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时间:2024.4.20

贵州省天柱县辣子坪金矿矿山及地面工程建设用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

(三级评估)

天柱县生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年八月


贵州省天柱县辣子坪金矿矿山及地面工程建设用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

资质证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乙级

证书编号:黔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20061224014)号

发证机关: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报告编写:

报告审核:

总工程师:杨宗文

队    长:杨安祥

提交报告单位:天柱县生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报告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一地质大队

提交报告时间:20##年08月30日


目   录

第一章 前  言... 1

第一节 评估任务由来... 1

第二节 评估工作的依据... 1

第三节 主要任务和要求... 2

第二章 评估工作概述... 3

第一节 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3

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 7

第三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7

第四节 评估范围与评估级别的确定... 9

第三章 地质环境条件... 10

第一节 气象水文... 10

第二节 地形地貌... 10

第三节 地层岩性... 10

第四节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11

第五节 工程地质条件... 13

第六节 水文地质条件... 14

第七节 社会环境条件... 16

第八节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6

小结... 17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7

第一节 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17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7

小结... 17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7

第一节 矿山地下开采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18

第二节 矿山地面工业场地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19

第三节 矿山、附近村寨及地面工业场地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0

小结... 22

第六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22

第一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22

第二节 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23

第三节 矿山建设适宜性评估... 24

第四节 防治措施... 25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26

第一节 结论... 26

第二节 建议... 28


附图目录

附件目录


第一章 前  言

第一节 评估任务由来

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矿山安全生产,避免矿山井下采掘活动引发、加剧、遭受各种地质灾害,以及避免矿山地面基础设施建设引发、加剧、遭受地质灾害,加强对各种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达到防灾减灾,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天柱县生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特委托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一地质大队(以下简称101地质大队)对其矿山及地面工业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第二节 评估工作的依据

(一)国务院令第394号及附件“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二)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其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三)《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四)天柱县生利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书。

(五)《贵州省天柱县辣子坪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一○一地质大队2008.7编制)。

(六)《贵州省天柱县辣子坪金矿(整合矿区范围)开采利用方案》(贵州省2008.8设计)。

第三节 主要任务和要求

一、本次评估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初步查明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初步查明评估区内现状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分布情况、成因、稳定状态等,并对其潜在危险性和危害对象进行现状评估。

(二)对矿山地下采矿活动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行预测评估,对矿山地面设施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进行预测评估。

(三)通过对评估区进行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最后进行综合评估,对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级、分区,并对矿山开采的适宜性作出评估。

(四)对评估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提出合理的预防、治理措施和建议。

二、本次评估工作的要求

(一)在详细收集该矿区的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震等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区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人类工程活动、社会环境等进行实地综合调查。

(二)详细查明矿区现状地质灾害、并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各类地质灾害体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逐一进行现状评估。

(三)对矿山地下采矿活动进行详细调查,并对矿山地下采矿活动可能引发、加剧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分别进行预测评估。

(四)对矿山地面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详细调查,并对矿山地面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引发、加剧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分别进行预测评估。

(五)依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结果,综合评估矿山地下开采引发、加剧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对评估范围进行分级、分区;对矿山建设的适宜性作出评估,并对矿山地下开采活动可能引发、加剧的各种地质灾害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六)提交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

第二章 评估工作概述

第一节 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天柱县辣子坪金矿是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土资矿管函[2008]940号《关于调整天柱县黄金矿山资源整合矿区范围的批复》由天柱县辣子坪1号金矿、辣子坪2号金矿、辣子坪3号金矿进行整合而成,为金矿整合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30万元。

天柱县辣子坪金矿区,最早开采于1997年,为民间采金活动,20##年由三家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对该矿山进行分割办证(即天柱县辣子坪1号金矿、辣子坪2号金矿、辣子坪3号金矿),20##年7月,经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审查批准整合,现矿山为股份制民营企业,截至20##年,共投资近150万元,从业人员40人左右。

