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说演进读书笔记

时间:2024.3.10

西方经济学说演进读书笔记(37)

一、重商主义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初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商业支配产业,流通支配生产,商业资本的力量大大超过了产业资本,这些客观决定了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必然是一种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以流通过程为研究中心的理论体系。

二、代表人物:早期重商主义:约翰?海尔斯 威廉?斯塔福德 孟克列钦

晚期重商主义:托马斯?孟 柯尔贝尔

三、特征:

重商主义学说都是以流通过程为中心,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为研究对象,以维护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增加金银货币为目的。其认为金银货币是社会财富的惟一形态,财富的直接来源除开采金银矿外是流通领域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卖,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保护本国商业和工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四、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封建伦理的束缚,开始用新的方式来考察现实社会经济生活,把经济现象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把研究范围扩大到整个国民经济,推动了经济学说的发展。其次,最直率地吐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在于追求利润,最先看到货币作为资本的职能及货币是在运动中增殖货币的手段。以上这些,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二、威廉?配第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到17世纪中叶,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和政策,尤其是它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垄断对外贸易的主做法,已经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由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生产和流通关系的变化,产业支配商业,生产支配流通。重商主义已经过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正是在重商主义理论体系逐渐瓦解的基础上产生并取而代之的。

二、代表人物:威廉?配第

三、特征:

他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代表了当时英国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论述了如何增加社会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他不停留与观察经济的表面现象,而是力图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联系,并首先应用抽象法。劳动价值论是其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础,地租论是其全部经济理论的核心。他最先克服了重商主义的影响。

1

四、影响:

他对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从而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他的分配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特点,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利益在经济上的对立,为古典分配理论奠定了基础。他第一次论述了地租(剩余价值)与工资的对立关系,对后来李嘉图的工资与利润对立、利润与地租对立的见解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配第虽然没有创立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但他的理论几乎触及了政治经济学所有的重要问题,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得出了一些科学的结论,从而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由于路易十四时期柯尔贝尔推行极端的重商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使整个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处于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这又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使法国整个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在重新探索振兴法国经济的道路中产生了法国政治经济学。

二、代表人物:布阿吉尔贝尔

三、特征:

他极力主张以发展农业生产来促进其他行业的生产,主张经济自由,反对重商主义,主张国家要保护农业。他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理解财富,认为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银,而是维持人的生活的各种物品。他认为农业是财富的源泉,一切财富都源于土地耕种。

四、影响:

他关于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均衡生产理论,使他能够在宏观的高度把握商品的价值决定问题,把每一种商品的价值视为由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在各个特殊部门来决定的。这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创见,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重要补充。他的这一思想,在西斯蒙第的劳动价值论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重农主义经济学说

一、理论来源:

重农主义学派继承和发展了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借鉴了重农学派的先驱者之一布阿吉尔贝尔的一些见解和原理,创立了比较完整的重农主义理论体系。

二、代表人物:魁奈 杜尔阁

三、特征:

(一)重农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是“自然秩序”观念,指出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都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自然秩序”:指出:“人为秩序”的确定应以“自然秩序”为准则。

2

(二)重农主义学说是具有封建外观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

(三)重农主义学说重视农业,反对重商主义,大力提倡经济自由,为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开辟道路。

四、影响:

(一)重农主义者的“自然秩序”思想给政治经济学提出了认识事物客观规律的任务。

(二)魁奈的等价交换学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交换是等价的,那么财富的源泉就不可能在流通领域,这不仅击中了重商主义的要害,而且使他把自己的研究重心转移到了生产领域,为他首次系统地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提供了可能。

(三)魁奈的纯产品理论为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奠定了基础。

(四)魁奈的资本理论中把资本和生产直接联系起来,抓住了生产资本,这样也就抓住了资本具有决定意义的形态,从而为从生产领域探寻资本的作用和意义,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开辟了道路。

(五)魁奈的《经济表》的科学成就对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学说的创立有重要的批判继承意义。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

一、理论来源:

他继承和发展了英国自配第以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最先建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代表人物: 亚当·斯密

三、特征:

(一)他的理论反映了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增加社会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二)他最先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从经济上考察了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

(三)他的著作《国富论》以发展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为主线,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的三种收入理论为核心,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范畴,几乎包括了经济学科的各方面内容,已经形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四)《国富论》具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和清晰的结构,并同时运用了抽象分析法和归纳综合法,既有对经济过程本质的一定分析又有对经济事物较充分的数量分析,既有对经济发展历史的分析又有对经济发展现实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较全面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问题。

四、影响:

3

(一)斯密的分工理论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分工问题,较为客观地说明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的作用以及分工对工人的不利影响,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二)他认为货币只要能起流通手段的作用,货币用什么材料都是可以的,并进而讨论了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的问题,开创性地探索了执笔的流通规律。其货币职能分析对货币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斯密不仅把价值的真实基础归结为生产时所消耗的劳动,而且把价值量归结为商品内部所凝结的劳动量。这就为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四)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说史上,斯密第一个正确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他根据人们的经济地位和取得的收入的形式把国民划分为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地主阶级。

