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4.4.20

大学生就业

调研报告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测绘学院

地质工程2012260104班

20##年5月

调研人员简介:

组长:  肖  俊     201226010414

     组员:孔 森     201226010415

           杨 哲     201226010413

           侯文才    201226010416

           田新栋    201226010417

           黎  涛    201226010421

           梁  勇    201226010418

           杨书昕    201226010422

魏鸿森    201226010419

余康正    201226010420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2

  §1.2        调研对象及时间··················· 3

第二章       社会现状分析

  §2.1        目前社会就业形势··················4

  §2.2        目前大学生就业前心里状态··········8

第三章       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分析

  §3.1        自身问题分析······················11

  §3.2        社会环境问题分析··················13

  §3.3        政府问题分析······················15

第四章       问卷调查记录

  §4.1        问卷调查结果······················16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预准备

  §5.1        大学生就业前择业准备··············19

  §5.2        大学生就业前的心理准备············22

  §5.3        大学生就业前的能力准备············23

第六章       结束语······························29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对于未毕业时期的我们对就业这个词稍感陌生,但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我们不久的将来,我们便要着手于就业的各种问题以及面临就业的一条引压力。而我们现在就着手于就业准备,逐渐树立良好的就业理念,择业观念。而就业的前期准备应当贯穿于大学时代学习生活的各个过程,而不时要等到大四才开始着手于各种就业准备。一年级时,我们处于自我了解阶段,二年级时处于兴趣锁定阶段,三年级时我们应该你有一个目标的提升阶段,而四年级时我们就应该对目标职业有明确认识。我们在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听的困惑,一一了解,解决这些困惑对我们的就业准备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有良多益处。俗话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成长就是一个了解自我的过程。

    择业,是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新名词、新做法,是建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大学生就业的必然选择。建国初期,我国用人制度一直靠指令性计划实现,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一律由国家计划分配到用人单位,那时,用人单位没有选择的权利,毕业生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自己心仪的职位。这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用人分配制度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积极性,更加淡化了人们的自主选择意识,亦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将人才市场化,人们同样是按需而取,企业及毕业生的双向选择。而现在毕业生人数平均每五年就翻一番,市场上待就业人数急剧上升,加之前一年未就业而累积下来的待就业人员,我国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巨大。所以我们更应该提前做好准备,不光是知识的储备,还包括各项能力,更重要的是心理准备。竖立理想职业,目标合理,努力为之奋斗,另外,正确看待自我,不过分自信也不自卑,了解目标职业对各项素质的需求,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寻求自我提升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让自己更具竞争力。

§1.2    调研对象及时间

  调研对象:在校大学生以即将毕业的为主

  调研时间:20##年5月


第二章      社会现状分析

§2.1    目前社会就业形势

 

据人民日报报道:2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699万,被人们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12月6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据悉,20##年毕业生规模达727万人,增加28万。让699万名20##届毕业生为之拼搏的就业季刚刚落幕,727万名20##届毕业生又迎来了新的就业季。就业难的背后,既有求职者深深的无奈,也体现出就业市场一些长期难除的问题和痼疾。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1高校扩招

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图看出来,自从2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年的5倍。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是多方面的。

            

2大学生的就业流向原因

大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高不成低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尽管我国近年来逐步加强基层就业引导,但鼓励政策、待遇保障等对于毕业生来说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并且还存在着发展机会受限、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导致基层就业“看上去很美”,实际并非毕业生的主流选择,基层就业未能起到缓解一线、二线城市就业压力的作用

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形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在近日举办的一些就业双选会、招聘会上,城市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但是一旦涉及“基层锻炼”“基层服务”等字眼的岗位都少人问津,尽管各方面待遇和优惠条件与城市基本无异,但急需人才的基层医疗单位、基层事业单位等常常出现招不到人的情况。