辣子坪金矿位于天柱县城北东平距约32km处,行政区划属天柱县江东乡辣子坪村,地理坐标:东经109°30′14″-109°30′55″,北纬27°00′43″-26°01′21″。有天柱-江东-辣子坪公路进入矿区,交通方便(图1)。

矿区东西宽约1142m,南北长约1170m,呈一较规整的四边形,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东起金竹坝,西抵白岩坡,南抵白岩坡一线,北到金竹坝以北200m,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土资矿管函[2008]940号《关于调整天柱县黄金矿山资源整合矿区范围的批复》文件,矿区面积1.3304Km2。矿区拐点直角坐标见表1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该矿区产品方案为金矿,矿山可采矿石量7.1150万吨,金属资源量142.90公斤。其中(333)矿石资源量3.7722万吨,(333)金属资源量106.83公斤;(334?)矿石资源量3.3428万吨,(334?)金属资源量142.90公斤,设计生产规模矿石量1.5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3年以上。矿区面积1.3304km2,开采标高600——150m。

表1             辣子坪金矿矿区范围拐点直角坐标         

注:因地面工业场地在矿区范围内,故在此未单独列出地面工业场地征地范围及拐点坐标。

矿区呈四边形展布,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平硐+斜井开拓,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矿山采用分期开采,现开拓系统有主平硐(SPD3)一口、副平硐(SPD1)一口、回风斜井一口,开采巷道若干条,采矿巷道高度1.5—2.0m。回风布置于斜井内,回风斜井与斜坡道通过中段运输巷相连,形成完整的开采系统。开拓井口位置及特征如下表2:

表2             井口坐标及井筒特征表

天柱县辣子坪金矿由天柱县辣子坪1号金矿、辣子坪2号金矿、辣子坪3号金矿组成,并且都分别建有地面工业广场(即1号地面工业广场、2号地面工业广场、3号地面工业广场),但通过本次整合1号地面工业广场已停止使用,2号地面工业广场、3号地面工业广场保留,根据③、④号矿体资源量较丰富,初期投资风险稍小,因此作为首采区开采。其余的为后期开采。故目前只有2号地面工业广场在使用(2号地面工业广场以下简称地面工业广场)。

天柱县辣子坪金矿为已建矿山,其工程建设、地面工业广场及井下工程,已全部建成。

地面工业广场设施布置在主平硐附近,建筑物为1-2层,为低层建筑,均为临时征地。建于辣子坪冲沟中,建筑总面积约440m2,分别包括食堂、l0kv变电所、职工宿舍、炸药库房等建筑设施,属一般建筑。建筑设施砖混或木质结构。

井下工程有主平硐(SPD3)、副平硐(SPD1)及回风斜井各一及井底车场、大巷、采区及巷道等。



   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

该区采金历史悠久,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就有民间采金活动。

1、1930—1941年,喻德渊、王文青等地质老前辈对区内的金矿作过概略调查,著有《贵州天柱锦屏两县之金矿》等论文。

2、1956年,西南地质局555队在该区作过金矿普查,著有《普查检查报告》。

3、1956—1971年,贵州省多个地质队对该区的金、煤矿作过踏勘和矿点检查工作。

4、1970—1971年,湖南省区调队在该区进行1:20万会同幅区域地质及矿产地质调查。

5、1995年贵州省地质矿产局103地质大队作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及1:5万水系化探,

6、20##---20##年101地质大队和贵州有色地质勘查局六总队在该区作过地质勘查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

上述工作为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基础地质资料。

第三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一、工作方法

按照“目的任务”与“评估依据”,并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本次评估工作主要采用收集现有资料,并进行实地地面调查、测量,室内综合分析评估的工作方法。

(一)开展工作前,项目有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统一认识,熟悉了工作程序,明确了本次工作的重点。

(二)在调查前,详细收集并阅读了与该矿有关的各种地质报告,并较强细的了解了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和建设工程规模。

