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2012学年下学期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检测分析报告
我县20##-20##学年下学期小学学段教学质量检测期末测试于 6月26 日举行, 6月27日完成阅卷工作,现就本次数学学科检测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一、试卷命题特点
今年我县小学数学学段检测试题严格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命题,整份试卷密切联系考生实际与社会生活,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既注重基础知识,又重视能力考查;既注重贴近考生生活,更致力于考生数学思维发展。
1、 考查内容覆盖面广,重难点突出。
每道大题中都涉及到所学内容,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考查,对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考核到位。特别是重点的内容平时需要学生掌握的能通过不同形式的题型测试,充分考查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灵活掌握程度。
2、题型灵活多样,难易程度适中。
基础性知识占比例多,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又有拔高的,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程度,充分体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例如:小数部分的内容作为重点考查,题型灵活多样,特别是在填空、判断、选择题中占的分数比较大,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变化习题出的比较好。
3、简便计算考查全面
简便计算是本册的重、难点。能考查学生对五大运算定律的灵活应用能力。特别是第二个检测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灵活应用,出的很有高度、有水平。
4、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整份试题难易适中,但又不乏测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变通、应用程度,很重视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1.总体成绩分析

2.学生成绩层次分布

3.样本试卷分题得分统计: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答题的情况,我们随机抽取了试卷中的样本作抽样调查统计,具体情况见下表:
各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表

从学校教学成绩看,学校平均最高分 83.2 分,学校平均最低分 63.4 ,学校平均分相差 19.8 分;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一些落后的小学与先进的小学相比出现较大的差距。
4、学生具体答题情况:
(1)、部分学生知识学得过死,简便计算不过关。
(2)、对于“空间与图形”部分知识的学习,个别学生的空间观念没有形成。
(3)、有些学生不会审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偏差。
三、教学建议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够细心,比较浮躁。这是各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得到提高,每天坚持锻炼,相信学生在今后的考试中会有所进步。
3、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4、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尤其是检查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改进措施
1、数学教学应重在让学生多观察、多操作、多体会、多联系生活实际。
2、强化数学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平时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审题方法,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提高答题的应变能力,多做综合题。
4、关注学困生,对其进行认真剖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帮教方案进行有实效性的跟踪辅导,力争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
第二篇: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试题分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试题分析
1、从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虽然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因为抽测而给予了更多的投入,但还是有相当部
分学生
对这些较基本的数学知识掌握得不理想,这从不合格率占21.4%可以反映出来。尽管抽测
测试题整体难度不大,但仍有相当部分学生不及格,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这部分“
困难生”要给予实效性的帮助。
2、尽管强调对“过程与方法”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怎样去选择要重视的过程和采取相关的教学方式突出过程与方法,还是有许多不到位之处,这从学生的解答中可以看到。尽管学生也掌握相关结论、知识点,但其学习过程并非乐观。因为在实际中,许多知识点仅让学生“知”而达不到让学会“知”,让练的未让学生练,该“推”的未让学生去“推”,教学中就形成了许多空白或“夹生”。比如,测试题中应用题第5小题,用验算的方法检验得数是否正确,有相当多的学生很茫然,不知从何入手,而许多教师简单地归之为“偏题”。大家知道,验算的方法不仅在计算题,应用题的教学中,都曾经出现在我们的教材中,何况新课程标准中也需要学生掌握检验的方法,我们有理由认为相当多的教师对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识的核心教学功能理解不到位,这也说明了问题反映在学生的解答上,其根源还在于教师的教学上。
3、从全校学生的检测中我们发现得高分的不多,不合格人数却较多这一现象。虽然应用题确实有几题稍微偏难点,则情有可原,但也说明了我们的教学还过多停留在“书本”层面,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现实教学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还有差距,要下大力气予以重视。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学生看错数据,甚至无法准确的区分相关联的一些数学概念,说明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现行教学还比较肤浅。教学中不够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或让学生一知半解,这样将会给后续的学习带来影响,同时也养成了一种不好的习惯。因此我认为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在培优补差方面下点功夫,真正做到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