近日,“最赚钱的十大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薪资最低的十大专业”等榜单引发了一场关于就读专业与就业之间的讨论,一些就业率低、竞争力不强、缺乏特色的专业让毕业生直呼“坑爹”。某研究机构发布的“20##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中,动画、生物工程等曾经令人趋之若鹜的“好专业”赫然在列。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就业率等指标统计对一些专业亮出了“黄牌”甚至“红牌”,然而高校受到利益制约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思想影响,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富有预见性的调整,导致部分专业人才供过于求,陷入“滞涨”。就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高校专业建设跟不上市场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忽视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只能加剧专业发展的危险性,“热门”变“冷门”,导致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过去大学生国家统一分配,跟公务员似的,好坏给你安排个工作,不管对口不对口,喜欢不喜欢,对于单位也一样,不管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是不是有能力有素质都要接收。其中有些还是不错的,像医生、老师等,工作不错,基本能对上口。

过去大学不好考,含金量很高,当时的中专都比现在的大专难考。能考上的水平都不太低,尤其是机械电等理工类的大学生,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很多都成了企业的中坚力量。

过去人们知识水平低,企业对人才需求门槛较低,所以大学生就业优势十分明显。例如,过去企业基本是人工操作,技术含量低,要求也相对低,大学生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

§2.2    目前大学生就业前心里状态

    我国现行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机制,为大学生的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同时也提升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站在高校教育的角度,本人认为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压力综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良性心理分析:

   1、“审时度势,厚积薄发”的先就业后择业心理。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受学习专业以及工作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他们寄希望于临时安顿下来,待积累经验后,能重新获得较好的二次就业。毋庸质疑,这种就业后再择业的过渡性择业心理,是当代大学生从理想趋于理智的心理表现。

  2、“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实力求职心理。随着人才市场运作机制的完善,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时都持一种“凭实力说话”的观念,靠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去寻求理想中意的职业,这种心理相对来说,个人能力、社会关系与家庭背景等因素的相互结合,是很必要的影响因素。

  3、“天生我材必有用,爱拼才会赢”的自主创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和鼓励艰苦创业的倡导下,部分创业意识较强的大学生利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自主创业。这种心理,非常适合现代社会急需扩大劳动就业机会的形式,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广泛的实现人生价值。

  4、“活到老学到老”的继续教育心理。现代知识的更新节奏越来越快,而知识与技能的融合主要依赖工作实践。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不良心理分析:

   1、“患得患失,无的放矢”的紧张焦虑心理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过度焦虑引起的紧张、不愉快乃至恐惧的期待情绪,会使人处于极度敏感的自我封闭状态。由于对前景无法准确判断,因此在择业时缺乏理性思考,存在“杞人忧天,优柔寡断”的现象,行动上漫无目的,造成精神上紧张压抑、消沉茫然现象,严重影响着求职状态。

  2、“坐井观天,唯我是尊”的自负自大心理自由择业的人才交流模式为当代大学生施展才华、实现理想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是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毕业生因自身的些许优势而在内心深处存在睥睨自诩、夜郎自大的极端自负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择业时“挑肥拣瘦”,不能正确审视定位自己,在瞬息万变的求职竞争中迷失方向,造成了择业难的被动局面。

  3、“身无所长,技不如人”的自卑怯弱心理自卑心理表现在对自己的行为能力不敢肯定,不能正确定位。部分大学生由于择业初期受挫,在求职过程中面对竞争对手时缩手缩脚,怀疑否定自己的能力,由于心理羞怯自卑原因,从而在择业时往往不能充分展示、推销自己,对前途失去信心,持消极逃避态度。对大学生求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4、“一叶障目,随波逐流”的盲目从众心理长期的学校群体生活,促进了学生处理事情的从众原则导向。因此,不少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也一如既往的坚持“群帮性”原则,“鸭子过河随大流”,别人找什么工作,自己也跟着去找什么工作,根本不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更不去分析社会的需求和将来的发展,盲目从众,贻误了良好的求职机会。

  5、“浮夸骄躁,骄奢淫逸”的虚荣攀比心理有的大学生缺乏自我客观分析,脱离现实,幻想舒适、高薪的就业趋向,在择业定位的时候,老是拿自己和别人的工作待遇为标准进行比较,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

   

 第三章     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分析

§3.1    自身问题分析

     

    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由许多因素构成,包括性别、学校、学历、专业、兴趣、个性等。大学生自身的竞争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在就业竞争中获胜,并且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就业信心。因此,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的正确评估也非常重要,过高或过低的评价都不利于就业我们在走向社会之前,心里一定悄悄为自己的前程勾画过各种各样的蓝图,希望毕业后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这是很自然的,那么,什么样的职业是理想的呢?

