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认识实习报告

时间:2024.4.20

建筑学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1)增加建筑的感性认识;(2)接触多种类型的建筑扩大知识面;(3)了解所观察的建筑(环境)功能与空间及各种流线的关系;(4)增加建筑与环境互动关系的认识;(5)增加对建筑材料、结构、构造技术的认识;以期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一、盛乐博物馆

盛乐曾是北魏的第一个都城,位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内,近年的考古工作逐渐揭开了这座古城的面纱。为了展示其历史文化,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注资修建一所博物馆,于是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境内的盛乐古城遗址东侧,巍然矗立了一处新建的人文景观,全国唯一的一座以展示鲜卑历史文化为主、全区十大特色博物馆之一的和林格尔盛乐博物馆。

该馆儿基地选在遗址近旁,邻接公路,背靠古城墙。场地起伏较大,内有一座古墓,一座烽火台和用于考古工作站的临时建筑。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该馆造型新颖独特,以历史遗迹为展示脉络,采用目前国内最新的半地下覆土式、生态环保型设计,地上部分可登顶俯视盛乐古城全景,地下部分有三个展厅,共同展现和林格尔地区悠久的历史与光辉灿烂的地域文化,展现草原第一都盛乐风采。让参观者宛如游走了一遍从古到今的历史长廊。

走进盛乐博物馆宛如进入历史的殿堂,一路领略悠久的历史文化。第一展厅为盛乐古城春秋史陈列展,主要展示和林格尔发展历史和民俗风情。第二展厅为鲜卑民族历史与文化专题展,主要是展示拓跋鲜卑走出嘎仙洞两次南迁定都盛乐,在此二度建国、三筑城都、历经14帝140年的辉煌历史,再现鲜卑民族的生产、生活及征战场面。第三展厅是小板申东汉壁画墓复原陈列展,壁画上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活动内容。

盛乐古城博物馆的创建,在发展的前提下,既考虑了保护文化遗产,又适应当地的经济、文化、气候的特点。这种创造与环境的谨慎结合是我们初学者必须认真学习的并应用的。就功能而言,将古墓开放,纳入新建筑的展线中去,同时展线作进一步延伸,切入到古城墙内部,通过玻璃通道,人们可以看到古建筑的结构年轮,烽火台成为馆前营造氛围的一个人文景点,并对空间进行围合。结合地形,下沉体量,是屋顶可以轻松登临,形成可以眺望古城遗址的最佳视角。至此,形成了从内而外,自上而下,从文物到实景的多层次展示平台。另外,保留了基地入口处的考古工作站,作为博物馆的附属用房。

基地中的有形元素暗示了一种城台墙的意象。这种特征引导了建筑风格的走向:由青砖作为环境的体量,形成纯净的集合体叠加,透出雄浑的性格,就内涵而言,在挖掘博物馆艺术主题的过程中,北魏石窟中千佛洞的震撼氛围给我们启示。为此,建筑用佛像砖作为形势与空间的机理传递特定的表情。此外,这种表现从形体到比表皮都是现代的,彰显时代气息。以上在环境整合的资源利用和个性塑造的简约风格均同时来自经济上的度量。然而,建筑师对经济层面的策略还不够,从建筑的生命周期看,运行费用的节约同样重要,因此建筑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采用适宜的构造技术,而他们又一次形成形态的持续演变,如覆埋、双墙、光缝。1、建筑体量的覆埋,减少了外墙面材料,增加里建筑保温性能,延续了草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建筑外围护结构采用双层墙体进一步减少能源消耗组织自然通风,并利用内层墙体的凹入,有效组织展位,节约二次装修的费用,在建筑屋面开设采光缝,导入自然光线,在有效展示文物的同时,又节省了照明费用。同时他们在地面上的处理效果,犹如散落在草地上的石头,传递一种草原式怡情的人文景观。

盛乐博物馆总平面图:

盛乐博物馆某视角:

盛乐博物馆剖面图:

盛乐博物馆平面图:

二、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博物院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最为先进的博物馆展示场所,代表着内蒙古自古以来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集合,无论从建筑本身还是从展示空间来看都充分体现着蒙古地区的自身特点,内蒙古博物院座落在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中心,成立于1957年5月1日,内蒙古博物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院。也是国内外游客到内蒙古旅游、领略内蒙古的历史与草原文化的重要“驿站”。以其独特的文化品位、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为内蒙古的文博事业、旅游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院建筑面积15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内展厅陈列突出反映了草原民族的历史进程,生动展示了内蒙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成果。

内蒙古博物院收藏的古生物化石汇集了内蒙古的化石珍品,反映了内蒙古古生物化石的概况、生物进化的历程、戈壁沧桑变迁的奇迹。距今二亿二千五百万年到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中生代 ,内蒙古曾是恐龙等爬行类动物生息的乐园,并成为当今世界驰名的恐龙化石产区

蒙古博物院所收藏的近现代文物中以革命文物最为丰富,反映

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到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经历三十年的革命斗争历程。

三、内蒙古大学新校区

内蒙古大学南校区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东侧,北依规划的小黑河南岸的滨河南路景观带,南临世纪十九路,东邻锡林南路。现有用地为原内蒙古农业学校校址及所属试验基地。



1、教学主楼:

内蒙古大学新(南)校区教学主楼位于规划校园的中部,是新校区的核心建筑,在注重与老校区主楼建筑语言取得一致的同时,充分体现蒙古族特色,强调自身空间对于校园环境的统领作用,整体形象大气、恢弘。

教学主楼主体为十二层,附属裙楼四层,钢筋砼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建筑面积:43742平方米。建筑主要使用空间包括400人教室6间、180人教室16间、100人教室88间、80人教室54间和50人教室18间。其中,人流量较大的大空间教室分布于建筑裙楼中,而将人流量相对较小的小空间教室布置在主体高层建筑内。

教学主楼主体在交通设计上,依据自身特点采用了双核心的设计手法。两个交通枢纽位于建筑纵向两端,大大缓解了高峰时段人流走向过于集中的矛盾,作到人群分合有序。同时,建筑借势将底部两层架空,使校园南北空间贯通,使教学广场与生活区联系更趋有机、自然。

2. 艺术楼:

 内蒙古大学新(南)校区艺术楼位于新校区校前广场东侧,与西侧的交通楼相对。总建筑面积:55055平方米。主体为4层,局部6层,高22米。总体布局将主要教学用房均东西向排列,在南北向以通廊相连,从而形成了多个院落相组合的布局,各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可互相连通。

    建筑主入口设于用地中部西侧。通过一个由环形密柱围廊所环绕的直径达50米的圆形广场,可分别进入美术系、音乐系、舞蹈系的教学区,从柱廊起点处的室外楼梯向上也可以直接进入各部分的二层大厅和艺术设计系教学区。圆形广场纯净的空间形状和柱廊的优美韵律营造了一种神秘的艺术气氛。

3. 图书馆:

内蒙古大学新(南)校区图书馆位于校区西侧,整体座西面东,是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的枢纽建筑。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6822平方米,共六层,钢筋砼结构,功能集馆藏、阅览、会展、办公于一身。设计着眼于现代图书馆管理理念,内部空间布局合理、人性,流线安排清晰、明确。共享空间的设置使得天光充分导入,阅览空间由此变得温馨、惬意。建筑形式由此“有感而发”,并大胆借鉴蒙藏建筑的空间构成精髓,形式、功能相得益彰、浑然天成,整体形象凝重质朴。

 4.体育馆:

内蒙古大学新(南)校区体育馆位于规划校区东侧,总建筑面积14700平方米,共三层,功能集比赛大厅,健身娱乐,多功能活动室,办公为一体。建筑内部空间组合上强调交往空间的营造,使建筑真正成为锻炼体魄、放松心情的场所。建筑外部形象简洁、干练,充分体现了现代校园体育建筑的活力与朝气。