(三)对矿区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人类工程活动、社会环境等进行实地综合调查。

(四)本次评估工作,底图采用1∶10000地形图,并将各种地质观查点、灾害点及类型标示图上,最后在电脑上成图。

(五)在综合分析研究已有资料和本次实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工作》国土资发[2004]69号文件,对该矿山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并编制了《贵州省天柱县辣子坪金矿矿山及地面工业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

二、完成工作量

我单位于20##年7月初接受委托后,在充分搜集已有的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文献等资料的基础上,并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野外实地调查测量及相邻片区金矿山进行了现场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最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室内综合整理,并编制了本报告编制。具体完成工作量见表3:

表3                工作量完成一览表                

第四节 评估范围与评估级别的确定

一、评估范围的确定

评估范围原则上为整个矿区范围,并结合矿区地形地貌特征及地质环境条件,在矿区附近可能发生或遭受地质灾害范围基础上向外适当扩展。原则上以矿区外围地表分水岭和次一级分水岭或沟谷为界,结合采矿影响范围,综合确定评估范围,面积约1.6km2(附图01)。

二、评估级别的确定

天柱县辣子坪金矿年生产矿石量1.5万吨,为小型矿山。根据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按建设项目重要性的分类标准及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分级标准,确定该项目属一般建设项目,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后述),评估级别确定为三级评估。 

第三章 地质环境条件

第一节 气象水文

本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1℃,极端高温37℃,极端最低气温-2℃;年平均降雨量1279mm,雨季多集中在6—9月。平均相对湿度79%。。全年无霜期275天。

评估区内地表水体不发育。仅南西有辣子坪季节性冲沟,地表水属长江流域元江水系清水江上游。

第二节 地形地貌

评估区地处贵州高原东部苗岭山区,总体地势中西部低,东西两侧高,缓坡坡度为1-15°,陡坡坡度为40-80°,属构造侵蚀—剥蚀中高山地貌,地形切割较大,沟谷纵横,山脉及沟谷走向多为北东向。最高海拔667m,最低462m,相对高差100—205m。

区内植被发育,以人工丛林为主,局部为丛林与杂草、杂木等组成混生林。植被发育地段浮土较厚。

第三节 地层岩性

评估区广泛出露的地层为青白口系清水江组及第四系松散残坡积层。本区含金地层为青白口系清水江组。地层岩性特征由老至新描述如下:

清水组(Qb3q):分两个岩性段:

第一段(Qb3q 1):图区内大面积出露,岩性为浅灰至灰色变余细砂岩、变余凝灰质粉-细砂岩及变余沉凝灰岩组成。未见底,厚度>1000m。

第二段(Qb3q 2):位于图区北西,岩性由浅灰至灰色凝灰质板岩、砂质板岩、绢云母板岩、条带状或“马尾丝”状变质沉凝灰岩组成。未见顶,厚度>800m。

第四系(Q):由粘土、亚粘土、砂、砾石、碎块、腐质土和采矿弃渣等组成,厚0-20m。直接覆盖于清水江组地层之上。

第四节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一、地质构造

评估区位处华南褶皱带西南端稳江复式背斜北东段之南东翼,区域褶皱主要为北东向的背斜和向斜,断裂构造主要为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的断层。

1、褶皱构造

评估区内褶皱构造不发育,仅在地层中见小型绕曲现象。

2、断裂构造

评估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为北东向的断层,在评估区内自北西向南东有F1 、F2、 F4、 F3共四条断层,下面就其特征分别进行叙述:

F1断层:位于图区北西部,走向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40°。断层破碎带由碎裂岩和石英脉组成,图区内长660m,两端延伸出图,破碎带宽0.60-0.80m,断层两盘均为青白口系清水江组,为区内含矿正断层。

F2断层:位于图区中部,走向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37-40°。断层破碎带由碎裂岩和石英脉组成,图区内长1390m,两端延伸出图,破碎带宽0.70-0.90m,断层两盘均为青白口系清水江组,为区内正断层。