(五)斯密认为利润是随着资本的出现而产生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经济范畴。他从劳动决定价值出发,指出利润是工人创造出的价值的一部分,是雇主分享的由工人劳动对原材料加工所增加的价值扣除工资以后的余额。这是斯密关于问题的一大功绩。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李嘉图所处的时代是英国产业革命蓬勃发展的时期。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的发展,也使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英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迅速壮大,并在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政权仍在地主阶级手中,这侵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于是在一系列问题上,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在政治方面,它表现在工业资产阶级要求通过议会改革,取得议会的多数,以便掌握政权。在经济方面,它表现为对谷物法的存废和货币改革的争议。

二、特点:

在方法论上,李嘉图力求克服斯密体系中的矛盾,始终一贯地使用抽象法,他把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原理作为分析一切经济现象的基础和出发点,因而他较为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

义的生产关系,得出了一些比较科学的结论.

(一) 肯定了斯密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但更进一步为: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以没有交换价值;但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不会有交换价值。事实上他已认识致到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二)李嘉图以分配理论作为自己研究的主要任务,但不是孤立地研究分配问题,而是从生产出发来研究分配的。他力图通过对各阶级之间分配问题的研究。阐明如何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条件。

(三)他的货币学说是建立在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并把贵金属作为特殊商品来考察,认为它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

4

三、影响:

李嘉图作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伟大代表和完成者,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理论中的科学因素,建立起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准绳为中心的理论体系。李嘉图的经济学说在当时以至对以后的经济思想的发展都城产生重大的影响。

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大生产对小生产的胜利,同时也给广大劳动群众带来了破产和贫困。小资产阶级一方面要保存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制度的基础,另一方面力图反抗大资本家对小生产者的威胁,因而产生了以理想的小生产方式阻止或延缓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幻想。西斯蒙第就是19 世纪这

种思潮的主要代表。

二、特点:

(一)西斯蒙第虽然接受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若干经济范畴和原理,可他即比前人更清楚地看到资本主义的缺陷和矛盾,并从中分析出涉及资本主义本貭的问题,得出了和古典经济学家截然不同的结论,否认了他们所宣传的资本主义自然性、合理性和永恒,提出了对资本主义进行重新分析研究的任务。

(二)西斯蒙第是用小资产阶级的眼光来批评资本主义制度的,因而也不可能对资本主义制度作出科学的分析,错误地把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归咎于人们的思想和国家政策,以及错误的经济学说和经济方针,并主观地寻求保证人类物质幸福的一般原则和政治措施,创立了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或经济浪漫主义的思想体系。

(三)在西斯蒙第看来,消灭资本主义矛盾的途径,就是使现代社会回到被他所理想化了的小生产方式中去。他把中世纪宗法式的农业和行会手工业理想化的人类幸福生活的新境地,呼吁国家采取措施来保护和发展生产,建立资本主义和工人之间的宗法式的合作关系。

三、影响: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如果说在李嘉图那里政治经济学无情地作出了自己的最后结论并就此结束,那么,西斯蒙第则表现了政治经济学对自身的怀疑,从而对这个结束作了补充。”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萨伊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法国大革命虽然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也吓怕了法国资产阶级,使得他们急剧地改变了斗争方向,走上了反对革命的道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以重农学派为代表的法国古典 5

政治经济学,在未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庸俗化的进程。萨伊就是这一经济思潮的带头人。他以斯密学说解释人的面目出现,创造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庸俗理论体系。他的《政治经济学概论》被作为教材在欧美大陆流行一时。萨伊也因此被誉为经济学权威,亚当·斯密的“伟大继承者”。

二、特点:

(一)萨伊第一个把斯密经济学说中的庸俗成分分离出来并加以发挥和系统化,最先创立了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把政治经济学变为了研究人与物的关系、标榜为超阶级的、纯理论的学科,为整个庸俗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三)最先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了生产、分配、消费三部分,并把三者说成是超历史、超阶级、彼此孤立的部分。萨伊提出来的“生产三要素”论、供求平衡的“销售论”、“三位一体”的分配论来掩盖资本主义剥削,抹煞资本主义矛盾,把资本主义说成是可以无限繁荣发展的美好社会。

三、影响:

(一)萨伊的三分法大体上规范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为其后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内容划分和体系构建奠定了基础。

(二)萨伊的三种价值理论阐述了庸俗政治经济学价值学说的各个基本理论,为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三)萨伊在销售论中认为生产创造需求;国家应该遵循经济的自身规律去指导经济生活,而不要乱加干涉;开展适当的对外贸易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观点,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

一、来源:

马尔萨斯继承了斯密的庸俗因素,与李嘉图理论相对立,创立了英国早期的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马尔萨斯是以人口论闻名于世的。

二、特点:

(一)他的理论迎合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被压迫阶级残酷无情。

(二)马尔萨斯只是把斯密经济学中的庸俗因素分离出来加以继承和发挥,并用来反对李嘉图学说及一切进步思想。

(三)其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只有在有利于贵族地主阶级时才是可能的,认为贵族地主阶级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出了最大贡献。

三、影响:

6

(一)他认识到人口增长受到生活资料增长的制约,人口增长应与生活资料增长保持一定的比例,否则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和安定。

(二)他确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人口过剩的事实以及由资本主义无政府状态而产生人口盲目增殖的趋势,认识到了人口过剩的危害性,论证了人口、就业、收入之间的相互影响。

西尼尔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背景:

其是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演变和发展,但其已不再打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旗号,而是转向公开反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寻找新的理论来代替它或者肆意篡改其基本原理,以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达到为资产阶级辩护的目的。

二、特点:

西尼尔依据萨伊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规定,把政治经济学定义为一门精密的抽象演绎的、研究一般财富的性质、生产、交换及分配的纯经济学。他主张把经济科学同研究与制度有关的以及研究财富和福利之间关系的经济艺术、经济政策区别开来,认为政治经济学家所要处理的对象,不是福利而是财富。他还认为经济学家的作用应该是纯学术的,对各种涉及到经济问题的社会方案和政策不应发表意见。经西尼尔大力压缩的所谓纯经济学被概括为四条不变的基本命题。

三、影响:

四条基本命题以及赖以建立的纯经济学理论是西尼尔将萨伊、马尔萨斯以及古典学派的经济理论加以概括、调和和补充的产物。这种处于初级阶段的实证经济学所依据的理论及其使用的逻辑演绎方式是贫乏的。然而,继萨伊之后的西尼尔是公开主张以实证分析为经济学科学化标志的首创者。

巴师夏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背景:

与西尼尔的经济学说产生于同一时期

二、特点:

(一)他的服务价值论是为了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而提出的。

(二)他的延缓论是用来反对李嘉图关于工资和利润对立的理论的。

总之,其理论实质在于美化资本主义,反对空想社会主义和李嘉图学说,并不是探讨资本主义的内在规律。

凯里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背景:

7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国内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奴隶制农场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正在不断加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显示出来,西欧不断发展和流行的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也传到了美国,威胁着美国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在上述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美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未经历古典阶段,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庸俗化道路,极力鼓吹阶级调和论。

二、特点:

(一)他主张实行国家关税保护主义,防止英国竞争,积极发展本国工业。

(二)他指责李嘉图总是要在各个阶层之间和各个民族之间挑起竞争。

(三)他的价值论是其阶级利益和谐论的理论基础,认为价值是人们对自然的支配尺度。

三、影响:

(一)他的理论包含着关于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并尽快赶上英法等国的思想,如强调严格实行保护关税政策,阻止外国竞争,以保证本国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力迅速发展。

(二)它强调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繁荣民族经济的思想,对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约翰?穆勒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背景:

其产生在英法两国社会矛盾不断加剧,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解体的时代。此时西欧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加剧,批判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影响更加扩大。受欧洲革命的影响,促使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分为两派,一派是在巴师夏的旗帜下辩护庸俗政治经济学,另一派追随约翰?穆勒,企图调和那不可调和的东西。

二、特点:

(一)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大综合。

(二)具有显著的折衷主义特点和改良主义倾向。

(三)保持了古典经济学家研究的诚实性,而不象某些庸俗经济学家那样有意为资本主义辩护。

(四)宣告了政治经济学的破产。

三、影响:

(一)他提出分配规律是历史的可变的规律;把劳动看作是价值决定的一个因素,并把工业产品价值和农业产品价值的决定的法则区分开;坚持了资本不具有生产力,唯一的生产力是劳动的观点;他发展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的科学因素。

8

(二)它的著作标志着研究生产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即将破产和一代经济理论的结束,从而走向研究消费、流通,并走上主观主义的道路。

德国历史学派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19世纪初,在德国,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一些思想家呼吁国家的统一,并企图依靠国家政权来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为此,他们把理论批判的矛头指向鼓吹自由贸易的英国古典经济学,从而为与古典学派相对立的历史学派的产生准备了思想材料。

二、代表人物: 李斯特 威廉·罗雪尔 施穆勒

三、特点:

(一)李斯特经济学说的特征:

他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特点,就是反对英法古典经济学说,强调政治经济学的民族性。他极力要建立一种新的学说体系,即“国家经济学”。他提出这种学说不是建立在空洞主义之上的,而是以事物的本质、历史教训和国家需要为依据的。

(二)旧历史学派的理论特征

旧历史学派提出了自己的“历史的方法”他们认为,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有机体,因此只能用综合的方法,用归纳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事物是发展和变化的,因此经济规律只具有相对性,只能从历史的类比中去发现它。旧历史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最基本的特征,正是这种“历史的方法”。旧历史学派是在批判英国古典经济学方法沦的基础上形成的。