对不同的人来说,理想的目标是不一样的。目前有些同学把生活理想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如有的把待遇高、福利好、工作舒服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标准,把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有出国机会的单位等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有的不管专业是否对口,只要在较好的地区、较好的单位就可以了。这种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自己今后事业发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马克思曾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这种以“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为目标来作为选择职业的指针,也应该成为广大青年学生选择职业的指导思想,高等教育使学生成为有一定只是的专门人才,倘若毕业后能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的职业,并在岗位上发挥作用,即有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又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来说,在就业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阻力,由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各企业单位对用人标准条件不断提高,但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实际操作能力低,所以他们倍受就业问题困扰,有的学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遇挫折后变得自卑消沉,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结果四处碰壁后又怨天尤人,有的学生缺乏信心,面对机遇茫然而不知多措,还有学生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许多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想法,对就业期望值高,他们都希望可以遇到待遇好、福利高的大企业、机关工作,也希望到热闹繁华的大都市就职,向往高收入、高地位的职业,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及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也不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工作,因而旺旺选择带自己不合适的职业,导致起点越高,失望越大。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由于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导致焦虑、急躁、自卑、忧郁、不安等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的学习生活。

    比较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评定,我们发现,用人单位看重实干和创新精神。而往往我们的毕业生又缺乏这样,那样的能力。比如:   (1)心理不成熟,缺乏自我意识。他们突易以偏概全,目光短浅,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有些大学生想成为经理、老板,但未认识到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气质是否胜任,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自我意识不完善,并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

(2)知识结构不完善,缺乏实践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职业对大学生的只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不少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学习仅限于专业知识,认识面不够宽,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社会环境问题分析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已进行了十几年,其最终目标是将大学生推向市场,通过市场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实现大多数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就业。了解我国大学生毕业分配就业政策,使毕业生意识到走向市场,自主择业时改革制度的必然结果,让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其中是关键,实现市场与人才资源的双赢局面。

    我们说采用的是访谈调查的形式,其结果表明,在毕业后选择就业,考研的学生占一部分,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或不就业。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中就业存在困难,是相对而言的[1]。但造成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前心里状态大致有4方面原因:

(1)社会因素。我国就业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就业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发展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差异,区域型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毕业生就业,从而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心理。

(2)学校教育。大学教育不仅是要学生学会做学问,学做人,更是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目前,学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视了学生心理辅导与就业辅导。

(3)家庭影响因素。父母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4)用人单位的影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两年到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往往是缺少这种经验的而难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材标准,追求学历高。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看中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用人单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而一些单位缺乏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它的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中工作经验,应届生只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里 差,不远太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费在毕业生的培训中。

    同时,,企,事业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出现的托关系,依靠门路暗箱操作等行为严重破坏了就业竞争多的公平性,是的人才流失。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就业过程中的恶性循环,降低了大学生对企业的录用诚信度。

从上面可得知企业及事业单位的种种不良操作不仅导致了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还对目前处于尚未就业,或者准备就业学生造成心里上的影阴,他们对就业失去信心。

§3.3      政府问题分析

    目前,政府的就业机制还不完善,在国家层面尚未形成统一的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机制,长期以来,困扰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性壁垒体制性障碍任然从在着,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择业也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也有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市场机制人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优势由劳动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不够,自己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生源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附加各种条件限制。一个正真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健全,体制性障碍还为真正消除。

              

  

第四章    调查问卷结果

§4.1  问卷结果

        调问题1:

文本框:

                                                               问题二:

 

问题三:

问题四:

问题五:

问题六:

文本框: 58.14%
其他具体问卷结果见附:Excel.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预准备

       

§5.1    大学生就业前择业准备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制度正在不断改革和日趋完善之中,与之相应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也已初具雏形并不断走向规范。使毕业生意识到走向市场,自主择业时改革制度的必然结果,让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实现市场与人才资源的双赢局面。

