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范例

时间:2024.4.27

基础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目标,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1. 课题的研究意义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根据海姆斯(Hymes)的观点,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不具备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了解该民族的传统和价值观,在交际时就很难说出恰当、得体的话语。即是说,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比语言能力本身更重要。然而,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语用能力明显低于语言能力,在实际交往中总是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而这些障碍往往又是因为说话双方不了解对方的社会文化背景,或者是违反了其社会文化规约而造成的。大量例证说明,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是决定交际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见,为了使英语学习者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同时也是为了使跨文化交流变得和谐而富有成效,交际者就必须具备双方语言和文化差异的知识。

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基础之上的。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跨文化意识,就不可能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的提高也必然会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长期以来,中国英语教学主要强调教授学生语法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而忽视了跨文化差异的介绍,导致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容易出现语用失误。即在交际中因不了解谈话对方的交际文化(直接影响交际的背景知识和普通的文化模式)而导致交际失败,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国外的交往日趋频繁,外语教学已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还包括了文化教学,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目标与要求”中指出:“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也指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正确地使用语言,而熟悉有关文化知识则有助于理解和表情达意。而20xx年9月颁布试行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则进一步把文化意识的培养列入了英语课程的内容,并与技能、知识、情感、策略等课程内容相提并论,更加明确了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研究从总体上来说,国外相关研究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方法研究来看都比国内起步快。虽然国内外关于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会有所不同,但是对于跨文化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还是达成了共识。如文化差异影响了外

语教学的效果;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等。

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于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跨文化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上。

对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因素渗透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并对语言其起制约作用。

关于跨文化教学内容的研究,国外学者研究的内容基本集中在六个方面,包括词汇、语用、非语言交际、交往习俗、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各个学者也都从不同的方面对跨文化内容的研究做出了成果,如美国学者扎雷(Lorand B.Szalay)和费舍(G1en

B.Fisher)介绍了使用语义图对词汇的文化内涵作对比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让不同文化背景的相当数量的人就同一个词作自由联想,然后将联想的内容加以归类,按照不同人数计算出每个词义的百分比,再根据不同的百分比绘制语义图。这种对比研究方法基于数据,有定量分析,较为精确。

在内容研究方面,我国的胡文仲教授在他的《外语教学与文化》一书中就明确分为了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五个方面。各个方面还都分成了具体的内容。如语言交际就分为词汇、习语、语法、语篇等。从总体上看,国内外对于跨文化教学内容的研究趋于一致。

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1972 年,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提出“交际能力”说,它涉及四个因素:即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1980 年凯纳尔(Canale)和斯维恩(Swain)又进一步研究了社会因素、交际场合及语篇等因素对交际能力的影响,他们把“交际能力”具体表达为以下四个组成部分:(1)语言能力:语言知识与技能;(2)社会语言能力:根据交际的具体情景,来选择恰当语言表达方式的能力;

(3)语篇能力:谋篇布局的能力;(4)交际策略能力:具有运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解决交际中的障碍,以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我国学者文秋芳先生在综合了各家之说的基础上,把“交际能力”扩展为“跨文化交际能力”,认为交际能力可以指学习母语后获得的交际能力,也可以指学习外语后获得的交际能力。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交际时,所涉及的“交际能力”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将“交际能力”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发展成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即而,跨文化交际学学者根据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构成及关注焦点,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分成三种,即构成三分模式、行为中心模式和知识中心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外语教学中关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跨文化知识的具体内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的定义等重要问题已有很多文章详细讨论过,但跨文化意识作为外语教学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却未得到充分的讨论。在目前仅有的关于跨文化

意识研究的文章中关于跨文化意识的概念比较认同的是汉威(Hanvey)(1979)的观点。他认为跨文化意识指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通常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对那些被认作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又缺乏理念的显著的文化特征的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从而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第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溶入”的本领。

根据汉威(Hanvey)(1979)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指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知,很多文章因此把跨文化意识等同于跨文化认知,这有失偏颇。如果说汉威(Hanvey)提出跨文化意识有认知的层面,那就是前三个层次,最后一个层次绝非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是从情感角度出发的文化理解。

而且根据我国《英语课程标准》及其解读,跨文化意识不仅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还包括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这里所说的自觉性已经上升到意志的层次。

关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及方法问题,到目前为止,没有定论,根据束定芳和庄智象教授合著的《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一书中所提出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1)融合法。即将文化内容与语言材料结合在一起。2)实践法。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来学习和掌握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如观看英文

电影、录像,听英文经典歌曲与广播,阅读英文经典名著等。另外创建英语角,举办英语演讲比赛,举行英美文化专题讲座等方式也很可取且实用。3)比较法。就学生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结构和文化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关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探讨和论述比较丰富,而对于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问题研究,无论是从概念、价值目标的角度,还是从内容、策略的角度来说都是相对缺乏的。因此,目前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对跨文化意识概念的科学界定,并提出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

3. 课题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跨文化意识的概念及结构属性的科学界定,确立基础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价值与目标,同时对基础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挖掘问题,提出培养策略,力图为我国基础英语教育中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供经验与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 Allyn and Bacon. The Cross-cultural, Language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Handbook. 2002.

2. Edward T. hall. Beyond Culture. 1971.

3. Hymes,D.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1972.

4. L.Robert Kohls and John M. Knight.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A Cross-cultural Training Handbook. 1994.