(三)新历史学派的理论特征

其继续采用旧历史学派的历史归纳法作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方法,反对古典学派的抽象分析法。但新历史学派对历史方法的看法及其运用比旧历史学派更加极端和彻底。他们否认在每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规律性。经济问题的分析必须运用历史方法,抽象演绎方法得不到任何结果,其极力主张采用“历史统计方法”。

四、影响:

(一)李斯特特别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论述了经济发展阶段和所应采取的经济政策的关系、自由贸易与保护关税的关系,主张在当时的德国实行保护发展政策;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措施;特别重视根据本国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来发展自己国家的民族经济,这都是李斯特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

(二)旧历史学派提出了新的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拓宽了古典经济学所确定的研究的视野和范围特别是对于认识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9

(三)新历史学派强调研究本国的特点及其历史发展,强调国民经济是一个综合的整体,不仅应研究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制度”的特点,而且应研究意识形态、国家政权等等对经济的影响,这对于考察一国经济的发展及制定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战略,无疑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启示;他们收集的大量资料和提出的各种专题研究,推进了经济史这门学科的发展,也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进行理论抽象的某些基本依据。同时美国的制度学派就受了新历史学派的很大影响。

美国制度学派

一、来源:

其在某些方面受到德国历史学派的影响,在经济学方法上强调所谓制度研究,以求对资本主义现实作出新的解释。制度经济学主要吸取了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观点,采取历史主义和制度分析的方法,描述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趋势,宣扬社会改良主义。

二、代表人物: 凡勃伦 康芒斯 米契尔

三、特点:

(一)把社会经济看成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强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二)根据19世纪末流行于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以本能作为一切行为包括经济活动的解释。

(三)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庸俗进化论来解释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四、影响:

凡勃伦在其著作中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评和责难,阐述了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向、方法和理论,为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边际效用学派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

一、理论来源:

卡尔·门格尔在综合前人的主观价值和效用递减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决定于商品的最不重要部分的效用理论,从而奠定了边际效用理论的基础。

二、代表人物:卡尔·门格尔 弗里德希·冯·维塞尔 欧根·冯·庞巴维克

三、特点:

奥地利学派反对德国历史学派的所谓历史的方法,主张采用抽象演绎法。其抽象演绎法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0

(一)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应该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中把个人抽象出来。

(二)应从个人的心理动机出发,把人的需要及需要的满足即消费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三)把消费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首要问题。

四、影响:

庞巴维克的价格论是奥地利学派中最彻底的主观的价格论和供求平衡论的混合体。实际上,买卖双方对商品的主观评价预先就已把原已假定的价格为前提和起点,因为交换双方最感兴趣的是作为价值的倾向表现的价格。卖主对商品粮的评价(要价)从根本上讲取决于生产成本,社会必要劳动的耗费量。买主对商品的评价(出价)取决于他们在社会分配结构中的地位和购买力,而购买力又是以市场价格为转移的。这个集奥地利学派价格之大成理论完全用价格取代价值从而彻底割断价格与生产劳动的内在联系,并且把经济理论的重点转移到对市场、市场价格、货币和利率、市场运行机制的研究上来,为此后的西方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划定了路标。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

一、来源:

他是边际效用论和数学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产物,运用数学方法研究、论证和表述经济现象的规律。

二、代表人物: 杰文斯 瓦尔拉斯 帕累托

三、特点:

(一)把各种经济事物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用数学分析代替理论分析。

(二)以交换作为应用数学方法的出发点,把生产、分配、消费都说成是交换的不同形态。

(三)抛弃一切以因果关系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完全以经济现象的函数关系代替因果关系。

四、影响:

(一)数理学派在方法论原则的特点,并不就是在经济学运用数学方法,而是在于主张用数学符号和方法来表述、研究和论证经济现象及其相互依存的关系,并认为数学方法是研究经济学的主要方法,甚至是唯一的方法。它是借用函数概念表达经济现象之间的依赖关系,借用微积分的语言来刻划经济规律,借用联立议程组来构造整个经济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

(二)帕累托独创性贡献有:

第一,他用序数效用概念取代了效用可测量的假定

第二,他引进了无差异曲线分析的技术

美国学派的经济学说

11

一、来源:

它是美国经济学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袭了凯里的阶级调和论,并以当时兴起于欧洲的边际主义作为论证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理论经济学,形成美国学派。

二、代表人物: 约翰·贝茨·克拉克

三、特点:

(一)克拉克体系的中心是分配论。他认为分配问题极端重要,它涉及“现存社会制度究竟有没有存在的权利”,“是不是要让这个制度自由无阻地按照自己的方向发展下去”。而在进一步探讨如何研究财富分配问题时,认为这种研究不能离开生产和交换,并且明确指出分配和交换的全部问题都应当纳入有组织的财富生产过程里。克拉克断定社会生产中包括着分配和交换,并强调应从生产领域去证明支配分配和交换的规律。

(二)新的三分法:克拉克把经济学分成“普遍规律”、“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

马歇尔的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英国庸俗政治经济学界分为以约翰·穆勒为代表三主张以生产费用决定价值和以杰文斯为代表的主张以最后效用决定价值的两个派别后,马歇尔以边际效用论为基础,把争论双方的观点加以折衷,并收集了各种新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立了他的理论体系。