F3断层:位于图区南东部,走向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42-43°。断层破碎带由碎裂岩和石英脉组成,图区内长1880m,两端延伸出图,破碎带宽0.70-1.00m,断层两盘均为青白口系清水江组,为区内含矿正断层。

F4断层:位于图区南东部,走向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42°。断层破碎带由碎裂岩和石英脉组成,图区内长350m,南西端交于F3,破碎带宽0.50-0.70m,断层两盘均为青白口系清水江组,为区内含矿正断层。

区内断层及节理裂隙构造, 为区内含矿构造,此类构造使矿层局部变薄、增厚。局部破坏了矿层顶底板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降低了矿层顶底板岩石的强度。对矿层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产生了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矿总体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

二、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本区历史上没有破坏性地震记录,区域地壳较稳定。

综上所述,评估区区域地壳处于稳定状态。

第五节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评估区地层岩性组合特征,按岩土工程地质组合类型划分为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软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和硬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一、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主要由粘土、亚粘土、砂、砾石、碎块、腐质土和采矿弃渣等组成,结构松散,力学强度差,稳固性差。

二、软质岩工程地质岩组

清水江组第二段绢云母板岩,岩石力学强度低,抗风化能力弱,稳固性较差。

三、硬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

清水江组第一段和第二段凝灰质板岩和变余砂岩,岩石力学强度高,抗风化能力强,稳固性好。

四、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评述

1、第四系:残坡积物及地表土层,含砾石、粉砂质、砂质粘土、亚粘土和采矿弃渣。一般呈可塑状,厚度变化大,属细粒土,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整个评估区低洼地段及开阔平地上均有分布,其质地松散,孔隙度大,易产生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性能较差。

2、清水江组第二段绢云母板岩组成。属软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其结构较疏松,抗风化能力较弱,易风化呈鳞片状、土状,遇水易软化而使物理力学性能变低,易产生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性能较差。

3、清水江组第一段和第二段凝灰质板岩和变余砂岩。岩石坚硬致密、完整,物理力学性能好,抗风化能力较强,属硬质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岩石力学强度高,稳固性较好,岩石工程地质性能良好。

4、金矿体直接顶底板为变余砂岩,属硬质工程地质岩组,厚度大于50m,稳固性好,利于坑采,当岩石中有裂隙穿插时,岩石结构较松散,稳固性差,引发冒顶的可能性大,对坑采不利,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综上,评估区岩土工程地质性能总体中等复杂。

第六节 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下水类型、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根据矿区地层岩性及含水介质特征、地下水动力条件,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碎屑岩类基岩裂隙水、基岩孔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三种类型。

(一)、碎屑岩类基岩裂隙水(包含断层构造裂隙水

清水江组第二段,该类岩组岩性主要绢云母板岩。含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分布于岩石层间裂隙、节理裂隙及断裂构造中,富水性弱,仅在构造两侧由于裂隙发育富集成泉,富水性较弱。

(二)、碎屑岩类基岩孔隙水

清水江组第一段由变余砂岩和变余凝灰质砂岩组成。含基岩孔隙水,地下水分布于岩石孔隙中,含水一般,透水较好。而在评估区内见泉点出露。

(三)、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赋存于第四系(Q)洪积及残坡积层中,分布零星,一般透水而不含水,由大气降水直接补给,富水性弱。

( 四)、泉点调查

经地表现场调查,评估区内分布有3个泉点。

1、泉1:位于辣子坪以南平距约100m冲沟内,即F3断层的南西段,为断层泉,出露地层为清水江组第一段的变余砂岩,地面标高466m左右。调查时间2008.6.10,泉水流量约为0.60L/S。

2、泉2:位于辣子坪以北平距约60m冲沟内。出露地层为清水江组第一段的变余砂岩,地面标高约475m,调查时间2008.6.10,泉水流量约为0.20L/S。

3、泉3:位于金竹坝北东平距约50m冲沟内,即F3断层的北东段,为断层泉,出露地层为清水江组第一段的变余砂岩,地面标高约1080m,调查时间2008.6.10,泉水流量约为0.40L/S。