四、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IATA:HET,IACO:ZBHH)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机场名称中的“白塔”得名于其附近的白塔古迹。呼和浩特白塔机场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面14.3公里处,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通航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扩建工程20##年5月开工建设,20##年7月28日正式落成,新航站楼总面积5.5万平方米,由主楼、连廊和指廊组成,共两层、局部设有夹层。一层为进港大厅,二层为出港大厅,可满足旅客通量300万人次的航空业务需求。新航站楼工程在设计上凸现了地域特色的理念,新航站楼气势恢弘,彩虹般的弧形主拱与延绵的蒙古包型屋顶相映成趣,白色的高架桥如洁白的哈达飘逸在楼前,蒙元文化与现代气息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的融合。航站楼由主楼、连廊和指廊组成,两层、局部设有夹层。一层为进港大厅,二层为出发大厅。二楼国内出发大厅目前设32个国内值机柜台,8个国际值机柜台,4个自助值机柜台,并预留了24个柜台位置;国内安全检查设10个通道,国际安检设2个通道,加快了旅客通过安检的效率。楼内设有7部自动扶梯和6部垂直电梯。航站楼总商业面积近4000平方米,设有5个咖啡厅、2个餐厅,15个商店,为旅客提供休息及消费场所。候机楼一层西侧设有12个贵宾室,二层设9个头等舱休息室,可满足不同层次贵宾的服务要求。

五.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新校区一角

六.内蒙古师范大学逸夫楼

内蒙古师范大学逸夫艺术楼建筑面积14 000m2,由美术系、音乐系及现代国际艺术学院构成,可容纳学生3 000 人。基地位处校园东南角,两面与城市干道相接,占地约3 400 m2。

场所一——入口广场。四种布局的构成分析:形成真正的入口广场;从校园两条垂直的道路到达建筑时,能够以建筑作为视觉端景。

场所二——内院空间。这是使各项功能融为一体的枢纽空间。也是整体得以具形的中心交往空间。它为各个房间提供了采光和通风,并客观上阻隔了城市街道的噪声。

场所三——内部共享空间。它位于内院空间的平台下方,是艺术家及未来的艺术家们相聚的场所,与之邻接的展厅和图书厅延续并完善了空间。

至此,一个由实体、片墙、阶梯构成的空间场所自然生成,它试图融入现代教育内涵,表达以交往空间为核心的场所设计理念。它具有浪漫的形态,但来自理性的思考,它具有艺术的氛围,却来自逻辑的推演。它是由特定的背景、特定的问题所产生的特定的建筑形态。

总平面图

布局构成分析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1.门厅 2.共享厅 3.展厅 4.图书资料5.琴房 6.库房 7.教室 8.音乐厅

9.室外平台

实习的总结及感悟:

通过这一周的认识实习,让我们增加了对建筑的感性认识;接触到了多种类型的建筑,扩大了知识面,从而把在其中学到的思想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 通过了解所观察的建筑(环境)功能与空间及各种流线的关系,更深刻的感知到了建筑与环境互动关系的的重要性;并且大体认识了建筑材料、结构、构造技术。


第二篇:建筑学认识实习报告


青 岛 农 业 大 学

学 生 实 习 报 告

实 习  名 称: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实 习  时 间: 20## --2012 学年    2  学期 

       专 业 班 级 :       土木工程103      

       姓名(学号):         龙(20105694     

      

20##年     06月   17   日

建筑学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1、通过参观实际建筑,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2、通过参观在建工程及阅读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读工程图的能力。

3、通过实习,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熟悉房屋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4、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劳动的观点,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实习地点及时间

实习计划及组织安排

6月11日,由老师带队集中组织参观,期间要求拍摄图片,将实习指导书中内容任选结合所参观建筑详述,并完成当日日记。

6月12日,以宿舍集体为单位参观学校建筑,每个人选取参观的内容可不同,参观时间可由自己自由支配,期间要求拍摄图片,并任选两个绘制构造图并完成当日日记,。

6月13日,以宿舍集体为单位,由学校通过公交车达到八大关,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徒步浏览前一日制定的计划。期间要求拍摄图片,将参观内容结合实习指导书详细介绍一具体建筑进行内容详述,并完成当日日记。

6月14日,以宿舍集体为单位,对学校在建宿舍楼进行参观,期间要求拍摄图片,结合实习指导书进行详述,并完成当日日记。

6月15日,以宿舍集体为单位,在城阳区任选建筑进行参观,在完成日记后,整理从实习开始到结束的照片,并准备实习报告。

实习主要内容

建筑学知识

参观校内单体建筑及建筑组群,参观特色建筑,了解分析以下内容:

1、根据所学知识,对所参观建筑组群的总平面布局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进行分析

2、参观建筑物外观及内部,了解各层平面布局及房间布置,观察建筑外观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建筑平面布局、空间造型和立面处理方法。

3、分析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疏散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二)房屋构造:

通过去参观某项在建工程现场情况,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该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构造特点、建筑作法、承重方式、施工方式、抗震等级等; 2、了解该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础类型、构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3、了解该建筑物的墙体类型、结构布置、细部构造及施工特点;

4、了解该建筑物板、梁、柱等的类型,配筋方式及其与墙、梁的连接构造,了解楼地面、屋面构造及顶蓬构造特点;

5、了解该建筑的楼梯、阳台等的详细构造;

6、了解建筑物的建筑装修构造。

(三)建筑材料

通过去建筑工地实地参观,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水泥、砖、砂子、石子、钢筋等主要材料的规格、标号、特性及使用要求;

2、了解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标号、生产工艺所用设备以及养护要求;

3、了解各种钢筋加工情况;

4、了解有关装饰材料的情况

(四)建筑施工

通过去施工现场参观,要求了解以下内容:

1、了解各施工工种的工艺过程,生产特点以及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及穿插作业情况;

2、砖混结构施工工序,现浇构件的施工工序;

3、建筑工程与安装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4、土建工程与安装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5、装修工程的施工过程,施工特点及方法;

实习过程及具体内容

由于本次建筑学认识实习都是集体安排,整个实习过程都是和集体穿插在一起,每一天的任务都进行得踏实与充实,每天早上都坚持在九点之前开始进行与实习相关的内容,每天实习结束都会一起讨论一天的参观的建筑。通过大家互相督促,互相激励,实习中无一人缺席,无一人受伤。由指导书上的实习内容作为参照,整个实习过程变得有趣和意义丰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有着很大的帮助。

(一)

第一天的实习由老师带队集体组织参观,我们乘坐由学校安排的大巴,来到了“崂山区市民文化中心”进行在建工地的参观。

来到工地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还未完工的大型钢筋混凝土建筑,据初步观察可知,建筑是四层框架结构,外部的排架框是为了放置玻璃幕墙,内部设置的是双跑楼梯,整个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内部空间相对于构造柱结构来讲,更加的合理与安全。

由文化中心的鸟瞰图了解到:崂山区市民文化中心由地下两层地上四到五层的裙房和三座塔楼组成,三座塔楼分别是由西北两侧的文化宫塔楼(13层,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由青少年活动教室,妇女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室,办公室组成),中东部塔楼为档案馆(12层,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由档案库,阅览室,资料室和办公室组成),东南侧为图书馆塔楼(11层,建筑面积9150平方米,由阅览室,书刊库,办公室组成),西南侧是一个有800座的演艺剧场,中间是五层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建筑面积是6200平方米。项目概况的资料显总结可以用一个“大”字来形容,鸟瞰图可以用一个“美”字来形容,另外整个项目工程在蓝天和日照的陪衬下,显得干净和大气。

通过鸟瞰图和工地上未完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我们可以预见“崂山区市民文化中心”将会是多么独特与新奇的实用建筑,从另一个层面讲也将大大提升整个崂山区的文化氛围。

在工程项目经理的带领下,我们由安全通道开始进入到建筑物内部,参观整个建筑的内部构造。首先,项目经理耐心地站在一堵墙边上,给我们细致地讲解了墙体内部的拉结筋构造,并且用着夸张的姿势想给我们表明拉结筋在墙体内部是怎么环绕构成,并给我们讲了很多墙体拉结筋的问题,比如抗震的作用。以及一些在技术上墙体拉结筋的简易控制法,比如在砌墙时,按设计要求放置拉结筋,间距一般为500毫米。在每处的拉结筋端部(墙体内)绑扎一根22号细扎丝,并且使扎丝头露出墙体外。