5. Milton Bennett. Basic Concept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elected Readings. 1998.

6.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7.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8. 胡文仲,《外语教学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9. 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10. 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11. (美)马尔塞拉等,《跨文化心理学》,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12. 陈俊森,樊葳葳,《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13. 各类期刊文章资料等

二、选题的先进性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跨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成了外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本课题选择跨文化意识培养,既具有时代性也具有科学性。

本研究通过对跨文化意识的概念及结构属性的科学界定,确立基础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价值与目标,同时对浙江省基础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挖掘问题,提出培养策略,力图为我国基础英语教育中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提供经验与借鉴。

三、论文研究的构思及研究内容

本课题试图从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论述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中国基础英语教育当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从语言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角度提出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实践策略。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绪言

第一章 跨文化意识的内涵与结构属性

一、文化、跨文化及跨文化意识

二、跨文化意识的结构属性

第二章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

一、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语言学理论依据

1. 语言与文化

2. 文化与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心理学理论依据

第三章基础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价值和目标

一、基础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价值

1. 有利于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语言文化学习中的屏障,使学生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2. 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提高人文素养

3. 有利于了解世界文化,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二、基础英语教育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目标

1. 总目标

1.1 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1.2 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力

1.3 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

2.分级目标

第四章基础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研究

一、把英语当作一套孤立的符号系统来传授,缺少文化因素的教学

二、把文化学习过程仅仅作为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忽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三、只注重英语文化的传授,缺少与汉语文化的对比

四、过分强调中西文化之差异,缺少中西文化共性之比较

第五章基础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1. 直接注释和讲解具有文化特异性的内容

2. 教学中对比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异同

3. 把异国文化直接作为语言教学材料

4. 通过语言实践学习和了解异国文化(语言实践包括听、说、读、写、观察、看电影、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等)

二、强化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1. 利用校园广播、互联网等传递目的语文化信息

2.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吸收异国文化知识

第六章基础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一、语言教学应与文化教学并重

二、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平等,做到既不崇洋,也不排外

三、求同存异,既要了解文化差异,又要了解文化共性

结束语

四、采取的研究材料、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和可行性分析 研究材料: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大纲、英语教科书、英语试

卷及各类对跨文化意识研究的著作和论文。

方法:文献法,搜集分析各类相关资料。

调查法,了解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包括国内跨文化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策略。

访谈法,对课标的制订专家及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访谈,对跨文化意识的概念、目标、提出的主旨、策略等交流看法。

本课题是有关基础英语教育的问题,而本人在本科时所学的专业正是英语教育,对英美等国的文化有一定了解,并能阅读第一手的英文材料。就专业性来讲,比较适合这一课题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由于做过研究生课题项目,对文献法、调查法等都有过尝试。并完成论文《19xx年以来英语教学大纲的演变》。此外,同类研究的材料也能方便获得,如互联网(已注册超星数字图书馆)、各类图书馆等。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可行性。

五、研究进度及工作时间安排(包括论文撰写)

第一阶段:20xx年4月―6月,相关资料搜集整理,编制调查卷,访谈

第二阶段:20xx年7月-8月,分析文献资料(如教学大纲、教科书等),问卷调查

第三阶段:20xx年9月-12月,分析调查情况,完成初稿

第四阶段:20xx年1月-20xx年3月,论文修改,定稿


第二篇:历史学 开题报告 范例


陕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唐长安三宫布局研究                

报 告 人:                                       

申请学位:          历 史 学 硕 士                           

所在学院:         西 北 环 发 中 心                         

学科专业:          历 史 地 理 学                           

指导教师:           李## 研究员                           

报告时间:          20##年5月4日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制表

唐长安三宫布局研究

一、  立论依据:

(一) 选题缘由

随着近年来对唐长安三宫(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考古发掘的日益深入,一系列关于唐三宫布局的重大问题不断得到解决。这使得有关唐代皇家宫苑的历史真实与我们更加接近。社会上也掀起了一股关注唐三宫、复兴唐文化的热潮。然而,随着唐三宫神秘面纱被逐步拉开,更多的问题却又不断出现,这引起更多人的思考和探究。笔者在08年夏参与了李令福研究员受西安曲江管委会所托的《大明宫图志》一书的编纂工作,对有关唐代宫廷建筑、园林的布局产生了浓厚兴趣,萌发了自己对该领域进行探索研究的欲望。

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逐步产生了这样一些疑问:做为我国鼎盛王朝的皇宫,唐三宫到底具有怎样的既不同以往、后世也没有的布局特色呢?为什么在唐长安城里有三座宫城?它们的布局存在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唐三宫布局的历史成因是什么?它有着怎样的建筑文化内涵呢?它又对后世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呢?这些都是目前笔者所关心、想去搞清楚的问题。遂决定以唐代长安城的三宫作为自己硕士阶段的研究课题。

(二) 选题意义

(1)、唐三宫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人文象征。它们既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规划最具特色的宫殿群,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融点。以三宫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的文化意义。

(2)、建国后,来自不同领域的学界前辈对唐三宫做了大量卓越的基础性工作,成果斐然,然而目前有关三宫布局的研究仍缺乏一部系统性、完整性的著作。笔者想尽微薄之力,对前人研究加以总结、完善,并在此基础上,阐述自己的一些见解。

(3)、随着人们对本民族历史文化需求的日益增加,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复兴唐文化的热潮。西安作为盛唐都城,肩负着挖掘、重现、传播唐风文化的重任。本世纪以来,西安市政府、立足长远,陆续推出了“唐皇城”复兴规划,大明宫大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等等,均将唐三宫作为反映唐代文化内涵的主要元素。所以,研究唐三宫布局的原貌及其发展、演变历史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理解、认识唐代作为中国鼎盛王朝所透出的繁华与气魄,并对未来更好的建设西安、发展西安、创新西安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