二、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根据矿区地层岩性的组合及构造特征,地下水主要以大气降水和冲沟水(季节性河流)等地表水体为补给源。大气降水通过各种孔隙、裂隙,断裂构造向下补给地下水,冲沟水(季节性河流)等地表水体通过河床渗漏侧向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在孔隙、裂隙、断裂构造中径流,一部分补给深层地下水,一部分以泉的形式集中排泄补给地表水。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为440m。

综上所述,矿区内地下水补给水源主要靠大气降水。水文地质类型属基岩裂隙水充水矿床。故评估内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程度。

第七节 社会环境条件

经实地调查,评估区内无重要基础设施建筑,大部份为荒山,森林覆盖率为50%左右。主要有矿区南西角的辣子坪村寨有居民20余户、人口70余人,大小房屋25间,房屋多为木质结构,少数为砖木结构,1—2层。矿区总体上社会环境条件较好。

矿山地面工业场地建在矿山范围内,矿山有简易公路通过,交通较便利。

第八节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评估区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采矿、公路建设、民居建设和农耕。

本区采金历史较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民间采金十分活跃,一般进行浅部开采,沿矿层斜深小于200m。评估区内形成一定规模采空区,由于老洞已封闭,具体开采情况不明。

评估区有弃渣场6处,高约2--10m,宽80—100m,方量约30--500m3

公路建筑;评估区内采矿的区域都有矿山简易公路,依地形修建,切填方高度一般不超过6m,对地形改造较强。

民居建设:分布在评估区南西部,区内居民为辣子坪村寨,民居建设都依地形修建,切填方高度1—3m,以填方为主,对地形改造弱。

另外,评估区内沟谷地带尚有农耕活动,对地形改造弱。

综上所述,评估区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小结

评估区地形总体较平缓,地层岩性较单一,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岩土工程地质性能总体简单偏中等, 矿区社会环境条件较好,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现状地质灾害弱发育。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第一节 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据现场实地环境地质调查,在评估区内未发现滑坡体、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其它地质灾害,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在现状条件下,边坡处于稳定状态,现状地质灾害弱发育

小结

评估区内未发现滑坡体、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在现状条件下,边坡处于稳定状态,现状地质灾害弱发育。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依据工程项目类型、规模,预测矿山在生产过程中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及影响,评估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性。

第一节 矿山地下开采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一、安全采深

评估区内矿井主要开采金矿层,最大厚0.7m,矿层总体倾向为325°,平均倾角约为40°,属倾斜矿层,采高1.5-2.0m。根据《地方煤矿实用手册》第六章第五节:《表:建筑物的保护级别》、《表:地面建筑物和主要井巷的安全系数》,确定调查区内地面设施保护级别属Ⅱ级,地面设施和主井巷的安全系数K=150。安全采深(安全深度或综合作用厚度)按下式计算:

H = K·Mn

式中:H——安全深度(m)。

K——安全系数  (K=150)

Mn——矿层采高(m)

当开采矿层小于2 m时,Mn取值2.2 m,安全深度为:

      H = K·Mn =150·2.2=330(m)

二、 移动盆地的圈定

矿层顶板为清水江组板岩、变质砂岩和凝灰岩,力学强度高,稳定性较好。因此,依据20##年5月国家煤炭工业局制定的《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及附表5-3、附表5-4:

若不属重复采动的矿层:走向及上山移动角70°,下山移动角70°- 0.6α(α=43°)≈44°。

三、矿山地下开采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预测

(一)从上面安全采深的计算得知,该矿山地下埋藏金矿层,上覆岩体厚度小于安全采深330m的矿山范围内的地下采矿活动,引发和加剧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二)从上面移动盆地角的取值在剖面图上反应可知:该矿山的地下采矿活动,影响范围较大,即该矿山地下采矿活动,引发和加剧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即该矿山的地下采矿活动,可能导致矿山地下采矿活动影响范围内的村寨、矿山井下及地面工业场地遭受以上地质灾害的危害。