另外在基础墙体的中间位置是连续围合的封闭的梁即圈梁,他的作用是为了增强建筑的整体刚度及墙身的稳定性。圈梁可以减少因基础不均匀沉降或较大震动荷载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及其所引起的墙身开裂,为了增加公共建筑的安全性,利用圈梁加固墙身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整个砌体墙是用块体和砂浆通过一定的砌筑方法砌筑而成的墙体,块体为了减轻重量和环保,控制成本,采用了混凝土砌块,砌筑方法采用的是“三一砌砖法和挤浆法。

在区分了刮了三遍腻子的差别后,我们通过一个小房间进入到内部的大厅,看见工程方煞费苦心给我们留下的钢结构模型,然后在项目经理和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开始细致分析钢结构模型怎样来受力和承重,怎样从一些技术层面来分析钢结构的优势作用。

由于崂山区市民文化中心是一个公共建筑,安全问题是十分需要注意的。这里老师特别强调钢结构防火的重要性以及简单介绍了新技术。设备钢结构的加工制作与精密钢结构内似,介于普通结构件(对加工要求不高)与精密机械加工(要求加工较精细)之间,采用焊接或者栓接的连接方式。钢结构体系具有自重轻、工厂化制造、安装快捷、施工周期短、抗震性好、投资回收好、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具有在“高、大、轻”三个方面发展的独特优势,由于其匀质、高强的因素,钢结构比砖石和砼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要高出很多倍,因此在荷载相同作用下,钢构件的质量轻,从被破坏方面看,钢结构的质量轻,从被破坏方面看,钢结构是在事先有较大变形预兆属于延性破坏结构,能够预先发现危险,从而避免。

最后项目经理和我们详细介绍了钢筋托架在整个项目工程的应用,并且在一旁耐心地给我们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项目经理了解到刚劲托架的作用是焊接钢筋支架固定波纹管,保证波纹管矢高线准确,当然很抽象的解释,不过在项目经理的讲解下,我们也开始稍微显得有些头绪,该钢筋托架在承托钢筋铺水泥时使用。第一该托架底部设计成平面,使之能放置平稳;第二,设计的托架有一定的强度,能承托钢筋支架。这样既保证了钢筋放置的水平和稳固,又保证了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了建筑施工质量。

我们花了一早上的时间参观崂山区市民文化中心,下午我们接着由老师带队乘车来到了青岛市区的奥帆中心,开始我们自己的安排,由于初次在外实习,大家的经验都不是很足,在参观一些大型广场时,眼光总是容易被一些奢侈品店给吸引过去。

于是我们选取的是青岛市区的新华图书馆进行参观,从外部看上去很让人怀疑应该是一个电影院,整个主题建筑犹如一座圆形的堡垒,地下有一层建筑,从内部空间来看,应该不是采用剪力墙的结构,几个基础构造柱有次序的排在一侧,顶部是圆形的穹顶,整个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选择这个建筑作为书店的时候,我们讨论了一些实用性的问题,建筑内部空间巨大,不像一些商业设施办公室居多,这应该是因为书目的众多,在便于放书的同时还得便于顾客的游览。

(二)

第二天,由于学校提前给我们下发了房屋建筑学认识实习指导书,根据指导书上的任务安排,我们将实习的地点选择在了青岛农业大学。

每个人的审美点都是区别的,这一次我们没有具体在大家一起去参观某一个特定的建筑,而是各自选取自己觉得独特的建筑来进行参观学习。这一次,我自己选择的教学区的D区,虽然从学校层面来讲,教学区是一个整体建筑,但是从D区的内部构造而言,它虽然是一个不算是很完美的正六边形建筑,但是由于其区位位于教学区最清净的地方,四层楼的建筑设有两处双跑楼梯,两处进出口,除了顶层,每层与C区互连,这样便可以通向教学区的任何地方,交通区位优势明显,D区圆环状的过道加上顶上铰结构的圆形玻璃穹顶,光线充足,没有方方正正的固执感,柔和而舒适,每层楼有四间教室,如花瓣般围绕中间的圆形天窗,整个场景想起来便如一朵盛开的四瓣花,于是他很轻易便能从学校那些由矩形组合的建筑中区分出来。