(三)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本节所引资料见参考文献):

有关唐三宫的文献记述和考古发掘资料较为丰富,研究成果也斐然卓著。对唐三宫以及相关命题研究,主要有考古学界、历史地理学界、建筑学界等学者。

因为唐三宫重要的历史地位,历代着力于此的学者颇多。其中以程大昌的《雍录》、宋敏求的《长安志》、徐松的《唐两京城防考》最为著名。而时至近代,真正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对唐三宫进行研究的当推上世纪初在陕西访学考察的日本学者足立喜六。他的关于汉唐长安遗迹的名著《长安史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研究唐三宫的珍贵资料。

现代以来,中国学者对唐三宫的学术研究始于民国时期。1934年,国立北平研究院研究员何士骥先生曾参与宋代碑刻的发掘工作(见于《唐大明兴庆及太极宫图残石发掘报告》),并发表论文《石刻唐太极宫即府寺坊市残图、大明宫残图与兴庆宫之研究》,同时期的学者对该碑刻展开研究的还有张扶万的《吕刻唐长安故城图考证叙》,张鹏一的《唐大明、兴庆两宫图残石跋文》,张一翁的《唐大明兴庆两宫残石跋文(附图)》。

建国以后,针对大明宫、兴庆宫的考古发掘工作大规模展开,一系列新发现陆续出现。唐三宫研究,开始从单纯的文献研究转向实体研究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新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唐三宫的学术成果大量涌现。

   1、关于唐三宫研究的综合性论文与著作。

    50多年以来,有关唐三宫论述的综合性著作和论文,十分丰富。

如武伯伦、武复兴的《唐长安城的三大宫殿群》,吴永江的《唐大明宫遗址》,韩保全的《唐长安三大皇宫今昔》,小野胜年的《长安的大明宫》,高本宪《唐朝大明宫初建史事考述》,许啸天《唐朝宫廷史话》,宋素懿《唐代长安之研究》,陈桥驿的《中国六大古都》,侯仁之主编的《中国七大古都》,朱士光主编《中国八大古都》,马正林的《古今西安》,武伯伦的《西安历史述略》。这些论著有的介绍了三宫的基本布局,有的讲述了三宫的功能特点,但总的来看,都是在对唐三宫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性分析,属于基本性、综合性研究。

还有一些学者选择从宫廷政治格局与唐三宫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三大宫的布局、功能与政治体制、礼制、防卫方面的联系。 如王静的《唐大明宫的构造形式与中央决策部门职能的变迁》、《唐大明宫内侍省及内使诸司的位置与宦官专权》,任士英的《长安宫城布局的变化与玄宗朝中枢政局——兼及“太子不居于东宫”问题》,金子修一的《唐の太极殿と大明宫——即位仪礼にぉけるその役割について》,金子修一著、王诗林译《唐的太极殿与大明宫——就其于即位仪礼中的功能而言》,赖亮郡的《隋唐时期的东宫兵》等。

另外,一些对唐三宫展开考古发掘及其长期从事唐代历史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对三宫有过更为深入的研究。如马德志先生的相关著作,代表作有《唐代长安与洛阳》、《唐长安大明宫》、《唐代长安宫廷史话》等;历史地理学界的史念海先生主编的《西安历史地图集》,辛德勇的《隋唐两京丛考》等,他们通过大量的古文献资料,对应考古遗迹,对三宫的建筑布局有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还有宿白先生的《隋唐长安城与洛阳城》,平冈武夫主编的《唐代的长安和洛阳(资料)》等。

2、有关唐三宫遗迹、遗物的相关分析和考证。

由于太极宫宫址遗迹与西安城城市位置重叠,有关太极宫的考古发掘工作,不宜展开。因此,学术界针对唐代长安宫殿遗迹、遗物的研究考证主要集中于大明、兴庆二宫。这方面的学术著述颇丰。如李健超的《宋吕大防<长安图>述略》,辛德勇的《大明宫西夹城与翰林院学士院诸问题》、《凌霄门》、《玄化门与晨晖门》、《含元殿形制质疑》、《少阳院位置》、《唐长安宫城南门名称考实》,徐茂明的《唐代翰林院和翰林学士设置时间考辨》,杨希义的《唐延英殿补考》,赵永东的《唐代集贤殿书院考论》,张十庆的《麟德殿“三面”说浅析》,葛承雍的《唐代太仓初探》、《唐代甲库考察》、《唐代的左藏、右藏与内藏》,张艳云的《唐代“宫市”考》,李向菲的《唐大明宫浴堂殿方位考》,日本学者妹尾达彦的《大明宫西夹城与翰林院:学士院诸问题》、《大明宫的建筑形式与唐后期的长安》,瀧川政次郎的《内教坊考》等等。以上学者侧重于用历史学的传统文献分析法去研究唐三宫,对大明宫中的含元殿、麟德殿、浴堂殿、少阳院、凌霄门、延英殿、翰林院、藏库、太仓、武库,还有联系三宫的夹城复道,三宫古地图“吕大防长安图”等遗迹遗物做了考释。