(三)随着矿山井下开采活动的不断加剧,采空区的不断扩大,雨季地表水的不断浸入,会引发新的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着井下及地面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第二节 矿山地面工业场地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矿山地面工程现已全部建成,地面工业场地位于矿区南西部辣子坪冲沟的斜坡之下,所处冲沟两侧地势较平缓,主要建筑物有办公楼、食堂、l0kv变电所、职工宿舍、风机房、运输轨道、炸药库及矿山公路等建筑设施,地面工业场地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预测。

办公楼、食堂、l0kv变电所、职工宿舍、风机房等主要进行场地整平,地形标高474-480,场标高475m,北东部形成高5m的切方边坡,岩性为变余砂岩,引发边坡崩塌的可能性大。其它切填方高度多小于2m,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

工业场内现存弃渣场6处,高约2--10m,宽80—100m,方量约30--500m3。其中2、6弃渣场,引发泥石流的可能性大,威胁地面工业场地的安全。

矿山公路:依山而建,公路西段主体为切方,切方形成3-6m高的切方边坡,引发边崩塌的可能性大。公路东段有切方和填方,切方形成小于3m高的切方边坡,引发崩塌的可能性小,填方高度2-3m,引发填方边坡滑塌、填方区地面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小。

主平硐(SPD3)、副平硐(SPD1)、回风斜井地段均为土质边坡,坡度15—25°,岩性为变余砂岩风化层,切方形成的永久性边坡高度3—4m,为混凝土拱成,引发边坡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小。

第三节 矿山、附近村寨及地面工业场地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一、矿山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根据上面对该矿山地下开采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得知:在矿层顶板厚度均小于安全临界厚度及“移动盆地”的影响范围内该矿山在其矿权范围内的地下采煤活动,引发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矿山范围内及其附近、矿山井下遭受以上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大。

二、矿山地面工业场地、建筑物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1、矿山地面工业场地及地面建筑物虽建在矿山南西部辣子坪冲沟地势较平缓地带,但在矿山范围内及其附近,故遭受矿山地下开采引发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大。

2、矿山办公房、职工宿舍、风机房、运输轨道等一般切填方高度多小于2. 0m;但最大切方高度为5m。遭受来自本身切方边坡引发的崩塌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大,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但遭受来自矿山地下开采引发的崩塌、滑坡、地面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大。

3、矿山公路:切方形成2-6m高的切方边坡,遭受来至自身切方引发滑坡的可能性较大和危害程度大。

4、主平硐(SPD3)、副平硐(SPD1)口切方4m,回风斜井口切方3.2m,切方高度大于3m,遭受来至自身切方边坡引发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较大。但遭受来自矿山地下开采引发或加剧的地面裂缝、地面塌陷、地面不均匀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大。

三、矿山范围内及其附近村寨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矿山范围内仅有南西角的辣子坪村寨有居民20余户、人口70余人,主要有开采坑道之上的1-6号房屋遭受该矿山地下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裂缝、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

小结

综上:天柱县辣子坪金矿地面工业广场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主平硐(SPD3)、副平硐(SPD1)和回风斜井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开采过程中或采空后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采矿弃渣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地面工业广场遭受遭受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采矿过程中遭受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主平硐(SPD3)、副平硐(SPD1)和回风斜井井口遭受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辣子坪村寨在开采坑道之上的1-6号房屋遭受该矿山地下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裂缝、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大,危害程度大。

第六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第一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一、分区原则及依据

根据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结合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的结果,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内相似,区际相异”,“就大不就小”,“整体不分割”的原则,参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中《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见表5:

表5              灾害危险性分级表

二、量化指标

1、安全采深

   H =330.0m

2、移动盆地角的取值

初次采动:

走向移动角:70°

上山移动角:70°

下山移动角:70°- 0.6α(α=43°)≈ 44°

3、切填方高度引发地质灾害危害的量化指标

0~3m:引发地质灾害危害小。

3~6m:引发地质灾害危害中等。

大于6m:引发地质灾害危害大。

4、村寨民房围护带宽:10m。

5、矿山地面建筑物围护带宽:10m。

6、地面工业场地围护带宽:10m。

第二节 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中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标准,根据地质灾害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结果,将矿区及影响范围内引发、加剧和遭受地质灾害可能性大、危害性大的区域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A),引发、加剧和遭受地质灾害可能性小、危害性小的区域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C),综合评估如下(附图03):

一、地质灾害危害性大区(A)

评估区内在矿区安全临界厚度小于300m的范围,受“移动盆地”影响的范围,该范围内矿山的地下采矿活动,引发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和害危害性大,故将该范围划为一个地质灾害危害性大区(A),即包括矿区采矿区域、采空区、地面工业场以及矿区内辣子坪冲沟的主平硐(SPD3)、副平硐(SPD1)、回风斜井和沟内行人或生产人员有危害的范围均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A区)。

二、地质灾害危害性小区(C)

在地质灾害危害性大区范围之外的区域,引发和遭受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不受“移动盆地”影响的范围和非采矿区的区域,引发和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危害性小。对周围零散居民所在范围不构成威胁,危险性小。即矿区北东及南部基本不受采矿影响的范围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C区)。

第三节 矿山建设适宜性评估

矿区地形总体起伏较小,性岩相对稳定,地质构造条件中等复杂,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现状地质灾害弱发育,社会环境条件较好。在生产过程中,矿山中西部包括地面工业广场在内的区域,引发和遭受地裂缝、地面塌陷、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危害性大;矿区北东部和矿区南东部地带,为非采矿区,引发和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危害性小,采矿活动不会影响该区域。

一、工业广场建设用地

地面工业广场引发和遭受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矿山建设场地适宜性较差,必须确保地面工业广场禁采,并针对工业场地建设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采取可靠有效的防治工程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确保工业场地安全及采取可靠工程防治措施的前提条件下,基本适宜作为建设用地。

二、井下生产

矿区开采技术条件较简单、地质环境条件中等复杂,可能引发或遭受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在采取可靠的防治措施后,确保井内、井外生产安全的条件下,基本适宜生产。

第四节 防治措施

根据评估区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结合矿区居民建筑的分布情况和矿山开采活动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采取切实可靠的防治措施

1、地面工业广场和弃渣堆场护坡挡土墙、填方挡土墙要有一定的埋深及排水功能,墙体应具有一定的抗滑功能,以防挡土墙滑移及倾倒。地面工业广场场地适宜性较差,必须确保地面工业广场地禁采,弃渣堆场必须修建挡土墙。

2、矿区采矿必须合理布设预留保安矿柱,以免产生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从而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3、对辣子坪村寨在开采坑道之上的1-6号房屋进行搬迁,迁到不受“移动盆地”影响的范围或者非采矿区的区域内,对居民所在地不构成威胁。

4、采掘过程中应加强井巷管理,严格遵守设计开拓方案要求和作业规程技术措施规定规范,区段内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边采边回填。井口工程地质不良地段应根据顶板的稳固情况及时支护和维护,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5、在开采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地表是否变形,以免产生滑坡、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对采空变形区产生或其它因素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应及时采取夯填、封堵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后加剧地质灾害演变和发展。

6、对矿区进行种草、植树,恢复生态,保护环境,防止和降低水土流失和坡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1、天柱县辣子坪金矿年生产矿石量1.5万吨,为小型矿山,属一般建设项目,据实地调查,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弱发育、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复杂类型。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界定为三级评估。

2、评估区地形总体较平缓,地层岩性较单一,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岩土工程地质性能总体简单偏中等, 矿区社会环境条件较好,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现状地质灾害弱发育。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

