研报告

城市道路调查报告院系: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专业:城市规划年级:20XX级学生姓名:导师:自序交通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重要需求之一,凡是有人的活动就离不开交通。就其定义来说,交通就是人与物的运输与流通,它包括各种…

关于交通的调查报告

关于宁强县交通的调查报告一基本情况介绍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受交通运输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机动车保有量和机动车驾驶员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道路交通参与者的急剧增长给原本捉襟见肘的交通...

城市道路与交通调研报告

八一路珞狮北路交叉口调研报告从现实生活中和书本中我们看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在武汉这个超大城市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在武大门前的拥堵现象是我们亲身经历的对此感受颇深在本次...

交叉口交通量调查报告

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交通量调查报告课程名称交通工程总论专业土木工程班级组长小组成员一交通量调查的意义交通量是指在指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段或某一车道交通体的数量交通量是交通工程学中最基本的资料收集交通量数...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调研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调研报告时间20xx1126201853作者轨道交通研究所交通中心轨道所一行五人在李城坤副主任的率领下进行了为期7天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专题调研沿途考察了南京上海北京三个城市并利用参加在南京...

交通现状的调研报告

优化路网通达能力构筑城市交通大格局城市交通是一个城市的门户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城市交通事业的发展状况经营服务水平常常会成为人们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标准对城市的形象起...

城市交通调研报告

城市交通与营运专业调研报告谷睿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

交通工程专业调研报告

关于交通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一设置交通工程专业的必要性1交通工程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交通工程行业是一个多元化综合性产业其服务范畴早已超出了传统交通工程业的概念它涵盖港口集箱公路航空铁路轨道交通桥梁水路交通管道...

关于加快我县公共交通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我县公共交通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城市交通状况体现城市文明城市形象和城市效率是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民生问题近期为推动我县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交通管理水平营造快捷安全方便舒适的城市交通环境县政协围绕县委...

城市交通问题调查报告

世纪之交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主要载体的城市如何面向新世纪更好地成为带动所在区域走向现代化的火车头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的决策者们和普通居民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虽然城市不同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任务和追求的目标亦不相同但对...

关于我市城区交通拥堵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城区交通拥堵状况的调研报告做好城区道路交通及管理工作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市城区道路交通仍然存在着交通拥堵问题特别是在个别路段重点区域特殊时间内拥堵现象尤为突出为此市政协以城区交通...

关于对我县县城交通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县县城交通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定南县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为全面了解我县县城交通管理工作情况切实解决中心城区的治脏治乱治堵等问题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三个三主题活动调研安排内司工委抽调部分常委会委员在...

交通调研报告(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