二、特点:

(一)马歇尔把古典经济学的供给分析与边际学派的需求分析加以综合,形成了以生产成本分析为中心的供给理论和以效用分析为中心的需求理论相结合的新的经济学体系。

(二)在马歇尔的研究方法中,最主要的特征有三点:连续原理、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分析。

三、影响:

(一)他的学说是对古典经济学的继承和更新。一方面他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关于生产成本的解释,参照了斯密、李嘉图、穆勒的分配学说,另一方面,他引入了边际分析,强调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因此他的学说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

(二)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新思维,尤其是均衡价格理论,为经济学创立了一套分析工具,因此被认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

(三)提出了有关不完全竞争问题。

(四)马歇尔的学说体系中,无论在供给理论还是在需求理论方面都加入了新的内容。但比较起来,需求理论更具特色。他关于需求规律、需求弹性的论述,关于消费者剩余的概念都是他的贡献。由于马歇尔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特点,并对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所以在他工作的剑桥大学里,形 12

成了继承和发展他的学说的一大批著名的经济学家,如庇古·罗伯逊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凯恩斯等,他们不仅师承马歇尔,而且各自都有重要影响,于是逐渐形成在经济学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的剑桥学派,而且马歇尔则是这个学派创始人。

凯恩斯经济学说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1929—19xx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这次资本主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是凯尔斯经济学说产生的直接历史背景。这次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传统西方经济理论的破产,当时西方经济学的传统观念是新古典经济学极力推崇的自由放任主义。但是面对当时的现实,这一传统观念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为了挽救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统治者首先从行动上突破了自由放任主义,采取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措施,祈求以此来摆脱经济危机。这一政策的实施要求在理论上加以配合,于是凯恩斯的经济学说就产生了。

二、特点:

(一)理论上,凯恩斯反对代表基本传统理论观念的“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提出在三大心理规律(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作用下,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而市场自动调节的机制将无法发挥有效作用,纠正这种失调。

(二)方法上,凯恩斯复活了重商主义曾经使用过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克服了此前传统的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分开的“二分法”,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合为一体。这一做法开辟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新时代。

(三)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特别是,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功能性的财政预算政策,主张以赤字财政政策来解决大的经济萧条和危机问题。

三、影响:

(一)凯恩斯经济学说为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造就了资本主义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

(二)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第二个黄金时期”的出现。根据凯恩斯经济学说的主张,以保持充分就业作为施政目标之一,扩大公共事业开支,提供救济和社会福利。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贫困阶层的生活状况,局部地改善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凯恩斯主义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和推广。当代各个西方经济学派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凯恩斯经济学说有关。凯恩斯的经济学说至今已以各种形式渗入了各个经济学派的思想当在中。

后凯恩斯经济学

13

后凯恩斯经济学的内部大体分为两大支派:新古典综合流派和新剑桥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40-60年代是凯恩斯主义在欧美国家得到普遍传播和运用的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凯恩斯时代”。在这一时期里,美国取得了连续多年的经济持续增长。这似乎证明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有效和适用。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和观点又开始重新逐步回到一些人的经济理论观念中,并渗透和进入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由相互对立转向共存与相互融合。新古典综合的理论体系就在这一基础上形成和出现了。

二、代表人物: 保罗?萨缪尔森 托宾 索洛

三、特点:

新古典综合派在经济理论上的最显著特征是,在宏观方面接受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在微观方面采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随着形势的发展,新古典综合派还表现出另一个特征,那就是对其他学派观点的吸纳。新古典综合派这种经济理论的运行背景是所谓的“混合经济”。

新剑桥学派

一、理论来源:

(一)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新剑桥学派继承了凯恩斯的“投资储蓄分析”,强调投资对就业量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作用。他们特别强调论述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均,以及推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走向没有食利者阶层的文明生活新阶段。

(二)卡莱茨基的经济理论。卡莱茨基在1933年发表的“经济周期理论大纲”一文中提出了几乎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相同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并把不完全竞争、垄断价格等因素的作用引进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强调投资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三)斯拉法的理论。斯拉法于1960年发表了他将近30年的研究成果《用商品生产商品》。在这本小册子中,斯拉法以精炼的文字、严谨的逻辑重新恢复了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为新剑桥学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批判武器。新剑桥学派也因此而宣称要通过斯拉法的理论来返回李嘉图的古典传统,“重建政治经济学”。由于这个原因,新剑桥学派有时也被称为“新李嘉图主义”。

二、代表人物:琼·罗宾逊 卡尔多 帕西内蒂

三、特点:

(一)新剑桥学派是作为新古典综合派的对立面出现的。它强调凯恩斯经济理论与新古典经济理论之间的对立,坚持和发展前者而批判后者,坚决反对新古典综合派把两者调和起来。

(二)新剑桥学派的方法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坚持抛弃均衡概念,树立历史的时间观念;二是强调社会制度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14