3、天柱县辣子坪金矿地面工业广场遭受遭受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采矿过程中遭受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主平硐(SPD3)、副平硐(SPD1)和回风斜井井口遭受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采矿弃渣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4、将评估区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1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和1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

矿区采矿区域、采空区、地面工业场以及矿区内辣子坪冲沟北西岸主平硐(SPD3)、副平硐(SPD1)、回风斜井和沟内行人或生产人员有危害的范围。遭受滑坡、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的危险性大,危害性大。

矿区北东及南部基本不受采矿影响的范围,引发和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危害性小。

5、矿区在采取切实可靠的防治措施,确保井内、井外生产安全的条件下方适宜生产。

第二节 建议

1、已建的天柱县辣子坪金矿,必须严格按有资质的部门设计方案开采,确保井上、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

2、禁止采用独眼井采矿。

3、矿山弃渣场应修建拦渣坝、截排洪沟,做地表排水工作,严格执行《一般工业企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要求。

4、保护生态环境,不得危害和污染环境。矿山生产中的酸性矿坑水和生产、生活污废水,应采用混凝沉淀、消毒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

5.完善通风、用电、抽水、运输等系统,禁止井下大爆破开采,做好敲邦问顶以及各项安全措施。确保井上、井下生产安全。

6、地下工程建设及生产过程中,应边采掘边支护,对软弱岩层和破碎地带应加强支护,平巷开口应保持足够距离以避免顶板冒落垮塌、矿层片邦造成灾害。

7、矿井生产中对可能遇到的突水等灾害,应作好安全防护措施。  

8、随着地下采矿活动的不断深入,采空区不断加大,会引发新的地质灾害,故应随时监控、监测,避免新的地质灾害对矿山及其附近村寨的危害。

9、闭矿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环境保护工程工作。


更多相关推荐:
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工程公司二一二年十月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单位总经理总工程师项目负责报告编写审核提交时间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工程公司1目录前言1一评估任务由来1二评估工作的依据1三主要任务和要...

××建设项目地灾评估报告

前言一任务的由来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xx69号等有关文件的规定受委托公司承担了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二评估工作的依据一法规...

地质灾害评估样本

海安县孙庄镇农民安居楼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前言一评估任务由来为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农村集镇农民的居住环境和住房条件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海安县孙庄镇人民政府拟利用其集镇上的有利地理位置实施建设农民...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永州市涔天河右岸电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前言1评估任务由来永州市正业水电有限公司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xx69号及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湘国土资办发20xx67号文件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委托...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云南建工安装股份有限公司昆钢大红山磨矿间地质灾害评估一评估范围1矿山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区范围不能局限于矿山建设用地面积之内应依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和地质环境条件将矿业活动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作为评估区范...

某工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项目名称市有限公司建设工程项目地址省市镇公司二一年一月市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委评资项调报报目查告告主编负责人编写托估质单单证位市有限公司位公司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书国土...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项目名称崇义县铅厂小樟坑钨矿资源开发项目地址江西省崇义县铅厂镇义安村小樟坑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二六年七月崇义县铅厂小樟坑钨矿资源开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委托单位崇义县铅厂小樟坑矿业有限公...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0

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一级评估有限公司20xx年9月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一级评估项目负责技术负责报告编写审核总工程师总经理提交报告单位有限公司资质证书等级甲级资质证书编号20xx1...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要点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要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要点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1危险性评估的对象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工程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格式

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院长打印总工程师打印或签字审定签字审核签字项目负责人签字技术负责人签字报告编写人签字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交日期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报告附件评估单位资质评估个人资质报告评审意见评...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前言受甘肃林海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委托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了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本工程评估主体为阿一山水电站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和发电厂房等建设场地评估的目的和要求...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编制

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及资料要求试行为规范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编制及备案管理工作保证提交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特制定本要求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提交1评估报告应做到内容...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