学校建筑不一定非得用方方正正的矩形排列来增加它的严谨性和威严性,学校是发散学生新思维的地方,是启发学习动力的地方,应该多谢创新性的建筑,太过呆板显得有些沉闷,不利于学校整体发展。

(三)

第三天我们去了青岛市区的八大关景区参观殖民时期修建的一些德国建筑,期间由于大多数“红砖白墙,碧海蓝天”的建筑大都写着“游客止步”的牌子,一副拒人千里的样子,所以我们选择了革命先辈康有为的故居作为目的地进行参观。

青岛康有为故居建筑从建筑形式上既有中式居住建筑特征,又具有西方古典建筑风格,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青岛德占时期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欧洲和德国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它的建筑面积有1128平方米,为三层砖木结构,很奇怪德式建筑最普遍的便是外设楼梯,仿佛对于防盗,天气等因素都考虑得很乐观。二楼没有单设的阳台,是一个走廊似的过道,连接左右对称的三个房间,但是相对于海边,要是到了冬天,该怎么解决取暖问题?整个建筑的内部并不像外观看起来那么对称,沿着参观通道,有种曲径通幽的感觉,内部承重构件并不像现在浇筑的水泥圆柱或方形柱子,可能是作为装饰的部分隐藏在内部建筑中了吧。

青岛的德式建筑有种给人临时应急的感觉,据说很多都是由房主自己设计,但是由于最初青岛是作为殖民地的原因,细看这些建筑,不难发现其设计对建筑范例及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的缺乏。究其原因,建筑史学家基本认同这样的说法,即城市建设开发初期阶段缺乏高水平的德国建筑师和工匠。除此之外,建筑师不了解胶澳当地的气候条件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四)

这一天的任务是通过工地实地参观,了解一些建筑材料的相关知识,同时在施工现场参观的同时,也要理解到建筑施工的一些相关要求与知识、注意事项。

通过学校在建宿舍楼的参观,我们也了解一些关于我们专业的情况。钢筋的后台班组根据工长提供的配筋单钢筋加工前,特殊部位钢筋由现场技术人员依据设计图纸将钢筋按部位放大样,抄写钢筋料牌,并经检查无误后由作业班组进行下料加工,钢筋加工现场建立严格的钢筋加工生产安全管理制度,以实际施工进度提前加工。由于现场施工场地较为狭小,堆放场地较小,钢筋工程量大,故钢筋加工实行定时定量加工,所有的钢筋下料单提前经项目部专业工长审核后提前五天提供给加工场,并明确加工完毕的时间以便于钢筋加工场统一安排。钢筋原材和成型 钢筋进行挂牌标识和分类堆放。钢筋工长对钢筋加工进行技术交底,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指导抽查,成品在完成钢筋加工的检验后方可进行绑扎施工。

钢筋加工中尤其要注意安全,通过后来查资料我们了解到钢筋加工是非常技术性的工作,需要控制的程序很多,并不是由我们简单的看到的那些成型的钢结构,看起来很容易的样子。

(五)

城阳建筑群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由于这几天是属于建筑学认识的,因此可以通过广场建筑来拓宽一下建筑方面的眼界,毕竟,广场也算大型的公共建筑。

坐落于区行政中心前,占地65000平方米。广场内建有航船式表演场、老人儿童活动场、旱地、叠水喷泉及意蕴丰富的雕塑。广场地势起伏,红帆参差,曲径幽趣,碧泉清心,远近秀美,四时常观;草坪绵延如茵,林木掩映叠翠,近看精雕细琢,远望浑然天成。在广场的东南角建有仇志海黑陶艺术馆,里面的艺术品琳琅满目,其中,仇志海的黑陶艺术品更是享誉海内外,闻名于世。

但是可能相对于青岛市区那种被贴有独特标签的建筑而言,城阳人民广场并没有起到城阳区地标作用,感觉整个广场像所有中国复制的广场一样,没有融入到城阳区的文化氛围中,除了黑陶艺术品,这样的广场,在中国的其它地方应该同样能够看。实习体会