    我们采用访谈调查的方式,结果表明,在毕业后选择就业,考研的学生占大多数,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或不就业。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中就业存在困难,是相对而言的。主要表现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在寻找工作时花费的时间、金钱及精力,与过去相比越来越多,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原来越困难,部分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我国高校毕业生失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自愿失业,一些毕业生自恃受过高等教育不愿降格以求,结果失业;另一种是由于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结果导致失业。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的就业形势,让学生意识到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不仅是热门的工作岗位竞争激烈,以往大家认为的“比较一般”的工作岗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起来。因此,毕业生需做好参与其中的准备,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只盯着“大机关、大城市及沿海富裕地区”。

我国就业难的现象也持续了多年,一些学生及家长对就业难也有了心理准备,不少大学生在报大学填志愿时对未来也做了一定考虑,往往更偏向选择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但实际上,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大学生报考时看好的专业毕业时就业机会不见得就好,而选择就业比较“冷门”的学生就业前景更是难以估计。因此,大学生进校园后,应认真了解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即毕业时的人才需求状况、工作情况、工资待遇、社会地位及发展趋向,了解各种职业的意义,竞争程度哥就业条件。这样一来,大学生在择业时就会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便于确定职业的方向。

    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由许多因素构成,包括性别、学校、学历、专业、兴趣、个性等。大学生自身的竞争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在就业竞争中获胜,并且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就业信心。因此,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的正确评估也非常重要,过高或过低的评价都不利于就业。

    马克思曾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这种以“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为目标来作为选择职业的指针,也应该成为广大青年学生选择职业的指导思想,高等教育使学生成为有一定只是的专门人才,倘若毕业后能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的职业,并在岗位上发挥作用,即有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又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想要得到理想的职业,在选择职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就业意识

   哪怕你只要大一的学生,也应该尝试找一份兼职工作,至少要写一份简历,去招聘会现场体会一下,只有亲历了那种场合,作为一个从小倍受呵护的80后、90后,才能理解什么叫就业压力,才能真正不把大学当作学习的终点,游戏的开始;才能有决心在大学期间,为工作做出各方面的准备。

2、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和择业标准

    所谓合理的就业目标,就是指选择的职业即符合个人的特点,也符合社会需要,体现人职合理的匹配,能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发挥个人优势,多为社会作贡献的就业目标。

3、身体素质准备

  无论哪一种职业,对从事者的身体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不少职业对从业者身体素质的要求还比较高。所以,大学生应该始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自觉遵守作息时间,形成学习和生活的规律,作好身体素质的准备,以迎接社会对自己的选择与职业的挑战。

4、知识、能力和技能准备

一切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有相应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培养能力和提高技能的基础。知识可分为专业知识和一般常识。前者指从事某种专门职业或进行的某种特殊活动所必备的知识,后者指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或一般活动所需要的普通常识。

   

          §5.2    大学生就业前的心理准备

    对于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来说,在就业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阻力,如何调整好就业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处理好自我价值与社会的关系,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应付一切挫折和困难,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正确认识社会

   当今时代的特征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每一位处于择业阶段的大学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同时也将面临比以前更多的机会。使毕业生能够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接受选择,展现才华。

2、正确地看待社会就业问题

  毕业生涉世不深,思想单纯,特别是就业遇到困难时,往往不从主、客观两方面辩证的分析原因,而是怨天尤人,感叹生不逢时。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关键靠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靠关系谋职的现象只是局部的、暂时的,随着改革的深化,这种现象将逐步减少,直至消灭。据我们所了解,就业、创业的成功者中,虽然有社会原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但绝大多数并非是社会原因,而主要是靠自身的努力;而就业、创业失败的基本是因自身的素质不足所至。

3、认识避免情绪化

  情绪对认识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如果认识完全被情绪支配,那么,就有可能削弱理智判断力,看不清、看不透社会的本质。其具体表现为:如果遇到事随人愿,则异常兴奋,眼前一片光明;一但遇到麻烦,就满腹牢骚,顿觉前程渺茫。同学们应客观、理智地对待社会现象,对待择业、就业的成功与失败、不要被个人情绪所左右。

4、避免消极的人生态度

    因为社会纷繁、就认为一切深不可测,因而就不去认识社会、关心社会,把自己和社会截然分开,用局外人的眼光去看待社会。应当看到,个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发展了个人的境遇也会好起来;社会状况不佳,个人的发展将受到制约。当今社会是催人奋进的社会,我们应关心时事,关心社会的发展,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站稳脚跟。