另外,考古界的学者们从本专业的角度出发,着力于对唐三宫遗迹的形制判别。如马德志的《唐大明宫含元殿的建筑形制及其源流》,马得志、杨鸿勋合著的《关于唐长安东宫范围问题的探讨》,郭湖生的《麟德殿遗址的意义和初步分析》,安家瑶的《唐大明宫含元殿龙尾道形制的探讨》、《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的几个问题》,尚明杰的《关于大明宫的几个问题》,龚国强的《唐长安城大明宫太液池遗址的调查和发掘》,贾麦明的《唐长安大明宫及出土文物》,刘家信的《宋碑<兴庆宫图>考》,秦建明、董鸿闻等的《唐初诸陵与大明宫的空间布局初探》,李锦绣的《唐长安大明宫西夹城内出土封泥研究——兼论唐后期的口味贡》,赖瑞和的《唐代的翰林待诏和司天台——关于<李素墓志>和<卑失氏墓志>的再考察》,秦建明的《唐兴庆宫勤政务本楼位置考》,马德志的《再论唐兴庆宫勤政务本楼的位置:兼与秦建明同志商榷》等等。这些学者对三宫的考辩,更多的是结合考古学的方法来进行推理判断。

    然而不管是史学界、还是考古学界的研究者,他们都是利用古代文献资料与考古发掘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唐三大宫的遗迹、遗物进行综合科学分析和判断。这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对三宫局部的基本布局和形制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综合分析三宫的整体布局和形制有重要意义。

3、对唐三宫主要建筑物的复原研究。

对唐三宫的建筑进行立体复原研究主要由建筑学界的专家承担。因为对唐大明宫的考古发掘在三宫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所以宫内的建筑被复原的也最多。兴庆宫次之,太极宫最少。

对大明宫内建筑的复原成果,是由建筑学界的几位老前辈取得的。如郭义孚的《含元殿外观复原》,傅熹年的《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状的探讨》、《唐长安大明宫玄武门及重玄门复原研究》、《对含元殿遗址及原状的再讨论》、《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状的探讨》、《对含元殿遗址及原状的再探讨》,刘致平、傅熹年合著的《麟德殿复原的初步研究》,杨鸿勋的《唐长安大明宫含光殿应为五风楼形制》、《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再论》、《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上──再论含元殿的形制》、《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下──再论含元殿的形制》等。基本是针对大明宫中的含元殿、麟徳殿、玄武门、丹凤门等建筑物进行复原。

    对兴庆宫的考古工作主要是50年代对遗址区范围进行了探索,并重点对区内西南角进行了部分挖掘,按照古文献记载,这一部分是唐代花萼相辉楼、勤政务本楼的所在地。所以,针对兴庆宫的古建复原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二楼的复原上。论文主要有杨鸿勋的《宫殿考古通论》中的部分章节,李百进的《唐兴庆宫平面布局与勤政务本楼遗址复原研究》,窦培德、罗宏才的《唐兴庆宫勤政务本楼花尊相辉楼复原初步研究》等。

    这些研究的成果为我们展现了唐三宫建筑的空间立体效果,为我们更加直观的理解三宫布局、形制特征提供了很多帮助。

   4、研究唐三大宫对外影响方面的文章。

    唐代因为它当时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力,对外文化传播的规模和力度都远超前朝。当时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从多个层面纷纷去模仿唐朝的文化、甚至是照搬唐代的制度。其中,唐的宫殿制度是这些国家效仿的重要对象。

关于唐三大宫对外影响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主要侧重于7-9世纪对日本的影响。这方面的论文、著作,如王维坤的《隋唐长安城与日本平城京的比较研究——中日古代都城研究之一》、《日本平城京模仿中国都城原型探究——中日古代都城研究之二》,王仲殊的《试论唐长安城大明宫麟德殿对日本平城京、平安京宫殿设计的影响》、《试论唐长安城与日本平城京及平安京何故皆以东半城(左京)为更繁荣》,苌岚的《日本律令制都城的变迁与日唐交流》,汪勃的《中日宫城池苑比较研究——6世纪后期到10世纪初期》,傅熹年的《日本飞鸟、奈良时期建筑中所反应出的中国南北朝、隋、唐建筑特点》,郭湖生的《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宫室制度沿革——兼论日本平城京的宫室制度》等。

这些文章从建筑布局的方式、特点、宫殿制度等角度出发,将唐三宫与同时期的日本宫殿进行比较,探索了日本宫殿制度和中国宫殿制度的关联性,以及前者对后者的继承关系。

5、有关唐代宫殿、建筑,皇家园林方面的论文和著述。

    许多学者对唐代的宫殿建筑以及园林布局的基本类型、特征有过专门论述。如杨鸿勋先生从宫殿考古学的角度出发,撰写了专著《宫殿考古通论》、《中国古代宫殿考古统考》,其中专辟章节对唐代宫殿建筑的布局情况做出精彩解答。同类作品还有杨鸿年先生的《隋唐宫廷建筑考》,雷从云、陈绍棣、林秀贞的《中国宫殿史》。另外,以遗存的古代壁画作为媒介去推测唐代宫殿建筑布局、形制而著称的萧默先生,撰有专著《隋唐建筑艺术》,论文《唐代建筑风貌——从敦煌壁画看到和想到的》。其他学者的论文还有王泷的《隋唐长安城建筑的艺术成就》,葛承雍的《华夏文化的丰碑——唐都建筑风貌》等。

    关注于唐代皇家园林的学者亦有很多。此类研究以通论性著作居多。如,周维权的《中国古典园林史》、《皇家气派——中国皇家园林概述》,王毅的《中国园林文化史》,周云庵的《陕西园林史》,佟裕哲的《陕西古代景园建筑》。对唐代长安城的园林建筑的构成特点和规律进行论述的有史念海先生的《唐长安城的池沼与林园》,村上嘉实的《唐都长安の王室庭园》,刘航的《长安与中国古典园林》,张骅的《古代长安的囿苑》,耿占军的《唐城长安池潭考述》、《唐代长安城园林的分布及其功效》等。