短短5天的实习生活让我学到了很多,令我深刻体会到读书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实践更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绝好选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习,我近距离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实用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知识,对将来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此次学校安排的专业实习,让我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行业有所思考。原来的那种心高气傲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学习的决心和信心。我会摆正自己的心态,以放松的心情、充沛的精力重新回到紧张的学习工作当中。

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1,青岛市区的德国建筑在防盗与天气因素方面考虑得较少,不应该在考虑美观的同时忽略实用性,修建时应该结合当地的特点,不能照搬原样,应该结合两者的优点,来考虑建筑的修建。

2,在施工现场的认识实习中,我发现了一些安全隐患,比如一些较为锋利的器具摆放不当,保护工人的安全措施也不够。在楼层外设阳台地方多加一些简易防护栏,工程的使用器具也应该摆放妥当。

3,因为只有一天是老师带队外出实习,并且四个班,人也较多,很多同学都没有听到老师讲的内容,另外,其他几天的实习情况,得不到专业老师的当面指导,实习效率不高。建议增加老师带队外出实习的时间,把每个班分开来,单独进行实习活动。

更多相关推荐:
建筑学认识实习报告

铜陵学院土木建筑系10级建筑学专业实习报告班级铜陵学院土木建筑系10建筑学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实习单位铜陵市及周边地区芜湖市实习时间20xx年11月14日至11月27日实习目的实习对于我们将要走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是...

建筑学认知实习报告

建筑学认知实习实习报告南京苏州与上海建筑认知实习报告大三的暑假我们开始了与以往美术实习不同性质的认知实习这是一个让我们切身了解建筑的好机会作为建筑学的学生理应对世界的各种建筑有一些了解虽然不能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20xx建筑学上海参观实习认识实习报告

建筑学参观实习认识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年7月10日至7月14日实习地点:中国上海参观过程安排:7月10日同济大学7月11日新天地、田子坊、琉璃工坊7月12日莫干山路50号、上海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外…

建筑学认识实习报告

土木建筑学院实习报告实习类型建筑认识实习专业班级建筑学102班学号20xx34685学生姓名张俊昌指导教师程澜任媛媛20xx年1月6日实习成绩评定表建筑学认识实习报告实习目的及任务1通过参观实际建筑进一步提高我...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

建筑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报告1.实习目的:为了加强我们对建筑结构工程的理解,学校在开学之初就安排我们进行维持五天的专业认识实习。这个实习不仅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同时也让我巩固和深入理解了即将…

建筑学工地实习报告

建筑构造认识实习实习目的:对墙身构造、楼梯节点、屋面排水坡度等构造进行理解。实习内容:通过实习了解设计的意图、设计方案、施工细部即基础、结构以及室内外装修细节。(一)建筑学知识参观单体建筑及建筑组群,参观特色建…

建筑工地认识实习报告

建筑工地认识实习报告一丶实习性质认识实习由指导老师带队去建筑工地二丶实习目的认识实习是工程管理专业重要的环节是我们在校学习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了解建筑行业的管理系统及技术丶方法丶手段...

城市与建筑认知实习报告[1]1

前言20xx年世博会的口号是城市使生活更美好的确感性地说城市承载了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与梦想学习城市规划这个专业已经两年但是对于城市与建筑的概念还是局限于书本和身边事物20xx年6月30日至7月7日为期8天城市与...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淮海工学院认识报告书题目认识实习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姓名沙聪楠学号第1页共13页1目录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专论一同科汇丰国际二期工程二中复连众风力发电机叶片工业园厂房三连云港移动通信枢纽大楼四所学专...

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报告实习人姓名程剑煌学号120xx70122班级土木0701一实习目的通过这次的认识实习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对建筑工程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学...

建筑设计认识实习报告

认识实习报告这次外出实习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在外出实习的这一个星期里我们对苏州园林宜家家居安徽民居上海外滩等地方进行了认真的考察研究1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明清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集成时期此时期除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皇家...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实习目的及任务通过对建筑工地的实际参观结合老师的讲解和所学知识充分加深对建筑的构造施工方式与特点以及施工材料的认识使学生通过实际参观来查找自己在日常学习中的不足为本专业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

建筑学认识实习报告(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