(三)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把经济增长同收入分配问题结合起来考察,一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收入分配的变化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说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

四、影响:

由于新剑桥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比较激进,因而它从来没有被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所接受和采纳,更没有被付诸实施。当然,即便如此,新剑桥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仍然属于改良的性质。

战后西方其他主要经济学流派

福利经济学

一、产生:

福利经济学正式产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庇古《福利经济学》的出版。30年代后,许多经济学家运用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的序数效用论和“最优化理论”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二战后福利经济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代表人物: 庇古 帕累托

三、特点:

(一)福利经济学的突出特点是强调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把价值判断,即是非善恶的标准引入经济学,来判断经济行为的好坏。

(二)把是非善恶的标准引入经济学中,就使得经济学成为一种规范性的科学—“规范经济学”,以区别对经济行为本身进行说明的实证经济学。

(三)从分析方法来看,福利经济学通常采用长期、静态和微观的分析方法。应用边际效用论、最优化原则以及消费者主权论,提出了“福利标准”和“社会福利最优状态”。

熊彼得的创新理论

一、理论来源:

熊彼得在学术上先后受奥地利学派的维塞尔和庞巴维克、新古典学派的马歇尔、洛桑学派的瓦尔拉斯和帕累托的影响,把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结合起来,用“创新”的概念来解释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趋势。

二、特征:

(一)在研究方法上,熊彼得强调生产技术革命和生产方法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用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变革来解释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经济发展过程,力图把历史的发展和理论的分析结合起来。

15

(二)在研究对象方面,熊彼得着眼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使动态经济学理论体系化的先行者。

(三)他从资产阶级经济学出发,得出了“资本主义不能活下去”,“长驱直入社会主义”的结论。

三、影响:

熊彼得的“创新”理论不仅对西方经济的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他的追随者还把他的理论发展成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两个新的分支:“技术创新经济学”和“制度创新经济学”。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一、理论的产生:

罗斯托的经济思想主要是受德国历史学派、美国制度学派、凯恩斯经济学说和熊彼得创新理论的影响。德国历史学派是以提倡在经济学中应用历史的分析方法而著称,在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时惯于采用“阶段论”的分析方法,这对于罗斯托从经济史的研究出发,探索经济过程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特征:

(一)他运用了“主导部门”分析法,提出了“主导部门”的作用。他认为经济成长阶段的依次更替和重要经济部门的变化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二)他采用了心理因素分析法,提出了所谓“布登勃洛克式动力”的作用。

(三)他把“主导部门”分析和“布登勃洛克式动力” 心理因素分析统一起来解释经济成长阶段的依次更替。

三、影响: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在理论观点、分析方法以及政策主张方面自成体系,有其独特之处,在西方经济学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新保守主义经济学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保守主义思想实际上是19世纪上半期就已经产生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70年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高速发展中积累起来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证明了战后他们奉行的以凯恩斯主义为依据的经济政策的失败,宣告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破产。在这种情况下,新保守主义经济学便逐步扩大影响,并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特点:

16

(一)相信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主张采用自由放任政策,反对凯恩斯的政府干预政策。

(二)肯定私人企业制度的优越性,主张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充分的自由。

(三)反对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

(四)主张维持市场竞争、反对垄断。

(五)坚持传统的健全财政原则,反对通货膨胀。

三、影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由竞争的市场力量始终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一角度说,新保守主义经济学的自由经营论将在西方国家长期存在下去。

货币主义学派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它属于新保守主义学派。战后实行凯恩斯膨胀经济政策的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也同时带来了通货膨胀等严重的经济问题。70年代初“滞胀”的出现使凯恩斯主义陷入了窘境。货币主义公开反对凯恩斯主义,提出“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企图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

二、代表人物: 米尔顿·弗里德曼

三、特征:

(一)强调两种意义的自由,即人们相互关系的自由和个人的自由。

(二)强调人们相互关系的自由在经济活动中主要靠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来实现,在政治活动中则主要依靠某种形式的少数服从多数来实现。

(三)强调人是一种“不完善的实体”,“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四)自由只有在政府的保护下才能实现。

(五)运用了预期量分析法和名义量分析法。

四、影响:

(一)弗里德曼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资本主义自由的虚伪性,同时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到了自由与市场经济和政府作用的关系。

17

(二)弗里德曼运用的预期量分析法和名义量分析法对研究市场经济下的货币作用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理性预期学派

一、产生:

它最初是货币主义学派的一个分支。理性预期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最初是穆斯注意到了理性预期的问题。直到70年代理性预期理论才逐渐形成一派。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市场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理性预期方法对宏观经济进行了一场“理性预期革命”。

二、代表人物: 卢卡斯 华莱士 萨金特

三、特征:

(一)他们将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理论的假定和前提进一步发展,把微观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反对凯恩斯主义,反对政府干预,但不同意把货币政策放在第一位和实施单一的货币政策。

(三)把“理性预期假说”引入了宏观经济分析,强调理性预期在经济行为者的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四、影响:

理性预期学派要求减少国家不必要的、过多的干预,并不是完全不要国家干预。主张国家干预应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或使二者更好地结合起来对付严重的经济问题。这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供给学派

一、产生:

供给学派的创始人是孟德尔,他首先提出减少税收,增加供给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面对滞胀的局面,凯恩斯主义者提不出新的解救方案,货币主义和其他保守主义学派也拿不住有效的措施,而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却能解决这一问题。这样供给学派就逐步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一个新的流派。

二、代表人物: 孟德尔 拉菲尔

三、特征:

供给学派强调供给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不是通过对构成供给的一些要素的分析来解决现实中的供给问题,而是从政府的税收政策对生产率的影响来解决供给问题。凯恩斯强调的是“需求刺激”,供给学派强调的是“减税刺激”。

四、影响:

18

由于凯恩斯经济学说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往往只注重调节需求来促进经济的增长,但供给学派的产生使资本主义国家在解决经济问题时更加注重供给的调节。

伦敦学派

一、产生:

伦敦学派是新自由主义的四个中心之一。20世纪20-4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问题的大论战。哈耶克的新经济自由主义理论正是在这场争论中形成的。

二、代表人物: 埃德温·坎南 哈耶克

三、特征:

(一)纯理论性和纯学术性,不直接提出具体改革建议来影响一国经济,而是通过影响其他的经济学家来影响一国的经济。

(二)研究范围极为广泛,几乎涉及到一切社会科学学科。

(三)完全否定国家干预,是彻底的自由主义者。

(四)在方法论方面,他把经济学看成是社会科学之一,并从社会科学的广义上研究经济学的方法论。

四、影响:

哈耶克的理论对新经济自由主义各派以及整个西方经济思潮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哈耶克之于经济自由主义各学派,正如凯恩斯之于各种凯恩斯主义一样。

弗莱堡学派

一、产生:

弗莱堡学派即德国新自由主义学派。弗莱堡学派的经济理论恰好满足了二战后德国社会的需要,其提出的“社会市场经济”被德国政府付诸实践,创造了经济奇迹。

二、代表人物: 瓦尔特·欧根

三、特征:

(一)欧根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即“显著特征提炼抽象法”

(二)欧根提出了第三种经济秩序,即“竞争秩序”。

公共选择学派

19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公共选择学派是美国的一个新自由主义学派。

(一)传统经济学缺乏政府经济理论,作为政策制定者的国家被看作是经济体系的外在因素。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应当把政治决策过程作为经济活动的内在因素。

(二)30年代以来的新福利经济学激起了公共选择理论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过程的关注。

(三)战后纠正市场失误的国家干预越来越多,促使公共选择理论通过非市场的集体决策过程来探讨国家干预失误的原因。

二、代表人物: 布坎南 图洛克

三、特征:

公共选择理论以公共选择为研究对象,是经济学与政治学的结合。

(一)公共选择是在政治过程中进行的,消费者按照政治程序间接决定公共物品的产量。

(二)公共选择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消费者要遵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三)公共选择的个人支付与单个公共物品的消费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四)在公共选择中民主的竞选促使政府努力为投票人服务和选民服务。

四、影响:

(一)公共选择学派第一个将政策决策过程作为经济活动的内在因素。

(二)首次从政治过程的经济研究中分析资本主义经济问题的根源所在。

新制度经济学

一、来源:

50年代以后,加尔布雷恩、缪尔达尔等人继承了前人的观点,特别是凡勃伦的制度因素分析和米音斯等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观点,提出了权力转移理论、二元体系论、技术决定论、后工业社会论等理论,被称为新制度经济学。但他们的理论是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的理论,因此被称为左翼新制度经济学。60年代以来,威廉姆森等人从契约角度来论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制度的产生及其合理性,把制度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他们被称为右翼新制度经济学。

二、代表人物: 加尔布雷恩 缪尔达尔 威廉姆森 科斯 诺斯

20

三、特征:

左翼:(一)反对主流经济学把资源的配置与利用作为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主张从制度方面来研究社会。

(二)强调制度因素和结构因素的重要性,反对局限于抽象的经济因素范围内的分析,反对传统经济学和当代经济学的数量分析方法。

右翼:(一)他们批评新古典经济学把制度看成是外在的。

(二)他们忽视了制度变革过程中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的矛盾分析,这反映出其保守主义的特征。

四、影响:

左翼:(一)其具有改良主义的色彩,对现代资本主义作了许多揭露和批判,有利于人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资本主义。

(二)其力图对现代资本主义进行改革,使它能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和社会福利,这些主张至今在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有着相当大的影响。

右翼:(一)其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发展和创新,使微观经济理论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分析市场价格形成问题的一个工具,而且成为一种关于人的行为的一般理论。

(二)其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的脱离现实的假设前提,提高了微观经济理论的现实性,从而提高了由此到处的经济政策的可操作性。

(三)其为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加尔布雷思的二元体系理论

一、产生的条件:

50年代后由于凯恩斯主义未能解决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一批制度经济学家起来批判凯恩斯主义,并提出了改良资本主义的新理论,被称之为新制度经济学派。其中最著名的是加尔布雷思。

二、特征:

(一)强调制度因素和结构因素的重要性,反对抽象的“纯经济”分析。

(二)继承了制度学派的规范分析方法,提出把经济价值和经济以外的其它价值总和起来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即“生活质量”。

产权理论

一、理论来源:

21

产权理论是在对新古典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一些根本缺陷的批判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二、代表人物: 科斯 德姆塞茨 张五常

三、特点:

产权理论是研究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通过界定、变更和确定产权结构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达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目的。

四、影响:

(一)科斯首先把产权和交易成本引入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中,并指出了产权、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他的理论启发了整整一代经济学家。

(二)德姆塞茨等人的研究为产权理论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

企业理论

一、理论来源:

企业理论是产权理论在企业制度研究中的应用。

二、代表人物: 科斯 阿尔钦 德姆塞茨 威廉姆森 张五常

三、特点:

(一)其指出外部性是没有意义的,问题的实质在于交易成本

(二)当企业用劳动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时,劳动市场的外部性会代替中间产品市场上的外部性,从而企业外部性内在化的论点是不成立的。

四、影响:

科斯首先用产权理论对企业制度进行了分析,开创了分析企业制度的新方法。

制度、制度创新与制度变革理论

一、产生:

诺斯通过对经济增长现象的思考和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意识到了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巨大影响。在其一系列的著作中,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史学理论,并用这套理论考察和解释了自史前人类经济生活至现代经济增长的漫长历史。

二、代表人物: 诺斯 戴维斯

三、特点:

22

(一)他运用产权理论来研究经济史,使交易成本的概念具有了分析一切经济组织的一般意义。

(二)他对经济学家总是用投资和技术创新等原因来解释经济增长提出了质疑。诺斯提出了国家、产权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影响:

诺斯从制度创新和制度变革来解释长期经济增长和人类社会的演进,是富有启示意义的。

23

更多相关推荐:
西游记读书笔记猪八戒的婚姻生活

第十九回这一回我们来说说猪的那些事。猪八戒,法名猪悟能。作者赋予了八戒这个角色很鲜明的特点,他好吃懒做,小肚鸡肠,而且特别好色,几乎平常人身上有的缺点在他身上都能找到。可以不夸张的说,整部书所有的角色中他与人类…

《西游记》读书笔记300字(共4篇)

《西游记》读书笔记300字(共4篇)《西游记》读书笔记300字(一)我喜欢看《西游记》,特别是书里的《三打白骨精》。那是唐僧取经路上发生的一件事情。其中孙悟空一次又一次地打死了由白骨精变的村姑、老太婆、老头,一…

西游记读书笔记怎么写

西游记读书笔记怎么写字号T20xx0708084138出处网友投稿T导读西游记读后感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上...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大全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大全西游记读后感范文大全中国有四本书非常有名它们是四大名着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还有西游记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西游记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西游记读后感一这本精彩有趣的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大家应该都...

西游记读书笔记300字

从小我就喜欢看书也读过不少书但我对西游记的印象最深这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吴承恩的高超写作技艺让我赞叹不已他笔下的人物更是生动形象唐僧心地善良不愿气累孙悟空活灵活现足智多谋猪八戒好吃懒做做任何事都马马虎虎沙僧诚恳...

西游记读书笔记

西游记读书笔记600字一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与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并驾齐驱的西游记这四本书合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作者是吴承恩他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幕幕栩栩如生的情景塑造出一个个令人叫绝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四个主人...

西游记读书笔记

西游记读后感西游记此巨着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艺术...

西游记读书笔记(修改)

书名西游记一好词1卧鱼将脚2飘扬翠袖3摇拽缃裙4玉笋纤纤5金莲窄窄6柳衰谷秀7托男挈女8拱伏无违9喜不自胜10合契同情11千峰开戟万仞开屏12烟霞散彩日月摇光13体段峥嵘14乌云敛伏二好句1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

西游记读书笔记300字

西游记读书笔记300字西游记读书笔记300字一小时候只要爸爸一有空我就偎依在他的怀里让他给我讲gt故事爸爸总是喜欢给我讲西游记中的故事每当讲到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时我总是听得津津有味总...

读书笔记【西游记】

读书笔记读西游记有感小时后最爱看的是那西游记的连环画身着袈裟的糊涂善良的唐僧挑着扁担憨厚勤劳的沙僧浑身雪白默默无闻的白龙马肥头肥脑又贪吃好色的八戒与顽皮可爱的孙悟空为我的童年勾画出了一幅幅美好的图画那时的我总爱...

西游记读后感1000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然看了一遍但是以这本书编辑的电视机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让人看了就喜欢上了它这本书...

《西游记》读书笔记300字

西游记读书笔记300字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尤其是曲折离奇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稀奇古怪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作者吴承恩主要讲述唐僧和三个徒弟千辛万苦地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读书笔记(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