    这些论述直接或间接的对唐三宫的建筑、园林艺术有所涉及与解读。并且因为撰写著作的学者多来自建筑、园林的专业领域,所以,研究唐三宫的视角和方法与历史、考古学者都有很多不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新的、具有专业互补性的研究视角。

6、着眼于古代城市布局研究的著作。

    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与布局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与相承性。各个朝代的都城和宫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某种固定的或者变化性的规律。以这一内容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论著,有汪德华的《中国城市规划史纲》,杨宽的《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贺业距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黄建军的《中国古都选址与规划布局的本土思想研究》等。

而专注于唐代长安城市规划、布局的论文也有很多。如傅熹年的《隋唐长安洛阳规划手法的探讨》,王维坤的《试论隋唐长安城的总体设计思想与布局——隋唐长安城研究之一》 、《试论隋唐长安城的总体设计思想与布局——隋唐长安城研究之二》,赵立瀛的《论唐长安的规划思想及其历史评价》,尚民杰的《隋唐长安城的设计思想与隋唐政治》,董鉴泓的《隋唐长安城与北宋东京(汴梁)城的比较研究》,张泽咸的《唐代城市构成的特点》,贾俊霞、阚耀平的《隋唐长安城的水利布局》,康震的《唐长安城宏观布局与初盛唐诗歌》、《隋唐长安城若干布局特点与初盛唐诗歌美学特征》,妹尾达彦的《韦述的<两京新记>与八世纪前叶的长安》, 阎希娟、郭文毅的《汉唐长安城园林的绿化及其现代启示》,罗桂环的《唐代长安城绿化初探》 ,赵雪的《唐长安城城市规划思想初探》等。唐三宫作为唐长安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位置的选定与唐长安城的布局有着紧密联系。研究唐长安城布局的论文多对长安城与三宫之间在布局上的的这种互动关联展开过论述。

目前,针对唐三宫的研究硕果累累。这得益于考古学界、历史地理学界、建筑学界等研究领域的几代学者常年耕耘不辍、探索发现、为试图恢复唐三宫旧貌而付出的努力。这为我能够继续展开研究打下了基础。如考古学界的马得志、安家瑶等先生对唐大明宫多年以来的考古勘察和研究,对大明宫的基本布局及其重要建筑物的形制特征所做出的详实的论证分析;历史地理学界的史念海、辛德勇等先生通过对大量古代文献的分析利用,对唐三宫的布局形式、宫内重要建筑物的位置,以及与三宫相关的历史、地理要素等方面所做过精彩论述;建筑学界的傅熹年、杨鸿勋、李百进等先生对大明宫、兴庆宫内的许多重要建筑物,进行了宫殿考古复原,展示了三宫的立体空间形态。除上述前辈学者外,还有很多学者,针对唐三宫的布局特征、遗物遗迹等,从各自角度进行分析论证。这使得在某种程度上,唐三宫的基本布局形态能够较为清晰的呈现在我面前。

此外,很多著述并不是直接针对唐三宫进行研究,但却也为我提供了极大的借鉴。如杨宽、贺业距等先生关于古代都城制度、古代城市规划方面的研究;周维权、王毅、周云庵等先生针对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方面的规律性总结;还有专门对唐长安城布局、唐代建筑、园林进行研究的专著,如史念海、妹尾达彦、萧默等先生的著作等,这些也间接给与我很大的启示。

然而,对比现实要求,研究现状还并不尽如人意。如目前,我们只对唐三宫中的主要建筑物,像部分门阙、宫殿、池沼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而对其他附属建筑却还停留在基础研究阶段,它们中的大部分我们仅能通过史料记载了解建筑物的名称,而大略位置、功能、形制均没有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再如对唐三宫的研究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从研究深度来看,学界对大明宫的研究胜于太极宫,对太极宫的研究又胜于兴庆宫。这些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一、时间过于久远,历史文献资料与实物遗存均十分有限。二、目前三宫中的太极宫、兴庆宫基址大部分均埋藏在现有建筑物以下,考古资料十分缺乏;大明宫的考古发掘工作尽管已经开展50多年,但仍旧有很多空白,考古资料也显得较为不足。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我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前人学者限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对现有资料并没有充分利用,所以我感觉继续深入研究的空间还比较大。后一阶段,克服资料匮乏所带来的困难,从现有资料中进行深入挖掘、剖析是我课题研究的重点。

二、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范围、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以古籍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为基础,以相关研究成果为借鉴,对唐长安三宫的布局特征、功能区划、形成原因、影响及三宫布局之间的对比、联系等进行分析研究。力求充分展示三宫布局的功能性和布局特色,并探索三宫布局形成的思想根源以及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2、研究范围:

时间界定:本文所界定的时间范围在整体意义上是指有唐一代,从公元618年,唐高祖定都长安到朱温灭唐之前,即公元618-907年约289年的历史。但在局部意义上,还需要追溯到隋朝营修大兴宫(即后来的太极宫)之时,即开皇2年,公元582年。

空间界定:本文对长安城三大皇宫的空间概念界定,不仅包括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三座宫城建筑,还包括与三座宫城紧密联系,在空间上也位置相近的一系列皇家附属建筑物。如连接三宫的的夹城复道,太极宫大明宫外侧的皇家三苑等等。

3、 研究内容和思路:

本选题拟以唐代长安的三座宫城——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的基本布局做为出发点。着力探索三座宫城的外在结构形态——空间布局与建筑形式,以及它们的内部机能形式——宫城的功能与宫廷社会生活。并对三宫空间布局形式之间,以及唐三宫与其他古代宫城布局的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思考。具体思路如下:

首先,介绍三大宫殿群的堪舆选址、建设过程以及规模,这是后续研究宫殿布局的基础。

其次,按照古代宫廷的功能区划,分别对三宫进行布局分析,以展现唐三宫的基本布局形式及所具有的特色。

再次,对唐三宫的布局形式及其功能性进行对比分析,并探求三宫布局形成的文化思想根源和历史根源,即对三宫布局的成因和思想性进行研究。

最后,针对三宫布局在当时和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即给予唐三宫以合理的历史定位。

本论题的结构框架如下:

历史学 开题报告 范例

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对唐三宫基本布局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布局的功能性及三宫之间的布局特色进行对比研究是本文的重点。前人在这一领域尚有欠缺,因此,突出宫殿群的功能性以及它们之间对比关联是笔者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研究:

1、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整个研究主要采用历史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借鉴与吸收了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地图学等学科的一些通行研究方法。具体研究过程,则是将文献考证法与实地考察法相结合,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作为论文的展示手段。

2、可行性研究

关于本命题,历代所遗留的丰富的文史资料以及50余年来对三宫的考古发掘成果是我研究的基础。众多前辈学者在过去几十年对唐三宫研究倾注的心血,又给予我很多的启示。这使得我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尽管关于三宫的著述已经较为丰富,但是限于所研究角度和侧重点的不同,很多方面尚显不足,尤其是在三宫布局的比较和思想根源方面的论述少之又少,这给我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我将重点着力于此,希望能够填补这方面研究不足的空白。

(三)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文特色主要体现在针对三宫布局的功能性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对比联系上,前人对这一命题的关注少之又少,多是对三宫的某一个进行单独研究,缺乏对比分析。本文从该角度着手,试图弥补前人不足,力求体现三宫布局的功能性特征、思想特征与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如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这可能将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四)预期的论文进度和成果

力争在2010年11月前完成论文初稿的写作,2010年4月前修改定稿。争取在硕士在读期间发表2篇学术论文。

(五)论文工作量,年度研究计划,可能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1、论文写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4月为资料搜集整理阶段,本阶段主要对论文涉及的参考资料(文献、调查、论文等)进行全面的搜集和具体的整理,去粗取精。

第二阶段:2009年5月——2009年10月进行论文初稿的写作,本阶段主要是在资料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争取完成论文初稿的写作。

第三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4月进行论文初稿的修改与完善,本阶段根据导师对论文初稿的反馈意见对论文进行完善,达到硕士毕业论文写作的要求。

2、可能遇到的困难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本命题关于兴庆宫、太极宫方面的考古资料极为稀少,是可能遇到的最大困难。解决办法是需要广泛搜集和认真解读现有古代文献资料,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量。

最后由于本人在解读材料和整合内容中还缺乏一些知识积累和科学方法,所以在论文写作中会把握不足,还要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三、   篇章结构设计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范围、思路和方法

三、学术史回顾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唐三宫的堪舆、建设过程与规模

(一) 太极宫:唐对隋大兴宫的继承和改造

1、 隋代的大兴宫与唐代的太极宫

2、 历代增修与覆灭

(二) 大明宫:唐代政治权利的地理中枢

1、 始建大明宫

2、 历代增修

3、 大明宫的消亡

(三) 兴庆宫:以园林著称的盛唐帝宅

1、 建造兴庆宫的缘由与过程

2、 盛极一时的兴庆宫和安史之乱后的衰败

(四)唐三宫的规模

第二章        太极宫的布局及其特点

(一)太极宫平面形制介绍与太极宫的三分格局

1、  平面形制、位置、宫墙、门

2、  太极宫的三分格局

(二)外朝的布局与功能分区

1、  承天门前庭广场

2、  太极殿前庭与三省六部衙署

3、  两仪殿前庭

(三)内庭的布局与功能分区

1、  延嘉殿东诸殿及园林

2、  延嘉殿西诸殿及园林

(四)太子东宫与掖庭宫

1、  太子东宫

2、  掖庭宫

(一)太极宫的周围环境

(二)太极宫布局特点

第三章        大明宫的布局及其特点

(一)大明宫平面形制、位置、宫墙与地基

1、  平面形制和位置

2、  城墙、城门与地基基础

(二)外朝的布局与功能分区

1、  含元殿前庭

2、  宣政殿前庭与三省六部衙署

3、  紫宸殿前庭

(三)内庭的布局和功能分区

1、  太液池南部区

2、  太液池北部区

(四)大明宫周围环境

(五)大明宫布局特点

第四章        兴庆宫的布局及其特点

(一)兴庆宫形制、位置、宫墙、门

(二)北部朝政区

(三)南部园林区与兴庆宫的园林文化

(四)兴庆宫周围环境

(五)兴庆宫布局特点

第五章  唐三宫布局的对比研究及其文化思想根源

(一)唐三宫的对比研究

1、三宫在布局上的对比

2、三宫在功能上的对比

(二)唐三宫布局的文化思想根源

1、《周礼·考工记》与儒家礼序

2、象天立宫

3、阴阳五行学说与风水堪舆

4、道教色彩

5、其他文化

第五章、 唐三宫的历史地位与对外影响

(一)  唐三宫建筑布局方式在中国城市规划史中的地位

1、唐三宫所取得的建筑成就,标志着我国宫苑建筑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2、由唐太极宫、大明宫所开创的宫殿建筑布置方式,奠定了古代中国宫殿布局制度。

3、唐三宫奠定了后世中国皇家园林体系的基本造园原则。

(二)  唐三宫建筑布局方式的对外影响

1、 对日本的影响

2、 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四、    参考文献:

(一)     原始资料

1、 古籍

【后晋】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 年。

【北宋】王溥:《唐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唐】李林甫等著,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

【唐】韦述:《两京新记》,[日]尊经阁文库藏旧抄本,南菁札记本。

【宋】宋敏求:《长安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元】骆天骧著,黄永年点校:《类编长安志》,中华书局,1990年。

【南宋】程大昌撰,黄永年点校:《雍录》,中华书局。

【清】毕源辑:《关中胜迹图志》,西京日报社,民国23年。

【宋】王应麟:《玉海》,元刊明修清康熙补刊本。

【清】顾炎武:《历代宅京记》,中华书局,1984年。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中华书局,1984年。

【唐】张鷟:《朝野佥载》,唐宋史料笔记,中华书局, 1997年。

【清】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

【清】曹寅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

【清】徐松 撰,李建超 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三秦出版社,2006年。

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三秦出版社,1991年。

2、 考古资料

何士骥:《唐大明兴庆及太极宫图残石发掘报告》,《国立北平研究院院务汇报》1934,5:4。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资料》,《人文杂志》1958,1。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考古学报》1958,3。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发掘队:《唐代长安城考古纪略》,《考古》1961,11。

马得志:《唐长安城的调查发掘》,《文博通讯》1982,5。

马得志:《唐代的长安与洛阳》,《考古》1982,6。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发掘队:《陕西唐大明宫含耀门遗址发掘记》,《考古》1988,1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发掘队:《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1995——1996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7,3。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发掘队:《关于唐含元殿遗址发掘资料有关问题的说明》,《考古》1998,2。

马得志:《唐大明宫发掘简报》,《考古》1959,6。

马得志:《1959—1960年唐大明宫发掘简报》,《考古》1961,7。

马得志:《唐长安城发掘新收获》,《考古》1987,4。

(二)     研究论著

1、 著作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唐大明宫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

史念海:《西安历史地图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

马德志:《唐代长安宫廷史话》,新华出版社,1994年。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

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雷从云、陈绍棣、林秀贞:《中国宫殿史》,(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95年。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汪德华:《中国城市规划史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贺业距:《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年。

萧默:《隋唐建筑艺术》,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葛承雍:《华夏文化的丰碑——唐都建筑风貌》,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黄建军:《中国古都选址与规划布局的本土思想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张永禄:《唐都长安》,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 年。

平冈武夫主编:《唐代的长安和洛阳(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杨鸿年:《隋唐两京里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佟裕哲:《陕西古代景园建筑》,陕西科学出版社,1998年。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王毅:《中国园林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周云庵:《陕西园林史》,三秦出版社,1997年。

葛承雍:《唐代国库制度》,三秦出版社,1990年。

王永平:《唐代游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许啸天:《唐朝宫廷史话》,三秦出版社,2006年。

宋素懿:《唐代长安之研究》(台北),大立出版社,1983年。

陈桥绎:《中国六大古都》,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

侯仁之:《中国七大古都》,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

朱士光:《中国八大古都》,人民出版社,2007年。

马正林:《古今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武伯伦:《西安历史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

2、 论文

何士骥:《石刻唐太极宫即府寺坊市残图、大明宫残图与兴庆宫之研究》,《考古专报》,国立北平研究院,1935。

高良佐:《石刻唐大明·兴庆两宫图考》,《大陆杂志》4:8,1952。

张鹏一:《唐大明、兴庆两宫图残石跋文》,《北平研究院院务汇报》1934,第五卷第四期。张一翁:《唐大明兴庆两宫残石跋文(附图)》,《西北刍议》1935,第一期。

郭湖生:《麟德殿遗址的意义和初步分析》,《考古》1961,11,619—630。

陈明达:《读<唐长安大明宫>后》,《考古》1960,3,52—54。

吴永江:《唐大明宫遗址》,《文物》1981,7,90—93。 

韩保全:《唐长安三大皇宫今昔》,《文物天地》1982,4,22—24。

李健超:《宋吕大防<长安图>述略》,《西北历史资料》1984,2,58—63。

李健超:《唐长安1:2.5万复原图》,《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169—175。