§5.3    大学生就业前的能力准备

   

毕业生就业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国家吧选择职业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自己,无疑,这是一件大事。因为毕业生可以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目标、理想去选择职业,能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但是,正当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单位的时候,用人单位也在按照需要寻找人才,如果不具备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只是、技能等条件,那么久可能失去理想的职业。因此,在走上社会前,应注意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技能、只是,培养多方面的适应能力,为选择一个既符合国家需要又利于发展自己的职业做好充分准备。当然,知识与技能的准备,首先还是学好本专业,另外还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锻炼自己并具备以下能力:

1、学习能力

不管在什么时候,学校还是毕业以后的工作中,拥有较强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让自己快速而有效地去接触认识一直到充分理解一件新的事物,最终学会去运用它,从而创造出利益!

2、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人们以语言或其他方式对外展示自己的思想 感情和实践结果的能力。不管在应聘时还是在以后的工作中,都应该学会去表达,应聘时表达自己有什么样的能力让别人录用自己,工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让老板看重自己,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3、人际交往能力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 免的要与他人交往,从而形成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跟他人相处地好,这样不仅能让自己在工作中感觉到轻松,而且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乐意帮助,这样也会很有助于自己在事业中的发展。
4、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也称动手能力,它是把创造性思维变成 实际的物质成果,或是用生动形象的试验过程呈现创造性思维结果的转化能力。在学校里我们学习了很多理论,但我们最终得把这些理论应运到实践当中,因此,拥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世纪行的有用的价值!

总之,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去学习,学会新的技能不断地去武装自己,这样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立足,才能有所成就!

 

第六章    结束语

    我们即将面临毕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也梦想着走向工作岗位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由于种种原因,将来我们在求职过程中并难免会碰到困难与挫折。有的大学生好高鹜远,大事做

不来,小事不愿做;有的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不尽吻合时感到

无所适从,当与别人竞争失败时怅然迷惘……如果我们不能正视就

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调整好状态,那将产生消极影响,导致心理失

衡。所以,大学生就业前的准备非常重要,只有认识问题,分析

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未雨绸缪,临阵不乱。也只有这

样,才能正视期望值与现实的差距,尽力地缩小差距,不断提高自

己,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

    希望将来我们毕业之际也能找到让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迎军. 大学生就业——高校的责任与对策.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2] 刘晖,马良,张彩霞.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研究.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年

[3]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年

[4] 邹云龙,曹扬.关于大学生就业“基层”路径的探讨.东北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5]  王东英  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现状及成因分析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来源:《神州》20##年第8期

更多相关推荐: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报告姓名赵衡院系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文法系班级12级艺术设计学号23124023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报告姓名赵衡院系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文法系班级12级艺术设计学号23124023摘要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

20xx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xx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社会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业论文关于大学生社会就业调查报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市场营销二班第三组组长莫恩亮学号20xx4043208组员张振学号20xx4043209组员王昊学号20xx4043224组...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研报告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分析报告姓名:***班级:会计1012班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高中毕业后就读高校,接受大学教育,这对国家教育事业的…

20xx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调查报告

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调查报告一前言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供求的多元化使得各级高校都进入了大势扩招期从而圆了每年浩浩荡荡的学子梦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变化性导致高校所开设专业与社会的供求不完全匹配和教...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题目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学校沧州师范学院院系数学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12专接本姓名高园园学号120xx01105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一前言1调查背景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

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摘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当今社会是充满残酷竞争的社会对于多如牛毛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自然成了竞争的主战场几乎所有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将来可以获得较高的职位很好的...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张芸赟20xx080865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应用化学四川成都610068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高校大学生数...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

嘉兴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中文摘要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研报告

机电工程学院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关于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班级1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姓名于德春学号1102120xx2日期20xx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前言就业是大学毕业生面对市场进行自我定位从而自主...

大学生就业观调研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调研报告大学生就业观问题调研小组成员学院班级实践方式团队编号指导教师太原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调研报告大学生就业观调研报告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逐年增...

合肥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马庆礼老师一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场经济危机不仅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还导致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各校大学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面对危机我们应该何去何...

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