王静:《唐大明宫的构造形式与中央决策部门职能的变迁》,《文史》2002,4,101—119。

王静:《唐大明宫内侍省及内使诸司的位置与宦官专权》,《燕京学报》,2004,5 。

任士英:《长安宫城布局的变化与玄宗朝中枢政局——兼及“太子不居于东宫”问题》,《唐研究》9,2003,169-184。

辛德勇:《唐长安宫城南门名称考实》,《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86,1。

辛德勇:《大明宫西夹城与翰林院学士院诸问题》,《陕西师大学报》1987,1。

徐茂明:《唐代翰林院和翰林学士设置时间考辨》,《苏州大学学报》1992,3。

杨希义:《唐延英殿补考》,《文博》1987,3,49—51、58。

赵永东:《唐代集贤殿书院考论》 ,《南开学报》1986,4。

张十庆:《麟德殿“三面”说浅析》,《考古》1992,5。

葛承雍:《唐代太仓初探》,《人文杂志》1985,4。

葛承雍:《唐代甲库考察》,《人文杂志》1987,1。

葛承雍:《唐代的左藏、右藏与内藏》,《人文杂志》,1990,5。

张艳云:《唐代“宫市”考》,《陕西师大学报》1989,3 。

李向菲:《唐大明宫浴堂殿方位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4 。

妹尾达彦:《大明宫西夹城与翰林院:学士院诸问题》,《陕西师大学报》1987,4 。

妹尾达彦:《大明宫的建筑形式与唐后期的长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 ,4 。

赵强:《略述隋唐长安城发现的井》,《考古与文物》1994,6。

李锦绣:《唐长安大明宫西夹城内出土封泥研究——兼论唐后期的口味贡》,《中华文史论丛》59,1999。 

贾麦明:《唐长安大明宫及出土文物》,《故宫文物月刊》10:1,1992,107—113。

马德志:《唐大明宫含元殿的建筑形制及其源流》,《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5。

马得志、杨鸿勋:《关于唐长安东宫范围问题的探讨》,《考古》1978,1 。

安家瑶:《唐大明宫含元殿龙尾道形制的探讨》,《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5。

安家瑶:《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的几个问题》, 《论唐代城市建设》,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尚明杰:《关于大明宫的几个问题》,《论唐代城市建设》,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刘家信:《宋碑<兴庆宫图>考》,《测绘通报》,2000 ,4 。

秦建明、董鸿闻:《唐初诸陵与大明宫的空间布局初探》,《文博》2003,4。

赖瑞和:《唐代的翰林待诏和司天台——关于<李素墓志>和<卑失氏墓志>的再考察》,《唐研究》2003 ,9 。

秦建明:《唐兴庆宫勤政务本楼位置考》,《考古》1994,2 。

马德志:《再论唐兴庆宫勤政务本楼的位置:兼与秦建明同志商榷》,《考古》1994,6 。

傅熹年:《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状的探讨》,《文物》1973,7,30—48。

傅熹年:《唐长安大明宫玄武门及重玄门复原研究》,《考古学报》1977,2,131—158。

傅熹年:《对含元殿遗址及原状的再讨论》,《文物》1998,4,76—87。

刘致平、傅熹年:《麟德殿复原的初步研究》,《考古》1963,7,385—392。

杨鸿勋:《唐长安大明宫含光殿应为五风楼形制》,《文物天地》1991,5,24—25。

杨鸿勋:《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再论》,《城市与设计》1,1997,75—102。

郭义孚:《含元殿外观复原,《考古》1963,10,567—572。

李百进:《唐兴庆宫平面布局与勤政务本楼遗址复原研究》,《古建园林技术》,99,1。

窦培德、罗宏才: 《唐兴庆宫勤政务本楼花尊相辉楼复原初步研究》,《文博》2006,5、6。

秦建明、董鸿闻等:《唐初诸陵与大明宫的空间布局初探》,《文博》2003,4,43—48。

王维坤:《试论隋唐长安城的总体设计思想与布局——隋唐长安城研究之一》,《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1956-1996年)》,三秦出版社,1996,403-416。

王维坤:《隋唐长安城与日本平城京的比较研究——中日古代都城研究之一》, 《西北大学学报》1990,1。

王维坤:《日本平城京模仿中国都城原型探究——中日古代都城研究之二》,《西北大学学报》1991,2。

王仲殊:《试论唐长安城大明宫麟德殿对日本平城京、平安京宫殿设计的影响》,《考古》2001,2。

王仲殊:《试论唐长安城与日本平城京及平安京何故皆以东半城(左京)为更繁荣》,《考古》2002,11。

苌岚:《日本律令制都城的变迁与日唐交流》,《考古与文物》2001,1。

汪勃:《中日宫城池苑比较研究——6世纪后期到1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4,6 。

傅熹年:《日本飞鸟、奈良时期建筑中所反应出的中国南北朝、隋、唐建筑特点》,《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8 年。

郭湖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宫室制度沿革——兼论日本平城京的宫室制度》,《山田庆儿、田中淡编<中国古代科学史论(续篇)>》,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91。

金子修一著,王诗林译:《唐的太极殿与大明宫——就其于即位仪礼中的功能而言》,《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7。

更多相关推荐:
开题报告范文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注1选题类型基础型应用基础型应用型调研型2课题来源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横向合作项目校级项目自选项目

开题报告范例

西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备注1题目类型分为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和其它2题目难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3综合训练程度分为ABC三个等级

开题报告格式及范文模板(最全面,最实用)

1开题报告方法介绍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

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开题报告论文选题从一一看杨德昌电影的镜头风格系别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专业班级广播电视编导0901班学生姓名学号09401040144指导教师尹利群同组姓名二一三年一月使用注意事项一此本为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

(请参考此例撰写)开题报告范例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选题名称中国农业保险业发展问题研究填表时间年月日填表说明1本表由研究生本人在开题报告评审会结束后填写2本表一式三份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交学院一份学生留存3本表连同选题论证报告西...

开题报告范例

科学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江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江西农村经济的影响学科部财经学科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072班学号70420xx071姓名吴丽指导教师甘小文填表日期20xx年12月15日一选题的依...

开题报告范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学院专业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基于Net的健身俱乐部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二十一世纪进入了信息发展高速公路信息化...

开题报告范例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合理利用财务杠杆防范控制财务风险探究学生姓名专业所在学院指导教师职称学号年月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

开题报告范例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报告目录1文献综述21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进展212发展趋势32课题背景及开展研究的意义421课题背景422开展研究的意义43研究方法内容及预期目的131研究方法1311...

开题报告范例 华科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華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AES高级数据加密标准加解密电路的设计学号姓名指导教师院系专业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制i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选题报告要求一课...

开题报告++范例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堇青石微晶玻璃学院班级学生姓名开题日期土木工程学院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学号指导教师20xx年3月25日金彪利用煤矸石制备堇青石微晶玻璃的研究开题报告34567

开题报告范例

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生姓名学号系所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学校导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企业导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张浩副研究员入学时间年月论文题目中医药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注本表...

开题报告范例(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